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病虫害防治图片:中医现代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6:54:37

中医现代化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现代化"新中医"是相对于古代、经典-传统祖国医学的一种广义称谓。其特点是遵循中医几千年积攒的理论基础,按照诊断,药物,治疗等板块分布,在当代的医疗活动当中不断摸索、开拓与创新,从而验证,完善,添补祖国医学的精粹宝库。目前,以西方科学原则为指导的对中医宝库发撅的工作也是与主流实验医学实现对接的过程。该过程也是新中医的重要开拓领域。就是以该目标为己任的学术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通过新的诊疗途径来攻克疑难病症.但是中医新理论的创新、现代化更是《新中医》的根本。

目录

简介
前言
  1. 综述
  2. 宇宙演化
  3. 生命出现
  4. 物种起源
西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1. 综述
  2. 光、电和能量
  3. “天人合一”的分子基础
  4. “阴阳”的诠释伸展
现代中医史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况
  1. 概念
  2.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
  3.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
  4. 藏象分形五系统,1999
  5.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
  6. 中医分形集,1999
简介
前言
  1. 综述
  2. 宇宙演化
  3. 生命出现
  4. 物种起源
西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1. 综述
  2. 光、电和能量
  3. “天人合一”的分子基础
  4. “阴阳”的诠释伸展
现代中医史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况
  1. 概念
  2.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
  3.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
  4. 藏象分形五系统,1999
  5.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
  6. 中医分形集,1999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现代化又指较不发达社会或学科通过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  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中医现代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倾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中医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中医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在中医界的社会、科技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中医现代化的核心是中医“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或西医。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  技术的发展。  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现代化--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Basic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杨凡,MD,PhD.  fan.yang06@hotmail.com  2008-02-28 (V1,版权所有©)

编辑本段前言

综述

  中医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辨证施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迫切需要现代化。本文从谈天说地论起:从东方的“盘古开天地”,到西方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古代星宿图,到神州嫦娥飞船载人飞天;从古希腊的“地心说”、“日心说”,到银河系、河外星系。论人:从黄帝、张仲景,到西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从巫师、圣人,到医生、科学家。又从西方的四体液学说,到东方的阴阳五行学说;从物种起源、微生物,到黄帝内经、瘟疫论;从望闻问切尝百草、中药针灸青蒿素,到X光核磁心电图、基因治疗青霉素。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从自身有限的活动和居住的局部环境、和各种生命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向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极限延伸,向认识自然及其运动规律和事物本质既真理的极限趋近。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人类对宇宙、生命、物种起源的认识、发展、和科学理论、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通过东西方医学发展简史的比较,阐述了中医学发展的曲折性、艰巨性和现代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分子基础是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运动,既能量在生命中的运动、反应模式和调控;诠释伸展了现代化的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和实施现代化临床实践的方法。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是“阴阳五行”,既在整体观念下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提高、和现代化是硬道理;中医学必须理直气壮地应用人类一切先进科学理论与技术,使之能:望的更穷高极远,闻的更精密深微,问的更全面彻底,切的更准确迅速,进而为病患及人类“辨证论治”出最佳、高效的防病治病的现代化的方和剂。

宇宙演化

  人类文明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历史。在现代,人类对客观世界(自然)的认识,宏观上达到了约130亿年的时间和约130亿光年的空间范围;微观上,达到量子场论水平(10−18 米,例如夸克);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达到分子水平。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向着认识事物本质的极限趋近。  宇宙的演化孕育出生命、进化出智慧。人类认识宇宙、以及人类衍生和居住的地球、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运行规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伴随着在自然选择下人类自身的进化--优胜劣汰,进而人类对客观、自然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公元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到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发表《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的细致天文观测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系统地确定了地心说:地为球形,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它天体绕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面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的宗教观,因而流传时间达1300余年。  直到15世纪,由地心说推算出的天体位置与实际观察不符,人们才开始怀疑其正确性。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的《天体运行论》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这使天文学观测结果可以用理论来加以解释和预测。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的近三百年,天文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试图证明这一点,可始终没有成功。因为,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其位置变化只有12.5度,当时的观测仪器和方法无法分辨测定出这样小的位置变化。  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Lippershey)发明了望远镜。翌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Galileo)依据这一消息,亲自动手制成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进行改进;他发现了月球表面有山,发现了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数不清楚的恒星所组成。由于天体的无数性和遥远性,意大利人布鲁诺(Bruno)于1584年发表了《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一文,提出了宇宙的无限性,并否定了“上帝”的存在。1600年2月,他被天主教会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直到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白塞尔(Bessel)才首次用三角方法测出一颗名为天鹅61的恒星的位置变化,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Halley)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是动的,其运动是由恒星自身的运动和太阳的空间运动两部分合成的结果。1783年,天文学家郝歇尔(Herschel)通过观测和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20千米的速度向织牛星方向运动。因此,彻底动摇了日心说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1785年,郝歇尔利用他所使用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46厘米望远镜,经过长期的实际观测,并经过精心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这一观念维持了130年之久。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Shapley)通过对银河系天体的观测、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外的宇宙空间存在着无数个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暗弱而又模糊的云雾状天体--星云。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Hubble)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米天文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利用造父变星的光度变化(量天尺)推算出仙女星云远远超出了银河系范围,河外星系的存在得以确认。  从1897年物理学家汤坶逊(Thomson)发现电子,人类至今已发现至少有300余种基本粒子。经过世界上几代物理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人类对微观世界理性认识的最大进步是量子力学的建立。它很好地解释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及辐射等等现象,特别是当它同狭义相对论结合而建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以后,它已经成为微观世界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的一个基本理论。而量子场论的发展,将进一步完善量子力学对基本粒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描述,将为人类揭示和描述出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相对论和量子场论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爱因斯坦(Einstein)1905年发表狭义相对论,它研究时间、空间和同时性问题,由此推导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 = m•c2。广义相对论研究引力问题,相对论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抛弃了“绝对”时间观以及空间充满了以态的思想;向经典牛顿建立的自然哲学以及传统时空观大胆提出了挑战。广义相对论为人类认识宇宙结构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宇宙研究由此诞生,它把宇宙从形而上学转变为物理学和天文物理学。1919年,世界科学家无限兴奋,因为科学实验证明: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了偏折。  20世纪“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向认识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进一步求索。这一被科学界逐渐接受的理论,已有至少5项实验观测依据:①星系退化:天文观察发现,遥远的星系均以很高的速度在彼此退行。②宇宙时标。③宇宙中的氦和氘。④射电星系。⑤微波背景辐射。目前人类能观测到、分析和推算出的宇宙年龄约130亿年;太阳形成于约50亿年前;地球形成于约45亿年前。  古代中国的星象宇宙观启蒙于7000年前,把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星空描绘为龙、虎二大区域,后又分成若干区域。《史记》“天宫书”中把星空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区。隋代以后,星象描绘分为三恒、四象二十八宿。经过逐渐积累、分析、发展把肉眼所能观察到的2442颗星体描绘成星宫图,划分为207星宫。中国古人,就是根据这些知识制定出历法、四季、节气,以顺应天时、减灾辟祸,以图安康。只是在现代,神舟和嫦娥飞船载人飞天才使中国古人迈向宇宙的梦想变成现实。

