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赵云赛尔号解析:文言散文:古代议论文的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51:30

2009届新课标语文考点预测

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

考点18:文言散文

§18.2-3 古代议论文的阅读

一、考点介绍

古代议论文在古代散文中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辩、说理的特点,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的瑰宝。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虽然小一些,但它毕竟给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其难度明显高于记人叙事的文章。考生在阅读时首先要有议论文的常识,注意用议论文阅读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

二、高考真题

(一)【2004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6分)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__。  (2分)

(二)【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B.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勾践说于国人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善则善矣                  D.  舜不穷其民力

     此则寡人之罪也                樊哙侧其盾以撞

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三)【2005年福建卷,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下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柔。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候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①杨子云,即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          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      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没:淹没、遮掩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肝胆为之悼栗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C 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 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    ) 

   ①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预之虞   ②屡从大将北征,有劳 

   ③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④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 

   ⑤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           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第Ⅱ卷(共126分)

三、(20分) 

9.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2分)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3分)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3分) 

(四)【2005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22.作者以兵家术语口口口口来阐述为文之道。(2分)

  23.根据文意,"笔奇"("笔翻空则奇")、"词畅"("词旁搜曲引则畅")的含义是(4分)

  笔奇:

词畅:

  24.对"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对于其中所含意蕴就可以一览无余。

  B.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可以充分开掘其中的意蕴。

  C.反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就可以发现原先的题目缺乏深刻的意蕴。

D.反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会发现原先的题目不够含蓄。

25.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    与        两个方面。(2分)

26.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请说说理由。(3分)

(五)【2005年天津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

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夜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C.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 太子乃与见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④

14.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

     

(六)【2005年浙江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n仍):磨擦。②鹢(yì0: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矧(shěn):况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以卖州县者乎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四海之大,有几人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06年湖北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徙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捷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與,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子,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注]①涉步:涉及、从事实际事务 ②果马下: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县行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徙高谈虚论                   徙: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利

C.至乃尚书郎乘马,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文羁旅                       羁旅:寄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A.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出则车與,入则行步

B.肤脆骨柔,不堪行步

   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C.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D.体赢气弱,不耐寒暑

     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

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

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4页,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4分)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4分)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分)

(八)【2006年湖南卷】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    译文,

(九)【2006年上海卷】(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牑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22.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3分)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24.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25.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2分)

26.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3分)

(九)【2007年安徽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译文: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译文: 

(十)【2007年北京卷】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鑱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①镵(chá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弗能正也 正:正确
    B.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上唱而民和 唱:倡导
    D.察其党与 察:仔细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被创流血,至难也/碧水东流至此回 

B. 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若风之摇草木
    C. 百工维时,庶绩咸熙/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D.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①③⑤ B.①②⑤C.②④⑥ D.③④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十一)【2007年湖南卷】三、 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①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仇齐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害:妨害   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

     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C.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 故燕王欲结于君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14.原文说“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此”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答。(3分)

      

(十二)【2007年江西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催 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日:“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⑥,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xiāo)腹:空腹。⑤躧(xǐ):踩,踏。⑥蠲(juān):减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B.如是而后赋可完 完:结束。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连年。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阳城以拙蒙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 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

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 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

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⑥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3分)

(2)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3分)

(3)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4分)

(十三)【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②较然:明显

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

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__________(2)__________

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十三)【2007年天津卷】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注]一足,信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Ⅱ卷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十四)【2007年浙江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B自恨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

C畏其敏 畏:担忧。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梅以曲为美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 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十五)【2008年湖北卷】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

10.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卜地官山之阴  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

C.俾无有所与  俾:使

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

(十六)【2008年上海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①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予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曰:“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22.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

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

24.“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_。(1分)

25.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__   (2)__

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

(十七)【2008年天津卷】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 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 何以易之                    易:改变

D.  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 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13.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 本卷共11小题,共108分。

四、(18分) 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                                                           。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                                                            。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

三.名校试题

(一)【安徽丹阳中学,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邻 女 说

[清]戴名世①

西邻之女,陋而善嫁。东邻有处人,贞淑而美,无聘之者,乃过西邻而问焉,曰:“若何以得嫁?”西邻之女曰:“吾有五费。”曰:“可得闻乎?”曰:“发黄费吾膏②,面黠③费吾粉,履阔费吾布,垢多费吾藏④,人来费吾荼。”曰:“若何以得嫁?”曰:“吾嫁士,吾嫁商,吾嫁工,吾嫁佣保,吾嫁乞丐。”曰:“有陋汝者,奈何?”西邻之女竦肩枭颈⑤,粲然⑥捧腹而笑曰:“处女乃陋余乎?此处女之所以年二十而无聘者也。吾见人家女子多矣,类我;吾见丈夫多矣,无不类我。而孰得陋余而弃余?”处女曰;“亦有不类若者乎?”曰:“有不类我者,则处女已嫁矣。”

