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意识---阿赖耶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58:38
第八意识---阿赖耶识

佛教有许多的门派和学说是依据“缘起性空”这个道理,来看待生命与世界的具体事物的,我今天想用法相唯识宗这个学派来讲下“缘起性空”。

唐朝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取经,回来后在古城长安的大雁塔下的慈恩寺翻译经典,建立了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又叫慈恩宗,咱们大雁塔是慈恩宗的祖庭。所以我这次来长安讲课就用法相唯识宗的学说来讨论佛教是怎样看待我们的生命与这个世界的。

法相唯识宗重点在这个“识”字上,“相”即现象,是从纷繁的现象入手来讨论事物的。万法世界的一切相都归结于“识”。识有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从我们主观认识上着眼的。唯识宗讲人有五识,即人对外界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来感受的,就是俗话说的感性认识。眼睛有眼根,具有的功能叫眼识,对外界的感受是色尘;耳朵有耳根,具有的功能是耳识,对外界的感受是声尘……其它的不具体说了。佛教与我们一般的心理学一样,还有个第六意识,就是哲学说的理性认识。佛教讲第六意识讲得很透彻,比如法相唯识宗讲第六意识有几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五同缘意识,既第六识同前五识的活动是同步的。例如:我看到一朵花,一“看”到便会在脑子里反映出一朵花的形象,噢,是牡丹花。在没有升起其它的想法时,它只是一朵花,这叫五同缘意识。即而会出现一个五俱意识,在看到一朵牡丹花后,“牡丹花”还仅仅是一个概念,是对事物名字上的判断,这时你会注意到以后的意识活动就已与前五识脱节开来,五后意识就开始联想了:“花好漂亮呀,可再漂亮的花也要凋谢呀,人生还不就是如此吗?”这进一步的联想叫做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它可以完全地脱离开前五识。回想过去与设计未来叫散位的独头意识,梦中梦到的东西是梦位的独头意识,精神病患者或者酒醉后不能自控,包括练习气功当中出现的自发动作,是狂位的独影作用;再有就是修行中入定中看到的东西,前二天讲课有人递条子说:在入定当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象,什么山河大地呀,佛菩萨现身等等。这种现象在练气功的人当中出现的很多,这在正统的佛法里讲没有什么希奇的,那是第六意识中的定位的独头意识。

类比现在的西方心理学,第六意识中的独头意识很类似于潜意识。了解西方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西方心理学者都研究精神病患者,研究弗洛伊德,研究人的梦。这些实际上在佛法里面那就是第六意识的独头作用,也叫独影作用。而西方心理学探究到此似乎就完结了,佛法讲到第六意识并没有完结,它真正精彩的内容在后面。

佛法认为前五识的活动有个主宰叫做意根,也叫第七识摩那识,就是“我”。看见一朵花,是谁看到了?是“我”看到了;听见了声音,是“我”听到了;思考问题,是“我”在思考问题;做梦,也是”我在做梦。这个“我”从你诞生那天起就一直伴随着你:“我”要吃东西,“我”要上动物园,“我”长大了,“我”要有个好工作,“我”要结婚等等,到最后死的时候还是“我”死了。一生都执着于一个“我”,一个自我的存在,这个“我”就是摩那识,佛法讲叫俱生我执——与生俱来的对于一个“我”的执着。然而到此,佛法对于人的意识的探索还没有结束,它最精彩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第八识。

讲到第七识的“我”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个“我”的力量的源泉是什么?“我”——这个第七识,统领着前五识造作的结果是什么?(造作就是行为),行为之后必然要产生结果,这个结果储存在哪里?就储存在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 第七识统领着前五识行为造作,必然会有结果,但这个结果可能是意属的,不会马上产生,就是说它种下了一个因缘,而这个因缘要第增上缘的成熟才能显现,这个等待的过程就储存在第八识里,一但等增上缘成熟,它就表现出来给第七识,由第七识统领前五识去做了一件事情,而干完这件事情后,又会有一因缘种入了阿赖耶识,如此循环往复。

例如,我今天出门给一个乞丐五元钱。我有这么一个行为是因为早在我的阿赖耶识里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因缘的存在,等到这个时候增上缘成熟了,才能完成这一行为。增上缘表现在:第一,我手里要有钱,没钱也给不了,第二,今天还要出门,还要碰上他。当这些增上缘一成熟,那存在我的阿赖耶识里善良的因缘便会萌发,这样一个行为就完成了。那么这个布施的行为是一个善行,这个善行的结果反过来又在我的阿赖耶识里熏习下一颗善良的种子,等增上缘一成熟,在我生命中的某一节段便会显现出来,我便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富贵。

为什么我具有这样的智力水平,而您具有那样的智力水平;我有这样的像貌,而您有那样的像貌,依然是阿赖耶识的现行。一个有嫉妒心的人,他种下的是嫉妒的种子,未来的果报是丑陋;一个很吝啬的人,他种下的是吝啬的种子,未来的果报是贫穷,如此循环往复。因此,佛家一个重要的学说就出现了——三世因果。一讲到三世因果,有人会觉得是在搞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