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教父乔布斯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05:37

苹果教父乔布斯传

(全方位描述他的传奇人生)

 

《苹果教父乔布斯传》内容简介:苹果公司创办人兼前CEO、迪斯尼公司的最大个人股东——乔布斯,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企业家,他改变了计算机、电影制作和音乐、手机等多个影响人类生活、教育与娱乐的行业。

《苹果教父乔布斯传》从乔布斯的个性、生活、家庭、经营管理、产品等方面,全方位地描述了他不断超越的传奇人生,分析探讨了他成功的因素和人生理念。

永远探索为什么

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一个人童年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性格形成以及未来发展有毋庸置疑的重大影响。

1955年2月24日,“苹果”缔造者 史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而且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这里度过。旧金山是美国西部一个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

据前美国《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观察,1955年前后正是美国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大多数领导个人电脑革命的领袖人物都出生于1955年。1954到1955年间出生的卓越的技术领导者之一,除了乔布斯外还包括:微软的两位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太阳微系统公司的 CEO 斯科特?麦克尼利等。

20世纪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快速步伐正不断对外扩张,国内也饱经资本主义经济大恐慌的风雨。乔布斯的青少年时代,正是美国经济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的惆怅和60年代的震荡交替时期,但是在时尚文化和科技方面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那时在旧金山的硅谷地区,全球著名的IT行业中心正在形成。在那里,有从美国“曼哈顿计划”实施以来,聚集的许多科技工作人员。而且,为了实现美国的宇宙飞船登月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要合作城市正在那里崛起,并且成立了大批的电子公司。

另外,在文化方面,环境优美的旧金山还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宽宏大度气质。在旧金山,来自世界各地的白人、黑人、黄种人,虽然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迥异,但他们都能和谐共处。在这里,唐人街连着拉丁区,日本城直通联合广场;维多利亚式的房屋固然赏心悦目,希腊的“艺术宫”、雕龙镂凤的唐人街、日本城的五重塔等也让人目不暇接。

在旧金山,各种艺术表演应有尽有,世界级的芭蕾舞、高雅的古典音乐、乔布斯的诞生地旧金山以金得名,其后更以硅谷和嬉皮文化著称世界,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曾这样形容它:“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百老汇的音乐剧、缠绵悱恻的爵士乐,都可不分高下地融入这座城市节拍之中。在这片土地上,任何的标新立异都不会招来旁人的侧目,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楷模。正如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

正是旧金山这种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孕育了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创造了硅谷千千万万奇迹般的成功故事;也是这座城市,掀起了“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革命

乔布斯本来想做一个像达?芬奇一样的艺术家,然而,现实并不一定朝人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在未出生前,乔布斯就面临着被“抛弃”的命运上演了人类“丑小鸭”的故事。

在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收养无父母的孩子就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乔布斯就是那被收养的孩子中的一个。乔布斯的亲生父母当时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因乔布斯不期而至,他们只好到加利福尼亚偷偷地生下了他。

此时,乔布斯的生母出于名誉考虑,决定让其他家庭来领养乔布斯。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她很快选定了一个律师家庭来收养。然而,就在乔布斯出生后,律师夫妇突然表示他们想收养的是女孩而不是男孩。

这个突然的改变让乔布斯的母亲猝不及防,她只好给领养预备名单上的另一个家庭打电话:“有一个不请自来的男婴,你们愿意收养他吗?”那是一对十多年来一直想收养孩子却始终没有实现愿望的夫妇,他们接到电话后,立即欣然前往,并向乔布斯的母亲承诺一定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抚养。这对夫妇就是乔布斯的养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

保罗?乔布斯出生在农家,深受美国中西部加尔文教义的熏陶。克拉拉则从小就生活在旧金山的教会区。保罗?乔布斯对生活总是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浑身散发着充沛的活力。他十几岁时就放弃了读中学的机会,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四处打工挣钱,三十多岁应征参加了“无赖海军”美国海岸警卫队,并掌握了管理轮机舱的技能。后来,他在旧金山港口退役并与克拉拉结婚,然后就回到了印第安那老家。然而,旧金山对保罗和克拉拉的诱惑太大了,于是,在1952 年,他们又卷起铺盖回到了旧金山,而且保罗找到一份向用户索要汽车欠款的工作。由于他是个大块头以及拥有喜欢挑战的个性,他非常适合这份有点危险的工作。就这样过了三年,他们遇到了可爱的小乔布斯,并认定这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那个孩子。

虽然保罗和克拉拉心地善良,可是,乔布斯的母亲发现他们俩不仅没有念过大学,保罗?乔布斯甚至连高中都没有上过,这和她当初的想法相差甚远。

于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她一直拒绝在领养书上签字。但是这对夫妇非常喜欢乔布斯,在多次沟通之后,他们向乔布斯的母亲保证“一定会让孩子上大学”。这样,这对夫妇才取得了领养权,他们如获至宝,高兴地把乔布斯接到自己的家中。在收养了乔布斯后,他们举家迁往了南旧金山的一座工业城镇芒廷维尤。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与乔布斯同年出生的另一位天才 未来的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他与乔布斯的命运截然不同。他出生在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这个家庭给予盖茨的不仅有温暖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还有盖茨所喜欢的各种知识。

与比尔?盖茨不同的是,乔布斯的养父母是一对漂泊在城市里的普通打工者,他们一直在为生存而奋斗。养母克拉拉为了给乔布斯支付游泳课的费用,得靠给别人看孩子挣钱。

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乔布斯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也切身体验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下层人民生存的艰难。当然,乔布斯的心灵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他怪异的性格真诚坦白而富有激情,同时又狡黠偏执、暴躁易怒。然而,他还有一种更值得称赞的品质,那就是积极反省修正错误。正是这种反差鲜明的性格,使他演绎了一波三折的“苹果传奇”。

乔布斯在小时候就已经具有与众不同的潜质。童年的乔布斯和发明家爱迪生很相似,面对这个充满了奇异事物的世界,他们比一般孩子更为好奇,并什么事情都想亲自去尝试一番。

当年,爱迪生四岁时,曾在树林里一棵树上看见一个野蜂窝。他便好奇地踮着脚,把脑袋伸过去看个究竟,结果却被野蜂包围蜇昏了过去。当小爱迪生费劲地睁开眼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爸爸和妈妈正焦虑关切地看着自己。小爱迪生的父亲本想抓起来狠揍一顿,可是此时,他面对满头大包、全身红肿的儿子,既心疼又生气地说:“我的儿子,你干吗非要去碰那些危险的东西呢?你知道你这次差点见不到爸爸和妈妈吗?”

在天才看来,他们天生就是要探索未知的,他们与生俱来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所以面对眼中不可知的世界,他们一定要探寻个究竟。

和当年的爱迪生一样,乔布斯长到三岁时,另类的他就显示出了与一般孩子不同的一面。他总是在凌晨4点就睁开大眼睛开始“探险”活动,迫使父母不得不给他买摇摆木马和电唱机,让他听着摇滚乐自娱自乐,不至于打扰家人休息。

聪明而好动的乔布斯也经常制造一些惊险的事件。他曾把一枚金属发卡插进电源插孔里触了电烧伤了手,吓得父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和小伙伴们用毒蚂蚁的药瓶建了一个小型化学实验室,他因为吞了一瓶灭蚁剂不得不去医院洗胃。虽然乔布斯是一个让人费心的孩子,但他的养父母却认为再有一个女孩情况会好些,于是又收养了比乔布斯小两岁的黑人妹妹帕蒂。

也许是童年生活单调的原因吧,为了哄乔布斯在家里呆着不出去闯祸,童年时代的乔布斯天天4点就起来捣乱,父母不堪骚扰,只好给他戴上耳机,让他在摇滚乐中自娱自乐。家里的电视总是一天到晚开着。小乔布斯的意识里因此也接收了许多杂讯,这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以至他后来坚决而清醒地认定电视是一个“最腐败的科技”。他说:我们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的大脑基本停止工作,打开电脑的时候,大脑才开始运转。过去十年中,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电视对人的精神和心智是有害的。大多数电视观众都知道这个坏习惯会浪费时间并且使大脑变得迟钝,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呆在电视机前面。关掉电视吧,给自己省点脑细胞。还有,电脑也会让你的大脑迟钝,不信的话你去跟那些一天花八小时玩第一视射击游戏、汽车拉力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人聊聊看,你也会得出这个结论的。不过,乔布斯还是愿意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能刺激他产生互动与思考的科技电脑。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童年的经历对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乔布斯因为生性与众不同,加上父母对他的宠爱,使他从小就任性自由。父母又忙于生存,忽略了他的与人交往的教育。在他上小学后,就遇到了一个人生中的大难题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上小学后,乔布斯依然是独立、任性、淘气。他上课从不听讲,也不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且还经常在课堂上老师唱反调。有一次,老师问班上同学:“你最不了解的问题是什么?”乔布斯举手答道:“我搞不懂为什么我们家一下子就变得穷了!”

当乔布斯依着在家里我行我素的性格来应对老师和同学时,却遭到了打击与排斥。就因为常常和老师唱反调,乔布斯总是被赶出教室。由于他爱捣乱、不服老师的管理、不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认为做这些作业纯属浪费时间),学校多次勒令他退学。与此同时,乔布斯从同龄伙伴那里并没有收获什么,得到的尽是麻烦,因为他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了。就像他的老师所回忆的那样:“有点不合群,他看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他的一位同学曾这样描述他:“乔布斯是一个孤单的、相当爱哭的男孩。我们曾经参加过一支游泳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就会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很难协调。”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他也对学校很厌烦,从而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人际关系不良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以致形成他未来人生道路的一大障碍。人们甚至忧虑地说:“乔布斯肯定会进监狱的。”

然而,此时一道温暖的阳光照在了乔布斯的心上。就在乔布斯上四年级的时候,一位老师接纳了他,那就是影响了他的一生的 伊莫金?特迪?希尔,是这位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乔布斯说:“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她教四年级提高班的课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我的情况。她极力敦促我学习,甚至会这样说:我真希望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给你5美元。 就这样,希尔老师激起了我内心的学习热情。”就在这样一个庭院里,乔布斯打开了他好奇的童年世界。乔布斯说:“如果不是这位老师,我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被送进监狱的。”

人的一生最珍贵的不是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遇到良师益友。希尔老师的欣赏与爱护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乔布斯孤独的心灵,一直激励鼓舞着乔布斯。这一年对乔布斯的独特人格塑造可以说是至关重要。乔布斯在那一年学的知识要比小学其他任何一年都多,以至老师想让他跳过五年级直接进入这个学校的初中学习。但是乔布斯的父母也许从经济角度考虑,没有同意这样做,而是提前让他进入芒廷维尤的克里滕登中学学习。

然而,这所克里滕登中学的条件比起乔布斯上的小学差远了,甚至在培养学生的才能和特长方面还没走上正轨。当地的警察往往被请来制止学生斗殴,芒廷维尤的一些地痞流氓惹是生非的本领,也让喜欢搞恶作剧的乔布斯自叹不如。

乔布斯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这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了。刚刚恢复的正常的他渐渐又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乔布斯感到非常痛苦,他决定下一年不去这所学校上学了。

那年夏天,乔布斯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保罗。经过长时间商量,保罗和克拉拉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乔布斯就会变成不良少年。他的养父保罗?乔布斯回忆说:“他说他实在不想去了(回那所学校上学),因此我们只好搬家。”

如果不是这次搬家,乔布斯就不会认识沃兹尼克,那么世界上就没有苹果公司。

正是乔布斯狂放不羁的个性、富有进取心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再加上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使他能通过自己的艰苦拼搏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和决策者。找到兴趣所在我非常幸运,因为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我钟爱的东西。沃兹和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车库里面开创了苹果公司。我们工作得很努力,十年之后,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小子发展到了超过四千名的雇员、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

未来的人生轨迹其实早已深埋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之中。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硅谷的中心地带,电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周围地区发展起来,全美各地最优秀的电子设计工程师也云集此地。

乔布斯的家地理位置很好,他的街坊邻居都是惠普和其他一些电子公司的电子计算机工程设计人员,他们更喜欢烙铁而不是棒球棒。在这样浓厚的电子科技氛围中,对于不善交际的、难以合群的小乔布斯来说,硅谷的电子元件则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乔布斯最大的幸福就是尽情沉浸在电子产品的热情中,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并琢磨如何改进。

乔布斯还和一个在惠普工作,名叫拉里?兰格的邻居成了朋友。有一天,兰格带回家一个炭精麦克风,并将它拿到车库给乔布斯看。乔布斯的兴趣顿时被激发,此后他每天回家都在兰格的车库里闲逛,向这位惠普公司的工程师请教无数个问题。工程师也对乔布斯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

1967年,在乔布斯的“努力”下,他们又举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这里是个电子新兴城市,建立了很多著名的电子公司,也有不少顶级的电子工程师。乔布斯非常喜欢这座城市,这不仅让他着迷,更让他感到兴奋。这与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在帕洛阿尔托,乔布斯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乔布斯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在这里,乔布斯进入库比提诺中学。那时候,他依然不善于交际,又因为他比同级的同学都要小一岁。乔布斯在学校里显得更加孤僻和郁郁寡欢。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乔布斯,他依然痴迷于电子产品,独自沉醉在电子产品的世界里。

在进入新学校一个学期后,乔布斯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他和乔布斯一样,也是一个电子迷,而且他们俩都身材瘦小不适合做运动员,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的人,因此,两个人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对于他们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经常利用放学的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自美国“曼哈顿计划”实施以来,这里聚集了许多科技工作人员,而且为了实现美国的宇宙飞船登月计划 , 这里成立了大批的电子公司。时间,到学校周围捡别人丢弃的电子组件,然后找个废弃的车库在那里专心研究怎样把这些电子组件组装成电子产品,而且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

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到乔布斯对电子产品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了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周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工程师,并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乔布斯继续参加惠普发现者俱乐部的活动,并决心制造一个频率计数器。

有一天,因为需要一些制作频率计数器的零部件,他从帕洛阿尔托市电话黄页上查到惠普公司的合伙创始人休利特的号码,然后给他打了电话。在聊了大约20分钟之后,乔布斯得到了他需要的零部件。休利特对这个15岁孩子的勇气印象深刻,他给乔布斯提供了一份暑期工作,在惠普装配频率计数器。当然,乔布斯没能造出自己的计数器,但是这没什么大不了,能够在惠普工作,他已经“上了天堂”。

当时,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内部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复杂产品对他来说也不再高深莫测。正如乔布斯所说:“对我来说,这些东西已经不再神秘,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如果说天才与天才的相遇是难得的机缘,那么天才与天才的合作将会做出更惊人的事情来。在乔布斯16岁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位天才苹果计算机的发明人史蒂夫?沃兹尼克。

在1968年,乔布斯和好朋友比尔?费尔南德斯进入霍姆斯特德高中学习。而这所学校也是远近闻名的电子学小专家沃兹尼克当年上学的地方。当时,沃兹尼克已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一年级学生。

乔布斯虽然没有见过沃兹尼克,但他在学校里早已知道了沃兹尼克的鼎鼎大名,人们都称他“沃兹”。在乔布斯和费尔南德斯学习的电子学课程中,任课老师总是不断向他们提及沃兹尼克,说他是最优秀的学生,几乎获得过所有学科比赛中的奖项。014

老师的夸奖让一直为自己电子学知识自豪的乔布斯感到很不服气,他想见见别人眼中的“天才”人物到底是什么样子。正巧沃兹尼克是费尔南德斯崇拜的偶像,也是邻居。尽管沃兹尼克比费尔南德斯大五岁,但他俩都热爱电子设备,并且一起做了几个科学实验项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沃兹尼克对电子产品的痴迷程度和专业程度绝对在乔布斯和费尔南德斯之上。沃兹尼克的父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师。在很小的时候,沃兹尼克在父亲的启发影响下,就喜欢修拆电子产品。在10岁时,沃兹尼克就自己设计并组装了一台晶体管收音机。11岁时,他又自己组装了一台业余无线电台和计算器。13岁时,他已掌握了电子计算机的大部分原理,并设计出一台电子游戏机。对于沃兹尼克的才能,连他的父亲杰里?沃兹尼克都曾自豪地表示道:“沃兹尼克是一个电子科学领域的天才。”

沃兹尼克喜欢聚精会神地研究电路板,就像他的妈妈所说:“他在设计电路板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别人在这个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引起他的注意,我要想让他注意一下别的事情,就要用铅笔戳一下他的脑袋。只有这样,他才会将眼神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在研究电路板的时候,沃兹尼克不但是精神高度集中的,而且悟性和思维也总是处于最佳状态。

少年沃兹尼克一直都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创造出一台出色的计算机,但是因为电子零件的价格太昂贵,所以他必须在图纸上不断设计,他希望能以最少的芯片数量制造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计算机。

1969年夏天的时候,沃兹尼克决定把更多时间放在研究电子产品上,于是他邀请费尔南德斯加入他的团队。因为做事有条不紊的费尔南德斯在沃兹家对面的车库里有一个精心制作的、非常适合设计工作的操作平台。沃兹尼克兴奋地对费尔南德斯说:“我想设计一种能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的装置,比如,打开电视只需要旋转一下按钮。对于计算机,我也想设计一个按钮,一按下去,指示灯就会亮。”

费尔南德斯和沃兹尼克为了能在计算机上安装沃兹尼克所说的机械装置,两个人在车库里没日没夜地做实验,尽管在炎热的夏日他们总是汗流浃背,可是这并不能浇灭他们研发这种装置的热情。他们不厌其烦地做实验,向专业的电子工程师请教问题,用低廉的价格购买各种他们所需的电子组件。

最后,他们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了。一个18岁的大男生和一个13岁的小男孩设计了类似电视按钮的装置,并根据组装计算机时喝的饮料的名称将这台机器命名为“奶油苏打计算机”。

这令他们兴奋不已,之后沃兹尼克还把这项发明向当地报纸《圣何塞信使报》的记者展示。虽然在演示的过程中,闪光灯使电源着了火,但这名记者看完沃兹尼克的演示后,依然相信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于是,在第二天的《圣何塞信使报》上,他用大篇幅描述了沃兹尼克研究的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不惜笔墨盛赞沃兹尼克是一名技术天才。报纸上还刊登了沃兹尼克的大幅照片。实际上,沃兹尼克设计的机械装置比打入市场的第一台功能相同的计算机装置早了五年,可见沃兹尼克的确是一个科学奇才。就这样,有一天,费尔南德斯邀请乔布斯去看他和沃兹设计的计算机。

乔布斯也第一次见到了沃兹尼克。在观看完沃兹尼克研发的装置后,乔布斯兴奋异常,就像他后来回忆所言:“我简直惊呆了,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在电子学方面的知识是无人可比的。可是,当我见到沃兹尼克的时候我的想法改变了。在电子学方面沃兹尼克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水平比我高的人。”也许沃兹尼克和乔布斯天生就要成为好朋友,两个人的性格非常相似,同样孤僻,同样是学校里调皮捣蛋的高手,最重要的是同样喜欢电子产品。更为关键的是,沃兹尼克具有实际的操作技术,但乔布斯却有一往无前的勇高中时代,乔布斯深受“垮掉的一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成为一位长发披肩的少年嬉皮士。如果他们合作可谓如虎添翼,一定成功。

此时,乔布斯已经知道自己是个被收养的孩子,因此更增强了他要有所作为的愿望。当他看到沃兹尼克和费尔南德斯设计出的计算机装置时,他的内心激起了极大的奋斗决心。

在中学时代,乔布斯就一直在探索他未来事业的方向 那是能让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情。

在初中时,乔布斯在迷恋电子设备的同时,他也开始对一些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认识了莎士比亚、狄兰?托马斯等古典作家,还读了梅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三年级时,还上了文学创作课,这时的他也许想当个作家。

在这个热爱体育的西方大国 美国,几乎每个人都参加体育活动,不是这种运动的爱好者,就是那种运动的爱好者。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乔布斯曾有过新的努力方向。这时,他好像对电子学失去了兴趣,因为在游泳俱乐部参加的游泳训练占去了他很多时间。但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这方面发展,因为他发现他真不是做运动员的料。

