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3:54

彝绣与彝族服饰,是不可多得的一笔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一篇中国彝绣的史稿,也就是一部中国彝族服饰历史的缩影。如何珍视拥有七百余万人口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应以战略的眼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普查、抢救、整理、发掘原有和现有的彝绣艺术资源,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库,并运用多媒体手段,科学有序地加以搜集整理,归类合并,建立起调查的第一手档案。
  其二,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充分开发利用,把彝绣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重头品牌,推上国际商贸的平台,取得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获得丰厚经济利益的“双赢”效应。
  彝族服饰和彝绣艺术,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是窥见彝族历史文化,彝族社会生活的画卷的窗口,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人民把纷繁的服饰文化构建成一个维系和传承民族历史的庞大系统工程,在传统的赛装节中演绎服饰文化,在服饰文化中展示彝绣艺术,在图案艺术中托起民族的图腾,在图腾的饰纹中寻找祖先迁徙线路和拓展生存的空间,在红黄黑三大原色中感悟部族认同的眼神,在五彩缤纷的彝绣艺术中编织出历史与时代的辉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彝绣的保护与开发。

     有人撰文说,楚雄彝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渊源可追寻到”元谋人”使用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推测,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猜想,却也能使人想入非非。

在展品丰富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出土的人类祖先使用过的骨针,作为饰物的骨珠、骨镯、石镯、石坠,以及纺轮、罐、盆、钵、瓶、杯、壶等陶器。石器打磨、艺术装饰品加工、制陶工艺等已达到了一定的工艺水平。其中一个由14片兽骨粘合而成的骨钧,直径约8厘米,表面光滑圆整。有一件夹砂红陶瓶,侈口鼓腹底小,是产生于早期奴隶社会的一件珍贵的工艺品。特别有价值的是一件鸡形陶壶,整体状若蹲琚的母鸡,以壶口为鸡首,安上两点圆泥为眼睛,两翼用点线纹表示羽毛,造型简练,古朴而不失精美,是极珍贵的原始艺术品。其工艺水平由此可见一斑。楚雄市郊万家坝发掘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铜鼓、编钟等青铜制造工艺,更令人拍案叫绝。

汉唐以来,在内地汉文化的影响下,楚雄彝族民间工艺美术融合、吸收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先进工艺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间工艺美术,其中尤以雕刻、漆器、服饰工艺和彝族剪纸、绘画最为典型。

雕刻在楚雄彝州历史悠久,品种较多,主要有木雕、石雕、竹雕、泥塑、漆雕、玉雕等。木雕在彝族地区较为普遍,不仅在古建筑物、庙宇及民宅的屋椽斗拱、门窗等处要雕刻上狮、虎、龙、鹿、马、象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及花草、鸟虫等,而且还用木头雕成医祖、医神、猎神、山神、土地神、虎及祖灵等神像供奉以避邪迎祥。原置于姚安县兴宝寺的一套”十献木雕”,每个高约1.1米,手持灯、香、花、果、水、茶、食、宝、珠、衣等物品,工艺细腻,神态各异,头戴佛盔,身着古代衣履,形象丰满,栩栩如生,是云南省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木雕。在彝族木雕中,还有独具特色的面具木雕,有图腾面具、鬼神面具、12兽面具、家祖面具等,主要用于彝族传统节日时佩戴参与礼仪舞蹈或装饰。这些雕刻,对研究彝族文化和人物造型艺术有较高的价值。

除木雕外,楚雄石雕工艺也较为普遍,州境不仅至今仍遗留下大批珍贵的人物、鸟兽石雕佳作,而且还有无以数计的、世代相传的石匠艺人散布在各地。在石雕工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于1930年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苴却砚”。该砚因石料产于直却(今水仁县城),又由永仁人雕刻加工而得名。其石质地优良,层叠细腻,自然天成龙凤花纹,加之工艺精巧而获殊荣,被视为文房精品。

彝族漆器除门窗、桌椅外,主要是餐具、酒具、祭器、马具和巫师法器等实用器具。胎质有木胎、皮胎、竹胎和混合胎。均以黑色为基本色调。一般是黑色打底后,再以红、黄二色勾画图案,最后以生漆调制的黑、红、黄三色在器胎外表彩绘,以抽象的图案绘画为主,变形的具象描写为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层次分明。漆器工艺品中,不少都镶金嵌银或镶嵌骨石。

