腾讯应用号申请:高三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02:50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同学留下遗憾或心有不甘:有的稀里糊涂进高三,晃晃悠悠就一年;有的手忙脚乱进考场,昏天黑地就“下课”;有的搏击题海身手不凡,剑走偏峰绝招不断,拿到考题方寸大乱;有的感觉良好阳光灿烂,考分下来天蹋地陷。
    其实,上述种种黑色遭遇的出现,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没有策划的高三,就没有成功的高考。进入高三,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不一样,但一年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那么,如何利用这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最大限度地逼近甚至超过自己的预期目标呢?
    1.快乐战斗——做一个勇敢的堂吉诃德
    高三的学生一定看过堂吉诃德的故事,也许有人会嗤笑他的傻气幻想,人们大多把他当疯子,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的欣赏。堂吉诃德骑着老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全然不理会身边的嘲笑,而是一步步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进。其实,高三最应该具备的,就是这种堂吉诃德式的精神状态。
    所谓堂吉诃德式的精神状态就是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积极主动,信心百倍的状态。英文中有句谚语叫All great achievements were gained with enthusiasm,意思是说,没有激情成不了大事。这里的激情,就是指对成功的渴望,从内心里激发出来的对成功的追求。
    强烈的成功动机主要靠内部激发。当你把高三与自己一生的使命相联系时,你会发现高三的每一天都有它确定的意义。所以,明确自己人生的大目标,对把握好高三这一年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波逐流地进入高三的。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目标,要么认为时间还长着呢,要么认为“一切自有天安排”。这些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设想和策划的人,是很难激发起学习和生活中的动机与激情的。
    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三时雄心勃勃,也很有堂吉诃德式的感觉,但是没过多久就觉得身心疲惫,激情退却。其实这种所谓的激情,多数是被动的,主动调适的少,高三学生感觉仿佛被绑在战车上,风驰电掣向前冲,惯性不得不使自己快速发生“位移”,所以学习起来缺乏兴奋点,新鲜刺激不够,疲沓困倦,心力交瘁,心里仿佛老是有个声音在喊:“考吧考吧,早考早解脱!”还有的患得患失,一次考试不错,似乎遍地阳光;要是哪次考砸,好像黑暗如磐。这些都不是高三应有的良好意识状态的表现。
    那么,到底如何保持这种快乐战斗的良好高三意识状态呢?展个性、说心声、谈理想、树信心是关键。
    有位学生讲述了他的班主任是如何来让他们快乐战斗的。
   “高三有一系列的模拟考试,面对逐渐确定的成绩和班、级、市的排名,考得好的同学觉得万事俱备只欠高考喜笑颜开,浮躁的心态四处漫延;考得差的同学垂头丧气自怨自艾,不约而同地患上“考试焦虑症”;面对这种状况,班主任老师在班上开展了“自愿贴”活动。他给我们发了一张空白卡片,让我们在卡的左边写下自己的理想或心仪的大学,并在上方贴上一张自己的生活照,卡的右边写下自己在最后的这一段时间想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说的话。每个月的班会都有15~18名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在5分钟的时间内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自愿帖,总结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和理想的差距,结束演讲后将自愿帖贴在教室后的白板上。
    每次在这样的班会上,成绩好的同学谈自己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绝招以及自己的理想;成绩差的同学谈了自己习惯上的缺点,学习方法上的缺陷;复读的同学谈到了去年自己落榜时的苦闷、总结出的学习中的得失,以前老师讲好的学习方法、今年的目标;班主任老师在旁边作一个适时的点评,让所有同学都能从别人的理想、方法、成败中来增强信心、修正自己的运行轨迹。每天同学们一进教室看见自己贴在白板上的自愿帖都能时时警省和勉励自己。每次自愿贴活动都能让我们带着一丝期盼、一丝激动,一丝体会进入一星期的学习。
    经过全班的努力,我们班成绩由年级最差的班进步到了年级第一名,全班60多个同学有40多个考上重点大学。”
    当然激励自己的方法很多,高三学生也可以自己找到一种方式来激发自己的成功动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这种动机越早激发越好。因为它将引导自己的行为。
    2.学习革命——三种意识唤醒沉睡的HERO
    光保持了堂吉诃德式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好的学习观念和方法,那么你离目标很可能南辕北辙。高三学生有三种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应该明确培养的。一是温故知新意识,二是线索纲要意识,三是整合归纳意识。
    大家都知道,高三复习,目标有三:一是激活与唤醒。即按照考试大纲对整个高中所学习的知识、形成的技能和经验策略再次复习及巩固;二是提取与运用。即通过专题训练及综合训练,提取运用整个的相关知识技能、经验策略,进一步形成和提高良好的解题能力;三是适应与强化。通过科学有效的强化训练、适应性训练和模拟性训练,形成准高考感或高考状态,高考中,能有效提取相关知识技能与经验策略,自动化地解答高考试题。
    第一,温故知新意识。一些学生进入高三,特别是第一轮考点(或知识点)专题复习,听老师讲课,认为是“炒冷饭”,收获不多。上课则是昏昏欲睡,老师讲老师的,我做我的。殊不知,“重复是学习之母”,有意义的重复,是对过去知识技能、经验策略的有效唤醒和激活,能够打通已有知识技能、经验策略与当下解题方法之间的通道。而且老师所讲,有理线串纲,有归纳概括,有提炼加工,有拓展延伸,能够巩固、完善、丰富、发展和更新同学们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及已形成的经验结构。有名考生,将老师复习所讲的内容与自己过去的听课笔记及学习心得有机结合,分析后发现,老师复习所讲的,自己有三分之一过去不懂,三分之一现已模糊,能够直接用来做题的所剩不多,他说:“通过老师复习讲解,无论知识还是思路,都比过去明晰多了。”
