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基本功训练视频教程:抓记者事件中的信息攻防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0:56:29

抓记者事件中的信息攻防战

2011年01月10日 南方网 刘洪波

刘洪波 杂文家

四川西充警察执法时殴打拍照教师;内蒙古鄂尔多斯赛马场垮塌,央广记者采访被城管和警察扣留两个多小时。这样的事情,是经常会发生的。网上搜索,可以发现很多“拍照被打”的新闻,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几年前湖北天门城管将一名用手机拍录执法的人打死。而记者采访被扣留、被阻挠,也不时而有。

这只是“信息攻防”在一个方面的表现而已。市民拍照,或者记者采访,只是获取信息,殴打、扣留或阻挠,是对信息获取行为的阻止。

在获取方式上,市民拍照是直接拍摄公开场所的画面。执法行为本身是公开行为,而且施行于公开场所。而公开场所的拍摄行为,即使拍摄对象为普通公民,也不存在侵权问题,拍摄公共主体、权力机关的活动,更不存在任何问题,却遭到执法者的制止和殴打,这就是非法剥夺公民自由。

记者采访与市民拍摄行为稍有不同。记者采访,有时是直接拍摄,有时是访谈记者,扣留、阻挠可能发生在拍照时,也可能发生在访谈中。即使不强调记者身份,拍照和访谈都属于正当行为,普通人也有拍照和与人交谈、了解情况的权利。所谓采访权,不过是保证采访可以方便地接触到所需要的对象。在采访上,记者比普通人多的,只是信息来源的可保证性,而采集和访求信息的权利,人人皆有。

普通人采集信息会被殴打,记者采集信息也会被扣留,这是执法者在非法执法上给予的“同等待遇”;记者被殴打的情况少于普通人,算是一点区别对待。显然,权力者认为,不由自己处理的信息,就是一种潜在的或者现实的危险品,殴打、扣留等人身处置,或者现场删除照片、没收记录工具等行为处置,就是将危险去除。

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有无所不在的信息工具,也有无所不在的信息行为。殴打、扣留之所以发生,在于信息采集行为被权力者当场发现了,而且这些采集行为,大多是因为具有形成直接证据的能力。你眼睛看到了,心里记下了,文字写下了,这都无所谓,所以也不必阻止,但拍照、录音、录像等等,就要阻止。

可以说,这涉及到的是“图像政治”。图像具有力量,包括感染力、表达力、证据力等等。这个社会在生产太多的图像,其中多数图像在权力手中。城市里、大道上,到处在装设监控系统,图像记录非海量可以形容。掌握图像也很受重视,出警带录音录像设备、审讯进行全程录像等措施,早有报道。而人们也发现,在很多事件中,图像会“合乎官意”地消失。拘留场所有人吊死,说是视频有死角,所以没拍到;公路上有人死在车轮下,说是视频设备正在调试,没有记录。

但现在,信息工具很容易获得,普通人也能够随时记录图像了。这就使“图像政治”的天平发生了一点朝向公众的倾斜。无数的记录工具掌握在普通人手中,这是对权力垄断图像的一种颠覆,于是形成了“图像拉锯”的一个新的战场。图像的自由与图像的控制,信息的采集与信息的消灭,在信息时代变得尖锐,殴打、扣留等等非法行为普遍起来。

信息采集的限制,只是一个环节。信息时代,有广泛的发布渠道和传播渠道。于是信息攻防在发布渠道便有多种办法,包括被动性地通过特征词表进行的禁止、弥补性的删除,以及主动性的“五毛党”和水军活动。在传播渠道,有网路通道的限制、http404、网页并不存在等方法,更加严厉的办法,则是诽谤治帖、“跨省追捕”等等。

所有与信息有关的一切限制与反限制,在信息时代充分展开。信息生活已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限制与反限制的攻防胶着点。图像已经成为记录和阅读的普遍形态,同时图像之存灭与由谁掌握也成为权力与权利博弈的重要平台。从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到信息传播,无处不在的“握之谁手”之争在进行。信息公开变成了社会的基本术语,但信息公开是作为可信信息的渠道还是作为信息诱导的技术,仍是疑问。人人都有麦克风,与权力的麦克风垄断欲在发生冲突。

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信息攻防加剧、图像政治浮现的场景。这是权力与权利具有时代特色的相争,其内在的焦点仍然是权利的觉醒和权力的绝不相让。我理解信息时代权力的烦恼,但无法祝贺其信息作战的胜利,这既是因为人类信息生活的历史所显示的趋势,更因为信息行为已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人类基本生活方式。人是铁,饭是钢,你见过哪个权力战胜了肚皮对粮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