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馆藏藏书赏析[27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10:43
2010-02-19 摘编

清代宫中刻书初承明内府经厂之馀绪。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刻书机构,直至清末。在长达200馀年的历史中,武英殿先后刊行书籍数百种,此即“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之由来。
殿本以“钦定”、“御纂”等敕修方式产生,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类,凝聚着有清一代内廷众臣的集体智慧。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编刊书籍数量最多,质量亦佳。嘉庆以后各朝,随着国势日趋衰落,刻书品种逐渐减少。
故宫博物院因地利之便,殿本的收藏相对完整,且多为初印原装本。从中可以了解清廷文治活动的得失兴衰,亦可领略其校勘精审、纸墨精良、刻印精致、装潢精雅等独特的版本风貌。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   《全唐诗》又称《钦定全唐诗》,是一部范围较广的唐诗总集。全书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及清季振宜《唐诗》为底本,又旁采碑、碣、稗史、杂书之所载十遗补缺而成,共收录唐、五代350年间诗歌48900馀首,收入作家2246人。其内容包括帝王、后妃、宗室诸王、公主宫嫔的作品,乐府诗(不包括新乐府),历朝诗,无姓氏可考者之诗,之后为联句、逸句、名媛,僧、道、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语、谣、古辞、词等。全书以人系诗,按时代先后排列,对可考稽的作者多附小传。

编纂《全唐诗》以朝廷之力旁搜博采,复据内府所藏珍本、善本扩充订正,对字句之异同、篇章之互见多有校注。但是,这样一部巨著,在不足两年内编成,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最突出的是漏收了相当数量的唐诗,其次是误收了不少六朝和宋、元时期的诗歌,而唐代范围内又多有张冠李戴的现象,此外,亦有作家、作品重出,诗题误标,小传、小注错误,编次不当等问题。但其仍不失为一部比较完备的、能以全面反映唐诗面貌的巨著,对于研究唐代文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都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120册。后有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四函),合成32卷。1960年中华书局出排印本。1979年中华书局将1960年版改为平装本25册。1983年该局又据平装本出版了《全唐诗作者索引》。
《万寿盛典初集》,一百二十卷,清王原祁等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武英殿刻本。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框23.4cm×17cm。卷前有康熙五十六年马齐等进书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正月至五十四年(1715年)四月王原祁等修书、刻书奏折13篇,王琰等39位纂修官职名,王原祁纂修恭纪,赵之垣校刊恭纪以及凡例、目录等。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为圣祖玄烨六旬正诞,天下臣民赴京庆祝者以亿万计。时逢圣祖巡幸过霸州水围,臣民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辇道所经数十里内结彩张灯,杂陈百戏,迎驾登殿受朝贺。因天子万年庆祝场面的隆重古所未有,大臣奏请将其绘为长图进呈御览。
《万寿盛典图》初由宋骏业绘成,但宋氏所勾之图只有城外一半,自西直门至景山一路并未勾出,粗定稿本中亦有长短疏密参差之处,遂由王原祁率同冷枚等就未完之稿细加斟酌,将城中各处勾画完全。自古有图必有史,二者相为表里,所以大臣又恭请纂修《万寿盛典》,以昭示遐迩、垂之永久。次年正月开始编纂,随编,随进呈,随刊刻,历时2年。书中所记系根据各衙门档案章奏等史料仿纪事本末体式。“凡宸章之璀璨,圣德之高深,恩赉之广大,典礼之详明,歌颂之洋溢”,皆一一胪列其中。在记述庆典活动的同时,对圣祖的仁德备加颂扬。   《万寿盛典图》由著名刻工朱圭刻成版画,总长度近50米,为版画中罕见的巨构,置于“庆祝”部分之首,即第41、42两卷。编纂者犹恐未尽其曲折,特将长图裁为短幅,次第排列,共计146页,为双面连式,定为上、下二卷。上卷自畅春园至西直门,臣民建棚庆祝者共19所;下卷自西直门至神武门,经棚黄幕共31所,合计50馀处。画面宏伟,构图严谨,人物密致,景物繁复,详尽描绘了遐迩臣庶迎銮呼祝的盛大场面,写尽“大清”统治之下升平康乐的情景。

近观图中的场景及人物表情、身姿、衣饰,所有细部的绘刻均精丽、细腻、到位。辇路经行之处:“莫不衢歌巷舞,击壤呼嵩。时京师九门内外张彩燃灯,建立锦坊彩亭,层楼宝榭,云霞魂丽,金碧焜煌,万状千名,莫能殚述。百官黎庶、各省耆民,捧觞候驾,填街溢巷。琳宇珠容,钟鼓迭喧,火树银花,笙歌瓦起,祝嘏之盛,旷古未有……。”闾阎殷阜之象,童叟欢跃之忱,万姓擎花献果之诚,遮辇迎銮之盛,“恍若目接而身临之”。作品意在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但对考察清代庆典活动和市民风情则是难得的图像资料。《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平定准噶尔方略》,一百七十二卷,清傅恒等奉敕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3.8cm×16.0cm。半页7行,行20字,抬头行至21字。四周双边,黑口,黑对鱼尾。函套黄色织锦罩面,黄绸书签,签四周黑色双边,题“平定准噶尔方略×编”,书衣装饰如函套。版心注书名、卷数、页码。书前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御制序》、《进表》。100册,10函。
噶尔丹叛乱平定后,又有达瓦齐杀噶尔丹策凌之子达尔扎属喇嘛拥众自立,准噶尔大乱。康熙帝遂特诏六师两路进剿伊犁,俘达瓦齐。此后又复平阿睦尔撒纳叛乱,列戍开屯,设官定赋,规划定制,讨定乌什诸地。为此清政0府付出了五六十年的努力,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将准噶尔全部平定。
是书即为清代康、雍、乾三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纪事本末体史书。撰者傅恒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本书正总裁,与来保等人经过15年的努力,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终成此书。   全书正文分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前编自卷一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命议青海事宜”始,至卷五十四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命钦差大臣永常为陕甘总督止,记述准噶尔问题的缘起及世祖、世宗、高宗三朝对准噶尔的若干方针政策;正编自卷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一月准噶尔都尔策凌台吉等率众降清始,至卷八十五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高宗在西苑丰泽园赏赐凯旋清军将领止,记述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擒斩大小和卓木的全过程;续编自卷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命犒索伦官兵始,至卷三十三乾隆三十年(1768年)十一月伊犁将军明瑞等疏奏办理乌什回人诸事止,记述平定的善后措施。全书卷帙甚大,内容丰富,于西北地域民族多有考证,可作为清史、地方志、民族史研究的参考资料。