生命出现

  伴随着宇宙、太阳、地球、月球的发生发展,地球上衍生并提供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物质基础:光、电、水、气,它们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索只是在近代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1924年,研究生命起源的先驱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Opadn)在他的《生命起源》论著中把生命起源分为三个阶段:有机物产生、氨基酸、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具有新陈代谢机能的蛋白质产生;进一步完善而出现原始生命-具有相当结构、功能复杂的生命单位;并向两个方向进化发展,分别形成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源头。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米勒(Miller)首创用原始大气模拟实验合成了11种氨基酸;随后其他科学家的模拟实验,至70年代,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和嘌呤、核糖和脱氧核糖已能通过人工模拟自然条件的方法合成。原始海洋形成的团聚体和高温陆相起源的微球体,这两种学说均被认为是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原始细胞模型。1977年,科学家在考察海底火山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1996年,美国科学家在海底水深2623米处的火山口发现了生命第三分支的原始生物--杨氏产甲烷球菌,认为这种生物可能是原始生命的最早形式。伴随着地球的形成,历经各期地质变化,有机物衍生出生命;生命经过约35亿年的自然选择、进化、发展,逐渐进化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又进一步分化出组织、器官,形成了现今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它继续发展、向未来走去。

物种起源

  从18世纪初,林耐(Linne)提出“人猿同类”,到1809年拉马克(Lamarck)发表《动物哲学》提出“由猿变人”的思想;1895年,达尔文(Darwin)发表《物种起源论》,确定了进化论,首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人猿同祖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1863年,郝胥黎(Huxley)发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和明确提出人猿同祖。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优胜劣汰。物种起源于突变及物竞天择,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客观物质世界经过长期演化的结果。进化论科学地论证了人与猿的同祖关系,科学地解释了物种和人类的起源问题。进化论也在不断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编辑本段西医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的发展总概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中东阿拉伯、以及与东方医学的交流和发展。8000年前的史前医史资料来源于考古学的证据。古人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和疾病,相信人、动物、大地、星辰、月和日都生活在一种精神世界中并由超自然的力量所主使。古人祈求神灵能带来丰富的猎获并能医治病邪。神巫主节和驱邪治病,舔食动物血可获取力量,或食用特殊的植物而治病。这些治疗方法有时可获得一些效果。疾病的产生认为是由于病邪的存在或毒物,医疗是帮助减少痛苦,而非是治愈的作用。古人已开始使用洋地黄和吗啡类植物,有时甚至开颅以驱使和释放出病魔,有时病人也许得以存活下来。约4000年前的古埃及医学的“草纸书”中医生记载了病人的症状和治疗的方法:例如压迫止血,接生方法,用母乳治疗感冒。古埃及已有应用许多由植物制成的各种膏剂、片剂去治疗一些疾病例如鸦片和大麻,而这两种药物在现代都已进行了分离和提纯,使疗效增加而毒副作用下降。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使古埃及人对人体解剖构造有了认识。  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3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强盛,书写、计算、哲学和艺术达到了当时的颠峰。古希腊人相信有众多的上帝,也使用更“自然”、更“科学”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西波克拉底(Hippocrates)试图寻找出疾病的原因和原理,提出了身体有平衡的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而这四种体液的失平衡是造成疾病的原因。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检查后而诊断、进而实施开方制药、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体恢复这四种体液的平衡。这种用自然和人体本身的因素解释和进行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突破了原始神巫的认识和方法。  宗教一直伴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从原始的神的主宰到巫医。在早期,宗教主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主导着对医学的认识;疾病是上苍即上帝的惩罚,而神与上帝无所不能。教会神职人员身兼医疗之职,教堂俨然就是一个诊所或医院。猎伤或战伤使截肢、骨折整合、关节复位、伤口包扎成为常用的医疗手段或方法。鸦片和饮酒有时用于麻醉,减轻疼痛。盖伦(Galen)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体构造,解剖了大量的动物,这些工作提高了手术技巧和成功率,也帮助制成了实用的手术器械。从大量的猎伤、战伤中,古人对人体有了直接的了解。医生可去除箭头,缝合伤口,甚至去除胆石,疝气和白内障。人们又认识到卫生状况与疾病的关系,开始饮用干净的饮水和排污系统的出现。当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传入阿拉伯世界,经过数百年(公元700-1500年)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高,阿拉伯医生使用饮食疗法,体育锻炼和使用草药、矿物制成药剂,酒精类清洗伤口;开始建立医院,这使医生能更好地交流,也使分科治疗专科化,也方便了病人,手术室和药房也更专业化。至公元931年,大医院开始训练和发执照给医生和药师;药师巡视以确保处方和药方的正确性;官方开始安全认证、验证药方。静脉切除,肾石取出,肢体复位手术,鼻吸入麻醉剂做为麻醉方法已有记载。1030年,医生阿维森纳(Avicenna)著成《医学法典》,至公元1200年被翻译成拉丁文,它影响了中世纪欧洲医学发展数百年。  公元1400-1700年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文化、艺术、科学和医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颠峰;手抄书的缓慢过程和有限数量,只能使少数人可能有机会阅读到。而新的印刷技术,使书籍出版加快,传播的更广泛和久远。出版技术的发展成熟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它使思想和创新传播到整个欧洲,也走向世界。最古老的医学研究--解剖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维萨里(Vesalius)和达芬奇(da Vinci)分别仔细地进行了人体解剖工作,并绘制出第一张解剖图谱。在当时,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仍是极大的禁忌。维萨里的巨著《人体的构造》冲破了以盖仑为代表的旧权威们臆测的人体解剖学理论,以大量、丰富的解剖实践资料,对人体的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描述,极大地丰富了对器官和人体系统的知识。1553年,当西班牙塞尔维特医生(Servetus)根据解剖学提出血液从右心室流到肺,再由肺流到左心房的观点时,立即遭到了反对派和教会的批判和迫害,同年便被烧死在火刑柱上。直到公元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Harvey)发表了《心血运动论》论证了血液的循环运动,心脏是肌肉泵,它推动血液循环。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Malpighi)观察到微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的道路,最终证明哈维的循环理论;进而人们认识到人体是由不同器官、系统构成。基于阿拉伯医生的草药和矿物药物,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以及新植物、矿物的发现,又发现了金鸡纳树上的奎宁物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随着全球性探险、交通和贸易的发展,疾病(病源)也伴随着这些步伐,走向世界、传向全球,例如鼠疫(黑死病)、天花。1347年欧洲大陆上鼠疫的爆发使约30﹪的欧洲人口死亡。医院开始进行医学教育和训练医生;基本的外科手术器械是钻、锯和凿子。公元1700年-1900年的欧洲工业革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从农村向城镇或大城市迁移,大多数人生活在饮水、住房和卫生条件差、人口拥挤的地区,这很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的暴发,许多人死于霍乱、痢疾、结核、或肺炎。