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居住空間設計:以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齡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0:15

智慧化居住空間設計:以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齡者

居家情境系統設計為

授課老師:曾俊儒 教授

一、緒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 (CEPD,2008a) 統計2007 年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約有233 萬人,占總人口的10.2%,已經達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高齡化社會標準(高齡人口總數達全國人口總數的7%以上)。直至2050 年,行政院經建會(CEPD,2008b) 以中推計 (medium variant) 預測台灣總人口數約為1,882 萬人,65 歲以上的人口總數預測約為691 萬人,老年人口比例為36.71%。由此可知,「高齡族群」在現今社會上快速的增加,形成社會上的新興族群,高齡化現象所帶來的問題及其需求,更值得進一步的去思考及研究。此外,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雙薪家庭(dual-income family)日漸普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5 年統計,婚後有工作的婦女比例已達到48.38%,現代人生活忙碌,居住型態已由過去的三代同堂轉變成核心家庭,高齡者需自我照顧的比例也漸增,高齡住宅就是因應社會需求所發展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新居住形態。隨著社會發展趨勢,高齡者選擇入住安養機構的比例由2000 年為5.59%攀升到2002 年為7.51%;根據高齡者入住養生社區意願調查,有25.55%的高齡者「願意」進住養生社區,63.3%「視情況考慮」,11.15%表示「不願意」。其中「視情況考慮」所佔比例最高 (孫素真,民96),由此可知,高達88.85%的高齡者有可能入住養生社區,這意味著發展完善的養生社區,提供完備的健康照護已成為趨勢。台塑集團開始規劃「長庚養生文化村」於1992 年,期望透過長庚體系專業的醫療資源,提供高齡者完善的健康照護,打造一個以高齡者為主的養生文化社區。歷經7 年的規劃,6 年的營建,「長庚養生文化村」於2005 年開放登記入住,其為國內第一個以「連續性照護退休社區」(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長庚養生文化村提供專業且多元高齡者服務,如:無障礙空間、日間照護、居家護理、社區醫院及緊急呼叫系統?等。發展高齡住宅已成為社會趨勢,但因每位高齡者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及人生體驗,對於他們的老年生活也會有不同的期望。因此,如何提供高齡者多元的服務,符合其需求,並發揮高齡者同居住於共同生活圈的優勢,將是發展銀髮住宅的重要議題 (曾思瑜,民91)。

 

    然而,隨著社會型態的快速轉變,高齡者的生理、心理及人際關係均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及挑戰。Fozard, Rietsema, Bouma 與Graafmans 等人 (Fozard、Rietsema、Bouma、Graafmans,2000) 認為運用科技可以預防、減緩高齡者老化的感覺、認知及生理機能;增加高齡者溝通、娛樂、學習及服務等機會。國際老人科技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erontechnology)指出:「高齡者科技是一門跨學科研究,透過科技可以提供高齡者更健康的生活,更充分的社會參與;透過產品的開發、設計及服務,以提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近年來,世界各國也積極開發高齡者科技,如日本發展的自動健康監測系統,以非察覺性(non-conscious)方式監測居住者生理狀況(physiological status);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徐業良等 (徐業良、吳昌暉、鄭智銘、馬鴻祥,民96;徐業良、吳昌暉、鄭智銘、馬鴻祥、甘凱文,民96) 研發的「可攜式遠距健康監測系統(portabletele-monitoring system, PTMS)」,以每一家庭(household)為健康監測資料傳送、儲存與分析的基本單位,子女、照護者和醫生可透過網際網路進入系統,查詢高齡者的健康資料。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ICT)的快速崛起與普及,已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再一起。今天,人們可以透過任何資訊通信設備或裝置,隨心所欲的獲得想要的資訊及訊息。日新月異的科技已無形的顛覆人們的生活形態,未來勢必將與人文生活結合,朝向「智慧型環境」發展 (丁育群,民94)。行政院於2006 年的「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中,便強調應善用ICT優勢,以「便利新科技、智慧好生活」為主軸,開創其應用價值,期盼實踐智慧化居住生活願景。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如何應用各種科技輔助,讓高齡者能健康、舒適、安全地享受生活,也更值得我們去探討 (陳芬苓,民94)。因此,本研究以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齡者居住空間設計為案例,導入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概念,期望透過情境系統設計,整合高齡者需求與資訊科技應用,進行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智慧化居住空間設計。