另有同年武英殿刻满文本及清满文抄本,由色尔布等7人任满纂修官,伊兰泰等6人任翻译官。是书收入《四库全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钦定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武英殿刻本。版框19cm×14.5cm。半页9行,行18字,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卷前有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御制序、同月喇沙里等人刊毕进呈疏及喇沙里、陈廷敬等57位编撰官职名。
康熙十六年三月,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喇沙里、陈廷敬等编撰刊刻《日讲四书解义》,并亲自写序。十二月书成。康熙帝认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体现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思想,“四子之书得五经之精意而为言者也”,所以尤为推崇,在日讲诸书中首先刊刻《四书》。
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具。康熙帝的这一态度为清朝内部持续了数十年的文化纷争(也是治国方略的纷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后,儒学在清朝社会特别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获得了正统的、合法的主导地位。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意味着清朝政权在保持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因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政治传统,从而具有了更加丰厚的文化底蕴。政治伦理的儒学化使这个政权第一次具有了系统而明确的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了清初社会政治的演变方向,为清朝社会进入协调、稳定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此书根据日讲精解和经筵讲义整理而成。卷一为《大学》,卷二、卷三为《中庸》,卷四至卷十二为《论语》,卷十三至卷二十六为《孟子》。逐段训讲,不分大小字,经文顶格,训解文字另起行低一字。《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评价甚高,云:“所推演者皆作圣之基,为制之本,词近而旨远,语约而道宏,圣德神功所为契洙泗之傅,而继唐虞之轨者,盖胥肇于此矣。”
《御制耕织图》又名《佩文斋耕织图》,不分卷,清圣祖玄烨题诗,焦秉贞绘图,朱圭、梅玉凤镌刻,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内府刊本。耕图、织图各23幅,共计46幅图。每页34.7cm×27.7cm。图框24.4cm×24.4cm。四周单边。册页装。   《耕织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每图配有康熙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以表述其对农夫织女寒苦生活的感念。
《耕织图》是中国农桑生产最早的成套图像资料,它的绘写渊源可上溯至南宋,绘者为楼璹。楼璹在宋高宗时期任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时,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即作耕、织二图诗来描绘农桑生产的各个环节。《耕织图》成为后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技术最珍贵的形象资料。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楼璹之孙楼洪、楼深等以石刻之传于后世,南宋理熙元年(1237年)有汪纲木刻复制本。宋以后关于本书的记载已不多见,较著名的有南宋刘松年编绘的《耕织图》,元代程棨的《耕织图》45幅。明代初年编辑的《永乐大典》曾收《耕织图》,已失传。明天顺六年(1462年)有仿刻宋刻之摹本,虽失传,但日本延宝四年(1676年)京都狩野永纳曾据此版翻刻,今均以狩野永纳本《耕织图》作楼璹本《耕织图》之代表。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江南士子进献藏书甚丰,其中有“宋公重加考订,诸梓以传”的《耕织图》。康熙帝即命焦秉贞据原意另绘耕图、织图各23幅,并附有皇帝本人的七言绝句及序文。绘画内容略有变动,耕图增加“初秧”、“祭神”二图,织图删去“下蚕”、“喂蚕”、“一眠”三图,增加“染色”、“成衣”二图,图序亦有变换。宋、清《耕织图》的布景与人物活动大同小异,但焦图画中的风俗易为清代,所绘更为工细纤丽,在技法上还参用了西洋焦点透视法。

