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襄 oldtiger 网盘:认识中医中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03:02
  中医药研究感言父亲是乡村郎中,我得以自幼亲近中医药。父亲希望我承继父业,但我的心不在乡村。我是个思想者,头脑总是一刻不停的在思考,长期从事刑侦思考刑侦。退出刑侦后,所思所想多无意义,便想起了中医,于是我研究中医。

进入中医,我看到,身边有太多的病人,身边更有太多的庸医,也包括我的父亲,他们都没有把中医与中国的哲学自觉联系。中医药与中国传统哲学既可分又不可分,既是中国传统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成就,研习中医不研习中国的传统哲学,是难以进入高深境界的。中医以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属于心证,就是辨证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被浅薄的中国人胡乱批判,中医药便也遭受严重的干扰,以至于人们将信将疑。

唯心主义是科学不容质疑,与唯物主义共同构成人类的思想方法,就象男人和女人共同构成人类一样。人类不可能只有男人或者只有女人,人类的活动也不可能只有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实证的,所以是物质运动的指针;唯心主义是心证的,或者说是辩证的,所以是心理活动、精神活动的指针。没有实证的唯物主义,就不会有技术的成就,没有心证的唯心主义,人类的生活也不堪设想。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们每天都在看的美女,在实证的唯物主义来说,就是无稽之谈——度量过五官四肢的长短吗?计算过五官四肢的比例吗?都没有,那你凭什么说她美?可是,谁都能一眼就看出美女和丑女。并且,同一个姑娘你觉得很美,我却觉得不咋样,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心证。至于人的气质好不好,就更没法用长宽高去实证,唯心主义却能做到。

中医药与中国传统哲学同出自中国古老的阴阳八卦,是上一个文明纪即伏羲时代的文化传承。我们知道,伏羲的时代已经在七千年前被毁灭,伏羲时代经历过多少年的演进、有过什么样的文明成就已经无从所知,但其残留下来的阴阳八卦是迄今人类认识世界最深邃的理论。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正是承继阴阳八卦学说,以天人合一的大视野,从整体出发,分析综合辨证论治而建立起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形而上的高度,从五千年前的远古,一路护佑中华民族走到今天。中医对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早已进入理性自觉的成熟境界,西医却才启蒙。某著名医学院士组织了庞大的力量在广东普查咳嗽,中医则早把十多种咳嗽分型辨清,医治不过小菜一碟。当然,西医的外科手术和微观研究的技术,也是蔚为壮观,那是实证哲学的成就。

西方世界的文明发展,不过是近几百年间的事迹。西方人从追逐物欲出发,用唯物实证的方法,去开发文明处女地,当然易于吹糠见米获取成果。技术成就和舒适的生活方式易于赚取俗人们的眼球,让急功近利者眼花缭乱,将形下之作当成“先进”去追逐。比如一个小学生,第一堂课学认了三个字,第二堂课又学认了三个字,一周过来就学认了几十个字,大学四五年,还是只认得那些字,如果你就此判定小学老师有本事,大学老师没本事,那肯定是你浅薄。唯物实证正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早期阶段的形下俗器而已。技术太高会异化人类自身。武器太尖端就要屠杀,生活太舒适就会退化体质,我们今天在热烈追逐城市,《清明上河图》时代的城市何其繁荣,可是后人并没有全部挤在城市。那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人李约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领先世界,后来却落后了,其实答案就是问题的本身。中国的古人在发现了技术成就对于人类并不全是好处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那些形下之物,转而调理人自身。后来的西方人马克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才提出“异化说”,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认识世界,正是在超越唯物实证之后,才进入唯心辨证的形上境界,所以当汽车普及之后,人们又要重新去徒步、去驴行、去流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模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得以减肥十多公斤。他研究了中国2800个县的生活方式和疾病情况,其结果是发现素食能迅速减少患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痴肥的机率,西方人的肥甘厚味则是制造这些麻烦的祸水,可见素食与肥膏并不代表孰好孰不好。也或许,今天中国人追逐的“时尚”、“先进”,不过是几百年前被中国古人压进箱底的旧衣服而已。

回过头来说中医。现在国人对中医药误解很深,主要是受西医的冲击。为什么西医能够鸠占鹊巢?是因为中国人没有民族自信心,中医大夫们学艺不精。我有一个朋友,父子都是中医大夫,近年来花了很多时间去参与中西医论争,还出了一本书,列举了大量粗浅的论理论证中医药好。翻完这本书,我“叹叹气把头摇”,既为他们捍卫中医药的精神所叹,更为他们的不务正业而叹。有那个精力去吵嘴,为什么不去钻研医术提高医技呢?吵嘴赢了就能成良医吗?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中国人需要民族自信心,大夫们更需要以妙手回春的事实出来说话。

最近,《人民日报》整版刊发关于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章,说中医的术语让西方人难于理解、中药的药理成分没有进行逐项分析等等,洋洋洒洒,让我嗤之以鼻。中医的术语就是中国的哲学,西方人不懂中国哲学,怎么可能理解中医的术语?中药讲究性味,是唯心主义,本来就不是实证的,你去分析药理成分,不就跟分析男人的“月经”一样吗?更主要的是,中医药是中国人的护身法宝,有必要低三下四地去迎合西方人吗?为什么一定要走向世界?中国13亿人,比整个西方的人加起来还多一倍,这还不够吗?各国都有技术壁垒,核心技术秘不示人,中国人没什么核心技术,就只有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药西方人解不开,却要想方设法泄露出去,真是家贼难防――国门开放本是大度,却造成家贼汉奸无处不在!民族败亡,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是推手,如今的中药更因为逐利与“科技”,人工种植移栽导致药效严重降低,把天寒地冻的东北人参引种到酷热的海南岛甚至成为柴火!这个民族真的在劫难逃。

诊病翻书不耻。中医药浩浩,那么多的典籍、那么多的病型、那么多的药种、那么多的方剂,每一种药在每一个方剂的剂量又各不相同,除非自幼熟读背诵,人脑要完全记忆清晰,至少是很难的。父亲就曾自开补中益气汤,我去药铺抓药回来,父亲照例翻检讲解时才发现少了升麻。没有升麻还是升提陷气的补中益气汤吗?我再去补抓。试想外人不懂不知,这剂药岂不白忙!所以,中医诊断处方时翻书查阅是实事求是。每看到坐诊的大夫们,两三分钟就诊断一个病人,想都没想就开出了处方,我总是无法不怀疑他们在应付,当然我也愚钝。

中医的执业与师承,是传统的“中国特色”,今天却被贪婪的“假洋鬼子”们无情扼杀。药食同源,中医药与中国人的食物密不可分,药膳、卤肉、调味无一不是中药的应用,家庭主妇个个都是“执业医师”,却不让没能考取“执业资格”的老中医悬壶济世,药品广告却可以乱打;拜师学艺本是个人权利,一带一的闭门授徒能够学得真谛,却只有混出大学才考得取执业资格――真的,中国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无一能脱干系!

回首几千年间,中华民族无数次罹难,中医药都从未受到过冲击,在三界之外安然发展。如今,“假洋鬼子”们气焰日盛,国人越来越糊涂,中医药深陷十面埋伏,表明这个民族不可救赎的宿命。眼看着自己的民族,就在自己的身边,不断加快步伐滑向毁灭,却爱莫能助,是多么的残酷!逝者如斯夫,秉持着无可奈何的良知,我虔诚地祈愿:
中医药,好自为之……
                刚刚注册,就是因为看到有人在这里诋毁中医药,心中颇感悲哀,不得不说几句。
从开始学习中医至今有近三十年了,中间曾有过几年的冷落,但近五年来几乎是手不释卷地研读经典,却一直没能很好地理解中医。然而,越是深入地学习中医,越是感觉到中医理论的伟大与神奇。同时,令人遗憾与悲痛的是,真正的中医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正在把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抛弃,不只是中医,还有更多优秀的文化。其中的原因,我不说大家也是知道的。
  
   有许多概念,其实我们并没有认真地去分别清楚,比如:中医、西医、现代医学等等。我想,可能不同的网友会给出不同的定义。为了简明一点地讨论,我们不妨把讨论范围限定在两种医学理论之中,即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
  
   这里所谓的现代医学就是指我们现在医院所实行的那种医疗体系,说的白一点吧,人有病了,就去医院,挂号、检查、打针、吃药、做手术等等。支持这一套诊疗体系的,其实就是现代的医学理论。
   这是所谓的中医是指我们传统的那种靠大夫望闻问切做为检查手段,用按摩、针灸和汤药为治疗手段的那种医疗体系。
  
   现代医学理论起源于西方,所以我们叫他是西医。据我了解,西医最早可以说是经验医学,就是从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除病的方法,十分简单原始,没有理论体系。后来,有人为了弄明白人为什么有病,就想着去解剖病人,瞧个究竟。于是,解剖学奠定了西医的理论基础,然后,化学工业成就了现代药学,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医学检查手段带来了方便。但现代医学理论却一直是在建立中,是进行时,至今没有完善。
  
   而中医则不同,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成就了完善完美的理论体系,中医并不是象有些人说的是一种经验医学,他绝不是来源于生活经验,而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经络——人类至今无法看到且难以理解的一种客观存在。现代科学证实经络的存在,也承认针灸的作用,却不知道经络是什么。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我们华夏先祖朴素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很简单,就是说,我们既然能生于宇宙中,便具备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便应该遵从宇宙的规律。我们华夏先祖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才是我们民族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01:49:07
   

作者:海火哥哥 回复日期:2010-01-27 07:35:41
      中国人都是神仙。两千年前就完善了中医体系,不需要改进。
  楼主你这话就和明末清初的那些所谓的明君 一样,i明明看到了火器的巨大威力但是就是不肯学习,自认老子天下第一,老子是天国王朝,所有别的国家都得来进贡。结果到清末终于被打明白了吧,中国人并不是什么高等民族,中国人没有比别的民族更高的智慧。
  中医如果还有存在下去的意义那么就是纯粹作为一门经验医学存在,如果还用那套玄乎的理论来忽悠老百姓那还不如取缔了。
  也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医学成天搞得神乎其神的,别在忽悠了。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0:00:36
       “海火哥哥”的话我很理解,他和许多不理解中医的人一样,混淆了一些概念。我很理解这种不理解。中医体系在两千年前就已非常地完美完善,这和发明火药等四大发明根本不可以相提并论。
   医学理论体系与医疗手段是两个概念,中医体系包含了对人体的生理结构的认知、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还有养生的理念以及预防疾病的思想。这些是不需要改进的。而网友一定是把现代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诊疗手段的改进,当成了医学体系的改进。
   现代的射线、超声、电磁等透视成像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不过是为了在不解剖活体的情况下,能了解人体内部的一些病变,但这只是先进的手段却不是先进的医学理论。就象中医,最早的时候用石头做为针灸工具,而后来改用金属,这也是与时俱进。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最早是用竹简或者石板玉板之类记录,而现在可以用很精美的纸张出版,但这并不能提高或改变中医理论,相反,中医理论却已沦为装饰。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0:15:21
      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中医的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治疗学,而《神农本草经》则是中医的药物学。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则是相对比较近代一点的医学专著了,他与前两部相比还是有概念上的差别:前者是医学理论,后者则是临床应用。严格地说来,《伤寒论》并不包含在我前面所说的两千年前就已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中。但《伤寒杂病论》不仅保留了失传的古代方剂著作中的部分内容,还教给了我们许多具体的辩证与治疗法则。
  不知道有多少网友读过上述几部中医经典?如果你认真地读过,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神奇与伟大。在没有纸张的远古年代,祖先写成如此完美的作品并有幸留传至今,实在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0:51:52
      就让我们回到那远古的年代,从那个原始的角度去领略一下我们先祖的智慧吧:
  
  黄帝经常坐在大殿,与歧伯 讨论医学。一般都是黄帝向歧伯请教一些人的生理与病理知识,还有诊疗方法。歧伯一一作答,令黄帝茅塞顿开,听到妙处,黄帝总会说,我要沐浴之后,将先生您说的这些知识,刻到玉版上,藏在金柜里,留给后世。
  
  黄帝从歧伯那里学到了医学知识,然后他也会去教导雷公。这一天,雷公问黄帝关于经络的知识。黄帝说:经络这东西太重要了,它能决定人的生死,能致病也能治疗人的疾病,不能不懂啊。
  
  我先从肺的经脉说起吧:肺的经脉是从人的胸腹中间那地方开始的,然后向下走,与大肠发生联络,之后又调头向上,经过胃的上口穿过膈,布于肺和气管,然后又横着走向腋下,沿着上臂前侧走到肘,再走到手腕,沿鱼际走到大拇指端。它还从手腕后面一点的地方,分出一支,沿着中指走到前端。
  这条经络若是不正常了,就会发生一些诸如咳嗽,肺部胀满,哮喘等疾病。根据情况你只要针刺这条经络上的一些点,就可以消除上述的疾病。
  
  现代技术证实了黄帝所说的这条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也证实了黄帝所说的治疗效果。可我们的问题是,那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发现这条经络的呢?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1:33:23
      现代医学至今弄不懂这些经络,解剖,也找不到这些经络通道。因为经络既不是神经系,也是不淋巴系,它又象是血脉,却又不同于血管,但多种方法都能够证实这些经络线的走向与黄帝描述的完全一样。现在世界上有许多西方国家也承认中医针灸的疗效,准许针灸师从业,并且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针灸,研究经络。而我们,做为黄帝的后代,更是绝对不可以将如此珍贵的东西抛弃的。
  
  我要强调的是,我说的完美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是指《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我们构建的,而并不包括此后任何的中医理论,并且不包括伟大的《伤寒杂病论》。至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类的医药作品,虽然很了不起,但那完全是后人的理解。
  
  如果有网友是在研究了中医经典之后,发现了中医理论的荒谬,并从临床上否定了经络的存在,那我一定尊其为师。如果在没有认真地研究中医经典理论,而只是将目前的流行中医当做我们先祖的智慧,那就错了。
  
  前面说过,真正的中医离我们已越来越远,这也难怪许多人会否定中医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弄混了概念,错把郎中与黄帝混为一谈了。
  
  说白一点,汉代张仲景,以一部《伤寒杂病论》传世,被人称为医圣。但他也只是在伟大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的中医大夫。而我们今天的中医从业人员已经是难望其项背了,想想看,我们已经偏离中医有多远了。
  医者水平分为神、圣、工、巧。工中又分上工、中工、下工,张仲景算是上工或者是圣了,那我们很多人连下工连巧都算不上,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呢?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1:51:42
      传说有这样一种事情,我们的古人曾发现了许多先进的东西,但他们知道,这种东西一旦流传开来,将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破坏,于是,他们将那些伟大的发明付之一炬。
  
  
  要理解中医,对于现代人是有困难的。因为现代人热衷于发展,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能力,这是以自身享受为动力的。而中医理论产生并完善的年代,人类还比较纯朴。但与上古相比较,用黄帝的话说,也已经堕落了许多了。
  
  所以,如果你热衷于高楼大厦、飞速的机器、大规模杀伤武器、资本巨大的敛财能力,那么,你将很难接受中医理论。
  
  如果你学习了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但却并不具备科学思想,反倒是迷信科学;如果你接受了许多年的左的教育,几乎变成了政治人,那都同样难以理解中医。本人不建议你继续读贴。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2:32:08
      在这里讨论一下中医药,我真心地希望能有人从中受益,是从中医药中受益。少花点冤枉钱,少一些病痛,多一份快乐。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中说过:当今在世的人们啊,就是不肯留意学一些医药知识。学些医药知识,一则可以用之治疗父母和亲人的疾病,二则可以救助那些贫贱百姓,三则可以保养自身,以延年益寿。而人们只知道煞费苦心争权夺势,贪图名利。这真是抢了芝麻丢了西瓜,名利是末,健康是本,没有了本,你要末干吗呢?
  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有了病,这才感觉到事情严重了,害怕了。然后就低三下四地去求神拜佛,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财,托门求人地把钱财和生命一同交付那些庸医们,任其摆弄。悲哀啊!
  
  如上张仲景所说的现象,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们崇尚现代医学,却不知道现医学早已堕落。当今世界,资本控制了整个社会,无处不充斥着钱的味道。自古,有谁听说医生和老师发了财?而今天,医生和老师是两个收入颇丰的职业。
  你若去医院瞧病,医生为了判断你的病因,会为你开出一大堆检查单,你的钱大都先花在这里了。这些检查手段,则不过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实这些科技成果它并不只属于西医,很多的治疗设备也可以用于中医。若是我们抽掉了这些科技设备,那么现代医学体系则立刻变得空洞无物了。
  而中医,在不使用那些科技设备的时候,也是完全可以自成体系,完成诊断与治疗的。可惜,这样做就没钱赚了。如此,中医能不没落吗?
  有时候我在想,用现代的3D技术去描绘黄帝所说的经络走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有了那样一个模型,学习经络该有多么直观清晰。可惜,人们会花精力去做精彩的网络游戏,却不肯做一个3D的经络模型。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3:25:31
      那么,中医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医学呢?
  
