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中医足疗治百病配方及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6:52

  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图1——1)。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一)足部的骨骼

  1.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1)跟骨 位于足部的后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2)距骨 位于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 有3块。第一换骨位于内侧,第二楔骨位于中间,第三楔骨位于外侧,分别位于舟骨与第—- 第五跖骨之间。

  (4)骰骨 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

  (5)舟骨 位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圆形突起,称舟骨粗隆或结节。


  2.跖骨 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位于足外侧中部)。


  3.趾骨 共14块。包括:

  (1)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 各3节(分别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每块趾骨仍可分为底、体、头3部分。


  (二)足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1.足内侧 可触及内踝、舟骨粗隆(约内踝前方2.5 cm处)、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头(图1——2)。

  2.足外侧 可触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头(图1——3)。

  3.足底部 可触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结节、第一至第五跖骨小头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 可触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 由跗骨和跖骨被韧带、肌肉、筋膜牵拉形成一个凸向背面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人站立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图1——4)。


  (三)足部的关节

  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 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称

  足部是人体最下部的运动器官,针对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须明确足部各局部的名称和方位。

  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规定:足趾为前方,足跟为后方;足拇趾一侧为内恻,小趾一侧为外恻;足底面为下,足背面为上,足底面又称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后面与小腿相连接,足和小腿之间构成踝关节。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内侧、外侧、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称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后,分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足部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室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宾客受风着凉。夏天按摩时不可用风扇吹宾客双足。


  2.按摩前,保健按摩师与宾客要洗净手、足,剪短指(趾)甲,以防损伤皮肤及交叉感染。并备好按摩巾、按摩膏等所需用品

  3.按摩开始时,心须先探查心脏反射区,并按轻、中、重3种手法力度进行。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


  4.饭前0.5h及饭后1h内不宜做足部按摩。饥饿易引起低血糖、虚脱;进食后进行足部按摩会进一步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胃肠负荷,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5. 足部有外伤或感染时,可按摩对侧足部的相应部位或同侧手部对应区域。若因手法不当引起局部红肿、瘀血,可涂一些红花油或樟脑酊等,待局部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按摩。

  6.按摩时尽量避开骨骼突起处,以防止损伤骨膜。对敏感区应避免重度刺激,对儿童及多数女性,宜用轻手法刺激。

  7.按摩后 0.5 h内,嘱宾客饮用 300~500mL温开水,以促进代谢产物及时排出体外。儿童、老人、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以 150~200mL为宜。

  8.按摩的时间,以宾客需要而定。一般以30~45min为宜,不宜过久。

  9.按摩后可出现下列短暂反应,客人不必惊慌,坚持数日后,反应可自行消失,不要放弃按摩。

  (l)按摩后尿量增加,气味变浓,颜色变深。

  (2)出现低烧、发冷、疲倦、全身不适等症状。

  (3) 按摩后踝部肿胀,有淋巴阻塞现象者更为明显。

  (4)下肢静脉曲张者静脉曲张更明显。

  (5) 反射区疼痛明星或器官功能失调现象加重。

  10.长期接受足部按摩的宾客,痛觉的敏感逐渐降低,为提高其敏感性和按摩效果,可嘱客人用1%的热盐水(水温45℃左右)浸泡双足20~30min。

  11.按摩后,木者用温水洗手。冬天外出应带手套,以保护手部关节。每月可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水煎、熏洗、浸泡双手20-30min。常用的泡洗处方为:当归、木瓜、苏木、细辛、生姜、红花、骨碎补、生地、泽兰各10 g。

  12、女性月经期及怀孕期,一般应慎用足部按摩或禁用足部按摩。

  13.局部皮肤感染、溃烂、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活动期、性病、食物中毒、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心、肾衰竭、肝坏死等危重病人,禁用足部按摩。