后来,乔布斯又在周末到海尔蒂克商店打工。在那里,他再次对电子元器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海尔蒂克商店堆放着很多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因为在美国硅谷,可以以任何借口把电子元器件扔掉。比如,颜料涂得不好,出错率太高,设计出了新的元器件。这些被扔掉的元器件往往是非常好的电子元器件,而它们时常可以在海尔蒂克商店里找到,另外,在其他的设计室和学生作科学实验的学校里也能找到一些元器件。

在高中时,乔布斯还深受“垮掉的一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成为一位长发披肩的少年嬉皮士。当时,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统一、顺从,转变成了70年代的个人主义思潮。距乔布斯住所不远就是旧金山市“垮掉的一代”叛逆者们和嬉皮士文化的中心伯克利。因此,正在迷茫中的乔布斯很快就吸收了这种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他对个人主义非常向往,拒绝受各种规则的约束或胁迫,甚至沉迷于迷幻般的自由世界。在学校里,16岁的乔布斯,不论外表还是行为都变得越来越与众不同,与那些嬉皮士们已相差无几了。

就在这时,这些嬉皮士们发现了如何破解电话公司长途电话系统的窍门,掌握了“免费”打长途电话的技术。出于好奇,在一个老牌黑客那里,乔布斯和沃兹见识了一种盗打长途电话的做法用自制的“蓝匣子”盗电话线路。经过几次试验后,沃兹设计了一个性能非常好的“蓝匣子”的电子装置。

这个“蓝匣子”要比其他盗打电话高手所用的好得多。乔布斯说:“我们简直入迷了,真是难以想象,仅仅是制作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匣子就能把电话打到世界各地。”当然,他们没有意识到拨打这种免费电话是一种偷盗行为。

接着,乔布斯靠着从父亲那里学到的说服人的本领说服了沃兹,把他们的“蓝匣子”卖掉。然后,沃兹在自己的大学宿舍里装配“蓝匣子”,乔布斯则在自己学校里销售这些装置。在一次演示过程中,沃兹竟充当国务卿基辛格给罗马教廷打电话,并要求要与罗马教皇保罗六世通话。当得知罗马教皇正在睡觉而还没有醒时,沃兹生气地挂了电话。

在遇到几次险些被警察抓住的经历,以及持枪行凶的购买者的威胁之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在售卖出约200台蓝色匣子后决定关门歇业。因为他俩都不想因为自己的爱好而进监狱。这次教训使乔布斯在以后的岁月里永远远离危险。

因为这件事,乔布斯的赚钱的热情也很快熄灭了,他对中学学业也失去了兴趣。这时正是20世纪70年代,个人主义的思潮在美国西海岸兴起。乔布斯很快就吸收了嬉皮士们那种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在这段时间,他和女同学克里斯?安常常在一起散步、喝酒、吸食大麻。

乔布斯很喜欢伯克利嬉皮士世界的氛围,他在每个星期总要从硅谷跑到伯克利两三次。在这里,很少碰到硅谷的熟人,他可以在湾区漫步,思索各种想法和实践的可能性。乔布斯在伯克利的所思所想,也深深影响了他对未来的决定。每天都是最后一天每天早上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做我想做的事情呢?如果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一定会找到人生的方向。”

1972年,乔布斯17岁了,他和所有的花季少年一样开始思考人生问题,开始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从而开始规划未来的人生之路。当时,乔布斯的朋友沃兹尼克和费尔南德斯也都面临着人生方向的选择。

在1973年2月,沃兹尼克开始了他在惠普公司高级产品开发部门真正的工作,不久费尔南德斯也加入了,在这里两人设计了新款的手提式计算器。

乔布斯从霍姆斯特德高中毕业之后,在挑选自己喜欢的院校时,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一面。他挑选大学时的倔强态度,一如他当年说服父母把家搬到帕洛阿尔托。

乔布斯在周围地区的大学里考察了一番后,他觉得这些学校不适合他。他认为伯克利虽有巨大的阶梯教室,却是个批量生产学位的制造厂;斯坦福四平八稳,过于呆板。另外,乔布斯不愿意进斯坦福大学或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还因为这两所学校离家太近。他希望走得远一点儿,以此逃脱父母的掌控。后来,他决定去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里德学院的私立文科学校就读,在太平洋西北部生活一段时间。

里德学院以崇尚自由思想、善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著称,但是,同时它也是一所收费很高的私立学校。里德学院昂贵的学费,并不是一个蓝领家庭可以担负的。所以,乔布斯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吃惊,不仅仅是因为收费很高,还因为里德学院离他们家很远。但是乔布斯说,他只想上那所大学,要是上不了,就干脆不上大学。面对情感“敲诈”,为了信守“让孩子上大学的承诺”,父母最终妥协了,又一次满足了任性的乔布斯的要求。他们倾其所有,拿出了全部积蓄为他交了学费。

离学校正式开学还有几天,父母开车送他去里德大学。当时,校园里空荡荡的,他们把儿子送到后,就跟他道别了。这次分别在乔布斯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说:“当时算不上其乐融融,我好像说了句好吧,谢谢,再见。 我甚至不希望楼里有人看见我的父母,甚至不希望自己有父母。我只想像个肯塔基来的孤儿,我想看看,生活到底是什么。”

如果父母要知道他当时的想法不知道有多伤心:十几年来,含辛茹苦的养育,难道结果就是这样 被一个长发披肩、行为怪异、思想反叛的儿子无情地索取到一穷二白?但是,他们也许没想到这是天才和他们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

1972 年,17 岁的乔布斯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他向往的里德学院,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

里德学院创建于1908年,学校距俄勒冈州最大的城市波特兰仅有15分钟的车程。这所学校与其他大学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因为它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而是因为它是美国西北部一所崇尚自由思想的学校。嬉皮士的精神导师蒂莫西?利里等人物经常在这里发表演说,这也是他为什么要选择里德学院的重要原因。

在里德学院自由的氛围中,乔布斯的反叛精神也发挥到了极致。在学校的时候,他不仅头发和两肩齐平,而且经常赤脚,穿邋遢、破旧的衣服,借以从外表来显示自己与其他所有人的不同。

但是,生活中总是矛盾不断。里德学院可以忍受学生们的乖张举止,但有一个条件是:他们必须配合校方完成繁重的学业 那些毫不通融的教学大纲、冗长的必读书单和繁重的必修课程还等着他们学呢,而且有成群结队的教授在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里德学院,乔布斯很想取得好成绩,但不是在学习方面,而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在那时,来自东方的思想潮流冲击着里德学院。在里德学院,从蒂莫西?利里、理查德?阿尔珀特到加里?斯奈德,这些东方问题专家都受到了不少学生的推崇。有些学生对纯哲学和不可知、无答案的问题兴趣浓厚,比如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理: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生?我们所做为何?人的生命有何真正价值?对良知的召唤,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很得人心。

学生们大谈佛教和印度教中的“业”和远游,他们在精神上离经叛道,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乔布斯也决定把兴趣转到东方哲学上来,提高一下对东方文化的认识。

里德学院教务长杜德曼曾这样形容他记忆中的乔布斯:“他除了那副伶牙俐齿令人难以招架之外,还拒绝接受一般人早已信服的真理。简单地说,他是个十足的叛逆者!他不会巧言令色、投机取巧,他对一切事实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任何东西他都想亲自检验一下。”

由于乔布斯在学习上用的时间要远远少于在其他方面的时间,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十分糟糕。就这样,乔布斯在里德学院上了六个月后,他就里德学院是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东南部的一所私立文理学院,成立于1908年。

里德学院是一所崇尚自由思想的学校,它以善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著称,同时也以收费高而闻名。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厌烦了。他觉得大学不仅让他花光了养父母的积蓄,而且他既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干什么,也不确定大学能否帮助自己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

有一天,乔布斯忽然从书中读到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过,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从那时起,他每天都对着镜子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情吗?这件事情真的值得我去为它投入激情吗?在这样的不懈的追问中,乔布斯明白了未来的人生方向,他很果断地作出决定:从里德学院退学,并设法向学校要回了所交的学费,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乔布斯曾表示,他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从退学以后才开始的。他后来回忆当时说:“因为年幼无知,我选择了一所和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们倾其所有资助我的学业。在六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当时,我的人生漫无目标,也不知道大学对我能起到什么帮助,为了念书,还花光了父母一生的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害怕的,但现在回头去看,这是我一生所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

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而是开始旁听那些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

对于从学校退学,乔布斯似乎从来没有后悔过。如乔布斯所言,从里德学院退学后,他不必再为那些恼人的学科和学分烦恼,他有大量的时间去选修自己喜欢的科目。乔布斯的一位好友在回忆他退学时说:“乔布斯选择留在里德学院是因为在这里他能学到他想学习的知识,又不必为学分所累,同时,在业余时间他还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972年12月,乔布斯在里德学院就读仅一个学期之后就辍学了。然而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里德学院,在一间废弃的宿舍里住了一年,学习书法、哲学和外国文化。

里德学院确实是一所比较自由的学校,他们对这种现象并不介意,乔布斯甚至还与里德学院的教务长杰克?达德曼成了好朋友。他跟乔布斯一辩论就是几个小时。杰克?达德曼对他当时的印象是:“他爱思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点非常有吸引力。你不能用三言两语的大白话把他打发掉。他拒绝接受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他要自己摸索。”

那个时候,里德大学提供了全美国最好的书法教育。整个学校的每一张海报、每一个抽屉上的标签,都是漂亮的手写体。由于乔布斯已经退学,不用再去上那些常规的课程,于是他就选择了一个书法班,想学学怎么写出一手漂亮字。在这个班上,他学习了各种字体、以及如何改变不同字体组合之间的字间距、如何做出漂亮的版式等。乔布斯认为,那是一种科学永远无法捕捉的充满美感、历史感和艺术感的微妙事物,太有意思了。上书法课也第一次激发了他一直潜藏的艺术天赋。

乔布斯没有想到的是书法竟然让他拥有了那么大的优势。正是通过学习书法让他掌握了不同的字体,而这也成为了苹果电脑的最大优势之一。乔布斯在后来的演讲中说: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在我的生命中会有什么实际的运用价值。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设计第一款苹果电脑的时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

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苹果电脑。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苹果电脑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个人电脑就不会有现在这些美妙的字形了。当我十年后回望当初这一切因缘际会时,真觉得生命非常神奇。

乔布斯在大学这段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在书法上有浓厚兴趣外,他还痴迷于东方哲学。他们选修了宗教课程,在学院的图书馆阅读了大量关于宗教和哲学的书籍,尤其对佛教非常感兴趣。他还和在大学认识的好朋友丹尼尔?科特一起探讨佛教、互相切磋,把那个时代的佛教相关读物一网打尽。包括《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宇宙意识》《突破修行之物质观念》《动中修行》等,最打动他的是《禅者的初心》。因此,乔布斯也越来越深信:人的内在有一种较高的智识水平的本能,他也希望自己能在那些在抽象的知识以外有重大发现。那时,乔布斯读书闲暇时,总是独自钻研哲学和苦思冥想,试图在宗教中寻找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他因此成为了一个素食主义者,并经常到当地一个印度教寺庙学习禅修。虽然身无分文的乔布斯当时生活很窘迫,但他热爱那段日子的每分每秒,因为他的好奇心可以随意放飞,任由直觉带领他们前进。

在1973年暑假,一个朋友去了印度,聆听了印度瑜伽大师尼姆?卡洛里?巴巴的教诲,感受了一种“好似充了电的爱的气氛”。这一切更加激发了喜欢追根问底的乔布斯去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的渴望。他也希望得到喜马拉雅山踏雪而行的瑜伽行者的亲自指导,以至有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这两本曾经让乔布斯痴迷的书,也是一直畅销西方世界的哲学经典。寻找伟大的顿悟拥有追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1974年,为了能实现到印度朝圣的目的,乔布斯离开里德大学,返回父母在洛斯拉图斯的家,开始找工作。他不求岗位好,不求工作长期稳定,只想找份活儿,让他能攒够钱去一趟印度就行。

一天早上,他在浏览《圣荷西信使报》的分类广告栏时,看到阿塔里公司有个电子游戏设计师的岗位空缺。阿塔里公司是在富有朝气的硅谷地区成长起来的,发展的速度之快有点出人意料。阿塔里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开发了一种乒乓球电子游戏的装置(Pong),然后它以这种游戏迅速打开了市场。

但该游戏被装置在桑尼维尔的一个小地方时,由于玩者众多,游戏线路阻塞严重,因此阿塔里公司迫切需要一个电子机械师来解决这一问题。广告上的招聘条件是此人必须是世界知名的电子机械师,公司会为他提供良好的娱乐服务和较高的薪水。虽然乔布斯对这个公司一无所知,但他还是想去碰碰运气。

当乔布斯走进阿塔里公司在森尼韦尔的大堂时,马上就被眼尖的前台接待员看到了。但是,应聘那天,阿塔里公司的人事主管并没有决定要录取乔布斯这个奇怪的小伙子,因为毕竟乔布斯那时并没有在电子游戏开发方面表现出他的独特眼光,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娴熟的技术和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充分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硬是软磨硬泡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真正决定录用乔布斯的不是人事主管,而是阿塔里的首席工程师奥尔康。由于人事主管实在无法应付乔布斯,便向奥尔康抱怨:“一个非常奇怪的家伙来这里应聘,他说他不会走,除非我们录用他。我看,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让警方把他带走,一种是我们只能雇用他了。”

身体圆胖、性情开朗的奥尔康听完人事主管的抱怨后,出于好奇心说:“把他带进来让我看看。”奥尔康对乔布斯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嬉皮士。那时19岁的乔布斯穿着旧衣服、赤着脚,完全是个美国嬉皮士的样子。尽管在那时的奥尔康看来,乔布斯是完全没有资格被录用的,但是最终他还是录用了乔布斯。

后来在谈到他为什么会录用乔布斯时,奥尔康这样说道:“我真不知道为什么雇用他,他除了想做这份工作且有一点活力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

但我正是看中了他内在的那种活力,具备这种活力就能把这份工作做好。而且他还有一种想象力,要知道,想象力的概念是 一个人内在的想象能力,并不依靠外在的东西。他的思想很单纯,没有任何的杂质。”

无论奥尔康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录用了乔布斯,此时的乔布斯成了阿塔里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是事实。这份工作可以让乔布斯每小时得到5美阿塔里首席工程师艾伦?奥尔康是乔布斯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这除了让他维持日常生活外,还让他逐渐有了一点小积蓄。

乔布斯自己感觉在阿塔里的工作还算如意,但是他的上司就不这么认为了。乔布斯对其他员工十分傲慢,非常难以相处。迫不得已,他的上司只好重新安排他的工作,让他只在晚上工作。这样一来,乔布斯就不会打扰到公司其他的员工。同时这也给乔布斯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在没人知晓的情况下,让老朋友、另一位天才 史蒂夫?沃兹尼克到办公室免费玩他们都喜欢的竞技游戏GranTrak。作为能无限制玩游戏的交换,沃兹尼克帮他完成工作。在电子游戏开发领域,乔布斯的技术当然完全比不上沃兹尼克。这一点乔布斯自己也承认:“作为工程师我远不如沃兹尼克优秀。”此时的乔布斯正逐渐走近心中的梦想。

1974 年夏天,19 岁的乔布斯虽然在阿塔里公司任职,但他心中有着坚定的精神信仰,他最大的渴望是到印度朝圣。因为印度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是许多圣人生活的地方,他对那里充满了无限向往。

不久,乔布斯终于争取到了去印度的机会。有一天,乔布斯突然找到奥尔康要求辞职,理由是他要到印度见识一下那里的宗教圣人。当时,阿塔里公司在德国的游戏市场出了点问题,于是,奥尔康决定让乔布斯在去印度之前先到德国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奥尔康简单地给乔布斯介绍了一下德国那边的情况,就让这个年轻的嬉皮士起程。奥尔康让乔布斯在两个小时内解决问题,结果乔布斯真的就在两个小时之内把问题给解决了。

之后,乔布斯光着脚、穿着破烂的衣服就到了印度。这身打扮是他自己想要的,他认为这代表着一种特别的追求和审美观。乔布斯是和大学朋友丹尼尔?科特约好一起去印度的,不过,他先到了几个星期。

乔布斯有幸参加了印度中北部哈德瓦每12年一次的大型宗教节日无遮大会。他说:

有一天我在喜马拉雅山脉走着,凑巧碰到一件事。原来这天是某一个宗教的节日,一位“巴巴”(圣人的意思) 这个特殊节日里的圣人 正带着一大群信徒在庆祝。我可以闻到美食的味道,而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曾闻过美食的味道了,因此我走上前致敬,并在那里吃起了午餐。

不知什么原因,这位“巴巴”看到我坐在那儿吃饭,马上走向我,坐下并大笑起来。他不太会说英语,而我也只会讲一点北印度语(即印地语),但他试着与我交谈。这一点很好玩,因为这里有数以百计的印度人,他们跋涉了数千英里,为了与这位“巴巴”待在一起十秒钟,而我只是为了吃点什么而偶然加入,他却拉着我走上山路。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山顶,那儿有一口小井和池塘,他把我的头浸到水里,并从口袋里拔出一把剃刀,开始刮我的头。我彻底被吓到了。19岁的我在异国,登上喜马拉雅山脉,而这位印度“巴巴”,把我从人群中拉出来,在山顶给我剃头。

乔布斯哪里知道,这位“巴巴”一眼就看出他具有专业修行者的素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19岁的他意志坚强,为了追寻心中的理想,能不怕艰苦,不远万里,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国度,其勇气与毅力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到印度朝圣的这次经历对乔布斯来说,可谓又惊险又刺激,它完全出乎乔布斯的预料,也是乔布斯在热闹的硅谷所体验不到的。

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他和科特以新德里作为据点,白天出门乘坐破旧的公交车。晚上,要走过用破铁皮和包装箱做的贫民窟小房子,还有在垃圾堆上觅食的奶牛和睡在马路边的穷人。他们还沿着干涸的河床长途跋涉好几天,忍受着脚被磨出了血的痛苦,去拜访了几位瑜伽导师。后来,他们还受到西藏的诱惑,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不过却糊里糊涂到达了古老的温泉小镇马纳里,睡在油渍渍的床单上,染上了疥疮

乔布斯此行的结论是:在印度,他没有找到心中的圣人。正如他所说:“我们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待上一个月,得到醍醐灌顶的顿悟。”此时的印度已不是两千多年前那个文明古国,曾经辉煌的佛教已在这里消失,剩下的只有印度教瑜伽士高深莫测的说教、保健符和礼拜桌。

印度的真实状况与它神圣的光辉之间所存在的触目惊心的差距,让乔布斯对他幻想中的印度产生了许多疑问。特别是在印度,他第一次遇见那么多的穷人,他们和加利福尼亚穷困的嬉皮士不一样,因为嬉皮士们的穷困是可以选择的,而印度穷人的贫穷是命运使然,是难以改变的。在印度,乔布斯接触到很多人和事,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美国和印度在物质生活的舒适度方面简直有天壤之别,他以前的所思所想在当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乔布斯心中产生了不少疑惑:“我生平第一次开始思考,也许托马斯?爱迪生对改变世界作出的贡献,比卡尔?马克思和尼姆?卡洛里?巴巴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大。”此时,乔布斯也许还在掂量智慧和财富哪一个更重要,他又回到那个许多西方人一直没搞清楚的老生常谈的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许,他还不明白物质世界仅仅是人类大脑想象的体现,是内在的观念驱动着人的身体去实践,去创造出了这个世界。

此刻,乔布斯的内心也萌生了一种艺术家的想法 通过物质来传达思想,感动人们,使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决定以一种与过去不同的全新方式开始迎接他新的人生之路。佛教、瑜伽、素食是青年乔布斯最为迷恋的几样东西,然而,这次的印度朝圣,乔布斯却没有找到心中的圣人。

在印度体验了极度贫困和疾病之后,乔布斯毫无满足和成就感地回到家中,并于1974年秋天回到阿塔里公司上班。此时的乔布斯几乎变了一个人。他更加瘦了,原来的长发也剃光了,而且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脑子里似乎总在思考着什么。

此时,让乔布斯难过的是:在东方寻求真谛的经历和充斥着电子游戏、机械制造的现实之间差距太大,让他的大脑无法调整平衡因而备受折磨。另外,在乔布斯长大后,亲生父母的下落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结。