  我想试图用大白话来描述一下我所理解的中医,水平有限,大家讨论。
  
  一、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理论并不神秘,就象我们说的矛盾差不多,是指事物的两种状态。古人将纷繁杂乱的自然事物,概括为两大类,这是很科学的分类方法。比如:白天为阳,晚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阳有阳的规律,阴有阴的规律。阳的东西偏于动,阴的东西偏于静。阳偏热,阴偏寒。阳向上,阴向下。等等。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去分类,古人又把事物分为五类,叫做五行,用水木金火土来表达。这五种性质的物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又用相生与相克来表示。
  这没什么迷信的,请注意不要将后来运用阴阳五行分类法去算命的那些东西跟阴阳五行理论等同起来。
  
  水这种物质很润,它有向下走的特性,所以中医说水性润下。火呢,则叫火性炎上,是有热的性质,有向上的趋势。金呢,坚硬,质量较重;木呢则有生发生长的性质,有曲有直。土呢,性情敦厚,能包容很多。在地球这个我们生存的环境中,金木水火大都包在土中。这还是一种归类方法,请再次注意。
  
  在此基础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根据上述这五种物质的特性规律进行分类:声音分为五类,1、2、3、5、6。如,颜色分为五类,红、黄、黑、白、青。
  
  再分到人体:心、肝、脾、肺、肾。古人称这几个器官是五脏。这是重要的脏器。古人并没有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去研究人体,因为当时也没有那个条件。但古人却知道这五个器官很重要,这和经络的发现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不理解。和脏相对的是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古人认为,五脏具有收藏的性质,所以过去的脏字就是藏字或者月旁加个藏字,而腑具有仓库一样的性质。
  
  用五行分类方法,心与火同,肾与水同,肺与金同,肝与木同,脾与土同。
  五色中,红与火同,黑与水同,白与金同,青与木同,黄与土同。联系起来,则心与红属火,肾与黑属水,类推。于是,中医的望诊中,便通过看五官部位的一些异常颜色来推测五脏的病变,比如,面有黑色,便是肾的异常,面有红色是心的异常,面有白色则是肺的异常等等。这是简单的说,其实还有很多相互的关联,包括了经络的关联,十分详细。但用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思维逻辑,很容易说这是不科学的。
  
  二、脏腑的功能与经络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1-27 13:27:28
      作者:海火哥哥 回复日期:2010-01-27 07:35:41 
  
    中国人都是神仙。两千年前就完善了中医体系,不需要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应该更早 不止2钱年 蛤蛤
  
  经络不就是血管神经淋巴等网络状组织滴总称麽 诋毁中意和sb都太多了 所以就这样了

作者:zsahmf 回复日期:2010-01-27 13:30:09
      很好,我会继续学习下去的,lz的语言通俗易懂。很好理解的。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1-27 13:42:03
      如果不是卖书滴 哦给lz提个建议 铄阴阳滴时候把太阳和月亮漏掉了...

作者:悠悠白羽 回复日期:2010-01-27 13:45:55
      支持楼主,我也要学习。

作者:我想要透气 回复日期:2010-01-27 15:23:40
      请LZ按照中医理论来分析一下:青蒿素能够抗疟疾的原理是什么?
  
  不要光说不练。
  
  还有,人看到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会流口水?也请用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解释一下。
  
  如果解释的出,我拜你为师。解释不出的话,那么也请你那里来会那里去吧。
  

作者:swallow13 回复日期:2010-01-27 15:34:57
      我相信中医是有用的 因为那是中华名族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 本草纲目是其中的典范 但我不相信阴阳五行学说 之所以中医会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一起 是因为在古代 大多数的名医都是道士

作者:mabopei 回复日期:2010-01-27 16:06:17
      很有意思,留名追

作者:来自东南 回复日期:2010-01-27 16:53:50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支持中医药。

作者:统领全局 回复日期:2010-01-27 16:56:48
      留位!留名!留记号!!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8:28:09
      “我想要透气”说,青蒿素为何治疟?这是中药部分的,回头我们再说。至于闻到或见到美味,人会淌口水,这可以在脏腑功能中谈到。类似的问题,其实在《内经》中黄帝都有问过歧伯,而歧伯也都有过精彩的回答。例如:黄帝问歧伯,为何人喝酒的时候,饭菜先下肚,而酒后下肚,但酒水却先变做小便排了出来。这样的问题很多,用中医理论可以解释得很通顺,但有个前提,我们一定要先学一些中医的术语和概念,比如气、血、营、卫的概念等。有了比较多的中医概念以后,象有些常见的生理现象,都是可以得到解释的。比如说,为什么我们思考的时候,会仰头或闭目?为什么人受了惊吓会尿裤子?为什么我们的脸比较不怕冻?
  
  由于本人只想白话表达一些我对中医中药的理解,所以尽量在简单地表述,既不引用古文的原文,也不详查资料,也就是说不想引经据典。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1-27 13:42:03 
    如果不是卖书滴 哦给lz提个建议 铄阴阳滴时候把太阳和月亮漏掉了...
  
  这位网友说的很对,日为阳,月为阴,这是最典型的一对阴阳。谢谢你。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9:07:25
      二、脏腑的功能与经络
  中医的脏腑分类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略有些区别,这个我们一定要大大地注意了,不然会钻牛角尖的。
  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既是指某个脏器,同时也包括了一些相关的功能,不能认为就是那个解剖意义上的心肝脾肺肾。比如说,中医的心,既主管血脉还主管神明,就是说既有现代所说的心脏的部分,还有现代大脑的部分。再如脾,现代医学中的脾,其实是淋巴系统中的一个最大的淋巴结,而中医的脾,则包括了整个淋巴系统,甚至还有现代的胰腺等。这是比较专业的东西,我们尽量不去深入讨论。
  反正五脏主管了我们身体的最重要的功能:心主血、肝主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肾主骨。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喜、肺悲、肝怒、肾恐、脾思。等等。我们常说魂飞魄散、神魂颠倒、意志不坚,而这些其实都是来源于中医的。
  正因为五脏很重要,所以人体对五脏被保护得也相对较好,如果人有病,一般是先病经络,再病腑,而后才病脏。但一旦脏病,就难治了。在了解中医的情况下,当病在经络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就好了,病在腑的时候,针灸一下或是吃点汤药,也就好了。而病在脏,黄帝和歧伯说,那就是半死半生了。
  你看现代人,常发生一些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等的病,那大都是病到五脏了。而这些病其实在之前是有征兆的,只是由于人们不重视,没能在病经络和病腑的时候及早治疗,才一步步发展成了大病。
  中医一直是强调人们要注意养生,注意小病及时治疗,不要等到大病的时候,再治疗就晚了。现代医学也是同意这种观点的。张仲景的书中甚至说,晚上有了病,要马上吃药,不要等到天亮。养生和预防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9:43:29
      前面网友问过,为什么人见到美食会淌口水,我用中医解释一下先:
  口水也叫涎。在中医里,按五液分类是脾所管的,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脾脏与胃腑是一对,主管运化,就是相当于消化食物,产生并输送营养的。胃主消化,脾则运输。想不想吃取决于脾,能不能吃取决于胃。脾不振则虽然饿但没有食欲,因为你消化了我送不出去,那我脾就告诉胃,你别消化了。胃不好则想吃却吃不多,脾想运送营养,胃说,我干不动。这是大概。
  在正常情况下,人饿了才会见到美食淌口水的,那就是脾气至。脾气至就是脾的功能调动起来了,所以他所主管的涎,也随着就多了。口里装不下,就会淌出来。
  有两种情况会淌出来,一种是脾对涎的管理能力正常,但涎出来的数量太多,则会淌出来。另一种情况是,涎出来的数量正常,但脾的管理能力不够,口水也会流出来。比如我们常会见有的小孩子总淌着口水,中医见了会说,这个小子脾虚。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xxndgja 回复日期:2010-01-27 19:44:38
      *****小广告,一律扔到沙漠,封杀1年/各马它马-- xxndgja-- 操作时间:2010-1-27 20:40:30 -- 23170660
作者:hongbing681 回复日期:2010-01-27 19:59:40
      有时候我在想,用现代的3D技术去描绘黄帝所说的经络走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有了那样一个模型,学习经络该有多么直观清晰。可惜,人们会花精力去做精彩的网络游戏,却不肯做一个3D的经络模型。
  
  
  我常想的是:现代机算机和传感器结合想要做个机器诊脉的系统应该不是难事吧?楼下的谁知道有这个东西?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20:08:20
      三、致病的因素
  中医认为,致病的因素有这么几大类:
  第一类,自然界的一些气候因素:风、寒、湿、燥、署、火(热)。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正常气候和不正常气候,不正常的气候多会令人生病,而正常气候则不容易让人生病。正常气候就是春天是由寒渐暖、夏天由暖变热、秋天由热转凉、冬天则由凉转冷。冬天该冷反热,我们叫暖冬,那是不正常的,人就容易生病。春天该暖了,可天气还是很冷,那也不正常了。中医说该至而未至,就是该来的还没来。还有不该来的来了,都是不正常。不正常有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
  这些不正常的气候会让人容易生病,但能否生病,还取决于个体的身体状况,现在叫免疫力,中医叫正气。外界不正常的气候,中医称为邪气,正邪对比,邪胜则人病。
  第二类,情绪:
  过喜会伤害心,过怒会伤害肝,过悲会伤肺,过于思虑会伤脾,过于恐惧会伤肾。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喜伤心的例子,思念或思虑太多,不爱吃饭,就是思伤脾的例子。总爱生气的人,肝功能爱出毛病,大家都能找到例子。受了惊吓有人会尿裤子,那是因为恐伤肾,肾控制膀胱的能力不足了。这些都是过度的例子,如果不那么过度,但天长日久,慢慢地损伤,最终会导致五脏发生病变。这也是大概,由于五脏之间还有相互作用,所以病因病情会比这复杂得多。那是专业问题,不做过深入的讨论。
  第三类,饮食劳作与外伤:跌打损伤、虫蛇咬伤、酒色、劳累这些因素同样会伤及经络脏腑。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20:35:13
      四、防病与治病
  在我们了解了人体以及致病的因素之后,那么自然而然地,我们首先应该躲避那些致病因素,这就是中医理论中关于养生与预防的部分,这是中医的重要内容。有许多工作人在讲这方面的知识,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做到。
  
  做不到养生,再加上情绪和外伤之类的因素的作用,人就有病了,那么如何治疗呢?中医有一整的方案,我们叫做理法方药。
  理,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些,生理学病理学的东西;
  法,就是治疗的法则。什么法则呢?就是纠正偏差,恢复平衡。人体也分阴阳的,前面说的脏及以其经络就是阴,腑以及其经络就是阳。中医说的气是阳,血是阴。致病因素中,风属阳,寒属阴。火属阳,湿属阴。如果气受了病,那就叫阳受病,如果血受了病那就叫阴受邪。腑受病,是阳病,脏受病是阴病。如果受了风邪,就是阳邪,如果受了湿,就叫中了阴邪。邪是不正之气的意思,不要和迷信的东西混了。人体中的阴阳原本是平衡的,受了邪以后就不平衡了,那么我们根据不平衡的状态和程度,给予调整,使之恢复平衡,人就不病了。具体法则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平为期等等。
  方,就是组方,用药也好,用针也好,都要拿出个方案来,这就是方。
  药,中医把药物也分了类,分类主要是按味道来分的,苦、酸、甘、辛、咸五种味道,也分属五脏。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同一种味道又按寒热的特性再分,分为寒、凉、温、热。这样一分,使用起来就很方便了,如果受了热邪,那我们就用寒凉药物,反之,则用温热药物去调整平衡。而五味归属五脏,你就可以针对五脏的虚实进行补与泻。大概如此。
  

作者:dacheng202 回复日期:2010-01-27 20:40:36
      支持楼主,中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任重道远!!不要枉费口舌在这里对牛弹琴,认真埋头研究基础理论吧!!

作者:四十而大惑 回复日期:2010-01-27 20:42:32
      传播中医知识的帖子,帮楼主顶上去。

作者:且画雪 回复日期:2010-01-27 20:43:18
      支持中医!买了本杨奕写的中医书籍,非常实用管用!

作者:无间默玄 回复日期:2010-01-27 20:50:37
      关注中

作者:亚马逊毒蛇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1:17
      强烈建议楼主得急性阑尾炎时去看中医,出车祸后去看中医,实在不行手术前烧一炷香,吃了香灰连麻药都省了。

作者:xzhome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2:51
      3333333333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7:26
      看见中医骗子就来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哪一个有西医的科学机器检测有依据?中医讲摸脉,哪一个不是瞎白话。
  
  各位朋友,想要证明中医混蛋非常简单,走三家大中医院,问三个老中医,让他摸三次脉,肯定是含糊含糊 什么血气,什么阴阳,三个答案各有所异。
  
  如果学过数学,可以试试用极限解释一下,世界没有中医,我们活的很好,世界没有西医,那就不用计划生育了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11:58
      看见中医骗子就来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哪一个有西医的科学机器检测有依据?中医讲摸脉,哪一个不是瞎白话。
  
  各位朋友,想要证明中医混蛋非常简单,走三家大中医院,问三个老中医,让他摸三次脉,肯定是含糊含糊 什么血气,什么阴阳,三个答案各有所异。
  
  如果学过数学,可以试试用极限解释一下,世界没有中医,我们活的很好,世界没有西医,那就不用计划。。

作者:赵国来的人 回复日期:2010-01-27 21:12:11
      作者:亚马逊毒蛇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1:17 
    强烈建议楼主得急性阑尾炎时去看中医,出车祸后去看中医,实在不行手术前烧一炷香,吃了香灰连麻药都省了。
  
  
  作者:xzhome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2:51 
    3333333333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7:26 
    看见中医骗子就来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哪一个有西医的科学机器检测有依据?中医讲摸脉,哪一个不是瞎白话。
    
    各位朋友,想要证明中医混蛋非常简单,走三家大中医院,问三个老中医,让他摸三次脉,肯定是含糊含糊 什么血气,什么阴阳,三个答案各有所异。
    
    如果学过数学,可以试试用极限解释一下,世界没有中医,我们活的很好,世界没有西医,那就不用计划生育
  
  ------------------------------------------------------
  
  果然,上等的香品引来了几个苍蝇,几个虫蛆.反起中医来,小混子加骗子的做为

作者:赵国来的人 回复日期:2010-01-27 21:13:27
      作者:亚马逊毒蛇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1:17 
    强烈建议楼主得急性阑尾炎时去看中医,出车祸后去看中医,实在不行手术前烧一炷香,吃了香灰连麻药都省了。
  
  
  作者:xzhome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2:51 
    3333333333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7:26 
    看见中医骗子就来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哪一个有西医的科学机器检测有依据?中医讲摸脉,哪一个不是瞎白话。
    
    各位朋友,想要证明中医混蛋非常简单,走三家大中医院,问三个老中医,让他摸三次脉,肯定是含糊含糊 什么血气,什么阴阳,三个答案各有所异。
    
    如果学过数学,可以试试用极限解释一下,世界没有中医,我们活的很好,世界没有西医,那就不用计划生育
  
  -------------------------------------------------
  
  果然上等精品引来了你们这几头小苍蝇.反起中医来,就是小混子加骗子的做为.

作者:BB女雯雯 回复日期:2010-01-27 21:15:27
      中药又便宜又好,治好我家囡囡的慢性咳嗽。

作者:xzhome 回复日期:2010-01-27 21:16:01
      3333333333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20:40
      在美国号称最民主,最科学,发明最多的国家认为中医的药是保健品,你认为是美国没见识,(人家都上天了,计算机也是美国发明的),还是以为美国人是蠢蛋?发现不了中国的瑰宝?
  
  
  不光美国不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医疗手段,(美国对针灸要是部分认同),许多西方国家都不认同中医。
  
  因为他们无法认同人的身体里 什么 清气浊气,脉搏什么轻缓松弛,实际上我认识的几个中医对把脉都不认可,
  
  西医的药,原理,化学名称,分子结构,在人体内半衰期,实验人群,副作用写的明明白白。相反中医的许多药材单子很简单,不光不知道什么东西结构,连副作用也不清楚。更要命的是,药材很多都有毒,各位朋友上网去查查中医药材有毒,就很清楚知道,在用了数百年原来是毒药。
  
  
  

作者:dodotiger2009 回复日期:2010-01-27 21:28:07
      楼主极为推崇《黄帝内经》,并说: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神奇与伟大。
  
  你光看词句艰涩古奥,文采藻饰权当文艺作品欣赏和研究古文献还可以
  
  里面只要一指实就露出原始的本来面目。
  
  内经记载的十三方:生铁洛饮(铁碴子)、左角发酒(头发)、鸡矢醴(鸡大便)... 这玩意

作者:zjb8889 回复日期:2010-01-27 21:28:16
      你是猪,急性阑尾炎中医叫肠痈,保证化几十元钱就好。我老婆得了急性阑尾炎就是中医治疗好的,一共化了三十八元钱,六贴药。当时西医叫我拿一万元钱,我是打工的没有钱就去看中医。

作者:得羊 回复日期:2010-01-27 21:33:36
      心诚则灵
  
  钱在你手上,看什么医你自己说了算
  
  治好了是你有眼光,治死了活该拉倒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35:39
      在中医中,最起到作用一般是皮肤病,因为由于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化学品,青春期,加上生活不规律等各种原因,许多人的皮肤有青春痘,湿疹,班菌等,中医的药实际上起到作用不会比西医大,但毕竟有些人的病好了,于是就夸大其辞。
  
  我一个朋友头皮得了湿疹,看了几家中医院,吃了无数中医药就是不见好,后来不吃了,用康王洗头也没怎么坏。
  去年夏天去海边玩,两个星期回来后,竟然发现久治不愈的头皮湿疹完全好了。
  
  海水比中医还有疗效?
  