彝族服饰工艺尤其令人叹服,不仅服饰种类众多绚丽纷呈、五光十色,初分就有纳罗服饰、罗罗服饰、乃苏服饰、纳苏服饰、埋淄服饰、诺苏服饰等十多种,而且每种服饰的加工工艺各不相同。仅彝绣工艺就分有引绣、缠针、乱针、长短针、十字绣、垫绣、滚绣、锁绣等数十种。服饰上的作花工艺除刺绣外,还有贴花、盘花、滚花、补花、牵花、穿花、织花、剪洞成花等。其精湛的工艺和艳丽的色彩,令你目不暇接。

彝族剪纸和彝族民间绘画也各具特色。彝族剪纸多作为刺绣、贴布的范本。刀法可分为两类:作为复色刺绣范本的剪纸剪刻细腻,在外廓内分层刻划,如花瓣刻出重瓣层次,中心花瓣上有蕊及蕊丝,石榴、鱼类则刻出层叠榴子和鱼鳞的分痕,不留空白。作平绣和贴布图案时,则较为粗放。彝族的背布贴布图案,先剪纸反贴在色布背面,在贴布里衬上棉花,制成浮雕型,十分别致。此外,在彝族民间传统剪纸中,也时兴剪喜字图案。彝族绘画主要有民族壁画、版画和布画。壁画主要是绘在寺庙、土司府衙中,内容主要为宗教、神话传说、戏曲、风景等,还保留较好的有楚雄市兆吉村、者纳屯、灵隐寺、三街、三尖山等处的寺庙壁画及武定万德土司衙门、水仁中和土司衙门壁画,以及楚雄市莫苴村,禄丰县草溪井、古城、王官厂、大觉寺等处的11处戏曲壁画;阿纳、青莲寺、羊民等5处宗教壁画。绘于光绪年间(1891)的楚雄市莫苴旧村的六幅戏曲壁画,熔水粉、工笔、版画于一炉,画工细腻,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彝族地方特色。其《闯宫》戏中的陈世美在袍服上又罩一件坎肩,类似彝族的羊皮褂;《醉写吓蛮》中的渤海国使臣,头裹包头,身穿羊皮褂,嘴里呕一支大烟锅,完全是一个彝族男子的打扮,彝族民间工艺美术内容丰富而且源远流长,有较高的研究、鉴赏和实用价值。

刺绣饰品是指荷包、扇套、香囊、帕袋、钱包等一系列可随身佩挂的刺绣饰品。十字绣在中国刺绣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延续时间长,流行范围广,款式奇特,用途广泛,工艺精湛,针法丰繁,通俗易懂。     

一、 十字绣的社会地位

十字绣不但是中国宫廷的时尚玩法,同时又是欧洲的皇家地位的象征,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西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布,就只有缎丝与连缝饰绣的发现,在中国称之为"红绣"而罗马人则将此艺术称之为"以绣针绘画",数百年来,十字绣带给人们的是愉悦,因此,一直便是上流社会一种身份象征的玩法。

二、 十字绣的用途

从十字绣的用途上看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是服装、服饰;第二是佩饰、饰品;第三是日用品及家居装饰;第四是休闲、交友。

第一服装服饰。在欧洲,十字绣在七八十年代时就风縻一时,在中国,早在唐代时期敦煌壁画中就有“云肩”,“云肩”这服饰在隋唐、元代等时期,只有皇宫贵族上流社会人士方可使用(享用),其中图象有“四合如意”、“福庆如意”等。在产品上有“云肩”绣包,及儿童用的围嘴等。  第二佩饰、饰品。佩饰在远古时期从产品类别分有:荷包类、烟荷包、香荷包、腰荷包、杂宝抱肚荷包、扇套、扇袋、帕袋、眼镜盒、饰品盒多为达官贵人之用,文人墨客之用。