二、文獻探討

長庚養生文化村

   長庚養生文化村位於台灣桃園龜山鄉,其創立的目的以實踐台塑集團創辨人王永慶董事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奉獻文化於社會大眾的理念,規劃設計一個讓高齡族群獨立自主且具尊嚴的生活環境,並透過經驗與文化傳承,達到活到老學到老的目標。「養生」的意涵,即達到健康的生活。「文化」則強調豐實健康生活的內容,綜觀其整體規劃是以「連續性照顧之退休老人社區」為藍圖,包括:硬體設施、健康醫療、村民自治、服務措施、社區總體營造、生活照顧、跨社區互動等項目(林志郎,民93;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民91;黃琦絢,民93;龔文華,民93)。養生文化村提供完整的健康評估、健康計畫、健康促進及健康維護等服務,給予高齡者身、心、靈、社會及環境的健康生活;全區設置無障礙空間、綠化的景觀設計及緊急救援設施,隨時提供緊急救援服務,提供高齡者安全的生活環境。

智慧化住Smart Home

   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全球有許多國家開始整合各領域的資源,發展綠色能源、智慧化科技、健康照護之居住住宅(smart home,智慧住宅,如圖1 所示),讓人們享有安全、健康、便利及舒適的生活品質,即為智慧化住宅的最終目標。2006 年,台灣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科技生活化的概念後,將智慧居住空間的定義:「建築物導入永續環保觀念與智慧化等相關產業技術,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之 建築空間,創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與永續的工作及生活環境」,其範疇包括:智慧家庭、智慧建築、智慧社區、擴及都市範疇之智慧都市。

    隨著資通訊產業技術的提昇與資訊網路的崛起,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將其科技導入生活,達到智慧生活化的願景,但卻因傳統產業設備與高科技系統尚未能完善的整合應用,導致發展不如預期。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丁育群 (丁育群,民94))即指出「智慧好生活所需的行動通訊、網路、消費性電子產品,未來勢必要有通用的標準與共通的平台,以消除彼此介面,進而建構人機更直接友善的溝通管道,使人們在居住空間中能更順心如意,擁有智慧好生活。」由此可知,如果因跨領域間的系統平台未能有效整合,無法提供人們便利的生活模式,即不能稱為「智慧化」,因此,建構共通的系統介面,整合不同的系統平台乃目前發展智慧化居住空間的關鍵性問題。

    綜觀長庚養生文化村及智慧化住宅目前的挑戰,本研究期望整合兩者的優勢,相輔相成,從科技改善生活、關懷高齡者、有效健康管理及資源整合再造優質生態,進而成就優質高齡智慧化居住空間。

三、智慧化居住空間設計模式

   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大幅度改變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此時一波強調以人為本的「Human 2.0」概念也漸漸受到重視,人們開始思考科技如何了解人,並且與人互動。「Human 2.0」說明凡事應以人最原始的問題為出發點,而非一昧追求科技進步。由此可見,當我們發展智慧化居家空間的同時,必須「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去探討人的需求,而後透過與科技的結合,方能發展出符合人需求的智慧化居住空間,提升生活品質。

    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願景,期望將「安全安心」、「舒適便利」、「健康照護」以及「節能永續」等意念落實於居住的生活空間 (葉明貴、陳嘉懿,民97),如圖所示。因此,發展智慧化居家空間的過程,應結合「Human 2.0」的概念,以使用者的生活型態為基礎,考慮不同的使用者生活模式,從四個面向進行分析,察覺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最後透過資訊科技整合,呈現智慧化的居住空間。

    發展智慧化居住空間的目的,是希望讓人們享受安全、健康、便利及舒適的生活品質,而後導入科技生活化的概念,整合永續環保與智慧化等相關技術,方能開闊以人為本的智慧化居住空間。

四、高齡居家空間系統設計與應用

    探討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成功與否,除了空間功能的價值是否貼近使用者之外,人機介面(HCI,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是另一個重要關鍵,在這裡人機介面泛指使用者和空間互動的所有過程,是人與空間互動的媒介,可透過肢體動作、聲音、一個眼神、甚至是腦波進行操控。智慧化居住空間應能自然而然和使用者產生互動,讓人們隨心所欲的享受科技,而不是去學習如何入住智慧化居住空間,因此,良好的居家空間系統設計,可以發揮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最大效益。