环境对疾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发展。  在医院中工作的南丁格尔(Nightingale)护士,观察到当时医疗条件的简陋脏差,医院内80﹪的伤员死于感染而非原发外伤。她改进了卫生标准,这极其显著地降低了感染,她推动了医院改进和现代化的运动,设定了医院的设计和护理。虽然工业化使外科器械显著进步,但无麻醉的手术,外科医生只能以最短的时间进行手术。从1840年,麻醉剂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改进了外科手术技术,使手术适应症范围扩大,手术时间延长,以及术后护理技术的提高。李斯德(Lister)认识到手术后的感染常常导致菌血症和败血症。他提出用甲酸消毒技术去清创和清洗外科器械,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当时术后感染率从60﹪降至4﹪。  天花一直是致死性疾病,感染天花的病人常常皮肤结痂、伴有巨疼;而生存下的病人常留下皮肤疤痕。在现代,我们已知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形成皮肤疱疹,并可感染体内器官,病人大多死于继发感染性毒血症。英国医生琴纳(Jenner)从土耳其医生学习到“人痘接种”技术,但这种技术又常常使一些接种的人死亡,即缺乏100﹪的安全性。他注意到一些接触过牛痘的人并不感染天花。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提高,1796年,他实施了第一例牛痘接种,发表了接种结果;他推测是“牛痘感染”(疫苗)预防了天花感染。但这并不是立即就能被同行和人们马上接受的。约50年后,即1840年,在英国人痘接种被禁止。1853年,“牛痘接种”被强制执行。当琴纳实施牛痘接种时,人类对微生物感染机理并不知晓,也不知道什么是人体免疫系统。病源性微生物可以致病,小量的、灭活的、低毒性的微生物接种体内后,它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而产生细胞性免疫或产生病原特异性抗体,免疫系统对特异性、病源性的识别和连锁反应,使机体预防和避免了特异病原微生物感染在机体内的扩散和致病性,因而肌体可以预防和抵御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因此,接种的人获得了免疫力。约200年后,即1977年,地球上,在非洲索马里,最后一例自然天花疾病病例被报道。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地球上的人类已免于天花疾病,人类天花疾病根除。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研究的逐渐深入,许多疫苗计划已实施,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结核、肝炎等疫苗计划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健康。  1590年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更精细具体。对各种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导致了微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感染的原因。致病性微生物的发现,使人们去研究寻找新的医药去治疗感染性疾病。1655年,虎克(Hooke)应用自己制造的复合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胞;1674年,列文虎克(Leeuwenhoek)首次观察了原生动物,九年后即在1683年,他成为首位发现“细菌”存在的人。到1931年,德国科学家鲁斯卡(Ruska) 和克诺尔(Knoll)装配出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经过改进后的第二年,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达到50纳米。人眼的分辨力约为0.1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约为200纳米,它可以观察研究组织、细胞和细菌的结构;现代电子显微镜分辨力约为0.1纳米,它可以观察研究细胞器和病毒的结构。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Röntgen)用几代科学家们发明的X射线拍摄出第一张X射线影像,开创了医学影像诊疗的新纪元。现在已有计算机体层摄影(CT,1971年的原型机)和超声扫描仪、同位素标记扫描仪和核磁共振成像仪技术,使人类不仅可以看到各种生物机体内部的静态影像,也可以看到机体内部器官、组织或单个分子的结构、功能或运动。  1922年,加拿大生物学家班廷(Banting)和贝斯特(Best)发现胰岛素,并用它治疗糖尿病。这种病症3500年前就记载在古埃及医书中;公元1850年后,人类从病人尸解中认为是胰腺功能障碍;以后又推测是胰腺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调节人体内血糖代谢。动物实验证明,当取掉狗的胰腺时,狗患糖尿病。从胰腺中提取的物质注射入动物体内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在1922年,科学家又用提纯的胰岛素成功地治疗了一位14岁糖尿病患者。1928年,证明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岛素能调节机体细胞摄取和利用血糖,它使用肝脏细胞摄取血糖并以糖原形式储藏于肝脏以备机体需求和利用。从牛和猪胰腺中提取的有限的胰岛素供不应求。1955年,科学家桑格(Sanger,曾经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首次测出胰岛素序列,使基因工程生产大量的人胰岛素成为可能。1965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  人类长期以来对各种感染并无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治疗药物,各种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居首位。早在1871年,李斯德就注意到一些霉菌可使其它微生物生长缓慢。约50年后,弗来明(Fleming)观察到了相同的现象,培养皿中的细菌被偶然污染的青霉菌抑制,他意识到这种霉菌产生一种化学物用以阻止其它细菌生长。他培养了霉菌,研究了这种霉菌对其它病原菌的作用,发现了青霉素。  微生物学、解剖学、组织病理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近代的突飞猛进;三大代谢即蛋白质代谢、脂代谢、糖代谢的发展;能量代谢的发现、发展;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它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像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机体的运动,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  1865年,孟德尔(Mendel)发表《植物杂交实验》,他用实验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1928年,格里非斯(Griffith)发现肺炎球菌含有“转化因子”。直到1944年艾弗里(Avery)等人开始对含有R-S转化因子的SIV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进行纯化、分析、鉴定工作,并得出结论“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既DNA。随着对DNA化学本质的足够了解,1952年,郝尔希(Hershey)论证了噬菌体DNA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后代中去,科学界才终于接受了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理论。1951年,遗传转座子理论的报道证明遗传基因可以转移、也具有控制其它基因开关的调控作用,揭开了基因调控作用研究的新篇章。  1953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它确定了DNA作为生物遗传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碱基配对是核酸复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最终确立了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60年代,破译了信使核糖核酸(mRNA)编码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并证明这套遗传密码在生物界具有通用性,建立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这是有史以来生命科学领域全球性最庞大的研究计划和合作,它计划测定出人类基因组DNA全部3x109碱基对序列,进而确定出人类约5-10万个基因的一级结构,这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当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提出时,按当时的技术条件,需要约15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项工程。但随着新技术层出不穷地快速更新,2001年人类完成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和细胞信号传导调控机理的研究又成为新的前沿领域。彻底搞清楚这些基因产物的功能、调控、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还要经历漫长的研究道路。从中国科学家童第周1963年首创用DNA注入法成功地复制了一只雌性鲤鱼,历经33年后,既1996年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人类进入基因工程时代。1997年科学家普鲁西纳(Prusiner)发现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Prion)。