《耕织图》初印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后又出现了很多不同版本,木刻本、绘本、石刻本、墨本、石印本均行于世。如康熙年间的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鹏翮刻本,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内府刻本,雍亲王胤禛绢底彩绘本,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歙县汪希古恭摹刻48块墨板,宫廷绘白描本等,乾隆年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题诗刊本,清内府刻《授时通考》本,袖珍彩绘本,乾隆四年(1739年)清内府图为木刻、诗为石刻的经折装本,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北京刻朱墨套印本,杨大章彩绘本,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高宗命画院据元代程棨本临摹之《耕织图》,石刻嵌在皇家清漪园延赏斋左右廊壁的拓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徽州守臣摹刻的墨版。此外,还有嘉庆十三年(1808年)《耕织图诗》补刊本,同治十一年(1872年)刊本,光绪五年(1879年)上海点石斋《御制耕织图》石印本,光绪十一年(1885年)上海文瑞楼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民国时期也有多种版本,较著名的为武进陶兰泉刊本;日本、朝鲜、琉球等国亦有《耕织图》的摹本、翻刻本。
《耕织图》不但版本众多,版式等也不尽相同,如上文下图本,左图右文本,版框带有龙纹的装饰本,袖珍刻本,木刻填色本,书中序文、诗文前后玺印朱色钤印本,前后玺印为刊版墨印本等。
《太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不著撰者,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刊本。版框28.2cm×14.3cm。半开5行,行13字,上下双边,经折装。仿宋小团龙卍字纹织金锦封面,金腊笺手书签,白绵纸。签题:“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无序跋题字。卷前有扉页画,为素描墨印玉皇大帝及诸神朝天图,龙纹牌记内刻颂词四言14句,卷末镌韦驮像。卷末署:“顺治十四年四月内奉旨,太监张裴然恭书刊刻,今板已失落。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春三月十八日起,至四月十八日御笔补书已完,命内官刻板以垂永久。”
《行集经》为道家经典,内容叙述元始天尊在玉皇宫殿内对诸神祗宣说灵宝清净真一,不二法门,阐述善恶凶吉,罪福因缘。《行集经》在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刊刻。   此本为康熙帝手书上版刊本,写绘精细工整,装潢精美,堪称内府精刊。尤其所绘图像庄严肃穆,画面阔大,为清内府所刻道家版画之翘楚。

《佩文斋书画谱》,100卷,清王原祁等编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内府刻本。版框16.8cm×11.7cm。半页11行,行22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栏。书前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御制序,其后为凡例和总目,正文前列有所纂辑之书籍的目录和书画谱总目,并开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奉旨纂辑此书的官员职名。64册8函。   本书是中国书画的大型类书。编辑工作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从清内府所藏和四处搜罗而得的1844种文献古籍中收集资料,历时3年编成。
本书顺序依次为论书、论画、历代帝王书、历代帝王画、书家传、画家传、历代无名氏书、历代无名氏画、御制书画跋、历代帝王书跋、历代帝王画跋、历代名人书跋、历代名人画跋、书辨证、画辨证、历代鉴藏书类、历代鉴藏画类。此书内容始自五帝而迄止于元明。先列历代帝王,其馀则以时代相次。有些书迹画幅偶传有作者姓名字号但无书可凭据者则不载入。所征资料皆注明出处。全书体例精密,引据详实,颇便稽考。但该书也有稍嫌不足之处,如对历代书画书籍没有另立“著录”一门,以便说明存佚。且编中对于伪书一并收录,不作鉴定。本书卷帙浩繁,材料丰富,对后世之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中国书画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籍。

除此本外,还有1919年线装影印“扫叶山房本”、《四库全书》本、《 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御制数理精蕴》,45卷,允祉等编撰,清康熙年内府铜活字本。半页9行,行20字,上图下文,行15字,小字双行,行20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鱼尾上记书名,下标卷数、页次和卷名。版框21×14.5cm。无序跋。   是书系清康熙皇帝晚年时接受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议,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诏开蒙养斋,并赐梅文鼎之孙梅瑴成举人头衔,充蒙养斋汇编官,会同允祉、允禄等开始编撰,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告成,历时10年之久。
《御制数理精蕴》一般称《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包括西方数学知识在内的数学百科全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及附录。
上编5卷专讲数理,立纲明体,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卷一包括《数理本源》、《河图》、《洛书》、《周髀经解》等;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是根据张诚、白晋的法文译本修订的,共12章,分别讲述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内接外切多边形、立体几何、比例、相似形、勾股定理、圆锥体及球与椭圆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几何作图法等内容;卷五为《算法原本》,讨论了自然数的性质以及公约数、公倍数、比例、级数等的基本性质,是小学算术的理论基础。

下编40卷,分首部、线部、面部、体部、末部等5部分。分条致用,分别进行详尽的论述。首部卷一至卷二为实用算术;线部卷三至卷十讲述正比例、反比例、配分比例、合分比例、盈不足术等算法;面部卷十一至卷二十二讲述勾股定理、三角形、割圆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术、直线形、曲线形、圆与正多边形互容等几何计算问题;体部卷二十三至卷三十讲述立方、直线体、曲线体、等面体、球与正多面体互容以及堆垛术等问题;末部卷三十一至卷四十讲述西方传入的代数学知识,包括借根方比例、对数计算、比例规以及难题等,并在我国首次介绍了关于计算尺的知识。
附表4种8卷,包括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等。
《御制数理精蕴》还有很多版本:四库本、袖珍抄本、同治本、光绪本、宣统本等。《御制数理精蕴》于雍正时作为《律历渊源》的一部分再度出版。
《古文渊鉴》,六十四卷,清圣祖玄烨选,清徐乾学等编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武英殿刻五色套印本。版框19cm×13.5cm。半页9行,行20字,小字双行,字数同,无行格,上下小黑口,双顺黑鱼尾,四周单边。卷端题“古文渊鉴御选”6字,题下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臣徐乾学等奉旨编注”。卷前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御制古文渊鉴序》,序末钤有康熙“稽右古文之章”及“体元主人”宝玺各一。每卷前皆有本卷目录。
此书亦名《渊鉴古文选》,是集历代散文为一书的文学总集。康熙皇帝认为,将中国古文选编为总集的除梁萧统的《文选》外,尚有唐姚铉的《文粹》、宋吕祖谦的《文鉴》等,它们所选取的都是某一朝、某一代的文章,然而古今文章却是源远流长,盛衰错综,怎可局限于一朝一代?故于康熙二十四年亲自选录上起春秋、下迄宋末的文章,包括左传、国语、国策等书及诒、表、书、议、奏、疏、论、序诸体文,择其辞义精纯可以鼓吹六经者汇为正集;间有瑰丽之篇,列为别集;旁采诸子录其要论,以为外集,共合1,324篇。
康熙逐篇品评,命徐乾学等人编注。该书参照宋真徳秀的《文章正宗》、李善注的《文选》、楼昉的《古文标注》等书例,严格筛选,考证详明,详略得宜,并载前人名家评语、康熙御批和徐乾学等11人所作注释,交武英殿以五色套印颁行。凡正文以墨色示之,前人诸家评语列诸书的天头,分别以黄、绿、蓝三色示之,康熙御批并本朝诸臣注释亦列诸书眉,用朱色标示。另正文有朱色断句。康熙四十九年刊刻完竣。其雕镌、套色、刷印皆极精工,朱、墨、黄、蓝、绿五色鲜明艳丽,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清初内府多色套印技术的高度水平。

