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旺的症状及治疗: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准确解读“经方”药物(祝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32:31

准确解读“经方”药物(祝之友)

中医杂文2009-03-26 14:46:55阅读80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古人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戳戳者,今依方施用,竞有应与不应,其故何哉。”“此药遂失其真矣”。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界对研究《伤寒论》汤方药物的点滴摘出,以期可正视听。
  麻黄汤、桂枝汤等汤方中之“桂枝”实乃现今之肉桂
  《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有桂枝汤方43方次。后世研究桂枝汤等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并非今日之桂枝,应是现今之肉桂。桂枝与肉桂其基原均来源于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ssia Pnesl。由于使用部位不同,其临床性效之区别众所周知。
桂枝之名始见于《伤寒论》,本草文献首载于唐代《新修本草》。其桂枝究系何物,后世曾有不同认识。按《本经》载有牡桂、菌桂,无桂枝一名。《新修本草》云:“其牡桂嫩枝皮为肉桂,亦名桂枝。”《本草衍义》谓:“《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可见唐宋以前言桂枝,是用桂之嫩枝上皮。
  考《伤寒论》桂枝汤方,在桂枝项下均脚注“去皮”二字,与现代肉桂要去掉其木栓层非药用部分相吻合。古代医家用药最讲究修治。仲景所用桂枝,正如陈修园指出的那样:“牡桂者即今日之桂枝皮也……盖仲景所用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皮也,诸书多未言之。”直到明代桂枝仍主要使用嫩枝皮。《本草纲目》沿用唐宋本草旧说,并未将柳桂专条列出。大约在清代初期,柳桂逐渐成为桂枝的商品名,延用至今。考中药历史,现今桂枝嫩枝条入药最早在清代才开始进入临床应用。所以《伤寒论》汤方中“桂枝”应是肉桂。
  张仲景只用枳壳未用枳实
枳壳始见于《雷公炮炙论》,《本经》不载。枳实始载于《本经》。《伤寒杂病论》有枳实汤方23条,并均以枚数作剂量单位。按汤方中各药剂量换算,枳实一枚约0.3~0.5钱,枳壳一枚约3~5钱,从各汤方中药物的剂量比分析,“枳实枚数”均应为“枳壳枚数”才符合其汤方中各药物之比例。如大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三枚;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斤,枳实三枚;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枳实四枚等。
枳实与枳壳临床分用,始见于魏晋以后。正如沈括指出:“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也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自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土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壳条,便是枳壳……后人以《神农本草》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主。”《本草衍义补遗》载:“枳实,细详《神农》主治,与本草气味不大相侔,究其所因,必是枳壳所主”。仲景不敢摘破《本经》药物名称,改枳实为枳壳,后人又不敢摘破《伤寒》经文,沿用至今,故误认为经方临床性效有疑窦耳。古代本草文献所载枳实的采收时间均为九十月,亦只能是枳壳。时逸人所论更为精当:“《本经》只有‘枳壳’,《别录》:‘采于九十月’,系枳实成熟时期,至雷学始以‘内实者为枳实,内空者为枳壳’。汉时无‘枳壳’之名。《伤寒论》用枳实者约七方,《金匮》用枳实者约十四方。汉代之‘枳实’,即现今之‘枳壳’,现今之‘枳实’,昔时因尚未成熟,不入药物。”故现在研用“经方”,应改枳实为枳壳。
  连轺不是连翘
  《中药大辞典》和一些医药专著、教材在连翘根项,将连翘根异名为连轺,并认为《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之连轺,是木樨科植物连翘Fonsystiasuspensa(Thunb)Vahl的根,误订为古代本草所载之连轺是不够严谨的。《伤寒论》连轺根应为现今藤黄科植物金丝桃属植物Hypenicum patulam Thunb。
  按《图纤本草》载连翘“南方生者,叶狭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莲草。”以上文字和所附药图。应是藤黄科植物 HypericnmascyranL。结合现代药用植物研究,《伤寒论》汤方中连轺应是连轺 Hypericnm patwlunlThumnt。全草、花、叶、根入药,民间常用于湿热黄疸、痛肿疮毒、蛇伤和无名肿毒等。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词解]:“连轺……现在均代用以连翘”甚为不妥,应以予纠正。
  梓白皮不能用桑白皮代替
  《伤寒论讲义》262条,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惟梓白皮药肆不备,可代以桑白皮。”此种方解不妥,梓白皮为苦寒、清热除湿退黄药,不能以桑白皮代用,以免造成后学者误解,梓白皮资源在我国极为丰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本经》单独收载。从本草历史及临床性效桑白皮不能替代梓白皮使用。
  研读《伤寒沦》汤方者众多,常遇见因过服汤药而生别症,或因剂量不足疗效欠佳,或属正常用药后反应而不知所措的人就诊,深感医者之过,治中有弊。医者往往只从自身医道寻根究底,忽略了另一重要原因:经方药物古今有别。有的医者对某一药物在汤方中误用一生。

0人  | 分享到:         阅读(80)|评论(1)|引用 (0)|举报 失眠的中医食疗方法(转) 中国人的快乐指数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chenkewe fm608906 大漠长河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换一张   2009-03-26 15:30网易博友248补充一点,《金匮》土瓜根散,土瓜为现代“王瓜”,今有人以瓜蒌根代之,误。

另外,经方的剂量问题,亦应探讨。方剂、伤寒教材擅自认定一两为3g,误人。回复上一页 1 ... -1 -1 -1 -1 -1 -1 -1 ... -1 下一页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准确解读“经方”药物(祝之友)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冰片的药性为何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生白术通便的临床应2用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运用中药治疗肢体疼痛的体会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金匮要略》胸痹心痛不等于冠心病心绞痛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包祖晓的博客--何绍奇教授谈黄芪的用药经验 准确解读“经方”药物(祝之友) 部分“经方”药物解读 民主与理性 不共戴天 ? 定理的博客 一位北京大夫抗击非典的真实经历【来自牛大夫博客】 1亿以上的精神疾病患者,是如何造成的?-夏余才的博客-搜狐空间 蜜月病 - 金之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准确解读男人的口是心非 2011年投资思考——弘毅大夫的博客——东方财富网博客 听陈大夫讲十岁之前孩子饮食五不要的原则-陈大夫说健康-搜狐博客 治妇科杂病经验方 - coolyu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千 古 治 病 秘 方 - 玉潘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黄煌博客经方治疗胃肠病 淡淡清香的博客 准确把握教材 提高课堂实效 类风湿交流-- 天涯博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诊断标准 引用 经方的魅力之--奔豚汤 - 蓝湖秋月的日志 - 网易博客1 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 刺儿头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