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广法师书法:寂寞中,两个村庄的坚持—《河北画报》—2010年第4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6:53
 http://www.qikan.com/Articleinfo/hbhb/hbhb201004/hbhb20100415.html
 滏阳河,一条从重叠起伏的太行深处涓涓流淌出来的生命之河,绵延数百里,一直向北、向东奔流入海。在河水丰沛的那些岁月里,它的曲折蜿蜒,浸润着两岸的万物,也滋润出沿岸的百态风情。

  不久前,我们沿着这条久已干涸的河道寻觅旧时的光景。在衡水,两个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息息相关的村子——以刻拓法帖闻名的阎庄、以制作毛笔著称的侯店,再次闯入眼帘。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群神情宁静而超然的普通人,已经步入老年的他们,默默地坚守着心中那份神圣的祖业,以一种坚忍的力量捍卫着自己特有的文化。

  侯店:不弃不离、等待转机

  侯店传统制笔工序

  选料:黄狼尾、香狐尾、南山羊毛、

  羊须、白马毛、牛耳毛等动物毫毛

  水盆:做笔头、拔毛、沾贴子、玩笔头、

  粘盖毛、成形

  零活:绑笔头、摘毛

  修笔:择笔、清笔

  刻字:把字刻在笔杆上

  成装:装袋、装盒、成品包装

  毛笔四德

  尖/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瑞。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

  齐/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只有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才可“万毫齐力”。

  圆/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毫毛充足,笔锋圆满,运笔方能圆转如意。

  健/笔腰弹力,重压提起随即恢复原状,锋直则健,书亦坚挺峻拔。

  侯店的名气缘自毛笔。上些年纪、略通笔墨的人,大多会对素有“北国笔乡”之称的侯店有所耳闻。

  毛笔制作是一个古老的行当,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最早的竹管毛笔实物是在战国楚墓里发现的,而民间则广为推崇秦国蒙恬大将军为造笔之祖。汉代毛笔制造出现了新机,除去实用,也开始在笔杆的装潢上颇费心思,还有了理论上的支持——蔡邕的专著《笔赋》。到了元、明朝代,各地涌现出不少制笔的高手,侯店制笔便是发轫此时,最迟不过明代的永乐年间。

  拥有六百年历史的侯店毛笔,以“狼毫”见长,主要选用大小兴安岭一带上乘的黄狼尾为原料,经过6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才能制作完成。“侯笔”的特点是锋长干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大而不滴,行笔畅而不滞,可书可画,经久耐用,品种多达270余种,制笔业“南羊北狼”之说的“北狼”就是特指侯店狼毫。据说清帝光绪曾亲试过此笔,并为之立碑表彰,“宫廷御笔”成为侯店人的金字招牌。侯店家家户户从事制笔行业成为传统,独特精湛的制笔手艺,一代一代承传至今。

  侯店距离衡水市区大约十多公里,紧邻公路西侧。从平坦的大道拐下来,穿过贯通东西的村中街道,就可直达西头的笔厂。这是一间已有五六十年历史的集体企业,尽管门口的招牌已经有些锈蚀,但以“古锋”冠名的毛笔声名依然远播。

  还记得二十年前来此采访的热闹。那是一个秋季,院子里满是做活的台案,上百人在忙碌着,制笔的水盆、零活、干作、刻字、成装等多道手工操作流程,全部执行着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那时,侯店毛笔畅销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300多万支,“风云”、“水月”、“小狼毫”等品牌的毛笔被天津口岸定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

  如今的院落里竖立起不少名人碑刻,但“清冷”——成为了第一印象。走进那座略显陈旧的二层小楼,车间里只有78岁的李书勤、60岁的王新同还在一丝不苟地做着水盆,85岁高龄的崔恒生在案头整理着竹节笔杆。拾阶上楼,遇见了算得上壮年的张冀富,62岁的张师傅曾经走南闯北的推销“侯笔”,也是见多识广之人。他兴奋地取来原料,执意为我们表演起他的拿手好戏——绑笔头。楼上还有一间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屋,两位四五十岁的女师傅紧闭屋门,悄无声息地埋头择笔。