从含义上有《西厢记》中的《赖柬》《拷红》《听琴》《佳期》《蝶恋花》等多为爱情,多子多福等寓意,平安、吉祥、如意。

第三日用品方面。旧日的门帘,“帐挂”“枕头”等日用品,著名时绣片有“三羊开泰枕头顶”、“渔翁得利”、“仙壶集庆”、“福在眼前”门帘飘带等。  

三、 十字绣发展与前景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广泛地渴望,精神消费,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由于刺绣,十字绣应用范围广泛,安迈琪特在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结合当今社会的理念及生活方式,在工艺水平及十字绣实用性方面,不断的研究,已开发出适合百姓生活之用及价格低廉的产品,如十字绣拖鞋,近几十种,靠枕,香包,手机链,台布,手机套,汽车座套等,在图案上大胆引入新的理念,如开发了圣诞系列,星座系列,生肖系列,卡通系列,动物系列,风景系列,家居装饰系列,中国民俗系列等。做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结合,时尚与实用结合。中国民俗系列在国际上已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其它时尚系列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安迈琪特结合各加盟商的需要,在2002年已达到十字绣产业化,建立了制版设计室,织布车间,漂染车间,制线车间及刺绣车间,在营销方面,北京就有近三十家分销商,五个直营店,在全国省市有近百个加盟店。  

十字绣,朝阳产业,传统工艺,高科技的技术,在全国加盟商的支持下,十字绣这一朝阳产业,一定在中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有长远前景的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泊来词汇,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文件作过表述。但由于该词与中国文化语境差异较大,至今有专家称,我国有85%的学者、90%的文化工作者对字面词义“不懂”或“难以理解”。国家正式文件仍停留在对联合国官方文件表述的直接翻译层面上。因此,怎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概念更贴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态的实际,怎样才能使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取得全民的认同和共识,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于解读,不在于对“文化遗产”的不理解,而在于对“非物质”概念的不理解。中国文化语境中有这样几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 这个概念易于理解。
   精神文化遗产: 非物质的就是精神的,亦可理解为无形文化遗产,
它由内涵和外延组成。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这是一个全民族的广义概念,泛指民俗文化遗产、民间创作、民间文化等。
   传统文化遗产:泛指自古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事象。
笔者以为,有一个比较容易区分的概念,即视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还是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我们不能将此处的“物质”和“非物质”概念拘泥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上。例如,我们面对一件藏传佛教的悬挂面具[藏传佛教三类面具之一],它是木雕的,是木头这种“物质”的;而它的制作工艺、制作者的技艺、构图设色、象征意义、宗教文化内涵以及在宗教礼仪中的功能[供人顶礼膜拜]等等,就是“精神”的了。我们就不能因此判定,面具这个“物件”是物质文化遗产,而制作技艺、宗教文化内涵等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而应当理解为,面具这个“物件”本身也纯粹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创作的,它应当不是“物质”的,只是宗教文化内涵[非物质的]的外延而已。再以彝族毕摩的法衣为例:人类原初织作“衣服”,其原始功能是防寒、护身、遮羞。这样的“衣服”是“物质”的,而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日益强烈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宗教。毕摩的法衣纯粹是为宗教祭祀活动织作的,毕摩这个“人”穿着日常生活的衣服,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当他穿上法衣,作过一定的仪式之后,他的角色发生了转换——由“人”变成了“神”,成了彝民百姓与神之间交流的使者,这时,这件法衣所诠释的就决不是“防寒、护身、遮羞”的功能了,法衣连同斗笠、法铃等一起,都成了彝族毕摩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外延了。也就是说,它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了。

   再反过来说到物质文化,主要应指人类为满足生存、生活需要而设置的岩洞[居所]、建筑、服饰[普通的衣服]、生活用具、劳动工具、武器等等,就属物质文化[有形文化]的范畴了。于是,“非物质”的概念就易于理解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链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解读,它不应当单指制作工艺或造型意义等等,而应是这种文化事象诸多因素链接在一起,才够得上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究其内涵,是进一步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链接,应当包含对制作材料的认知和选择理念、构思构图、制作工艺、技艺、民俗价值、宗教民俗文化内涵、使用价值、口传心授的传承、行规、信仰禁忌等等。将这些文化因子链接在一起,才够得上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为之奉献的民间美术,“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愈是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态”。[靳之林]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民间美术更多地带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现实

    随着国家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急剧变化,资源流失,后继乏人。偌大一个文明古国,只有昆曲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农耕社会早已在中国成为历史,民间美术的资源流失令人触目惊心。曾有媒体披露,有一个“老外”到黔东南讨了一个媳妇,在此“安居乐业”,大量收集苗绣,用马车拉出山区,定期发往国外。至今,在黔东南要找几片原汁原味、工艺精湛的苗锈已十分不易……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后继乏人,自身多到垂暮之年,民间绝活的传承迫在眉睫。要加快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建设,提高全民族的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和各界联合行动。