编辑本段中医发展简史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上古黄帝天真聪敏、不懂就学、不耻下问。他常常询问、求教歧伯等人以去伪存真,但求甚解;对医术精益求精,与时俱进。黄帝承前启后,集前人临床实践和医疗理论之精髓而著成《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从一门实践医学,萌发出专业理论。它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解剖、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方面,为中医学开创了理论基础。它深深地影响了以后历代医家在中医学临床实践和医疗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至汉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共收录有365种药用物,进行了分类。以药性分为寒热温凉,以药味分为酸苦甘咸。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45年~219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了运用“理法方案,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发展了方剂学共363余方,配方严谨,药味精练,在病因和发病学上提出经络受邪入脏腑的论点和血瘀、房室、外伤三个学说。同时代名医华佗(公元141年~208年),他精通于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创用麻沸散,经麻醉后而施行手术,据记载有三种:①剖腹扩创,②刮骨疗毒,③脑外科手术。至晋代名医王叔和(公元210年~285年)著《脉学》十卷,使脉学的方法与理论更加系统化。公元610年,隋代医学家巢元方主持编撰著成《诸病源侯论》50卷,深入探讨了疾病的发病原因。其中论述绦虫病,认为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患染症与人体的反应体质有关;患传染病是外界有害物“乘戾之气”所致;麻疯病有初、中、晚三期之分等丰富内容,反映了医学临床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与提高。唐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著成《千金要方》30卷,包括临床各科、诊断、治疗、针灸、食疗、预防、卫生等方面,如避瘟方中多用雄黄;朱砂用作消毒药品;治痢用白头翁、苦参、黄连等;甲状腺肿大系久居山区因水源所致;夜盲病人可用动物肝脏治疗。首次列出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关于妇、儿病的特殊性论述很详细,使妇、儿科从内科分离出,成为单独的学科。《千金翼方》以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疼痛等论述更为突出。记载有800多种药物,对药物的采集和炮制作了记述,补充了治疗方法。也记载了从印度等传播来的医学知识,表现出善于吸收和利用世界文化知识的敏锐和胆识。  金元时期,中医学百家争鸣,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论述有:刘完素(1110-1200年)的“降火益水说”的“寒凉派”,其代表作《素部玄机原病式》;张子和(1156-1228年)的“邪去正安说”的“攻下派”,著有《儒门事亲》;李东恒(1180-1251年)的“胃气为本说”的“补脾派”,著有《脾胃论》;朱丹溪(1281-1358年)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的“滋阴派”,著有《局方发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著成图文并茂《本草纲目》25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可谓国之药典。清代由于瘟病的流行,医学家对瘟病的学说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著有《瘟病条辨》、《温热条辨》、《温热经纬》、《温证论治》,对瘟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论治有了新的、系统的论述,弥补了不足。  1408-1643年间,据史书记载的、大规模的瘟疫病流行共有39次,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瘟疫病最严重的时期。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的暴发,给医学界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明末清初名医吴又可(1592-1672年)在临床实践中仔细观察个体发病症状,研究病变规律,在人群中的表现形式,深入分析瘟疫流行特点,进而探讨疾病发生或流行的规律,提出了瘟疫病因学上的新观点“戾气说”,著成传染病理论的专著《瘟病论》。吴又可精辟地论述到:“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然此气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在既无显微镜、也无微生物学说的时代,精辟地指出“戾气” 存在于自然界但人看不见、闻不到、嗅不出。吴又可观察到和描述了多种类型的“戾气”,认识到不同“戾气”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瘟疫:“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吴又可总结出瘟疫流行的两个特点:流行性和散发性。在治疗上主张急症急攻,逐邪为首;重视攻下,补泻兼施;他也曾设想如果有一种治疗“戾气”的特效专一药,就不必配制方剂。他对瘟疫病的病因、发病症状、传变过程、流行、爆发和少数病例的特点,治疗原则及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发展了中医学对流行性传染病的认识;根据瘟疫病特点把它与伤寒和瘟病截然分开。  中医对医学的另一伟大贡献是(免疫)预防接种。据记载早在16世纪,中医师就开始使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具体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菌法、水苗法。17世纪已推广至华夏各地。1688年,俄国医生学习了这种接种方法,后又经俄国传至土耳其,并于1717年英国医生在土耳其学会了种痘。此法在英国应用了八十年。在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将其发展为更安全的牛痘接种法。现代中医学有新的发展与进步,针刺麻醉的进一步研究;靛玉红的分离提纯,它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青蒿素的分离、纯化、鉴定,它对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疾的特效专一药治愈率达98%,中医对人类健康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医学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可谓“天人合一”。中医学持续地进步发展,从直观的望闻问切,定性和半定量方式,从“手抓配药”到“称量制药”,从几种上百种药材,发展到成千上万种药用资源,“辨证施治”,对疾病认识的深化精确,对有效与有毒副作用的取舍,发展使用各种医术医技治病,发展创造出了各种医疗器械、理论学说。从药物的外敷内服,刮痧、针灸、按摩,到切痈去肿,整骨夹板,麻醉,刮骨去毒除病。中医学发展应当继续开放胸襟,勇于推陈出新;从基础理论上深入,在技术、实践上发展、提高、实现中医现代化。为病患和人类的健康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医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而健康的概念应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换句话说:中医学应理直气壮地深入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应用抗生素,使用核磁共振,实施器官移植手术,即应用现代一切先进的理论与科学技术,迎接和探索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编辑本段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综述

