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机考(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10:53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B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D

  A.资本主义社会    B.后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合作社经济的性质属于(   )C

  A.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D.本质上仍然是个体经济

4.在建国后的一个时期内,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   )B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

  B.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C.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过渡形式

  D.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个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5.在建国后的一个时期内,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   )D

  A.资本主义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控制和调节的具有社会主义取向的资本主义经济

6.在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   )C

  A.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    B.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C.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D.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形式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   )A 

  A.社会主义范畴    B.资本主义范畴    c.民主主义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

8.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矛盾

  c.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里,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B

  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0.在新民主主义的主要经济成分里,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C

  A.个体经济    B.合作经济

      C.国营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1.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B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了(   )B

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D

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A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15.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C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6.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B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段及其政党的领导,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指导思想是(   )A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社会民主主义D.民粹主义

19.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B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B

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2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A

A.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苏联建设成就及对中国的支援B.帝国主义阵营的四分五裂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运动高涨

2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

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

23.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   )D

A.它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B.它是一个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C.它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D.它是一个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2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   )A

  A.唯一的经济基础    B.主要的经济基础

  C.一般的经济基础    D.次要的经济基础

2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指(   )A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机械化    D.农业集体化

26.过渡时期总路线之所以强调“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原因在于(   )B

  A.社会主义工业化可以单兵独进

  B.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孤立进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可以在没有公有制条件下成功    。

  D.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工业化的严重障碍

27.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B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8.1952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是指(   )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成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

2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C

  A.三大改造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实现工业化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   )A

  A.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C.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

  D.先合作化、后工业化

3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   )B

  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    C.变革政治制度    D.变革生产力32.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最初形式而且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   )B

 A.换工劳动    B.互助组    C.初级社    D.高级社

33.农业合作社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   )B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34.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35.农业合作化最后在高潮阶段将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因而具有(   )A

  A.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B.国有经济性质

  C.全民所有性性质    D.低级公有制性质

36.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1956年底的(   )C

  A.国家对私营企业计划订货、统购包销或经销代销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取消定息

37.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C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38.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B

A.定息  B.国家资本主义  C.公私合营  D.四马分肥

39.我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   )B

A.没收、没收

B.没收、和平赎买

C.和平赎买、没收

D.和平赎买、和平赎买

40.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C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41.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B

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化、反贪污、反官僚主义.

42.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B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D.积极领导,稳步前

43.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A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C.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援助D.先合作化,后机械

44.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D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C.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援助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4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   )B

A.国家资本主义B.和平赎买C.合作化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

46.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B

A.由互助组到高级社再到集体化B.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C.由初级社到互助组再到高级社D.个体小农到互助组再到高级社

4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   )D

A.统购包销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

4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C

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D.进步性和顽固性

49.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A

A.合作化道路B.和平赎买C.国家资本主义D.限制

5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D

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团结、改造

C.利用、限制、批评  D.利用、限制、改造

5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法是对民族资产阶级(   )A

  A.和平赎买    B.剥夺生产资料

  C.公私合营    D.生活上给出路

5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有(   )D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中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53.邓小平说,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最成功的是(   )A

A.社会主义改造B.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C.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文化大革命

54.中共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最有特色的实质性内容是(   )A

A.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B.全行业公私合营

C.在商业方面实行经销代表D.在农村开展合作社

55.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6.剥削制度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57.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D            。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   )ABCD

 A.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C.初步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CD

 A.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B.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定位是(   )ABCD

A.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B.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D.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因素同时存在又以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ABC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   )ABCD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   )ABCD

  A.国营经济    B.合作制经济

  C.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B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9.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C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0.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BD

A.经销代销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加工订货

D.全行业公私合营

11.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包括(   )BC

A.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B.它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C.它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

D.它带有过渡性质,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12.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三改”是指(   )ABC

A.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3.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的是(   )ABC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D.改造人与改造生产关系的结合

1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BCD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两翼”是指(   )BCD

A.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   )ABCD

  A.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1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有(   )ABCD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了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_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18.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采用的形式为(   )ACD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变工队

  C.初级农业合作社    D.高级农业合作社

19.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具体是(   )ABC

    A.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D.手工工厂是地方国营经济

20.我国农业合作化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主要阶段与形式是(   )BCD

  A.私人资本主义性质的单干    B.带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D.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高级社

21.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原则是(   )ACD

    A.自愿互利    B.互助合作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22.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   )ABCD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23.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发生合作关系的一种(   )AD

    A.带有很大社会主义性质的    B.新型社会主义

C.混合经济    D.新型资本主义经济

24.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BCD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2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   )ABCD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6.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特点与经验是(   )ABCD

    A.先集体化、后机械化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循序渐进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合

27.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ABC

 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B.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 间的矛盾

 D.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

28.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ABCD

  A.和平赎买政策

  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D.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

2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   )ABCD

  A.要求过急

  B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C.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D.1956年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30.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这就是(   )BD

A.没有使用暴力,反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完成的

B.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C.没有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反而是通过自上而下方式完成的

