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专业大学排名:徐贲:岁末的死者追怀(南方都市报 2011-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12:08
岁末的死者追怀:为了给死者最后的尊严2011-01-08 10:10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美国来信之徐贲专栏

  2010年12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中,有一个对亡故于2010年的人们的追思。在这之前,12月27日一期的《新闻周刊》已经有一个对2010年逝去的公众人物的回顾,其中有外交家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Holbrooke,69岁),他曾促成巴尔干半岛冲突的和平解决,去世前还在负责美国的阿富汗事务;有黑人民运活动家本杰明·霍克斯(Benjamin Hooks,85岁),他是田纳西州的第一位黑人律师,是一位牧师和演说家,曾担任美国有色人种权利促进委员会执行主席;还有荷兰裔的梅普·吉斯女士M iepGies,100岁),她在二战时帮助犹太人逃脱纳粹的魔爪,在犹太人安妮·弗兰克一家被纳粹抓走时,她保存了著名的“安妮日记”,并在安妮的父亲侥幸生还的时候,把日记交还给了他。当被问起为什么要帮助安妮一家的时候,梅普·吉斯问:“救人还要有理由吗?”

  在岁末追怀死者,这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死者致以最后敬礼的方式,也是公众对死者尊严最虔诚的公开表达。人是唯一安葬死者的物种,也是唯一追思死者的生灵。在人生大事中,诞生、婚配、死亡,与死亡有关的仪式是最多的,这些仪式中许多都与人类对来生的想象和信仰有关,但那些对个体生命价值本身的记忆仪式却是死亡仪式中最具有公共意义的。公共媒体在岁末对当年逝者的追怀,便是现代技术时代所特有的一种追思死者的仪式。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死者的葬地摆上食品、衣服、用具,或者只是献上简单的祈祷。追怀的形式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含义,那就是,生和死都是在群体中发生的,死者离群体而去,他的离去是群体的一道伤口。因此,一切群体的宗教都把如何对待死亡放在极重要的位置。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Philippe Aries)写过一本叫《死亡面前的人》(L’Homme Devantla M ort)的书。他提出,直到2个世纪之前,数千年来,死亡都一直是一件在群体中发生、在群体中公开、对群体没有秘密可言的事情,他称之为“被驯化”的死亡。

  后来,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群体不再像对待诞生和婚配那样对待死亡了,对待死亡的时候发生了“群体退位”的情形,死亡变成了一件让群体觉得可怕、可羞,因此需要隐瞒的事情。死亡从此必须由“原子化了的个体”单独去面对,变成了一件越来越“孤单”,几乎“看不见”的事情。就在死亡的群体意义开始被遗忘的时候,生命的群体意义——— 把自己的价值留给他人——— 也遭到了忽视。结果,20世纪的死亡已经因变得“野性”而不再驯化。

  阿里耶斯说,现代社会,包括美国社会,有许多将死亡与群体和社会隔离的手段,尤其是在大城市里,“出现了另外一种死法”。死亡被从家庭中移到了医院和临终病房,被当作一件令人感到羞怯、不安、难堪、焦虑的事情而掩蔽和隐藏起来。死亡从群体的眼前消失了,“不可见”了,死者变得非常“孤单”。

  死亡在现代社会里从“可见”到“不可见”,阿里耶斯的描述与其说是一个事实,不如说是一个意在警世的预言,他扮演的是一个预言某种未来的先知角色。他告诉人们,如果我们要拥有一个还有希望的人类未来,我们就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不要让死者“孤单”。

  美国的岁末死者怀念似乎显示,阿里耶斯所预言的那种“隐藏死亡”并不命定地要发生在人类社会里。美国报纸也都有专门的讣告页,刊登长长的死者个人故事,向死者生前的群体通报他们的离去。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很少有可能像以前那样,在亲人的注视下,在熟悉的家庭气氛和环境中完成阿里耶斯所说的那种“人性化死亡”。在这个充满灾难、战争和暴力的世界里,对许多人来说,连在医院和临终病房里“孤单”地死亡,也已经是一种奢侈。有那么多的人死于矿难、被车轮碾死、在并非天灾的大火或其他灾难中丧生。他们死亡的真情,甚至死亡本身被隐瞒起来。在这个岁末的时刻,让我们也怀念他们,为了给死者最后的尊严,也给我们生者留住人之为人和人类未来的希望。(作者系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1-01/08/content_19122208.htmhttp://gcontent.oeeee.com/0/9b/09b15d48a1514d82/Blog/3cb/53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