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话说淮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8:10
话说淮安(楚州)系列文章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xcz    发布时间:2010-11-21    阅读:35次
(以刊登时间排序)来源:扬子晚报
话说淮安
陈 铎
淮安,我的家乡。每当呼出她的名字,便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因为这里是我的先辈生生息息的地方,因为这里留着我儿时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因为这里一直是先父母常挂在嘴边的牵挂……我的同乡前辈开国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热爱自己家乡的。”是啊,乡情,是人类社会感情世界中含金量极高的情感,无论你是高官还是富商,无论你是教授还是学者,无论你是远渡重洋的游子,还是戍守边疆的将军,总是难以割舍故乡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结。
我曾有幸作为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解说员,解读了长江的悠长壮阔和大运河的古韵今音。当年,当我随《话说运河》剧组来到地处大运河中段、后被命名为“运河之都”的淮安时,竟有一种特别的感奋,那矗立在运河边上的文通塔,那雄踞城中心的镇淮楼,那曲径幽深的古巷小街,那古朴典雅的河下古镇,都一一从我的记忆中浮现,总想在这里多拍几个镜头,多说上几句话,因为这里流淌着的是我对家乡无限的情和爱。
话说淮安,当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解放初期,在距淮安城不到30 里的地方有一个村落叫青莲岗,这是个极具诗意的地名,更因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而书写了一卷令人瞩目的神奇。后经文史专家考证,特别是郭沫若先生确认,将这里命名为“青莲岗文化遗址”,这就告诉人们,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淮安于春秋战国时曾先后属吴、越、楚国,公元前416年,吴王夫差为北进齐鲁,称霸中原,开凿了一条邗沟,引长江水直通淮河,邗沟一直挖到淮安城,后人称其为末口。后来,隋炀帝在邗沟的基础上,开凿了大运河,邗沟应是古运河的前身,也是后来使淮安成为运河线上重要都市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设立36郡县,这里被设为淮阴县,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因这里地处淮河之南,故称其为淮阴。
东晋时建山阳郡,淮安设为山阳县,因淮安城北曾有一座山叫钵池山,状如和尚化缘的盂钵,为道家72福地之一,故称之为山阳。因此山为砂石山,经历代开采,早已成了平地。隋代改山阳郡为楚州,南宋时改楚州为淮安军,元代改称淮安路,明清时期均为淮安府,而治所都在山阳县。淮安府管辖范围甚广,曾下辖九县两州,几乎包括了苏北的大部及安徽的一部分。因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淮安地处运河之中段,朝廷在这里又设立了漕运总督部院,以致使淮安成了苏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和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为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路经淮安,诗赞其为“淮水东南第一州”,明代诗人姚广孝又称这里为“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民国时期,因山阳县与陕西的山阳县同名,故又改为淮安县。1945年,淮安第一次解放,设淮安县和淮城市,1986年12月,淮安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撤县建市,2001年2月,原淮阴市改称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改为楚州区。
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殊的地域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历代众多的文豪武杰,俊彦人才。大将韩信,为兴汉三杰之一,其功绩才能为后世军事家折服,淮安城内至今仍留存许多纪念韩信的景观,如韩侯祠、胯下桥、钓鱼台、漂母祠等。西汉时,开辞赋之先河的枚乘、枚皋父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晚唐诗人赵嘏“为诗赡美,多兴味。”全唐诗中收录了他260首诗作;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曾游历淮安,以楚州为背景创作了一部感天动地的杂剧《窦娥冤》,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淮安城内还有一古巷叫“窦娥巷”。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文星泰斗,灿若星河,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出生于古镇河下,其同乡好友沈坤考中嘉靖状元,后在家乡亲率“状元兵”大败入境骚扰的倭寇;清朝扬州八怪派画家边寿民以画芦雁而闻名,朴学大师阎若璩也为河下人,纪晓岚称其 “博极群书,又精于考证,20年以来,自顾炎武之外罕能与之抗衡者。”大医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与张仲景《伤寒论》称为中医史上的两大柱石;民族英雄关天培,在广东协助林则徐禁烟,后血战虎门,壮烈牺牲,城内还建有纪念他的祠堂。清末淮安还出有两位国学大师,一为罗振玉,为我国甲骨学奠基人之一,与其为儿女亲家的刘鹗,不仅是金石学家、水利专家、医学大家,也是小说家,他信手著作的《老残游记》成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首,而且是我国最早主张并尝试对外开放的第一人。说到淮安的历代名人,还不能忘记两位巾帼名人,一位是宋代民族英雄梁红玉,这位出生河下北辰坊的奇女子,后来与大将韩世忠结为夫妇,在镇江黄天荡亲执鼓桴,指挥三军,大败金兀术,后与韩世忠驻守楚州,“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乡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建有梁红玉祠和红玉鼓韵台。另一位是长篇弹词《笔生花》的作者邱心如,郑振铎先生评价说:“和《再生缘》后半部比较起来,邱心如的写作技巧和情绪要较梁德绳高明得多了。”说到家乡名人,还有清代著名数学家骆腾凤,天文历算家卫朴、汪椿,道光皇帝老师汪廷珍,抗日英雄左宝贵,银行家谈荔孙,周作民,著名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辛亥革命志士周实,阮式等等,幼时,常听父母说起家乡的历代名人,眉宇间总透着几分骄傲,那时,也不免自己作为淮安人而为之荣耀。而更令人自豪的是,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在城内驸马巷,并在这里生活了12个春秋,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年轻时便投身革命,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光照千秋,他无与伦比的道德情操将永垂青史。