D.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获得人民普遍拥护下完成的

31.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AB

A.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阶级政策

D.全面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重大意义

3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是(   )ABCD

 A.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C.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3.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BD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在( )ABCD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立国家的主人和生产资料的主人
 C.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三、判断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错)

2.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所以应先发展资本主义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错)

6.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错)

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错)

8.新民主主义社会带有过渡性质,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对)

9.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错)

10.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错)

11.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对)

1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错)

13.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对)

14.面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复杂形势,我们的斗争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对)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错)

16.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错)

17.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当务之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错)

18.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正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错

20.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错)

21.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错)22.建国初期党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建立新中国。(错)

23.新中国建立之始,政协会议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就已经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写进去。(错)

24.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建立的。(错)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错)

2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

27.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对)

28.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劳资两利,公私兼顾。(错)

2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错)

30.对民族工商业和平赎买就是国家一次性拿出一笔钱购买为国家所有。(错)

3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和平赎买政策。(对)

3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是剥夺政策。(错)

3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两面性。(对)

34.新中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完成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基本上不存在。对.

35.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的办法,不仅没有破坏生产,反而促进了生产。(对)

3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指的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错)

3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

38.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

39.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错)

4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对)

4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对)

4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错)

43.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这表明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了。(错)

44.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了。(错)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D

  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B

  A.大干快上,赶美超英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D.慢一点,稳一点

3.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其基本方针是(   )A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C.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D.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C

  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5.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重大问题的是(   )A

  A.毛泽东    B陈云    C.周恩来    D.邓小平

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B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    c.体现的是阶级斗争  D_必须用暴力加以解决

7.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D

  A.基本不适应    B.完全适应

  C.部分适应,部分不适应    D.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

8.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B

  A.《论十大关系》    R《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矛盾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9.“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最初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B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0.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是(   )A

  A.陈云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11.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鞍钢宪法”)是(   )D

  A.兼顾国家、生产单位、生产个人的利益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两参一改三结合”

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   )D

  A.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D.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13.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   )B

    A.已经搞清楚B.没有完全搞清楚

    C.什么也不清楚D.其他国家的学者搞清楚了

14.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和基本理论问题是(   )D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5.总结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   )C

    A.没有重视发展生产力    B.没有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D.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1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C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D.意识形态的不同

17.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针对的是(   )D

    A.农业社会主义    B.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C.民主社会主义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8.“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科学认识(   )D

    A.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B.社会主义根本目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的本质

19.“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   )A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

    C.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    D.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20.“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正确把握(   )A

  A.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关系

  C.先富与共富的相互关系    D.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相互关系

21.“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才能科学指导(   )D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实践

2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D

  A.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   )B

    A.生产关系的地位B.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社会主义生产目的D.共同富裕的目标

24.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   )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

2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D

A、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   )D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27.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途径和条件是(   )D

A.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B.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C.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D.发展社会生产力

2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B

 A.革命B.改革

 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

29.邓小平明确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D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C.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30.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D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32.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C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还严重存在着封建残余

33.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D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34.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错误的一项是(   )C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B.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C.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提出的概念D.第一次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35.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A.本质  B.特征  C.目标  D.原则

36.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D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3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D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D

  A.不断扩大生产    B.增加社会主义因素

  C.增强综合国力    D.实现共同富裕

39.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D

    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B.要靠改革开放

    C.要靠安定团结D.要靠自己的发展

40.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B

    A.根本目的    B.根本任务    C.发展动力    D.根本要求

4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B

    A.坚持治理整顿    B.发展经济    C.发展民主    D.发展科技和教育

42.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始终紧紧抓住的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B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科技

43.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A

  A.发展是硬道理   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C.关键是发展经济    D.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44.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根本体现是(   )A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

  C.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人民获得切实利益

  D.代表先进社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

45.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   )D

  A.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内容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先进生产力的主要特点    D.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6.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根本体现是(   )A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

  C.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人民获得切实利益

  D.代表先进社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

47.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   )B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

  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48.当今世界和未来的综合国力竞争及科技竞争,从根本上说是(   )D

  A.经济的竞争    B.科技的竞争    C.军事的竞争    D.人才的竞争

49.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D

  A.教育与科技创新    B.教育与经济发展

  C.教育与民主建设    D.教育与人才培养

50.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除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外,我国政府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是(   )A

   A.人才强国战略    B.人才竞争战略

  C.科技兴国战略    D.世界一流大学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有(   )ABC

  A.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B.刘少奇的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

  C.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D

  A.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排好几个方面的发展关系,包括(   )ABD

  A.重工业    B.轻工业    C.牧业    D.农业

4.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BC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敌我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   )A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目前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6.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   )ABCD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

  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7.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局限在于(   )ABCD

  A.艰辛探索但总体上没有摆脱苏联模式

  B.探索的一些正确成果没有在实践上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某些严重的背离

  C.探索中另一种“左”的倾向逐步发展,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

  D.最根本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方面提出的方针有(   )AB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中体西用”    D.“百花齐放”