    高齡者生活需求有別於其他族群,根據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民96) 統計報告,台灣高齡族群期望的老年生活以「身體健康」為第一重視項目,位於未來生活最擔心的問題,同樣以「自己的健康」項目占最多數,成功的老年生活,應追求身體、心理及社會多方面的健全 (徐慧娟、張明正,民93),由此可知,提供完善的健康照護與促進,為高齡居家空間系統設計的首要任務,因此,高齡居家空間系統應以健康照護與促進為中心,整合不同的服務系統,顧及高齡者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完備。

    在開發高齡居家空間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應用IPDD (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PDD)創新產品設計與開發方法 (曾俊儒、陳佳宏,民97),如圖4 所示,經由五個設計步驟,探討高齡者的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要求及慾望,將其轉變成系統開發的關鍵議題,最後發展為系統的特點。IPPD 流程(圖5)中的產品可視為有形或無形的成果產出,如:系統平台、服務或產品本身。

圖4 IPDD 創新產品設計與開發方法

 

1)找出高齡者新需求:

   本階段目標是根據趨勢分析找出高齡者日常生活的新需求,並以廣義的方式加以描述,協助研究團隊釐清要解決的問題範圍,從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與科技(technological)各面向(perspective)進行高齡者分析,找出符合社會結構變遷下的問題需求,最後歸納成40 個重要的宏觀設計議題,這些議題會互相影響,進而創造新的需求。

2)研究新需求:

   確認新的高齡者需求是設計創新的關鍵階段,注重質化研究,本階段根據40 個重要的宏觀設計議題,進行市場、工程、設計和高齡者情境分析,找出高齡者的心理需求、要求及欲望,轉換成高齡居家情境系統的價值主張,將關鍵的價值特性轉變成可執行方案,透過四個面向(aspect)的分析,模擬高齡者的生活情境,進行策略性規劃,最後歸納成十個高齡者的關鍵設計議題,做為高齡居家系統的發展依據。

3)新需求概念具體化:

   此階段將提出待發展的高齡居家情境系統概念,將十個重要的關鍵設計議題作為概念發想的依據,透過使用者角色(persona)的資料,進行情境設計、觀察、訪談和情境故事的分析,概念化過程中找出的高齡者需求特性,轉化成高齡居家情境系統的特色,最後提出系統概念架構進行評估。

4)落實新需求:

   在這階段進行高齡居家系統的細部設計,透過系統架構草圖、電腦介面設計及實際操作情境,描述完整且明確的系統功能,分析待整合的相關技術。

5)成果驗證與展示:

   最後,透過實際訪談高齡者驗證其需求及居家情境系統功能,並透過專利申請和參加相關設計成果展覽,發表研究成果。

五、高齡者居家情境系統

    本研究應用IPPD 的設計流程,針對長庚養生文化村空間提出新的系統概念「高齡者居家情境系統」,其概念以高齡者的生活習慣為基礎,將時間軸結合生活作息的想法,讓高齡者以自身習慣自然的與系統互動,如:早晨時,窗簾會根據高齡者的生活作息開啟,以營造自然情境的方式,讓高齡者自然而然的享受早晨時光;在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的設計也以時間軸方式呈現,只呈現高齡者當下所需的訊息,簡化使用者介面,並配合不同的自然情境,系統自動調整智慧化空間的功能,如:在同樣的睡眠選項中,午間和夜晚會呈現出不同的功能,圖6 為高齡者居家情境系統介面。

本研究也針對養生文化村22 坪的空間進行探討,並依據高齡者的生活需求重新規劃空間,最後建構九個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情境模式:1)外出模式2)衛浴盥洗3)親朋好友、(4)洗滌模式5)氣候感應模式、(6)早晨時光7)睡眠時光8)生監控 9)視聽饗宴,期望透過環環相扣的九個情境模式,達到智慧化居家住宅 「安全安心」「舒適便利「健康照護」以及「節能永續」的四個概念,提供高齡者完善的居家空間服務。圖7 為九個情境模式、圖8 為3D 空間模擬圖。

 

圖7 高齡者智慧化居住空間情境模式

 

(1) 外出模式:

   情境系統結合養生文化村的保全功能,當高齡者外出時,只需要取出卡片,就可以關閉所有的家電並啟動保安系統,讓高齡者不需擔心家電忘記關閉而反覆來往。

(2) 衛浴盥洗:

   在高齡智慧化居家空間的浴室部份,除提供舒適的盥洗環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考量。因此,情境系統除了會根據當下情境進行水溫、氣溫及光源調整之外;如果高齡者盥洗時間異常時,外界透過通話系統主動和高齡者聯繫,或者高齡者自行啟動浴室中的緊急呼叫系統。

