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吸脂术双下巴危险:进军大洋的号角——“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评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38:31
进军大洋的号角——“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评析

2010-12-24 15:57:17

归档在 军情观察 | 浏览 96038 次 | 评论 3 条

 

 

对于中国深潜器的成功试潜,西方国际观察家更关注的是“蛟龙”号深潜器蕴藏的军事潜力。

 

进军大洋的号角——“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评析
(美)米切尔·蔡司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副教授/杨晓波 编译

本文为《现代舰船-军事广角》独家授权凤凰新媒体军事频道稿件


  2010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7月13日成功完成了试验性深潜,到达了南海海平面下3759米的深度。试验中,试潜航员在洋底拍摄了照片和录像,收集了海洋生物样本,并利用深潜器的机械臂将一面中国国旗插在海床上。“蛟龙”号的亮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了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并立即引起世界的关注。中国媒体在报道中也反复提及,中国加入了仅由美、日、法、俄等国构成的深海探索俱乐部,高级科技官员也欢呼此次试验的非凡意义,宣称“蛟龙”号的成功试潜标志着中国深潜装备技术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中国官方的媒体和众多专家评论者亦在不同场合赞扬“蛟龙”号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在研发过程中克服的技术挑战与中国的载人航天及早些年的核计划相提并论,如中国海事研究所的学者宣称,“深海探测技术被认为是与航天与核技术同等重要的高端技术领域,我们有必要为国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而感到自豪”。除了强调“蛟龙”号的成功所体现出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成就外,中国官方和媒体的报道也大力渲染它在深海探索与海洋资源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国际媒体的报道及评论除了引述上述内容外,也提及中国媒体显然忽略了的深海开发项目潜在的军事用途,这为关注中国海权扩张的战略学者提出了新的话题:中国新开发的“蛟龙”号深潜器性能到底如何;中国深海开发项目过去几十年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中国的深海开发技术未来将如何发展;其战略意义何在。

中国深潜开发的项目背景

中国正式开发面向大洋的各类海洋技术是在八年前,“蛟龙”号深潜器正是这一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蛟龙”号的成功开发,中国在该领域已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深潜器开发方面,中国是在2002年立项,用了大约六年时间完成了深潜器的设计、制造以及其他后勤支援设备的开发与改造。据中国国内一篇报道称,为了推进中国深海开发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部将“蛟龙”号开发项目列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即著名的“863计划”),以便其能获得充足的资金和科技支持,“蛟龙”号将为中国开展洋底矿产资源调查开发、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发展其他深海探索和深海活动技术提供重要的物质平台。
    主要负责“蛟龙”号项目设计与制造的部门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2研究所。分布于全国的100多家企业也大多参与了“蛟龙”号深潜器及其母船的开发。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在对“蛟龙”号项目的简介中称,该机构负责全面协调项目开发事宜,并主要负责其中10~12个关键子系统的开发,以及最后的组装及整合。
    一些美国媒体在报道“蛟龙”号的成功试潜时,也突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快速进步,认为中国已有能力进入传统上由外国所把持的高端技术领域,但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在高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方面存在的缺陷。比如,《纽约时报》的报道评论称,“中国持续从外国购买复杂设备和技术以装备其最新的深潜器。事实上,据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称,‘蛟龙’号大约40%的重要设施或技术来源于国外,其钛合金耐高压外壳从俄罗斯购得,船体上配备的高级深海灯光、摄录设备以及机械臂则定购自美国。”此外,国外的技术和经验对该项目的成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2005年,中国就派出潜航员和科学家参与了一系列由“阿尔文”深潜器进行的水下科考活动,当年参与“阿尔文”深潜的叶聪,如今已是“蛟龙”号试潜的潜航员之一。

 

 

 