作者:zjb8889 回复日期:2010-01-27 21:36:28
      这里猪太多了。中医药的付作用中医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如黄连苦寒,非大实大热勿用,脾胃虚弱不可单用,阳气不足与干姜人参同用不可单用。可是西医把它做成做成什么液的,然后不分青红皂白不顾虚弱寒热就用,结果把人家治死还说药厂有问题

作者:终究我们都一样 回复日期:2010-01-27 21:37:13
      关注中。记号一下。

作者:zjb8889 回复日期:2010-01-27 21:42:57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九峰路章再励中医骨伤科,强烈建仪西医骨伤科教授博士去和他比比,我可以肯定这些教授博士给他提壶都不配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44:25
       说起中医,方子都是越古代越好,越祖传越好,神神叨叨,可许多人都信,可是朋友们,青霉素在上个世纪发明后治疗了无数的人,在今天也慢慢不好使了,细菌的变异速度远远比医药的发展快很多,中医拿着古代的方子就能包治百病?在比如说起古代中医的基础就是阴阳,男为阳,女为阴,古中医最根本的观点就是认为采阴补阳能活百岁!好笑吧?
  
   各位朋友认为中国的权官和富人是吃着莫名其妙的中医药,还是躺在宽敞明亮的床上看西医教授?
   在比如 刘翔姚明腿脚受伤为什么去美国看,而不是在中国找最著名的整骨医生?

作者:疯哓哓 回复日期:2010-01-27 21:47:35
      这里真是猪不少,中医治好了他们祖宗多少代的奇难杂症,那时西医还没出现呢。现在他们却跳出来大放厥词!

作者:zjb8889 回复日期:2010-01-27 21:50:35
      本人中医三才派传人,精中医内科,接受任何西医内科教授专家博士挑战,我们不打嘴皮子,用事实说话。挑战请加QQ;648605900.老子奉陪到底,有种的来吧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21:51:56
      关于《神农本草经》并回答网友关于青蒿素的问题
  
  前面说过,《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体系中的药物学专著。传说是神农所作,我宁愿相信。这本书里所记载的药至今还是中医治病的主要药物,有人说,这些药物的功用是劳动人民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来的,我不信。我相信它和经络一样,是由特殊的方法发现的。
  在这个论坛有人诋毁中药,说中药是按五行学说推出来的。我相信他对中药很无知。如果你读了《本经》,你会发现,他绝对不是推演出来的。比如说,中药认为,水蛭可以活血,大家起初都容易理解,然后又会有人先是理解而后反对。开始理解是因为水蛭是吸血的东西,为了不让被吸血的生物血凝,水蛭要产生一种破坏凝血的物质,那么说它活血当然可以理解了。然而,转念一想,那水蛭入药的时候都已经死了,再经过煎煮,什么抗凝血的物质也被破坏掉了,所以又会反对。事实上,水蛭的确是中药中的一种极具活血能力的药。
  吸血的虻虫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是推演来的,似乎有情可原。那么,桃仁呢?以我们的常识,如何理解桃仁活血呢?外观差不多的杏仁却不能活血,而是主治咳喘。让我们读一下《本经》原文吧:
  桃核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徵)瘕。杏核仁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
  
  传说神农尝百草,有传说神农的肚子是透明的,他为百姓尝药并写下了《本草经》。我想,传说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也许神农氏真的具有特殊的能力,他亲试草药,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药物学专著。
  
  我不否认,后来的药物学,越来越偏离了《本经》,许多药物的确是经验得来或是推演而来,确有疗效,但由于对这些药物的理解不够准确,以致于是有效有不效。
  
  
  现在可以说说前面网友问到的青蒿素治疟的问题了:
  青蒿,《本经》中名草蒿,原文如此:草蒿味苦寒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因青蒿味苦性寒,所以它是除热邪的一味药物。治“留热在骨节间”便是治骨蒸潮热。《本草纲目》中已明确提出治“疟疾寒热”。疟,在中医里的症状是忽热忽冷,类似于少阳症的往来寒热。中医治病以阴阳平衡为目的,所以用药的方法与现代医迥异。中医用青蒿治疟是因为疟为热邪,而西医用青蒿素是因为它能杀菌。这是不同医学理论的不同治病思路。
  
  
  据说,近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青蒿治疟疾的效果,便提取了其中的青蒿素用于临床,效果非常好。他们又进一步研究,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了青蒿素。这个人写了一篇论文,大概意思是“论青蒿素抗疟原虫”之类的成果,这篇文章获了大奖。过了几年,又有个人写了另一篇论文,大概意思是“论抗疟原虫耐药”之类的成果,又获了奖。为什么呢?因为使用青蒿素抗疟,不久就产生了耐药性。后来,临床上用青蒿直接煎煮,又能杀死那些已有耐药性的疟原虫了。
  还有个例子,中药汤剂原本是口服的,因为有效,所以现代人便提纯之后用于注射,也有效,于是便大兴其道,比如参麦注射液,就是孙思邈生脉饮,比如茵栀黄注射液就是张仲景的茵陈蒿汤。现在的中药注射剂可能有几百种了吧,可惜好景不长,现在,双黄连注射液出问题了,这才引起重视了,才开始反思中药注射剂的问题了。双黄连就是金银花又称双花加黄芩和连翘,这三味都是清热的苦寒药,是针对热症的,你把中药制剂按西医理论乱用,当然容易出问题了。再说,口服之后再进入血液,其成份和直接注射进血液中是不同的。
  顺便说这么多,不知道网友“我想要透气”是否满意。

作者:疯哓哓 回复日期:2010-01-27 21:53:00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7:26 
    看见中医骗子就来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哪一个有西医的科学机器检测有依据?中医讲摸脉,哪一个不是瞎白话。
    
    各位朋友,想要证明中医混蛋非常简单,走三家大中医院,问三个老中医,让他摸三次脉,肯定是含糊含糊 什么血气,什么阴阳,三个答案各有所异。
    
    如果学过数学,可以试试用极限解释一下,世界没有中医,我们活的很好,世界没有西医,那就不用计划生育了
  ===========================
  你就一大SB,西医什么时候产生的?没西医之前人类是怎么挺过来的?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1:59:12
      在非典期间,起作用的中医还是西医?
  
  如果你知道自己得了甲流,你是马上去中医院,喝中药汤,还是马上去大医院吃给你开的特效药 达菲?
  尽管甲流期间各省的中医药方都各不相同,好使吗?
  
  中医解释不了,中医迷们也解释不了,他们只会人身攻击
  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小时候,婴儿时代打的各种预防针,各种疫苗。
  
  他们被狗咬了,会去医院打狂犬疫苗,而不会抹上中医的药粉药膏。
  
  西医有完整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各种研究机构,有无数的医科大夫在救死扶伤,西医可以从人的表象结果推断出病因。有逻辑关系。(推荐各位朋友去看看美剧《豪斯医生》)
  西医在发展,在科学的发展下向前进。
  
  而中医则捧着几百年前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旧黄历,捧着臭脚,奉若至宝。
  
  中医就是莫名其妙的东西,装神弄鬼跳大神。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2:12:58
      
  另外说一句,央视报道 曲黎敏的书卖出去几万部,说明百姓买她的帐,央视却不知道原因在于医院太贵,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使得普通百姓根本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而不得不自我保持身体,这时某些骗子正好掌握了心理,所以受欢迎。
  
  本人非常鄙视曲黎敏,她的书里养生的基础许多是医学的基本常识,还有许多中医的奇怪谬论。有时间一一写出来。
  
  另外她的讲座非常的昂贵,她来到本人所在城市,一个亲戚想让她摸摸脉去听她2个小时的瞎话,花了800元人民币。
  当然脉也是没给摸的。
  
  西医药贵不在于西医药错,而是药厂医院。
  许多百姓因为接受不了昂贵的设备检查,动不起天价的西医手术,吃不起珍珠价格的西医药而谴责西医,这是逻辑的混乱。
  
  贵,是、、的原因而不是西医的错。
  中医即使再便宜,也治疗不了病。
  反驳的中医FANS 请用中医治疗以下的病
  
  人体内器官的各种移植(眼角膜,肝,肾),受伤的失血过多。
  过敏急性发作导致的呼吸困难(一般注射10ML肾上腺)
  神经失常,精神病等 各种病毒的免疫
  
  还有很多
  
  呵呵 傻眼了吧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22:21:08
      作者:亚马逊毒蛇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1:17 
      强烈建议楼主得急性阑尾炎时去看中医,出车祸后去看中医,实在不行手术前烧一炷香,吃了香灰连麻药都省了。
  
  
  回答上述部分网友的问题:
  
  前面说过了,现代科技成果并非只属于西医,对于许多急救与手术的措施,中医也可以采用。古代华佗也作过手术,由于那时候很多条件不具备,所以开肠破肚的手术自然不做。但中医治肠痈用大黄牡丹皮汤之类很有效,而张仲景对于脓已成与脓未成的诊断都有方法,只是网友你不知道罢了。外伤中医也不是不可以治,中医的外科也很了不起,你也不知道罢了。当归就是金疮药,炙甘草汤用于快速补血,四逆汤用于急救,包括猪胆汁和人尿都是急救的良药,你不信就是了。
  
  有人说美国人都上月球了,以此证明他们比我们祖先更有智慧,这个好象没有逻辑。我们的GDP上去了,就说我们国家发展和强大了?百姓幸福了?社会河X了?没道理。
  
  有人说找中医把脉,大都在胡说八道。这是现实,我一点也不否认。但我前面也说过了,别把下工与黄帝弄混了。还有,黄帝说了,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切而知之谓之巧,就是说,把脉知病乃是最低级的水平。望闻问切,切只占了四分之一,而这四分之一中还分两部分,一是切尺肤,二是切脉。切脉不该被神化了。反过来说,切脉都这么难,你想中医有多难。切脉都弄不懂,你想我们现在的中医水平有多低。
  
  关于迷信:
  如果你读了内经,你才会发现,内经中居然一个迷信的字眼也没有。反而,黄帝和歧伯还说:相信鬼神的迷信之人,你不必跟他废话。(原文: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22:45:25
      作者:evzone8808 回复日期:2010-01-27 22:12:58 
  反驳的中医FANS 请用中医治疗以下的病
    
    人体内器官的各种移植(眼角膜,肝,肾),受伤的失血过多。
    过敏急性发作导致的呼吸困难(一般注射10ML肾上腺)
    神经失常,精神病等 各种病毒的免疫
  
  
  首先声明,我和你一样反对曲黎敏昂贵的收费讲座,我也不认为她真的弄懂了中医。一个没落了中医的时代,我们还能见到几个真正的中医大夫啊。我在这里只是试图去还原一个真正的中医理论体系,尽管我们都还没有能力弄懂她的大部分。但她显露的那点凤毛麟角,已足以让我们感受她的伟大。
  
  器官移植在古代可能连想也没有想过,就象古代没有电一样,这是人类技术的进步,没有人用中医去阻止和否定人类的创造能力,这是两个概念:我们谈的一个是医学理论,一个是技术理论。人们总把二者混淆。中医也并不是到现在还用竹简记录医案,用石头去针灸的。
  
  至于——过敏急性发作导致的呼吸困难(一般注射10ML肾上腺)
     神经失常,精神病等 各种病毒的免疫
  等疾病,中医是可以做到甚至比西医做得更好。这没什么可怀疑的。这是小问题,就连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许都可以轻松一试的。

作者:mel_7799 回复日期:2010-01-27 23:05:09
      支持LZ

作者:jackjack120 回复日期:2010-01-27 23:44:02
      关于中医的讨论最近又有增多的趋势,我忍不住说两句,我想首先中医西医的说法就有所欠妥,不管中医西医,都是治疗疾病的手段,西医是西方的吗?不是,是整个科学进步,各个学科发展的结果,如生化,微生物,影像等学科的综合,那么这些东西都是西方才有的吗?只能说这些学科在所谓的西方国家在近代有了和好的发展,但是所有的成果是整个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成果。反观所谓的中医,中医也是一种科学,是中国式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试验科学,物理,生化,化学发展的结果,如阴阳理论,说白了就是对立统一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你能说他错吗?它本身没有错,但是从一开始有中医理论到现在,这些唯物的东西没有增加多少,但是很多唯心的东西加了进来。中药没有化学吗?有啊,砒霜就是化合物啊,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种化合物可以吃死人,也可以治病。中医骨伤很多利用物理的杠杆原理进行正骨。生化方面,羊腰补肾,里面含有激素啊,当然壮阳了。只不过大家叫法不一样罢了。还有就是。中医没有把他提纯,提纯了就是现代医学了,不就成了西医了。哈哈。原始的中医都是拿人做实验,遇到什么情况,就用一些药去治疗,有效,好,做为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情况的疾病。于是有了成方。所以,中药的很多方子也是有效的,他是经过很多的人体试验,才定型的。那些说中医中药一无是处的人也是胡说的,中医说乌头有毒,你觉得错了可以吃点,中医说砒霜有毒,你不信吗,可以吃点,但是你肯定不吃,大家都知道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会吃死人。中医西医为什么要分呢?中医不也是用化合物去治病吗,遇到这种情况,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人体实验告诉我用这个植物或这几种植物,或者干脆说用这几种化合物就能治好,你怎么说我不科学?我用的是经过实验的啊,人体试验,而且用了很多年,很多人做实验,从这个角度说中医西医,有什么分别?有些中医说,失去中医理论的中药,提纯了的中药不是中药了,那么我想说中医理论应该是开放的体系,应该是客观的体系,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体系,历史总是向前的,有了汽车,为什么非要步行?汽车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做了就不是中国人了?中医西医真的没有分别吗?当然有,同样用青蒿疟疾,中医西医叫法就不一样,中医叫青蒿截疟,西医叫青蒿素杀疟原虫。我想大家都是治疗疾病的,什么中医西医,能治病的我就用。我们现在的中医教育失败的,教科书简直就是瞎写,浪费我们多少人的心血,苦学多少年,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所谓的中医专家没有几个是认认真真做事的,中医理论有唯物的,但是有些东西就很唯心,根本就没有实际价值,有些中药治疗某种疾病很好,但也有很多效果不像记载的那样,甚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想为什么大家不静下心来。看看那些东西能解除病人的痛苦,那些记载是错误的,青蒿素治疗疟疾是不是可以代替青蒿截疟这个说法,因为现在都说普通话,你说文言,你落后啊,另外,既然青蒿素治疗疟疾跟快更好,干吗非要喝青蒿熬得汤呢?就因为打青蒿素就不是中医中药了?另外我提议,废除中医药学校?学医的既要学放射,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也要学习一些中医中药的知识,其实中医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的哲学,很多是中华文明的沉淀,本身就应该学。废除中医执业西医执业证的区分,这种制度自相矛盾,中医外科算什么?能开刀吗?培养那么多中医,各个专业都有?缺没有给他执业的定位?法律上也不予明确?实行中医西医两种证简直害苦了这些学中医的,搞得学中医学生没工作,都快饿死了快。

作者:jackjack120 回复日期:2010-01-27 23:46:36
      关于中医的讨论最近又有增多的趋势,我忍不住说两句,我想首先中医西医的说法就有所欠妥,不管中医西医,都是治疗疾病的手段,西医是西方的吗?不是,是整个科学进步,各个学科发展的结果,如生化,微生物,影像等学科的综合,那么这些东西都是西方才有的吗?只能说这些学科在所谓的西方国家在近代有了和好的发展,但是所有的成果是整个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成果。反观所谓的中医,中医也是一种科学,是中国式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试验科学,物理,生化,化学发展的结果,如阴阳理论,说白了就是对立统一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你能说他错吗?它本身没有错,但是从一开始有中医理论到现在,这些唯物的东西没有增加多少,但是很多唯心的东西加了进来。中药没有化学吗?有啊,砒霜就是化合物啊,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种化合物可以吃死人,也可以治病。中医骨伤很多利用物理的杠杆原理进行正骨。生化方面,羊腰补肾,里面含有激素啊,当然壮阳了。只不过大家叫法不一样罢了。还有就是。中医没有把他提纯,提纯了就是现代医学了,不就成了西医了。哈哈。原始的中医都是拿人做实验,遇到什么情况,就用一些药去治疗,有效,好,做为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情况的疾病。于是有了成方。所以,中药的很多方子也是有效的,他是经过很多的人体试验,才定型的。那些说中医中药一无是处的人也是胡说的,中医说乌头有毒,你觉得错了可以吃点,中医说砒霜有毒,你不信吗,可以吃点,但是你肯定不吃,大家都知道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会吃死人。中医西医为什么要分呢?中医不也是用化合物去治病吗,遇到这种情况,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人体实验告诉我用这个植物或这几种植物,或者干脆说用这几种化合物就能治好,你怎么说我不科学?我用的是经过实验的啊,人体试验,而且用了很多年,很多人做实验,从这个角度说中医西医,有什么分别?有些中医说,失去中医理论的中药,提纯了的中药不是中药了,那么我想说中医理论应该是开放的体系,应该是客观的体系,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体系,历史总是向前的,有了汽车,为什么非要步行?汽车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做了就不是中国人了?中医西医真的没有分别吗?当然有,同样用青蒿疟疾,中医西医叫法就不一样,中医叫青蒿截疟,西医叫青蒿素杀疟原虫。我想大家都是治疗疾病的,什么中医西医,能治病的我就用。我们现在的中医教育失败的,教科书简直就是瞎写,浪费我们多少人的心血,苦学多少年,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所谓的中医专家没有几个是认认真真做事的,中医理论有唯物的,但是有些东西就很唯心,根本就没有实际价值,有些中药治疗某种疾病很好,但也有很多效果不像记载的那样,甚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想为什么大家不静下心来。看看那些东西能解除病人的痛苦,那些记载是错误的,青蒿素治疗疟疾是不是可以代替青蒿截疟这个说法,因为现在都说普通话,你说文言,你落后啊,另外,既然青蒿素治疗疟疾跟快更好,干吗非要喝青蒿熬得汤呢?就因为打青蒿素就不是中医中药了?另外我提议,废除中医药学校?学医的既要学放射,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也要学习一些中医中药的知识,其实中医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的哲学,很多是中华文明的沉淀,本身就应该学。废除中医执业西医执业证的区分,这种制度自相矛盾,中医外科算什么?能开刀吗?培养那么多中医,各个专业都有?缺没有给他执业的定位?法律上也不予明确?实行中医西医两种证简直害苦了这些学中医的,搞得学中医学生没工作,都快饿死了快。
  废除中医西医两种执业证,废止现在的所谓中医药学校