9.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主要关系有(   )ABCD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10.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BCD

  A.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B.是因为过去对此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C.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

  D.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歧和困惑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

1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主要内容有(   )ABCD

  A.突出生产力首要的基础地位及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

  B.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前两句话讲生产力,后两句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

    特征

  C.突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本质要求

  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

1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彻底否定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主要观点是(   )ABCD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D.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1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   )ABCD

  A.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B.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

  C.是20世纪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D.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14.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大力发展生产力(   )ABCD

  A.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15.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ABCD

  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

16.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共同富裕是(   )AB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17.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ABCD)

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客观根据

1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19.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纠正了(   )BC

(BC)

A.以往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忽视生产关系变革的片面倾向B.以往忽视发展生产力,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片面倾向C.以往脱离生产力抽象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片面倾向D.以往脱离生产关系抽象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片面倾向

20.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D

A.公有制占主体B.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C.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共同富裕

21.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实践意义在于(   )ABC

A.它为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B.它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C.它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开辟了道路D.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2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包含的要点是(   )AC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社会公平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主要论点有(   )BD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D.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

25.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对于我国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主要原因是(   )ABCD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B.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的需要C.回应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的需要D.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与各种问题的需要

26.发展是硬道理,因为(   )ACD

A.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B.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C.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D.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国的中心任务

27.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依据是(   )ABCD 

  A.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言》就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该尽可能增加生产总量

  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只有发展生产力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才能站住脚

  C.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只有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会有更多的人相信社会主义

  D.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发展生产力搞好了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优势,有主动权

28.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即要(   )ABCD 

  A.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人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即(   )ABCD

    A.先进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

    B.先进文化没有充分发展    .

    C.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充分维护和发展

D.动摇和丧失了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30.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体包括(   )ABCD 

  A.改造落后生产力    B.提升传统生产力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3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命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BCD
A.要大力提高我国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科技水平
B.要大力提高我国各个领域生产力诸要素的科技含量
C.要通过继续深化各个方面的改革开放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
D.要慎重对待尚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2.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   )ABCD

  A.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教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C.增强国家科技实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富强

33.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ABCD 

  A.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B.努力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专门人才、创新人才

  C.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D.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使我国由人才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3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   )BC

A.还有第二、第三生产力存在B.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起第一位的决定作用C.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主导D.人文社会科学并不重要

三、判断题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社会义认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错)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错)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

4.在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对)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对)

6.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对)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错)

8.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层次的。(对)

10.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错)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特征的科学概括。(错)

12.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错)

1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错)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产党的领导。(错)

15.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错)

1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对)

17.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错)

18.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错)

19.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表现在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先进。(错)

20.社会主义绝不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错)

21.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

22.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法。(对)

2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搞社会主义的标准。(对)

2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对)

2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搞社会主义的标准。(对)

2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错)

27.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或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人民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对)

28.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错)

29.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对)

3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错)

3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对)

3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对)

33.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就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错)

34.“发展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错)

35.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对)

3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对)

37.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唯一的。(对)

38.政治和经济的协调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错)

39.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错)

40.发展先进生产力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 

4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错)

42.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根据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确定的。(错)

43.中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此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错)

44.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能不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情况

  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

  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D.毛泽东

3.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   )B

  A.《联共(布)党史教程》    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C.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4.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   )A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    、

  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

5.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度、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的是(   )B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6.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   )B

  A.初级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阶段    D.起步阶段

7.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C

的科学判断。 

A. 基本情况 B. 基本矛盾 

C. 基本国情 D. 基本任务

 8.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   )D

  A.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

  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正确的是(   )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只要党的政策正确,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可以逾越的,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0.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阶段,是由(   )D决定的。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B.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状况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生产力发展状况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D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   )B

A. 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C. 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   )A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B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   )C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阶段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16.在新时期,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进行大规模表述的是(   )B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C.1982年十二大    D.1987年十三大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8.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B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产品供给能力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改革

19.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又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B

A.1982年十二大    B.1987年十三大    C.1992年十四大D.1997年十五大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B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2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C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三个有利于”标准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D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5.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指(   )D

A. 改革和开放 B.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C.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6.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党的基本路线 

C. 党的思想路线 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A.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上说的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C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   )C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A.经济体制改革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D.政治体制改革

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   )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33.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

A. 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   )A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35.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   )B

 A.1949年全国政协    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

36.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   )D

  A.七届二中全会    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    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37.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早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构想的是(   )A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七届四中全会    D.党的八大

38.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   )B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接见外宾时

   C. 1982年十二大    D.1987年十三大

39.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   )C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十二大

  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十四大

40.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C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41.我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标志是(   )D

    A.十六大宣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C.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

4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C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3.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主要表现,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D

  A.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B.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实,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开始出现由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的历史转变

    C.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D.人均GDP值达到1000美元

44.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A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由贫穷到富裕

  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    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45.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C

   A.有利时机    B重要契机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大好机遇

4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7.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是(   )B

A.1978年12月    B.1979年12月    C.1980年1月    D.198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