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敢担当,失去缅甸是必然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9:58

    中国不敢担当,失去缅甸是必然的!

 

    中国船员10.5遇害案,引起了我们对缅、泰的格外关注;一些人认为,有可能是一起具有国际背景的地缘政治阴谋。坦率地说,制造这种阴谋的动机和目的,的确俯拾皆是。但是,我们不能始终表现出一脸的无辜,用委屈与愤怒心态看待周边关系;关键是自己要有所作为。

    地缘政治阴谋的动机

    这仅是一种假设;当然,合理的假设往往具有现实的可能。

    策划一起针对中国船员的特大凶杀案,必然引起中国朝野的震动,14亿双眼睛就盯住了国家将如何处置这起事件。我们从网民的情绪和言论中,已经清晰地看到强烈的愤慨与期待,这就迫使国家作出认真与有效的应对。它的结果不外乎三点:迅速破案并缉捕、惩办凶手,短期无法侦破、但联手采取强力措施剿灭地区内贩毒等危险武装,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的结果,必将引起内怨外鄙的反应。不了了之的表现也有二种:一是把它当成悬案,长期挂号督办;二是中国无法协调四国立场,任由贩毒组织逍遥法外。那么,媚公河流域经济区开发的合作,只由拱手相让其它国家从下到上梯度进入。

    今年四月份,东盟组织峰会期间,日本四处游说东盟国家,希望他们支持日本得到湄公河流域经济开发的主导权。菲律宾、越南多次召集东盟成员国各层级的会议,协调立场,共同对付中国。印度、日本都用实际动作表达了介入南海、对抗中国的意图。就在前二天,印、缅签署了航运、深海港口、公路建设及油气资源开发等协议,印度亦将借此获得横穿中南半岛、海陆连接东南亚的历史机遇。美国更不甘寂寞,希拉里刚刚公开发表文章,不仅表述了美国未来战略重点向亚太转移的必然选择,而且对东南亚国家作出了支持经济发展和给予援助的坚定承诺。

    形势非常明显,中国如果失去湄公河这条航运经济纽带,或者因为船员遇害事件处置失当,影响是极其负面的。

    缅甸疏远中国?

    不是说缅甸与印度走近,就是对中国的疏远,这未免过于小肚鸡肠。但是,缅甸在与印度签署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之前,以“莫须有”的理由叫停了中缅密松水电站合作项目,实际上对中、缅伊江水电开发项目计划产生了整体性影响,不能说完全是一种巧合。

    缅印内河航运、深海港口、油气开采、公路联系等经济合作项目,将会产生二大经济效应,一是缅甸经济发展重点必将向西部孟拉拉湾沿海地区转移,印、日、澳等合作机会比中国更多;二是通过东西公路干道建设,为印度进入中南半岛、密切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提供了便利。除经济协议以外,缅甸还对印度承诺,不会允许任何势力利用缅甸领土从事危害印度安全的行动。实际上,缅、印达成的政治、经济合作协议,双方都是从战略高度作出的考虑和安排。

    中国水电建设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伊江水电站开发项目论证与规划经过国际评审,资金完全由中国贷款与投资,而缅方经济获利是中国的三倍以上,这样的项目被叫停,很明显是一种政治考虑。缅甸现政权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对中国因素进行逐步“置换”。

    当然,缅甸目前还不会从政治上恶化与中国的关系,毕竟在缅甸遭受制裁期间,中国一直给予了政治关照与经贸合作的支持,在民间经济合作基础与市场人脉方面占有优势。但缅甸在重点项目上杯葛中国,选择印度进行重点合作,中国守成可以,做大难度不小。

    从缅甸的经济发展需要来说,缅甸获得了争取解除国际制裁的机会,走西向靠海发展的道路,可以更好抓住国际投资机遇。同时,由于北部地区不够稳定,湄公河流域安全困境一时无法解决,缅甸优先走西向、东通、沿海发展路径,也是合理的选择。

    中国对缅甸安全贡献乏力

    在缅甸结束军政时代,走向政治妥协的宪政时期,占据九成人口的缅族民众意愿,必将成为代表国家意志的主流。结束武装割据,统一国家军、政与法治架构,民意所在,大势所趋。

    缅甸战乱不息、国家分离,中国邻区——佤帮、掸帮,及缅、泰、老三国接壤“金三角”地区,近年种毒、造毒、贩毒越演越烈,湄公河又被毒贩控制。中国虽然在替代种植和经济援助方面,对缅甸禁毒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政治手段圆滑、军事手段软弱,在促进缅甸国家统一、扫除毒品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当然,缅甸内部腐败横行,民族矛盾积重难返,自身难辞其咎。

    在治理毒品和湄公河秩序中,中国生怕祸及自己,怕这怕那,无所担当,姑息养奸,大国地位名不符实。人家从抱怨你、轻视你,到最后不理你,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是正常的。

    巩固中国存在需要下硬手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在无关于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需要学会传播中国的价值主张,并尽可能地顺应它国主流民意的诉求。我相信,重拳治理毒品、严厉打击暴力犯罪行为,建立安全有序的秩序,会得到缅、泰、老三国、乃至世界绝大多数民众的欢迎与支持。匡扶正义、铲除黑恶,是最大的正义与人权,也是一国形象与实力的重要表征。

    “10.5”中国船员遇害事件,如果不了了之,对中国在缅、泰等国民众的心理观瞻将产生极大影响。中国态度是什么?能做什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反华势力借机抹黑、诬蔑、贬损、诋毁中国,一切顺理成章。

    不管是什么人、什么原因杀害了中国船员,有一点是肯定的:毒品与湄公河武装勒索泛滥。如果按照常规办案手法,“10.5”案未必不是一个无头案,中国承受不起这样的负面后果,缅、泰、老也将蒙受名誉、经济损失。因此,此案侦破过程必须有一个限期,不能悬而不决;如果出现无法侦查下去的情况,就必须跳出“以案论案”的常规办案思路,针对贩毒组织从事贩毒、武装勒索的现有罪行,缉拿大毒枭诺坎及其他骨干成员,全面清剿贩毒武装,并进行缜密审讯,结合枪弹技术鉴定,确定10.5事件是否与诺坎组织有关。如果确证,则此案告破;否则,继续追查下去。

    泰国警方是否杀人,登船警察必须接受配枪使用的弹药类型、消耗情况调查,必要时进行弹道鉴定。佤帮如果涉嫌“报复杀人”,同样需要调查、剿灭,不要与一支制毒、贩毒武装搞政治交换;华人又如何?国内有人贩毒不同样杀无赦吗?

    关于一些具有国际背景的地缘政治阴谋的猜测,即便是捕风捉影,处理不当也必然产生不利的后果。因为,如果因恐怖活动而断航,则等于斩断了中国加强湄公河流域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纽带,产生连锁反应。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更需要与缅、泰、老三方通力协作侦破案情,并协调立场,从履行禁毒、反恐等国际义务的角度,联合开展区域内非传统安全秩序的治理工作。尽及早采取编队武装护航形式,恢复通航。

    从泰国主动提出联合护航的提议看,如果存在地缘政治阴谋,武装护航与通力打击贩毒武装分子的合作干扰,必出自缅甸某方面势力。中国就应将态度与诉求公诸于世,并将反对势力定性为贩毒与恐怖组织支持者,在联合国争取自由行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