作者:全美直播 回复日期:2010-01-28 01:20:09
      好贴阿楼主,代表大家谢谢您

作者:注意看我 回复日期:2010-01-28 06:56:49
      ____
   (. \
   \ |
   \ |___(\--/)
   __/ ( . . )
   "’._. ’-.O.’
   ’-. \ "|\
   ’.,,/’.,,

作者:懒惰臻子 回复日期:2010-01-28 23:18:53
      华丽丽的路过,留下我的足迹。

作者:mabopei 回复日期:2010-01-29 14:52:06
      楼主怎么不来啦?等着看呢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9 15:47:23
      楼主这两天忙着数控编程呢,要忙上一两天。

作者:773589139 回复日期:2010-01-29 21:29:50
      强烈支持楼主,再顶楼主十万五千次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30 22:03:36
      真没想到,要解释中医会这么难,主要是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影响确实太大了。看天涯的贴子中关于中西医之争的话题真不少,记得有位网友说得好:要在中医和西医之间再加上一个“庸医”。因为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常会把庸中医和庸西医当成了中医和西医。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医生”,只是一个医生而已,某一个体不能代表一门医学的水平,这是误区之一。误区之二,医术水平并不能等同于医学理论。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2:28:43
      現在的社會氛圍中解釋中醫當然會很難。
  
  瞽者无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无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
  每當要在圈子外面和別人談論中醫的時候,尤其是和科學教的信徒談論的時候,對這句話的感受尤其深刻啊。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30 22:36:44
      让我们比对一下关于中医与西医或现代医学的一些不同点吧。
  一、中医理论建立于古代,成熟于两千年以前,那个时代正好是全球出圣贤的时代,孔子、老子、释加牟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差不多都是那时候的人。他们的思想我们至今也不能够完全理解,而仅我们可以理解的那一部分,已是难以超越。
  所以,中医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也是我们难以理解的,也正是因此,可以说中医其实是失传了的。
  而现代医学或者说西方医学,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而且它正在发展中,没准还是医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二者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甚至相悖。但由于我们一直是接受现代教育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接受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
  好在,曾经已成熟的中医理论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文字留传到了今天,这是我们的幸运。如果有一天,我们找到了古人的视角,站那个角度,也许我们会弄明白的。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2:37:45
      黃帝內經真是一本奇書,記得第一次讀到五運六氣篇里面黃帝和岐伯談論大地的時候,還真是嚇了一跳。
  里面說到人在天地之間,人的下面是大地。
  黃帝追問:大地的下面是什么?
  岐伯回答:大地是一大塊泥土,懸浮在虛空之中,有一種力量維持這一大塊懸浮在虛空中
  
  當時就很驚訝,難不成岐伯他老人家真的是神仙,飛到大氣層外面游覽了一圈,不然怎么會描述的那么真實。
  
  五運六氣篇看起來就想是天文學,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五行其實就是五大行星的運行對我們這個世界產生的影響,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么不叫五性,五別的什么,而是“五行”了。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30 22:55:17
      二、中医与西医(一般情况下,我所说的西医就是指现代医学)理论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中医认为人需要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而现代医学骨子里透出的都是改造自然的自负。古人讲究要天人合一,现代人常常说人定胜天。观念上的差别太大,所以,中西医之争常常是各说各话。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3:06:09
      作者:亚马逊毒蛇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1:17 
        强烈建议楼主得急性阑尾炎时去看中医,出车祸后去看中医,实在不行手术前烧一炷香,吃了香灰连麻药都省了
  =====================================================
  
  急性闌尾炎針灸就完全可以治好。前提是要正好遇到真正正統的針灸醫師,而不是現在“中西結合"的所謂中醫。
  
  針灸本來就是急救用的,古代的傷科還真是很強,比較早期的古時候國人還非常尚武,打打殺殺也是常事,歷代都有改朝換代的戰爭,這些都是經過了血與火的考驗。現代也有流傳,只是就算是醫院里所謂的中醫也不高興去研究古書了。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3:10:19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30 22:55:17 
    二、中医与西医(一般情况下,我所说的西医就是指现代医学)理论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中医认为人需要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而现代医学骨子里透出的都是改造自然的自负。古人讲究要天人合一,现代人常常说人定胜天。观念上的差别太大,所以,中西医之争常常是各说各话。
  ======================================
  是啊,此外我覺得并不是現代人思維不夠包容不夠開闊,而是世代被”科學教"常年洗腦的后果,這就是所謂“曲士不可語道,束于教也”
  同時也在中醫學的官方教學上契而不舍地刪減,然后用完全西醫的思維把剩下那點支離破碎的東西整合起來。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3:15:09
       還有人說SARS這件事,就是那一年,中醫一戰揚名,央視還特地拍攝了《黃帝內經》系列長篇紀錄片;第一集就是講SARS的。各階層的,學校的,民間的真正懂的人才漸漸站出來發一些聲音了。
  現在中醫被討論的多起來,有人罵有人贊,比起前幾年幾乎被全世界遺忘的時候,已經大有起色了。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30 23:26:29
      就网友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2:37:45 
  的回贴说几句:
  古人说的五运六气,我们现在几乎不用了,这真是一大遗憾。五运六气肯定是一种与我们地球生物息息相关的宇宙规律,但我们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发现的,也搞不懂如何用的更好。由五运六气而演出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都有着极大的奥妙,十与十二相配一周为六十甲子,就是六十年。它说的是气候有六十年为周期的运行规律,然后每六十年一重复,这一定很重要,但现代人不相信。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气的定义,我记得是黄帝问歧伯,什么是气?歧伯说,这是上帝的秘密,先师传下来的。歧伯说,气就是:五天叫作候,三候(十五天)就是气。我们说的气候就是从这里来的。六气(九十天)叫作时,四时(三百六十五天)就是年。歧伯说的就是宇宙规律,这里有奥妙,我们不懂,但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歧伯还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就是说,如果你不懂五运六气这些规律,是做不好医生的。从这一点看来,我们现在的中医,还能和当初的中医相比吗?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30 23:34:35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3:10:19 
  
  是啊,此外我覺得并不是現代人思維不夠包容不夠開闊,而是世代被”科學教"常年洗腦的后果,這就是所謂“曲士不可語道,束于教也”
    同時也在中醫學的官方教學上契而不舍地刪減,然后用完全西醫的思維把剩下那點支離破碎的東西整合起來。
   ----------------------------------
  是啊,现代的中医教育已误入歧途。我最初学习中医的时候也是沿着那种思路走的,前几年偶然醒悟,重新从黄帝内经读起,这才有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作者:mayflowerr 回复日期:2010-01-30 23:53:20
      顶!学习!

作者:251459317 回复日期:2010-01-31 00:01:37
      西医是u很先进,不可否认,但是中医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不要一棒子打死,每种东西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有些病用西医,有些病还是要用中医,试问那些反对中医的有没有吃过中成药?

作者:意难忘掌心沙 回复日期:2010-02-01 13:29:08
      作者:251459317 回复日期:2010-01-31 00:01:37 
    西医是u很先进,不可否认,但是中医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不要一棒子打死,每种东西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有些病用西医,有些病还是要用中医,试问那些反对中医的有没有吃过中成药?
  ===
  用过和有效有关系么?
  那个人危机的时候没有说菩萨保佑?
  可是菩萨真保佑你么//你说的很好有些病要用西医有些病要用中医
  你说得很好可是等于是废话
  因为你没有具体的指出那些病,比如肺结核还是乙肝要用西医和中医,
  看病的人还是不知道啊,还是容易被忽悠,中医怎么搞清楚就这样难呢?
  

作者:deansy 回复日期:2010-02-01 13:39:21
      占座

作者:mabopei 回复日期:2010-02-01 15:41:08
      很喜欢看楼主和没有如果的讨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要跳出传统教育被洗脑后的思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内心明白的人,却在主流思想的压迫下沦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幸好,还有楼主这样的人存在,让我们了解到 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思维。。。
  楼主一定要继续写呀!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2-01 17:01:18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2:37:45 
  
    黃帝內經真是一本奇書,記得第一次讀到五運六氣篇里面黃帝和岐伯談論大地的時候,還真是嚇了一跳。
    里面說到人在天地之間,人的下面是大地。
    黃帝追問:大地的下面是什么?
    岐伯回答:大地是一大塊泥土,懸浮在虛空之中,有一種力量維持這一大塊懸浮在虛空中
    
    當時就很驚訝,難不成岐伯他老人家真的是神仙,飛到大氣層外面游覽了一圈,不然怎么會描述的那么真實。
    
    五運六氣篇看起來就想是天文學,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五行其實就是五大行星的運行對我們這個世界產生的影響,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么不叫五性,五別的什么,而是“五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网上滴转载吧 早看到过 不过写这个滴作者也很辣鸡 这叫五运

作者:wwage 回复日期:2010-02-01 19:41:47
      支持中医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1 23:49:21
      想不到支持中医药的朋友还很多,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我不是要靠在这里宣扬中医来获利的,我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中医是一门被冷落了的学问,如果你有心,可以去领略一下中医药中的思想,对自己和家人或许会有许多的帮助。我们不要因为西医的强大而屈服于它,中医药是可以保我们健康平安的,我们为何一定要放弃呢?
  人生是要靠智慧的,中医理论便是人生伟大的智慧,让我们去学习并理解和拥有它吧。
  忙过了这几天,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这里宣扬中医药的。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1 23:50:24
      想不到支持中医药的朋友还很多,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我不是要靠在这里宣扬中医来获利的,我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中医是一门被冷落了的学问,如果你有心,可以去领略一下中医药中的思想,对自己和家人或许会有许多的帮助。我们不要因为西医的强大而屈服于它,中医药是可以保我们健康平安的,我们为何一定要放弃呢?
  人生是要靠智慧的,中医理论便是人生伟大的智慧,让我们去学习并理解和拥有它吧。
  忙过了这几天,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这里宣扬中医药的。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02 09:09:13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2-01 17:01:18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2:37:45 
    
      黃帝內經真是一本奇書,記得第一次讀到五運六氣篇里面黃帝和岐伯談論大地的時候,還真是嚇了一跳。
      里面說到人在天地之間,人的下面是大地。
      黃帝追問:大地的下面是什么?
      岐伯回答:大地是一大塊泥土,懸浮在虛空之中,有一種力量維持這一大塊懸浮在虛空中
      
      當時就很驚訝,難不成岐伯他老人家真的是神仙,飛到大氣層外面游覽了一圈,不然怎么會描述的那么真實。
      
      五運六氣篇看起來就想是天文學,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五行其實就是五大行星的運行對我們這個世界產生的影響,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么不叫五性,五別的什么,而是“五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网上滴转载吧 早看到过 不过写这个滴作者也很辣鸡 这叫五运
  ===========================
  不是吧,我不知道网上也有这么探讨的文章,想来也应该有。不过没看到过,这就是黄帝内经里面写的,自己在家读的时候读到的。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翻译翻黄帝内经,在比较后面,就是描述星星和年纪的那几篇

作者:qwerty_a 回复日期:2010-02-02 09:11:36
      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经络——人类至今无法看到且难以理解的一种客观存在
  
  ==================
  
  其实你这里应该用“发明”比较确切
  
  

作者:明天一定要早起 回复日期:2010-02-02 11:55:30
      补充一下,中医有器官移植的医案,容我去找找。

作者:明天一定要早起 回复日期:2010-02-02 12:00:31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
  “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
  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
  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
  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
  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
  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
  乃已。
  
  ————————出自《列子汤问》

作者:我来骂SB 回复日期:2010-02-02 12:33:18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1-30 23:06:09 
    作者:亚马逊毒蛇 回复日期:2010-01-27 21:01:17 
          强烈建议楼主得急性阑尾炎时去看中医,出车祸后去看中医,实在不行手术前烧一炷香,吃了香灰连麻药都省了
    =====================================================
    
    急性闌尾炎針灸就完全可以治好。前提是要正好遇到真正正統的針灸醫師,而不是現在“中西結合"的所謂中醫。
    
    針灸本來就是急救用的,古代的傷科還真是很強,比較早期的古時候國人還非常尚武,打打殺殺也是常事,歷代都有改朝換代的戰爭,這些都是經過了血與火的考驗。現代也有流傳,只是就算是醫院里所謂的中醫也不高興去研究古書了。
    
  ===========================
  真纳闷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为什么针灸不用?
  现在解放军为什么要搞战地医院?
  每个解放军放一根针灸针不就行了吗?

作者:我来骂SB 回复日期:2010-02-02 12:35:39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0:00:36 
     “海火哥哥”的话我很理解,他和许多不理解中医的人一样,混淆了一些概念。我很理解这种不理解。中医体系在两千年前就已非常地完美完善,这和发明火药等四大发明根本不可以相提并论。
  ==========================
  这么完美的医学理论,为什么鬼佬不用?
  帝国主义最喜欢到处是挖宝了,正常途径拿不到的,也要偷,抢过来。
  为什么帝国主义不把自己的西医给干掉,全部用中医?
  
  纳闷啊纳闷。

作者:迷路的猴子 回复日期:2010-02-02 12:48:36
      楼主您好:
   我也非常相信中医,我想说说我的情况,我在03年的时候受过一次风(秋天晚上跑了10来圈,后来跟朋友去喝酒),结果第2天早上就起不来了,腰疼,后来找中医大夫扎了几次,恢复了不少,但好像就留下了腰疼的病根,走的时间长了,或者早上起来的时候腰酸僵硬,找了大夫做过CT,ct现实腰椎没有问题,开了点西药吃了一个月也没有效果。
   后来我找过岐伯堂的社区店,给我拔罐按摩还有火燎敲经络有15次,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仍然腰酸,再后来找了个中医大夫,大夫说是脾肾不足,我吃了二十天的药,吃完 后大便还不错(我有多年的便秘习惯,老是感觉有便意,但是没有力量拉出来),但是还是腰酸。
   我也曾经找过几个中医大夫给我把脉,有的说我脾虚肾虚,有的说我脾不虚肾虚,不过大部分大夫都说我有肾阴虚,我也断续的吃了点中药,但是效果不明显。至今已经成了我的病根,弯腰再起来就腰酸,站时间长了也腰酸。也有大夫说是腰肌劳损,我想这个病只有中医大夫能治了,哪位中医大家能帮我看看啊?有7年的病了,太折磨人了。
   上面说的是我的腰疼,还有一个问题我也是03年以后突然就便秘,后来就发展到非常严重,大便老像小鸡拉屎似的一点一点的非常难受,而且不成形难得有一次拉的痛快,曾经喝过几个月的酸奶,有点效果,但是后来又不行了,至今仍然是感觉大便无力,便不成形。
   哪位中医大家能帮帮我,本人感激不尽!!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2-02 16:24:45
       
      这网上滴转载吧 早看到过 不过写这个滴作者也很辣鸡 这叫五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看到过跟尼写滴差不多滴话 对五运行大论这句话滴想法

作者:therandy 回复日期:2010-02-02 16:35:24
      作者:dodotiger2009 回复日期:2010-01-27 21:28:07 
  
    楼主极为推崇《黄帝内经》,并说: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神奇与伟大。
    
    你光看词句艰涩古奥,文采藻饰权当文艺作品欣赏和研究古文献还可以
    
    里面只要一指实就露出原始的本来面目。
    
    内经记载的十三方:生铁洛饮(铁碴子)、左角发酒(头发)、鸡矢醴(鸡大便)... 这玩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大便怎么了 铁咋子又咋了 尼tmd和鸡吃滴东西一样 排泄物也一样 所以不敢吃自己排泄滴废物啊 又没叫尼吃猪尸米 杜甫作用小 懂不

作者:tesoy 回复日期:2010-02-02 17:21:53
      欧美即使想挖,也挖不到中医这个宝。
  叫他看个内经,他也看不懂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19:15:07
      作者:迷路的猴子 回复日期:2010-02-02 12:48:36 
    楼主您好:
     我也非常相信中医,我想说说我的情况,我在03年的时候受过一次风(秋天晚上跑了10来圈,后来跟朋友去喝酒),结果第2天早上就起不来了,腰疼,后来找中医大夫扎了几次,恢复了不少,但好像就留下了腰疼的病根,走的时间长了,或者早上起来的时候腰酸僵硬,找了大夫做过CT,ct现实腰椎没有问题,开了点西药吃了一个月也没有效果。
     后来我找过岐伯堂的社区店,给我拔罐按摩还有火燎敲经络有15次,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仍然腰酸,再后来找了个中医大夫,大夫说是脾肾不足,我吃了二十天的药,吃完 后大便还不错(我有多年的便秘习惯,老是感觉有便意,但是没有力量拉出来),但是还是腰酸。
     我也曾经找过几个中医大夫给我把脉,有的说我脾虚肾虚,有的说我脾不虚肾虚,不过大部分大夫都说我有肾阴虚,我也断续的吃了点中药,但是效果不明显。至今已经成了我的病根,弯腰再起来就腰酸,站时间长了也腰酸。也有大夫说是腰肌劳损,我想这个病只有中医大夫能治了,哪位中医大家能帮我看看啊?有7年的病了,太折磨人了。
     上面说的是我的腰疼,还有一个问题我也是03年以后突然就便秘,后来就发展到非常严重,大便老像小鸡拉屎似的一点一点的非常难受,而且不成形难得有一次拉的痛快,曾经喝过几个月的酸奶,有点效果,但是后来又不行了,至今仍然是感觉大便无力,便不成形。
     哪位中医大家能帮帮我,本人感激不尽!!
  _____________----------------------------------
  
