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事迹尘封58年的少年抗日女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7:55
一位事迹尘封58年的少年抗日女英雄2009-07-20 14:04

                                   

 

 


      一位事迹尘封58年的少年抗日女英雄——张晶麟

                                                    王士波 徐洪强 孙宗勇 田宏耀

 

                                                 远方来信,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强烈刺激我们产生采访张晶麟事迹这一欲望的,就是这封寄自河南的推荐信。这封信是原河南日报社资深编辑王秉亭1999年3月2日寄达的。这位建国前从荣成参加革命的热心老报人,在信中建议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社、威海日报社等新闻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大庆之际,大力宣传报道15岁就英勇就义的山东省原荣成县俚岛区峨石乡自卫团团部干事、刘胡兰式的巾帼英烈张晶麟的英雄事迹。


王秉亭老人在信中写道:“这位比山西刘胡兰还早五年牺牲的少年英烈,因为当时胶东抗日根据地被日伪军据点分割,延安《解放日报》、山东《大众日报》、胶东《大众报》等都未能及时发现、宣传报道。在建国5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为共和国的诞生而牺牲的先烈。特别是像山东荣成刘胡兰式的烈士张晶麟,年仅 15岁就为国牺牲,希望各新闻单位派得力记者采访报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位山东‘刘胡兰’……”

这封来信震撼了我们,探寻张晶麟烈士事迹的念头油然而生。当天,我们把电话打到了荣成市民政局,却惊悉该局惟一的知情人王可鹏已于前不久去世。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突然中断,不禁心急如焚。别无办法,只好寄希望于荣成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了。不幸的是,他们也只是在上学时听老师讲过张晶麟的故事,对她的详细事迹也不十分明了。但我们并没有放弃,鉴于当时的俚岛区现已分为寻山、俚岛两个镇,经过分头联络,终于得知张晶麟烈士还有一个比她小五岁的堂弟健在,我们如获至宝,决定马上去拜访这位老人……


                                          堂弟回忆,姐姐是个泼辣的苦妹子

下车一看,零乱破旧的山村,历尽沧桑的草房,令我们大吃一惊:这就是青安屯?村委会主任张敬先和张晶麟烈士的堂弟张敬麟迎了出来。虽然英烈已离开我们58年了,但一提起张晶麟,老人心里仍免不了难过。“几十年来,我最痛苦的就是一直不知道堂姐的具体出生月份。”。

张晶麟,1926年出生于荣成县俚岛区青安屯村(现辖属寻山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她出生前两个月被贫困和疾病夺去了生命,家里连埋葬他的棺材都买不起。母亲是个勤劳、倔强的妇女,依靠辛勤耕耘村北的一亩贫瘠的山岭薄地和给本村小学教员做饭维持生计。虽然是个女孩,但张晶麟的降生,还是给这位无助的母亲带来了一线希望。一个寡妇守着一个幼女过日子,生活之凄苦可想而知。张晶麟在母亲的影响和艰难生活的磨炼下,养成了耿直、刚烈的性子,见到不平的事情,敢于挺身而出。
张晶麟10岁那年,村里办起了女子半日制学校。那年月,极少有女孩子上学的。可是,母亲知道当“睁眼瞎”的苦处,为了让孩子长大能够成为家庭摆脱贫困的支柱,她咬紧牙宁愿自己再多吃些苦受些累,也要节衣缩食让女儿读书。张晶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上学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优良。在学校里,老师每次讲起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爱国故事时,她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听得十分入神,回到家里还讲给母亲听…… 敬麟介绍说,村里好多知情人都已过世,现在只有73岁的老支书、伤残军人张守仁还了解一些情况。


                                           日伪扫荡,少女挺身闹革命

踏进张守仁家那低矮的草房,感到很压抑。见到我们,正坐在土炕上看电视的张守仁非常高兴,老人边吸烟边回忆说,我与张晶麟烈士同年出生,1945年参加革命,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右臂被炸去了半截,左手被炸得只剩了两个手指,是捡了一条命回来的。1949年转业回家后,担任了20多年村支书。我曾在1966年参与调查收集过张晶麟烈士的事迹,才对她的情况有了初步掌握。
1938年,青安屯村张华丰兄弟三人以开小酒店作掩护,建起了我们党的地下联络站。当时,我们村建党早,群众基础好,到1940年就成立了抗日救亡组织,被称为“小苏区”。

1940年 2月,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了我们的家乡。敌人把“小苏区”青安屯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来我们村烧杀抢掠。一天中午,伪军中队长孙克文又带着一队人马猛兽般地闯进我们村。敌人首先放火烧了村民的房子,浓烟笼罩着整个村庄。接着,敌人又杀害了张春生老汉和丁南、喜英等孩子。敌人的马匹任意践踏田间的庄稼,把村里的家畜、家禽以及财物洗劫一空。敌寇离去后,张晶麟回到村里,看着这惨不忍睹的景象,她怒火中烧,晚上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张晶麟便找到了村里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张之诚。在她的热切要求下,她被接收加入了村妇救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她很快懂得了革命的道理,热爱共产党,拥护八路军,积极从事抗日宣传,站岗放哨,工作十分投入,成为全村妇女中的一名活跃分子。从此,一个少年革命者在火热的抗日斗争中脱颖而出。
1941年4月初,经张之诚推荐,中共俚岛区委决定调张晶麟到峨石乡担任自卫团团部干事。张晶麟接到调令后,热血沸腾,异常激动。她对张之诚表示,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革命的需要,报国的机会,我一定在新的岗位上积极工作。第二天晚上,张之诚按照通知要求带张晶麟到乡里报到。
峨石乡的环境十分恶劣,但张晶麟无所畏惧,总是没日没夜地走村串疃,检查岗哨,组织妇女识字班,教少年儿童唱革命歌曲,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屠刀面前,视死如归为大义

