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53:48
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
时间: 2007-02-09 来源: 网络流传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师多被招聘到西欧各国,而欧洲诸国的学者、文人和青年学生前往意大利访问、留学,蔚然成风。在各国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也接踵兴起了。
中世纪欧洲各国的书籍长期是抄录在羊皮纸上的,难以流传。12 世纪以后,中国的重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后,对欧洲各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4 世纪起,欧洲普遍采用了人造纸张;15 世纪初,西欧开始采用雕版印刷。德国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1440年古登堡对于印刷机可以在纸张两面印字技术的改革,很有利于书籍的出版和文化传播,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更为加速。15 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很快便在靠近意大利的德国、法国、瑞士,以及英国、西班牙和尼德兰等地传播开来。这些国家中涌现出一些著名的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和作品。
德国的文艺复兴
德国文艺复兴开始得较早。15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时,纽伦堡等许多大学已出现了人文主义小组。16 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运动出现高潮。爱尔福特大学以鲁夫?6?1穆善为首的人文主义学派,一度成为德国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德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对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很敏感,他们以对《圣经》和《教父》作品的翻译、研究和注释而闻名;以发表“讽刺文集”和造型艺术(彩饰画、木刻或铜刻版画等)而著称。二、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在大学,特别是在年轻的教师和知识界中间,他们多数人到意大利学习和访问过,许多学者通晓欧洲各国语言。三、作品中强烈地反映出反对德国分裂、要求国家实现统一和摆脱罗马教皇压榨的思想。一部分艺术作品中反映社会矛盾和下层人民题材的内容亦陆续增多。四、各地文艺复兴活动很不平衡。南部受意大利影响大,活动早、成果多;西部科伦等地,因天主教会势力大,保守气氛较浓;北部与尼德兰的人文主义者关系密切,重视教会和宗教改革。
德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勒克林和胡登,艺术家的代表是丢勒和小汉斯?6?1霍尔拜因。
约翰?6?1勒克林(1455~1522 年)是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的大语言学家。他出生于巴登,曾就学于海德堡、巴黎、巴塞尔等大学。留学意大利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成为欧洲第一个希伯来语学者。1506 年编成第一部希伯来语文法著作。1516 年著有《希伯来语提要》;1517 年,又完成了《卡巴拉哲学论》。勒克林及其朋友在反对科伦大学经院哲学家焚烧犹太书籍的斗争过程中,形成了勒克林学派。以勒克林为首的人文主义者们发表了讽刺文集《蒙昧者书简》(两卷本,于1515 年和1517 年问世),第一卷写给科伦大学的经院哲学权威,指控他们不学无术,进行繁琐无聊的争论;第二卷是揭露教皇和教会,为德国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乌尔利希?6?1封?6?1胡登(1488~1523 年),出身于骑士家庭,思想激进,长期过着流浪诗人的生活。他主张依靠骑士实现德国统一集权。1513 年,胡登访问意大利后,开始认识到罗马教皇是德国一切灾难的总祸根。1517 年,在奥格斯堡,德皇赠予胡登“桂冠诗人”称号。胡登很崇拜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洛伦佐?6?1瓦拉,把他的《论君士坦丁大帝赠赐的伪书》带至德国出版,在思想上动摇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胡登人文主义观点的代表作是《罗马的三位一体》(1520 年)。胡登写道:“?6?8?6?8罗马靠三种东西使一切人都服从:强力、狡猾和伪善。?6?8?6?8有三件事不能说出真相:关于教皇、赎罪券和无神论。有三种事物成为罗马的特点:教皇、古老的建筑和贪婪。有三种不同的东西供养着罗马富翁:穷人的血汗、暴利和对基督徒的掠夺。”胡登是一位爱国主义的诗人,为德国的统一而献出了生命。
阿?6?1丢勒(1471~1528 年)是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曾被恩格斯誉为多才多艺的巨人之一。他生于纽伦堡,其父是金银饰物的匠师。丢勒曾去威尼斯学习,并漫游德国各地学画。他擅长于小型的传统宗教画,尤其是木版画和铜版画。他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长处,创造了德国画的特点。在绘画中,他使宗教题材充满了民族和人民的内容。丢勒创作的木刻组画《启示录》(1498 年)共有16 幅,其中以《四名骑士》和《天使斗恶龙》两幅最为杰出。丢勒有许多肖像画作品,如自画像、德皇马克西米连画像等,对胡须的细腻描绘,具有北欧的传统。他对德国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也颇多贡献。丢勒的一些铜版画颇负盛名。代表作品有:《骑士、死神和魔鬼》(1513 年)、《在书斋里的圣哲罗姆》和《忧郁》(1514 年)等,有“名手版画”之称。丢勒晚年的杰作、著名油画《四使徒》(1526 年),长期享有世界声誉,作品表现出意志坚强的思想战士的雄伟形象,堪称全德国艺术之冠。丢勒在艺术理论方面也有精深造诣,他写的四卷本《人体比例研究》,对透视学和人体解剖均有研究。他坚信“艺术包括在自然之中,应从自然中吸取艺术”。丢勒还是一位杰出的雕刻家。他为佛罗伦萨奥尔桑梅克教堂雕塑的“圣乔治”大理石像,寓意深刻,形象逼真。