  
  回网友的贴:
  首先,很希望能有真正的中医大家路过这里,为网友治好病痛。但我想,中医看病还需要通过望闻问切搜集很多信息的,没准有人会为你开出药方的。
  我们不妨也在这里用中医的思路分析一下,供大家讨论:
  估计网友现在年龄三十有几四十不到吧,得病时可能二十七八?这般年龄肾虚不到哪里去的。但前面的大夫说脾虚肾虚可能没有错,但只是过于含混。我现在的体会是,如果想治病有效果,则一定要判断出正虚与邪实的程度,虽然不是定量分析,但也不可以笼统地说肾虚之类的话。我遇到过很多中医,都会含糊地说肾虚之类的,然后让人吃六味地黄丸系列。其实事情远非这么简单,如果这样简单,那我们就不必欣赏中医了。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我们很难见到肾虚这样的字眼,因为伤寒论是用六经辩证的,不象现在学中医的,少用六经辩证而多用脏腑辩证,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肾虚。张仲景不说肾虚,但金匮肾气丸却是来自伤寒杂病论,六味地黄丸更是脱胎于金匮肾气丸。
  但是,在内经和伤寒论时代,一直是强调区分正邪虚实的。正虚几分?邪实几分?到底是正虚为主还是邪实为主?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19:55:13
      接上贴。
  网友“迷路的猴子”的病因,应该是寒邪伤了肾经所主的腰部,以邪实为主,如果网友当初汗出当风,又喝了啤酒,可能还兼有湿邪,甚至是湿邪为主,寒邪为次,或者二者相当,可辩为寒湿腰痛症。如何分辨寒湿二邪呢?寒邪收引,故腰痛而拘紧,遇寒加重遇热则减。湿邪重浊,阻碍气机运行,故腰酸重,可从舌苔分辩,苔白腻。
  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时受邪,主因自然是正气虚弱,因为晚上跑十几圈,汗出身疲,内气已耗。秋夜寒凉,风寒侵入经络,令肌腠闭塞,若再加之饮酒伤脾,运化不畅,湿气聚而为邪,腰间气血不得通行,故病久不去。
  而前医若以肾虚论治,则必谬。我以为,网友肾并不虚,而重在邪实。脾肾经络均已受邪,令水气不能分别去往前后二阴,可能会大便秘而小便多,或者相反。此时可以燥湿化湿温散寒邪为主,健脾气,温肾气为辅。如果一味地火疗拔罐,不得要领,反倒会伤了正气。
  如果CT检查,未发现腰椎异常,则可以说,病情仍然在表,尚未入里,即,还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应当及时治疗,相对比较容易。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20:44:48
      但如何处方治疗,则要寻一好中医,四诊合参,然后处以汤剂,辅以按摩或针灸等。说到这里,顺便讲一味草药,我想网友曾经或今后的处方中必然少不了它——术。
  《神农本草经》称为术,现在有白术与苍术之分。《伤寒杂病论》中用白术的方子非常多,且大都是以神农本草经为药理依据的。
  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我们再看看现代中药学的白术:白术分类为补虚药中的补气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如果我们只学现代中药学,那么一旦我们认定某人气虚脾虚,想必一定会用白术,当然也是要有湿证为主了。但在张仲景的方子中,正虚一般是用人参和甘草,因为这两味药是甘味的,中医认为,甘味属脾,所以用之补脾土。脾土乃后天之本,在伤寒论中处处都考虑顾护人的脾胃之气,也就是人的正气。中医常常提到胃气,也是正气,如脉要有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白术味苦则入心,如其止汗功能是因为汗为心之液,心为少阴,肾也是少阴,故白术与心肾的关系更大。伤寒论中多处用白术也是以去湿为主,但与现代中药学的药理有很大的区别。
  中药学经演变至今已是面目全非。
  
  这里有两个张仲景用白术的著名的方子:
  理中丸(汤):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例)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
  肾著汤:甘草(炙)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例)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月国)痛,肾著汤主之。

作者:我是yixiaotian 回复日期:2010-02-02 20:46:06
      广告/封杀1年/中原枪手-- 我是yixiaotian-- 操作时间:2010-2-2 23:16:48 -- 7041909
作者:499307475 回复日期:2010-02-02 21:04:19
      3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21:06:09
      说到方剂了,从上面两个方子看,每张方子只有四味药,很简洁。伤寒论中的方剂一般都只有七味药以下,最少的只有一味药,很多只有两味药,但其用药非常有针对性和兼顾性。现在的中医大夫开的方子,一般都要十几味,多则几十味。为什么呢?
  我想,我们现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得不够准确,而对中药药理的理解又有误,所以很难开出小方,难以做到药精而力专而效宏。结果是药多也不见效,害得病人花了钱受罪。而张仲景的方子被中国人用了两千年,事实证明,只要你主证切合,确实能做到“效如桴鼓”,中医叫做“一剂知,二剂愈”,甚至是“覆杯而愈”。当然了,如果你已是慢性病,就是中医认为病入五脏,有积有聚有结了,那就要用丸药图缓,也就是中医里常用的“消法”,比如桂枝茯苓丸,在如今用于治疗某些症型的妇科子宫肌瘤,非常有效。(强调: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去应用,而绝不能是把中药直接去对应现代医学体系中的病名和病型。)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21:48:57
      前面说到过“正邪虚实”,这是中医辩症的重点,不可以一带而过,我们再讨论一下:
  假设我们将人的体质的正常水平(平均值)也就我们说的正气水平定为“10”,邪气的强弱水平用“十”来表示,此时,正邪相当,相安无事。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体正气不足了,变为8了,而邪气(如低温或者说在低温下生存着的细菌等)水平不变,那么人就容易感受外部邪气,如感冒发烧,流涕咳嗽等。
  如果人体正气水平未变化,但由于气候反常(前面说的五运六气即是),外部邪气水平增至十二,那么,正气为10的人可能也要感冒了。
  降低人体正气水平的因素很多,如生气,上火,思虑,伤食、劳累、纵欲等等,这些因素不仅降低人的正气水平,而且还可以产生内邪,如生气导致肝气横逆或郁结,逆而伤血,结而化热等,伤血可以导致内出血即中医所说的肝不藏血,血若不归经,则瘀阻经络。若化热则会热伤络脉,内生痈疡。肝气本该顺行,若横逆,轻则冲击胃的经络,人就吃不下饭或者胃痛,这很常见。
  中医中常用:平、太过、不及来表示三种状态。我们需要平,如果太过,则要去除,如果不及,则要补上。去除和补上达到平的状态,就是“以平为期”。中药处方就是在正确了解了人体的太过或不及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去去除或补上,使之恢复平的状态。这样说来,用药是不可以大意的,如果用错了,那就是毒,用对了才是药。谁说中药没有副作用呢?中药如此,那西药呢?天然药物如此,那合成药物呢?想想看,是不是挺可怕的?
  然而,我们祖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三类,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药性情平和,接近食物,所以可以长久地吃,而中品就算是我们理解的“药”了,不可以常服,下品就更是不可滥用了。
  对于用药,黄帝内经还有强调:
  黄帝问歧伯: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用无毒的药去治病,也就是去其九成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靠人体的正气来消除,靠比无毒的上品药还平和的食物来养护。为什么呢?因为,怕用过了,伤了人体的正气。你看,中医是何时等的严谨?如果我们不学习这些东西而仅凭那一点现代教育来的观念对中医妄加指责,那也太不公允了吧!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22:12:33
      <神农本草经>中有些现代人认为有毒如铅汞之类的药物被列为了上品,于是有人便以此为例加以指责,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就算是错误,你也要明白,这部奇书的原稿早就不见,传抄千年,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是要从中去寻找也许是还没有文字的年代我们祖先发现的东西,它们有幸通过这部书传留了下来。而不是去挑剔,去批判,因为,我们还没有资格。
  西方人曾有批评过《伤寒论》,因为这部书中有“胃中有燥屎五六枚”的句子,于是西方人就笑话我们说,你看,中国人多有意思,胃里怎么会有燥屎呢?他们不知道,张仲景说的胃,是源于六经的,胃是足阳明经,大肠是手阳明经,二经都是阳明,阳明病就是说大肠和胃的病,这里的胃指的是大肠,大肠和胃被张仲景称为“胃家”,“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就是说,阳明病的要点是什么呢?胃系统邪实也,燥实也,胃和大肠有热并因此缺水啦,如果热在经络,那你吃点白虎汤吧,如果热在胃呢,你吃点调胃承气汤吧,如果大肠干燥了,你吃点小承气汤吧,如果燥的太厉害,那你吃大承气汤吧。但是,大承气汤太猛了,要小心用啊,如果你弄不明白,那就先给他吃一点调胃承气汤,看他吃了以后肠子里面有没有气,有气才可以吃大承气汤,没有气千万不可以用大承气啊。
  这些,外国人当然不懂啦。好在他不懂,不然,岂不要来抢?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2 22:25:13
      其实,外国人以前不懂中医的好,现在却懂了,正是在我们要抛弃中医的时候人家来了,而我们的大学和专家更有意思,如果你是中国人,你想去求学,难。洋鬼子若来了,很热情。
  还好,洋鬼子毕竟是说洋文的,学中医要比我们难。只要我们不放弃,他们还是学不过我们的。可如果我们丢弃不要了,白送人家了,那就不好说了。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发展出了烟花炮竹,洋人拿去了,发展出了洋枪洋炮。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烧了圆明园,拿走我们了举世无双的珍宝。
  我们,抛弃了黄帝,引进了马列。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03 16:59:56
       对于湿寒闭塞经络的问题艾灸很合适,艾温经散寒,走窜通穴位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已经7年了属于久病,久病必然虚,艾火治疗虚病是最合适不过了,可以在命门肾俞腰阳关八髎三阴交这些的位置施用艾灸,长时间的温和灸或者也可以用全蝎捣成粉做成药饼,做隔药灸,或者家里有生姜弄隔姜灸,可以隔天施行,比如今天灸后腰附近,休息一天,明天灸三阴交,再休息一天后天再灸后腰附近........让疗效慢慢积累。
   温和灸可以自己买个温灸盒,请家人帮你弄。
   恩,不知道迷路的猴子知道艾灸这个疗法吗?我们平时说的针灸就是包括针法和灸法。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3 19:07:25
      回上面网友:
  中医除邪,原则上是因势利导,常用汗吐下法:邪在表,汗解之,邪在胃,吐法,邪在大肠,下法。另有更细致的八法,如清法,消法,补法,和法,还有温法和上面三法。
  迷路的猴子,你应先找大夫辩明寒邪与湿邪哪个为重?邪是经络肌腠还是已伤及肾府?正气是否因久病而已虚?然后才可以对证处方。
  在这里只是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大家可以讨论。
  如果寒湿之邪尚在经络肌肉,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做底方,以汗法为主。如果寒湿之邪已深入少阴,则可加细辛。如果肾气已虚,则需加炮附子。如果湿邪重,则加白术、茯苓。如果寒邪郁闭,令汗不得出,则可加酌加麻黄。
  上面的桂枝汤和麻黄,算是汗法了,附子细辛白术可属温法,附子茯苓还可算补法。若有其它虚的症状,当然可以适当加参,另外,桂枝汤中的大枣,甘草均有补虚作用,大枣在本草经中有助十二经之用,这也是为什么张仲景的方子里大枣要用十二枚的原因了。
  桂枝汤方现在用药量如下:
  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4枚。
  桂枝汤并身并没有明显的发汗作用,必须在服药后喝一点热稀粥并盖被子发汗,而且发汗也有要求,不能大汗,只能是全身潮润微似有汗。桂枝汤被称为天一第一方,药味平和,口感也不错,功能是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即调和营卫,使之同步。以桂枝汤为底方的方子特别多,很多时候,挺痛苦的病,只用桂枝汤系列就非常有效。记得好象是武汉健民有一款“龙牡壮骨冲剂”作为补钙药的,其实就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虚汗遗精早泄很有效。
  假设上述辩证成立的话,可以将桂枝,白芍,甘草,附子,细辛,白术、茯苓、桑寄生,杜仲等药制为蜜丸或散剂,坚持服一阵子,服时用姜枣水送。这是本人治病的思路。用桂枝汤全方为君,调和不同步的营卫之气,并有健运脾气之功用,附子细辛白术茯苓共为臣,温散寒湿之邪。桑寄生和杜仲主腰痛,可补益精气即肾经之气而为佐使。随证可加减一些药味,如无汗加麻黄可发汗解表,杏仁可下肺气,调节大便不至于过于干燥。加蜜可以补不足,调和百药。如果因久病而有郁热,则可加清热药等等。就如张仲景所说的“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注意,请让大夫四诊后处方,此处仅是提出一种思路供讨论。)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4 17:53:33
      上节说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虚汗遗精早泄有效,但绝不是说这个方子有性药的作用。张仲景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在论述虚劳病的前提下,“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用现代分析法,会测出龙骨与牡蛎中含有许多钙质,补充人体钙质,也会改善许多相应的病况,这是现代医学的思路。而中医不同,中医认为龙骨和牡蛎一个味甘一个味咸,二者是不一样的,其作用机理也不同,虽然我们常见到二者配伍在一起,但各有各的作用,同中有异,中医称相须为用。
  龙骨为龙(恐龙之类)的骨化石,有镇摄邪气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心神。而牡蛎,牡即是雄性的意思,是阳的意思,可以补充肾的阳气,以抵消心气对肾气的干扰。那么失精与梦交的病机是心神在邪气的作用下失去了约束,睡梦中去干扰肾气,扰动肾气。所以要用龙骨镇心气,牡蛎强肾气。这种情况下,营卫也有不同步,脾气也有不足,所以还要用桂枝汤去调和营卫,补益脾气。
  中医正是用这种理论去分析病证,并用同样的理论去选用药物并组合方剂,而用现代理论去应用中药方剂,就不合适了。
  这个方剂所治的虚汗症,其病机是营卫不和,但究其再深层的原因,为什么营卫不和?则主要是因为心神浮越,相对地造成了营气弱卫气强的结果。如果是是受了风邪,同样是汗出,则只用桂枝汤就够了,不必加龙骨和牡蛎。中医理论很深奥,我们需要认真去学习,在能够继承的前提下再去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盲目地“创新”,所谓中西医结合,那更是荒谬。我认为,应该将现代技术引入到中医中去,而不存在与西医结合的问题,因为,西医根本不可以与中医相提并论,就好比,中医是爷,西医是曾孙曾曾孙,或者中医是师而西医是徒。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4 18:42:18
      上节说,中医是师,西医是徒,一定会有人反对。那让我们来看看,中医都发现了些什么,而西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验证中医吧:
  首先,中医的理论是建立在经络基础之上的,中医发现了经络,而西则不知道经络为何物,直到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找不到经络。这个差别我们说过几千遍了,可许多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来。
  那我们举几个小例子:西医发明了疫苗,疫苗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这是功劳,但其中的原理则很简单,疫苗是灭活或弱化后的病毒,实际上就是降低了能力的邪气,这种邪气的强度人体可以承受,不至于致命,然后的正气就可以抵抗,这个原理大家都可以理解,属于常识,而不论中西医。
  但其中有个问题不知道西医如何解释,弱化了病毒且可以算病毒,那么灭活了病毒还是病毒吗?不是病毒了,那它靠什么侵害人体呢?用中医的气,则可以解释,中医认为气可以被改变,比如中药之气(味),经过炮制,就是改变药物的气。中医还认为,气可以存在于生命之外,比如前面讲的水蛭活血,中医不知道水蛭素,但知道其气。比如龙骨,龙虽死其威摄之气仍在。比如牡蛎,牡蛎已死,其壳体仍有牡阳之气,如果说钙,那蛤蜊、猪骨、石灰都含钙,但中医药理论中,这些东西各有用途,但绝对不是只钙的问题。小儿易惊,可以补钙,小儿发稀少,可以补钙加维生素加太阳晒,夜晚腿抽筋,可以被钙。这些西医发明的治疗方法,都是建立在钙质如何作用于人体的某某处,然后改变某某项的基础之上,但这都不是中医理论,而中医理论却对此可以作出极佳的解释。
  西医发现了干细胞,干细胞可以化生其它人体所需细胞。这是多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啊。可是对于中医来说,那不过就是人的真元之气罢了。你看,西医发现,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之中,脐血之中,这在中医看来没什么可奇怪的,真元之气先天之气就是通过脐进入胎儿的,也藏于髓海。西医只是在验证中医。
  再说点稍专业的吧:中医说咸多伤血,因为咸为肾味,为五行水。血为心所主,为五行火。水多伤火,即伤心血。西医则发现,咸味的盐中是氯化钠成份,氯化钠溶于水中则变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好,我们现在问个问题,就是按有些人说的那种微观模式的思路来问一下,咸味是氯离子的作用还是钠离子的作用?肯定二者都不是。因为,如果是钠的作用,那碱类为什么不咸?如果是氯离子的作用,那盐酸为什么不咸?那么是氯化钠的作用吗?可二者已经分开。我们按这种思路去研究医学其实没什么必要,你做化工还可以。
  继续,现代医学发现,钠离子进入血液中,会与血中的水分子结合,我记得好象是一个钠离子可以结合五个水分子,并带着它们渗出血管。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西医也没弄懂,于是就给个名字,称这种现象为“钠泵机制”。于是,西医很多给药治疗的方法都从类似这种“某某机制”来的,一种方法对这种机制有好处而对另一种机制有坏处,于是就再加一种药,西医一直是在做这种试验,其实我们现代人大都是现代医学的试验品,而中医不是,再次强调,中医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试验医学,虽然有许多后来的药物来源于经验,但中医药整体理论和方法却不是用人体试验出来的,而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在发现了经络之后,用中国人的哲学方法总结出来。这个理论早已成熟且十分完美,我们应该为之自豪且多加珍惜,而不能够再糊涂下去了。 
作者:升华中 回复日期:2010-02-06 20:36:04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1-27 12:32:08 
  