(3) 親朋好友:

   高齡者健康應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健全。因此,情境系統透過圖像化的連絡介面,整合相關的通信設備,如:網路電話、傳統式電話及行動手機等,當高齡者要與親人或朋友互動時,只要點選圖像就能輕鬆的聯絡親朋好友。

(4) 洗滌模式:

   衣物清洗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任務,當高齡者在炎熱或寒冷的天氣需要洗衣時,情境系統會自動調整洗衣間環境氣溫,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清洗空間。

(5) 氣候感應模式:

   氣夠感應模式主要是適應地區多變的氣候狀況,當天氣炎熱及寒冷時,系統自動調整室溫,提供高齡者較穩定的氣溫;下雨昏暗時,系統自動調亮燈光。藉由氣候感應模式的應用,高齡情境系統可以因環境的差異提供不同的服務,簡化高齡者使用智慧化居住空間的過程。

(6) 早晨時光:

   系統根據高齡者起床時間,於每日晨間自動啟動,也可在睡前調整啟動時間,系統啟動時會透過百葉窗調整自然光源,營造出明亮的環境,並在百葉窗調整前預先調節室溫,讓長者享受舒適安全的晨間時光。

(7) 睡眠時光:

   啟動睡眠系統時,光源及室溫會根據當下情境進行調整,營造助於睡眠的環境;夜晚時,增加紅外線感應功能,當偵測到高齡者的下床動作,自動開啟臥房和通往浴室的輔助光源。

(8) 監控:

   健康照護為高齡者住宅不可缺的重要功能,情境系統整合相關的生理量測儀器,記錄高齡者每日的生理及活動資訊,透過與中央平台的連線,提供適當每位高齡者的飲食及活動建議。

(9) 視聽饗宴:

   情境系統目的除了建構舒適的高齡生活環境之外,也提供完善的娛樂模式,情境系統整合相關影音及光源系統,當高齡者想觀賞電影時,室內窗簾即自動關上及進行光源調整,讓高齡者置身在專屬的視聽劇場。

圖8 高齡智慧化居住空間情境模擬

 

、結

    近年來,各國政府積極提倡「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計畫,如何應用科技輔助於人們的生活已成為趨勢,發展「以人為本」的智慧化居住空間更是首要任務。

    今天,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人們開始重視高齡化社會伴隨的相關議題;發展高齡的相關產業,如:醫療照護、高齡輔具及銀髮住宅?等。在產官學積極發展智慧化居住空間科技的同時,本研究從社會發展趨勢下,運用科技整合「高齡化社會」及「智慧化居住空間」兩項重要的議題,強調「高齡者智慧化居住空間」應以人為發展中心,以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齡者居家情境系統設計為例,說明智慧

    化居住空間與使用者互動的關鍵在於系統設計與整合,研發過程中點出高齡族群的特殊需求,最終將其差異性轉換為情境系統的關鍵價值,期望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提供高齡族群一個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智慧化居住空間。

七、考文獻

丁育群(民94)。ICT vs. 傳統營建業創造智慧新生活 - 智慧化居住空間的發展趨勢 。電工資訊雜誌,178,頁37-40。

內政部統計處(民96)。老人狀況調查報告94 年。台灣: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 。

孫素真(民96)。銀髮族進住養生社區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徐慧娟、張明正(民93)。臺灣老人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現況:多層次分析。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3(2),頁1-36。

徐業良、吳昌暉、鄭智銘、馬鴻祥(民96)。可攜式遠距居家生理訊號監測系統。

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編著(卷專利公告號128671)。中華民國。

徐業良、吳昌暉、鄭智銘、馬鴻祥、甘凱文(民96)。可攜式遠距居家生理訊號監測系統(卷專利公告號 I287976)。中華民國。

曾俊儒、陳佳宏(民97)。高齡化社會下以科技輔助互動溝通平台 - 以CareTogether 設計為例。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4(2),頁69-82。

曾思瑜(民91)。瑞典、英國、日本高齡者住宅與入居設施體系之比較研究 。科技學刊,11(1),頁45-62。

林志郎(民93)。啟動預約登記服務-談養生文化村規劃特色。長庚醫訊,25(3),18-20。

葉明貴、陳嘉懿(民97)。智慧空間共通標準平台發展現況之國內案例調查報導。

上網日期:民97,12 月25 日。檢自:

http://www.ils.org.tw/2008/subject_content_report.aspx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民91)。申請設置照顧服務產業園區事業計畫書。長庚養生文化村。