  宇宙的演化,孕育出生命;自然的选择,进化出人类。自然规律,深远宏微,奇妙无穷。人类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从猿到人,一步步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文明。上古史前的人类文明发展散播在这地球广阔无垣的山岗旷野上;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人类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生老病死,从自己身旁的山山水水,望向宇宙,也迈向宇宙。  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在推陈出新、不断增长。从古人音传身教,结绳记事,到东、西方语言文字的发展成熟、造纸和活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人类知识、文化、技术得以更加准确地得以传播久远;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应用,使全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信息近乎“一网打尽”。  近一、二百年间,人类对哲学、数、理、化、天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出现的条件。人类对生命的人识,也进入到分子水平。1912年,X射线晶体学开始发展,并应用它去测定一系列有机物的晶体结构,后又发展到能测定蛋白质的晶体结构。1953年DNA晶体结构的测定和其双螺旋结构摸型的提出,使医学研究进入到了分子水平。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规律中,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向亚分子和原子水平螺旋式上升,向认识生命本质的极限趋近。  生命形式丰富多彩,其表现背后却存在着共同的分子模式和原理。生命从细菌到人类,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是用相同构造单元来建造成大分子、都遵从相同的遗传法则,既遗传信息从DNA经核糖核酸﹝mRNA﹞传到蛋白质、都用腺苷三磷酸(ATP)做为能量的载体。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病毒、细胞和许多生物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克隆技术、基因治疗的发展和应用、代谢控制机理的阐明、膜转运和转化过程的阐明、蛋白质构象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关系的揭示、代谢和能量的产生与储藏、遗传信息的表达与精细调控、分子生物学、生理病理过程中信息、构象、调控和代谢的相互作用、分子病的提出(如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药物作用机理的许多研究,这些发现和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分子水平的医学研究和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分子医学也深入到今天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之中,酶分子、抗原和抗体水平的测定是衡量病人是否有疾病及疾病程度的快速、精确和重要的指标(例如心肌酶、转氨酶、肝炎抗原和抗体等),并进一步为合理使用、研究和设计新药物提供依据,疾病的分子机理和早期诊断正在发展提高。细胞的发展分化、特化组织器官的形成、记忆的机理、肿瘤和爱滋病的机理和诊疗,生命的分子基础也为探索生命本质和新的挑战性课题提供了分子平台。