小汉斯?6?1霍尔拜因(1497~1543 年),是德国卓越的水粉画、肖像画和写生画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佛兰德尔的绘画传统。1515 年,他移居巴塞尔城,在此与伊拉斯莫交往甚密,他为《愚颂》一书加绘了不少插图。他被托马斯?6?1莫尔赞为“奇才的画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巴塞尔市长迈耶尔像》《伊拉斯莫》《英王亨利八世》《外交家莫列特》等。在人物画中,他以出色的技巧、流畅的线条,重点刻画人物的个性和神态。如他对伊拉斯莫写作时聚精会神姿态的刻划,栩栩如生,十分完美。《伊拉斯莫》名画誉满全欧,是当时写实主义绘画的高峰。他的作品不仅写实,而且触及了德国的下层人民。他在《死之舞蹈》一画中,传教士背后有一副死人的骨骼,炉边嘻笑的儿童旁亦有骨骸。他的作品中还有憔悴的农民追逐瘦马以及濒于死亡的乞讨人等等,反映了生活现实。
法国的文艺复兴
15 世纪末,法国形成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法国的王权和宫廷贵族势力大,新兴资产阶级同高利贷资本和国家包税商关系密切,依附于王权。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传播于紧邻的德、法两国。但法国文艺复兴活动的中心主要在宫廷和一部分贵族当中。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之初,民族意识强烈,因而文艺复兴运动中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观念的内容较多。
16 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团体“七星诗社”,即以贵族龙沙(1524~1585 年)和杜贝雷(1522~1560 年)为首,主要任务是建立法兰西民族语言的文学和诗歌,反对用拉丁语或其他外国语写作。这便是文艺复兴活动中民族性的表现。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文学的突出代表是拉伯雷。
拉伯雷(1494~1553 年)出身于法国中部一个地主和律师的家庭,从小在修道院学习,当过修士。他通晓医学、哲学、法律和文学,知识渊博,各处游历,广泛接触社会。他花了近20 年的时间,写作了一部包括五卷的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又译为《巨人和巨人之子》或《高康大和胖大官儿》),这部名著使拉伯雷享有崇高声誉。拉伯雷的小说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它的内容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比喻生动活泼。这部小说以夸张的手法歌颂人的力量的伟大,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贵族。他认为经院哲学只是套用亚里士多德逻辑推理的方法,形式完整而内容空洞。拉伯雷对教育持有人文主义的见解,认为全面地发展人的个性和传授人类进步知识,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所必需的。此外,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巨人传》中所描写的三个巨人,就是这样的人物。他深信人的智慧和力量定能战胜愚昧和黑暗,知识可以把人武装成巨人。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中另一代表人物是政治思想家波丹。
波丹(1530~1596 年),当过律师,曾任检查官,作过省议会代表,后又担任三级会议中的第三等级代表。波丹在他的主要著作《论国家》中,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他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主权是统一不可分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任何臣民不能与之分享。波丹的主权论,是针对凯觎世俗权力的教皇和闹分裂的封建贵族的。波丹还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制。他声称,任何君主都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无权擅自征收捐税。
英国的文艺复兴
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时间比西欧大陆稍晚一些。16 世纪,特别是16 世纪末和17 世纪初是高潮。英国人文主义的中心最初在牛津大学。该校有过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小组,这个小组受伊拉斯莫的影响很大,他们初期的主要活动是研读意大利早期“文学三杰”但丁等人的作品。著名的代表有威廉?6?1拉提玛(1460~1545 年)、托玛斯?6?1里纳加(1460~1524 年),特别是约翰?6?1柯列特(1467~1519 年)。柯列特是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他在意大利学过希腊语、法学及教皇的著述。他自1496年起,六年间在校内开设了轰动英国学术界的“保罗书简”专题讲座课。柯列特不仅解释字义、语法,而且从文献学、语言学角度,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讲解圣书。1508 年,柯列特继承其父遗产,用其资金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名为“圣保罗中等学校”,这是一所完全不受教会控制、接受伦敦商会和纺织工厂主资助的学校,也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宗教改革的学校。