“蛟龙”号深潜器的性能特点

“蛟龙”号是中国独自开发的大型载人深海潜水器,像其他国家的深潜器一样,“蛟龙”号也需要在母船的配合和支援下完成各类任务。在2010年7月进行的大深度海试中,“蛟龙”号与“向阳红”9号海洋科考船联合行动,后者属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该科考船于1978年在上海浦东造船厂下水,为配合“蛟龙”号深海探测试验,该船于近期特地进行了改造。根据官方网站的说明,为适应大深度海洋探测任务,“蛟龙”号船体由钛合金制成,其设计下潜尝试达到水下7000米,适合探测的范围覆盖全球99.8%的海洋。中国媒体称,该深潜器一次补给可在水下持续工作12小时,它装备有高可靠性的全套生命维持系统,以及两套氧气供应系统,确保内部人员生命安全。深潜器全长8.2米、宽3米、高3.4米,重量约为22吨,从重量及尺寸上看,它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发的“阿尔文”深潜器相似。“阿尔文”深潜器目前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使用,1966年在地中海成功定位并打捞了美空军丢落在海底的氢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又在大西洋底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过探测,使该深潜器名声大振。
    中国媒体的报道还称,“蛟龙”号拥有独特的水下悬停及定位能力,具有先进的微声呐通信和海底地形探测能力,可将收集到的声像数据高速传输到水面支援船上,并具有探测水下小型目标的能力。中国国内媒体还提及,它可配备多种高性能工具,能够完成诸如洋底现场取样、地质钻探等复杂的任务。据参与该项目的数名中国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称,“蛟龙”号深潜器能够在洋底以恒定深度巡航,并根据指令在指定位置悬停,可在洋底停留。凭借着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蛟龙”号可遂行多种任务,比如洋底矿物或生物采样,测量水下温度,收集洋底水层样本,利用其搭载的测深侧扫声呐对洋底地形环境进行精确地形测绘,巡视并维修洋底管道及光缆等多种用途。
    “蛟龙”号的乘组共由3人组成。综合中国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北京早在2006年就开始选拔、训练专业深潜器潜航员。其中一篇报道称,对潜航员的苛刻要求不亚于宇航员,他们必须熟悉各种海洋科考仪器设备、装备,并具备在任何情况下操纵深潜器的能力。更具体的选拔标准是:潜航员年龄必须在35岁以下,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必须拥有船舶建造、机械或电子等专业的学历和工作背景;此外,初步入选的潜航员还必须接收严格的体能训练和考核,只有通过的成员才能正式随船下海。目前,中国具备深潜能力和资格的潜航员只有3名,也就是参与“蛟龙”号试验的3人,但随着未来海洋开发的深化,这一群体还将扩大。中国国家海洋局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已开始选拔和培训更多的潜航员,其目标是培养6名或更多的合格潜航员。
    在完成试验潜航员的培训后,中国最早于2009年就开始了“蛟龙”号的一系列试验任务,在15个月里,“蛟龙”号进行了数十次海上试验。据中国媒体报道,“自2009年8月起,‘蛟龙’号先后成功地深潜至海平面下1000米、2000米和3000米。从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龙’号密集地进行了17次深潜,其中7次超过2000米深度,4次达到3000米深度,其中下潜最深的一次就是7月13日达到的3759米。”在这次下潜最深的试验中,“蛟龙”号和其3名潜航员在水下持续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媒体的报道突出了这些试验的成功进行,并称“这些试潜验证了深潜器的功能和技术性能,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其下一步继续进行更大深度的试潜以及后续科学考察、资源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蛟龙”号未来的发展规划

仅从“蛟龙”号设计的最大7000米的下潜深度就可看出,中国对进一步开发深海航行和探测技术可谓雄心勃勃。据中国《环球时报》报道,2011年“蛟龙”号将尝试下潜到5000米的水下;2012年将到达其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在试验过程中,“蛟龙”号也将同步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未来它将搭载海洋科学家及工程人员深入海底进行科学调查和海底山脊、盆地以及中国周边海域热液喷口的探索。这些科考活动主要涉及洋底资源调查;高精度洋底地形测绘及探测;在洋底旋转固定仪器设备、铺设及维修海底电缆和管道;以及深海打捞等项目。中国也计划建立起与此相配套的成果研究、维护使用机制,以期将海洋科学考察与研究的努力长期化。目前,中国正着手在山东青岛建立“国家深海研究基地”,以便为今后此类载人深潜器的训练、使用与维护提供长期支持。

 

 

 

外界持续关注“蛟龙”号的军事用途

对于“蛟龙”号及中国深海开发项目的目标,中国官方和研发团队一致宣称此类深潜器将主要用于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据参与此项目的上海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地理实验室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称,“它的主要任务是搭载科学家及工程师,携带相关仪器设备到达环境严酷的深海海底,展开有关海洋地质、地球地理、深海生物及化学矿物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它也可用于执行深海救援、海底设备维护打捞等任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委员会的专家也强调,“对于深海科研,载人深潜器就像日常交通的运输工具,它可以搭载研究人员到达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特别是目前海洋科研活动所集中的2000~3000米水下,这一深度的水下已成为各国海洋研究探索的前沿。”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未拥有高级深潜器的国家根本无法开展更深入的海洋探索和研究,载人深潜器将为科学家进行各类研究提供普通实验室所难以提供的科研环境和平台,它是科研人员手中最重要和强有力的工具。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科技界对“蛟龙”号成功试验所抱有的欣喜之情也很容易理解,他们所强调的科研探索活动也无可厚非。
    然而,对于中国深潜器的成功试潜,国际媒体和防务界人士的关注角度却有所不同,他们普遍从该深潜器的潜在军用用途对此进行观察和评论。而中国官方则反复强调深海项目的非军用性特点,一些中国官员和科学家更是对其战略意义轻描淡写。例如,试潜的指挥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深潜器的任务仅是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他还称“蛟龙”号由中国科技部主导进行开发,根本没有军方参与,其后续试潜任务及未来的任务规划也主要以民事机构为主,试图淡化国际舆论对其潜在军事应用的担忧,在采访中他还强调国际媒体及少数人不断提及中国深海项目的军事用途是在激化“中国威胁论”。
    诚然,单从科技角度看,“蛟龙”号的确为中国提供了深入海洋进行探索与资源开发的能力,这类深潜器在各类水下科学研究和经济活动方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至于这两类中国同行反复提及的功能,正如美国媒体所指出的那样,全球海洋探索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大国拥有此类尖端的研究工具并不令人惊奇,目前科学家估计全球各大洋的海床上蕴藏着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财富,中国的说辞并非毫无根据,毕竟,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也在做着同样的事。然而,却绝不可因其经济和科研用途就忽视了它在其他方面的价值,主要原因在于当今时代,水下战场已变得和水面、空中战场同样重要,正如中国国内一家军事期刊所说,“如何充分利用深海这一以往人类较少涉足的领域,来获取水下军事竞争的优势,是所有海洋国家都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由于这类深潜器具有无法否认的两用性,“蛟龙”号事实上也具有极大的军事潜力,比如支援潜艇作战,发展新式深海战术和装备等。因此,出于对中国的所有作为都不信任的传统,“蛟龙”号深潜器还会继续受到众多西方国际观察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