  制作毛笔犹如一门严谨的艺术,制笔的优质兽毛皆由深山中狩猎所得,需先将兽皮腐蚀柔化,再把兽毛抓取分类,挑选原毛之长短、粗细以及毛锋、毛身之弹力优劣,加以鉴别配合制笔之用。有经验的制笔师傅都有一项看家本领:只要一看一摸,就可分辨不同季节的雌雄兽毛的真伪优劣。观看师傅们从千千万万根兽毛中一根一根地挑选,然后经过一道道繁杂的工序,最后修整出一支支上好笔头的过程,真是感慨万千。正是这些复杂繁琐和耗时长久的传统手工艺,以及这些身怀绝活的手艺人,才能使那些书画佳作皴擦点染的灵气十足。

  副厂长王文年从外边匆匆赶来,他说起毛笔制作更是滔滔不绝:笔有“四德”,即“尖、齐、圆、健”。侯店的毛笔历来口碑极好,在于不偷工减料,做工一丝不苟,不掉毛、不发岔、不软腰,刚柔适中、吐墨均匀、流畅自如。当年范曾、林岫等一批大书画家都对侯店毛笔情有独钟,或是专赴侯店或是托人代购毛笔。

  谈到现在,王文年讲“目前厂里只留有七八个生产人员,没有资金派人外出经销,只是坐等订单。村子里家家做笔的情景成为了历史,4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学习这门祖传手艺的兴趣。”这位在厂子度过大半辈子的汉子,提起往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几次中断了谈话扭过头去……

  随着书写习惯与书写工具的演变,普通人对于毛笔的需求,确实在大幅度的减退。但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地想方设法为侯店毛笔的重振做着各种铺垫与尝试,并希望将此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眼下的侯店,除去这间集体企业,已经有人以个人的名义做着毛笔生意,他们以高出数倍的价钱聘请闲散的老师傅,在家中为其制作毛笔。这种运作的形式在销售方面更显灵活,经过精心包装摆放在各地宾馆、商店里的毛笔,突显得是其礼品的功能,侯店毛笔的实用性已经退居次要。

  王文年领着我们来到楼下那间荣誉室,那里收藏着被称为“衡水三绝”之一的侯店毛笔的辉煌。早年间来厂参观的一些国家领导人、著名艺术家的题字被工整地悬挂在那里,虽然纸张已经开始变黄皱卷,但还在温暖着那里的人们尚未完全冷却的心。

  冬日的余晖快速地从车间东墙上滑过,夜幕开始降临,人们却没有急于回家的意思。趁着昏暗的灯光,李书勤被石灰水浸泡的粗糙的双手还在摸索着明天的活计;王同新终于放下盘了一天的双腿,摸出烟来悠闲地吸上几口;崔恒生还在不紧不慢地捆绑着台案上成堆的竹节笔杆……

  车间里一些常来闲坐的村民也舍不得散去,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觉得这里还残留着当年热烈红火的集体气氛。空荡的屋子里很是安静,没有人讲话,沉默中隐约地感觉到的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期盼。

  确实,不是所有的辛苦付出都能带来所期盼的生活富裕,但是能够在一个行业中默默无闻地坚守着原始生态的劳作,已经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

  阎庄:重操旧业,证明自己

  法帖

  中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在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古人将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字迹称为帖,书写在竹、木上的字迹称为简牍。造纸术发明后,纸与丝织品并用于书札,凡是小件篇幅的书迹都称帖。宋代,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刻在石或木板上并拓成墨本的亦称为帖。因为这些墨迹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故称为法帖。

  法帖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硬木板磨平,然后将要刻的字的轮廓涂上胭脂,压印在木板上,再用锋利的刻刀刻字,刻去四周成凸形的叫凸刻,将字迹刻去成凹形的叫凹刻(字帖大多为凹刻)。然后在木板上均匀涂墨,铺上纸张,用布托或软木槌柔刷轻捶,揭开就成了白字黑底的字帖。将这些拓印纸折叠、裁订,就成了法帖书。

  以法帖闻名的河沿镇阎庄,大概是衡水市桃城区所辖最远的村子了。能够看到开阔的田野上高高隆起的河坝,就表明距离阎庄不远了。阎庄原本是坐落在拦河大坝里的,五十年前因为修堤才搬到现今这个地方。

  历史上的阎庄傍着滏阳河,周边丛生着大片的杜、梨、枣、桃树,这些都是法帖刻板的上等材料。那时,沿河相邻有十多座村庄,不少村民选择了刻制法帖——这门带有很强技艺的活计。只是阎庄的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更为广泛。当地流传一句俗语“康洼的篦子,侯店的笔,阎庄的帖子拓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