康熙皇帝对《古文渊鉴》一书备加喜爱,“常备案头,以备温习”,并要求内外官员认真学习。故仅在康熙时期,除此种本外,宫中还有4种版本:一为康熙年内府五色精写本;二为康熙年四色套印本;三为康熙年二色套印本;四为康熙年内府刻满文本。清乾隆年间还刻有古香斋袖珍本。
《御批通鉴纲目全书》,一百九十卷,清宋荦等编,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扬州诗局刻本。版框18.6cm×13.4cm。半页11行,行22字,小字双行同,上白口,下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前编》卷前有康熙四十六(1707年)年御制资治通鉴纲目全书序;《正编》卷前有朱子序例、总目录、凡例、后语、尹起莘发明序、贺善书法序等,应为一卷,称卷首;《续编》卷前有御制原序,卷末有康熙四十六年御制通鉴纲目全书后叙。每卷末刻卷次及“吏部尚书加二级臣宋荦谨奉敕校刊”,凡三行。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大理学家朱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撰成《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凡五十九卷。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大事。每事以大字记其梗概,称“纲要”,以小字详述之,称“细目”,故称为“纲目”。这一体例的史书称纲目体。立纲仿效《春秋》,力求平谨;叙事仿效《左传》,叙事详明。其每论一事,均以“凡”发之,模仿《左传》所列的“五千发凡”。
纲目体史书问世以后很有影响,继作者众。宋、元间,金履祥撰《资治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上起唐尧,下接《资治通鉴》。后人以《举要》为纲,改成纲目体形式,与《资治通鉴》形成一体。明成化间,大臣商辂等奉敕撰《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上起北宋建国,下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朱熹、金履祥、商辂所撰的三部纲目体史书包含了元以前的正史,故明末刻书多以三家合刻,而以陈仁锡评阅本最为流行。清圣祖玄烨经常翻阅此三书,命儒臣宋荦等重新汇编,校刻出版,命名为《御批通鉴纲目全书》,于康熙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07— 1710年)完成。
《御制避暑山庄诗》,2卷,清圣祖玄烨御纂,揆叙等注,戴天瑞作设色指画于素绢上,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内府刻朱墨套印本。半页6行,行数不等,小字12行,行20字。无行格,框纵19.9 cm,横13.4 cm。卷首有康熙五十年御制《避暑山庄记》,卷末有康熙五十一年揆叙等跋。
康熙皇帝一生勤勉好学,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是书为玄烨从避暑山庄中选出36景,每景作诗一首,并命揆叙等儒臣为其诗逐句注释。注释之引文出处用红线标出,朱色句读,清晰醒目。此外,每诗附一图,为戴天瑞彩色指画。指画设色厚重,线条刚劲。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16景;下卷有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溜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砚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20景,共36景。36景诗,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古诗、七言绝句。
康熙皇帝为避暑山庄各处景象题取景名时,对古诗词广征博引。如长虹饮练和双湖夹镜,取意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水流云在,取意杜甫的名篇《江亭》:“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风泉清听,取意孟浩然名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香远益清,出自周敦颐《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些充满诗意的题名,恰切地点出了景点的特色,景点名称亦即诗之题名,诗题之下,均附有介绍本景点的小记。