乔布斯极度渴望了解他的亲生父母,并开始广泛搜寻亲生父母的消息,了解他何以是他而不是别人。因此他总是处于一种精神上很迷茫的状态,这驱使他去寻找精神的真谛。

乔布斯先是向北出发,去了俄勒冈尤金镇的一家旧宾馆,即由加利福尼亚的精神科医生阿瑟?贾诺夫的学生改造而成的“俄勒冈感觉中心”。“俄勒冈感觉中心”似乎是在帮助患者作情感大扫除。于是,乔布斯花1000 美元参加了为期 12 周的心理治疗。

乔布斯在尤金镇待了大概三个月后,对“俄勒冈感觉中心”的做法大失所望。他又游荡回加利福尼亚,在洛斯加托斯租了一户人家的一个房间,每天黎明做一小时冥想,再照常去阿塔里上班。

后来,离他很近的帕洛阿尔托的禅宗中心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乔布斯是一个不愿受约束、很难接受监督审查的人,他又极力想搞清楚这个近乎疯狂世界的本来面目,同时又想解决自己长期无法求解的疑问。因此,博大精深的佛法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里德学院学习宗教神学时,乔布斯就被佛教中的禅吸引住了。这个禅宗中心是由一个研习禅宗的日本僧人千野创办的。乔布斯和好友科特经常去拜访他,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对乔布斯来说,禅是能满足他内心需求的一种良好指导。对世界、人生、生命的整个运作过程都进行透彻分析的佛法,深刻地影响着乔布斯对人生真谛的探索,而且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030找到改变世界的点对我来说,这些东西已经不再神秘,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要想拥有真正伟大的产品,首先要拥有改变世界的野心。多年来,在乔布斯身上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那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富有进取心的精神,还有强烈的个人愿望。他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拼搏,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和决策者。

1975 年,20 岁的乔布斯变得越来越现实。这时的他迫切希望获得成功,这种心情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是为了证明他所想的是正确的。在这种想法的催促下,乔布斯开始关注市场上的动态,四处寻找那个改变人生的机会。

当时乔布斯仍在阿塔里公司上班,并重新和沃兹尼克建立了联系,他相信沃兹是技术方面的高手,而他则具有很强的经营能力,他们的合作将有无限利益。1975年1月,在《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阿尔泰(Altair)诞生了。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计算机发烧友中掀起了一股研究电子学的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硅谷里的一群计算机迷成立了“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俱乐部成立后,成员从最初的 30 人迅速扩大到 100 多人。乔布斯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便同沃兹尼克一起加入了俱乐部。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成员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组建自己的计算机。在小组的聚会里,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向组员们展示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沃兹也常去参加计算机俱乐部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的聚会。在聚会时他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受不同意见的启发而提出新的想法,然后他就兴奋地勾画出新的示意图,而且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他就能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了。在1975年的秋天,沃兹就自豪地展示了一种新电路板的几张设计图纸,而到了第二年年底,他就把第二个电路板设计出来了,这两个电路板都是用来驱动颜色显示的。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富于创新的氛围里,沃兹越来越得到尊重。很多人对他能用那么少的部件、那么高超的技术进行设计工作难以置信。

当时,大多数的小组组员都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价值178美元的英特尔8080芯片上,它是阿尔泰8800的核心部件。沃兹尼克觉得英特尔微处理器虽然给人的印象深刻,但是价格对于他这样的穷人来说过于昂贵了,他没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的电脑梦想得益于“家酿计算机俱乐部”,这个计算机发烧友的自发组织直接催生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也点燃了硅谷电脑革命之火。有过多的钱去购买英特尔微处理器。因此,沃兹尼克开始寻找价格不高的替代品。

在一次展示会上,沃兹尼克发现MOS集成电路技术的6502芯片可以代替英特尔微处理器,而这种芯片只售20美元。于是,沃兹尼克便开始研究如何让MOS技术的6502芯片代替英特尔微处理器的工作。最终,他编写了一个基本编译程序让6502 芯片能正常运作。紧接着,沃兹尼克开始基于芯片6502设计计算机。他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

在输入数据方面,沃兹尼克没有像阿尔泰计算机那样用八个前端板转换器输入数据,而是采用了键盘输入数据。至于输出方面,沃兹尼克更是突发奇想,将其连接在电视上,而不是电传打印机或价格昂贵的显示器。

乔布斯在电脑设计方面的技能有限,但是他敏锐地意识到沃兹当时的设计项目是一个伟大的工程,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将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他告诉沃兹,他要把这项技术变成电子企业,这是他一直想做到的。沃兹设计出一款可以连上网络打字并即时回传字符显示到电视屏幕上的终端机。033

当沃兹的头脑里思考如何改进电路设计时,乔布斯这位经营天才却想的是给他们的计算机起一个两个人都喜欢的名字。由于他常和朋友们一起去俄勒冈州的苹果农场,乔布斯还很喜欢吃苹果,另外,“苹果”在电话本的排列顺序中也位于“阿尔泰”之前,于是,他给自己的品牌起了个既文雅又不呆板的名字苹果计算机。

沃兹很赞同“苹果”这一名称,但他仍对和乔布斯的合作关系表示怀疑。

沃兹并不想放弃白天在惠普的工作,而他的父母也怀疑他们的儿子能否和乔布斯搞好合作,更别说一起办公司了。沃兹的父亲杰里?沃兹尼亚克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他的儿子要与这个“没有做过任何事情”的家伙“五五分成”。

沃兹的妻子艾利斯也厌烦了沃兹把他们的房间变成备用电子元器件仓库的做法。但乔布斯则非常坚定,他经常给他的伙伴沃兹打气、鼓劲。在1976年4月 1 日愚人节这一天,沃兹终于答应合作了。

1976年的愚人节,21岁的乔布斯、26岁的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40岁的罗恩?韦恩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长达10页的合作书,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合作书上写着,乔布斯和沃兹占有相等的股份,还有10%的股份属于罗恩?韦恩。韦恩是史蒂夫在阿塔里公司的好友,他答应帮助史蒂夫和沃兹。公司的名称叫“苹果”, 他们把他们的第一批产品叫做“苹果一号”,希望他们的产品像苹果一样能源源不断地“从树上掉下来”。

三人最初计划只生产每个25美元的裸电路板,并以50美元的价格卖给计算机爱好者,这些爱好者会将电路板与必要的芯片和其他零件一起装配成计算机。但是,万事开头难,他们没有钱购买组装50台完整的计算机所必需的零件。不过,乔布斯却一点也不担心,他认识到这只是宏伟计划的开始。

为了筹集生产最初的计算机印刷电路板的费用,乔布斯以15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他的大众汽车,而沃兹则以25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心爱的惠普65 可编程计算器。可是他们两个人筹集的资金加起来依然少得可怜。

在 1976 年 4 月的一个星期四,当他们把电路设计图纸拿到家酿计算机俱乐部时,他们的黯淡前景也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当时,沃兹站起来展示自己的电路板,解说它的特征,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然而后来,情况突然发生了转机,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聚会上,乔布斯向保罗?杰伊?特雷尔展示了苹果电脑。特雷尔经营的彼特商店是美国第一家计算机零售连锁店。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特雷尔认为苹果电脑大有前途,表示很感兴趣并要求与乔布斯保持联系。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乔布斯就光着脚衣衫不整地来到了彼特商店,想看看这家商店对他们的产品有多大的兴趣。为了证明要做乔布斯的经销商,特雷尔决意冒一次风险以每台计算机500美元的价格订购他们的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一听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第一笔“大生意”。沃兹说:“那是我们公司成长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事件,在以后的发展中,公司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重大、如此出人意料的事件。”

在生产计算机之前,要购买元器件,而在购买元器件之前,必须要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或者至少是银行贷款。乔布斯凭着一往无前的满怀信心,把产品订单揣在口袋里,不知疲倦地跑遍整个硅谷,以寻求资金支持。

在经历了多次拒绝后,乔布斯来到一家比较大的产品公司 基鲁夫电子公司。鲍伯?牛顿是基鲁夫公司的经理,乔布斯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乔布斯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小伙子,但仍显得羽翼未丰。”他说他会和特雷尔一起检查确认这份订单的真实性。

对于那些做事没决心的人这时也许会说“好吧,我过几天再给你打电话”,然后就离开了。但乔布斯没有这样做,他没有离开,而是一直等到牛顿给特雷尔打了电话。特雷尔当时正在参加电子行业的会议,但最后牛顿还是给他打通了,他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这个坐在他办公桌旁边的瘦小的年轻人确1976 年,26 岁的沃兹尼克制作出了一块没有键盘、机箱、声音和图像的计算机电路板。21岁的乔布斯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将这块电路板命名为“苹果一号”,并立即投入生产。实有一份价值 2.5 万美元的订单。

打完电话,牛顿就放心了,然后他允许乔布斯赊欠一大笔货款,购买了基鲁夫公司2万美元的电子产品,但还款期限只有30天。很显然,乔布斯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向彼特商店交付计算机成品,然后用交易货款偿还在基鲁夫公司购买元器件的费用;二是在一个月内想出其他办法偿还货款。乔布斯对是否能按时偿还货款毫不在意,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鲍伯?牛顿的要求。

年轻有为的乔布斯一点不担心欠着债去完成彼特商店的定单,但是老练的韦恩却比较担心。从法律上讲,合伙协议就意味着他对苹果公司发生的任何债务得承担无限个人责任。因为韦恩曾经历过关闭他在拉斯维加斯工程公司的感情痛苦,所以他不想再次经历另一次财务困难风险,因此在苹果公司创立不到两周的4月12日,韦恩获得一次性800美元的支付后放弃10%的股份。多年后韦恩解释说:“如果苹果公司失败了,我会经历最惨痛的痛苦。乔布斯绝对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我已失去了叱咤风云的精力。”

为了尽快完工,乔布斯穿着他那破旧不堪的牛仔服来找奥尔森,提出要以赊账的方式要求奥尔森的公司为他装配电路板。奥尔森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后来奥尔森说:“那时我明白了电子商业经营的一个真谛:你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年龄和外表评判他的商业能力,最优秀的工程师是不拘一格的。”

这时,乔布斯只好让妹妹佩蒂和里德学院的好友丹尼尔?科特肯帮助自己用手工大量组装需要的“计算机”,以便赶在零件的应付款到期之前完成。

由于时间太仓促,任务又繁重,为了公司的生存,他们豁出去了。乔布斯、沃兹他们冒着酷暑,没日没夜地在父亲的车库里干了起来。他们每天几乎都在挥汗如雨中度过。终于在第29天时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把50台“苹果”电脑如数交给了特雷尔。

当乔布斯向彼特商店提交装满元件的主板时,特雷尔有点惊异。特雷尔要求的“完全装配好的”计算机是指完成所有工作:机箱、电源、显示器和键盘。而乔布斯交付的只是纯粹的电路板,没有机箱、电源、键盘,也没有显示器。因为乔布斯和沃兹认为,一个完全装配好的电路板就是一台“计算机”了。不过,特雷尔没有食言,他接受了这些电路板,并开了一张6000 美元的支票。也就是说,这一次合作让乔布斯他们赚了3000 美元。这样苹果公司在还款期限的最后一天付清了零件供应商的货款。彼特商店将这些东西手动放到手工制造的机箱中以及配上电源和键盘后,才将这些计算机组装完成。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苹果公司名声大振。他们开始小批量生产。不过,乔布斯他们手里的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急速的发展。

乔布斯后来回忆说:“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得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惠普公司,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在1976年秋季的时候,乔布斯想尽一切办法为计算机硬件生意招徕零售买主,同时他也在寻找投资者和可信任的人帮助他们扩大公司的规模。

那时,苹果一号在彼特商店已经不是很畅销了,保罗?特雷尔已经不想从乔布斯那里进货了。此时,乔布斯认识到如果要抢占个人计算机市场还是要靠更为先进的个人计算机产品,他们决定在苹果一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将其称之为苹果二号。但是因为乔布斯对计算机软件一窍不通,所以开发新的个人计算机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沃兹尼克的肩上。沃兹想办法在自家厨房里找到了设计空间,并最终在厨房里设计出了苹果二号电脑原型。

此时,他们俩急切地想把自己的产品展示给全世界。于是,在1976 年秋的一个周末,乔布斯和沃兹飞往亚特兰大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首届个人电脑节。但是,这次他们准备得很仓促,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他们只随身携带了苹果二号的设计模型和一个盒式接口卡(磁盘的原始形态)用以存储数据。对乔布斯和沃兹来说,这次电脑节让他们丢了脸。接着,他们带着失落感又飞往费城参加计算机展销会。

在飞机上,除了乔布斯和沃兹以外,还有一些来自于美国西海岸公司的计算机研发人员。这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伯克利处理器技术中心的人员,他们都携带着“所罗门”电脑。“所罗门”电脑是第一代个人新式电脑,这种电脑外面是光滑的金属机箱,键盘是内嵌式的。它的各个部件完整齐全,装配完美,接通电源和显示器的操作也相当简单,并且由于它使用的是阿尔泰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因此它基本上与以前型号的计算机程序兼容。相较之

下,乔布斯和沃兹带来的苹果二号模型造型粗陋,不伦不类。

这次展销会展示了不少新型的计算机,预示着计算机市场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在展会大厅里时,乔布斯想起了彼特商店的老板特雷尔的忠告,那就是:新型的苹果电脑必须有齐备的、完美的部件,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用户的需求。这时乔布斯才真正明白这些忠告的含义。

在展销会上,乔布斯还认识到要提升苹果电脑的形象。苹果电脑在展销会上仅设了一个简单的展台,还有穿着敞领衬衫、头发蓬乱、满脸胡须的乔布斯、沃兹,所有这些使得他们的展示台没有多少吸引力,人们对它视而不见。没有一个有经济实力的中间商光顾苹果电脑,仅有的几个对苹果电脑感兴趣的人也想离开,因为在另一边,大型电脑公司已成为展示大厅里的亮点。当乔布斯离开个人电脑展销会时,他明白了要想使他们的苹果二号电脑获得成功,他必须开拓一条计算机商业经营的新路。

一个生产,一个研发,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的“蜜月”时光。开创计算机新时代我们团结在一起努力奋斗,我们制造令我们有信心的产品。我们在此提供真正与众不同的东西,同时也能赚钱。

我们手连手、心连心,不是赢就是输。我们热情无比。我们有创造性,共同开创出公司的康庄大道。我们要每位员工都参与这趟全员冒险犯难之旅。我们关切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要创造出一个让苹果公司壮大繁荣的环境。

1976年,当乔布斯在寻找苹果公司成长所需的融资时,沃兹尼克则致力于他的最爱改进计算机的功能。

在那时,乔布斯也留意到市场上的苹果一号销量并不是特别喜人,而计算机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都在迅速发展。乔布斯决定要赶超他们。因为他意识到,要想抢占这个欣欣向荣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必须不断研发出更为先进的计算机产品。于是,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沃兹,他相信沃兹一定能够设计出最优秀的计算机产品。

为了让苹果二号真正成为大众产品,沃兹尼克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成本。当时,市场上使用的都是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开发的基本程序设计语言。因为它价格昂贵,沃兹尼克决定开发自己的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它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并应用在电路板的芯片上,让用户不用在每次开机后首先加载操作系统,因为这样会浪费时间。

另外,苹果二号在开机时自动加载操作系统,这样对于水平不高的用户来说更容易操作。这一设计很人性化,使苹果计算机成为新一代电脑程序员的新宠。后来微软公司也开发了自动加载的基本语言操作系统,但在IBM( 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的个人电脑出现以前,苹果二号一直是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赢利最多的计算机操作平台。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沃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彩色信号传输到显示器里,这样就可以提供充分的扩展插槽空间。而用户可以通过利用扩展插槽插卡来增加机器的功能。这是一个极其精妙的创新,但在当时并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把插卡应用于计算机可以增加计算机的实用价值,也可以为很多公司节约大量资金。可以说,在继苹果二号的成功研发后,扩展插槽和插卡在计算机中的应用,给计算机研发机构提供了开发新产品的重大机会。

乔布斯在新一代计算机中决定要采纳的还有一项重大创新就是:在计算机中不安装风扇,但这一创新并没有造出多大的声势,因为这种提法相当激进。别人可能也认为这种想法实在是荒唐,乔布斯却不以为然。

由于乔布斯整天研习禅宗,而且还喜欢冥思苦想,所以他对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他发现计算机中的风扇往往会让人心神不宁,于是他的直觉告诉他,用户愿意购买的绝对不是那种放在桌子上发出烦人噪音的计算机。

沃兹尼克在家里废寝忘食搞研发计算机中的大部分热量是由电源产生的。原先的电源既笨重又容易发热,而且所用的技术也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没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电源,不安装风扇是不可能的。但问题的症结就是: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这种替代电源。这并没有让乔布斯退缩,他还是在寻找能够为他设计这种电源的人。

这个人终于让乔布斯找到了,他就是40岁左右的电力工程师罗德?霍尔特。

霍尔特开创了一种新的电源设计方向,改变了原先的线形设计。最终霍尔特设计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转换电源,但它重量比较轻,体积也不大,而且容易冷却。这项设计大大缩小了电脑机箱的体积,比较符合乔布斯所要求的不安装风扇的目标,也突破性地创新了计算机电源的输入方式。

此外,乔布斯知道外形与功能同样重要。他讨厌那时的计算机爱好者使用的粗糙的金属机箱,坚持苹果二号采用专业设计的塑料机箱。他还极力要求计算机的每一个接口都必须做得巧妙,完全采用流线型设计,这样使用者就会感到赏心悦目。

可以说,苹果二号开辟了微型计算机历史上的多项第一:第一次有塑料外壳;第一次自带电源装置而无需风扇;第一次装有英特尔动态内存;第一次在主板上带有48K;第一次可玩彩色游戏;第一次设内置扬声器界面;第一次装上游戏控制键;第一次具有高分辨率图形功能;第一次实现中央处理器和主板共享内存

正如乔布斯所说:“苹果二号真正飞跃性的发展就是它变成了一台成品计算机,而不再是简单部件的组合了。苹果二号是完整装配的,有自己的机箱、键盘,买回来后,你坐下来就能使用。这真是苹果二号的一大突破。你也没有必要收集苹果二号的硬件,因为它已经是一件完美的产品了。”

要把苹果二号推向市场,还需要有维护客户关系和进行广告宣传方面的专业人士,乔布斯和沃兹在以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的专业人士的帮助。就在沃兹尼克努力改进计算机的同时,乔布斯也在四处寻找可以为苹果电脑设计徽标的能人。

原来,最初苹果公司采用的是早期创业伙伴韦恩设计的徽标:牛顿靠着苹果树学习,并在边缘部分环绕着威廉姆?沃尔兹沃斯的诗“牛顿是一位永远独游于奇幻大海中的思想家”。这是 20世纪 60年代末期地下报刊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它很恰当地表达出创始人不成熟与不谙世故的一面,不过,那句“独游于奇幻大海”却非常恰当地描述了乔布斯的个性。随着苹果一号的销售,乔布斯越来越觉得韦恩设计的徽标惨不忍睹,一定要重新设计一个醒目的徽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乔布斯发现英特尔电脑的广告设计十分有技巧。

英特尔在宣传产品时从来都不是直接针对产品本身作宣传,而是靠计算机的替代形象,比如扑克牌、汉堡包等,来让人们记住英特尔的品牌。英特尔这种独特的宣传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热衷购买英特尔电脑的消费者,这让乔布斯羡慕不已。光是羡慕,而不是设法得到,这当然不是乔布斯的作风。他很快就了解到为英特尔设计广告的是麦金纳公司,并且立刻就将电话打了过去。

乔布斯在电话中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目的 希望麦金纳可以为苹果公司设计一个特别的商标和适合苹果计算机的广告。此外,乔布斯还简单地向麦金纳介绍了自己公司的一些情况。麦金纳在听完乔布斯的介绍后,就把这项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罗恩?韦恩签署了一份合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韦恩设计了苹果商标:牛顿靠着苹果树学习,边缘部分环绕着威廉姆?沃尔兹沃斯的诗句“牛顿是一位永远独游于奇幻大海中的思想家”,这很恰当地描述了乔布斯的个性。

工作交给了负责新客户业务的伯奇。于是,乔布斯立即要到了伯奇的联系方式。但当他打电话给伯奇时,伯奇却对苹果公司的广告业务丝毫不感兴趣,他直截了当在电话中拒绝了乔布斯。

如果乔布斯是个那么容易放弃的人,那么他当初也就不会进入阿塔里公司工作了。从他出生以来,他从来就不知道“放弃”二字是怎样写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乔布斯每天都打电话给伯奇,希望他能够接受苹果公司的业务,并要求伯奇到他们的公司亲眼看看苹果产品。不堪其扰的伯奇对乔布斯的这种“执著”感到非常恼火,即使他对乔布斯发火,可乔布斯还是会照样打电话来。

这一天,无法忍受电话“问候”的伯奇驾车去了苹果公司所在的车库。伯奇当时是这样描述乔布斯的:“我开车去车库的路上一直在想: 我的上帝啊,这个疯狂的家伙到底想怎么样啊?难道真像他说的,我与这个讨厌的家伙简单地见上一面,回来后我们的公司就会和他做生意并因此获得很大的利润吗?”