我爱淮安,因为这里有着崇文尚武的传统,且不说上文所列举的文豪武杰。淮安历来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淮安人会试不乏魁首,且三鼎甲齐全,淮安府先后出了2000多名进士,仅山阳一县就出过2 名状元(其中一人为武状元),榜眼4名,进士210名。而河下一个小镇,就出了进士67名,举人123名(含武举人),翰林11名,还有两名状元,一名榜眼,一名探花,且有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有的兄弟同科中进士,有的父子同为博学鸿词,不能不使人为之惊叹。历代文人潜心著述,清代淮安人吴山夫曾将唐代淮安人所写诗作编录成册,竟有五大册,收诗几千首,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淮安人出版著作373部,733卷。就是到了当代,文人辈出,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有10多名,大学教授、博导为数亦不少,淮安人尤爱书法,全国书协会员也有数十人,淮安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还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书法之乡”,此誉江苏仅为一家。博里镇以农民画享誉海内外,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淮安人善诗,又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诗词之市,淮安人尚武,共和国成立以后,仅楚州一区,就出了13名将军,且有一人为中将衔,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服。
我爱淮安,还因淮安是一块红色革命的热土。在淮安城内,有一所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新安小学,1935年,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时刻,校长汪达之率领14名新安小学的学生,组成了新安旅行团,历经22 个省、市、区,行程5万余里,宣传抗日救亡,而成为中国少年儿童抗日史上的一面旗帜。同样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3月,在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副师长叶飞的领导下,在淮安城的东南车桥地区,对日寇进行一次战役进攻,史称“车桥战役”,此役歼敌1300余人,特别是俘日军四十多人,是为华中地区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淮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苏皖边区政府的治所,华中分局成立于1945年10 月,领导着华中地区六省74县的政治、军事、经济工作,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就是在华中军区的直接领导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杰作。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粟裕、刘晓、陈丕显、张爱萍、曾山、刘瑞龙、方毅、肖望东、李一氓、管文蔚等许多老一代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过,他们的子女不少都在这里上学,有的就出生在这里。淮安还是苏北地区较早成立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地方,早在1927年7、8月间,就成立了中共江苏省淮安特别支部,领导着淮安地区的对敌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革命壮歌。
我爱淮安,更因淮安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是中国烹饪协会授牌命名的“淮扬菜之乡”。淮扬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因其味兼南北,色泽清新而誉满华夏。美食总是与地域特征及其人文条件而紧密联系,因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加之为历代州、郡、路、军、府的治所,商贾云集,官吏较多,智慧的淮安人竭尽其能,以地方的特产烹烩成席,以满足达官巨商的口味,且享受上苍对于勤劳者的赐予,因而形成了淮扬菜南北皆宜的口味。常说“会说淮安话,能把厨刀挎。”就是一般的家庭主妇,都能亲手操持一桌鲜美的淮扬菜。幼时常吃母亲做的淮扬菜,至今仍感韵味无穷。以致共和国成立时的开国第一宴,毛主席特定以“恩来家乡的淮扬菜”为主,因此,淮扬菜又被称为开国第一菜。淮扬菜品类较多,如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朱桥甲鱼,天妃宫蒲菜,淮白鱼,文楼汤包,博里羊肉等等,犹以软脰长鱼(鳝鱼)为极品,此菜取鳝鱼的脊肉(称之为脰)为原料,经特别加工成菜,味鲜色美,深受食客喜爱。诗人丁芒赞其为“软脰长鱼透骨鲜。”淮扬菜中有一席叫“长鱼席”,据说,当年厨师可做出108道,可惜年久失传,现在只能做出30多道了。淮安的点心也十分出名,如茶馓,细如金丝,香脆可口,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淮饺(馄饨)、烧卖、阳春面、锅贴、米糕、小笼包等点心,似乎也与其它地方的风味不同。特别是蟹黄汤包,皮薄如纸,汤汁鲜美,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一文中说:“北平淮扬菜馆子出卖的汤包,诚哉是好,在扬州都少见,那实在是淮安的名产,扬州不能掠美。”每次回家乡或在京与乡人聚会,都免不了要品尝一下家乡的菜肴,品尝之余,似乎也将对家乡的眷念汲入肺腑了。
我爱淮安,这里还有许多说不尽的传奇和故事。而今天的淮安仍在续写着辉煌。近几年,每当与家乡父老聚会,总不断听到家乡快速发展的消息,打开电脑,总是情不自禁地要点击一下家乡的网站。如今的淮安,已成为苏北的交通枢纽,京沪、宁连、徐盐高速公路纵横其间,新长铁路横贯东西,淮安涟水机场也已正式启航,而曾引领淮安昔日繁盛的大运河,也仍然发挥着水上运输的重要作用,真可谓连江入海,飞天越河,一个充满生机和无限魅力的新淮安已以其崭新的姿态屹立于大运河畔,黄海之滨。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央视著名主持人)
伯伯心中的文渠河
周秉德
1952年夏天,七妈(邓颖超)生病了,住在颐和园一个院落休养。那时候,伯伯(周恩来)很忙,但也常常忙里偷闲,抽空去看七妈,添点天伦之乐。我们在湖边绿荫里走走,坐船在湖上荡荡,有时在后湖岸边走到“谐趣园”这个园中之园的秀丽庭院看看。这不正是给整天忙碌的伯伯一个最好的、也是最难得的休息机会嘛。
记得那回我们坐上一条带篷的游船,船工用篙往水中一点,小船便平稳地离开岸边,穿行在亭亭玉立的荷花和托着水珠的荷叶之间。晚风迎面,清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
我把手顺着船沿伸到水中,一边玩着水,一边好奇地问伯伯:“您在淮安老家有没有划过船?”
“怎么没划过?”伯伯浓眉往上一扬,头微微一歪,声音清亮地告诉我:“我们老家门前有条小河,叫文渠。小时候,家里几个男孩子常常在文渠里划船打水仗,那时真没少让你八奶奶担心。真快,八奶奶回淮安大半年了,也不知近来身体怎样?”伯伯最后两句话仿佛是自言自语。但从他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对八奶奶的惦念。
还有一点我印象也特别深,那便是每次去颐和园看七妈。那个位于颐和园东北部的园中之园——谐趣园,伯伯都一定要去走一走。当然,那里的景致的确美,像一座精致的盆景:中间是开满荷花、睡莲的静池,四周是亭台长廊环绕。伯伯、七妈领着我们漫步其间,仿佛置身在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
然而,直到36年后的1988年,当我第一次踏上淮安故土,许多往事才得以释怀。
走进家乡的“勺湖”园和对面的“又一勺”园,立刻觉得那亲切、眼熟,陡然记起谐趣园,怪不得伯伯对谐趣园那么情有独钟!是呀,谐趣园虽说比淮安的“又一勺”湖园更精致些,但那种南方园林的秀美神韵是一脉相承的。当年伯伯沿着谐趣园的曲径行走欣赏风景,是不是也是宽慰自己平时无暇念及的思乡之情?