  水为生命分子的运动提供了介质,使生命分子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水由一个氧和两个氢分子构成,浓度为55.5摩尔/升;水电离后生成羟基(OH-,阴)离子和氢离子(H+,阳):H2O = H+ + OH-。基于反应的平衡,H+和OH-的浓度是相互成反比联系着的,即H+的浓度若升高,则OH-的浓度将下降;反之亦然。酸(阳)为质子供体;碱(阴)为质子受体,酸 = H+ + OH-。溶液的酸碱度(pH)是H+浓度的量度,定义为pH = log10(1/[H+])= - log[H+]。

  生命形态从厌氧生物转变到好氧生物,是生物进化的重大一步,因为有氧代谢(阳)比无氧代谢(阴)从葡萄糖中产生出的能量提高了18倍。脊椎动物演化出两种供养机理:循环系统和载氧分子(例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百)。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基团和铁原子共同构成具有载氧功能的单位。血红素中的铁原子可以处在亚铁(+2键价,阴)或高铁(+3键价,阳)两种不同的氧化态,相应的血红蛋白分别称为可结合氧的亚铁非极性内核,或极性内核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也能运载H+和NO,并受H+、CO2、NO和有机磷的调节,既通过蛋白变构相互作用调节其对氧的结合。变构相互作用发生在蛋白质中,它对控制和整合生物体系中的分子事件起着关健作用,具有开关作用、时差作用、反应方向的控制作用。H+、CO2、和NO,促进氧的脱去。这些调节分子结合到血红蛋白的不同部位上,不同部位之间又借助蛋白四级构象的变化进行分子内部的通讯。两条或多条肽链间的接触区域能放大或缩小以及传递构象变化于两蛋白亚基之间,因此,蛋白的功能特性使它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分子是敏感的,既在生物分子进化中,出现了一个能从环境中感受信息的生物大分子。血红蛋白是被了解得最清楚的变构蛋白质,它表现出至少三种已知的变构效应: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协作型,表现为氧结合曲线的S形;②H+和CO2,NO 能促使氧从血红蛋白上脱下来,其生理重要性在于使氧能在代谢活跃的组织中释放的更多。③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性还受2,3二磷酸甘油酸(DPG)调节。血红蛋白的变构性质来自它的?和?亚基之间相互作用。T(紧张)型四级结构对氧的亲和性低(阴),R(舒张)型对氧的亲和力高(阳)。DPG,H+和CO2,NO均是通过稳定T型而降低氧的亲和性的。  酶是生物体系中的催化剂,它们都是蛋白质。酶具有高度专一性,有极大的催化能力,它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反应速度至少107倍,但并不改变化学平衡。酶可以被特异性小分子或离子抑制,表现出可逆性(竞争性)和不可逆性(非竞争性)抑制。生物体系中的可逆反应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起源于静电键、氢键和范德华引力。水作为介质对这些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水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极性,既是氢供体,又是氢受体的能力和水的内聚性。静电因素、几何因素(底物构象变化)、诱导适合的实验测定结果提示这两个因素使催化至少按3600倍的等级加速催化作用。而酸碱度和温度对催化反应有极明显的影响。氢键或静电的键能约为3 - 7 千卡/摩尔,范氏键能约为1千卡/摩尔,室温(22°C)分子的平均热能为0.6千卡/摩尔,显而易见温度对分子键能有很大影响。氢键的重要特性在于其具有方向性。底物与酶结合的高亲和性、专一性是由于氢键所提供的精确方向。在有立体互补作用时,范氏键的相互作用起重要作用。酶对底物的识别是酶的活性部位构象变化的动态过程。有些酶由其氨基酸序列所决定的构象自发拆叠成独特的三维构象并同时获得全部酶活性;有些酶则由酶原(阳)裂解后才能形成有活性构象的酶(阴)。控制止血机理的血凝反应就是由一连串的酶原激活步骤并伴随逐级反应放大效应。显然,必须在地点、时间、和大小程度上精确控制组织、细胞酶的活性。生物膜也是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膜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半通透性,使细胞与其环境相对隔离,膜控制着细胞与其周围环境的信息交流,用其分子泵或受体感受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刺激,膜发生化学的或电的信号进行反应。因此细胞膜在生物通讯中起着中心作用。不对称性的膜内部具有流动性。温度可通过影响膜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比例、和胆固醇含量而影响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是膜蛋白镶嵌于膜中及膜蛋白构象和功能变化的基础。