英国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是莫尔和莎士比亚。
托马斯?6?1莫尔(1478~1535 年)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奠基人。莫尔出身于大官僚家庭,1492 年入牛津大学,前两年学古典文学,后改学法律,曾是著名人文主义者托玛斯?6?1里纳加亲密的学生和朋友。莫尔也是人文主义小组成员,与伊拉斯莫私交甚好。莫尔自28 岁(1504 年)当议员起,曾先后任过财政副大臣、下议院议长、大法官等职。他因在宗教政策上同英王亨利八世发生分歧,被迫辞职,1534 年因拒绝承认英王为教会最高首
领遭监禁,翌年被处死。在莫尔这个人身上综合了当时英国社会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莫尔既是一个特别虔诚的天主教徒,又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文主义者;既是一个身居显位的高官,又是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者;本人生活富裕从不劳动,却又揭露贫富分化,主张人人劳动,消灭私有制;他宗教观念上极其保守,政治观点上却又激进,可以说是典型矛盾的人。莫尔的思想观点的形成,一方面是接受了人文主义者们的影响,除了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和伊拉斯莫等人的影响外,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彼科?6?1德拉?6?1米兰都拉的关于教会和社会问题的见解,对莫尔很有启发。另一方面,莫尔自1509 年3 月起,参加伦敦纺织业商人公会的活动后多次以律师或英王代表身份出使外国调解商务纠纷,同资产阶级往来密切,接受了新兴纺织业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此外,莫尔也受到大量小生产者和无产者代表人物的影响。
莫尔在他的主要著作《乌托邦》中,分析批判了英国新兴资本主义关系,反映了早期无产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破产,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莫尔怀着对被剥夺群众的深切同情,描绘了这一血泪斑斑的历史,愤怒地喊出了“羊吃人”的强烈控诉。在《乌托邦》中,莫尔阐述自己关于社会制度的学说,提出了一个理想社会方案。他把这个理想社会叫作“乌托邦”。
莫尔的“乌托邦”是建立在一个海岛上,这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贫富之分,大家都参加劳动,既从事农业,也从事手工业,经常轮换,劳动产品交到公共仓库,归集体所有。因为物品非常丰富,各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不付任何代价,领取各种生活日用品,这是最早提出的“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思想。“乌托邦”的国王和官吏都由选举产生,国王终身任职,官吏每年选举一次,他们没有什么特权,主要职责是从事组织生产和集体消费。这种否定私有财产,主张人人劳动,彼此平等的思想,反映了早期无产者的要求,指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远景,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
和当时其他的先进思想家一样,在莫尔的思想中,新旧两种因素经常搅在一起。他既主张社会平等,又在他的“乌托邦”中存在有奴隶制度,强迫他们干重活、脏活。他不可能认识当时社会的根本矛盾,找不到实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途径,也未能预见到无产者的成长,他对未来社会只是空想。
英国文艺复兴最卓越的代表是举世闻名的大戏剧家兼诗人威廉?6?1莎士比亚(1564~1616 年)。他出身于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家道中落,出外谋生。他在伦敦剧院中当过马夫、杂务、配角演员,后来当上编剧、导演以及剧院的股东等职。他留下的著名作品,计有37 部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两部长诗和154 首十四行体诗。莎士比亚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 年),这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第二时期(1601~1608 年),是他的思想和艺术高峰阶段,创作了一些著名悲剧。第三时期(1609~1613 年)思想性和艺术性减弱,主要是传奇剧的创作。