当我第一次听淮安老领导讲出伯伯亲口对他们说过的自己小时候在文渠划船的故事,我才进一步理解了伯伯内心深处的那片真情。
淮安淮城镇书记刘秉衡,是1960年4月到西花厅见伯伯的。那一天,伯伯与他谈了两个多小时,问及故乡淮安的变化十分仔细,说到家乡镇淮楼、文通塔、东岳庙等诸多名胜古迹和故居内的大树和水井,谈到自己童年的往事。特别是伯伯当时动情的回忆起从文渠划船去河下镇的往事,给他留下了无比深刻的记忆:
伯伯说:“小时候,我从勺湖坐小船,过北水关,到河下镇去玩,河下镇那时候可热闹呐!一天中午,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把船从文渠划到河下去,我的婶娘守在码头,左盼右望了好长时间,担心我们出事,直到太阳落山,才见我们船影。她急忙跑步相迎,身子晃动一下,差得跌倒。我很怕,心想,这回免不了要挨惩罚!可婶娘半句也没责备,相反,一把紧紧地搂住我,眼泪刷刷地往下淌,这比挨了一顿打还使我难受,我忍不住地哭了。”
伯伯从十二岁离开家乡就没回去过,但故乡的文渠水一直在他的心中流淌……
(作者系周恩来总理侄女,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
铁打的淮安城
袁 鹰
1924年10月,我出生于古城淮安,我们家在靠近南门的百善巷、寥家巷。我幼年随祖父左右,识字、读唐诗、学对联,有时候随母亲、姑母外出走亲戚,出家门不远,就能看到高高的城垛和耸立的南门城楼。也就在那时候常听大人讲,淮安的城墙很坚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语:“铁打的淮城,纸糊的清江”。1934年10岁那年秋天,随家庭离开淮安,至今已经70多个年头了。我清晰地记得,坐在运河里的小火轮上,望着渐行渐远的城墙上的南角楼,心里既充满了对外面大千世界的憧憬,又充满了离乡别井的淡淡的愁思。
抗日战争爆发后,淮安亲友来信相告,我们的旧家毁于敌机的一枚炸弹,南门的晏花楼也毁于那次轰炸。想起南迁时留下的几十箱书籍,想起老宅中那片小小的竹林和那棵高大的核桃树,如今全部被夷为废墟,不免浮起无限怅惘和对日寇暴行的憎恨。更明白了“铁打的淮城”,不过是冷兵器时代,淮安人一厢情愿期盼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淮安城有旧城、新城和联城组成,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旧城始建于1600年前的东晋义熙七年(411),初为土城。“宋孝宗时,守臣陈敏重加修葺”,夯土加高增厚,并涂以石灰,以至“北使过淮,见雉堞坚新,称为‘银铸城’”。新城去旧城北一里许,元末张士诚守将史文炳所筑。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适淮安状元沈坤丁忧在淮,组织义军,保卫乡里,疏请从旧城的西北角到新城的西南角,旧城的东北角到新城东南角各建一道城墙,即联城,使得“三城为一体”,得到时任漕运都御史章焕的支持。这次大规模的兴修,将外墙砌上条形长砖,周置楼橹,四城门亦包以砖甓,复加建“迴城”、城楼和一道城门。增挖濠河,加筑护城长堤,形成完整坚固的防御体系。清乾隆十一年(1746),督抚题准拨发帑银25716两,“知县金秉祚承修,照旧制整理,更加巩固……可垂永久”。
清道光咸丰年间,南方洪杨起义,北方捻军响应,淮安又有修城之役。清代著名学者丁晏主其事。高10米、总周长10117米的城垣和四门城楼,均得到很好的修葺。竣工后,丁晏请淮安书法家周寅书写“瞻岱门”(东门)、“迎薰门”(南门)、“庆成门”(西门)、“承恩门”(北门),制成匾额,高悬城楼之上。远远望去,巍巍壮观。丁晏还利用修城余款重修了城东南隅的龙光阁。咸丰八年(1858),捻军攻下清江浦,焚掠了古镇河下,而只能在高高的淮安城下,望城兴叹!
到上世纪40年代,淮安四门城楼被拆,城西北一段城垣也在战火中被炸坍塌。内墙的夯土经多年风雨的冲刷变矮变薄,有的地方被附近的居民种上了蚕豆、南瓜等蔬菜。到1948年底,淮安解放之时,古城像历经太多沧桑的老人,佝偻着腰立在历史的风尘之中了。在狂热的大跃进岁月,千年古城终于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使淮安百姓和多少离乡游子萌发了越来越重的眷恋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城重获新生。近年来,家乡来京的人告之,淮安的古迹得到较好的修复和保护,在城东南角将恢复一段城墙,在护城岗上重建龙光阁,开辟“淮安古城遗址公园”。听了这些信息,作为我们这些身在异乡几十年乡音未改的人,自然十分振奋,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喝运河水长大的啊!
愿古城在新时代重放光彩,愿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
漕运与淮安
孙 谦
幼时在老家淮安(现淮安市楚州区),常和小伙伴们到古城中心镇淮楼后的漕运总督部院广场游玩。漕运总督部院门前有一对大石狮子,十分威武雄壮。听外婆讲,淮安人都说这是当年波斯国赠送给皇帝的,原有两对,一对送到了北京皇宫,另一对途经淮安时就被当时的漕运总督留下了。当时就感到这个漕运总督胆子真大,竟然截留外国贡品据为己有,后来看了一些历史资料才知道,漕运总督都是由从一品或正二品的大员担任,位高权重、威震一方,所有沿运河北上的漕运物资均需经此查验通关,也许,截留点贡品对他们来说也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
漕运总督部院坐落在淮安古城的中心位置,这座宏伟壮观、掌管历朝历代经济命脉的中央直属衙门虽毁于战火,但它见证了漕运的兴衰和具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淮安城的沧桑变化。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南起扬州邗江北至淮安末口的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水系。隋大业年间,隋炀帝沿邗沟筑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漕运因此畅通。唐宋元三朝对漕运十分重视,漕运制度已经成为国家至关重要的经济制度。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国用军需大部分取之于东南、依赖于漕运,为了保证漕运畅通,专门设立漕运总督衙门,以文武重臣各一员总理漕政,漕督驻节淮安府城。清朝更加重视漕运,到乾隆四十一年,岁运漕粮达千万石,“各省漕船共6000余艘,大多长9丈,能载米四五百石”,“仓廒连百,高樯栉比,运夫相属,肩背比接”。清代后期,漕政多弊未改,加上航道淤塞,海运、铁路运输兴起,漕运日趋衰落,到光绪三十年,裁撤漕运总督及各省粮道等官,漕运遂停。
淮安是一座因运河而诞生的城市,漕运则造就了淮安城市的繁荣。明清时期,淮安成为漕运的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掌管“半天下之财,悉经此地而进”的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淮安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漕职要员、达官贵人,接踵淮安。《漕运通志·漕仓志》记载,漕运沿线设立漕仓,淮安仓是6大漕仓之一。清代“全国税收之半来自盐课,而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因漕运而兴起的造船业十分发达,至今淮安城外河下镇还留有“打铜巷、摇绳巷、铁钉巷”等与造船有关的街巷名称。