    有时候我在想,用现代的3D技术去描绘黄帝所说的经络走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有了那样一个模型,学习经络该有多么直观清晰。可惜,人们会花精力去做精彩的网络游戏,却不肯做一个3D的经络模型。
  
  ——————————————————————————————————————
  
  很多信息其实都淹没在Bit海洋里了。
  
  楼主,你所说的软件中国没有,但外国有,英文版甚至德文版的。不知这事应该算洗具还是杯具。
  
  
  《中医针灸诊疗训练管理软件》(ShenProfessional)V3.0[压缩包] 71.5MB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1059
  
  ed2k://|file|%5B%E4%B8%AD%E5%8C%BB%E9%92%88%E7%81%B8%E8%AF%8A%E7%96%97%E8%AE%AD%E7%BB%83%E7%AE%A1%E7%90%86%E8%BD%AF%E4%BB%B6%5D.ShenProfessional.v3.0.rar|74966180|7402ac229eb11e19edfbe69b6b81209c|h=5nnkxkweoxgslu72gkfqvxlbcvqpe56h|/
  
  中文名: 中医针灸诊疗训练管理软件
  英文名: ShenProfessional
  资源格式: 压缩包
  版本: V3.0
  发行时间: 2009年
  制作发行: ShenProfessional
  地区: 德国
  语言: 英文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6 22:40:54
      回上面的网友:
  作者:升华中 回复日期:2010-02-06 20:36:04 
  
  楼主,你所说的软件中国没有,但外国有,英文版甚至德文版的。不知这事应该算洗具还是杯具。
    
    
    《中医针灸诊疗训练管理软件》(ShenProfessional)V3.0[压缩包] 71.5MB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1059
  ---------------------------------------------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我以前找到过人体解剖的三维演示软件,但不知道有经络软件,希望哪天能有中国人弄出来个3D经络。
  
  ------------------------------------------
  作者:在水之源 回复日期:2010-02-06 21:29:20 
    楼主你好,我也是从去年才开始接触到中医的。因为去年经常彻夜收听中国之声的“国学堂”栏目后,就逐渐地迷上了,现在自己也买了好多内经和伤寒论的书在看,但凭自己的领悟能力,根本学不到什么,希望今后能够得到你的指点。另,你上面提到的青蒿素案例我在郝万山讲述伤寒论的视频里也看到了,我想你们是不是有些渊源。
  ----------------------------------------------
  我以前是自己读教材学习中医药的,学了许多年,一度对中医失去了信心。那时候也有尝试去读内经和伤寒论,却怎么也读不进去,所以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妙处。
  自学伤寒论真的是件苦差事,我有一年多的时间,还找不到门径,关于伤寒论的书买了不知道多少本了,但感觉是,我能看懂的,他书中写了;看不懂的,他书中也是一带而过。也有些东西,是人家理解了,而我却不能理解。庆幸的是,如此困境下,我竟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读了了下去。后来终于有感觉了,隐约看到了其中的路径。在此,我想提供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看能否有助于你。
  一、枢经第三卷中有经脉第十,说的是十二经络走向及所主病,需要背下来。
  二、伤寒论六经提纲要背。
  三、主要方剂我背的是陈修园的歌括。
  四、我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伤寒论中一些内容作了整理:如浮脉,我把所有关于浮脉的条文单独收集起来,所有沉脉的条文也单独收集起来,再把浮与沉的对比单独收集起来,反复看。还有“渴”“小便不利”“下利”等字眼一一作了收集。再自己打印出来,随身带着,随时揣摩。
  五、我把伤寒论中的方剂重新按自己的需要整理,进行比较。如,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比较可知,麻黄汤中的桂枝换成石膏就是麻杏石甘汤的用药,但用药有所改变。从而可以体会桂枝和石膏的作用机理以及两个方子的用处。再如,小柴胡汤和泻心汤类比较,结构是一样的,都是七味药,都要去滓重煎。柴胡换成黄连,生姜改为干姜,就是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是以少阳为枢解表里之机的,而泻心汤是以胸隔为枢解上下气机的。再比如,当归四逆汤可以看成是桂枝汤将生姜换成当归木通和细辛的组合,当然了,这里的药量是有变化的,如大枣就由十二枚换成二十五枚。
  六、整理以后会有很多发现,比如,正常的药量一般都是三两,好象是以三两为中,最典型的就是理中汤也叫人参汤,四味药都是三两。在柴胡剂和泻心汤中,甘草三两其意在中,而甘草泻心汤则为四两,甘草加为四两,其它药都就重量偏轻了,似乎是主上部病了,如金匮中“狐惑之为病,,,,,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而大柴胡汤中则无甘草,其意在下。由此去体会甘草的用法,则不只是调和诸药了。
  
  
  作者:在水之源 回复日期:2010-02-06 21:56:43 
    再回复一次,因为突然想到最近自己亲自抓药治好小孩子感冒一事,特有成熟感。当时是去年12月中旬,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感冒发烧了,最高体温达到39.7。当时正是H1N1横行时节,他们班大部分孩子都被停课了,束手无策之时,只得带孩子去医院打针,吊了两个早上,觉得好了好多,第三天就让他呆在家,打算第四天让他继续去上课,没承想第四天早上起床又是高烧又是连续不停咳嗽。老婆心急如焚地要带孩子去医院吊针。我想想实在太窝火,因为想起以前看的一些中医书籍说到,感冒后发烧是人体正邪之气较量的一种自然反应,是要通过发烧发汗把病毒排出来,而西医却是把病毒通过药物作用压抑在人体里。于是决定不再上医院打针,按孩子的病机自己去药店抓药来煮,为此还和老婆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就按照桂枝汤的方子如法炮制,中午开始吃药,啜粥之后让他睡一觉,一觉醒来,孩子说轻松多了,咳嗽明显好了许多,继续让他吃药,到晚上吃完一剂,第二天感冒发烧症状基本不明显,就没再让他吃药。疗养一天后,所有感冒症状都消失了,至此老婆再也无言。现在想想我也只是凑巧而已吧。
  -------------------------------------
  个人体会: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但整体说来偏温性,好在网友治好了孩子的感冒,不然你老婆便会以此说中医不好了。其实,如果没治好,我想也不是中医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那是我们还没有学明白。
  我看国家公布的防H1N1的中药方,还是有些治温病的意思,因为H1N1这个病,金银花涨到了天价。大青叶都卖断货了。
  在治疗感冒的时候,其实很难诊断,大多感冒并不是典型的桂枝汤证或者麻黄汤证,用现在的说法是,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还有寒夹热型感冒。还有署湿感冒、凉燥感冒,但我们确实需要去细细地分析和鉴别。如,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诊断时,可能咽喉是否红肿才是关键吧,舌苔是否为黄色,很多时候不明显,流青涕与流黄涕也不明显。等等。
  我现在体会到,治感冒很难,也是最见功底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感冒病的证型鉴别,细分其中的邪气类型与比例。如有的是温热之邪伤人,有的是风寒之邪化热,邪伤到了哪条经脉,程度如何,都要细分。那样才能有效用药。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6 23:33:14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06 22:30:46 
    感冒發燒如果辨證正確的話,一般喝到藥以后最快4小時,最慢第二天癥狀也全消失,而且人很輕松很有精神。
    
    不過我覺得如果感興趣的,僅僅看一些周邊的知識來處理家人感冒還是有點風險的,尤其是經方,藥簡而力專,萬一用錯了很麻煩,還是盡量學的徹底一點,力求辨證精準一點的好。
  ----------------------------
  
  非常同意上述观点,这也是为何现在桂枝汤和麻黄汤用得比较少的原因了。因为如果辩证不精准,用麻黄汤是极有风险的。中医强调不可大汗流漓的,过汗则伤人阳气,如大青龙汤,过用是会致命的。尤其对于少阴虚弱的病人,更要谨慎。张仲景对于少阴太阳两感病就十分小心:“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多死。”对于太少两感,常要加附子的,如麻黄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类,但都要求微发汗的。我曾为家人用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反复辩证,就是认为少阴受寒,终于下了决心,用药后一直忐忑不安,但服药的感觉是非常舒服,有微汗出而病若失。
  要用好经方,还必须要从另外的角度去理解中药,才能够活用,不然的话,只有等到绝对的证型才可以用,可生活中却少见典型的经方证型。伤寒论用药是以本草经为基础的(具体说应该是名医别录中的药理,但我一直买不到这本书),我今天刚买到一本《本经疏证》,我感觉这本书对中药的分析可能会有些借鉴。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07 21:01:40
      和“在水之源”有相同的感受,开始时越学越迷惑,也想着能遇到明师。但现实中却很难遇到,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把张仲景认作老师了。
  自学中医的确是事倍功半,可没有办法,国内就这种现状,从事中医的人本就不多,而伤寒大家更是寥若晨星,就算你找到了人家,人家也未必肯收我们。我记得在网上看到过,有病人慕名去找一些中医名家看病,结果都大失所望。
  不过没关系,我读《温病条辩》的自序,才知道吴鞠通也是自学中医的,好象他学到十多年时,自已的家人有病也不敢出手,但最终还是成为大家。读他的书,能感受到他对经典的运用。所以说,有经典在,就是老师在。我们不必去迷信现今的一些学者教授了。
  
  说个例子吧:
  我读某中医教授的《金匮要略方论讲稿》时就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在金匮要略第十七有一条文:“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到底是小便利者死还是小便不利者死?至今小便利与不利尚无定论,生死之征竟模糊如此,能不感到悲哀吗。这且不论。
  再看教授讲解:额上汗出为虚阳之越,为阳虚;湿家小便当不利而反利,这说明阴液伤了,如此阴阳两伤故曰死。
  ——这样的解释我怎么也看不懂:他说的是因为小便不该利而利,因此伤了阴液。在这里,小便利是因,伤阴液是果。但小便为何利?不得而知。小便利根本不算死证,这是以因为果,以果为因,看来教授也是糊涂的。
  
  我的解释是:如果说小便利(或不利)者死,则小便利(或不利)应为果,其因则是肾气绝而不固(或阴液伤),故曰死。
  此条应该是湿家下之不得法,则湿不去而徒伤津液,阴大伤而阳亦去。但这不能因此而断为死证。
  额上汗出微喘,这应该是肾精不足之证,肾不足则心气无所依附而上越,故为额上汗出;肾不纳肺气,故微喘。若小便利,则为肾气已不能藏不能固了,下利不止也是肾气不能关门的原因,故曰死。这里的重点只能是肾气竭,不然不能是死证。这是我的体会。
  现在解伤寒的书中,这种情况很多,初学的时候遇上这种书,不迷惑才怪。现推荐网友几部书吧,免得也走我那样的弯路。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内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本草疏证》(此书最近才有出版)。
  刘渡舟的书中有很多病例,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讲解也通俗易懂。
  范中林的医案不多,但书中整个转载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别有用意的,因为现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古本,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出版。
  〈本草疏证〉也是多年不见出版了,最近才发现有卖。这些能还中医本来面目的书恰恰是没人出版的,而出版的伤寒著作,大都你抄我,我抄你的,没什么意思。
  作者:mamof 回复日期:2010-02-07 23:19:30 
    
    
    楼主号称学习中医三十余年,如果拿出3到5年,规范的学习现代医学,就不会发表如此低水平的言论。退一步,如果真的只学习中医三十余年,也不会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论点,“临床越干,胆子越小”,不会像楼主一样,夸口。如果是水平较高,胸有成竹,也会从字里行间反应出来,明眼人一望便知。
    
    医学事关人命,岂能戏言,一知半解,到处散布,误人性命,罪莫大焉。
    
    建议楼主,先熟读《大医精诚》。另外,凡是人体健康的知识,都要涉猎,这样才能有发言权,只学习一个领域,却要对整体下结论,难道不是太草率了吗?
    
  -------------------------------------------
  首先接受网友们的批评,因为毕竟这不是谩骂。
  但不同意这位网友的逻辑:
  第一,不知道什么叫规范地学习,是不是在课堂按部就班地听讲才是规范地学习?系统地学习了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等,对于一个学习中医的人,应该算是已浪费了不少的精力了吧。
  第二、“低水平的言论”可以包括我所有的贴子,我承认。但“不负责任的论点”不知道有哪些?网友可以复制粘贴来引用,并不费力气。
  第三、“临床越干,胆子越小”可能是西医队伍发出的感叹吧,我好象听到过,因为我家里人有近一半是做西医的,对西医的一些事情还是有所了解。但对于中医则该另论,中医从一开始就是胆子要小,前面我们讲过,大承气汤绝不敢乱用,连桂枝汤都要慎用。“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生死之要,在乎须臾。”胆子够小了。
  第四、如果宣扬中医,让人们了解中医,甚至摆脱西医,那也算是误人性命且罪莫大焉的话,那我看来,这位网友不过是变个法子在反对中医了。
  第五、《大医精诚》一定是指千金方中的那篇吧,我记得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样的句子,不知道现代医院里可否随处见得到如此的大医?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觉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又觉天下无方可用。真是越临床越胆小,最后竟然做不了大夫了。这可是孙思邈说的啊。不知道说的是中医还是西医?或者就是庸医?
  《大医习业》篇还说,凡欲做大医,必须要熟悉《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还有张仲景的方剂等等,这是做大医必备的基础知识,孙先生也没说要学规范的西医教材,因为那时候也没有西医。
  我们在这里交流和讨论的,正是这些,我们在这里抨击的,也正是那些。网友既知道大医精诚,想必也是认同中医的吧。
  第六、“另外,凡是人体健康的知识,都要涉猎,这样才能有发言权,只学习一个领域,却要对整体下结论,难道不是太草率了吗?”听着这话,很受感动,因为网友用的是“涉猎”一词,并没有难为我。没把精通西医做为宣传中医的必备条件,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13:58:47
      这几日有些应酬,所以晚上没来写贴。好在有“没有如果只有但是”在写一些比我更有水平的贴子,我也放心了。
  
  天涯里有一篇《关于阴阳五行》贴子,我抽空看了看,没细看,但感觉挺不错的,那些是我想说而没敢说的东西,一是自己水平不够,二是不想引起争辩,所以只在这里交流一些学医的心得。
  
  中国古典的东西,对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记得小时候就是感觉繁体字美,所以就拿字典学繁体字,初中的时候,我的作文全是用繁体字写的,而且写的是叙事诗。班主任把作文给了校长,校长找我谈话,说台湾才用繁体字,意思是要我认识到用繁体字是个立场问题。
  文革时期没有诗词的书可读,手头只有一本毛主席诗词选,可我偏偏只喜欢《咏梅》后面所附的陆游的《卜算子》,那时候,我也只有十一、二岁,受得全是红教育,但却由衷地被传统艺术的美所吸引。这是题外话。
  
  
  还说中医药吧:
  当人体感觉不舒服了的时候,我们就说有病了。医学的目的也就是让人从不舒服状态,改善为舒服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我们能诊断出为什么不舒服,中医和西医都要诊断。诊断之前,一定要知道人体的正常状态是什么。
  西医为了弄清楚人体的正常状态,就去解剖人体,分析人体,可惜人体太复杂了,所以西医到现在还是在解剖和分析中,正因为如此,病人中有一大部分成为了西医的试验对象,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病人是西医已有解剖和分析成果的受益者。
  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发现了经络和脏腑和气血的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她的体系不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之上,所以,从理论上讲,病人不会成为中医理论的试验品,但不否认的是,病人还是要成为医生的练习对象,因为医生也是需要一步步地熟练。这一点上,中医和西医没有区别。
  
  西医的诊断方法,我们都比较熟悉,看起来还是挺先进的。相比之下,中医就太老土了,所以大家都很不屑。更多的人甚至认为中医的诊断就是把脉,学中医的人知道,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其中切就包括了脉诊,但切还不只是脉诊,还有切尺肤、还有按痛点,按胸腹等。这样说来,脉诊只是占了四诊中的八分之一不到。但就这八分之一不到的脉诊,学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我几乎买到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所有关于脉诊的书,一遍遍地读,却越读越糊涂。特别是比对张仲景的《平脉法》时,清楚地感觉到后来的脉学与伤寒论中的脉法是大有区别的,可惜,我没弄懂。
  