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的封建制度日薄西山、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的历史时代。当时原始积累加速进行,圈地浪潮波及全国,人民群众极度贫困,阶级矛盾复杂尖锐。莎士比亚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对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和描述。他的剧本多取材于外国和古代的故事情节,但所表现的却是英国的现实生活。他塑造的人物生动感人,富有个性而且心灵复杂。他创作的喜剧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历史剧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他的悲剧最为驰名。如《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 年)、《哈姆雷特》(1601 年)、《奥赛罗》(1604 年)、《李尔王》(1606 年)、《麦克白》(1606 年)等等。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赞颂国家统一、拥护王权、反对分裂,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他在喜剧里,歌颂个性解放、现实享受,主张自由平等,反映了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在悲剧中,他不仅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还列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和各个阶层中的复杂矛盾。莎士比亚剧作的突出特点是题材广泛,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语言词汇极其丰富生动;人民性很强烈,剧作中表露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他在《威尼斯商人》《雅典的泰门》等剧本中,刻画了商人的贪婪无度,揭露了金钱的本质,触及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恶习。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直接投入了反封建制度的斗争。当然,莎士比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看不到劳动人民的力量,认不清社会罪恶的阶级根源,他过于崇拜人性、英雄和爱情。
西班牙的文艺复兴
西班牙由于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因而文艺复兴运动迟至16 世纪初才开始。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对人文主义的文学影响较大。西班牙的人文主义者热心于办大学,介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品。
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多米尼克派修道士拉斯?6?1卡萨斯(1474~1566 年),生于塞维尔,青年时代即以传教士身份前往西印度群岛。他目睹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暴极为震惊,曾两次回西班牙谒见国王,为印第安人请愿。1544~1547 年他在墨西哥任主教。晚年返西班牙著书记叙美洲情况。他的名著《印度被毁灭的梗概》(1552 年完成于塞维尔)和《西印度史》,是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揭露了殖民者在西印度、美洲一些地区(古巴、墨西哥、秘鲁)的骇人罪行。他虽然身为传教士和行政官,却又是一位支持印第安人争取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他大胆揭露宗教法庭的活动更是难能可贵。
西班牙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
塞万提斯(1547~1616 年),出身于西班牙中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在同土耳其作战时负重伤,失去左臂。1575 年,回国途中被土耳其海盗劫去,在阿尔及利亚服苦役,1580 年才由亲友赎回。他后半生贫困潦倒,几次被诬入狱,致使他对西班牙反动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现实有较多的了解。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写过不少诗歌、剧本。长篇小说《堂?6?1吉诃德》(又名《吉诃德先生传》),是他的代表作品。小说叙述一个穷乡绅读骑士传奇入了迷,想当游侠骑士。他自命为堂?6?1吉诃德,拼凑了一付破盔甲,骑上一匹瘦马,外出冒险,闹了许多笑话,几乎丧命。这部作品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描绘了16 世纪末到17 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广阔画面。在书中可以见到约七百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通过对这些五光十色的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西班牙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习尚等各个方面。塞万提斯嘲弄了没落的骑士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贵族和教士的专横,以及人民群众的痛苦。揭示出这个威震世界的王国,已经破绽百出,和它必然走向衰落的趋势。《堂?6?1吉诃德》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