漕起漕落越千年,漕运离我们渐行渐远,淮安这座因漕运而兴起的城市在近代也因漕运停止、交通闭塞而衰败,值得欣慰的是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的立体交通体系,正推动着淮安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我的家乡淮安一定能重振雄风、再现辉煌。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现任凤凰卫视副总裁、《凤凰周刊》社长)
进士之乡说进士
石维坚
淮安古城西北隅的河下古镇,千百年来一直是商贾云连的殷阜之区,崇文尚学之风由来历久,在明清两代就出了进士67名,且“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齐全,此外还出了举人123名,贡生140余名。翰林11名,素有“中国进士之乡”之称。
河下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是著名诗人赵嘏,他于唐武宗会昌三年进士及第,时年37岁,直到四年以后,朝廷才给了他一个从九品的渭南尉。他的成就不在于科举入仕,而在于他的诗才,《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作260首,同时代的诗人杜牧读了他的《长安秋望》一诗,对诗中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击节赞叹,称他为“赵倚楼”。而成语“抛砖引玉”也是源自于赵嘏。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来苏州,断定他一定要游灵岩寺,就先在寺前写了两句诗,赵嘏看到以后,就在后面接了两句,完成一首。常建写的远远不如赵嘏的好,因此说常建这样的做法是“抛砖引玉”。
河下第一个状元是明抗倭英雄沈坤,他于明嘉靖二十年中了辛丑科状元,时年35岁。他与同时代的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垂髫之交,也是儿女亲家。相比于他的科举取仕,他更大的成就和影响在于他组建乡兵抗击日倭。嘉靖三十五年,沈坤因母过世,回乡守孝三年。当时家乡百姓时常遭受倭寇骚扰,沈坤变卖了家产,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年,亲自组织训练成一支英勇善战的抗倭乡兵。嘉靖三十八年四月,日寇侵犯淮安境内,沈坤率领的“状元兵”歼灭倭寇800多人,终于平定了江北倭患。
榜眼汪廷珍,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副宰相),卒赠太子太师。谥文端。他立朝30余年,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三代,专注于对士风、学风的整顿,曾自撰《学约五则》以训士,被当时学者和士大夫们奉为圭臬。其提倡实事求是,名其书室为实事求是斋,文集为《实事求是斋集》。
“五世巍科六进士”河下刘氏家族,从第一世明万历己卯年举人刘世光到第五世清康熙庚戌年进士刘始恢,寓居河下古镇菜市桥西边的刘氏家族在百年间考取了1名举人和6名进士,这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堪称家族科举取仕的典范。此外,在河下,还有清顺治十八年李时谦、李时震两兄弟同中辛丑科进士,康熙八年张新标、张鸿烈父子俩同试“博学鸿辞”。“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统观进士之乡河下古镇的辉煌灿烂的科举史,究其原因,我以为都与河下人崇文尚学的传统密不可分。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
刘鹗与淮安
朱禧  刘德隆
刘鹗生于公元1857年,卒于公元1909年,只活了短短的52年。他自小才华横溢,桀骜不驯。不发科举为意,醉心百科实学。所以他一生的活动涉猎了许多领域,有学者在介绍刘鹗时,说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知识的介绍均有所贡献的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和慈善家”,而刘鹗所从事的这些活动,其中有不少都能从他在淮安的生活中找到踪迹。
刘鹗与淮安发生关联,应该从刘鹗父亲刘成忠从河南布政使任上退休,买了淮安住宅时开始。现在淮安市楚州区的安地藏寺巷的“刘鹗故居”,就是这所房子中的一小部分。
刘鹗走向社会第一步是在淮安南市桥开设一家烟草店,不设市招,仅榜书“八达巴菰”四个字。提到刘鹗,当然会想到他的小说《老残游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将其列入谴责小说,并评介为“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小说中所说的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至今仍让济南人引以为骄傲;“明湖居听书”不仅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且现在的济南街头已经有了刘鹗听书的雕塑;甚至还有人在策划“老残茶馆”……其实在《老残游记续集》第七回中,刘鹗也描写了淮安的风光,也许因为不及正集中的描写,所以没有引起读者更多的注意:
这勺湖不过城内西北角一个湖,风景倒十分可爱。湖中有个大悲阁,四面皆水;南面一道板桥有数十丈长,红栏围护;湖西便是城墙。城外帆樯林立,往来不断,到了薄暮时候,女墙上露出一角风帆,挂着通红的夕阳,煞是入画。
《老残游记》中的主人公老残,以游方郎中的身份到处游历。而真实的生活中,刘鹗确实精通医药,他曾在上海正式挂牌行医,现存有他向当时的主管部门的申请报告、他的诊所的施诊章程、他与人谈论中西医等的一系列信件。但是他的医学活动起步于淮安。他曾经与淮安河下的老医生何某互相研习,而这位老医生的孙子就是淮安名医何干臣。刘鹗的医学著作,现存世的有《温病条辨歌括》、《要药分剂补正》。《温病条辨》是淮安著名医学家吴鞠通的著作,刘鹗将《温病条辨》中的药方,都编写成歌诀以便记忆,所以用名为《温病条辨歌括》。刘鹗及他的后人,在淮安居住时,每年天热时,都有施药的习惯。也许现在还有老人能想起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吧。
刘鹗一生漂泊,但是他的许多事业都从淮安起步。至今,刘鹗故居在淮安、刘鹗墓地在淮安。淮安为刘鹗的一生打下了基础。
朱禧,江苏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鹗曾孙女婿;刘德隆,上海杨浦教师进修学院副教授,刘鹗曾孙。
韩信与中国象棋
华炜 邵震中
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梓;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这是淮安楚州城中的韩侯祠内,明人撰写的一副楹联,高度概括了韩信为开创两汉400多年基业建树的丰功伟绩。数百年来,故乡人感之叹之,久久驻足。
韩信,古淮阴人,自幼丧父,家境困顿,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但身处逆境,却大志不衰,在刘邦拜为大将后,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佐汉灭楚定天下,其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其卓越的军事智谋和用兵艺术为后世兵家推崇备至,有“兵仙”“战神”之称。殊不知,韩信不仅是军事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还是发明象棋的鼻祖,现在流传极广、历史悠久的中国象棋,还是韩信在狱中发明的,且这一故事在各地广为流传。
