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07:1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转)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
  在培养幼儿音乐素质中,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卡尔·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实践证明,这对于 节奏感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他独创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在德国被广泛采用 ,自1961年起专门成立了奥尔夫研究所,通过他们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使奥尔夫教学流传世界各国,在国际上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它是人类本能性自然、直接、即兴的流露。原始的 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由此可见,奥尔夫是力图通过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即兴演奏,通过与动作、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节奏,以唤起几乎一切人(特别是儿童)身上潜存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人们自然、自发的要求。他根据音乐的始源和发展规律即音乐生理——心理法则,建立起来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合理、科学、有效的。
     
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现在从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归纳出以下几种节奏练习方法:
   
一、语言节奏练习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如何通过民谣、儿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这里就不细叙述。但必须强调的是,要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或唱),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
   
如:
   
(附图 {}
    这是一首通过说儿歌,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的练习。加上拍手、拍腿、跺腿三种不同节奏型的伴奏方式,使这首儿歌的节奏练习具有音乐性,不是纯机械性地打拍子,而是在流畅、自如、有力度的变化,富有表现力的伴奏过程中,掌握节奏。
   
二、声势练习
    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为幼儿自己创造节奏型(为儿歌、歌曲伴奏)积累素材。
   
根据幼儿认识具体形象的基本特点,我们采取用红、绿、黑三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是拍手的节奏,拍腿的节奏,跺脚的节奏。幼儿可自己看着谱而动作;也可由教师边指导幼儿看谱来做节奏练习;还可以不看谱, 而由教师先拍一种节奏型,让幼儿模仿,反复再现。从而使幼儿听觉快速反映得到培养,同时得到了节奏的练习。这种学习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声势练习。
   
以下提供几组练习作为参考:
    1.
拍手声势练习
   
(附图 {}
    2.拍腿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手拍左腿。 符杆向上表示右手拍右腿。 符杆同拍向上下,表示双手同时拍双腿。
   
(附图 {}
    3.跺脚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脚跺地。
   
符杆向上表示右脚跺地。
   
(附图 {}
    4.综合声势练习
   
每一种节奏型,包括二至三种声势练习,拍节奏时从左至右看节奏谱,按节奏进行三个声势的节奏练习:
   
(附图 {}
    三、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儿歌式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 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拍手、拍腿、跺脚三组为歌曲伴奏:
   
(附图 {}
    四、轮说节奏练习
    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儿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幼儿分成两组或三组进行轮说,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 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例如:
   
(附图 {}
    请第一组小朋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一组晚一拍)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 组说到敲呀敲锣时再反复一遍敲呀敲锣,最后说时两组找齐。
   
五、变奏节奏练习
    同一首儿歌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节奏则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例如:
   
(附图 {}
    以上我们介绍了五种节奏练习的方法,它不仅要求幼儿动手、动脑,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 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去感知节奏,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是沉闷地、一 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这种学习节奏 的方法,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音乐)即是(快乐)的至理。这完全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音乐教学方法,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案:声势——拍腿
教学目的:
  1.节奏训练
  2.学乐器的准备练习
  3.读谱入门:节奏谱视奏
  4.听力训练
  5.即兴演奏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
教学建议: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
——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
——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
——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
——放一段蒙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
——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 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个教案提供了一种可能。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