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文化速食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2:13
文化速食主义 刘晓莹

    速食主义其实就是实用主义。饮食上的速食主义尚可理解,因为只有吃饭,人才能活着,速食主义虽然对吃饭这件事表面上是妥协的态度,实际上却怀着极大的轻视和鄙夷——就这样填饱肚子,然后做更有意义的事吧——这才是其真正的态度。与之相比,文化上的速食主义就有些费解了。文化是灵魂世界的装饰品,这就意味着其实文化并不是决定生存的必需品,有它固然好,无它亦能活,那么对于这样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却要违背文化自然积淀规律,选择“速食”的方法来获取,即使有经济方便的理由,但手段与目的的相悖,仍然使人觉得荒诞。 

    我个人尝试文化速食,始自于大学时期。《西方文学史》这门课讲到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一堂课老师会讲好几部长篇小说,我们这些懒学生既不读译作,更不读原著,只是忠实地将老师归纳的作品梗概、艺术特点记下来,考试总能得到高分。不仅如此,每当和别人谈论那些名著时,还能一二三四地挺唬人,诸如《唐璜》中破碎的几个梦各有什么寓意之类,那可是一般人读上十遍原著也不一定能领会到的东西。 

    如今文化上的速食主义无疑是愈演愈烈了。我们接近国学,听的是于丹的《论语》、易中天的《三国》,我们温习经典,看的是张艺谋的《雷雨》、冯小刚的“哈姆雷特”(即《夜宴》);我们靠鉴宝节目学习古董知识,借青歌大赛恶补音乐和文化常识;我们至今没有形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但成群结队地挤在众多的人造景观前;我们已经失落了宗谱家族的观念,却屡屡为历史名人的故里不顾体面地争吵,而且不管当事人是流芳之士还是遗臭之辈……我们至今怀念十几年前的《足球之夜》,主持人刘建宏总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诉说中国足球的哀愁与希望,而如今已两鬓秋霜的他却不得不用八个“进球了”来苍白地表达自己残余的激情;我们至今怀念十几年前的《天天饮食》,刘仪伟在君子理应远离的庖厨之地,一边从容做菜,一边吟诗说典,顺手拈来,贴切妥当,一道菜出来,色香味之外,更有文化点缀,活色生香,而如今刘仪伟杳如黄鹤,只剩下美女沈星在做菜的同时讲着二十四孝的故事,牵强附会得有点雷人。 

    网络的发展更加速了文化速食主义的扩张。在网上人人都是写手,人人都有读者,在网上我们无书不能看,无影不可观,足不出户即可查资料,20集的连续剧也只需几夜就能看完。从便利的角度讲,这肯定是时代的进步,然而,从文化的意义说,这是一种太极般的消解。在网络时代,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的美感,连续剧日播方式所造成的期待心理与反刍作用,都被一一化解,人间蒸发。如同我们今天对通过邮局寄信的行为产生不屑一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对到书店买书、到电影院看电影、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到图书馆查资料甚至对拿笔写字的行为嗤之以鼻。假如这样的明天来临,对人类来说,究竟是意味着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后? 

    速食主义之下,人们的心态更加浮躁。世界杯期间,虽然有不少真正的球迷在真熬夜、真看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激增的球迷当中,有更多的人是在第二天清晨看看新闻,了解一下睡梦里已结束的比赛结果,浏览一下比赛中的精彩镜头,听主持人简单介绍一下新闻点,十来分钟的速食,已足以冒充真正的球迷,指手画脚,发表评论。更有甚者,在网上一夜看完一部连续剧仍不过瘾,看第一集之后直接再看最后一集,网上连续剧呈“V”字形的点击率波型图是极为有力的证据,电视剧制作单位应认真研究这个现象,或许一部剧只需拍个开头和结尾即可。 

    在文化速食主义的大潮中,每个人其实都身不由己,不得不被潮流裹挟着往前走。总有一天,当我们发现速食得越多,却越觉得饥渴时,我们或许会有一瞬间的犹豫、一刹那的反思,那么珍惜这片刻的时光吧,它来之不易却又弥足珍贵。(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运输检察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