韩信打败西楚霸王后,因功高震主,被贬为淮阴侯,后来又被吕后、萧何诱捕入狱。一天,一位狱卒给韩信送饭时,眼里的泪花直打转,好像有要事对韩信说,又忍住了。韩信一看他的神色,便感到不妙,就问狱卒:“兄弟,那个女人是不是要对我下毒手了?”狱卒忍不住哭出声来。韩信大笑道:“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兔死狗烹,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没什么可怕的。”
说罢,叫狱卒坐下,韩信取来一根筷子,在地上画了个方框,又在框中画了一条“界河”,河中写上“楚河”“汉界”四字,接着又在河界两边各画了三十六个小格,说:“我今年刚好三十六岁,一生助汉灭楚,屡立大功,到头来却死在这等女人手里。念你平时对我百般照料,今生今世我再没机会报答你了,那我就把生平所学的奇术传授给你吧。”说着,叫狱卒取来帛和笔,把帛裁成三十二个小块,布在方框内界河两方。一面的十六块帛片各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另一面的十六块帛片上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
摆好后,韩信边移动帛片边告诉狱卒:“这个方框就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两面各代表一方的军力。用兵之道,贵在主帅多谋善变,通盘筹划、奇正配合,以不变应万变……”从那天起,韩信每天都和这个狱卒守着方框(棋盘)研究兵法。
不久,韩信被吕后斩杀长乐宫,那个狱卒也逃走了。他躲藏在一个深山里,一有空闲,就专心研究韩信授给他的奇术。因时间久了,帛片易烂,就换成了扁圆形小木头坨儿,为好区别又染成红黑两色。又据“奇”的谐音,把“奇”叫做“棋”,还写了一本《棋谱》传给了他的儿子。后人认为棋虽可布阵,但不是真的两军作战,只是一种象征,所以称它为“象棋”——韩信也就成了中国象棋名副其实的发明者,他的奇(棋)术被后人世代相传至今。
作者邵震中,系淮安楚州人,江苏省棋院院长;华炜,淮安楚州人,韩信研究专家。
小大姐赌对“宰”乾隆
卢志文
古楚淮安,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河下古镇,有一则“小大姐赌对‘宰’乾隆”的轶事,可见淮安人的机智。
古镇河下,雅号枚里,枕临运河,是南北漕运的要塞所在,明清时期,镇上甲第连云,亭台如画,繁华一时。据说还是当年乾隆帝下江南的驻跸之地。镇上有一座文楼,文楼的“赌食”文化颇为独特。人们不赌银钱,只赌对句、猜谜、诗钟,赢家在此享用早茶、晚点,输家买单。这是一种雅赌,不分老少,妇孺皆可,秀才白丁,官人百姓都可来此斗智辨才,一决高下。有时间限定的,一般折香为约,也有捷才张口应答的,免香赌对。想吃什么赌什么。不能占庄,一局决胜负。文楼赌食文化名噪一时,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曾乘兴登楼微服私访。
乾隆皇帝自诩“十全”,自认文韬武略天下无双。南巡,也有驰骋逸才,玩玩轻松的成分,不料却在文楼被一位姑娘的两则对联,“宰”了顿早餐。姑娘出句“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求对上联。乾隆帝和大学士纪昀,皆百思不得,只得败下阵来,愿赌服输,买单请客。这副对子,成了永远的悬念,至今上联阙如,留下代代传说,引来无限玄机。
淮安民间有悠久的射虎传统,还是著名的灯谜之乡。至清代及民国初期,灯谜活动空前繁荣,社团和谜著群起,各领风骚。淮安隐语社、商旧谜社,影响远及海外。《隐语鲭腴》为谜坛极有影响的著述,被后人奉为谜学精品。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谜家,较早的有何瘦香、段笏林和徐宾华,被称为当时淮安谜坛“三鼎甲”。后来,“商旧谜社”中,李瘦岑、戚逢年、俞赞侯,以及徐恂、季逢元、叶尔龄、亢榕门等社友,在谜界均有一定影响。
清末民初淮安最有成就的谜家要数顾震福。因灯谜亦称“文虎”,顾震福创建“商旧谜社”并任社长,所以获“顾虎头”雅称。
楹联、灯谜是一种精粹的文化形式,片言只语,奥妙无穷,没有慧心巧思,博识机智,不能为之。周总理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猜谜的故事,也很耐人寻味。田中角荣参观故宫,即兴出“铜钱谜”给周恩来猜“外面是圆的,里面是方的,不是铁的,而是铜的”,打一中国古物,周总理一猜即中。周恩来接着顺口出一谜让田中角荣首相猜“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不是铜的,而是贴的”,打一日本今物。谜底是“日本国旗”,田中角荣却久猜不着,最后签约时,看到国旗才悟出谜底。日本国旗,国人俗称膏药旗,故称“贴”的。周恩来的机敏和智慧,令人惊叹。
对联中的机巧,灯谜里的智慧,这些有趣的人和事,已经深深地嵌进了淮安的历史里。今天,淮安人的聪明才智依然在文化名城建设的优美旋律上跳动着。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踏花行·回娘家
陈秉镮
一个人无论活到多老,对她生长的地方,不管是贫富好坏,永铭在心,不会忘怀。我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今楚州区),是个四面有城墙的古朴小城,城外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古运河,我从小就是喝运河里的水,吃河里的小鱼、小虾、小螃蟹长大的。
八年抗日战争,所有的人都很穷,生活又不安定,我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在那儿的勺湖小学读了一年书。永远难忘的记忆是努力练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全校第一名,得到一张画有黄菊花的国画奖品,这一粒种子却奠定了我日后对绘画艺术追寻的根基,令我至今仍如痴若狂,不断研究求索。
曾祖父陈云阁是个前清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后进京赶考,却因不小心把墨水滴到试卷上而未得魁首,得授翰林,在北京当了两年京官,当初是淮安四大绅士之一。家父陈元瑜毕业于无锡教育学院,在老家当过社教馆馆长,他听朋友云:台湾风景美丽,四季如春,一纸高中聘书就渡海来台了。家母张桂珍的女红剪纸艺术堪称一绝,她四处打听不知台湾是何地,老者告知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男人全部被抓到南洋去当伕子,因此岛内剩下的全是女人。在一贫如洗下,她毅然地带着四个儿女,由外婆、大舅张菊生先生安排护送,坐运河小船离开淮安辗转渡海来台,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女子,竟有如此大的勇气与能耐,在台湾一住就是六十多年,她是标准的苏北女子,爱家、爱丈夫、爱子女,刻苦耐劳终生。
我的故乡也是一座书画名城,画坛奇士龚开、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金石甲骨大家刘鹗、罗振玉皆吾乡书画名家,书画馆藏也甚为丰富,楚州博物馆四万多件馆藏中书画藏品就有数千件之多,其中《霜林白虎图》等国宝奇作更是十分珍贵,连当年美国举办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年世界文物精品展,都曾慕名借展。近年来,故乡领导者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邀我回乡探亲访问并于我儿时故里河下古镇设立“陈秉镮艺术馆”,我的多年挚友、悲鸿大师夫人廖静文大姐不顾耄耋高龄亲自来淮致贺,令我十分感动之余,实在觉得愧不敢当,就算是为两岸文化交流做点微薄的贡献吧。
恍恍惚惚间不觉已虚度了七十六载,故乡永远美,风土人情长相忆,而今不断繁荣,居然有了机场,还有偌大的火车站,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中国人最可敬的精神就是刻苦耐劳,如此才能昂首全球,我们不再是过去到美国筑铁路的工奴,更不是东亚病夫!后代子孙切记,永远勿要好逸恶劳!