 

民族刺绣文化内涵的回归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链接中,文化内涵显得特别深邃和神秘。在一幅简单的图案后面,往往蕴涵着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信仰和文化内涵。正因为它的神秘,引来了不少的炒作者,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取向,不惜改变民族刺绣内涵的本来面目,误导了成千上万好奇的受众。

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朝圣心理,凝视民族刺绣引人入胜的原貌:
    苗族刺绣可称得上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它纹样繁多,色彩浓艳,内涵丰富。按苗族聚居区域分为黔东南、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类型,具有很强震撼力的纹样有龙纹、鸟纹、蝴蝶纹和几何纹,许多已符号化,表现了苗族妇女的审美取向。

    龙纹是苗族图腾崇拜的产物,且为平民百姓共同享有。龙纹最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人头龙与《山海经》中伏羲的形象很接近,表达了苗民对始祖伏羲的纪念;水牛龙是龙头牛身或龙身牛头,头上均有水牛角。苗族古歌中传说牛是人祖姜央的兄弟;龙纹还有蚕龙、凤头龙、蜈蚣龙、水龙、鱼龙、飞龙等。蝴蝶纹是苗族重要的装饰纹样,表现了蝴蝶妈妈的故事,史诗般地记述了远古的传说。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最后一个孵出人祖姜央;黔东南月亮山地区的“鼓藏服”就是有名的“百鸟衣”,古籍称之为“鸟服卉章”的服饰之重要特征就是以鸟纹装饰为主,着重表现鸟的超人力量;还有鸟纹和动物纹;
几何纹由自然纹样抽象化形成,有旋涡纹[涡妥纹]、十字纹、勾纹等。

    彝族、白族同为古羌人后裔。纹样有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日月星辰和花鸟虫鱼。虎纹表达了彝、白民族均为原始虎氏族遗裔,以虎为图腾;彝、白族“象龙文,衣皆着尾”,龙纹、鱼纹在彝族、白族刺绣中屡见不鲜;人类起源传说中鸡是呼唤出日月的有功之臣,鸡冠纹表达了对鸡的崇拜,彝族地区的漆器上也有锯齿状的鸡冠纹;白族妇女绣于裹褙上的蜘蛛纹有免于妖魔在后背袭击的作用;彝族视马缨花为先祖的化身。马缨花崇拜大约源于羌人的羊角花崇拜,云南彝族妇女每人都要戴上绣有马缨花的头帕;蕨类植物是彝族祖先重要的事物来源,称之为“救命草”,妇女将其绣于服饰上祈求子孙丰衣足食;日月纹留下了对日月崇拜的痕迹,对日月的崇拜就是对光明的崇拜,包栝对火的崇拜;火焰纹、火镰纹体现了对光明、对火、日、月的崇拜。

    侗族刺绣体现了本民族宽厚柔和的民族性格和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侗族多以点、线形成较小的块面,花纹细密柔和,玲珑雅致,别具风韵。侗绣规范理性,多用间色,具有娴静纤丽的美。
侗绣中的太阳纹象征太阳神和保护神,可以驱邪除病、护佑儿童;月亮花频频出现在侗族背带上,起到庇护孩子的作用,画面宁静而恬美;侗族以龙蛇为神灵,并作为本民族的保护神和象征加以崇拜。绣品上的龙纹是善良、灵巧、可爱的形象,并以特殊针法马尾绣做成;井纹是规则的几何纹,源于侗族先民对水的崇拜;马纹与百越人中一支骠越部族有关,表现了骠人的马神崇拜习俗;葫芦崇拜传说葫芦保存了人种,使人类重新繁衍,葫芦使姜良、姜妹得救,是逢凶化吉和繁衍后代的吉祥之物,也含子孙绵延之意。葫芦形腰帘裙、锈帘片和背心上的葫芦纹样,传递出葫芦崇拜的遗韵.