《音韵阐微》,18卷。清李光地等撰,雍正六年(1728年)武英殿刻本。半页8行,大字不满行,小字双行,行14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框21cm×13.9cm。8册1函。卷前有雍正四年(1726年)御制序,雍正六年开列的编撰官允禄、允礼、李光地、王兰生等14人职名及凡例。
汉魏之际,我国产生了音韵学,始有反切。从南北朝至唐宋,给汉字注音的反切方法及研究字音的韵书兴盛起来。汉语语音和汉字读音不断变化,反切方法和韵书也随之发展。清初,因旧的反切方法繁而取音难,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命李光地、王兰生等儒臣编撰新的韵书,至雍正四年编成,名曰《音韵阐微》。
是书运用等韵学理划分音类,改革了韵书体例。其特点:一、全书按读音收汉字16000馀个,将这些字分别隶于《平水韵》106个韵部,每个韵部字下说明该韵部与《广韵》、《集韵》以来韵书的韵部关系。二、每字首释音后释义。释音先注《广韵》、《集韵》的反切,后注本书的反切,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只注第一个字的读音。释义一般皆引其它韵书,简单明了。三、本书的反切是新的反切方法,即合声切法,用以切音的两个字,缓读为二字,急读成一音。如“公字”,旧用“古红切”,改用“翁姑切”;“巾”字旧用“居银切”,改用“基音切”等。上字用:“支”、“微”、“鱼”、“虞”、“歌”、“麻”韵的字,下字用能收本韵的字。这种反切方法的产生受到了满文12字头拼音方法的启示。
凡声母相同韵部不同而呼法开合相同者,标注反切时只换下一字而上一字不换;凡韵部相同声母不同而平仄清浊相同,标注反切时只换上一字而下一字不换。至于反切中的各种不同情况,则用“合声”、“今用”、“协用”、“借用”标明,在凡例中皆有说明。四、各韵部的字,皆用“见”、“溪”、“群”、“疑”、“端”、“透”、“定”、“泥”、“帮”、“旁”、“并”、“明”等36字声母依次区分排列,每一声母之字又标开口、合口的四等,如“见一”、“溪一”、“见三”、“溪三”等。此书在方法上是最完备的古代韵书,对反切做了很大的改革,为研究近代读音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书另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本及清光绪七年(1881年)淮南书局刻本。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首二卷,书序一卷。清王顼龄等奉敕撰,清雍正八年(1730年)内府刻本。半页8行,经文18字,注文21字,小字双行,字数加倍,白口,四周双栏,单鱼尾。版框22cm×15.3cm。24册4函。   书前有雍正八年仲春十二日王图炳奉敕敬书的《御制书经传说汇纂序》,三月十四日奉旨开列的纂修诸臣职名。卷首上为《引用姓氏》和《书传图》,卷首下为《纲领》,末附《书序》一卷(即小序)。
《书经》即《尚书》,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档案汇编。此书序言称:“六经皆治世之书,而帝王大经大 法昭垂万古者惟《尚书》为最。”因此,康熙、雍正皇帝都十分看重该书,命讲官分日进讲,对其逐篇逐节注释而成《日讲书经解义》,后又指授儒臣荟萃汉、唐、宋、元、明诸家之说,参考折中而成此书,与《易》、《诗》、《春秋》诸经形成“传说汇纂”系列,次第传布。
是书首列经文,以下逐节注释,援今据古,博采众说。注文中首列朱熹的弟子蔡沈《书集传》中对该节的解释,冠以“集传”2字;次引众家之说,冠以“集说”2字;某些学者的歧异见解,冠以“附录”2字;编撰者自己的见解,冠以“案”字;每篇之后引诸家对该篇的理解,冠以“总论”2字。为显出次第,经文用大字,顶格;“集传”用中字,低一格;“集说”以下各项皆用小字,亦低一格。注文中各项冠词皆印成黑地白字以醒目。

卷首上《引用姓氏》共录从秦孔鲋至明章士俊凡276人姓氏。《书传图》采用了源于写本书时代的传统,形象地提供了《尚书》中涉及的谱系、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等资料。其中的“大辂”图绘驷驾战车作奔驰状,戎装武士持矛立于车上,线刻劲整细腻,线条流畅,颇有气势。卷首下《纲领》三篇,介绍了《尚书》的流传情况、各家的争论、《尚书》的主要内容,并评论诸家注释的得失等。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四库全书》本和《四库全书荟要》本。文渊阁书《提要》著录为21卷,仅举其正卷;御制序则称“凡二十有四卷”,是将前后附卷计入正卷。
《圆通妙智大觉禅师语录》,二十卷,清释性音撰,实力、实慧编,翰林院编修吴世行楷手书上版,清雍正五年(1727年)内府刊本。版框27.8cm×12.8cm。半开5行,行17字,经折装。2函,20册。每函首册前有《佛说法》图、龙纹牌记。牌记上书“大清雍正五年”。册末有韦驮像。
《圆通妙智大觉禅师语录》的内容分为寺录、普说、举古、拈古、颂古、法语、佛事、佛祖讃、聊方偈等。“寺录”为性音在各寺庙时的语录;“普说”为释家禅宗向僧众宣讲佛法之意,布法法师兼答众生疑难;“举古”为佛教禅宗谓咏唱前辈祖师的事迹和典故;“拈古”为佛教禅宗对典则故事加以评说并阐明教义;“颂古”为后人赋诗,吟咏佛祖释迦牟尼和其他祖师的言行;“法语”是对佛教禅“正法眼藏”教义的阐述评说;“佛事”即佛家教化众生之事;佛祖讃起始于释迦牟尼,终止于四十三祖东禅梦菴超格禅师;“聊方偈”为性音与僧众的偈语。卷末为行述,即性音的生平事迹,为其弟子实力、实慧所撰。
该经收入《龙藏》即《乾隆版大藏经》中。
此书扉页图版刀笔清圆活泼,细腻生动,为清早期佛经扉页画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扉页版画《佛说法》图及龙牌记雕版至今仍保存完好,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雕版为枣木版二块拼接,纵27.8cm,横64.0cm。