我常幻想当仙女,或当侠女,但哪里可能呢?不!如今我真的变成了仙姑!秋来矣!桂子飘香之际,从蓬莱仙岛携着一大堆字画,还有伴手礼台湾凤梨酥和乌龙茶,有我亲爱的朋友多人相伴,踏上归乡之途,着着实实地所谓:携得百幅花儿及美女渡海而来回娘家!
淮安啊!楚州啊!您是我美丽的娘家!可爱的娘家!永远的娘家!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台湾著名女画家,台湾《中国美术》杂志社社长。图为陈秉镮美术作品仕女画)
淮安美食香天下
屠兆福 高岱明
走进淮安,就像是走进淮扬菜的美食天堂,从繁华街道的大小宾馆、特色店,到后街背巷的土菜馆、小吃摊,淮菜处处飘香,就是你随意走进普通的居民家里,主妇的几道家常菜也一定会让你垂涎欲滴。
淮菜,即以楚州为核心的淮安菜,是淮扬菜的主要组成部分。淮安独特的资源秉赋与经济繁荣造就了“平和、精致、清鲜、滋补”的淮菜,素有“东南第一佳味”之美誉。据统计,现存于世的淮扬菜名菜名点,有400种以上是淮安地区首创。淮菜的显著特点在于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色、香、味、形、器、意融为一体。
淮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淮安古城东北的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陶制石器,表明当时淮地先民饮食烹饪已达一定水平。《尚书·禹贡》中记载夏禹之时淮鱼已成贡品。西汉淮人枚乘著《七发》,盛赞家乡食馔为“天下之至美”。隋唐时期因运河的开凿城市日益繁荣,饮食业因之而发达。明清时期,因漕运中枢所在,官衙内的华筵盛宴通宵达旦,淮菜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帝康熙、乾隆下江南必至淮安停留,乾隆首次南巡时,淮安平桥镇大地主“林百万”用鲫鱼脑子加老母鸡原汁汤和平桥嫩豆腐烩制成豆腐羹进呈,乾隆品尝后赞叹不已:“妙哉,天下第一菜也。”
流连于淮安的大街小巷,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耳中还会不时飘来有关淮扬菜的典故与传说。南宋女英雄梁红玉率部被金兵围困于家乡楚州,梁红玉命城中军民挖城内湖荡中蒲根充饥以解围城,蒲菜因此被称为“抗金菜”,后经历代高厨点化创新为淮地独有的名菜“开洋蒲菜”。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擅长以药膳食疗,名菜“淮山鸭羹”即为其创制。周恩来总理一生喜食淮菜,并以此寄托对家乡的思念。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时,经毛主席提议用恩来家乡的淮扬菜,使淮菜赢得“开国第一宴”之美誉。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在稳步换景的淮上园林中以文会友,品尝如艺术品般精致美味的淮菜的同时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赋,所以,淮扬菜又有文人菜、“诗情画意淮扬菜”之雅称,汉赋、唐诗、宋词中留下大量吟诵淮菜的名句。
淮菜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名店、名厨,文楼、宴乐楼、震丰园、淮荫园、百裕乐、小沧洲等均为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其中尤以河下文楼名闻大江南北,文楼蟹黄汤包为“中华名小吃”,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新世纪,淮菜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发展,自2002年起淮安每年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极大地提升了淮菜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徜徉于淮安厚重、博大的美食文化之中,会令你怡情、悦目、陶醉,流连于美食之乡而不忍卒归。
(屠兆福,淮安楚州人,淮扬菜烹饪大师;高岱明,淮安楚州人,文史专家)
《西游记》与我的淮安缘
六小龄童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作者吴承恩明代正德年间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楚州区)河下镇打铜巷。
吴承恩满腹经纶,才华过人,诗文、书画、围棋都很出色,但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一直到六十多岁时,才得到一个小官职:浙江长兴县丞(相当于副县长),后来又当过湖北荆王府纪善(王府教育官)。
吴承恩是从中年开始整理创作长篇小说《西游记》的。当时科举失利的吴承恩在失望中出游名山大川,在观赏名山胜景的同时,多年积累在胸中的奇闻使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西游记》的内容源于唐朝僧人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取经故事在民间逐步流传并被神化,吴承恩将原始分散、粗略简单的取经故事,重新布局谋篇,同时汲取民间猴文化和神话传说的精华,塑造出了体现人民理想与精神、极具时代色彩的悟空、八戒等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西游故事脱胎换骨,成为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我的家族四代人均以绍剧猴戏为职业,被人称为“猴王世家”,随着时代发展,西游故事走进影视荧屏,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父亲主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和八十年代我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使西游记文化传播达到高潮。我和我父亲始终认为没有吴承恩就没有我们猴王世家。
我们一直渴望能与吴承恩的家乡建立联系,本世纪初这一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在吴承恩故居旁建立了美猴王世家艺术馆,馆内陈列了我们家族几代人收集的大量有关西游记的艺术品和家族传承的猴戏道具脸谱等,后来,我又在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同时扮演吴承恩和孙悟空,这也是我多年又一愿望,更让我欣慰的是我除了演吴承恩之外,还在其他电视剧里扮演了两位淮安名人,周恩来总理和京剧大师王瑶卿,因此,我和淮安楚州人民结下了不解的缘分,每次去淮安楚州总有回家的感觉,楚州人民也总像欢迎亲人一样迎接我,他们授予我荣誉市民称号,还聘请我担任吴承恩纪念馆的名誉馆长。
吴承恩纪念馆是一组典型江淮风格的明代庭院式园林建筑群,由故居本体、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吴承恩生平陈列厅三部分组成。它是全国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及纪念吴承恩的场所,客厅正中安放的吴承恩头像,是由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著名专家贾兰坡根据吴承恩的本人的头颅骨(吴承恩的墓曾被盗过,所以头颅骨被挖了出来)和明代人的装束复原的,是众多的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中唯一不是根据想象创作的塑像。吴承恩故居中的匾额均由赵朴初、萧娴、启功、舒同、沈鹏等书法大家题写,吴承恩为沈坤父母撰文、书丹和篆刻的墓志铭等文物也十分珍贵。
吴承恩老先生成就了我和我的家族,我说过,等我退休了我就去淮安,到吴承恩纪念馆看门养老,这样的一生我觉得很圆满。