这是乔布斯父亲的车库,也是第一台苹果电脑的诞生地。当伯奇走进车库时,迎面而来的是机器散发出来的刺鼻气味,放眼望去,地板上都是一些杂物和脏衣服。这样的环境差点让伯奇扭头走人,幸好乔布斯及时迎了出来。

经过短短三分钟的交谈,伯奇就被乔布斯深深地吸引了,之前对乔布斯的所有不满全部烟消云散,他甚至还给予乔布斯极高的评价:“在和他交谈了三分钟之后,我就觉得乔布斯是一个精明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小伙子。同时,我也被他所说的苹果二号深深吸引了,我相信苹果二号会成为引发个人计算机革命的机种。”

然而,麦金纳公司还是拒绝和乔布斯合作,但乔布斯的决心却很大,他一天三四次地打电话给麦金纳的办公室。麦金纳的秘书可能是因为接乔布斯的电话接得厌烦了,于是就让她的老板接了电话。当麦金纳接了乔布斯的电话后,竟然被乔布斯说服了,答应让乔布斯来见他。

乔布斯和沃兹两个人都来了。在谈话中,乔布斯提到了沃兹在《电脑爱好者》杂志上撰写的一篇文章,于是,麦金纳提出要看一下这篇文章的草稿,而不看有关技术方面的材料。然而,沃兹却非常生气地回答说:“我不能让任何搞客户关系的人碰我的东西!”这让麦金纳大为不悦,他立即要把乔布斯和沃兹赶出去。乔布斯缓和了当时紧张的局面,他要麦金纳相信,他们的公司确实是一家很有发展前途的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也是一流的,希望麦金纳公司能跟他们合作。麦金纳还是不大同意,乔布斯就使出他惯常使用的“死缠”战术,赖在麦金纳的办公室里不走,直到最后麦金纳答应和他们的公司合作。实际上,麦金纳公司与乔布斯的这项合作让双方都获益很多。

麦金纳从一开始就很明白,苹果公司应当把电脑全面推广出去,而不应仅仅局限在电脑爱好者的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相当宽广的领域里作广告。麦金纳公司想要让全美国都注意这个设在车库里的计算机公司,就得在媒体上大作广告。那么在哪里做广告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麦金纳心中自有妙计。他发现购买电脑的顾客一般都是男性,所以登载广告应该选择以男性为读者对象的杂志,于是,他选中了《花花公子》杂志。

1977年初,麦金纳广告公司确定了苹果公司新的徽标和标识,并制作了苹果公司的首个专业的广告。艺术总监罗布?雅诺夫最初采用黑白两色的苹果轮廓,但觉得少了点东西。“我想简化苹果的形状,从外侧咬上一口,就一点,好吗?这样可以防止苹果看上去像樱桃西红柿。”雅诺夫解释说,而且小写的公司名称还可以嵌入到被咬的缺口中。

在乔布斯的坚持下,雅诺夫添加了六色水平的横条,以便彰显苹果二号计算机出色的彩色处理能力。这就是世界最著名的苹果徽标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徽标也体现了乔布斯及苹果公司的一贯处世哲学:就是要与众不同。

1976年秋,在沃兹制作出苹果二号的原型后,乔布斯意识到他们将很可能获得巨大成功。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实现成功所需的资金。

苦于没有资金,乔布斯甚至还产生过把公司卖掉的想法。当时在知道计算器制造商柯摩多尔公司的杰克?特拉梅尔渴望进入新兴的计算机市场后,乔布斯邀请了该公司的几位代表来到自己的“车库公司”。那几位代表观看了屏幕上显示的高分辨率彩色螺旋线和当时很出色的苹果二号电路板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乔布斯提议以10万美元现金出售公司,并拥有该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以及给他和沃兹尼克每年36000美元。不过,这笔交易最世界最著名的苹果徽标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体现了乔布斯及苹果公司的哲学:富于创新。终没有达成。至此,乔布斯也彻底打消了出售公司的想法,他开始到处寻找资金。

正在乔布斯为资金发愁时,为苹果公司设计徽标的麦金纳建议乔布斯去拜访一下他们的董事唐?瓦伦丁。这个人也是阿塔里公司的投资人,或许乔布斯可以从瓦伦丁那里得到风险投资。在美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期都是依靠风险投资人来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乔布斯从麦金纳那里知道了瓦伦丁的联系方式后,马上和瓦伦丁取得了联系,并邀请他到苹果公司实地考察一下。于是,瓦伦丁便开着他的奔驰汽车来到了苹果公司。当看完沃兹尼克研发的新一代苹果计算机,听完乔布斯为公司设定的宏伟销售计划时,瓦伦丁很直白地拒绝了他们:“你们根本就不懂市场营销,对未来的市场规模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样你们不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虽然瓦伦丁拒绝了他们,但他临走时也好心地给了他们一个建议,那就是苹果公司需要一位专业的市场专家,并表示他可以为乔布斯找到风险投资基金。尽管有了瓦伦丁的口头承诺,但乔布斯并不放心。在瓦伦丁参观过苹果公司之后,乔布斯每天都要打三四个电话给他,不断地询问他是否已经为苹果公司找好了风险投资人。最后,瓦伦丁给苹果公司引荐了一个叫迈克?马库拉的风险投资家。

当时的马库拉才34岁,却已经是硅谷知名的百万富翁了。他曾在南加州大学取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并在美国休斯公司担任过技术职务。随后,在英特尔还是一家小公司的时候,他投资了英特尔。后来英特尔成功上市,马库拉也因此一夜暴富。当乔布斯找到马库拉的时候,他刚刚从英特尔退休,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经过再三邀请,马库拉答应了去乔布斯位于库比提诺的车库参观。

1976年10月,当百万富翁马库拉来到乔布斯和沃兹的车库工厂时,乔布斯和沃兹发现他是一个身材瘦小、性格静默的人。尽管身材矮小的马库拉给人一种非常不自信的感觉,但是,乔布斯看好他的专业素质。因为他对未来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发展有着精准的判断力;他知道微型处理器会给全世界的计算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另外,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马库拉还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

当乔布斯和沃兹向他展示他们新设计的电脑产品,并向他作演示时,马库拉被乔布斯的雄心壮志和沃兹尼克的设计能力所折服,他忘记了乔布斯是多么的不起眼,忘记了苹果公司的“总部”是多么的寒酸,也忘记了不想与他们合作的种种理由,当即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帮助苹果公司制订商业发展规划,指导他们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创业。

沃兹对雇用这么一个人来苹果公司颇为警惕,但乔布斯则认为他需要这个人的帮助,马库拉能实现自己在个人电脑展销会上想要达成的目标。而马库拉也认为,他能够和这个静默、从容、不装腔作势的伙伴合作。

乔布斯向马库拉描绘了他们公司的发展前景,使他相信他们公司通过出售计算机就能改变全世界的家庭和办公室。马库拉认为,他们的目标能够实现。在那以后,他经常到车库这边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马库拉开始对开发软件感兴趣了,很快他就成了一个高水平的业余电脑程序迷。

马库拉对苹果公司的发展非常自信。马库拉预言,苹果公司会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跻身《财富》500强,时间将会证明他是正确的。他开始给乔布斯提供一些商业运营建议,并自己起草大部分的项目经营规划,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苹果公司初期最主要的投资者。他一开始提供的赞助资金是9.1万美百万富翁马库拉的加入,组成了苹果的三驾马车,苹果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047元的现金,然后又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贷了25万美元,这样马库拉、乔布斯、沃兹三人拥有了对苹果公司相等的所有权,另外10%的公司所有权归苹果公司的工程师霍尔特,他觉得苹果公司是个值得留下来发展的公司。

对于苹果公司的很多事情,马库拉都与乔布斯、沃兹详尽地商议,另外还有电力工程师罗德?霍尔特。1977年1月3日,马库拉和乔布斯、沃兹几位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聚集在马库拉家的游泳池旁边,在那里一起讨论了公司发展的一些事情,最后他们签署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规定要把苹果电脑公司转变成一家股份公司。马库拉还坚持在文件中写明要乔布斯和沃兹成为苹果公司全职的雇员,于是沃兹不得不忍痛离开惠普公司。为了避免日后在产权上产生任何法律纠纷,他们对公司做了资产评估。最终马库拉把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的资产估价为全公司股份的2/3,而他以自己投资的9.2万美元获得了苹果公司1/3的股份。此外,他们还分配了各自的职位,乔布斯担任董事长,沃兹尼克担任研发的副总裁,马库拉则出任副董事长。

马库拉意识到如果苹果公司要像商业计划书中所要求的那样快速成长的话,则需要经验丰富的管理层。于是,他邀请在飞兆半导体公司工作时的合作者迈克尔?斯科特加入苹果公司。起初,斯科特并不乐意加入到当时还不成规模的苹果电脑公司,不过在马库拉的诱使下,他最终还是加入了苹果公司。1977 年2月,斯科特还是被苹果公司聘为总裁,薪水是每年20001美元。这比其他三个合伙人的年薪要多1美元,但公司的决策权还是归沃兹、乔布斯和马库拉。

和给人以相当亲切感的马库拉不同,斯科特是个性格刚硬而且很精明的人,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乔布斯并不喜欢斯科特,他认为斯科特也就是有几年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已。尽管乔布斯有时看不惯他,但不可否认在斯科特的帮助下,苹果公司建立了早期的基础架构。

 1977年4月17日,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了。这是苹果公司第一次在美国西海岸举行如此大规模的计算机展销会,乔布斯他们都希望苹果电脑能在展销会上一举成名。

为了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乔布斯四处奔走,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摊位,而且花 5000 美元请广告公司精心设计了展位。

这次展示和半年前乔布斯、沃兹带着苹果一号第一次参加计算机展销会时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苹果公司的展位靠近展销会门口,人们进来时第一眼就会看见展位上安放了一块烟雾状的背光树脂玻璃板,上面印有公司的名称以及苹果电脑的商标。黑色天鹅绒的帷幕悬垂在展台四周,展台上摆放着三台新型的苹果二号电脑(他们总共就有三台这样的电脑)和一台宽屏幕的显示器,显示器上展示的是滑稽的游戏和供演示的程序。这些程序是由威金顿、沃兹和另一名程序员克里斯?斯皮诺莎共同编写的。而其他公司所用的展台是折叠式的,上面是手写的各种标识语,这和苹果公司布置的展台相比反差巨大。

这天上午10点,展销会正式开幕了。展销会的门打开以后,参观者蜂拥而入,光彩夺目的苹果电脑苹果二号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那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小巧轻便、操作简便,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

在交易会上,苹果二号以完美的设计和革命性的底价,刮起了计算机行业的风暴。

当苹果公司参展员工把机箱打开时,展现在电脑爱好者、普通参观者和媒体面前的是设计先进的计算机主板 由62块芯片组成的电路板和集成电路。这么漂亮、这么专业的个人电脑,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它与同时投放市场的柯摩多尔电脑形成鲜明对照。

在展会上,沃兹使出浑身解数展示着他设计的产品。参观者蜂拥到苹果公司的展台周围,他们真不敢相信这些盒子里的电子元器件能在如此大的屏幕上变幻出这么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形象。乔布斯也第一次穿得这么整齐,他不断地把帷幕扯到一边,想向参观者证实,后面没有藏着别的大型计算机。

当时苹果公司的程序员斯皮诺莎说:“参加完展销会,我们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也非常兴奋,这不仅仅是为了苹果电脑,还为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

在交易会上,苹果二号以完美的设计和革命性的底价1298美元,刮起了计算机行业的风暴,几千名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可以说,苹果公司赶上了早期个人电脑革命的末班车,像升空的火箭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业界第一

你们可知道,我根本不在乎市场占有率。我所关心的是怎样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个人计算机。只要能够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自然会提升。

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人们认为个人电脑只不过是大型电脑的缩小版。也有些人认为个人电脑更像一台游戏机,因为连接到的电视的简单游戏机当时已出现。但乔布斯想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他感觉电脑将会改变世界,将会变成他所说的“21世纪人类思想的自行车”,会给人们提供从未想过的惊人的功能。

早期的计算机电路板 也就是沃兹和乔布斯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上展示的那种,除了计算机爱好者喜欢外,并不吸引其他人。而到了1977 年,虽然苹果电脑的销量猛增,但苹果公司还是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计算机到底能用来做什么?这个挑战从他们一开始创业就困扰着苹果公司和其他一些计算机公司。一些个人和组织一直在努力开发计算机软件程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直到那些有实用价值的软件程序问世之前,消费者仍然只把计算机看做是一种玩具。

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计算机必须顺次执行一系列的操作指令,然后对输入的繁杂数据加以处理,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一项指令任务。而在计算机时代刚开始的时候,指令和数据是通过转换器或者插入接插线来输入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穿孔卡(一种用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的媒介,主要是一张上面穿有代表字母或数字或表示相关信息的小孔组成的卡片),然后又出现了磁盘。沃兹最早的设计方案是把指令和数据输进电脑,然后用磁盘存储数据。对个人电脑来说,磁盘驱动器正逐渐被看做是解决数据存储的一个不错选择,它使用的是一张用磁性材料制作的软盘,用这张软盘来存储数据。

1977年12月,在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苹果公司员工会议上,马库拉告诉沃兹,苹果公司必须马上开发出自己的磁盘驱动器,去参加在拉斯韦加斯召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

当时离展览会开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沃兹之外,没有任何人敢于接受这一挑战。如果按照时间表的话,那肯定不可能完成任务,但在沃兹的字典里还没有“不可能”这个词。他让兰迪?威金顿做他的助手,然后他凭着自己对电子学的兴趣和强烈的开发激情,全身心地扑在了磁盘驱动器的开发上。

“1977年的圣诞节前夕,沃兹和我最终能让磁盘驱动器读写指令和数据了。为了庆贺成功,我们还出去买了一杯奶昔。”兰迪说。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开幕的前一个晚上,他们到了拉斯韦加斯,但“这样的设计真是太精妙了,实在想不到这些家伙能设计出这样完美的产品。”任务还是没有完成。硬件工作正常,软件却不行。沃兹和兰迪一个晚上都没睡觉。第二天早上大约 7 点,磁盘驱动器终于又工作了。

和沃兹以前设计的电子产品一样,这个磁盘驱动器用的元器件比市场上其他驱动器用的元器件少得多,在展览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会议的主持人李?费尔森斯坦回忆了看到这个磁盘驱动器的那一刻说:“我吃惊得目瞪口呆,这样的设计真是太精妙了,我们实在想不到这些家伙能设计出这样完美的产品。”

在1978年的时候,苹果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60名员工的计算机公司,购货订单纷纷而来,资金周转问题也成为了历史。乔布斯和马库拉对前景充满了期望。他们认为,苹果二号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现在是开发新一代计算机的时候了。

根据苹果用户的反馈信息,苹果电脑也需要作一些改进,当然要想马上有一个清晰的改进方案还是有一点困难的。苹果二号的主要缺点是只能显示大写字母,而且每一行也只能显示40个字符。很显然,如果想让苹果电脑转变成正式的商用电脑,就应该纠正这两个缺点。他们计划开发一种临时替代型的电脑,称为苹果二号加强型电脑,然后,经过一系列技术改进后,他们再推出苹果三号。1979 年 1 月,苹果电脑的最后几个关键问题终于解决了。

乔布斯以前曾很慷慨地把苹果二号以成本价格卖给一个叫丹?费尔斯塔拉的人,这个人后来成为了波士顿的电脑软件开发商。在1979 年年初,丹带着他的两位员工开发的软件系统来到了苹果公司。他们开发的这套系统能允许电脑用户调用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是存储在成行或成列的基本存储单元里的,然后用户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关操作。可以说,这套系统是计算机产业界第一套电子数据计算程序。它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当用户修改其中一个数值时,所有的结果都进行了重新计算,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错误,这也是该系统能迅速获得成功的一大因素。应用这套系统可以创立包含所有数据的一份表格。

苹果二号内置的程序语言系统,以及它的扩展功能、磁盘驱动器、费尔斯塔拉设计的程序、VisiCalc电子制表软件,这几项成果成就了苹果电脑最终的辉煌,苹果个人电脑也很快成为人们“必需的”机器。在这之后,随着基于其他平台的新型号苹果电脑陆续被研发出来,苹果电脑真正成为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的“龙头老大”。

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巨大的市场摆在了苹果公司面前。当时,美国大多数的高中学校都在尝试对他们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这些学校把基本语言系统作为标准课程的一部分。这对于苹果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公司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场,甚至在以前的商业规划中也从来没提到过。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电脑后,苹果二号电脑迅速成为大多数高中学生的首选品牌,他们往往要求父母在圣诞节来临时买一台苹果二号电脑送给他们。因此,在开始的几年里,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市场维持了苹果电脑的销售一往无前的乔布斯业绩。1979 年,苹果机的销售额跃至 7000 万美元,1980 年又达到了 11700万美元。

1979年,美国因为和前苏联矛盾激化而退出1980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这时美国政府迫切需要好消息来振奋民心士气,苹果公司崛起的故事自然成为现成材料。

在1980 年夏天,报刊上首次出现了对苹果公司的大篇幅报道,这是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故事:两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冒险成立公司,最后功成名就。

《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美国科技报道》还要求乔布斯在他们的广告中露脸。

这页广告中乔布斯或与一位小孩在电视机前合照,或在雪山上滑雪,或在树下盘腿而坐,或骑在摩托车上奔驰而过。通过这一系列广告,乔布斯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树立了与众不同的形象。这个广告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苹果公司从大量的计算机公司中脱颖而出,从业余电子迷的世界进入美国企业界的主流。乔布斯也因此一举成名。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 29 美元收市,筹集了 8000 多万美元。

1982年,苹果二号机型以每月33000台的速度出售,当年销售额达58300 万美元。苹果公司也因此名列《财富》500 强的大企业名单中,这只用了五年时间,它创造了当时列入该名单的最年轻企业纪录。

凭借苹果二号的成功,苹果电脑公司成为了市场上无可匹敌的计算机公司,而刚刚 20 多岁的乔布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虽然乔布斯比盖茨更早成为富翁,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经历远比盖茨更加跌宕。 055朝目标前进我们所有人走到一起来制作这个新产品,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我们自己这一辈子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

1977年,苹果电脑公司凭借苹果二号的成功,成为了市场上无可匹敌的计算机公司,而刚刚20多岁的乔布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但他对飞来的“横财”却感到不适应,不知道应该怎么花,他仍然和女朋友住在一座岌岌可危的破房子里。

在1977 年夏天,与乔布斯合合分分的女朋友克里斯?安和乔布斯一起搬到了库比提诺。但是,对于乔布斯这个事业就是生命的人来说,克里斯?安在乔布斯的心目中远远没有他的事业重要。而且苹果电脑公司虽然成功了,但是当时因为乔布斯在技术领域没有任何贡献,他始终没有得到投资者和员工的认可。所以,虽然乔布斯在公司担任了董事长的职务,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利,这也成了乔布斯这个百万富翁最大的烦恼之一。就在这时,克里斯却报告了一个让乔布斯大惊失色的消息她怀孕了。

此时的乔布斯和他亲生父亲当年的心情一样 不愿承担父亲的责任,所以他不同意这个孩子出生,然而克里斯?安却决定要这孩子。因此,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最终,克里斯离开乔布斯,回到了他们曾经生活的俄勒冈州的苹果农场。

