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阳泉煤业:生活中的非道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0:14
生活中的非道德
 

    社会需要人们守规矩,但总有人不守规矩。基于对身边一些人行为举止的性质判断,我们将他们称为“非道德人群”。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一直将道德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个一向被人们举得高高的名词,在生活中也时常被人们忘记。

    于是我们将身边的一些人称为“非道德人群”,这是基于我们对这些人行为举止的性质判断。这个结论当然会令这些人不舒服,但它是一个事实。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要守规矩,但总有人不守规矩。

    一.被忽视的道德细节

    早晨一离开家门,家住西安街的魏学光就开始头疼,两部电梯中的一部被搬家的占用,搬家公司的大卡车就紧逼大门出口。小区里有人把车停在行人通道上,堵住了路,管理员就急忙对着门禁喊叫车牌号。

    正值上班高峰期,小区大门口喇叭声一声接一声,门前停满了车。路上的车子挤成螃蟹状。各不相让,谁也走不动。

    好不容易开出了小区,一路上,总是看见开在前面的司机摇下窗户然后把痰吐在原本干干净净的马路上,旁边的一辆车又从窗口扔出一张用过的纸巾。

    路过一个公交站,明明已经排好队等着上车的老人,愣是没挤过一个从旁边插过来的小伙子。

    眼神掠过公交站旁边的电线杆,贴满了“办证”和“高价收购药”的小广告。

    斑马线前,人们驻足,静候飞驰的汽车驶过。见有空当,老人刚要抬脚,滴滴的喇叭声又响起来,老人只好把脚再放下去。

    办事排队、过马路看红绿灯、碰了人说声对不起、上完厕所冲马桶,这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的道德标准,也是基本的社会规范,可是现在,诚实到底,处处守规矩的人却被看成是不知变通,守死理儿,假惺惺。

    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礼仪之邦该有的所作所为,而这些生活中被忽视的道德细节越多,就代表这个社会优质价值观缺失得越多。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表示,尽管现在的价值观与从前不同,尽管现在社会中存在的道德体系是多元化的,但是它还是以满足双方意愿并且不危害社会为道德底线的,但是现在,在许多生活中的小细节上,一些人的所作所为,已经开始影响社会中其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虽然只是小事,但是这些细节之中的道德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层次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气质。

    二.职业道德的背叛

    以前去饭店,我们不会怀疑我们吃的菜是不是用地沟油炒出来的,也不会在去菜市场时眼睛只盯着放心肉,商场里的大促销、大派奖,我们也是觉得他们是真想给我们实惠,现在,我们终于被锻炼得聪明了,看见那些挂了两三年的拆迁大甩卖也不再相信了,再发来什么中奖信息我们也毫不犹豫地扔进“垃圾箱”了,对于某些医生,我们也渐渐有了警惕,对于处处担心陷阱、事事谨慎绕行的我们,最正常不过的职业道德成为一种社会上渴望的奢侈行为,我们突然觉得,有些可悲。

    道德是多方面的,上面提到的就是包含其中的职业道德,商贩的秤杆、商家的促销、餐饮的卫生和医生、律师的操守……诚然,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不讲职业道德的人正在逐渐增多,引来很多人的担忧。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的深刻变化,也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人们更讲求效率、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暴露出来,拜金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也成为社会公害,面对市场经济的利诱,一些人心中的道德标准不断地退避三舍。

    从道德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公德产生在先,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产生在后。在远古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一起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最初的社会公德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家庭产生,也就出现了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分工、职业出现,职业道德随即产生了。

    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并不是绝对分开的:一方面职业道德以社会公德为起点,在职业道德中贯穿着社会公德;另一方面,社会公德不仅体现在公共交往中,更体现在各种职业道德之中。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必须同时重视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家庭活动有较强的不公开性,而职业道德不仅公开,而且较为明确、清晰,因此,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公德的培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也是社会公德的规范原则。职业道德的培养首先必须抓社会公德基本准则的灌输。二者的具体内容具有极为广泛的重合和交叉。许多职业存在于公共场合之中,职业活动中的一些道德关系本身就是社会公德的一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三.道德需求要从内而外

    旧时代的道德,需要的是外部力量约束,无论是对某种力量的敬畏,还是社会舆论的导向,但是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从内而外的主动道德,发自内心的遵守和主动的付出。在新的时代,我们也应该转变价值观,以多元化的道德体系重建社会秩序。

    纵观中国历史,在人类产生最初期,人们敬畏着自然,那个时候人们因为愚昧无知,对大自然充满了一种崇拜之情,很多事情都是将大自然的某些现象主观臆想成旨意并执行之。而到了所谓的封建社会,人类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之后,对于自然现象并不是一味的迷信了,但是人们的敬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因为统治者又通过儒教和迷信思想人为地制造了敬畏,社会总体也是趋于安定的。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不仅让我们有了新的追求,也左右了一些人的价值观,曾经的道德榜样也渐渐地模糊,直到被无形的手渐渐剥落。这时,法律站出来成为道德的最后支撑,并且守住了道德的阵地。但是法律所能够提供的道德保证却是最低级的,它维持的仅仅是底线,而更高层次的东西就要靠个体信仰去约束。

    法律告诉人们不能去做什么,而道德却能够引导人们该去做什么,最好做什么,比如:在孕妇面前我们不可以吸烟;在公交车上看见老人站在身边的时候要主动让座,现在,当我们意识到许多违反道德的事情,现有的法律或者即将完善的法律也无能为力时,强化道德观,成为我们的课题。

    如今,许多人开始发出社会道德正在滑坡的论断,但是张思宁却表示,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并未沦丧,而在新的时代,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改变还是价值体系的演变,都需要新的道德体系来适应。

    新时期的道德,并不是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也不是对恶行有恶果的恐惧,更不是榜样力量和舆论导向的强制,新的道德体系,是在物质资源已经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实现一种奉献社会和帮助他人的愿望,是一种自我要求和控制,最后以个人成就感和价值感为终结的个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