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脓肿的症状:新年展望:2011年中国发展“四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5:39
     编者按:崭新的2011年即将到来。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中国如何迈开发展新步、开启新五年,海内外极为关注。综合国内媒体观察,人们的关注点至少可以概括为“四问”,即:“十二五”如何开好局;中国经济的具体走势将会如何;民生领域将有什么具体举措;中国“软实力”如何加速提升?

  一问:“十二五”如何开好局?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即将开始新一个五年的重要时刻,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发展。详细>>

  

  应时而变

  分析人士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驱动与碳减排的全球共同行动,已经提前结束了中国的传统工业化时代。从“十二五”开始,中国将进入“新型工业化时代”或称“后工业化时代”。

  这意味着,“传统工业产品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优势越来越弱化,“两头在外而过程在内的中国工业产品制造”黄金期已经过去,劳动用工的低工资时代很难持久,产业平均利润率时代正式开始。详细>>

  四个重点领域转型

  “十二五”应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改革的主线,着力推进以下重点领域的改革。第一,加快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第二,加快以政府转型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第三,加快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制改革。第四,加快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的相关领域改革。详细>>

  

  健康增长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要慢一点,健康一点,而物价调控指标要宽松一点,这样“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方面就不会承受太大压力。”

  同时,决策部门认为,物价涨不涨不是问题的焦点所在,关键是“居民收入增长、工资增长要超过物价增长”。而在“十二五”期间,完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研究发挥价格杠杆在第一次分配中的作用的政策,更将进入政府的重要议程。详细>>

  二问:中国经济的具体走势将会如何?

  物价会降吗?工资会涨吗?4万亿之后,中国经济将靠什么支撑?……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明年经济政策的大方向定调:“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那么,明年中国经济的具体走势如何?详细>>

  第一战:对抗通胀

  


  资料图片:应对物价上涨,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2011年CPI调控目标定为4%左右。其背后的具体考量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一般有一个较合适的“九五”配比规律,即“经济增长9%,CPI控制在5%左右”。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6%。

  从3%到4%,物价调控指标的放宽,不仅是为未来价格改革预留空间,也是政府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预判:2002~2007年的“高增长低通胀”黄金时期难以为继。详细>>

  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2011年上半年仍然是同比回落,下半年是同比企稳回升,从环比来看,上半年和下半年增长速度大致平稳,下半年虽然内需因为调控见效可能放缓,但外需可能冲销一部分下行风险。因此,总体上,2011年中国经济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宏观政策应避免对下行风险的过度反应。

  这样一来,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通常,政府在评估经济形势的时候,习惯把经济下行的风险估计大一点,而把经济上行的风险估计少一点,这种传统思维本身就是风险所在。详细>>

  
  

   2011百姓如何理财

  

  

  A股市场十大主题机会

  

  

   炒期货还是买黄金?

  

  

   基金:投资向何处去?

  

  

   买房全攻略

  中国事 世界势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在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当中,中国和国际社会唯有加强合作、团结一致,才能尽早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这既是中国的判断,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中国需要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出口行业平稳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引进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和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更加深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详细>>

  

  2011年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2011年中国经济巨轮将以何种姿态破浪前行?经济增长率、物价、房价走势将如何演绎?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将如何发展?详细>>

  三问:民生领域将有什么具体举措?

  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了强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号。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将有什么具体举措?

  有望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个

  拟建保障房约1000万套

  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覆盖

  根据物价适时提高养老保险 详细>>

  

  资料图片:新农保,让农村老人领到养老金

  收入分配改革刻不容缓

  收入分配是目前公众以及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重视的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承认,利益分配格局逐渐失衡并持续恶化,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低、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构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这种背景构成了我国当前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深刻根源。详细>>

  改善民生 财政给力

  “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坚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2011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透过此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和数字,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持续增大,必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详细>>

  

  网民期盼

  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把更多未纳入社保范围的农民、民工等群体纳入进来,力争‘十二五’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所保障的全民社保目标。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在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以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原则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表明‘覆盖广、低标准’的社保制度方向已经逐渐清晰。详细>>

  八大民生承诺 逐一兑现

  民生无小事,一诺重千金。这一年,面对民生热点难点,党和政府不回避、勇担当,庄严承诺、努力兑现。详细>>

  四问:中国“软实力”如何加速提升?

  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根,也只有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才能找到“中国人的感觉”。

  打造“软实力”

  与前几年相比,2010年的中国,依然处于转型期。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软实力”,依旧还显“软”。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与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提升“软实力”的任务,突出而紧迫。

  

  在时间的长河中,2010年只是一个断面。但是,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年,是中国“软实力”崛起的破题之年。困扰中国多年甚至半个多世纪的一些问题,正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有了标志性突破,并为“十二五”乃至今后的复兴之路,奠定着基础。详细>>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推进示范区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详细>>

  文化给力中国

  文化给力百姓生活。文化惠民,着力张扬文化的公益性,让人民大众享受文化创造成果是共识,更是不贰责任。文化给力经济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爆发。文化给力中国尊严。丰富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文明魅力,提升文化创造能力。详细>>

  


  资料图片: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正在成为桂林旅游新名片。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社会价值观:和谐 公正 仁爱 共享

  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一般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社会形成前夕,这时由于大家共有一种理想,因而可以提出一种激发、鼓舞、理想色彩比较浓厚的价值观。另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社会已经完全成熟定型后,可以提出与这一定型社会完全吻合的价值观。

  当代中国从社会发展阶段上来看,恰好不属于这两个时间段。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既不是价值反叛,也不是价值虚无,而是价值迷茫。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有四个价值范畴应该能、也确实能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谐、公正、仁爱、共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