《二十八经同函》,一百四十七卷,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内府刊本。版框20.2cm×14.2cm。半页10行,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无行格。凡开卷为一经卷首之册,其首页均有《佛说法》图,卷末有韦驮像,封底为五龙环绕碑形牌记,牌内文字为“佛光恩照……同登正觉”等,共72字,另有“大清雍正十三年五月初一日”12字。
佛经丛编。内共收佛经28种,分别为: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佛说贤首经一卷,西秦释圣坚译;佛说白衣金幡二婆罗门缘起经三卷,宋释施护译;佛说魔逆经一卷,晋释竺法护译;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二卷,明仁孝皇后述;妙法莲华经七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释般若等译;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佛说辨意长者子所问经一卷,后魏释法场译;佛说五王经一卷;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晋释白法祖译;无量义经一卷,齐释昙摩伽陀耶舍译;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七卷,陈释月婆首那译;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后魏释毗目智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卷,梁释曼陀罗仙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唐释般剌密帝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二卷,唐释佛陀多罗译;金钢般若波罗密经一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人法界体经一卷,隋释闇那崛多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解深密经五卷,唐释玄奘译;持世经四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金刚手经二十卷,宋释法护等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释求那跋陀罗译;大乘瑜珈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十卷,唐释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凉释昙无识译后分二卷,唐释若那跋陀罗译。

此书在写绘、雕版、刷印、装潢等方面均堪称清代雍正朝内府刻书的代表作。尤其卷首所附版画插图镌刻相当精细,是当时佛教经卷扉页画的佳作。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目录40卷,清陈梦雷辑,后由蒋廷锡奉敕校勘重编,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半页9行,行20字,版框21.3cm×14.9cm
此书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以铜活字刷印的古代类书。全书力图囊括天地间所有事物,把天地间一切事物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和经济6个汇编。汇编之下设32典,每个典下又分部,共6109部。每个部中又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以及外编等9事,分别辑录各方面各层次的资料。所录多将原书整部完篇全段抄入,并注明出处。
是书其一,内容丰富,基本包容了清雍正朝以前我国古代社会所形成和所积累的各个门类知识。其二,图文并茂,全书共收版刻插图2000馀幅,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用具、楼台亭阁等皆有图形其状;名山大川、省府县志皆有图冠其首。这些图的画法先进,艺术精良,为今日研究古代文物、科学技术、艺术、典章制度、社会风俗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其三,分类详细准确,编排科学,体例上亦多首创,检索极便。其四,具多种功能,把散见于各书中的关于某一门类内容的资料集中在一起,客观上起到专题资料汇编的作用,故此深得各国学者重视,素有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之称。
是书又是我国古代以铜活字刷印的最大一部书,铜字镌刻工整,刷印清晰,所附各图为木刻版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初版共刷印64部,保存至今仅存10馀部,故宫博物院藏一部。是书先后共有七次印本。

《朱批谕旨》,360卷,清世宗胤禛批,允禄、鄂尔泰等编,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1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框20.5×14.6cm。全书共112册。卷首有雍正帝御制序,卷末有乾隆皇帝为此书作的后序。
《朱批谕旨》是雍正皇朝政务活动的重要记录。全书收录奏折7千馀件,具折人达223人。其中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奏折为墨色,批语为朱色,一一收入。此书作为雍正皇帝处理政事的原始档案,涉及当时许多大事,为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诸领域之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雍正从政,日日勤慎,以朝乾夕惕自励、自诩,经常是白天亲政、议政,夜晚批览奏章,所作批语恒用朱笔,少则数字,多达百字,都是一挥而就,文思敏捷。雍正帝批阅的奏折共有2万2千多件,《朱批谕旨》所录只是十之二三。
《朱批谕旨》由内府刊刻,并收入《四库全书》。此本为初印原装本,纸墨、写刻、刷印及装帧均独具特色,堪称精品。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农书》,二十二卷。元王祯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半页9行,行21字,小字双行,字数加倍,白口,四周双栏,单鱼尾。版框19.1cm×12.9cm,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4字。16册2函。
卷前有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王祯原序,四库馆臣撰农书提要。
中国为农业大国,素来尚农、重农。清王朝亦深明“圣人治天下,必本于农”的道理,将其作为基本国策,自康熙至嘉庆诸帝都曾敕令编绘有关农业题材的书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儒臣将元、明时期刊行过多次后又失传的王祯《农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篇幅约为原书的五分之二,以聚珍版(木活字)印行。
本书是集当时中国农学之大成的重要著作。内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另有杂录二目,文约13万馀字,插图约300幅。此书第一次对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广义的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农学体系,不仅对于农学史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插图中有描绘宫廷尚农的典型场面者,包括天子籍田和后妃亲蚕等图像。“农器图谱”部分不仅有农具图,还有与农事相关的运输、贮藏、加工工具以及各种机械的图形。诸图既重写实又兼具艺术性,雕版刀法匀净。每图均附说明文字,记述构造、来源、用法等,多数还附有一段或创作或引用的散文、诗赋。图、文、诗三者并茂,相得益彰。