1978年5月17日,在长满苹果树俄勒冈州的苹果农场,这个乔布斯非常喜欢和伙伴待在一起的地方,克里斯?安生下了一个女孩。孩子出生后没几天,乔布斯来到了农场,他在给这个女孩起个丽莎?尼科尔名字后就离开了。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乔布斯自愿地承担了这个女孩的抚养费,但后来却停止了。因此,克里斯?安要求乔布斯给她两万美元抚养费,马库拉知道这件事后,让乔布斯给她8万美元。然而,乔布斯却又坚持说他不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拒绝给克里斯?安任何钱。

1978年夏天,乔布斯在克里斯?安的强烈要求下,同意去做一个亲子鉴定。鉴定报告显示,丽莎?尼科尔是他女儿的可能性占94.97%。但乔布斯还是拒绝接受这个现实,也拒绝了抚养孩子的义务。第二年,克里斯不得不通过圣马特奥县法院解决这件事,最终乔布斯败诉,被迫承担起了抚养义务。另外,他还得向圣马特奥县交纳5000美元福利费用,并给孩子交纳医疗和牙乔布斯在俄勒冈州有一个叫“大统一”的农场,这是乔布斯最喜欢的地方。农场里种满了苹果树,他和朋友们把它用来禅修。

病保险费。

虽然圣马特奥县法院可以迫使乔布斯承担各项抚养费用,但法院却无法确认他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他还是找出种种理由拒绝承认女儿是他的。此时的乔布斯的表现让大家都很失望。与此同时,在巨额财富光环下的乔布斯反倒显得落寞而失意,在某种意义上,他的命运也开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在乔布斯的心里,苹果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的辉煌,可以说完全是由于沃兹尼克的技术,这让乔布斯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这件事更让乔布斯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所以乔布斯迫切希望能改变这种“有财富没有技术”的依赖关系,也因此产生了他要在研发方面超越沃兹尼克的愿望。

虽然乔布斯承认了自己在技术方面的缺陷,但是他并不甘心就这样永远在沃兹尼克的下面。乔布斯自己也想研发出一种电脑产品,他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那是他乔布斯研发的。他要向世人证明,他也能研发电脑,也要证明在苹果公司不仅仅有沃兹这么一个计算机天才,还有一个乔布斯。

乔布斯的目标是研发一款性能超过以前所有计算机的产品,而这款新型计算机形象应该是人们没有见过的,甚至是连想象都想象不到的。乔布斯甚至为这款完美的计算机产品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丽莎”,而这个名字刚好和乔布斯不肯认养的亲生女儿的名字一模一样。

无论乔布斯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设计“丽莎”成了他当时最大的梦想,而且他内心的研发欲望也日渐强烈。为了让“丽莎”一出世就可以一鸣惊人,乔布斯不惜花费100万美元的代价,两次来到电脑研发圣地 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以了解当时个人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情况。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成立于1970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图市。

它坐落在山坡上,山下就是举世闻名的斯坦福大学。这个研究中心是施乐公司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也是许多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地,他们的创造性的研发成果包括: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鼠标、因特网;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环境、页面描述语言、图标和下拉菜单、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语音压缩技术等。

1970年,施乐公司为了获得尖端信息技术,收集了很多计算机设计方面最好的想法,并将之保存在加州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研究员的使命是要创造未来的计算机,而不用考虑他们创造的计算机作为商品营销时是否可行。硅谷的技术天才们每当提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都充满了敬畏。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顶级的计算机技术天才,还掌控着最新的个人计算机研发水平。还有,这个中心以高度保密著称,人们都以敬畏的口气称这个中心为“施乐研究中心”。

为了要实现“丽莎”梦想,乔布斯决定来拜访一下这个计算机研发圣地。但是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对外界是高度保密的,因此乔布斯想要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一番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1979年,为了能进入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乔布斯找到了施乐公司的风险资金管理部门,并对那里的负责人说:“假如你们让我们考察一下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你们就可以在苹果公司投资100万美元。”可以说,乔布斯开出的条件是相当诱人的,因为那时苹果电脑公司的发展正凭着苹果二号的成功如日中天,而且正处在第二次私募资金的阶段。

对施乐公司而言,这笔交易是非常可观的,如果能够购买苹果公司上市前的股票,一旦苹果公司上市成功,施乐公司就会获得丰厚的收益。事实也证明,当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上市后,施乐公司所掌握的股票价值达到了17600万美元。而且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那些实验产品在那里已经六年了,它们在施乐公司很可能永远不会被投放到市场上。因此,他们同意了乔布斯的建议。

乔布斯通过让施乐公司购买每股10美元,一共10万股的股票,获得了两次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的机会。1979年11月,乔布斯怀着研发新型计算机的强烈愿望,第一次来到了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工程师阿金森大开眼界。

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向他们展示了一台惊人的计算机 阿尔特(Alto)。其中,拉里?泰斯勒为他们演示了阿尔特的工作流程,展示了用户选择操作指令 用户选择时不用再键入复杂的指令,而是通过一根移动的指标就能完成所需要的指令。它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自由选择菜单,自由切换接口,用户可以看到可移动的重叠窗口。除此之外,计算机内还装有文字处理系统,打印时可以显示页面内容。这部计算机最具有特色的地方是有一个网络系统因特网(Internet),这个网可以使办公室内多台计算机共享文件和信息。还有让人惊奇的是,在计算机桌面上用手移动一个小东西,就能控制屏幕上的插入点,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鼠标。这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当乔布斯看到Alto的时候,他简直惊呆了。他在施乐公司忍不住兴奋地喊道:“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个做点什么?这些东西太棒了,它将是革命性的!”

这台计算机上的很多特征后来成为了个人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例如:图形用户界面,利用它可以让个人计算机用户以非文字指令输入的方式与计算机互动;点阵影像图,可以把文字和摄像合并起来;还有一个一点即成的名为“鼠标”的神奇设备。这台计算机还具有网络连接器、简单便捷的弹出菜单、移动窗口等。可以说,阿尔特已经为现代的个人计算机构造了基本雏形,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伟大发明。然而实际上,这台人们闻所未闻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是乔布斯心目中的计算机圣地,他们创造性研发的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鼠标、因特网、图形式用户界面等,使乔布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伟大”设备在施乐公司的实验室中已经坐了六年的冷板凳。

当时施乐为防止复印机、打印机等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并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计算机新技术的生产上。因此施乐公司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它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更没有成为这些伟大技术的最大受益者。正如乔布斯后来在谈论个人计算机历史时所说:“施乐公司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品,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上十倍,完全可以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微软。”但可惜的是,施乐公司的老板不是一个“识货”的人,因此施乐公司也没能成为20 世纪90 年代的微软。

毫无疑问,乔布斯的的确确是个“识货”的人。他知道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和创新的软件应用程序的价值,而这些也恰恰是他想要的东西。在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的过程中,他非常的认真,据泰斯勒后来回忆说:“我以为他们也是一批黑客,对计算机科学一窍不通,可是稍后,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和关心产品的细微之处的所有提问中,我知道我错了。”

而且泰斯勒对苹果电脑公司这一群人也感到非常吃惊:“以前也有很多人参观过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C的展品区,包括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大学教授、学生,而乔布斯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我来施乐公司七年来所听过的最有水平的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表明他们关心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展品的细枝末节,也表明了他们在计算机研究领域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考察结束之前,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们就看懂了阿尔特的工作原理。

乔布斯很珍惜考察的机会,他相信这些创造性的研发会改变他乃至整个电脑行业的历史。一回到公司后,乔布斯就下令“丽莎”计算机的设计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并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毫无疑问,乔布斯拥有一种对未来洞察的能力,这可以让他一往无前。当乔布斯相信某件事会成功时,他的这种洞察能力可以让他冲破一切障碍,甚至不择手段地获取成功。

与此同时,施乐公司的泰斯勒由于得不到公司的重用,跳槽来到了苹果公司,成为了苹果电脑公司的一名技术专家。后来,相继有超过15位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加入苹果电脑公司。这些研究员有能力也很愿意将阿尔特的技术为“丽莎”计算机所用,而他们的加入无疑让乔布斯对“丽莎”的成功更加充满了信心。

在从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回来后,乔布斯很快就开始了对“丽莎”计算机的设计工作。他要求他的“丽莎”计划必须是完美的,独特的。为了追求这种近乎病态的完美,他像一个传教士一样,鼓动员工为他死心塌地地努力工作。

为了鼓动员工,乔布斯总是说:“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意义将非常巨大,肯定会在大学校园里掀起狂潮。”在他的激励和压迫下,研发“丽莎”计算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着,就像苹果电脑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霍金斯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简直快发疯了,在这里,包括乔布斯在内的每个人都在为丽莎 拼命工作着,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与计算机有关。”另外,乔布斯也让每天和他一起工作的员工恼怒不已,他时常在转瞬之间就改变自己的决定,从而让跟他在一起工作的员工苦不堪言。当时,员工称他为“地狱来的老板”。

虽然乔布斯对“丽莎”计算机注入了很多的心血,但实际上,“丽莎”计算机的开发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不过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乔布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他而言,只要能设计出完美的“丽莎”计算机,一切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为此他变得更加疯狂。

1980年3月,霍金斯完成了“丽莎”计划”的营销文档,其中详细说明了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和创新的软件应用程序,但也揭示了这个计划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成本过高以及项目的持续时间过长。如果“丽莎”要同时拥有图像用户系统、鼠标、局域网络等功能,生产“丽莎”产品的成本会很高。而且如果要设计功能如此齐全的计算机,所需要的研发时间会很长。这样苹果电脑公司就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丽莎”计算机上。就像霍金斯所说的:“要命的是成本问题,以前的设计方案规定机器的销售价是2000 美元,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产品最后投放市场的价格将是10000美元。”按照2000美元的预算,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完成包含那些功能的设计,也不能按照原进度完成任务。

但是对乔布斯而言,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不会去考虑成本的问题,也不在乎研发时间是否超过预期的规划,他唯一的目标就是研发出一台让他引以为傲的计算机。后来经历了三年时间才进入市场的“丽莎”计算机,在很多人看来已经为时已晚,但乔布斯仍然骄傲地宣称:“我们想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我们本来可以在一年前推出丽莎 ,不过因为想让它更完美所以推迟了。我们准备让 丽莎 销售十年。”

1980 年,从施乐公司参观回来后,25 岁的乔布斯就决定要把他所看到的一切打造成新一代的“丽莎”电脑。但是,苹果公司的专业计算机科学家们却不赞同乔布斯的观点,他们竭力阻止乔布斯。

在1980 年的夏末,苹果公司的组织结构突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公司规模扩展迅速,以前的机构设置显得缺乏灵活性。经过一番暗箱操作,斯科特和马库拉,还有公司的几位主要经理,策划了一个把公司分成三个部门的方案。第一个部门是配件部;第二个部门是磁盘驱动部,也是公司正在努力发展的一个部门;第三个部门叫做个人电脑系统部,这是由苹果二号和Apple 两条生产线合并成的一个部门。最后,还成立了一个专业办公系统部,该部负责开发乔布斯的王牌产品“丽莎”电脑。但是,苹果公司的决策层也没有让乔布斯负责专业办公系统部,而是按照方案把负责权交给了负责软件开发的副总裁约翰?库奇。决策方案制定完成后,就向各个管理部门公布了,当然包括乔布斯。

本来乔布斯一直认为,新产品开发研究组一定会推举他出任“丽莎”电脑设计项目的负责人,他也会当仁不让地接受。而现在对乔布斯来说,什么职务也没有了,他在公司日常研究开发中的作用也被剥夺了,而那是他的梦想啊。

乔布斯的感情真的受伤了。他对斯科特在没有通知他,也没有和他商量的情况下,把他从领导岗位上拉下来的做法非常不满。毕竟这是他开创的公司啊!而且乔布斯真的很怕自己不能从事“丽莎”电脑的开发。他真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更糟糕的是,约翰?库奇说得很明白,不让乔布斯再插手“丽莎”电脑的开发项目了。这是乔布斯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羞辱。乔布斯开始全身心地关注“丽莎”电脑的研发,他要向所有的人表明,他能带领他们研发出让人惊奇的电脑产品。

为了安抚一下乔布斯,新方案让乔布斯做了董事会的主席。斯科特和马库拉尽力安慰乔布斯说,现在公司正计划公开发行股票,非常需要他在那个岗位上工作。他们称赞乔布斯长相俊美,而且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还说,如果让他这位25岁的年轻小伙子当上一家资产上亿美元公司的董事会主席,那么会带来很大的公众效应,也会刺激他们公司新股上市的价格。乔布斯只好无奈地离开他寄予自己希望和梦想的“丽莎”研发组,并接受了董事会主席的任命。

对于他来说,以前的创业非常顺利,而现在别人要来接替他的职位,他将一无所有了,巨大的反差使他第一次品尝到了悲苦的滋味。

在1980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里,乔布斯的内心好像没有什么着落了。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短短的一周时间,他就成了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1980年12月12日,星期五,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在马库拉和斯科特的运作下得以顺利公开上市交易了。股票上市当天,苹果公司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开盘,几分钟之内460万的公开股就被抢购一空。一天之内股票价格上涨了将近32%,那天的股票以29美元完美收盘。这是历史上公司新股上市最成功的一次,也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公开上市超额认购以来,超额认购数量最大的一次。

苹果电脑公司的公开上市打破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很多纪录,苹果股票的上市是历史上公司新股上市最成功的一次,而它所融到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上市以后任何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都要多。就在这短短的24小时,苹果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 1000 美元增长到 17.78 亿美元。

苹果公司上市的一夜之间,乔布斯的资产就达到了2.175亿美元,他成了在美国依靠自己创业获得财富最多的人之一,他的创业经历也成了财富积累的奇迹。除了乔布斯,苹果公司的很多人都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其中投资者马库拉以700万的股票获得了2.03亿美元,这使得马库拉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55943%。就连沃兹尼克这个起初不想创建公司却酷爱电子学的人,也因为拥有 400 万股票而赚取了 1.16 亿美元。

随后,乔布斯在紧靠着圣克鲁斯山的小镇上买了一座房子。他没有对这座房子细加装饰,只是挂了一幅派黎思的绘画作品。这座没有什么装饰的房子也成了乔布斯苦行僧生活的见证。这座房子除了在乔布斯的卧室里有坐垫和床垫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家具。

乔布斯还买了他的第一辆奔驰双人小汽车,后又买了一辆宝马摩托车,还在摩托车的车把上系了个橙色的彩带球。有时,他和科特骑着摩托车顺着山路在斯坦福附近兜风,然后还在水库里游泳。当然,乔布斯挣得的钱也并不是就自己挥霍了,他还慷慨地为向尼泊尔和印度的盲人提供帮助的慈善组织捐款。

乔布斯也第一次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但也更激起了他奋斗到底的决心。在1983 年新年的前夕,送报人把《时代》在美国西海岸发行的第一份杂志交到了乔布斯的手中。乔布斯马上打开杂志浏览了一下,发现其中有一整页报道了他的事迹,文章标题是《乔布斯的创业新篇章》。

当乔布斯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整篇文章的言辞还是比较温和的,但也有一些让乔布斯不舒服的语句,比如文章引用了沃兹尼克的话:“乔布斯没有做过任何设计工作,哪怕是一块电路板、一条编码。”有一位自称是他“朋友”的人这样评价乔布斯:“乔布斯有时行事让人难堪,也不够灵活;有时候他的行为和他的金钱、权力、孤独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为糟糕的是,他这个无名的“朋友”在一方面攻击他,而在另一方面却在大力赞扬他的创业伙伴沃兹。乔布斯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他的不忠。

《时代》杂志好像是故意渲染乔布斯的缺点,任何一位读者在读完这篇文章时都会相信,乔布斯是一个没有什么创造和设计才能的人,他谋取的财富是建立在别人的成果之上的。

很少有人在受到这样的打击后还能一如既往地工作,乔布斯也不例外。他取消了制订好的新年计划,待在家里,整晚都在思考这件事。他不能让这件事把他打垮了,他要向别人证明那些抨击他的话是错误的。他要研发出新的计算机,让他们对他刮目相看。1983 年,28 岁的乔布斯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海盗船长

一定要有一个充满激情的想法或者你想纠正的错误,否则,你将不会有坚持这一项目的毅力。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

1980年,苹果公司成功上市后,乔布斯在获得金钱、掌声和荣誉的同时,也开始变得无所适从他被“丽莎”研发组踢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迫切地想要参与到公司的某个研发项目中,从而证明自己在公司的价值。

苹果系列计算机的研发,他不能参与,因为那已经深深刻上了沃兹尼克的烙印,而且无论乔布斯采取怎样的行为,都不能改变沃兹尼克在苹果系列计算机研发部门的“老大”地位。在意识到这些后,乔布斯想如果他可以掌控一个新的部门或者加入一个刚刚开始不久的新产品研发团队,就能很轻易地让这个研发产品成为自己的产品。这时,他发现了正在研发的“麦金塔”项目。

“麦金塔”项目是由一个名为杰夫?拉斯金的计算机天才负责的。他过去是一名教授,后转行做计算机顾问,并于1976年编写了苹果二号的数据类型基本手册。1978年1月3日,他加入了苹果电脑公司,曾组建过新产品评审部和应用软件部,当时任发行部经理。

在乔布斯打算向“麦金塔”项目下手之前,该项目的研发团队已在拉斯金的带领下完成了组织工作。拉斯金想设计出一种小型的、价格比较便宜的大众型计算机,他认为他能够设计出这样的机型来。于是,他就召集了一组设计人员,以惊人的速度在1979的圣诞节前夕设计出了这种计算机的原型。为了能与苹果电脑的名称统一起来,拉斯金就把他设计的这台机器称做“麦金塔”电脑,这是他非常喜欢吃的苹果的名字。但在给这台计算机起名字的时候,他却犯了一个错误,把这种苹果的名字拼成了“Macintosh”,而实际上“麦金塔”苹果的拼法应该是“McIntosh”。不过一直以来,这个名称也没引起什么麻烦。

拉斯金在设计时就有一种想法,让这台机器操作起来更加简单。那就是把这台机器完全设计好,使用时不需要任何的调整 里面设备齐全,你只要打开它,立即就能让它工作,不用装载任何软件或者输入晦涩难解的指令。拉斯金的这一基本思想与苹果二号不同之处就在于更方便人们的操作。

苹果二号开放的体系结构虽然很好,人们可以将任何需要的东西插到插槽中,但是这样的灵活性需要用户成为技术人员,并且开发商要制造这种在任何配置下都能工作的计算机极为困难。相对于苹果二号开放的系统,拉斯金为自己的“麦金塔”计算机确立了封闭式的研发思想。拉斯金说:“诸如这样的考虑引导我构思出了麦金塔 项目的指导方针和它的基本架构。它没有外1978 年 1 月 3 日,杰夫?拉斯金加入苹果电脑公司,并召集了一些年轻的设计人员,开发他设计的“麦金塔”电脑。围插槽,客户就不必明白机器内部构造。内存大小固定,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在麦金塔 上运行。屏幕、键盘和大容量存储器设备都内置在计算机内,这样客户就有了真正完整的系统,我们能控制字符和图形的外观。”

从理论上,拉斯金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此外,拉斯金还设想把“麦金塔”的重量控制在20磅以内,内置电池的电能可供运行两个小时,这样一来就可方便人们携带。除了上面这些,拉斯金还希望自己制造的计算机能够拥有8位微处理器、实时时钟、打印机、能显示位图图形的4英寸5英寸的屏幕,以及200K5.25 英寸软盘驱动器。

当拉斯金把自己的这套基本思想拿到苹果公司董事会上去讲解时,立即遭到了乔布斯的极力反对。因为那时,乔布斯正在领导着“丽莎”计算机的研发组,他担心“麦金塔”计算机会影响到“丽莎”的推出。在董事会上,乔布斯大声嚷道:“不可能,你不可能开发出这样的计算机,这完全是错误的研发方向,现在公司应该全力以赴地开发丽莎 。”尽管乔布斯强烈反对“麦金塔”项目的成立,但是董事会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个项目。1979年9月,该项目正式启动。

此时,乔布斯打算给这群在苹果公司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不被人注意的开发小组鼓劲加油。他要向所有的人,包括斯科特、马库拉以及全公司的员工,甚至是全世界的人表明,他能带领他们研发出让人惊奇的电脑产品。他开始全身心地关注“麦金塔”电脑这种后来享誉全球的新一代计算机。