    因此,进入高三,同学们要树立温故知新意识,静心、耐心、细心地听老师梳理知识,讲解考点,分析思路,辨析问题,指导方略。要对老师所讲的进行思维深加工和精加工,弥补自己的不足。切忌听时了然,听后茫然,做题昏然。
    关于课本,有的学生认为过去学过,复习意义不大,结果“葬身”课外资料与习题汇编而浑然不觉。某省理科状元说:“课本是复习之本,无本复习如无土栽培,什么收获也没有。”其实,知识点在课本里,高考,只是整合课本知识,通过新的试题材料设计试题情境,所以解答试题需要运用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而且,有的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如语文的名篇名句、文学常识、文言虚词考查等。高三复习,首先要扎进课本,激活、唤醒和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经验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复习搞懂过去未曾搞懂的地方,形成过去未曾形成的经验技能,扫除知识盲点。其次要走出课本,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在整理归纳课本中的知识原理,重新生成或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能灵活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解答试题。
    第二,线索纲要意识。经常听到学生说:“不知老师怎么了,听他讲复习课,容量又大,速度又快,甚至一节课要拉好几个章节。”有的老师又说:“这节课是不是讲得太细太慢?如此下去,进度成问题!”出现这种矛盾,主要是同学们把复习课与新课混为一谈,缺乏线索纲要意识。所以,同学们要明确:无论听老师讲,还是自己看,都要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梳理知识,理清脉络,寻找规律,用一根红线串起知识的珍珠,形成知识纲要或网络,纲举才能目张,防止陷入杂乱无章的知识荒草中。
    第三,整合归纳意识。根据不同需要,按照一定主题或线索,归纳整合各科知识,将各科知识体系结构重新改造与建构,形成专题知识或专题材料,不能让课本中的知识“原生态”地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要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将各知识点或材料有机串联整合在一起。如历史学科,假如以“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主题,就可将中国历朝历代的对外关系的知识或材料如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玄奘印度取经、郑和下西洋及今天中国的对外关系等整合到一起,从中去分析异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心灵体操——预防“高三恐惧症”
    堂吉诃德怀抱着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发动了学习的革命。然而革命不能一瞬间成功,于是“前途虽然光明,而道路却很坎坷”。进入高三,考试骤然多了,高考突然近了,压力充斥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堂吉诃德喘不过气来,越来越害怕新的一天降临,越来越希望时光停滞甚至倒流。然而这是不可能的,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成学习的革命,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革命”中“暴风骤雨”的“洗礼”。因此,高三学生一起来做做心理健身操,预防“高三恐惧症”。
    第一,态度决定一切——“不正常就是正常”
    高三是高中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是高考的冲刺阶段,如果你参加过长跑项目的比赛,你一定能感受,最后的冲刺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而最后的冲刺又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刚刚进入高三,学习似乎更加紧张了,考试难度似乎也增加了,考试次数也明显频繁了,伴随而来更可怕的是,考试成绩似乎也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一切都不正常了。
    对期望一切如意的你来说,现实似乎是有点残酷。但你注意到了吗,每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发生“不正常”的现象。想想自己每次环境变化时的反应、观察周围同学刚进入高三时的反应,是否都会有一个不正常的时期。成绩会波动,情绪有起伏。不同的是,有些人表现明显,有些人表现不明显,有些人适应时期长,有些人适应时期则很短。这些差异其实就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出现的不适感。如果你知道,这种“不正常”是由于环境改变的“正常”现象,那么你会平和地看待,平和地寻找适应新环境的新途径,你可能会用很短的时间找到感觉,一切都正常起来;如果你茫然失措,害怕“不正常”,在害怕中腾不出精力来寻找出路,那么可能你就像掉进了一个沼泽地,越害怕越挣扎,越挣扎越陷得深。所以——“态度决定一切”!
    第二,学习“成功感”——克服“考试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研究动物时做了一个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我们恐惧高三,是不是也因为我们在经历了若干次的失败之后,感到高三带给我们的只有挫折和绝望?我们恐惧考试,是不是即使我们努力就能够实现目标,我们也放弃了任何的机会?
    在我们的经历中,除了失败的记录,还有许多成功的体验,而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失败带来的痛苦相比,痛苦在我们心灵上留下的印记要比快乐深得多,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丁点的成功和一丁点的失败相比,可能一丁点的失败就更容易激发我们内心潜在的痛苦感受,于是我们感到我们整个的人生都是失败的都是痛苦的,于是我们感到绝望,产生了与心理学家实验中的动物类似的感受。我们毕竟不是动物,更不是心理学家实验中的动物,因为我们可以选择,从我们的经历中,我们是要学习成功的经验,还是固化那些失败的体验?我们可以调动我们经历中潜在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来代替痛苦、失败和绝望。
    其实,学习成功很简单,认真思考做对一道题目就是成功,理解掌握了老师讲的一个方法就是成功,只是这些小小的成功常常被我们忽略。积少成多,当我们内心被许多成功感充斥的时候,面对高三,面对高三接二连三的考试,你还会焦虑、还会害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