书末附载《造活字印书法》,系统地叙述了活字印刷技术,内附活字版韵轮图,是活字印刷史上少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之一。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本。
《墨法集要》,一卷,明沈继孙撰,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版框19.1cm×12.9cm。 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书前有清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陆锡熊等按语;明洪武戊寅岁(三十一年,1398年)立春日吴门沈继孙《墨法集要原序》。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项家达校”字样。1册1函。
《墨法集要》是关于油烟墨制造技法的专著。作者自言初受教于浙江衢县的一位墨师,后又从一僧得墨诀,遂将二者并录成书。原书已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帝命录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并将原书插图中排序错误之处重加改正。
书中从浸油讲起,至试墨止,将制墨各工序逐项解说,并配有比较精致的插图。插图依次为:浸油、水盆、油、烟捥、灯草、烧烟、筛烟、溶胶、用药、搜烟、蒸剂、杵捣、秤剂、锤炼、九擀、样制、入灰、出灰、水池、研试、印脱,共21幅。所绘人物线条简洁洗练,配景如房屋、枝叶、水流等多能布置得宜,动静有法。每图有一篇解说文字,详述制造油烟墨所使用的工具、用料及制造方法等。
《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的特点、作用和价值作了评价,认为沈继孙能将当时已失传的制作油烟墨的过程详细地叙述,条理清晰,使古法具存,比起后来出现的以描写花纹模式为主的墨谱显得更加切实有用。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138种,2416卷,清高宗弘历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
此书的《易纬八种》、《汉官旧仪》、《魏郑公谏续录》、《帝范》四种为乾隆三十八年武英殿刻本,每半页20行,行21字。同年十月以后,改用木活字摆印了134种,每半页为9行,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版框18.7cm×12cm。每书前均冠以清高宗御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诗并序,次载提要,首页首行下列有“武英殿聚珍版”6字。
此书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木活字印本。清乾隆三十八年,高宗弘历因《四库全书》编修告成的时日太长,即命儒臣校辑《永乐大典》中的散简零篇和世所罕见的宋元善本,先行刊印流传。武英殿先行刊印了《易纬八种》等四书。同年十月,管理武英殿刻书事务大臣金简奏准:因刻书种类繁多,付雕非易,不如刻做枣木活字套板一份,摆印书籍“工料省简悬殊”。遂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木质单字25万馀个,并开始摆印图书。乾隆帝以“活字板”不雅而赐名“聚珍”。其间,用这套木活字共摆印了131种书,嘉庆七、八年间又摆印了《西汉会要》、《唐会要》、《农书》3种,前后一共摆印了134种书。其中经部书31种,史部书27种,子部书33种,集部书43种。
连同初刻4种共为138种。由于各书大多随到随印,因此,这一百馀种书籍并无总书名和总目录,后人称之为《武英殿聚珍版书》。此书问世后,由于都是罕传的珍籍,各省几乎都照式翻刻,形成了所谓外聚珍本,影响极大,对促进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刊刻,是我国古籍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继承和总结了宋明以来各种活字印刷术的成果和经验,把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推向了发展的高峰。特别是金简编撰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第一次从理论上概括总结了活字制作、刊印的全部工艺流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仅在清代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德、英等国文字,流播海外,为推动我国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清金简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1卷,每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版框19.1×12.9cm。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4字。   卷前有乾隆甲午(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金简等人奏议8件,后有金简撰记。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为《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之一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四库全书》时,馆臣奉命辑《永乐大典》中之佚书,并将其中善本交武英殿刊印。因种类多,雕印耗费巨大,而原藏于武英殿的铜活字因一时铜贵皆熔铸为它物,铜盘亦不存,乾隆帝乃采纳管理刻书事务大臣金简的建议,准改以刻制枣木活字摆印书籍,并以“活字”不雅,特赐名“聚珍版”。为此,先后制成大小活字25万馀枚,数书仅用一书之费,且摆印简便,事半而功倍。乾、嘉时共印书134种,连同先行雕印的4种,合为一部丛书《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校刻严谨,印刷精良,纸墨俱佳。
《四库全书》开馆后,金简被任命为副总裁,主管监刻书籍事宜。他除始终参与其事外,并对造字、刻印工艺加以总结,撰成这部《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书中将造木子、刻字、字柜、槽板、夹条、顶木、中心木、类盘、套格、摆书、垫板、校对、刷印、归类、逐日轮转办法(附轮转摆印课程)等各项分列条目,一一绘图,并作出简要说明,俾从事者有所宗。