乔布斯最大的梦想就是要通过电脑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自从迷上“麦金塔”电脑后,乔布斯开始督促杰夫?拉斯金,让他尽快把头脑中的计算机模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电脑原型,以使苹果公司再上一个大的台阶。1981年,乔布斯希望能够完全参与到这个项目的研发中。拉斯金虽然高兴,但也有点担心,因为他们俩曾经有过冲突。

当拉斯金向斯科特抱怨乔布斯过多地干涉他们的项目时,这位公司的总裁却把这件事看作是把乔布斯这个“富有破坏精神”的家伙从公司支开的一个好方法,即使是牺牲拉斯金也在所不惜。马库拉的观点和斯科特一样,他也很高兴乔布斯能把精力放在拉斯金的开发项目上。“麦金塔”电脑的研发地点很偏僻,当初做这种安排主要是为了不让乔布斯靠近,以防他干涉,而现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却能够很好地把乔布斯“关”在里面,别人也不得而知。拉斯金想寻求支持,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终于,乔布斯在“麦金塔”电脑研发组安营扎寨了,他凭借自己身上罩着的名人光环可以让事情进展得更加顺利。同时,身为苹果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他,不但能够获取研发项目所需的资金和难得的研发设备,还能阻止别人干涉他们的事务。如果有人想找研发组成员的麻烦,只要跟乔布斯说一声就行了,而这些是拉斯金无法做到的。

在乔布斯加入“麦金塔”研发组之前,整个组的领导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拉斯金,但是乔布斯加入之后就不同了。乔布斯身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公司内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当然不甘做拉斯金的手下,于是乔布斯心中就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对乔布斯而言,他加入研发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麦金塔”占为己有,所以在研发的过程中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要让每个研发环节都刻上自己的烙印。于是,拉斯金与乔布斯的矛盾越来越深,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再说拉斯金,“麦金塔”是他的梦想,他想要亲手把自己的梦想转化为现实。然而当拉斯金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步一步朝着梦想的目标迈进时,乔布斯却突然插上一脚,要抢走他的“孩子”,他当然很难接受。虽然在乔布斯加入研发团队时,拉斯金并没有做出什么激烈反对的行为,但那并不代表拉斯金就可以忍受乔布斯对“麦金塔”的指手画脚。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乔布斯与拉斯金都是相当自负而且性格强硬的人,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必然会出现很多摩擦。在乔布斯刚加入研发组不久时,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就爆发了。在办公的地方常常能听到他们的吵架声。他们会为了“麦金塔”使用什么型号的芯片争吵,会为了设计机箱的形状争吵,会因为制定计算机研发进度表争吵,他们甚至会为了研发组的开会时间争吵。比如,乔布斯认为“麦金塔”必须拥有一个小巧的鼠标。可是拉斯金却比较喜欢用光笔或操纵杆作为图形的输入设备。为此他们又是大吵一番。之后,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退步。拉斯金同意使用鼠标,但是鼠标的式样由拉斯金决定。最后,拉斯金决定不像阿尔特那样使用三个按钮的鼠标,而是使用一个按钮的鼠标。

乔布斯和拉斯金的矛盾冲突引起了公司每个人的注意。有一次,乔布斯竭力破坏拉斯金已经准备好的公司内部讲座活动,他告诉参与者活动取消了。拉斯金向斯科特反映了这件事,并提供了一份证据充分的备忘录,备忘录中详细陈述了十几条乔布斯不适合管理“麦金塔”电脑研发工作的理由。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

第9条:过于乐观的估计。乔布斯在研发苹果三号和“丽莎”电脑时计划失误,而且对于产品的研发成本和价格也估计失误,基于他这两次失误的经历,他在研发“麦金塔”电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众多失误。他还为了赢得个人荣誉,提出不切实际的研发计划,而当计划不能完成时,他又责怪研发人员。由于他还对元器件价格的估计过于盲目,因此导致对成本的错误估计。

有人把这份备忘录拿给乔布斯看,他当时就勃然大怒。那天下午,马库拉把乔布斯和拉斯金找来,让他们坐下来和他共同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乔布斯哭了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往往会哭。他说,他不可能再与拉斯金一起工作了。拉斯金也一定是感到了情况对他很不利,因此,他就强硬地说,他不能再为乔布斯工作了。

就这样,会谈不欢而散,乔布斯还是“麦金塔”电脑项目的负责人。为了驱散拉斯金失败后的烦闷心情,公司安排他去休一次假。当然,人们都知道“麦金塔”电脑真正的“父亲”是拉斯金,乔布斯只是“麦金塔”电脑的“养父”。

在担任“麦金塔”研发项目总负责人后,乔布斯把他的“麦金塔”电脑研发组成员看做“海盗”,而他是这艘“海盗船”的船长。他劝诱苹果公司的各类人才、精英加入到他那痴迷计算机的队伍里来。

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雇用了开发苹果二号的主要研发人员,包括沃兹、罗德?霍尔特、兰迪?威金顿、杰里?曼诺克,甚至还有丹?科特克和比尔费尔南德斯。苹果公司的一些老职员也加入到了伯勒尔?史密斯的团队中,他们有设计了苹果二号的机箱的程序员巴德?特里布尔,斯坦福的电子工程师布赖恩?霍华德和负责市场销售的乔安娜?霍夫曼。

这个由乔布斯亲自挑选的“海盗军团”,成员无论来自公司内外都属优秀之辈。他们负责的任务,就如同他们自己所描述的一样,是要给人们的心灵造成震撼,从而推翻电脑业原有的标准。

从研发“丽莎”电脑开始,乔布斯和他的“海盗”队员就“盗取”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三年时间里,他们吸收了各种有价值的思想,他们也从各种失败中吸取了教训,从而避开了无经济效益的生产。

乔布斯还为研发组开辟了新的工作区域,他让项目组搬到了苹果公司正在租用的一座大楼里,一般人都把这个地方叫做“德士古石油塔楼”,因为它靠近一座加油站。就这样,乔布斯和“麦金塔”电脑研发组一起,在“麦金塔”大厦里拉起海盗旗帜,每天不分昼夜地埋头苦干。

“麦金塔”小组成员大都出生较晚,没有经过反越战的群众集会,但他们吸收了那个年代的观念。他们的目标是将工具所产生的力量提供给每个人,乔布斯与他的“海盗军团”只要有一个人、一台电脑,就可以由此而改变全世界。

乔布斯沉醉的这个小组里,公司的总经理就跟一般职工一样。在这里,产品开发人员被视为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即使在午夜,那里也洋溢着充沛的活力,这些小伙子在豪华大厅里随遇而安,自由地发挥着自己的设想。有时你会看到两个小伙子在桌子旁玩电动玩具,而另一边的桌子上又有两个人在玩乒乓球。房间里还设有昂贵而精密的音响系统,喇叭中不断传出优美的歌曲。当大家在玩各自的游戏时,还有些人会跑到钢琴旁演奏几曲。

这种景象就像大学的游戏室,而不像公司的产品开发中心。总经理斯卡利每次来到这里,面对这里的混乱不堪一片怅然。他不理解乔布斯为什么会让一个严肃的研究中心变成这个模样,但每次乔布斯都会给他一个自信的微笑,然后又一言不发地离开,转身和他的小组成员神聊。

“麦金塔”小组通过这种不拘一格的方式,出人意料地研发出了全新电脑。当“麦金塔”第一台原型完成时,乔布斯用香槟来祝贺大家。另外,为了长久纪念“麦金塔”小组的贡献,他下令在电脑后壳的内部加上47名开发人员亲笔签名的浮雕。

1981年,乔布斯决定按计划设计出“麦金塔”电脑,并在原先规定的日期推向市场。

按照研发计算机的常理,“麦金塔”电脑在这个研发阶段就应该开发出相关的软件了,但乔布斯害怕他可能会失去对这一项目的掌控,因为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他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他必须要找其他公司帮助“麦金塔”电脑开发软件。

这时,乔布斯首先想到的一个名字是比尔?盖茨。当然,比尔?盖茨是他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但他想,不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又怎么能同他展开竞争呢?

微软公司当时就已经很成功了,但同苹果公司相比,它还处于一个赶超苹果公司的阶段。盖茨是一个善于冒险的人,他很欣赏乔布斯那种善于打破常规的精神。

在那时,微软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就是基本程序语言,它最成功的操作平台是苹果二号。沃兹设计的计算机的主板也使用基本语言,那是从微软公司获得使用许可的。当苹果二号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电脑品牌的时候,微软公司的利润开始迅速增加。

当时最大的电脑公司IBM也选择微软公司为它新开发的个人电脑编写软件,随后该公司的很多工程师都到了微软。

乔布斯决定亲自去微软公司找比尔?盖茨,他在微软公司当时的总部大楼里同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进行了会谈,他们三人一起商讨了公司的发展目标。然后,乔布斯就大力宣扬他们合作的必要性,要求微软公司支持合作项目。

然而,盖茨和艾伦这两个极其精明的年轻人强烈反对开发个人计算机市场,他们认为这种计算机市场没有发展前景。而乔布斯却不这么认为,他预计一些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以及比较前卫的家庭都有可能成为他乔布斯与盖茨这对电脑双杰,从少年起就注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既是朋友,更是对手。们的个人计算机用户,甚至一些企业中层管理人士和公司秘书也会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盖茨在另一方面受IBM公司中间派观点的影响,他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实用性的商业工具,并不会出现像乔布斯描述的那种很多人争相购买的情况。乔布斯则坚持说,单凭几句话还不能完全展现个人电脑的魅力,他要让盖茨和艾伦到苹果公司位于库比提诺的工程实验室参观这些让人惊叹不已的新型电脑。在乔布斯离开后,盖茨和艾伦决定组织一组人去看看这种新奇的电脑。

他们两个非常精明,打算在苹果公司和IBM公司脚踩两只船。他们认为,“丽莎”可能会是最后的赢家,而乔布斯低成本的“麦金塔”电脑也有可能成为电脑行业的一大亮点。

就这样,微软公司组织了一组参观者到苹果公司参观,并且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回来,参观完后他们相信了苹果公司真的是与众不同。比尔?盖茨决定答应乔布斯,微软公司可以为他们设计的电脑开发软件。

在那时,微软公司基本是为IBM公司开发日常工作软件系统,而不开发让人着迷的软件。现在要为苹果公司开发的是应用程序系统那些可以让人着迷或心跳加速的软件系统。就好像乔布斯手里拿着一根香肠在嘴馋的人面前晃来晃去,他们当然要想办法得到这根香肠。

在5月份,乔布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不在公司内开发新机器的软件,而是请微软来开发。像他作出的许多决定一样,这次决定也播下了以后失败的种子。

1981年8月12日,美国八大电脑公司之一 IBM公司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个人电脑。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电子行业的龙头老大,乔布斯却不放在眼里。

8月底,在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上市的时候,“麦金塔”电脑研发组就去买了一台,然后把它拆开研究。他们发现IBM的个人计算机既不美观,体积也很大,显得很笨重,更没有技术方面的创新,还不容易操作。这和设想中的“丽莎”电脑真是有天壤之别。整个研发组的研发人员坚信他们设计出的计算机比IBM个人计算机更为优秀,而且一定会在市场上大败IBM的计算机。

乔布斯甚至公开对IBM的个人计算机进行嘲弄:“我觉得很奇怪,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甚至都比不上苹果二号,苹果二号可是六年前在车库里设计的。他们只是重新包装了一下,或者是稍微扩展了一下苹果二号的技术。”

马库拉也持乐观态度,他说:“我们计划并等待IBM进入市场已经四年了。我们有驱动器,有30万安装用户,有软件库和分销系统,IBM 只有招架的份儿。除非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否则他们很难打败我们。”

苹果公司甚至制作了这样一则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广告。1981年8月14日,在IBM 推出个人计算机仅仅两天之后,苹果电脑公司就在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整版广告,他们虚张声势地欢迎IBM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广告中这样写道:欢迎 IBM 公司,苹果公司真诚欢迎你们和我们合作!

欢迎你们光临自 30 年前计算机革命以来最激动人心、最重要的计算机市场。祝贺你们研发出你们的第一台计算机。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使用计算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思考、学习和交流的方式,甚至是娱乐的方式。计算机操作能力很快成为了和读书、写字一样重要的基本技能。

当我们研发出第一套个人计算机系统时,我们预计只要人们能够意识到使用计算机的益处,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有1.4亿人购买计算机。我们预计明年就将会有100万名用户考虑购买计算机。在下一个10年里,我们相信个人计算机还会出现更为迅猛的增长。我们期待着我们之间激烈的良性竞争可以把美国的计算机技术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非常欣赏你们在这方面所作的诸多承诺。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通过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来增加社会财富。欢迎你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这真是一则非常自鸣得意的广告,因为这则广告是从一家规模不到IBM公司1/10的公司发出来的。正如所预料到的结果那样,IBM公司推出的个人电脑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走向全美市场的机遇,它使苹果电脑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全美市场。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有10%的美国人知道苹果电脑是怎么回事,而到了这一年的年底,这一数字升高到80%。另一方面,IBM公司个人电脑的推出也使苹果个人电脑在公众面前出尽了风头,因为苹果电脑是IBM公司电脑真正的竞争对手。

在乔布斯看来,IBM的个人计算机在市场中只能是个配角,而他的“麦金塔”计算机才是最大的赢家。乔布斯对IBM公开挑衅道:“我们将让IBM退出市场,我们让它吃不了兜着走。”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并不是像乔布斯所期望的。IBM凭借着它强大的品牌效应,迅速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当年就销售了五万台个人计算机,两年后IBM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已经超过苹果电脑公司。

1981年,IBM公司个人电脑的推出,给了苹果公司的“麦金塔”电脑和“丽莎”电脑研发组更大的动力。他们相信自己会很快为新型电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他们要向全世界表明IBM公司的电脑是多么的笨重,而相比较来说,苹果公司设计的电脑又是多么的精妙绝伦。

乔布斯已把与IBM公司的竞争看成是一次拯救世界的行动。当然,在同IBM公司的竞争中,他也感到很紧张。他说:“苹果公司和IBM公司马上就会展开竞争了,假如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出现了重大失误,而让IBM公司赢了,我们在以后的20年里就会处于计算机世界的 黑暗时代 。一旦他们占领了计算机市场,他们就会停止创新,也会阻碍任何创新的开发和设计。

“如果你考察一下计算机的大型机市场,可以看出自从15年前IBM公司的大型计算机垄断市场以来,他们实际上没有任何革新技术。IBM公司在个人电脑的设计上也根本没有电脑产业界的新技术。他们只是重新包装了一下,或者是稍微扩展了一下苹果二号的技术。苹果电脑则给电脑市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1981年年初,整个研发组把工作地点搬到新大楼,然后就开始忙碌着把“麦金塔”原型机开发成一台名副其实的电脑产品。

“麦金塔”电脑是一项革命性突破。在乔布斯以及“麦金塔”电脑小组有新的尝试时,只有少数人真正支持他们。所以,他们进行得很痛苦。支撑“麦金塔”电脑小组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乔布斯的信仰和激情。乔布斯有着不可思议的、超凡的说服能力。

乔布斯的“海盗队员”们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努力工作,他们的研发进程是如此高速,以至于别的计算机公司,甚至是整个计算机产业界都为之汗颜。到 1981 年 7 月份,“麦金塔”电脑就开始进入测试阶段,基本部件和电路板的设计都已接近尾声。在7月份,乔布斯还完成了第一份“麦金塔”电脑商业计划方案草稿。计划规定,向市场正式推出“麦金塔”电脑的时间是 1982 年年中,同时,“丽莎”电脑和新型苹果二号电脑也要推向市场。此时,“麦金塔”电脑在苹果公司的设计规划中仍然是属于实验性的项目。

现在乔布斯要让苹果公司的总裁马库拉接受“麦金塔”电脑的项目,把它看成是公司的正式规划项目。乔布斯的远见卓识再加上他善于销售的商业能力,得到了总裁马库拉的支持,苹果公司的管理层和公司董事会同意了“麦金塔”电脑研发项目“身份地位的变化”。“麦金塔”电脑成了真正的苹果公司产品,也成了公司正式的研发项目。

1982年,尽管研发过程遇到了挫折,但乔布斯还是决定在下一年的5月年轻的“海盗头目”乔布斯对未来充满自信把“麦金塔”电脑推向市场,也不管这中间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虽然原先制订的计划被推迟了,但乔布斯还是希望“麦金塔”电脑的研发过程走向正轨。

自从 1983 年研发组成员静修以后,“海盗”这个主题被证明是整合团队士气的强力黏合剂。它给“海盗船员”们的感觉就好像是“我们独树一帜”,这种“海盗”精神强调研发组成员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他们设计出的计算机和苹果公司其他员工设计出的计算机又是多么的不同。甚至还有人在“麦金塔”电脑大楼里树起了海盗骷髅旗,旗上面是白色头骨和交叉股骨的象征性图案。后来,他们还让海盗旗飘扬在了“麦金塔”电脑大楼的楼顶,这也引发了一场轰动。

乔布斯相信自己对市场的把握。他说:“我们认为 麦金塔 电脑能卖到无数台,但我们并不是为其他任何人设计 麦金塔 电脑,我们是为自己设计的。麦金塔 电脑究竟怎么样,应由我们自己评判,而不是别人。我们也没有走出去作市场调查。当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电话的时候,他作过市场调查吗?当然没有。”

乔布斯看起来就像希腊神话中能点石成金的迈达斯一样能够“点物成金”,他认为当时“麦金塔”电脑正在成为最畅销的电脑,并且一定会占领美国的电脑市场。乔布斯这个任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在此时也即将成为危机风暴的中心。

在乔布斯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研发,耗资 7800 万美元,“麦金塔”计算机终于诞生了。

1984年1月24日在戴安扎学院弗林特中心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苹果公司首次展示了“麦金塔”计算机。乔布斯作为这场典礼的主人,为了让人们能够对“麦金塔”印象深刻,他还特意写了一份演讲稿,箭头直指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IBM。凭借着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乔布斯的演讲当即就炒热了现场气氛。在这篇富有煽动性的演讲稿中,乔布斯这样写道:1958年,IBM拒绝购买那家羽翼未丰的年轻公司,而该公司刚发明一种名为静电复印术的新技术。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了,而IBM却一直在追赶该公司前进的脚步。

十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数字设备公司和其他公司发明了小型计算机。

IBM放弃了小型计算机,因为它太小以至于不能做严肃的计算,因此IBM对其业务并不看重。而DEC却在IBM最终进入小型计算机市场之前成为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公司。

十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1977年,位于西海岸的一家羽翼未丰的年轻公司苹果公司发明了苹果二号,这是今天我知道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1981年,苹果二号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计算机,苹果公司已成为价值3亿美元的公司,它是美国商业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超过50家公司参加这块市场的竞争,1981年11月,IBM公司通过IBMPC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

1983年,苹果公司和IBM成为业界最强大的竞争者,两家公司都在“麦金塔”全家福1983 年销售了价值约 10 亿美元的个人计算机。

就在1984年,IBM想独吞这块市场。苹果公司意识到唯一的希望就是给IBM让开财路。经销商最初热烈欢迎IBM,而现在则害怕个人计算机市场受IBM主导和控制。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又渐渐回到苹果公司身边并将苹果公司作为确保他们未来自由的唯一力量。

IBM想独吞这块市场,正在将枪指向其进行行业控制的最后一个障碍即苹果公司。蓝色巨人会主导整个计算机行业、整个信息时代吗?乔治?奥威尔(美国作家,代表作《一九八四》)说得对吗?