光、电和能量

  太阳(光)是万物生长的能量源泉。细胞要生存、生长或分化就要从环境中摄取能量和合成所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生物体系中两种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这两种反应分别由叶绿体和线粒体膜系统执行,膜上含有高度有序排列的酶和其它蛋白。这些活动反应过程是由许多高度整合的、相互交织的、精确控制的生物化学反应所进行和完成,这些反应总称为代谢。即使象细菌这样的简单生物,至少有上千种化学反应。最重要的代谢反应过程许多已经被阐明,而其调节的机理却所知不多。生物代谢经历漫长的自然选择,反应的设计是很精确、高效的,并有许多共同之点。细胞外发酵的发现,推翻了发酵作用是绝对离不开活细胞的教条论断,它打开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新陈代谢可用化学进行研究。植物、真核微生物、和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c的构象相似。  代谢中,反应过程(数目)或步骤很多,但反映的类型却很少:例如氧化(阳)或还原(阴)。自由能是用以描述代谢作用的热力学概念,它是在标准状态(恒温恒压)下一个体系有用功能力的度量。体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物质(阴),宇宙的其余部分的物质则称为环境(阳)。热力学第一定律定义为:能量守恒,即体系及周围环境的总能量是一常数。其重要特征是体系的能量变化仅决定于初始的和最终的状态,而与转变的途径无关。它不能预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而热力学函数熵(s)是体系随机性或无序性程度的度量。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的是只有当体系及环境的熵之和增加时,过程才能自发地进行。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和它们的浓度。而千卡为能量单位(一卡等于使1克水的温度从14.5°C升到15.5°C所需的热量)。 ①只有当?G为负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②若?G为零,则体系处于平衡,不能发生净变化;③若?G为正,则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需要输入自由能以推动反应。一系列反应的总的自由能变化等于各个步骤自由能变化的总和。热力学上一个不利的反应,可以被热力学上一个有利的反应〈例如由共同的中间产物偶联起来〉所推动。活性的生物(阴)需要继续不断地从外界(阳)输入自由能,其载体是ATP,其作用有三:细胞分子运动的机械功,分子和离子的主动转运,合成其它生物分子。这些自由能来源于环境,而这些运动及合成过程,使得生物体系保持在远离平衡的状态。在典型的细胞环境下,ATP完全水解可释放出的自由能约为12千卡/摩尔. ATP是自由能的主要的直接供体,具有高转换率,而非其储藏形式。分子运动、主动转运、信号放大和生物合成及分解等只有当ATP不断地由ADP再生时才能发生。ATP-ADP循环是生物体系中能量变换的基本方式,正常细胞的ATP/ADP比值维持在高水平上~500。而一个ATP的水解就能使偶联反应的平衡偏移108倍,或n个ATP分子的水解会使一偶联反应(或反应序列)的平衡偏移增加108n倍。因此,只要使一个热力学上不利的反应序列与足够数目的ATP分子的水解相偶联,就可使之变为热力学上有利的反应。在需氧生物中,燃料(营养物)氧化而合成ATP,在线粒体内膜上NADH电子载体传递链反应的电子最终传送给氧受体,伴随这种电子流动,ADP和Pi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在还原过程中,NADPH是主要的电子供体。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产生36个ATP,同时消耗12 个氧原子,P:O比值为3,其热力学效率为38%,或有62%的热力学被合成过程所耗用。氧化磷酸化的速率取决于对ATP的需要,ADP水平对其速率的调节称为呼吸控制。最简单的细菌细胞也有上千种相互独立的反应,显然,这些交织在一起的整合反应必须受到精密的调节,而且代谢的调节又必须是灵活的,即可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代谢调节中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控制酶的数量(或浓度)和质量(或活性),其方式有对酶的合成或降解速率的控制、催化活性的控制、可逆性变构控制、反馈控制、共价修饰调节控制等。代谢的一个重要原理是生物合成(阳)与降解(阴)途径总是不同的,细胞代谢的调节和灵活性也因区域化分而隔开。代谢的许多反应是由细胞内部的能量状态所控制,能荷是能量状态的指标,定义为:{[ATP] + ½[ADP]}/{[ATP] + [ADP] + [AMP]},其值在0~1之间。实验证明,高能荷抑制产生ATP的途径,并且促进利用ATP的途径(合成大分子的代谢增加),大多数细胞的能荷在0.85~0.95之间。