  14.足部按摩可同时配合其他疗法,但不宜同时针炙。

  15.术者要根据不同宾客的足部特征,因人而异找准反射区,按摩的施力方向要正确,力度要适宜,均匀并有深透感。

  五、足部按摩手法

  (一)单食指叩拳法

  一手握扶早间部,另一手握拳,食指弯曲.拇指固定,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压刮足部反射区(图1-5)。

  适用反射区:额窦、垂体。头部、眼、耳、斜方肌、肺、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脏、胆囊、、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大肠、心脏、脾脏、生殖腺、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

  (二)拇指指腹按压法

  一手握足,以另一手的拇指指腹为施力点,按压足部反射区。

  适用反射区:心脏(轻手法)、胸椎、腰椎、骶椎、外生殖器和尿道、髋关节、肛门和 直肠、腹股沟、坐骨神经、下腹部等。

  (三)单食指刮压法

  手握扶足部,另一手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桡侧缘施力刮压按摩(图1一6)。

  适用反射区:生殖腺、子宫或前列腺、尾骨(内侧)、尾骨(外侧)、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等。

  (四)拇指尖端施压法

  一手握足,另一手拇指尖端施力按压

  适用反射区: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颈项、支气管、上颌、下颌、扁桃腺等。

  (五)双指钳法

  手握足,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住被施术的部位,拇指在食指中节上加压施力按摩(图1—7)。

  适用反射区:颈椎、甲状旁腺、肩关节等。

  (六)双拇指指腹推压法

  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施力推压。

  适用反射区:肩胛骨、胸(乳腺)等。

  (七)双指拳法

  用一手握扶足部,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图1一8)。适用反射区:小肠、肘关节等。

  (八)食指刮压法

  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桡侧缘同时施力刮压按摩。拇指固定足部。

  适用反射区:膈(横膈)。


  七、足部反射区的分布特点及按摩选区、配区

  (一)足部反射区分布特点

  1.人体颈项以上组织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左右交叉分布,即左侧的额窦、三叉神经、小脑及脑干、鼻、大脑半球、颈项、眼、耳等反射区分布于右足上,而右侧头颈部的同名反射区分布在左足上。颈项以下组织器官的反射区不发生交叉分布。

  2.绝大多数反射区的分布双足相同。仅有少数反射区只分布于左足或右足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反射区只分布在左足上,而肝、胆囊、盲肠及阑尾、回盲瓣和升结肠反射区只分布于右足上。

  3.多数反射区在同一足部只有一个位置,少数反射区在同一足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如眼、耳、生殖腺、肛门和直肠、肋骨、尾骨、髋关节、坐骨神经、扁桃体、额窦等反射区有多个位置。


  (二)足部反射区按摩的选区、配区

  对于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功能失调引起的不适症,一般也应采取“全身按摩,重点加强” 的办法,即把足部所有反射区都按摩一遍,以促进血液秆循环,增强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不适症,选取重点反射区,增加按摩的次数与力度上以加强刺激,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严重的不适,只选取重点反射区进行重手法刺激,可收速效。

  重点反射区包括基本反射区、主要反射区、相关反射区3部分。

  1.基本反射区 即肾脏、输尿管、膀胱这3个反射区。主要作用是增强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将体内有毒物质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无论是保健按摩或是消除不适症的按摩,在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反复按摩基本反射区3遍。

  2.主要反射区 是指产生不适症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在足部相对应的(同名)反射区。也就是说,只认反射区不认症,如腰部的椎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等组织的结构功能异常所出现的腰痛不适可有很多种,无论是哪种腰部不适症,主要反射区都是腰椎反射区。

  3.相关反射区 根据不适症的性质,可选用与不适症有密切关系的反射区,如各种炎症和发热,可选用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有关反射区。


  八、足部按摩一般操作程序

  足部按摩操作时,一般按照足底部、足内侧、足外侧、足背侧的程序进行施术,先左足,后右足,具体如下:


  (一)左足顺序

  1.用拇指指腹或单食指叩拳以轻、中、重3种不同力度在心脏反射区处定点向足趾方向推按,定点按压3~5次,用于检查心脏功能。

  2.用拇指指尖或单食指叩拳在肾上腺反射区处定点向足趾方向按压5~7次。

  3.用单食指叩拳在肾反射区处定点按压并由前向后推按5~7次。

  4.用单食指叩拳在输尿管反射区处开始端深压并从肾脏反射区推按至膀胱反射区5—7次。

  5.用单食指叩拳在膀胱反射区处定点按压并由前向后推按5~7次。

  实际施术中,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4个反射区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6.用拇指指腹或拇指指间关节背侧屈曲在三叉神经反射区处,由趾端向趾根部方向推按5~7次。

  7.用单食指叩拳在拇趾额窦反射区由内向外推压5—7次,其余的趾额窦反射区由前向后推压5—7次。

  8.用拇指或单食指叩拳在鼻反射区推压5~7次。

  9.用拇指指腹或单食指叩拳在大脑反射区由前向后推压5—7次。

  10.用拇指指端或单食指叩拳在小脑反射区定点按压,再由前向后推压5—7次。

  11.用双指钳法在颈椎反射区由后向前推压5—7次。

  12.用拇指指端在颈项反射区由外向内推压5~7次。

  13.用单食指叩拳在眼、耳反射区定点按压5~7次,或由趾端向趾根方向推压5—7次。

  14.用单食指叩拳在斜方肌反射区由内向外压刮5—7次。

  15.用单食指叩拳在肺反射区由外向内压刮5~7次。

  16.用拇指桡侧在甲状腺反射区由后向前推按5~7次。

  17.用单食指叩拳在食道反射区由前向后推压5~7次。

  18.用单食指叩拳在肾脏、胰脏、十二指肠反射区定点按压或由前向后推按5~7次。

  实际施术中,胃、胰脏、十二指肠反射区可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19.用单食指叩拳或拇指指腹在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压刮5—7次。

  20.用单食指叩拳在肛门反射区定点按压5—7次。

  实际施术中,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反射区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21.用双食指叩拳在小肠反射区定点按压并由前向后刮压5—7次。

  22.用单食指叩拳在生殖腺反射区定点按压5~7次。

  23.用单食指桡侧在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由后上向前下方刮推或用单拇指指腹推压5—7次。

  24.用拇指指腹或拇指指端在胸椎、腰椎、骶椎反射区由前向后推压5~7次。

  实际施术中,胸椎、腰椎、骶椎反射区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25.用双食指桡侧在横膈反射区由反射区中点向两侧同时刮推5—7次。