陳芬苓(民94)。科技在老人健康照護之應用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10,176-186。

黃琦絢(民93)。從文化傳承論養生文化村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

龔文華(民93)。高齡者進住養生文化村意願之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

CEPD(2008a)。2008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在CEPD 編著(1 版)(頁1-413):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xecutive Yuan, R.O.C. (Taiwan)。

CEPD(2008b)。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 taiwan area: Medium variant 2006-2051。

在CEPD編著: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xecutive Yuan, R.O.C. (Taiwan)。

Fozard, J. L.、Rietsema, J.、Bouma, H.、Graafmans, J. A. M(. 2000)。Gerontechnology: Creating enabl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agei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26,331-344。

 

長庚養生村個案介紹

1.基本理念

  「養生」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健康的生活。「文化」的強調,是為了豐實生活的內容;養生文化村的規劃是要提供一個使年長者在身體活動、心智認知、生產力和生活滿意方面,都能享受健康樂趣的生活環境。

  (1)是積極的經營生活,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養護。 

  (2)協助年長者過獨立自主的尊嚴生活。 

  (3)提供醫學中心級的健康監護和衛教指導、預防保健。 

  (4)有可幫助高齡者提昇生理與心理適應的規劃方案。 

  (5)建立連續性照護體系,讓年長者無後顧之憂。 

  (6)是一個可再學習、再發展,並可達成心願和做出貢獻的場所。 

  (7)與社會脈動、家庭、親情仍能穩固結合。 

  (8)是一個年長者學術研究的中心,退休人員可負擔的費用。

2. 舒適安全環境

  (1)銀髮族最佳社區

  (2)完整的鄰里街坊,充滿人情味的銀髮族社區。

  (3)提供多種住屋坪數選擇、滿足不同需求的養生住宅。

  (4)全區無障礙的環境設計

  (5)專為銀髮族設計的生活空間,室內戶外全面無障礙。

  (6)全村綠化的景觀設計。

  (7)緊急救援服務

  (8)每戶設有緊急呼叫設施,以及全天候監控中心,隨時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9)專業營養飲食設計

  (10)專業營養師設計適合銀髮族的多元化健康養生團膳。

  (11)完整的社區機能

   ----設有超商、書局、銀行服務等商店區。

   ----設有小吃店、中西餐廳、宴會廳等餐飲區,提供團膳以外的選餐服務。

   ----設有體育館、健康俱樂部、水療池、游泳池等休閒設施,增進健康體能。

   ----設有會議廳,可舉辦大型活動及銀髮族相關議題研習會,增進社區活力。

   ----設有招待所,提供家屬探訪的住宿需求。

  (12)宗教活動場所規劃

   ----尊重個人宗教信仰,設置各種宗教聚會場所,滿足心靈需求。

  (13)網路化社區

   ----建構網路化環境,可供多元使用。

  (14)安全的警衛門禁系統

   ----24小時嚴密警衛,確保居住安全。

   ----進出刷卡記錄,一卡在手村內暢行無阻。

  (15)便利的交通

   ----專屬社區巴士定時定線行駛,連結台北、桃園地區交通網。

3. 完善健康照顧

  (1)健康照護陣容

  (2)專職護士提供健康諮詢。

  (3)專職社工師協助規劃愉悅的健康生活。

  (4)專屬社區醫院,派駐醫學中心級的專業醫師,提供週全服務。

  (5)積極健康服務內容

  (6)健康體適能檢測及處方建議,以促進身體健康及活動力。

  (7)在社區內設置社區醫院、特約門診、復健中心,方便看病復健。

  (8)流行性疫苗注射:預防流行性感冒。

  (9)服藥提醒及用藥管理:不用擔心忘記吃藥。

  (10)緊急醫療轉送服務:有護理之家、慢性院、林口長庚醫院為後盾。

  (11)依身體狀況量身訂做個人專屬的養生健康計劃。

  (12)照護管理電腦化,連結長庚醫院醫療體系,提供完整健康照護與緊急醫療服務。

  (13)定期健康檢查、防疫注射與體能檢測,確保身體健康。

  (14)定期舉辦健康講座、養生諮詢,推動健康促進與教導自我保健觀念。

  (15)建立個人健康資料庫,並隨時關心生活動態掌握健康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