(作者系著名表演艺术家,淮安楚州荣誉市民)
千古之谜藏军洞
周来强
我的故乡淮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军事名城,有“铁打的淮城”之称。
年幼的时候,我就常听祖辈们讲,在淮安城的地下有一个藏军洞,洞宽可五马并行,洞长达30余里。孩提时代,一向很好奇的我,很想找到祖辈们所说的“藏军洞”一探究竟,看这“藏军洞”是不是像抗日时期的“地道战”里的地道一样神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有意无意地留心起家乡的史志资料,寻找淮安“藏军洞”线索。
清代乾隆年间编修的《山阳志遗》(淮安古代为山阳县),光绪年间的《山阳县志》和民国年间《咏淮记略》等书,都能找到淮安藏兵洞的记载。《山阳志遗》记载,“新城东门城楼下有地洞,深不可量……”这本书还记录,在相家湾(今淮安河下古镇二帝阁)附近有地洞,上下高约五尺,洞首以石板遮盖,洞周身砖砌,每去三五尺,壁有方穴,疑为置灯处,深入里许,上滴水珠,人不敢入,其远处达何处,“未之究也”。
我一直相信藏军洞的存在,但是在那样恶劣条件下,古人究竟是如何造就这一庞大工程,在我心中一直是个难解的疙瘩。淮安藏军洞的历史悠久,它在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那时没有大型的挖土机,挖洞取土全靠人工。淮安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不利于地下藏军洞的形成。淮安河岸不高,地下水位却很高,百姓挖井,几尺深便能见到水。因此,即使将军洞砌成之后,地下通道的渗水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一大难题。如此庞大的工程,古代的先人们是如何统筹安排的?其间洞内的通风、渗水等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不能不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
就在最近的一次回乡探亲时,我也曾向楚州区的主要领导问及淮安藏军洞,楚州区的领导告诉我,为让“藏兵洞”重现灿烂光辉,楚州十分重视“藏兵洞”勘探工作,2001年5月,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所地球物理专家张治天、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工程师周育仁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在淮安进行了3次精密磁测、探地雷达勘察,表明:自楚州区季桥镇的大湾起向西经太平、三刘、干沟李、城东乡的高港直至淮城的下关、新城,地下有埋深5-7米、长达30多华里的构筑物。另外根据探地雷达勘察,在原淮安体育场内、新村一区60号民房地下,均有异常构筑物。勘探结果恰与历史记载、民间传说的“藏兵洞”走向及其在城区的位置基本相符。淮安“藏军洞”堪称历史文化遗产,其长度、宽度以及埋藏深度均可谓独一无二、规模宏大,它不仅是一个展示淮安战术史基地、更是一个表现古人智慧的宏伟工程。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中将)
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
孙凤武
100多年前,从淮安楚州深邃的巷道中走出过一位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20岁的关天培当了淮安府巡守营营官的亲兵,23岁,关天培考取了武秀才,授漕运总督右营把总。在临上任的前一天,母亲把他叫到跟前,用岳母刺字的故事教育他,要他以岳飞为榜样,为国尽忠。关天培牢记母训,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826年,由于“漕河浅阻”,漕运总督衙门筹办由海上转运漕米,这是一次十分危险的航程,要行“汪洋大海,遇警风骇浪”,关天培“不避毛遂之嫌,力请身任”,于是被委任率领一支由1254只船组成的庞大船队,运漕米124万余石赴京。途中虽然发生过三百余艘船只“漂入高丽”(今朝鲜)境内的插曲,但他指挥若定,化险为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道光帝的嘉勉。1827年,特旨补授苏松镇总兵。
1834年10月,关天培受命接任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任六年,整柬军纪,精心设防,将广东海防建设得固若金汤。并且著有《筹海初集》4卷,具体叙述其用兵固防韬略。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后,关天培积极配合林则徐收缴、销毁英商鸦片。
1839年11月,侵华英军挑起穿鼻洋海战,时约半月,接仗六次,关天培身先士卒,把装备精良的英国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在以后的作战中,关天培屡创英军,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由于清廷腐败,林则徐受到诬谤,被革职。1841年1月,大角、沙角炮台相继失守。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六日(1841年2月26日),英军大举进攻虎门诸炮台,关天培在孤军无援的绝境下,给家人寄去一个匣子,内放几枚牙齿和几套旧衣服,表示自己必死的决心。将自己的财物全部分赠将士,决心死守阵地。他与游击麦廷章等昼夜督战。关天培亲燃大炮自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与敌激战达十小时之久。敌人自炮台背后进攻,关天培身被数十创,犹持刀拼杀,危急时刻,他令家丁孙长庆将广东水师提督官印送走,最后英勇牺牲。
战后,孙长庆将关天培灵榇护送回籍,葬于淮安东门外。已被“革职待罪”的林则徐闻得噩耗,悲痛欲绝,愤而挥笔挽之: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联语如泣如诉,然而也锋芒毕露,矛头直指琦善等一伙卖国贼。关家收到林公挽联后,怕惹出祸端,在请人重新书写时,将上联中“问何人”改成“问何时”。现在到县东街的“关忠节公祠”内,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挽联。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现任中国女篮主教练)
巾帼英雄梁红玉
花箐 金志庚
“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传颂至今,这位宋代叱咤风云、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就是淮安人。
梁红玉出生于北宋末年的楚州河下北辰坊。因金兵侵犯中原,楚州兵荒马乱,梁红玉就随父母家人和大批难民流浪到京口(今镇江),后沦为军中艺人,也因此结识了宋朝驻扎在京口的将军韩世忠,并结为夫妻。从此以后,梁红玉就跟随韩世忠南征北战,一起抗击金兵。
宋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金兵相继攻下楚州、扬州,南宋朝廷一片惊慌,在杭州护卫高宗的统制官苗傅勾结刘正彦叛反,想废高宗立太子为帝,但又害怕握有重兵的韩世忠前来讨伐,就将梁红玉和她的儿子作为人质扣押起来。韩世忠由山东从海上南下秀州(今嘉兴)救驾。当时的宰相朱胜非深知梁红玉的为人,就假意劝说苗傅,说韩世忠拥有重兵,不能与他为敌,应当派梁红玉去抚慰他,才是上策。苗傅认为有道理,就奏明被挟制的皇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并且亲自向梁红玉屈膝礼拜,备好鞍马,请梁红玉到秀州劝说韩世忠。梁红玉假意应允,就带着儿子飞马出城,第二天就到了秀州,与韩世忠商讨对策。不久,韩、梁约集了四方兵马,里应外合,一举平定了苗、刘之乱,维护了南宋的政权,历史上称之为“余杭之难”。
