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05:17
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    翁瑜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1.1节内容,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好的开始会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学地位十分重要。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教师讲解分析理论的同时,要想做到不枯燥空洞,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该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形式的丰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把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和归纳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一般特征。
难点:1、信息定义的理解;
2、正确理解信息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具体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理解信息的含义以及特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
导入:猜游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学生: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听到闹钟响了,就知道该起床了……
可以说,凡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感觉器官感受到的事物及其变化,不管是来自人自身还是自然界,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投影显示“面带笑容的小女孩”和“时钟”等图片,让同学们从图中获取信息。
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
学生思考。
师:信息没有统一的定义。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1、 载体依附性
提问: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和信息的载体是有区别的。
(举例讲解)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大家的表情依附于脸皮而存在,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
投影显示: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
案例分析:一条线和一万美金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帐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
(从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师: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它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
其价值主要体现两方面:
一方面: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例如:学习资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提高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例如:通过获取有效的供销信息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信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用的呢?
投影: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师[讲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报纸。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勺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份报纸,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从此故事引出信息的时效性)
分析: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投影:肯德基的优惠劵
时效性实际上是与信息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信息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的时效了。
师: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但是有些信息的时效较长,有些信息的时效很短。
举例说明:
金融信息、气象信息、会议通知、股市行情等都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的。当然,有些信息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有效,如:百科全书中的一些信息。
4、共享性
典型实例:萧伯纳名言。
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学生:不是。
师: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共享过程中不会发生信息丢失,反而会发挥其更大的影响力。
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用我们刚刚所学的内容来分析一下这段视频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 (观看视频)
讨论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讨论交流,知识拓展:
除了以上这些特征,信息还有别的特征吗?
教师活动:用投影举例,提出信息的真伪性;
用投影显示“盲人摸象”,提出信息的不完全性。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普遍性、可存储性、可转换性、可处理性、可增值性、可传递性……
随堂练习
例子
主要的信息特征
古代的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那时的书是以笨重的竹简、木简为载体。
载体依附性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时效性
中国航天载人成功飞行的消息在寻常百姓中已广为人知 。
共享性、 传递性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其它特征: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共同学习了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会正确获取信息、高效处理信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课后作业:课本第3页的实践题。
十、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重要的一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这点应该是这堂课成功的一半。本人认为这堂课的特点有:一、运用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魅力无穷的信息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在课堂上,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丰富了课程内涵,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三、采用讨论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反馈机会,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协作性。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以后做得更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