当乔布斯以疑问句结束自己的演讲时,人群立即沸腾起来说:“不,不,不!”就在这片混乱中,乔布斯身后的屏幕开始播放“麦金塔”的商业广告,这个号称耗资千万美元的商业广告使人群更加激情澎湃了。广告片结束后,乔布斯严肃地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行业中只有两个里程碑产品 1977年的苹果二“麦金塔”与养父乔布斯号和1981年的IBMPC。今天,也就是“丽莎”推出后的一年,我们正在将第三个行业里程碑产品“麦金塔”投放市场。

紧接着,他来到一张放有帆布袋的桌子旁,展出了他引以为傲、堪称完美的“麦金塔”计算机。乔布斯匆匆地演示完“麦金塔”的图形功能后,迫不及待地说道:“今天,也是第一次,我想让麦金塔 自己来介绍自己。”听完这句话,人们都惊呆了,全场鸦雀无声。乔布斯不知按了一下哪个键,“麦金塔”就发出了合成的声音:“嗨,我是 麦金塔 。从那个袋子里出来真好”

乔布斯一直通过与IBM对比来强化苹果公司的特点,相对于IBM强调的规模化、大型机,苹果公司的主战场就是个人计算机市场,以及个人计算机的产品创新。

经过这次展示,“麦金塔”那奇怪的合成声音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它小巧、精致的外观以及运行速度快的优点也让人们难以忘却。

除了上面提到的优点之外,“麦金塔”还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买到的、拥有交互式图形接口并且使用鼠标的个人计算机。它的操作系统领先当时IBM 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DOS整整一代。不仅仅是接口上的差别,“麦金塔”操作系统在内存管理上有着DOS不可比拟的优势,后者实际可用的内存始终局限在64K,而前者则没有任何限制。但是,细加观察分析,“麦金塔”还真没有多少“真材实料”。“麦金塔”电脑的软件应用程序只有6种,而IBM的个人电脑已有数千种软件程序可供选择安装。因此电脑用户只是把“麦金塔”电脑当做一个玩具,一台你可能喜欢但又不会购买的机器。

这次,乔布斯又将受挫。乔布斯完全忽视了典型电脑用户的所思所想,他没有抓住用户购买电脑时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他不明白,当用户需要花费几千美元购买一台电脑时,大多数人并不在乎它有多么好看,也不在乎它是否有一个鼠标或者电脑是什么颜色的,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购买的机器能否为他们干活。

权力之争

犯错误不等于错误。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之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他们把错误当成一个警告而不是万劫不复的失败。从不犯错意味着从来没有真正活过。

在为人处事方面,乔布斯在苹果公司里一直处于劣势。

首先,乔布斯和总裁斯科特经常为一些事情争吵,有些是大事,有些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进货合同应该由谁来签字,员工的办公室应该怎样安排,甚至工作台应该涂什么样的颜色等等。他们俩有时还为公司成员的排名顺序发生争执。

因为内心的障碍,乔布斯始终害怕自己在公司中被排在沃兹之后,也就是说他不想让沃兹排在第一位,而他排在第二位。当斯科特以员工进入苹果的日期为员工发放带有编号的身份徽章时,斯科特为沃兹尼克设计的身份徽章编号为1,因为他认为如果没有沃兹尼克设计出的苹果一号计算机,就不会有苹果电脑公司。斯科特这样的决定显然触怒了乔布斯,乔布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匆匆找到斯科特并要求重新编号,但斯科特并不打算向乔布斯妥协。

乔布斯出于无奈,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他要求自己的编号为0。最终,斯科特同意了乔布斯的方案,但苹果电脑公司正式的名单上乔布斯的编号依然是 2,因为美国银行的存折处理软件不接受“0”这个编号。

乔布斯在工作上也与斯科特经常有争执。在那时,一般电子产品的保修期都是90天,但乔布斯却坚持要把苹果二号的保修期延长到一年,他的直觉认为,这样做可以赢得一批对苹果电脑忠实的顾客。斯科特则对乔布斯的这种提议拒不接受,乔布斯也发了脾气。斯科特又邀请乔布斯到外面的停车场转了一圈,回来后,他们俩都冷静了下来。但最终还是乔布斯赢了苹果电脑的保修期延长到了一年。

有时,事情会变得非常糟糕,致使苹果公司上上下下都把他们两人这种激烈而无情的冲突叫做“斯科特战争”。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1977年,苹果公司第一次举办圣诞节聚会,由于斯科特拒绝告诉筹办宴会方要准备一份素食菜谱,乔布斯气得简直发疯了,当时就大发雷霆。在乔布斯离 26 岁生日还差几天的时候,他又赢了一场。

在1981 年,苹果公司经过四年的规模扩张,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臃肿状况。一些高级管理者感觉到有些新聘用的职员工作松懈,这些职员认为公司绝对不会解雇他们,因为到那时为止,还没有苹果公司的员工被正式解雇。在硅谷,在苹果公司工作被看做是职业有了终身保证。

在 1981 年 2 月星期三的一个早晨,天阴沉沉的,还下着雨,员工们刚上班就被通知在公司的地下停车库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斯科特站起来说,苹果公司人员太多了,他要解雇一些人。他说他要把该解雇的员工召集到他的办公室,然后说明解雇的理由。整个会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苹果公司的员工很快发现,那些即将被解雇的员工之前也是没有丝毫预感的。解雇的消息一说出来,员工的情绪马上爆发了出来。每个人都在边走边考虑,是不是这就是最后一天在苹果公司工作了。

斯科特在公布解雇消息之前曾经同乔布斯商量过,并且得到了他的赞同,而当员工情绪高涨时,乔布斯又竭力地撇清自己,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件事完全是斯科特一个人的主意。

由于这次解雇风波,一些关于斯科特的流言蜚语在公司员工中间流传开来,再加上苹果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对斯科特在解雇工作中的做法不满,所以也给员工们煽风点火。这些流言蜚语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斯科特,指责他强行解雇员工的行为,乔布斯和马库拉当时也是同意解雇部分员工的,而现在他们却将自己置身事外。

3月底,当斯科特从夏威夷度假回来的时候,马库拉把他请到了苹果公司星期天晚上召开的会议上,并告诉他管理层要求他辞职,并决定由马库拉临时接替他任苹果公司总裁一职。

公司作出这一决定完全符合乔布斯的想法,因为乔布斯认为,斯科特对他负责的“麦金塔”电脑研发项目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障碍。而马库拉在这一方面是聪明而机灵的,他不会对乔布斯的决定和意志横加阻拦。对乔布斯这个没有实际权力的苹果公司董事会主席来说,这样处置斯科特最合适不过了。

在 1982 年的秋季,在苹果即将发布“麦金塔”电脑的关键时刻,苹果公司有一个深层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那就是关于公司总裁的人选。乔布斯毫不怀疑地认为他完全有能力出任苹果公司的总裁,但在董事会里他是唯一一个这么认为的人。虽然苹果公司的相关人员拟定了一份冗长的报告,但这份报告所提供的人选还是不能让董事会满意。

1982年年末,有消息说有人提出一个试探性的建议,要让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约翰?斯卡利出任苹果公司的总裁。此前,有人鼓动斯卡利说,在硅谷工作就等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佛罗伦萨工作”,但他还是没有被完全说服去考虑苹果公司总裁这个职位。在乔布斯的眼里,如果董事会不让他执掌整个苹果公司,那么第二个最佳人选就应该是他感觉比较舒服的,而且他还能控制的人。约翰?斯卡利是一流的、公认的市场专家,他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另一方面,他对技术方面的事情一点都不懂这对斯卡利来说可能是一大缺点,但对乔布斯来说却好像是一种赐福。

如果斯卡利一直忙着经营公司,谁还来对技术方面的问题指手画脚呢?谁还能与招募他的人过不去呢?

于是,1983 年 3 月,28 岁的乔布斯来到了百事可乐的总部,他要见百事可乐饮料部的总经理约翰?斯卡利。斯卡利对于乔布斯的到来感到非常吃惊,但是一阵寒暄之后,他明白了乔布斯的意图。然而,斯卡利最初很迟疑,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更不知道已经跌入低谷的苹果将来的命运如何。

执著的乔布斯并没有因为斯卡利的迟疑而放弃,他居然连续四个月拜访斯卡利,以表示他的诚意。当斯卡利再次拒绝的时候,乔布斯居然甩出了这样两句话:“难道你想下半生都卖汽水?你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这两句话结结实实地撞在了斯卡利的胸口上,触动了他那根最为敏感的神经。改变世界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一般人是没有胆量说出口的,但正是这句话打动了心里同样埋藏着坚定信念的斯卡利。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事业稳定的斯卡利选择了挑战自我,他做出决定:离开条件优越的百事可乐,去正处于IBM的问题强大压力下的苹果公司。他没有预见到,他踏上一艘将要沉没的船,并出任船长,还只是个挂名 真正的权力依然被乔布斯牢牢掌控在手里。

3月底的时候,苹果董事会最后拍板:请斯卡利担任苹果公司总裁。一个月之后,迈克?马库拉向苹果公司员工宣布由约翰?斯卡利担任苹果公司的总裁。斯卡利随后发表了就职演讲,在演讲中他说:“如果你们想问我为什么来苹果公司,这其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这里可以和史蒂夫?乔布“你是想卖一辈子汽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 在乔布斯的鼓动下,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于 1984 年投奔苹果。然而卖汽水的来卖电脑,两人随后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严重分歧。斯一起工作。我把他看成是我们国家在这个世纪里一位真正伟大的人物。而现在我有机会能够帮助他,这件事本身就让我兴奋不已。”

约翰?斯卡利就像是在一艘船将要沉没的时候,及时赶到并出任了船长。斯卡利来到苹果之后,苹果公司接着发布了划时代的“麦金塔”电脑,苹果公司也被推上了业界之巅。但是,他逐渐发现乔布斯身上存在很多问题:

他年轻有为,没有失败过,在公司里唯我独尊,固执己见。一个依靠技术发家的公司若想在美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实现长期的成功,必须遵循企业的成长规则:由于乔布斯热衷于技术,又不懂管理,再加上叛逆性格,他常常会做出一些违背商业规律的决策,并利用其神化了的地位大力推行,导致一次次市场的失利。

乔布斯在决策上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一、苹果产品拒绝其他公司仿造。这实际上阻碍了苹果把其领先的技术标准转化为行业统一标准。苹果的自我封闭,给了蓝色巨人IBM良机,1982年IBM顺应美国政府对其提出的反垄断指控,开放了IBM 个人计算机 标准,并成为以后的行业标准。在操作系统领域,尽管苹果的操作系统MacOS比微软的 Windown 操作系统优越很多,只能孤芳自赏。

二、苹果产品研发缺乏内在关联。苹果在追求技术领先的行动中,由于不顾及市场的需求,在成功的单一产品苹果二号之后,几乎同时开发了苹果二号、“丽莎”、“麦金塔”三种技术复杂彼此不兼容不关联的产品,并相继投入市场,给自己的市场造成混乱。

三、苹果产品脱离市场的定价机制。乔布斯完全从技术研发的角度确定价格,高昂的价格使一般家庭和公司只能转而投向以IBM为首的另外一个电脑阵营。

这三个错误直接导致了苹果的失败。可是乔布斯作为苹果的创始技术团队的皇帝,只知道迁怒于营销部门的无能,甚至对于他自己请来的总裁斯卡利也不信任了。由于斯卡利认识到乔布斯的三个错误,他执意进行改革,矛头自然会指向乔布斯。如此一来,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

约翰?斯卡利是一个说话做事从容、矜持而有理智的人,他明显不能容忍乔布斯的行事方式,但面对乔布斯咄咄逼人的气势,又无能为力。但斯卡利绝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初来乍到时,他以容忍乔布斯的颐指气使,同意乔布斯带领的“麦金塔”研发部门可以完全独立听命于乔布斯,且不参与公司的整体改革。斯卡利的让步的用意在于首先亮明自己的立场,然后让事实给乔布斯一个教训,这样,在董事会面前,在全体公司员工面前才可以有十足的把握战胜乔布斯的独断专行。

事实正如斯卡利所料,品质优秀的“麦金塔”,经历了上市的短期辉煌之后,也就是满足了那批苹果的忠实粉丝之后,迅速低迷,那些可以在苹果和个人计算机之间作选择的更大数量的客户用钞票做选票,投给了个人计算机阵营。

发布“麦金塔”电脑的第二年,苹果公司开始了亏损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麦金塔”的不兼容,因为乔布斯封死了“麦金塔”电脑的外壳,他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往这台计算机中添加板卡。后来,人们才逐渐发现:在“麦金塔”电脑上面根本感受不到使用IBM 个人计算机时那种对整个系统完全掌控的畅快感觉。既然这样,人们开始远离“麦金塔”电脑,到了1985年,苹果的账簿上第一次出现了财政赤字,亏损竟然高达1700万美元!

苹果董事会开始惊恐了,他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乔布斯,于是开始对他大加斥责,然而,乔布斯却把所有失利的原因都归结到了斯卡利身上,他坚持的理由是:“苹果之所以得到如此糟糕的业绩,完全是由斯卡利本身就是一个计算机的门外汉造成的。”斯卡利当然不肯接受这样的无端栽赃,他认为:“乔布斯根本不懂经营和管理,但却常常随意干涉公司的决策经营。”

结果,由于这件事,乔布斯和斯卡利的矛盾逐渐升级,而且两个人开始打起了冷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当年的8月份。斯卡利突然在董事会议上直接指出:“只要乔布斯在公司存在,我就无法完成任务。”意思再也明确不过了:“如果苹果想留住我斯卡利,就必须把他乔布斯扫地出门!”但是,按照乔布斯的性格,他当然要对斯卡利这种公然的指责做出报复。

于是,乔布斯利用斯卡利到中国出席会议的机会,在公司内部发动了一次政变,试图将斯卡利赶出苹果公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乔布斯费尽心机要踢走的对头,却是自己花了四个月请来的人。

然而,乔布斯失算了,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平时特立独行的习惯和暴躁的脾气已经让公司的管理层和很多员工颇为不满,这直接导致他的计划未经实施就已经被斯卡利了如指掌。最终,董事会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解除乔布斯的一切行政职务,包括他的“麦金塔”研发领导职务,以后乔布斯只担任苹果的董事长,不得介入具体经营事务。

这个决定一出,人们目瞪口呆,乔布斯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苹果的创始人,居然被自己创建的公司炒了鱿鱼?!这个轰动业界的事件让苹果再次“扬名”世界,成了业界人士纷纷探讨的话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苹果公司的成长,乔布斯与沃兹尼克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乔布斯希望在计算机设计方面摆脱沃兹尼克的阴影,另一方面,沃兹尼克也不喜欢乔布斯整天让他参加没完没了的会议。本来沃兹尼克就对开办公司没有兴趣,他只是比较热衷于设计计算机,而且把这当做一种兴趣在做,而乔布斯却想把他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去。

与乔布斯不同,沃兹尼克没有成为亿万富翁的专注和野心。所以在他发现自己拥有的财富一辈子都花不完后,便开始将自己的财富分给亲朋好友。

“麦金塔”和“丽莎”这一连串的行为让乔布斯极其看不惯,因为在他看来沃兹尼克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公司的进展了,而这是乔布斯最难以接受的。

沃兹尼克将1000股一组的苹果公司股票赠送给自己的朋友、家人以及在苹果公司做过贡献却被忽视的那些同事。沃兹尼克的这种慷慨,心意是好的,却不经意地迫使苹果公司提前公开上市。“公司的历史上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数字,其中一个数字就是500。一旦有500个股东,就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备案。”苹果公司当时的总裁斯科特解释说。因此在沃兹尼克的慷慨下,苹果公司成为了事实上的上市公司。

苹果公司上市后,沃兹尼克在设计苹果系列计算机方面显得越来越难以专注。从沃兹尼克本身的性格来讲,他只对有挑战性的项目感兴趣,而对修改最初设计方案这样的事情丝毫提不起兴趣,这恐怕是沃兹尼克很难专注于苹果计算机的最根本原因。除了这个根本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沃兹尼克又陷入到热恋之中。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1980年7月,沃兹尼克开始与苹果公司的员工坎迪?丝卡森?克拉克拍拖,并于当年圣诞节正式订婚。这一年也是苹果公司公开上市的时间,沃兹尼克爱情、事业双丰收,一切看起来是这样美好。可是,在美好的背后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沃兹尼克在苹果二号设计方面的“偷懒”激怒了斯科特。他认为沃兹尼克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却懒散工作,在员工中的影响极差。斯科特请兰迪?威金顿编写苹果二号电子数据表以抗衡个人软件公司的VisiCalc,像从前一样,威金顿向他的师傅沃兹尼克寻求帮助。为了让沃兹尼克专注于工作,斯科特强烈要求沃兹尼克于1981年1月完成必要的数字子程序。除此之外,乔布斯也在尽力说服沃兹尼克参与刚刚起步的“麦金塔”项目。

在这三重压力下,不堪重负的沃兹尼克决定暂时离开公司。1981年2月7日下午,他驾驶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带着克拉克以及克拉克的哥哥及其女友一同飞往圣迭戈设计结婚戒指。然而飞机起飞时,不幸穿过两个围栏,冲进路基。在这次事故中,克拉克的哥哥和女友只受了点轻伤,但是沃兹尼克和克拉克受的伤就严重得多。整形手术后,克拉克迅速康复,而沃兹尼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次事故使他面部伤势严重,除掉了一颗牙,沃兹尼克还患了中度脑震荡。脑震荡让沃兹尼克记不起东西,比记性不好更糟糕的是,他患上了暂时失忆症。在那段时间里,沃兹尼克不但记不起这次事故,甚至连住院期间来探望他的人都记不住。从伤势中恢复过来后,沃兹尼克对苹果公司的内部争斗彻底失去了兴趣。

距离事故五周后,沃兹尼克离开了苹果公司。“公司成了大企业,我没有修补的工作可做。我只是想当工程师。”沃兹尼克在离开时这样告诉《人民》杂志的记者。虽然沃兹尼克离开了,但是在乔布斯的要求下,他的名字依然保留在公司的花名册上,也定期发放工资。

1981年6月13日,沃兹尼克和克拉克在加州的一个农村结婚了。婚礼后一周,沃兹尼克注册进入加州大学参加在伯克利分校的夏季课程,以完成他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在学校读书的那段时间,是沃兹尼克自创办苹果公司以来最轻松的一段时间。除了完成课程之外,他还用剩下的大量时间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多次赞助举办活动,并以损失巨大告终。

最终,为资金所迫的沃兹尼克在离开公司两年后又回到了苹果公司。那天他来到苹果公司园区的大楼,苹果二号分公司所在地,谦恭地要求找点事做。刚刚上任两个月的苹果总裁约翰?斯卡利认为沃兹尼克的归来将能很好地振作苹果二号的士气,于是便欣然同意了沃兹尼克的要求。果然,沃兹尼性格单纯的沃兹先于乔布斯一步离开苹果,走回自己的世界,并为乔布斯的后来埋下伏笔。

克的归来大大鼓舞了苹果系列计算机的研发者。在沃兹尼克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使苹果二号的鼠标能够正常工作了。

1985年,在菲尼克斯静修后,乔布斯和他原来的合作伙伴、苹果公司的创建者沃兹尼亚克去华盛顿参加了一次庆典仪式。在那次庆典仪式上,罗纳德?里根总统授予了他们俩第一枚全国技术奖章,以表彰他们对美国技术发展所作的贡献。然而,这时两位苹果的创始人都很不舒服,因为他们两人都不能再容忍对方,也无法再抑制各自的不满了。

当乔布斯回到加利福尼亚的时候,他发现沃兹尼克已经公开声明要离开苹果公司。沃兹严厉指责公司对苹果二号电脑生产线的支持严重不足,而且管理混乱。苹果二号电脑是公司唯一赢利丰厚的电脑产品,但在苹果公司的年度会议上却被忽视了,沃兹还对这种做法进行了猛烈抨击,很明显,他的矛头是直指他以前的好朋友乔布斯的。

告别苹果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苹果开除的话,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这个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

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和市场运营方面,乔布斯还是只相信自己的直觉以及依靠他的市场调查员们调查的结果。尤其是在1982年年初,那时正是乔布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种“点物成金”的人物,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在计算机的设计上,他更是我行我素,擅自决定计算机应该装配什么部件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迈克?默里形象地比喻说:“乔布斯所作的市场调查就是每天早晨看一看镜子里的自己。”

1983年,苹果公司正在制造另一场不幸,“丽莎”电脑也面临着失败的局面。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售价1万美元的“丽莎”电脑的订单就像涓涓细流一样,而IBM个人电脑只售3000美元,且使用微软公司软件,很有实用性,消费者在购买时自然会作出合理的选择。

“丽莎”计算机并没有抢夺到IBM的潜在用户,原因是它存在三个致命缺陷:第一,“丽莎”计算机 9995 美元的高昂价格使很多用户望而却步,几乎没有人能接受这样昂贵的价格;第二,“丽莎”的软件产品不能与市场上的任何产品兼容,需要捆绑七款应用程序;第三,“丽莎”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根本无法胜任处理信息点所有工作,这使得“丽莎”计算机运行速度出奇地缓慢。

