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王新闻:人生中的四个非平衡不等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32:41

人生中的不等式

选择>努力

《易经》把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称为爻,《说文》中说:“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可见“爻”的本意就是指变化的交叉点,也可以理解为曲线的拐点,事物发展的转折点。抓住了转折点,也就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脉络,所以关键点多半会被载入史册。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想这紧要的几步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做选择的那几步。

选择永远大于努力。选择对了,努力才会更有成效,如果选择错了,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南辕北辙。

做人>做事

做事很重要,因为评价一个人往往需要从他做过的事情说起,追悼会上人们通常追忆死者的生前的事件,最后盖棺定论死者是如何样的人,这是“死后验尸”的归纳法,适合别人评价自己,适合追悼会。我们自己活着的时候,做事情用的是演绎法,即每个人都有相对自己不变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以自己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做出选择,做出自己的风格。所以,要做出持久而积极的改变,必须从内心做起,并持续向外辐射。可见做人大于做事。

这个观点再引申一下,就会发现:人是影响事情成败的最关键要素,因为事在人为,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心智模式和价值观。当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很高,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智模式的时候,事情在他手中就很容易成,有句话说得好:当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时候,全世界都为你让路。所以,现在的风投基金在选项目的时候,把多半的精力用于选人,人选对了,事情就靠谱。而现实中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往往缺少对人的能力论证,个人认为:人的因素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因素!

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中学

这一段道理很清楚,貌似不用论证。其实不然,尚有为数不少的人还是书呆子。毛主席说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意思是说不管从书本上学还是从实践中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在实践中应用。

在就业和晋升压力下,很多人陷入考级和认证的泥潭,交钱、上培训班、认证考试,于是堂而皇之那到某某认证证书,拿到证书就能胜任某某工作吗?不一定,甚至不能胜任的概率还要大些。因为实践总和书本上那些知识有点脱节,需要活学活用,而活学活用的部分恰恰是认证考试管不上的。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书本上的理论和案例多半是臭鱼烂虾,是过时的东西,有解剖的价值,没有直接的营养。今天的学习是需要在现成的理论和他人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做创造性发挥的,照搬书本、照猫画虎是很危险的做法。

学习理论,要透过理论本身看到其思想精髓,任何理论的实践成功,不是跟理论配套的那些具体方法、工具的成功,而是其背后思想精髓的实践成功。从实践中学,把理论的思想精髓用于工作时间,才是最大的创新。

反思>尝试

对已经经历事件的深刻反思远远大于不断尝试新的做法。五六年前我就说过,经历不等于经验,经历和经验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反思过程,有的人工作十年,积累了十年工作经验,因为他不断的反思,心智模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都在持续改进;有的人工作十年,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做了十次简单的重复,这就是任何人差距逐渐拉大的原因。

华为有一种说法叫“考事”,就是考察过去的事件,从中挖掘经验教训,发现人的品质。这应该是一种系统反思的做法,人需要不断成长,不断刷新心智模式和信念,而反思能够直接触发人的内心改变,内心改变又一定会自内而外地辐射出去的。

相反,不去反思,失败了就去尝试新的做法,毫无疑问是危险的也是徒劳的,内心的图像没有改变,简单地去尝试新的花样,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再次遭遇失败的概率还是很大,多次尝试都不成功的话,还会搭上自信心的丧失。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深入反思,谨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