笔者在云贵两省的采风中,也每每感受到民族刺绣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传说。

    云南省石屏县的三个彝族支系均以其服饰特征命名。其中,花腰彝[尼苏泼]因其刺绣精美的花腰带而得名。花腰彝服饰曾在北京举行的西南地区彝族服饰博览会上引起轰动。绣品中频频出现马缨花、太阳、火焰等图案。花腰彝姑娘的一套嫁衣要做一两年,一套“花口锁塔”要做三至五年。尼苏泼服饰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姑娘们将民间剪纸花样贴到红、白、蓝的色布上,用彩色丝线绣制,将数十种不同图案的绣片拼接起来就缝成了一套精美的尼苏服饰。节日里,许多尼苏姑娘站到一起,灿若云霞,又似一簇簇火红的马缨花。

    民族刺绣文化内涵的深邃、神秘,是一本厚重的著作,感动过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探宝者。可是,误导的宣传却给广大民间创作者带来了苦笑不得的哀怨。

    滇东北和黔西北有两支服饰相近的苗族“大花苗”和“小花苗 ”。
   “大花苗”的织锦披肩图案,以几组扁菱格连续纹为主干框架。传说苗族先民古代从中原向西南迁徙,一个兄弟觉得马鞍垫的图案好看,便将这一图案作成披肩,图中的菱形象征箭头,可以披在肩上防箭,这就是后来的“大花苗”服饰。另一个兄弟怀念故土,就把田园、山川、树木、星星、河里的鱼绣在坎肩上,黄布条方框象征苗族迁徙走过的城池,这就是“小花苗”服饰。这些象征性的几何纹图案本来就由自然物的具象抽象化而成,都有所本。至于裙上的横道线条,说他象征河流,也应不错。可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当铺天盖地的信息向我们涌来的时候,一些好事者却振振有词地说,这条线是黄河,这条线是长江,这个色块是某个城池……更有甚者,称苗族在迁徙中怕走散,怕忘记回归之路,把经过的地方统统画在服饰上,就成了后来的装饰图案。湘西苗族服饰有两种母本挑花图案,释义为“大江大河”和“骏马飞渡”,这本应无可非议,却有人硬说是黄河、长江,甚至有洞庭湖……如此下来,我们还可以耸人听闻地发挥,这条线是湘江,这条线是沅江,这条短线是地坪风雨桥,这个三角形是增冲鼓楼……

    再如此下来,地图出版社应当改行了,人们只要将苗女围裙扫描一幅,就成了中国古代地图,这将是何等荒谬?

    炒作者并不取传说中的合理部分,偏取牵强附会的一面,以追求“轰动效应”,并迎合自己臆想的观点。于是,图案上的黄河、长江、城池证明,苗族是从黄河、长江迁来;又证明,因为苗族没有文字,就用服饰记录了历史!在苗族的各种史诗、传说中,从来没有文字如此明确地指明他们经过的河流就是黄河、长江,这完全违背了服饰装饰形成的发展规律。从苗绣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但所有的功能都不包栝“记录历史”这一项。固然,苗绣是历史的活化石,它的装饰行为、某些图案和工艺的创造,都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苗绣图案可以不作客观的分析,动辄就往历史、甚至往具体的地名上套。误导的结果,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被篡改了,以至于空申短裙苗服饰很可能就是现代超短裙的鼻祖……

     因此,科学地、准确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传递给现代人,是民族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已经到了剔除“误导文化”的时候了。我们呼吁宣传教育机构、媒体记者、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发烧友”们以一种严肃[对民族负责]的、科学的态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风、调查活动,鄙视炒作行为。要提倡刻苦、务实的作风,深入艰苦地区获取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科学整理,公诸于世,让广大民众回归民族文化之“根”。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确立非物质文化[无形文化]传承群体[在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真正的公民权和文化身份,给予广大民间艺人以应有的文化尊重。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推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快抢救、积聚、整理、研究民间原生态的文化信息,与消亡的威胁抗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全面,变静态保护为活态整体保护。

为推进云南省的“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议编辑、出版几本书: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云南名录〉〉
〈〈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全集〉〉
〈〈中国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大全〉〉[系列丛书]
这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须几代人的努力但又时不我待。

    物质文化是基础,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经验的总结,是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求的、更高层次的上层建筑。而文化内涵又是非物质文化的灵魂,它与其他诸多链条[构图构思、工艺、技艺、民俗价值、口传心授的传承等等]链接,才形成非物质文化美丽的花环。让我们举起双臂,将这美丽的花环献给子孙后代,献给人类的未来。

 2006.7.25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