  26.用单食指叩拳在上身淋巴腺反射区定点按压5~7次。

  27.用双食指桡侧在生殖腺(输卵管)反射区由反射区中点向两侧同时刮推5~7次。

  28.用单食指叩拳在下身淋巴腺反射区定点按压5—7次。

  实际施术中,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反射区可作为一组反射区双手同时操作完成。

  29. 用食指桡侧在尾骨(外侧)反射区由上而下再向前的刮、点、推压,5一7次。

  30.用单食指叩拳在膝关节反射区定点按压并环绕反射区半月形周边压刮5—7次。

  31. 用单食指叩拳或双食指叩拳在肘关节反射区第五跖骨基底部从前、后各向中部按压5-7次。

  32.用单食指叩拳在肩关节反射区分侧、背、底3个部位由前向后各压刮5—7次或双指钳夹肩关节反射区的背部和底部5~7次。

  33.用拇指指端在躯体淋巴腺反射区背面点状反射区定点按压和用单食指叩拳在底面点大反射区定点按压各5~7次。

  34.用双拇指指端或双食指指端在扁桃腺反射区同时定点向中点挤按5—7次。

  35.用拇指指端或食指指端在喉和气管反射区定点按压或按揉5—7次。

  36.用双拇指指腹在胸部反射区由前向后推按,双拇指平推1次,单拇指补推1次,各做5—7次。

  37.用单食指桡侧在内耳迷路反射区由后向前刮压5~7次。

  38.用拇指指腹在坐骨神经反射区(内、外侧)由下向上推按5—7次。

  39.重复肾脏、输尿管、膀胱3个反射区手法操作3—5次。


  (二)右足顺序

  右足与左足有相同的反射区,也有不同的反射区。相同反射区的按摩方法同左足,不同反射区的按摩方法如下:

  1.用单食指叩拳在肝脏反射区由后向前压刮5~7次。

  2.用单食指叩拳在胆囊反射区定点深压5~7次。

  3.用单食指叩拳在盲肠及阑尾、回盲瓣反射区定点按压5—7次。

  4.用单食指叩拳或拇指指腹在升结肠反射区由后向前推按5~7次。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也可单独用于日常保健。

  1 .内科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 循环系统疾病:如高 / 低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贫血、心绞痛、下肢静脉曲张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痔疮等。

  (4) 泌尿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等。

  (5)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6)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癫痫、焦虑症等。


    2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 / 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性冷淡症等。

  3 .皮肤科疾病:如痤疮、黄褐斑、脂溢性脱发、白发、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斑秃、带状疱疹等。

  4 .伤科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 / 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5 .眼科疾病:如老年性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眼、迎风落泪、老花眼等。

  6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口疮、耳鸣、中耳炎、牙痛等。

  7 .肿瘤科疾病:如乳腺癌、肿瘤放疗与化疗反应等。

  8 .男性疾病: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睾丸炎、附睾炎、男子不孕症等。

  9 . 儿科疾病: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小儿惊风、小儿营养不良等。

  10. 老年疾病:冠状动脉硬化、帕金森症、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


  一、泡脚的优点:1、安全;2、无痛苦;3、无毒副作用;4、廉价;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6、方便;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如没买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1、清洁皮肤的作用。2、扩张血管作用。3、降低血液粘稠度。4、缓解肌肉痉挛。5、镇静作用。

  睡前泡脚(饭后一小时)

    一.温水(40--50度)以舒服为标准,凉了不断加热水.

    二.时间(20--30分钟)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

    三.加姜(枣大的一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关节病.

    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肺气肿哮喘.

    泡脚后按摩磕脚,磕脚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翘起来,双脚互相磕打8--10分钟,

    起来后喝杯白开水

  保健足浴配方: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伸筋草15克、酸枣仁15克,煎汤凉置45摄适度浴足。


  高血压配方:

  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

  功效:平肝潜阳,安神镇静。

  主治: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高血压配方:

  吴茱萸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生地黄15克、牛藤15克、生牡蛎50克。加水煎煮,去渣取液,待温后浸洗双足10分钟,每日1次,7~14日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燥湿,疏肝除烦

  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出现眩晕、颜面红赤、口苦口干者。


  高血压配方:

  磁石18克、石决明18克、桑枝6克、枳壳6克、当归6克、党参6克、黄芪6克、乌药6克、蔓荆子6克、白蒺藜6克、白芍6克、炒杜仲6克、牛膝6克、独活6克。前两味药先加水煎汤,再加其余12味共煎,去渣取液,洗浴双足,每日1次,每次约1小时,10日为一疗程。为保持水温,在洗浴过程中可适当添加热水。

  功效:镇肝熄风,柔肝补肾,益气养血。

  主治: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麻木等。


  高血压配方:

  钩藤20克、冰片少许。将钩藤切碎,加少许冰片,入布包,放入盆内加温水浸泡备用。每日晨起和晚睡前各洗浴双足1次,每次30~45分钟,10日为一疗程。

  功效:疏风清肝,熄风止痉。


  高血压配方:

  桑树皮15克、桑叶15克、茺蔚子15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左右,去渣取液,凉至不烫足时洗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洗毕睡觉。为保持水温,在洗浴过程中可适当添加热水。

  功效:疏风清肝,化瘀止痛。

  主治:高血压病等原因引起的头痛。


  头痛配方

  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主治:头痛发凉,怕风。


  咳嗽配方:

  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主治:冬季久咳不愈。


  缓解疲劳配方:

  食用盐15克或浴盐20克,热水融化,敏感的皮肤可以泡脚后用适量温水冲洗,勿用冷水。

  功效:缓解疲劳


  痛经配方:

  益母草30g、菊花15g、黄岑15g 、夜交藤15g,水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利水消肿配方:

  材料:丁香5钱、胡椒5钱、泽兰1两、益母草1两、赤小豆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温肾袪寒,利水消肿。


  温肺通鼻配方:

  材料:川芎1两、白芷1两、辛荑花1两、苍耳子1两、蒿本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宣肺通鼻,止眩止晕。


  预防外感配方:

  材料:姜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紫苏叶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辛温解表,袪风防感


  暖身袪寒配方:

  材料: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 、当归1两、吴茱萸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并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行气活血,暖身袪寒。


  

  【民间浸洗脚中药方推荐(仅供参考,不做处方) 】

    1,主治:腰痛、肾虚腰痛、腿漆无力、遇劳更甚者

    用药:肉桂50g,吴茱萸100g,生姜150g,葱头50g,花椒80g

    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钟,待水温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日一次。

    2,主治:失眠

    用药:吴茱萸40g 米醋(白醋)适量

    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3,主治:神经衰弱

    用药:夜交藤500g

    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4,主治:脚癣、皲裂疮

    用药:食醋100毫升

    用法:将食醋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脚30分钟,每日1次

    5,主治:足支动脉痉挛病

    用药:透骨草,元胡,归尾,姜黄,川椒,海桐皮威灵仙,川牛滕,乳香,没药,羌活,白芷苏木,五加皮,红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

    6,主治:痛经

    用药:小茴香400克

    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7,主治:脚气――足胫肿痛

    用药:苏叶梗,防风,槟榔,羌活,当归,木瓜,乳香,没药各3克

    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2次。

    8,主治:水肿――足起水肿

    用药:楠木,桐木各适量

    用法:用上药煎汤后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9,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药: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克

    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2次。

    10,主治:中风后手足拘挛

    用药: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克

    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药,煮沸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11,主治:痔疮;消肠热化湿消肿止痛

    用药:槐条60克,艾叶30克,白矾30克,马齿苋30克,银花3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水煮后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12.主治:感冒或感冒头痛

    用药:生姜200克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叶适量

    用法: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13.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坏死

    用药: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

    用法:上药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用3次。

    14.主治:眩晕、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用药: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蔓荆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独活2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脚,每日一次。

    15.主治:高血压

    用药: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克

    用法:用上药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法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16.主治:脚湿气、足癣脱屑、干裂者

    用药:白凤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药任选一种,放入250ml醋内泡24小时后,睡前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分钟,连用7天。

    17.主治:风湿麻木

    用药:和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

    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18.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

    用药:桂枝20克、川椒、红花、茺蔚子各15克

    用法:将上药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汁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19.主治:阳痿;虚症阳痿尤对命门火衰显效

    用药: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20g,阳起石25g,柴胡15g

    用法:将阳起石先煎30分钟,去渣加入其余药物煮30分钟,取汁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2次。

    20.主治:骨质增生

    用药:全虫15克,蜈蚣10条、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红花20克、没药10克。

    用法:上药加水1500ml,浸泡1小时,用武水煎开20分钟,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40分钟,每日睡前1次,10次为一疗程。

    21.主治:减肥、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肥胖病

    用药: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用法:水煮去渣后,入蒸汽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5分钟,至出汗。日1次,20-3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