“天人合一”的分子基础

  万物生长靠太阳,“天人合一” 表现为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运动,既能量在生命中的运动、反应模式和调控;其分子基础表现为光、电、水、气经食物链在生命中的变化和运动,生物体系中两种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这两种反应分别由叶绿体和线粒体膜系统执行,叶绿体把光能经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把营养经呼吸作用转化为ATP,其形成过程是在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NADH被氧化产生3个ATP分子,而每一个FADH2被氧化产生2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氧接受而生成水。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转换成了跨越内膜的H+浓度的势能,这种势能驱动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反应,合成ATP,它是生物体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物质不灭,物质与能量既不会被创生,也不会被消灭,只是在不同的系统中和形式上转化。阴阳也应当是如此,既不会被创生,也不会被消灭,只是在不同的系统中和形式上进行转化。它从自然中来又到自然中去,在分子基础上“天人合一”形成“人与自然的统一或一致”。  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逐渐发展,微生物、生化、生理、病理、遗传等等学科的发展和许多核心途径的阐明实际上是多少代人连续地辛勤工作、努力奋斗的结果。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药大麻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它在《神农本草》上就有记载。人类对大麻的认识只是在近五十年才有了对其化学、药学和临床药效学较详细的研究和认识。从植物外源性大麻(四氢大麻酚,THC)的主要药理成分的分离、提纯、鉴定和应用,至人工合成性药品的制造,到发现人体内源性大麻成分的存在,以及大麻药理成分的详细受体作用通路和作用机理的揭示,大麻受体与腺昔环化酶的作用关系,与G蛋白的结合,以及大麻受体的克隆、纯化,受体拮抗剂的发现和发展,大麻受体基因动物的研究,大麻主要成分在肝内代谢产物比植物源性大麻更具有药效性,使人类对大麻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提示和证实各个器官、组织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存在也揭示机体系统调控的复杂性与精确性。  曾几何时,在神州大地,中医诊疗技术曾是防病治病的唯一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法,中草药物是防病治病的唯一或主要资源。西医的发展、提高也非是一日之功;中医和西医在几百年前,几乎是在同一水平上;黄帝及历代名医师,即勤学敦敏,而有所发现;又勇于求索,而能够创新;当不知其解、未知其意时,勇于愿闻其道、其论、其故、其状。

“阴阳”的诠释伸展

  中医也需要与时俱进、发展提高、吸收消化和应用现代所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现代医学又以细胞分子水平发展最为迅猛,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核心发展部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是“阴阳”,既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现代中医学的阴阳学说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提高,宏观的整体性的发展应立足于局部的微观的基础发展,既整体系统应建立在各个局部的物质基础上;否则,无坚实物质基础的整体观大厦将是空中楼阁。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可为中医学借鉴的营养和知识、发展源泉和动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中医学应当理直气壮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发展和提高。  阴阳理论在世界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也在扩大,据调查有超过50%的美国医生认为将会应用“阴阳理论”在科研、教学和临床中,经PubMed*可检索出主题字有“yin yang(阴阳)”的众多文章,展示出“阴阳理论”在西医中各个水平上的初步应用,在分子水平上归纳分类有:例如命名为“阴阳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氧化还原反应,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修饰,糖基化,视神经锌指蛋白,血管紧张素,几丁质酶,p73促进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细胞程序死亡,肿瘤坏死因子,组蛋白脱乙酰基酶(Sirtuins,见图1),过敏炎症反应,G蛋白受体激酶,蛋白磷酯酶,男性生殖细胞激酶,生物标记物,前列腺素,蛋白构象与功能,过氧化物歧化酶功能,肌动蛋白;在细胞水平上有:细胞分化,细胞发展,细胞周期,胚胎发展,肠上皮细胞,肝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决定簇的识别,线粒体功能,药物作用,药效试验,药物基因组分析,女性激素调节,染色体与性激素,遗传性,性别分化,基因组理论的应用;在组织器官水平上有:免疫,肿瘤,心血管,心脏功能,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干扰素、炎症和自发免疫性疾病,偏头痛,疼痛,老化,系统红斑狼疮,月经周期,迷走交感神经与心功能,针灸功能。说明“阴阳理论”已走向世界,正在被愈来愈多的现代西医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和水平上,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应用“阴阳”去揭示、解释和认识分子运动和疾病的规律和调控。  图1:引自“The Yin(阴)- Yang(阳)of Sirtuins” by Andrew Dillin and Jeffery W. Kelly in Science 2007, 317: 461.  根据前述,人类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发展历程,既现代人类对宇宙、宏观、微观、对生命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上的认识,中医学基础理论核心的阴阳理论诠释伸展为:阳/阴,外/内,正/负,环境/人体,高温/低温,高氧/低氧,气/水,酸/碱,细菌/人体,人体/器官,器官/细胞,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浆/细胞核,蛋白质/mRNA,mRNA/DNA,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受体/效器,ATP/ADP,ADP/AMP,cAMP/cGMP,底物/产物,合成/分解,氧化/还原,激活/抑制,激化酶/磷化酶,磷酸化/去磷酸化,收缩/松弛,免疫增强/免疫降低,风湿病/爱滋病,生长/退化,生/死。基于上述发展中的中医学阴阳理论,中医学应当名正言顺地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去发展、提高。而本文简要地对中西医学的回顾、综述、比较、和展望,期望能为中医学现代化发展和提高的大厦添砖加瓦。  *注:PubMed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位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检索平台上。该系统通过网络途径免费检索包括MEDLINE在内的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70多个国家4300多种主要生物医学文献的书目索引摘要数据库,并提供部分全文链接服务,网址:www.ncbi.nlm.nih.gov。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图、表整理中)

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史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

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况

概念

  气概念的革命:三元-多元论  气="信息,能量,物质"流:三元-多元论气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质"混合流统一体.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经络解剖结构,粗糙,非管,不平滑,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的"细胞群(细胞社会学)"经络.  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经络细胞社会学经络。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

  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分形维数,阴阳五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现代化科学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

藏象分形五系统,1999

  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

  第三中医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第一哲学观---整体观)

中医分形集,1999

  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扩展阅读:
  • 1

    参考文献、图、表整理中

我来完善 “中医现代化”相关词条:
替代医学全息医学系统医学转化医学中西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系统科学分形几何分形几何学替代医学 全息医学 系统医学 转化医学 中西结合 中西医结合 生物医学 系统科学 分形几何 分形几何学 一般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