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英道馆实战训练视频:美中小学语文教育目标浅解——赴美教育考培随笔3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1:38
我在前文中说过:美国的“语文课标”和我们的“语文课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仔细看过来,我们的“语文课标”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般认为,这样提是我国意识形态决定的——课程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这样一来,一门为人的“未来生活生存”而需要掌握的工具性课程,自然也就会承载更多的东西。值得一说的是,我们“课标”的编制者们在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列时,把“人文性”放在“工具性”之后,我个人觉得词序还是微妙地体现出了“课标”研制者的苦心——也就是仍然突出了“工具性”。
仔细研读美国的一些“语文课程标准”对总目标描述,我觉得他们着重强调了四个方面:
第一,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获取信息和提升理解能力。
美国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能够收集信息资料,甚至收集人的思想(观点),强调在收集过程中能发现事物的关系(不孤立地认识事物),能够形成正确的概念(建立正确的概念有助于形成判断),能够运用在文本阅读中、在与人交往中获得的知识,还要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约定俗成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规范。通过“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他们着力强调的。
第二,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阅读文学作品(美国的、世界的)和自我表达以及艺术创作。
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意思:
一是强调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阅读,而阅读的内容是“文学作品”。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他们希望他们的小公民能够通过本国和本国以外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去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生活,学习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实际上也是对语文人文性的强调。
二是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表达是两个层面的,即自我表达(与人交流、自我宣泄等)和艺术表达(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主张)。 “艺术表达”虽然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但这一要求比我们课标对表达要求高了不少。
第三,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这是一个和我们的语文教育有着天壤之别的要求。这也是一直在进行求同的中国教育应该反思的问题。
所谓“批判性分析和评价”,我觉得实际上就是“批判性阅读”。美国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从阅读的起始点,就要学会在阅读中进行批判性地学习吸收,就是不仅要会吸收,更要会批判性地吸收,就是不搞死记硬背、不强调求同,却对鼓励求异。美国人觉得,批判性阅读才是阅读的硬功夫,才是最有质量、最有品位的阅读。在美国的这些天里,我们通过听介绍、看课、看活动了解到,美国的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也是常用的训练方式。美国的“批判性阅读”是贯穿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的,这句的话说得似乎还不够准确,应该这样说才更符合美国人的意思:为了进行“批判性阅读”学生才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当然,学生在“批判性阅读”中进行“批判”和“评价”表达时,尽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语言表达还是有规范要求的。
我们的考试教育决定了:哪一所学校,哪一个教师,哪一位同学,哪一位家长,都不会进行批判性阅读,也不敢进行。
第四,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流。
这一条与我们语文教学要求还是比较相似的,学生学习语言,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是为了要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但我们的听说读写训练总是落实地不好,这集中表现在我们的语文课过多地关注“说了什么”,而忽略了“怎么说”,而我们的表达则又常常失去了对象,不知道对谁说。而美国的听、说、读、写是强调为了与社会成员互动交流的听、说、读、写,不是空对空的没有用也用不着的花样,他们的那些诸如“谈谈二战”、“韩战研究”等话题应该都属于这一类型。我想:美国人的公民意识在这样的交流中也是得到了强化和铸造的。
由此可见,美国的语文课程总目标是开放式目标,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仅依赖教科书获得的,而使用、交流、互动是一条更好的途径。这样的语文教育目标要求下的语言学习,才是满足学生今天和明天的生活生存需要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