此书是继宋沈括《梦溪笔谈》、元王桢《造活字印书法》之后的第三部关于活字印刷方法的著述,且为三者之中唯一的独立专著,所叙更为详细、具体。刊行后,各地纷纷仿效,推动了清代刻书事业的发展,堪称中国活字印刷技术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此书先后被译成德、英、日等文字,得以广泛流传。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钦定日下旧闻考》,160卷,清英廉等奉敕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18.3cm×14.1cm。书前有董诰奉敕书〈御制日下旧闻考题词二首〉,第一章书缘起,第二章书自儆;英廉等奏进书表文;纂修诸臣职衔及姓名;凡例。共48册,石青绢面及函套。
此书是在清朱彝尊《日下旧闻》的基础上删繁补缺、援古证今、逐一考据而成,是迄今所见清代官修的规模最大、编辑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考据最详实的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始修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书分为18门,依次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坰、京畿(京畿附编)、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及杂缀。
《日下旧闻考》仍沿用《日下旧闻》的体例和编次目录,但内容和篇幅大为增加。新增“国朝宫室”20卷、“京城总记”2卷、“皇城”4卷、“国朝苑囿”14卷,“官署”12卷从原“城市”门中单列出来,“郊坰”由6卷增为20卷,“京畿”由原10卷增为30卷。删去原书“侨治”门。书中有[原]、[补]、[增]字样,[原]是朱彝尊原引,[补]是朱彝尊之子朱崑田之补遗,[增]是新添入者。朱彝尊原有按语用“朱彝尊原按”5字标明。新增之考证按语则用“臣等谨按”4字标明。
本书参阅古籍近2000种,收集保存了大量有关北京史志、尤其是清代顺、康、雍、乾四朝中央机关及顺天府、宫室、苑囿、寺庙、园林、山水、古迹诸方面的建置、沿革及现状的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并给予很高评价:“……古来志都京者……当以此本为准绳矣”。
除此本外,尚有清乾隆年间内府抄本,1988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等。
《西域同文志》,24卷,清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序文行18字,正文行5-10字不等。版框38.8cm×13.3cm。卷前有乾隆《御制西域同文志序》及傅恒等进书表。凡8册。
《西域同文志》是一部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托忒蒙古文等6种文字的人名、地名的对译辞书。全书按地区编排,依次为新疆地区、青海地区、西藏地区。内容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的地名、山水名及准噶尔部、回部等各部上层人物名的解释。本书词条横排,分为天、地、山、水、人5类,每一词条都用6种文字对照。首列满文,次列汉文,并详注词义(用汉文注释语源、含义、转音、地方、沿革、地理位置、人物世系和简历等内容),其次用汉文三合切音字标满文标准音,再依此排列蒙文、藏文、托忒蒙古文、维吾尔文等,各注译语、对音。本书是清代统治者平定西域后为扫清语言障碍、巩固西北边疆的统治而编撰的,由乾隆皇帝亲自审定,是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历史地理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大清一统志》,356卷。清蒋廷锡等奉敕纂,乾隆九年(1743年)武英殿刻本。半页10行,行21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版框22.6cm×14.6cm。卷前有乾隆九年御制序,陈德华等进书表,弘昼、蒋廷锡、吴士玉等181位纂修人职名及总目等。120册10函。
《大清一统志》是清代全国性地理总志,清朝曾三次修一统志。康熙年间,圣祖玄烨始命修纂此志,因卷帙浩繁,久未成书。胤禛即位,又重加编辑,仍未完工。至乾隆九年方始告成。此本为初修本。
《大清一统志》是在《大元一统志》的基础上编纂而成。乾隆皇帝在《御制大清一统志序》中说:康熙皇帝命修全国总志,以昭大一统之盛,因卷帙浩繁,久未成书。雍正皇帝继命编纂总志,经十馀年,次第告竣。“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奇,外藩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全志包括图、表、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职官、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祠庙、寺观、名宦、人物、流寓、列女、仙释、地产等,每省首述总况,再分述府州县。全书从古叙至当时,内容宏富。

《大清一统志》收入《四库全书》。有清光绪年间杭州竹简斋缩印本。
《御制诗初集》44卷,目录4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溥等编,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17字,白口,四周双边,上鱼尾。版框20.3cm×13.7cm。24册4函。磁青绢书衣,黄绫书签。
卷前有乾隆己巳夏六月望日(乾隆十四年,1749年)御制初集诗小序,序末钤“乾”、“隆”联珠印;太子少保尚书蒋溥奏刻御制诗集告成折。卷末有张廷玉、蒋溥、梁诗正、汪由敦、刘统勋、介福、钱陈群、嵇璜、观保、董邦达、金德瑛等跋。
《御制诗初集》收录御制诗4150馀首,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元年至十二年(1736-1747年)所作,按年编次。而《御制诗集》收录的是乾隆皇帝所有的诗作,共计42,000馀首。
乾隆帝的诗可谓实录,是其从政、祭祀、巡幸、筵宴、读书等活动的即兴之作,如《皇考忌辰感成六韵》、《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皇太后宴恭记》、《赐蒋溥巡抚湖南》、《阅古北口将士较武》、《题沈周春草秋花卷》、《西巡回銮述事》等,题咏繁富,追怀抒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诚如乾隆皇帝所言:“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文赋不数十篇,诗则托兴寄情,朝吟夕讽。其间,天时农事之宜,莅朝将祀之典,以及时巡所至,山川名胜,风土淳漓,罔不形诸咏歌,纪其梗概。”

除此本外,尚有《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年内府抄本、清光绪五年内府铅印本。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御制文初集》,30卷,目录2卷,清高宗弘历撰,于敏中等编,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17字,白口,四周双边,上鱼尾。版框20 cm×13.8cm。16册2函。磁青绢书衣,黄绫书签。
卷前有乾隆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御制文初集序,序末钤“乾”、“隆”联珠印;经筵讲官户部左侍郎于敏中奏请编刻是书折。卷末有刘统勋、刘纶、彭启丰、董邦达、裘日修、于敏中、钱汝诚、观保等跋。
《御制文集》所录之文据称均为清高宗弘历自作,词臣代拟之作不载。此集收录乾隆元年至二十八年(1736-1763年)间高宗所作各体文570馀篇,分为19门,以经筵御论冠首,其次为论、说、祝文、记、序等,均按年代编次,所涉题材广泛,天文、地理、政事、经史、人物、艺术、经济等无不加以阐述。如经筵御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其难其慎惟和惟一》、《汉光武论》、《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以及《太祖高皇帝圣训序》、《太祖高皇帝实录序》、《大清一统志序》等,详尽而形象地反映了高宗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感情,为研究清帝和清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

除此本外,另有《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年内府抄本、清光绪五年内府铅印本、清乾隆年内府汤萼联抄本、清乾隆年王杰抄本。
更多精彩网摘请到   安若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