  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而切而知之只是“巧”,这把脉看病的层次竟然如此低下,我以前很不理解。直到最近才忽然有所领悟,望而知之和闻而知之是可以做到的,但这还是要源于阴阳五行及经络脏腑理论。
  引一段内经原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大家可以体会。
  
  天涯里有一篇《关于阴阳五行》贴子,我抽空看了看,没细看,但感觉挺不错的,那些是我想说而没敢说的东西,一是自己水平不够,二是不想引起争辩,所以只在这里交流一些学医的心得。
  
  中国古典的东西,对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记得小时候就是感觉繁体字美,所以就拿字典学繁体字,初中的时候,我的作文全是用繁体字写的,而且写的是叙事诗。班主任把作文给了校长,校长找我谈话,说台湾才用繁体字,意思是要我认识到用繁体字是个立场问题。
  文革时期没有诗词的书可读,手头只有一本毛主席诗词选,可我偏偏只喜欢《咏梅》后面所附的陆游的《卜算子》,那时候,我也只有十一、二岁,受得全是红教育,但却由衷地被传统艺术的美所吸引。这是题外话。
  
  
  还说中医药吧:
  当人体感觉不舒服了的时候,我们就说有病了。医学的目的也就是让人从不舒服状态,改善为舒服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我们能诊断出为什么不舒服,中医和西医都要诊断。诊断之前,一定要知道人体的正常状态是什么。
  西医为了弄清楚人体的正常状态,就去解剖人体,分析人体,可惜人体太复杂了,所以西医到现在还是在解剖和分析中,正因为如此,病人中有一大部分成为了西医的试验对象,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病人是西医已有解剖和分析成果的受益者。
  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发现了经络和脏腑和气血的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她的体系不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之上,所以,从理论上讲,病人不会成为中医理论的试验品,但不否认的是,病人还是要成为医生的练习对象,因为医生也是需要一步步地熟练。这一点上,中医和西医没有区别。
  
  西医的诊断方法,我们都比较熟悉,看起来还是挺先进的。相比之下,中医就太老土了,所以大家都很不屑。更多的人甚至认为中医的诊断就是把脉,学中医的人知道,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其中切就包括了脉诊,但切还不只是脉诊,还有切尺肤、还有按痛点,按胸腹等。这样说来,脉诊只是占了四诊中的八分之一不到。但就这八分之一不到的脉诊,学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我几乎买到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所有关于脉诊的书,一遍遍地读,却越读越糊涂。特别是比对张仲景的《平脉法》时,清楚地感觉到后来的脉学与伤寒论中的脉法是大有区别的,可惜,我没弄懂。
  
  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而切而知之只是“巧”,这把脉看病的层次竟然如此低下,我以前很不理解。直到最近才忽然有所领悟,望而知之和闻而知之是可以做到的,但这还是要源于阴阳五行及经络脏腑理论。
  引一段内经原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大家可以体会。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14:23:37
      看张仲景论病的时候说到脉,感觉就象电脑高手敲打指令,轻车熟路,不以为然,而我等却象菜鸟,一片茫然。差距如此之大,太令人苦恼了。
  
  有时候朋友在一起,说到学中医,他们会伸出手来让我号脉,如果我想让他信服,也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结合了望诊,再加之从脉的“独”处猜病,也是可以说个八九不离十。但惭愧的是,我也只能说出诸如“你的肝不太好,肾有点虚、心火有点旺”之类的套话,虽然人家信服,但这种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
  
  让我们看看张仲景如何论脉吧,随手选一段《平脉法》中的例子:
  “寸口脉洪数,按之弦急者,当发瘾疹;假令脉浮数,按之反平者,为外毒;脉数大,按之弦直者,为内毒,宜升之,令其外出也;误攻则内陷,内陷则死。
  寸口脉洪数,按之急滑者,当发痈脓;发热者,暴出;无热者,久久必至也。
  寸口脉浮滑,按之弦急者,当发内痈;咳嗽胸中痛为肺痈,当吐脓血;腹中掣痛为肠痈,当便脓血。
  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
  这种境界,我们现在的中医怕是达不到了。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14:29:10
      在《平脉法》中还有一些望诊闻诊的例子,很有意思:
  “师曰: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处;声唧唧而叹者,身体疼痛;问之不欲语,语先泪下者,必有忧郁;问之不语,泪下不止者,必有隐衷;问之不语,数问之而微笑者,必有隐疾。”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15:00:42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知,现在的中医水平已无法和张仲景时代相比。所以前面有网友说中医把脉,稀里糊涂,这是事实。但我仍然要强调的是,我们赞美的是祖先留下来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不是当今的中医现状。
  中医的现状是,连继承都没做到,自然就别提发展了。
  
  由于诊断水平不够,所以后面的治疗就会有问题。《伤寒论》中有许多条文都是针对误治的,如: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不已,复以他药下之,利益甚,医以理中与之,利仍不止,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故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我们现在的中医教育,并不把《伤寒论》等做为重点课程了,而更多的是学习西医的理论,这样培养出来的中医,很难再称中医了。
  
  医生治病有三个环节,一是诊断,二是治则,三是用药。经典中医中,这三者都是在同一个理论的指导之下的,而今天,我们先失去了这个做为基础的理论,所以,越学越糊涂,物别是用药,我们对药物理解,错谬之处更多,甚至完全背离了中医理论。这让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是越学越对中医没有了信心。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20:36:16
      我们还是说说道家的丹术吧,不理解的人会想到采阴被阳的御女之术,或者是铅汞类的化学炼丹,那都不是。道家修炼术,说白了,是一种让你可以感受到古人发现的经络以及在这经络里通行的生命之气的一种方法,你不仅可能感受到,看到,并且可以用意识去调整它。
  古人如何发现经络我们不知道,但道家却保留了一种方法,让你也可以去见到它的存在。但这还是一浅层次,更有一层深的东西,说了又会挨批。
  这深一层的是什么?是修炼神魂魄意志的。神魂魄意志是什么,是与五脏对应的五种东西,我说不好,但内经里有定义,我摘录一下: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常人的神魂魄在肉体死去之后便消散了,而道家要炼的,是要达到神魂不散的境界。神不散,便是长生,这里的长生不是指肉体。说到这里,一定会有唯物主义者要批驳我了。
  爱因思坦的相对论,不管懂还是不懂,大家已经接受了。说实在的,我就不懂,相对论的弯我至今也转不过来。霍金的《时间简史》我也尝试着去了解,还是不懂。
  我一直弄不懂宇宙为什么没有边界,没有边界的东西我没法理解,在我的脑子里,宇宙还是个大球,可球的外面又是什么?我想象不出来。我的思维方式局限了我。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21:50:37
      作者:hnccpy 回复日期:2010-02-10 20:55:01 
    我认为一些慢性病还是养生方面中医是最强的。一些急性的毛病,就是楼主所说的已成大病了再用中医那就太慢了,一不小心病没调好,小命到调没了。
  ---------------------------------------------
  
  在民众中,这种观点的人非常多,而且这种观点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其实这里面还是有一个误区。
  中医病证里有(症)瘕积聚,有结有瘀,有痈疡,这些都是现在说的器质性病变了,处理这样的病,中医也认为可以切除,但由于技术的限制,过去做不到,所以中医就更多地采取“消法”。
  现在的误区之一就是,大家总把手术归为西医。其实中医一直有手术,中医有外科,有伤科,而且都是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的。常见的例子有,宫庭里的阉割术,这在内经中就有论及,应该是在讨论有关冲脉的时候提及到的吧,中医认为,人的奇经八脉中有一条冲脉,但男女冲脉不同。男人冲脉之气上到口唇处,故男人有须。而女人的冲脉则不到口唇,因为女人冲脉气血充盈后会去养胞宫,所以女人会有月事。中医望诊,若见男人须重,会断定此人冲脉气盛,反之,则冲脉气弱。男人被阉割后就会伤了冲脉,故有须者会脱落。
  中医治鸡眼,这很常见,也就是用刀剜去疔肉,再抹一些生肌的药物。中医的经络学中,不仅只有经和络,还有皮部和经筋,这些理论都在指导着中医的外科。所以说手术,不该被归为西医。前面反复说过,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手段,中医也是要采用的。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人有病了去西医院,治不了最后去找中医,死马当做活马医,这就让一些水平不高的人钻了空子,反正病人和家属也认了,医不好也没什么,能赚钱就好了。这种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太多,他们正在不断地伤害着中医。
  
  如果我们能以中医药为主导,让现代医学所拥有的那些手段为辅助,那将是百姓之福。百姓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多一些养生概念,注意防病,不让小病变成大病,那是最经济的。一旦养成了大病,需要开肠破肚,就用现代技术切去(症)瘕积聚,瘀结和内部的痈疡,就象我们为生病的花草剪去枯枝烂叶一样,因为这一切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那何来中西医之争?
  
  以冠心病为例吧,西医叫冠心病,我想一定是指心脏冠状动脉有病吧。在这种病的初期,西医几乎是没治的。看不到动脉畸形,看不到堵塞,西医无用武之地,所以一定需要养成大病,西医才得以显示其才能。因为西医可以用仪器看到了,那就可以手术了,手术越来越先进,不用开胸破肚,用一根导管从大腿动脉处进入,到堵塞之处放一个支架,病人好了。一个支架手术好几万。如果再不行,干脆为你再造一条血管,替代那条被堵住了的。多神奇啊,所以百姓都很佩服西医。
  可是中医呢?中医从病人心慌胸闷的时候就告诉他是什么原因了,给他吃几付药就好了,如果病再重一些,有些瘀堵了,中医可以用药将瘀给化掉。如果再重了,中医也会告诉他,请手术。如果中医有手术器械,中医也会给病人支个架,搭个桥,或者给安个心脏起博器什么的,再不成,换个心脏。当然了,前提是,中医要分享科技所带来的成果。这就叫做中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同时也吸取了西医的解剖知识和手术经验。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23:06:10
      作者:lilyxm2009 回复日期:2010-02-10 21:30:41 
    楼主不要理那个SB了。
    他的ID就说明了他是个SB!!
    只要有中医的贴子,他就进来乱骂一通,真是讨厌!!!!
    楼主直接无视他吧,你越回他的话,他越得意!!
    我现在也对中医感兴趣了,不过处于及其菜鸟的水平。听楼主慢慢道来
  
  -----------------------------
  顺便说说心脏方面的病吧。
  心脏为中医五脏之一,心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脏有一条自己的经络——手少阴心经,但在中医理论中强调,因为心是君主之官,所以就象过去的帝王一样,是不可以受伤害的,那么,就有了另一脏器,心包络。好象就是心脏的外围,由它代替心来受伤害。心包络也有一条自己的经络——手厥阴心包络经,这在五脏之外就多了一脏。
  现在很多心脏的病,都是病在心包络,只有神志方面的病,和少阴心的关系多一些。如果针灸治病,常会取手厥阴经和手少阴经两条经的穴位协同治疗。
  心脏会有哪些疾病呢?按中医理论中五行分,心属火,相对地说属于阴中之阳了。火有炎上之特性,即心的经脉之气是要向上向外的。但对于火性,是要有所制约的,那么谁来制约呢?五行中肾脏属水,用生克关系说,水克火。心肾则相互有所制约。肾也有一条经络——足少阴经,和心脏都属少阴。张仲景的六经辩证里,说到少阴病,指的就是心和肾共同的病。
  这样子说看能不能说得清楚一些:对于心脏来说,一、心本身脏器和经络可能有病,其病有过与不及两种状态。二、心肾之间相互关联,其关联不正常时会有病。关联不正常会有几种状态,一种是心强肾平,一种是心弱肾平,一种是心平肾强,一种是心平肾弱,一种是心强肾弱,一种是肾强心弱。每一种强弱程度还不一样,所以病情会有很多表现。
  比如,由于情绪波动,心经之气强(过者均是邪气,虚者均指正气),但此刻肾是平的,这时候人可能表现为我们说的上火,心经的火热之气上炎,灼伤络脉,会有疮疖,过几天就会消失,这种现象很多见。由于经络相互联系,这种火热之气还可能窜入别的经,影响其它脏腑的功能。
  另外,如果心是正常的,而肾经之气不足,那么相对而言,火还是要有的,这时候就是虚火。虚火的火和前一个火在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于中医来说,是要认真区别开来的。比如是虚火,虽然有时候用清热泻火药也可以见些效果,但最终却是要伤害到正气的。分不清楚就可能用了苦寒泻火药,分清楚了就会用滋肾的药。这两种结果大不相同,所以做医的,要小心又小心。
  
  仅从这一个小例子看,中医还是很复杂的,要做个好中医并不容易。只是心肾的相互关联就有这么多种情况,再加上心经与别的经络,肾经与别的经络的关联,情况又要复杂的多。
  为什么很多心病的症状,中医会从肾去治疗呢?就是因为,其原因在于肾,而非心。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23:35:10
      前面说到过“神魂魄意志”,其中的“神”是由心所主,“神”也寄住在心。“神”还有个外在的控制和调节按钮,就在足太阳经的背腧穴上,那个穴位叫“神堂”,同理,还有“魄户”“魂门”“意舍”和“志室”,可以说都是居所的意思。正常的情况下,五志是要各安其处,如果离了住所,那就有问题了。
  如果神不在那个位置了,人会怎么样呢?最明显的是精神病人,眼睛里没有神,这种感觉大家都有。可是,刚才不是说神住在心吗?怎么要从眼睛看呢?这是因为,上面我们说的那条心经,有一分支,是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就是说从心脏那一块出来,沿咽喉上行,进入到眼睛里。这条分支常常出现火的症状,比如,人上火以后咽肿痛,眼眵多。这都是循经的病变。神也是透过这条通道,从心至眼睛里,所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也是符合中医理论的。
  由于心火过大,神不能安然地居住在心里,人就会不平静,失眠多梦,易惊不宁。如果神彻底地跑出了心,人就失常了。有时候,别的经络的火热之气也会窜入心经,比如胃经的火。胃和大肠经属阳明经,很容易生热,生热之后会导致大便干燥,越干燥热越多,其火热之气窜入心经,神就会跑出居所,这时候人也会失常,表现为不认亲朋好友,打人骂人,脱了衣服满街乱跑,还喜欢跑到高处。这时候就不能去治心病了,因为,病在阳明胃和大肠。中医就用大黄和芒硝泻下大便(大承气汤),胃经的火消了,心经的火自然就没了,神又会回到心,人就正常了。
  这么看来,中医还是挺科学的,关键问题要看你能不能分清楚病因。

作者:piter816 回复日期:2010-02-10 23:48:46
      顶下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0 23:57:41
      感谢网友的支持,我也相信中医会有辉煌的一天。
  
  心不仅主“神”,心还主血脉。所以血脉的病,也是心的问题,这里包括了心包络。象现在的冠心病,西医可能认为是动脉堵塞,但中医辩证常常是辩出为何堵塞这个因。
  有时候是因为火,就象前面说的那些实火或者虚火,如果不能及时清泻,慢慢地会影响到血脉,血会过热。还有和火相对的,如果肾气不正常,导致水气泛滥,就会影响到心的经脉之气。还有,肾的阳气不足,人体的血脉就会变寒,流通不畅。所以,有热有火就及时清泻,水气过多,就要温化,寒气重就要补肾之阳气。中医都有成熟的方剂,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专论胸痹的,很多就是当今的心脏病。
  在中医中,肺与心血,肝与心血,脾胃的水谷精微与心血,都有很多联系,仅一个心脏方面的病,中医会如上述那样去一一辩证,然后治疗。这不能说中医是在忽悠吧,问题还是要看我们能不能学好。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1 00:13:03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10 22:20:54 
   ,,,,,, 
     我記得我的老師說,一個人得病死去不是最悲慘的,真正最慘的是,本來不應該死的,被一步一步治到越來越虛,看這這樣的家庭耗盡了心血積蓄最後還是走掉。
  --------------------------------------------
  我就曾经看着两位亲属这样子被治疗的,那段时间我夜以继日地学习中医,希望自己能够有能力帮他们。
  现在我明白了,就算我学得再好一些,可由于大家对于中医的误解和对于现代医学的迷信,或者说由于现代医学的强势,我还是无能为力。
  “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足云哉!”    《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之心脏病学》第三章“冠心病”中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asclerotic heart disease),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阴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这就是网友SB想要的冠心病的定义吗?如果要这种定义,随便在网上就能搜到。我想告诉这位SB网友,我读西医的书也是因为对西医好奇,但读过之后觉得太浅显了。就象“冠心病”,心病是果,心肌缺血是因,然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的因,但粥样动脉硬化的因是什么?不知道。中医则不同,希望你能认真地学一点知识,再来参与讨论吧。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11 13:21:55
      转载相关资料:
  
  反击“龙胆泻肝丸事件”
  