横贯胶东半岛的伟德山支脉大恒山,是荣成县伟德山区、荣山区及俚岛区的制高点和交通要道。大恒山南山腰有座虎础寺,山后则是险要的关隘杏华门,乃是威海通往俚岛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日伪军一直想利用这座古寺安设据点,妄图切断荣成中部各区之间以及与威海的联络,以摧毁我伟德山中心抗日根据地。敌人的阴谋被我们及时识破了。峨石乡委接到县委指示后,立即组织附近群众拆除虎础寺。

张晶麟听到消息后,马上找到乡委书记鞠同善,请求执行这个任务。她接受了任务后,连夜和其他几名同志分头到沟陈家、山后、桥子沟、柯家口、初家泊等村庄组织发动群众,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乡委驻地花园村。

第二天(即1941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拂晓,张晶麟和干事小黄没顾上吃早饭,怀揣了一块玉米饼子,就匆匆地赶到了虎础寺。不久,拆寺的群众也带着锨镢、镐头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在张晶麟和小黄的指挥和带动下,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突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汉奸告密,俚岛据点的日伪军得到拆寺的消息后,立即派来了人马,气势汹汹地包围了虎础寺。日伪军一边嚎叫着“捉拿共产党”,一边开枪射击。听到枪声,拆寺的群众慌乱起来,情况万分危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张晶麟很快就镇定下来,机智沉着地对小黄说,我年龄小,目标也小,你赶紧带领群众突围。她边说边组织指挥群众疏散突围。自己装着大喊“村长”,有意暴露目标引开敌人。最后群众安全脱险,可是张晶麟却落入了魔掌。


张晶麟被捕后,敌人立即将她押往俚岛据点。穿过俚岛街时,两旁挤满了人群。张晶麟像一位出征凯旋的壮士一样,昂首挺胸,从容不迫,脸上毫无惧色。

被押到据点后,敌人用了鞭打、吊拷、老虎凳、钉指(趾)头、烙铁、灌辣椒水、摇电话机等多种严刑逼供,张晶麟被打得遍体鳞伤,一次次昏绝。敌人的残暴令人发指,但是,张晶麟并没有屈服,反而更加激发了她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敌人采用“持续轻度用刑”战术,轮番折磨张晶麟,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汗如雨下却不昏迷。但她一直坚贞不屈。据俘虏回忆,所谓“轻度用刑”包括竹筷夹手指、脚趾,手榴弹壳敲指(趾)甲,压杠子,扭胸肉,搓肋骨,香火点鞭伤,烧烫不烧红的烙铁烙身,纸烧脚掌……。但敌人得到的只是张晶麟的怒骂。


农历八月初一凌晨,黔驴技穷的日伪军将张晶麟押到了俚岛东烟墩山山坡上。张晶麟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来了,她扶着一棵苍翠的松树,艰难地支撑起伤残的身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骄傲。面对刽子手举起的屠刀,张晶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党的好女儿张晶麟壮烈牺牲了。她,倒在了祖国大地的怀抱里。
青山为之震动,大海为之哭泣,战友们、乡亲们一遍遍、一声声呼唤着她———张晶麟!
一个只有17个月“军龄”的战士。
一个只有15岁韶华的巾帼少年。
一切都是那么短暂,但她留给世人的,却是那么绵长……
烈士牺牲后,凶残的敌人把她的头颅高挂在俚岛村示众。但敌人的残暴并没有吓倒已经觉醒了的胶东人民,胶东半岛的抗日烽火愈燃愈烈,英雄的荣成儿女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国之路,6500多名荣成儿女血洒疆场,先后涌现出100多名将军。

 

                                               张晶麟,人民永远怀念您


一位名叫杨振福的个体业主主动提出给我们当向导,他说:“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讲张晶麟的故事,她的事迹在我们村几乎家喻户晓,很值得宣扬。”
“1968年12月9日,俚岛公社为张晶麟烈士立了碑。我上学时,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师生来给烈士扫墓。后来,荣成市政府把烈士墓迁到了青山烈士陵园。至今俚岛仍有许多人在清明时节来这里祭奠烈士英灵……”
我们肃立在张晶麟墓遗址前,脚下的俚岛湾惊涛拍岸,东烟墩山松涛呜咽,耳边起了烈士坚定的声音:“怕死就不参加革命。我今年15岁,再过15年,我还是要干革命!”

第二天早上,我们前往荣成市青山烈士陵园祭奠张晶麟烈士。来到张晶麟墓前,虔诚地把58 朵鲜花敬献到烈士墓碑前。

58朵鲜花,寄托着我们对尘封58年英灵的哀思。
张晶麟,用她花季一般的宝贵生命,用她朝霞一样的灿烂青春,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凯歌。她的英名,就像刘胡兰一样,就像千百万革命烈士一样,将永远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