除了“丽莎”计算机自身的缺陷,IBM成功的另外一大原因是IBM在1982年顺应了美国政府对其提出的反垄断指控,开放了IBM个人计算机标准。而这种标准后来成为了行业标准,以至于很多公司包括惠普、康柏、戴尔等也只能生产和IBM兼容的计算机。但苹果公司却不懂得“见机行事”,没有技术标准及时开放。所以尽管“丽莎”计算机的软件程序优于IBM的技术,它的操作程序也比IBM的DOS操作程序先进了整整一代,但人们还是更愿意选择 IBM 的个人计算机。

1984年,乔布斯认为在“麦金塔”电脑推向市场的第一年里销售量一定会达到50万台。苹果公司的两位主管都对这一销售计划提出了质疑,并希望乔布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不幸的是,他们随后被乔布斯免职了。苹果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对“麦金塔”电脑作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但结果却不容乐观,人们对“麦金塔”电脑出现的问题,抱怨声此起彼伏。

“麦金塔”的销售依旧非常糟糕,营销天才斯卡利决定仿制他的“百事挑战”活动来提高“麦金塔”的销售量。但是,到 1984 年 7 月,“麦金塔”电脑卖出去的数量好像一直在下降。开始的时候乔布斯还拒绝相信这个事实,他认为这只是夏季经济委靡不振的反映。但当8月份的销售额还在持续下降的时候,乔布斯才开始恐慌了。

在这种情况下,怨恨开始在苹果公司的管理层滋生了。与此同时,乔布斯和其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也为“麦金塔”电脑的行情大跌而焦虑万分,而约翰?斯卡利仍旧不能控制公司的局面。由于董事会主席乔布斯行为的反复无常,苹果公司作为电脑产业界的领头羊,其名声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随着“麦金塔”电脑的销售额继续下滑,乔布斯的心情也随着一份接一份的报告变得更加糟糕。他越来越相信解决当前苹果电脑困境的策略就是与另一家大型公司联合经营。他考虑过要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甚至是可口可乐公司共同制订销售计划。在这一紧要关头,乔布斯拜访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杰?史密斯,并邀请他参观“麦金塔”电脑的生产部门。乔布斯建议苹果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发展战略合作,史密斯回答说,他对计算机了解甚少,他将会派他们公司一名董事去和苹果公司的董事会商讨合作事宜。

在美国国内寻求合作无望的情况下,乔布斯只有带领一组成员远赴日本去和爱普生科技公司商讨合作。爱普生公司是一家商用机器生产公司,乔布斯认为它和苹果公司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但去日本东京的路程让乔布斯他们极其灰心丧气,因为当时恰逢地震,很多公路都被阻塞,他们只得钻出汽车,改乘火车,可他们又得知铁路运输也中断了。当他们好不容易到达时,爱普生公司却又把他们晾在一边,一直让他们等了好几个小时,虽然接见时,爱普生公司的人员对他们还算和善、殷勤,但乔布斯却为此大为不悦。

在会谈时,爱普生公司的总裁站起身来亲自进行产品展示,这位日本绅士几乎是刚开始,也就是展示了1分钟多一点,就被乔布斯打断了讲话。杰伊?埃利奥特当时也在现场,他亲眼目睹了这件事,据他回忆说:“乔布斯面对这位公司总裁说: 这样不行,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说完就扬长而去。”在没有谈成的情况下,乔布斯他们只好又回到东京,在火车上,乔布斯开始发泄不满。在乔布斯的心目中,对事业的热爱是最重要的,但现在他好像忽然不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热情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呢?

苹果电脑的销售“大旋涡”还是不停地变大。“麦金塔”电脑的销量下降到一个月不足一万台,乔布斯整天坐立不安,而斯卡利仍旧没有真正掌管苹果公司。由于苹果电脑的销量急剧下降,公司突然发现库存积压的电脑产品已经“机满为患”了。苹果公司不得不宣布处理掉积压的产品,这也着实让关注苹果公司股价的股民们紧张不安。20万台电脑就这样被一家习惯“以物易物”的公司清算完了,这说明苹果公司已经运转失灵,正在走下坡路了。

苹果公司正慢慢地垮下来。大量员工开始离职去了别的公司,斯卡利真是心急如焚。面对苹果电脑的销售窘境,斯卡利没有其他选择,只好采取行动,宣布关闭几条电脑生产线。

虽说如此,由乔布斯掌管的“麦金塔”电脑研发部还是紧紧抓住公司事务的大权不放,他们对管理公司事务的内部职能部门尤其重视,比如广告部、客户关系部、商品配送部、服务部。乔布斯对此的理念是,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他这位公司董事会主席掌控公司,一些事情才能按照他的“意思”处理。但苹果公司的权力过分集中在“麦金塔”电脑研发部也是公司的一大顽疾,让整个情况显得更加糟糕。

乔布斯仍旧生活在他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他不明白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就要把他击垮。由于经营出现问题、市场不理想、公司严重赤字,再加上乔布斯固执而无法控制的脾气,他被挤出了苹果公司。

到1985 年,苹果公司的旋涡越来越大,斯卡利再也不能任凭乔布斯摆布了。苹果公司在亚利桑那州菲的尼克斯召开会议后一个星期,公司的管理人员又开始了一次静修。这天早晨,在斯卡利和客户关系专家里吉斯?麦金纳开会的时候,苹果公司市场部的总裁迈克?默里找到了他们。迈克告诉他们现在该是找他俩谈一谈的时候了,他的语气里透着严肃、认真,麦金纳和斯卡利不得不同他去议事。

在他们三个人一起去乘电梯的时候,乔布斯看到了,就问他们要干什么。默里只是说他们要去开会,乔布斯表示他也想参加这次会议。迈克?默里在苹果公司的三年里从来没有对乔布斯说一个“不”字,不过现在他拒绝了乔布斯的要求。乔布斯虽然一再坚持,但默里依然不同意。最终,他们把这位董事会主席撇在了一边,关上了电梯的门。乔布斯第一次预感到对他不利的事情要发生了。

乔布斯和斯卡利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 斯卡利通过董事会把乔布斯赶出了苹果。默里、斯卡利和麦金纳这三位策划者在斯卡利的旅馆房间里,对苹果公司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决定:应该考虑让“麦金塔”电脑研发部的“掌门人”

乔布斯离职了。1985年2月,苹果副总裁埃利奥特和迈克?默里决定请具有市场管理能力的法国人让?路易?加塞顶替乔布斯出任“麦金塔”电脑研发部的负责人。

此时的乔布斯仍旧生活在他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在别人策划着替代他的时候,乔布斯却忙着起草一份建议书以解决“麦金塔”电脑研发部门所面临的难题。他提出的建议就好像是给一位患有心脏病的病人一贴创可贴。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削减餐饮服务费,办事人员出差乘飞机时坐经济舱而不允许再坐公务舱等。

在2月底,乔布斯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晚会,庆祝了他30岁的生日。谁也不会想到,刚刚过完而立之年生日的乔布斯却被赶出倾注了他所有心血的苹果公司。

1985年4月11日,面对着这么多辞呈,面对着积压在公司仓库里数量庞大的苹果二号电脑和“麦金塔”电脑,面对着“麦金塔”电脑的销量一直低于预计销量的1/10的情况,苹果公司董事会最终作出了重大决定:乔布斯不再担任“麦金塔”电脑研发组的负责人,他的职位由加塞接替,而实权牢牢地被斯卡利抓在了手中。

乔布斯对这个决定非常震惊,在决定作出后,他和斯卡利擦肩而过,一句话没有说就离开了会场。在第二天举行的全公司意见交流大会上,乔布斯悄悄地又坐到了听众席的最后一排。很显然,乔布斯已经决定不再我行我素,而是要当一名积极合作者了。然而,会议开始后,斯卡利却拒绝承认乔布斯的身份。他介绍了苹果公司管理层的新成员,包括加塞、科尔曼,但没有“麦金塔”电脑研发部的任何成员。当他向与会人员展示公司的组织机构表时,故意把一个人的名字忽略了,甚至一直到最后,斯卡利也没有提及“乔布斯”这个名字。对约翰?斯卡利和新的苹果公司来说,乔布斯根本就不存在了。此时的乔布斯心里感受可想而知,苹果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小子发展到了超过4000名雇员、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大公司。到1985年,乔布斯已把他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苹果公司和苹果电脑。就在这时,乔布斯被炒了鱿鱼。乔布斯又变成了孤儿,这次是他的公司抛弃了他。虽然落到这种境地,他还是不准备就这样安安静静地退出苹果公司的“舞台”。

乔布斯从受人瞩目的“舞台”垮下来成为美国各媒体争相报道的重要事件。1985年6月1日,也就是星期六的早晨,《圣何塞信使报》在头版用头号标题《苹果公司的创建人乔布斯被降职》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旧金山纪事报》和《旧金山观察家报》也在头版对整件事情进行了报道。

被“贬”后,乔布斯避开了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的采访和追问,仅仅向他的少数几个朋友和家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他一直陷入沉思中,想着如何作出选择。最后,他准备了一下行装,乘飞机到了巴黎,开始了长时间快乐轻松的商务旅行。当然,乔布斯还在心存幻想,希望继续留在苹果公司,继续为苹果努力。他行遍欧洲以提升“麦金塔”电脑研发部的形象,他还计划到苏联宣传苹果二号电脑,因为当时苹果二号电脑刚刚被同意在苏联销售。对于乔布斯来说,可能这些活动能给他带来一些安慰。

乔布斯在欧洲作完巡回演讲后,来到了意大利中部佛罗伦萨附近的托斯卡纳山。他买了一条睡袋和一辆自行车,晚上就在中世纪风格的圣吉米纳诺镇的果园里野营。当他骑着自行车穿过意大利这个山边小镇时,没有人认出他是谁。乔布斯在那里想了很多,但当他思考自己的命运时,不是想着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更加沮丧、消沉了。

到6月底,乔布斯去了瑞典,仍旧是为了苹果公司作宣传。他的心态也变得老练、稳健了。他对一位瑞典的记者说:“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就像米克?杰格说的那样, 你不可能总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有时你得到你需要的东西就足够了。 五年以前,可能我会对这样的说法不屑一顾,可现在我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仔细思考一下,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亨利?福特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遇到过几次挫折。“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喜欢追求权力的人,我只在乎苹果公司的发展。

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发电脑上,还创建了一家公司。为了苹果公司更好地发展,我宁愿奉献出我的一切。可以这么说,如果苹果公司需要我扫地,我可以去扫地;需要我去清理厕所,我也可以去清理厕所。”

7月4日,乔布斯去了苏联,但他觉得应该准备回库比提诺了。他还想着与斯卡利重修一下感情、调和一下观点,以便于能在苹果公司从事新的工作,当然不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行。然而,当他在7月中旬回到苹果公司的时候,他发现公司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虽然乔布斯仍旧是苹果公司董事会的主席,但他已经不参加公司的日常工作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监督工人装修自己的房子上。后来他又想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做事,因为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进行宇宙探索方面的研究,乔布斯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航天飞机。但他又发现,自己并不符合政府规定的条件,他那“探索宇宙”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此时,苹果公司的股价还是一直下跌,最后跌至每股15美元。6月28日,也就是在这一季度末的时候,苹果公司宣布,自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亏损1720万美元,而且电脑销量也比去年的同一季度下降了11%。苹果公司亏损这么严重让乔布斯很吃惊,他也开始责怪自己给公司带来的麻烦。

然而几天后,乔布斯遇到了更让他吃惊的事情,那就是斯卡利在公司的季度会议上对证券分析师们作了苹果公司最近的不良局面和未来计划的一番演说。斯卡利在会议结束时告诉他们:“在公司里,已经没有史蒂夫?乔布斯发挥作用的部门了,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斯卡利的演说很快就传到了新闻媒体那里。几天以后,斯卡利又对一群打算采访他的记者重申了他的话。乔布斯对这样的话感到非常震惊。这段话等于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又狠狠地伤了他一下。

“你似乎觉得有人在你肚子里用拳头打你,”乔布斯在描述自己当时的感觉时这样说,“它简直要把你打得不省人事了,你无法呼吸。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现在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曾经在森林里走过很长的一段路,在那时,我真的不想同任何人讲话。”乔布斯伤心至极,称其办公的地方为西伯利亚。正如他所说:“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被赶出苹果电脑公司后,乔布斯把自己关在家里静静地听着鲍勃?迪伦的歌。鲍勃?迪伦是美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曾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以说,在精神深处,鲍勃?迪伦和乔布斯有很多相似处。如他们都反传统,有一段时间,鲍勃?迪伦曾是民歌界和激进分子的英雄,就像乔布斯是电脑业的反传统英雄一样。另外,他们都寻求哲学、宗教式的超脱。在鲍勃?迪伦的音乐中,寓意深刻的歌词与音乐同等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种忘掉过去,不断追寻未来的冒险精神。正如乔布斯所说:“鲍勃?迪伦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随着我的成长,我逐渐体会到了他所有歌曲里的意境,并发现他从来不会待在原地不动。”

乔布斯是一名斗志昂扬的战士、一个激情澎湃的竞争者,他相信他要比任何人都更能把握住什么是真理。乔布斯决定超越自己,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我!乔布斯!我的能量是无穷的!”于是,他卖出了20万美元的苹果股票,并发誓要创办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

被赶出苹果的乔布斯在禅修中思悟东山再起的力量

在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后,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了。此时,乔布斯孤独的心灵渴望得到父母的无私关爱,可是此时,陪着他创业的养父母保罗和克拉拉都已去世了。乔布斯又想起了他的亲生父母,从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寻找他的亲生父母,但始终没有结果。正当他要放弃这个毫无希望的目标时,他却发现了一条线索。

乔布斯发现他还有一个亲妹妹,那就是莫娜?辛普森,一位很有抱负的小说家。莫娜一直和作家、冒险家乔治?普林顿一起在杂志社工作,这份杂志也就是由乔治创办的评论性杂志《巴黎评论》。

莫娜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格林贝市,她的父亲是一位政治学教授,母亲是一位临床医生。据她说,父亲有阿拉伯人的血统,还是一位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当乔布斯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还没有结婚。当时的美国正处于20世纪50年代,未婚的情侣是不能在一起居住,而未婚的女人更是不能抚养小孩。就这样,他们不得不把乔布斯交给别人抚养,而等到莫娜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半以后,他们也结婚了。在莫娜10岁的时候,她的父母离婚了,莫娜和母亲搬到了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在青少年时期,这对兄妹一直在加亲生父母是谁,这是乔布斯心中的一个谜,就在被赶出苹果时,乔布斯找到了妹妹莫娜?辛普森。利福尼亚生活,但他们互不相识,直到长大成人。

乔布斯非常高兴找到了自己的妹妹。他们两人都不愿再提起过去的事,都希望能建立起兄妹情谊,因此两人见面后很快就变得亲密无间了。乔布斯说:“我们是一家人,她是我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我每隔几天就要打电话给她,同她讲一些事情。”莫娜也非常珍视她和乔布斯的兄妹之情。她说:“我的哥哥和我关系非常亲密,我对他非常敬仰。”

乔布斯在与妹妹联系的同时也找到了他的母亲 乔安妮?辛普森,当然乔布斯也与她相认了。从那时起,直到乔安妮去世,乔布斯都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而且每次家庭聚会时,他都邀请他的亲生母亲和妹妹一同参加。

乔布斯也一直把养父母保罗和克拉拉看成是他最亲爱的父母亲。虽然他们已经去世了,但乔布斯对他们依然非常敬重。如果有人把保罗和克拉拉称作他的养父、养母,或对保罗和克拉拉用了禁忌的称呼,乔布斯都会怒不可遏,怒斥这些人,并说:“他们是我的父母!”在家人的关爱中,乔布斯内心的冰山似乎溶化了,对东山再起的信心更足了。

乔布斯离开苹果后,斯卡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公司的萧条状况,他取消了大型号“麦金塔”电脑的研发计划,又取消了一直奋力挣扎却从来没有成功的“丽莎”电脑的生产计划。此外,斯卡利还裁掉了 1200 名员工。可是,乔布斯就是乔布斯,没有人能够替代他,表面平静的苹果,其实犹如一只断了翅膀的雄鹰,难以翱翔,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足以让它从神坛跌落到最低谷。

斯卡利虽然熟知商海的脾性,但是,他对苹果这艘巨轮的建造技术一窍不通,被他赶走的乔布斯却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他对技术的敏锐感觉保证了苹果在技术上的先进性。随着乔布斯的离开,苹果也失去了灵感的源泉,失去了创新的力量。雄鹰没了翅膀,将是怎样的结局?

在乔布斯未离开苹果之前,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正带领着他的员工面对着“麦金塔”电脑无计可施,他恨不得将“麦金塔”电脑拆开寻觅苹果是如何作出如此易用美观而又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的。万般无奈之下,盖茨只得使出了一个下下策:亲自到苹果总部跑一趟。

乔布斯带领着盖茨这位软件英雄参观了自己的工厂,并向他演示了苹果电脑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型。这正是盖茨想要的东西,为了从苹果的员工那里发现点什么,盖茨就和身边的员工聊了起来。可是还没聊几句,就听见乔布斯对那位苹果员工狠狠地说:“闭嘴!”盖茨见状也只好离开了。虽然盖茨这次来苹果了解到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盖茨毕竟见到了苹果电脑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型。乔布斯离开苹果后,他再一次来到苹果公司要和苹果签订一份合同。当时的苹果为了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急需一套办公软件以便让更多的人选择“麦金塔”电脑。而苹果所看中的,就是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盖茨看透了这一点,很爽快地同意了为苹果公司开发office软件,但是有个条件:苹果公司要允许微软使用一部分自己的图形界面技术。当时,心急如焚而又对技术一窍不通的斯卡利觉得这个条件并没什么,也不苛刻,很高兴地大笔一挥签了这个合同。就这样,从此我们看到了图形化操作系统 Windows,用上了 Windows 3.0,然后就是 Win95,Win98,直到现在的WindowsXP系统。然而,斯卡利并没有察觉到,他的举动将给苹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直到1988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2.0后,斯卡利才感觉到苹果为他犯下的错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由此,苹果对微软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诉讼。在法庭上,盖茨指出:“苹果的窗口式图形界面也是抄施乐公司的。凭什么你能破窗而入去施乐拿东西,我不可以从门里走到你那里拿东西呢?”最后,法庭还是以“Windows和苹果的操作系统虽然长得像,但不是一个东西”为由,驳回了苹果的诉讼请求。那时硅谷的公司不但在商业竞争中被微软压着一头,连打官司也打不赢微软,十几年来硅谷一直梦想着出现一个可以和微软抗衡并且占到上风的公司。然而,苹果公司在这十年中也彻底败给了微软。

后来,因为斯卡利所倡导的“牛顿”(世界上第一款掌上电脑)不但没有为苹果带来巨大效益,反而让苹果耗光了自己的财力,斯卡利只好引咎辞职。

1996年,苹果迎来了它的20岁生日。虽然苹果已经危机四伏。但是,这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比提诺的苹果总部前依然热闹非凡,苹果将在这里隆重庆祝自己的生日典礼。一阵骚动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克。将近十年了,人们没有见过他俩在苹果的生日晚宴上出现过。沃兹还是那样憨态可掬,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他站在台上只是向大家鞠了一躬,脸上依旧是浅浅的笑容。乔布斯依旧精心打扮,在台上口若悬河地向人们灌输着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

身处庆典中的苹果公司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之中呢?亏损!连年的亏损让苹果已经走到了死神的身边。产品上缺乏创新,技术上落后,这足以让苹果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到底谁能够挽救苹果呢?

当时,任苹果总裁的米歇尔?斯宾德勒开始了拯救苹果的行动,但是在一系列没有效果的动作之后,斯宾德勒颓然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此时的斯宾德勒感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他没有接受乔布斯,而是把接力棒传给了吉尔?阿梅利奥。阿梅利奥刚刚帮助国民半导体渡过了危机,斯宾德勒看重的,就是阿梅利奥这种能够带领公司走出困境的能力,所以他希望阿梅利奥可以拯救苹果;但是斯宾德勒错了,他忽视了苹果自大、任性的企业文化。当阿梅利奥带着自己的改革方案走进苹果的时候,依然四处碰壁,苹果却仍旧“奄奄一息”。

换了三代领导人,苹果的命运仍然生死未卜,人们这时候才想起一个曾经为他们所厌恶的家伙:乔布斯!

这十年乔布斯又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