    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再次被国内媒体追杀为致肾损伤的“有毒中药”,引起舆论纷纷责难中药。事实上,1992年,比利时“苗条丸”致减肥患者肾损伤事件中,比利时医生就把棍子打到了马兜铃酸身上,认为是“苗条丸”中一味中药——防己(含马兜铃酸)所致。2002年,美国FDA在“至今未收到类似不利事件的报告”的情况下,命令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结果多达70余种中药材被列入黑名单。据业内人士介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仅仅因为词干有牵连,使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也遭到牵连。在这个过程中,,比利时“马兜铃酸肾病”名称也演化为英国的“中草药肾病”直至美国的“中药肾病”。十年中,没有人或组织站出来辩解,究竟这些肾病是不是中药所致,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还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中药产业真要“默默吞下苦果”?
   就在国内媒体此次“发难”后的一个多月,终于有一个来自“民间”的声音站出来了,“反击对中药不公平、不科学的态度和舆论”。4月2日,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有关研究所、中信所有关课题组和一些行业协会、学会的十数位中医药界专家对“龙胆泻肝丸事件”进行了激愤的反击。
   “药之害在医不在药”
   “药之害在医不在药。龙胆泻肝丸事件的本质是外国人不懂中医、乱用中药造成的,是国内一些西医未按中医理论辨证用药,而是辨病使用造成的,不能怪罪中药。”77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医基础研究所前所长陆广莘激动地说。他的观点可以说是与会演讲者的共识。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对此,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岳凤先研究员指出,中药的正常用法是指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正常用量,指药典规定量,尚可参照古代用量。而现在出现的龙胆泻肝丸致肾毒性,并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而是按西医理论,并长期超量服用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不良反应,不能宣判龙胆泻肝丸是毒药,不能因此责难中药。中信所贾谦研究员指出:中医历来“聚毒药以供医事”,并非有毒就不能使用。不能因医术问题而怪罪中药,也不能因西医使用出现问题而怪罪中药,禁用某一中药。
   多位专家更在研讨会上指出,西方国家针对龙胆泻肝丸的责难,从深层次上分析,是一种文化歧视,更是一种市场之争。
   “有毒中药”命悬一线
   由于中医药历来有“聚毒药以供医事”传统,中药当中有毒的不在少数,像马钱子、附子、蟾酥,甚至尽人皆知的剧毒品砒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是一味不可替代的良药。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专家周鹰指出:一切中药,如不能正确把握应用标准、尺度,皆可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中医用中药可避免其毒副作用的出现,因此,应用中药为人治病的前提,是要通晓中医药理论及应用方法。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胡世林表示:必须十分重视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但不能简单禁止、回避。在科学、全面地评价关木通的医疗价值之前就取缔使用,似欠妥当。岳凤先研究员则表示:“龙胆泻肝丸尚未经中医临床组织再考察情况下,同意去掉关木通,后患无穷。”更有专家呼吁,如果按西医标准,而不考虑中医君医佐使、辨证论治中药复方减毒增效的作用,禁用这些“有毒中药”,长此以往,中医大夫将无药可用。
   民间有句俗话:“是药三分毒”,不论中药西药、概莫能外,关键是如何合理使用。像西药“反应停”曾致7000名儿童畸形,但并未遭禁,只是注明“孕妇慎用”。四环素损牙、链霉素致聋、洋地黄超量致命等等,医学界也不是简单抛弃,而是宣传、防护、合理使用,减少其不良反应。由此看来,在对待不良反应方面,西医要稳重、科学得多。专家呼吁对待中医的不良反应事件也应采取这种科学的态度。
   岳凤先研究员建议,在中西医两种医药学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应分头管理。周鹰则指出:“把中药作为非处方用药,让不懂中医理论应用的大夫或病人随便任意选用,是政策上非常大的失误。”
   面对龙胆泻肝丸事件,专家们建议应组织多学科专家对含马兜铃酸的中医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权衡有效与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的轻重。面对类似的问题,应由政府牵头,组建快速反应部队,从学术上加以澄清和说明,并密切留意国际间的动向,全面维护中医药文化。
   有关专家表示,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中医药界不应再“沉默”了,否则,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贻害无穷。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1 20:25:32
      中药的"木通"和"防己"后来有两种,一种是关木通一种是川木通,一种是汉防己,一种是木防己,正品的木通和防己都不是马兜铃科的.
  中药一是讲究正品,不可误用;二要讲究道地药材;三是讲究按六气采药,四要讲究炮制。中医看似模糊其实严谨,人们不了解就是了。马兜铃科的关木通有毒,对肾有害,这在《中药大辞典》中早就有说明,不知道为什么制药企业却在用?
  我买中成药一般选同仁堂的,没办法,也许这家老店还保留着一些炮制的规矩。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2 22:22:26
      前面说过,脉诊只是中医诊法的八分之一不到,而且还属于“巧”的低层次,但在如今的中医诊疗实践中却越来越被看重,甚至是被误解和神化了。有个朋友带母亲去看中医,大夫问她,你哪儿不舒服了?老太太一言不发,只等人家给把脉。出来的时候对儿女说,他是中医大夫,干吗要问我。误解如此之深,那你做中医大夫的,若说是不会把脉,那怎么能成呢?
  我们常听某人说,某某处的大夫很神,把脉如何如何准,但我却没缘遇到。我遇到过一个在中医院里挂靠的大夫,诊室里供着一个不知道什么神,给人把完脉之后说,因为你的先人杀过狗,所以你才有今天的这个病。还有一次,有位朋友去一家祖传医那里看病,回来说,好厉害,两个人一起给把脉,一人把左手一人把右手。
  中医大夫如果不把脉,那就不是中医大夫了,所以,做中医的,必须要给人把脉,不管会不会,都要做出一副样子来。实在不行,就得靠察言观色,去尽量猜个大概,再说得模棱两可些,然后等病人判定结果对错,一般情况都是有对有错。其实这里面的察言观色,也没什么错,那就是望诊、闻诊和问诊,说是猜,其实也是一种收集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的过程。本来正常的四诊,只是由于医者少了底气,竟被病家的期望与自身的虚荣牵了鼻子,完全乱了章法。这样的中医是不是很多?说实在的,我就曾是如此,这些也正是个人的体会。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2 22:56:14
      初学脉诊时,读得是中基教材,背的是濒湖脉学,还在手腕上标记着左寸心右寸肺。那时候感觉自己挺聪明,学得很快。浮脉主表病,沉脉主里疾,数为热,迟有寒,好简单啊。没事的时候找人摸摸脉,半真半假,偷偷地体会一下,别说,还真是挺灵的。比如说,见人右关脉明显沉弱,便说,你脾胃不好。真说对了,人家很是叹服,自己也沾沾自喜。但后来发现,这毫无意义。就说刚才这例子吧,是说对了,人家承认胃有病,并告诉说在大医院检查过了,是“浅表性胃炎”或者“胃溃疡”什么的,希望能给调理一下,此时我就会茫茫然而不知所措。那,这样的脉诊,又有多大意义呢?
  于是,就留心于脉诊,可这些年来,几乎读遍了所有市面可以买到的关于脉诊的书,却是越读越不明了。我懂的,每本书都写了,我不懂的,想求解的,却没有人谈。左右两手寸关尺,六个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定位,至今没有定论。
  而当我读《内经》中的脉法时,却感觉很朴素,与后世的脉法区别很大。《伤寒论》中脉论更多,也与后世不同,且又比《内经》脉法细化了许多。可遗憾的是,汗牛充栋的医书中,不见有人详论仲景的“平脉法”,到目前为止,只听过刘渡舟讲“平脉法”的录音。
  或许,是我太笨。或许,后世的脉法有重大的误区?不得而知,正在学习中。寸口诊脉取代三部九候诊脉好象始自《难经》,仲景时代还是有趺阳脉和少阴脉的。这种变革确实使诊脉变得方便了,但是,首先我们要学明白那这种方便才有意义啊。有人说脉诊之难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可我觉得,根本是指下并不难明,而是心中先不了了。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2 23:02:51
      希望对脉法有体会的朋友给予指点。

作者:升华中 回复日期:2010-02-12 23:03:06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2 21:35:33
  
    浏览一下,天涯里关于中医药的贴子还真不少,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大家争论不休。看来看去,越觉得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因为,有许多反对中医药的人,连中医是什么都没弄清楚,便以科学的名义加以批判,甚至根本不看你贴的内容。这世代,好象说科学就是理直,说玄学就不气壮似的。其实我从一开始便尽量回避很多玄的东西,但中医药就是挺玄,是玄妙,所以才难懂。
    如果我不是因为坚持着读了几年艰涩难懂的《伤寒论》,然后忽然有所悟的话,我也会在学了几十年中医的情况下,对中医药失去信心甚至否定中医药。而现在,在这里发贴,就是想把那偶然所悟,告诉大家,因为,那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健康。
    所以,我们还是多写一些交流的内容吧,信者可以参与讨论,不信者有人家的自由。
  
  =============================================================================
  
  名师难遇,退而求其次,楼主能交流多年学习心得也十属难得,这也是创古人之未有的新学习方式。
  
  
  “约哈里之窗”--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Ingram)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此理论被引入到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约哈利窗理论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发现盲点、开发潜能。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秘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
  别人知道的信息 │ Ⅰ开放区域  │ Ⅱ盲目区域
  ────────────────┼──────────────┼────────────────
  别人不知道的信息│ Ⅲ隐秘区域  │ Ⅳ未知区域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2 23:19:39
      让我们欣赏一下仲景的脉诊吧:
  这是太阳病篇里的条文——
  
  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太阳病,下之后,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这是“平脉法”中的条文——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则面色黄;荣气不足则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13 00:51:24
      由于脉法没弄明白,所以在实践中,我更多地依赖于问诊,靠症状凭逻辑去分析,再结合望诊,特别是依赖于望诊中的舌诊。少了脉诊,是一大缺憾。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学艺不精,疗效自然不佳, 这不是中医的问题,而我本人的问题,可能反对中医的人会以此而嘲笑和批驳我以及我坚信的中医理论,但我知道,我已隐约见到真正中医的路径,我不会动摇,而是要更加勤奋地探索。
  
  说点失败的例子吧,市面上的书中少有人专写不成功的医案,而我们却最需要失败的例子。
  
  有位朋友挺相信中医,因为身体不舒服让我给看看,主要症状就是心口不舒服,用他话说,心里空空的感觉,有气短,还有胸闷。我摸了半天脉也没有收获,特别是左寸脉,也没有明显的异象,整个脉象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不浮不沉不紧不快不弱不细的,以我的水平根本看不出问题所在,另外,他还有一侧头痛。望闻问切至此,我也辩不出个头绪,就这水平,怎么敢称医?可怎么着也得有个说法吧,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舌诊,舌诊还真的有所发现,前部中间舌质有明显的塌陷,按我所学的区位划分,就在脾胃之上心肺之下的位置,这算什么呢?只好算胸了。塌陷就算阴不足吧,可是,不足的是什么阴?是血是肉?是心是肺?不得而知。
  想想六经提纲,与此不挨边,三焦辩证,气血辩证,经络辩证,竟是统统都用不上,只好含糊其说,再建议找个中医好好看看。真是惭愧,如果中医都是我这等水平,那如何让人信任中医呢?
  事过很久,此朋友病情有些严重了,就是动则短气憋闷,有气堵在喉间,恰好遇到我,又让看一看。因为他多年来没少找过西医,却查不出病因,去了中医院,还是西医那一套,也到个体中医处,吃几付药也不见效,这种情况下,我说试试吧。
  这次诊脉有所不同,毕竟我不断地在学习,会有些进步,感觉两寸脉有些浮,再就是感觉关尺部脉体与肌体组织分界不清,这种脉象常见却不知算什么。但脉诊至此仍然帮不了什么大忙,只能将寸脉的感觉理解为气堵在上面。
  那就用点理气下气的药吧,吃了几付,再去问问,气堵的感觉好了些,把脉也能感觉寸脉舒缓了,可其心里不舒服的感觉没有改善,想想胸痹条文,不象;是虚证?也不是。有痰?证据不足;瘀血?没依据。
  再用六经六证吧,象是少阴病,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其脉不细,也不欲寐,心里不免动摇,刚学六经,免不了要局限于此。
  结合四诊,还是认为水气为病的可能性大一些,想用真武汤,又不把握,那用苓桂剂吧,平和些,没风险,吃了几剂却没效果。后来感觉自己的水平实在对不住人家虔诚,只好知难而退。
  
  学医至此种境界时,也挺苦闷,脑子里书不少,临症却总是乱作一团。不得已,退回来再学。由此而来的每一次的进步,都有着病者的功劳。
  
  我想,我上面的状态一定不是个别现象吧?如果学医者不能勤求古训,思研经旨,那必是下工庸医,长此以往,病者失望,自己都没有信心,中医还如何不被人骂。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13 11:44:29
      真佩服樓主在這麼多困難下能堅持這麼多年。
  
   剛剛接觸中醫的時候,自己看了很多資料,給自己把過很多次還是沒有感覺。
   我第一次對脈診有直觀地體驗是兩年前聽JT老師在講傷寒論一開篇,講桂枝湯證的時候,因為要講什麽是“浮脈”,只好先穿插講點脈法,關,寸,尺講完,先讓大家把自己的右手關脈,大多數人都剛剛吃好晚飯,就很清楚地感覺到右關很大的一團。(有興趣可以自己試試,滿好玩的。)
   後來第二天一早就抓了個同事來把脈,平時脈很細弱的人,右關好大好突出有力,我就問她是不是早飯吃的特別多,她說是啊今天吃了一大碗雞鴨血湯還有生煎包,好脹。然後驚呼神奇。
   我當然知道自己的斤兩,那時候才剛開始學傷寒論呢。
   到現在學了大概有3年多了,脈法還是沒有太大進步,還是停留在只能把出飯是不是吃的太飽,有沒有心情不好,生悶氣,或者很明顯的三陽感冒證,或者很明顯的血虛,或者MC快來了,其他也沒有太大進步。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13 12:00:37
       後來又在民間中醫論壇有幸認識了一些同道,有幸得到紫極先生的一些指點。但是發現這些老師都很篤定,不急于教脈法,只在講症狀的時候要涉及了才帶到一點。他們都覺得就算你把自己練成把脈機,能準確說出病人的症狀,但是治不來有什麽用呢。
   老師們都那麼不太起勁,我也漸漸打消了想練成“神脈法”的熱情,還是一步一個腳印把基礎的東西學扎實點再說吧。
   JT老師甚至想了一個很極端的練法,說如果你想只想練成脈法,可以到醫院的候診室門口,和排隊的人聊天,這個月到腎病專科排隊,聊著聊著人家都願意給你把脈,還會跟你傾訴他不舒服的地方,大家還會交流化驗指數,三個月下來把幾百個脈,說不定連人家多少指數都可以把出來了,後面幾個月再換胃病科,在換其他科.....前提是你要自己回家吃很多補藥,撐得住病氣。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13 12:14:19
       所以這幾年下來對脈法的熱情也漸漸淡了,在傷寒論裏面,脈法也只是在抓主證的時候做為輔助確認手段的。
   而且要練脈法,除了要讀書,還要實踐。在給病人把脈的時候,會和病氣產生感應,輕的話只是淡淡的不舒服,重的話很快自己就病了,我覺得我的身體撐不住。
   同事們知道我開始學中醫以後,沒事都會來找我把脈玩。記得有一天,連續給三個MM把脈,都是尺脈沉細弱,關脈都有點弦細。把完了以後就立刻覺得手發冷,人很虛弱的感覺。
   還有一次一個同事感冒了,把手伸過來讓我把脈,我仔細體驗了一會,就說,你是不是頭暈,蒙蒙的,太陽穴有點痛,喉嚨痛?
   她說是啊是啊,好神奇啊。我說神奇什麽,因為我現在也在痛啊。
  
  

作者:没有如果只有但是 回复日期:2010-02-13 13:07:57
       這些切身感受都讓我覺得脈法確實不需要急于練成,還是先打好基本功,把書讀好了。同時把自己調養的正氣充沛一點才行。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嘛。
   不僅是把脈,針灸也是。艾灸對施行者要求不高,因為艾本就是芳烈除邪的,艾火更能夠行陽通絡。但是下針就有要求了,一定要醫家自身有正氣。這個我也是吃過苦頭的,有一次媽媽忽然又吐又拉,我給她下針,捻針得氣以後很快難受就消失了,留針的時候她還舒服得還睡著了。我做完整個過程的操作以後,好累好累,好像剛剛背了五十斤大米爬樓梯一樣,腰虛虛酸酸的。
   還有一次媽媽喉嚨痛,給她下合谷,下針以後,她叫起來“啊,好脹好脹”,喉嚨痛變成隱約痛,我這裡立刻開始咽喉又干又痛了。
    所以我們這些愛好者如果將來真的打算出來給別人治病,在悉心鑽研醫書的同時,一定要平時進行一些鍛煉,自己正氣強一些,不但對治療有幫助,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自我保護。比如站莊,打打太極拳,八段錦之類。
   樓主前面感慨在現代的脈法很難練成古代名醫大家的水準,我覺得可能古代的名醫在研習醫術的同時可能還有一些靜坐導引練氣的保養功法,所以他們在氣的層面的感知力比我們現在一般人強一些。
   另一個因素就是“熟能生巧”。可是要做到“熟”那需要多少把脈的量,如果只是業餘學習,不是從事醫療工作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只給親朋好友看看,遇到的症狀也非常有限,起碼說明我們還擁有平淡安穩的生活,你看醫圣家族兩百多口人,在瘟疫的年代十年之中就去了三分之二,歷代的許多名醫在成長為大醫的歷程中都經歷了許多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我覺得醫術練成慢一點,沒有這樣的促進“機緣”也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总是有人把“术”的范畴的东西和“医”和“道”的东西混为一谈。
  
  我若说:木生于春,秀于夏,枯于秋。有人会说,松柏不枯于秋。看似正确,其实错误。松柏同样枯于秋,因为这里的枯,不是枯黄,而是停止生发进入收敛。于是变成了一场文字官司。还有人会说:我家的花四季常发。这还是看似正确,其实谬误。因为我说的春,其内涵是温度湿度等指标达到某一状态,你家环境如春,花木自然就常发不凋。这又将是一场口水战。
  
  这种争辩没有意义,如果此理不通,如何能信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