洛普?6?1德?6?1维加(1562~1635 年),生身于马德里郊区农民之家。少年时家境贫寒,在亲友资助下读大学。任过大贵族的秘书、主教的随从,参加过对英作战的“无敌舰队”,战败离开军队。他的经历丰富,创作内容广泛,有小说、诗歌、戏剧和史学著作,尤其以戏剧最为脍炙人口。他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剧本题材多样,有喜剧、宗教剧和幕间剧、历史剧等。他被欧洲学者赞为“诗的海洋”、“戏剧大师”。
维加的剧作有《舞蹈教师》(1594 年)、《塞维勒之星》(1622 年)等。他在《现代喜剧的艺术》(1609 年)一文中指出,剧作应以观众欢迎、反映生活、遵循自然法则为依据。他的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1619 年)。作品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揭露了骑士队长的残暴,大胆地以羊泉村1476年农民起义为背景,肯定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民主权利,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他的作品现实主义精神强,但对西班牙专制君主寄予幻想,把国王视为超阶级的最高代表,这是其局限性。
尼德兰的文艺复兴
尼德兰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以鹿特丹的伊拉斯莫和勃吕盖尔最为驰名。
德西得乌?6?1伊拉斯莫(1467~1536 年),生于尼德兰的鹿特丹城神甫之家,被称为鹿特丹的伊拉斯莫。他青年时代(1488~1495 年)在修道院,1495~1499 年就学于巴黎大学,曾游学意、英等国。1506 年在都灵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他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将拉丁语的格言整理为《格言集》并补以注释和用例。他编订的希腊文本《新约圣经》及拉丁文译本,纠正了教会通用本中的许多错误。1509 年夏,伊拉斯莫完成了他的传世名著《愚人颂》(1511 年春出版)。此书集中揭露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指出:“教会是在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僧侣们是些傲慢无礼、贪婪欺诈和荒淫放荡的家伙,“他们的脑子装满了愚蠢”,罗马教皇是惯用“刀剑毒药”来维护其特权的阴谋家。他号召废除禁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宗教仪式。伊拉斯莫在世时,《愚人颂》曾重印27 版,被译成全欧多国文字。伊拉斯莫1521 年至1529年长期定居巴塞尔,1529 年4 月~1535 年移居于德国弗赖堡。他还有名作《自由意志论》《知己谈话录》等。伊拉斯莫被誉为“人文主义的泰斗”、“欧洲文艺复兴的纪念碑”。
彼得?6?1勃吕盖尔(1525~1569 年)是一位独具特色、有民族民主思想的杰出画家。他的绰号是“庄稼汉”。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同激进的思想家们过从甚密。他画了大量风景画和风俗画,到过法国和意大利各地旅行,作品中以素描、油画和铜版画著称。他特别重视农村生活和社会习俗以及风景与人物相配。他的名作《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和《冬猎》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香,在《虐杀婴儿》和《绞刑架下的舞蹈》中,揭露了西班牙侵略者对尼德兰的血腥统治。勃吕盖尔画风朴实,重视反映现实生活,感染力强,有民族特色,体现了尼德兰的绘画成就和独特的绘画风格,17 世纪后荷兰的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就是在勃吕盖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文艺复兴在东欧的传播
16 世纪后,文艺复兴在东欧亦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一世(1506~1548 年)同意大利米兰公爵之女波娜?6?1斯莫莎于1518 年结婚时,斯莫莎从意大利带来一批朝臣、学者作为随员,这些人成为16 世纪波兰文艺复兴运动的桥梁。波兰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是在宫廷上层当中。波兰著名的科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巨著的问世(1543年)便是波兰文艺复兴在科学领域中深入发展的体现。
在捷克,由于胡司运动的影响,15 世纪至16 世纪时,文学、艺术中民族的、人民的因素增多了,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
布拉格的著名学者提霍?6?1布拉伊便是代表人物之一。
17 世纪初,捷克的杰出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 年)所提出的教育学的重要原则,亦是文艺复兴思潮的表现和发展。他曾被誉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在东南欧,亚得里亚海岸达尔马提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城,是塞尔维亚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这里产生了很多人文主义作家,如盖克托洛维奇(1487~1572 年)、巩都利奇(1588~1638 年)等。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广泛,以文学的发展最为突出。
此外,文艺复兴运动在北欧瑞典等国也得到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