此后,韩世忠因勤王救驾有功,高宗亲书“忠勇”二字赐韩并擢升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称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给内中俸以示报正”——给功臣之妻俸禄,梁红玉为第一人。
次年,韩世忠和梁红玉奉命镇守京口。这一年,金兵几百艘战船来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韩世忠夫妇经过周密部署,与金兵在镇江金山下会战。梁红玉身先士卒,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冒着流矢,“亲执桴鼓”指挥作战,金兀术被堵截在黄天荡里整整48天,后来,金兀术于绝望之中从江上逃跑了。南宋君臣满朝庆贺,韩世忠加官进爵,封梁红玉为“杨国夫人”。
1135年,韩世忠、梁红玉乘胜追击金兵,屯兵楚州城。第二年,朝廷又授韩世忠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驻扎楚州。韩世忠夫妇在楚州大修城池,以淮水为界,抵抗金兵。梁红玉亲自与战士编织蒲草为屋,军民同心协力,抵御强敌。宋军镇守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在她出生之地,家乡人民建了祠堂,俗称“七奶奶庙”,1982年,又在“七奶奶庙”原址上重建了“梁红玉祠”,以此永远纪念这位中国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
(花箐系淮安楚州人,著名导演,曾执导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金志庚,淮安楚州人,文史专家)
文化名城翰墨香
陈洪武
我的家乡淮安楚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自古为“钟馨金石地、文采风流乡”,书法艺术在楚州源远流长。
古城悠久的文化根脉孕育了璀璨的先贤书法,留下了许多传之后世的书坛佳话。淮安府署宝翰堂中的《婆罗树碑》,原系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为楚州婆罗神树而撰文制碑,后因年代久远而散失,到了明代,淮安知府陈文烛意外在其好友吴承恩家中见到该碑拓片如获至宝,重新刻石并特筑宝翰堂以藏之。
楚州南门拈花寺则与一位明代楚州书坛奇女子有关,该寺开山祖师佳慧,睿智过人,且书法极好,少年即出家为尼,后尼扮僧装到镇江金山寺潜心修佛。一天,一位高官来寺进香,看到墙上一副对联,赞赏不已,观其字迹娟秀隽永像女子所书,但听住持讲为本寺僧人所书,于是提出求见,知客僧当即传见佳慧,佳慧知道自己的书法露了破绽,金山寺已不可留,于是不辞而别,连夜悄悄离开金山寺,渡江回到楚州,在古城创建了拈花寺。
楚州人历来钟情于钟磬金石,清末常镇通海道道台沈敦兰一生搜集大量书法碑贴,后在其府内遂园中筑话山草堂,刻石镶嵌于墙壁,其中有《瘗鹤铭》、《龙藏寺碑》、《十七帖》等难得一见的珍品,当时经常有爱好书法的人专程来淮到他家拓碑,甚至一住好几天,如今这些珍贵的石碑也展示在府署宝翰堂中。
古城另一处书法遗迹集中的地方是勺湖碑园,收集存放了淮安自唐宋以来的寺庙、文赋、墓志等方面碑文60余块,园中的一合唐碑,四块康熙、乾隆、道光的御碑为国内少见。尤其是康熙第五次南巡时为淮安河下人、老臣刘谦吉题写的“雪作须眉”御碑,乾隆赐漕运总督杨锡绂诗御碑均弥足珍贵。周恩来纪念馆碑林、周恩来故居碑廊中则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当代伟人的珍贵墨宝和舒同、赵朴初、林散之、欧阳中石、沈鹏、张海等当代大家的精品力作。
楚州历来重视书法的教育和创作,明清时期的丽正书院、奎文书院、射阳书院、勺湖草堂等书院和许多宗庙、私人园林以及府学、县学皆是书家重要的活动场所。血脉连接古今,文化传承未来。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楚州的书法活动丰富多采,早在1981年就成立了书法家协会,楚州书法作品在兰亭奖、全国书法展和中青展中屡屡获奖、入展。一年一度的楚州书法艺术节对楚州书法艺术繁荣、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楚州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国运盛,艺事兴!中国书法之花,正在这座名闻遐迩的文化名城中喷芳吐艳。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大医吴鞠通和山阳医派
章亚成
乾隆五十八年,北京南城贫民区突发瘟疫,继染三城,时医皆不识此症。而在崇文门外南横街,平日门可罗雀的淮安会馆却里外挤满了车轿床担。因为几日前一具抬到永定门口的“死人”被这里一位客居的神医救活了。这位神医就是清代温病学家、大医吴鞠通。
吴鞠通清乾隆23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有“丛医镇”之称的河下镇一个书香门第。吴鞠通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希望走科举之路,可不幸的是父亲于乾隆41年因病去世,吴鞠通认为如遇良医父病不会致死,痛恨自己不懂医术,于是决定放弃科举,刻苦钻研各类医学典籍,乾隆48年他受聘到北京《四库全书》馆负责检校医书,得以研读许多医学珍籍宝典,医学理论水平突飞猛进。
乾隆五十八年春夏北京突发瘟疫时,吴鞠通悬壶济世,先后救活数十名危重病人,一时震动京师。吴鞠通不但有深厚的辨证论治功底,更有对药性的准确把握。他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加减化裁古方,创制了许多全新方剂,为实证疗效,他甚至不顾风险在自己身上做试验。
温病是中医对因外感导致的急性热病的总称,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在清代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温病学未能摆脱伤寒学说体系的束缚,因此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没有重大的突破。直至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之后,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吴鞠通将自己研究心得和临床实践总结编撰成专著《温病条辨》公之于世,成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淮安医家奉《温病条辨》为经典,当地医学得到空前的发展,造就了大批著名医生和医学世家,形成了以吴鞠通为宗师、以楚州区为中心的山阳(楚州区在清代为山阳县)医学流派。在清末民初鼎盛时期,与苏州吴门医派、常州孟河医派齐名,有“南孟河,北山阳”之说。山阳中医源远流长,汉代淮安人枚乘在汉赋《七发》中就有为楚太子治病的事,并阐述养生之道。明朝潘氏医学世家七代行医,五人在太医院任职,同期还出了两名御医。清代太医韩达哉、“淮扬九仙”之一刘金方等医学世家都历经数代,因而淮安城曾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
为纪念吴鞠通诞辰250周年,楚州区政府投入1200万元对吴鞠通故居“问心堂”遗址及临近古宅园林进行全面修复和布展,建成了具有“养眼、养心、养性、养生”的浓郁中医文化特色的吴鞠通中医馆,并被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省首批“中医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在吴鞠通中医馆内悬挂着一副由吴鞠通的好友、清道光帝师汪廷珍为吴鞠通所题的对联,“秉超悟之哲、怀救世之心”,高度概括了吴鞠通的才智和人品。
(作者系淮安楚州人,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