    处女俯而叹。西邻之女曰:“处女无叹,吾数处女之过失。自处女之长也,而鬻卖粉黛者过处女之门而不售;儿女相聚笑乐,处女独深思不与语;又不能随时为巧靡之涂妆。吾观处女态度,类有以自异者。处女将自以为美乎?世之所艳羡者,真为美矣。而处女无相逢顾盼者,处女将以何时得偶乎?且处女性情姿态如此,又不自媒,而傲然待聘,则处女过矣。处女诚换其故貌,易旧妆为新妆,倚门而笑,则吾有可以效于处女者;然又恐余门之履且满处女户外也。”处女变色,拂衣而起,趋而归,誓终身弗与通。

   [注]①戴名世(1653—1713):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少年才思敏捷,有思明反清思想。1702年刊行《南山集》,内容多载南明抗清之事,两年后以“大逆”罪被杀,此案牵连数百人,为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②膏:润发脂:染发膏。③黠(xiá):黑。④藏:通内脏的“脏”字,可译为肥皂。⑤竦肩枭颈:耸肩、缩脖子。⑥粲然:放肆大笑的样子。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聘之者。                       聘:下聘礼求亲

B.有陋汝者,奈何                  陋:认为……丑陋

C.吾试数处女过失                   数:数落,责备

D.且处女性情姿态如此,又不自媒    自媒:推销自己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处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组是(  )

①鬻卖粉黛者过处女之门而不售

②儿女相聚笑乐,处女独深思不与语

③此处女之所以年二十而无聘者也

④世之所艳羡者,真为美矣

⑤处女变色,拂衣而起,趋而归,誓终身弗与通

⑥东邻有处人,贞淑而美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对原愿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所谓的“处女”;实为作者自况,“邻女”则喻世俗:这里所表现的,不单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行,联系作者的思想,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B. 本文以对比手法为主,写“处女”的品格磊落,而“邻女”滥嫁,表现了清初士人对于国家民族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极能发人深省。

C.听了邻女的一番教导后,处女这才发现自己的许多地方有过失,决心改变自己,拂衣整袖后就立即起身跑回家,发誓这一生一定要通晓善嫁之理。 

D.本文写人很有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写邻女耸肩、缩脖子、捧腹大笑的不屑神态,还是写处女远离世俗、落落寡合的神情,都显得绘声绘色,形象宛然。

1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孰得陋余而弃余?(3分) 

翻译:                                                                                                                   

(2)而处女无相逢顾盼者,处女将以何时得偶乎?(4分)

翻译:                                                                                                                    

(3)然又恐余门之履且满处女户外也。(3分)  

翻译:                      

(二)【安徽临泉一中,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山之叟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鄂:通“萼”,花蕾。韡:音wěi,繁盛。

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其原,数日亦死 归:移回

B.客过而尤之曰 过:指出过错

C.请具砚削牍 牍:书版

D.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诚:确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犹奇于新也 B.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其若是,孰能御之

C.不自怒而怒花,过矣 D.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夫晋,何厌之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旧牡丹,是错上加错。

D.作者以牡丹的遭遇喻指封建社会中人才的遭遇,委婉含蓄地批评了封建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而对人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分)

        答:                                                                     

   (2)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3分)

        答:                                                                    

   (3)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4分)

        答:                                                              8.B(过:拜访)

(三)【安徽望江二中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   致:获得

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重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B.文章写鸟在白天有“虚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C.文章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月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欤?

D.文末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3分)

译文:                                    

                                               

(2)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4分)

译文:                                              

                                               

(3)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3分)

译文:                                          

                                        

(四)【湖北鄂州市期末,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题3分)

养  狸  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

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

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釭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

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椟⑤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痏⑥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⑦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醲⑧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⑨,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①爱:通薆,隐蔽。 ②趫(qiáo):行动轻捷。 ③黾侻跧:黾(mǐn):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缩。 ④釭(gāng):油灯。 ⑤韫椟(yùn dú):藏在柜子中。 ⑥痏(wěi):疮,伤口。 ⑦墉(yōng):城墙,高墙。 ⑧醲(nóng):酒味厚。 ⑨曜(yào):指日月星辰。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星合称“七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观虞人有生致者 致:抓获、捉到

B.其穿巾孔箱之患 孔:打洞,使动用法

C.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暴:轻慢

D.予以是益宝狸矣 宝:珍视,意动用法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我家”老鼠“恣横”的一组是

①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②或暂黾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③张爪呀牙,划泄怒声  ④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  ⑤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⑥甘醲鲜肥,又资鼠口腹矣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在新昌里的客舍,以前曾经是富庶人家的粮仓,所以鼠患为重,到处都是老鼠洞,天天都有老鼠频繁出入。

B.作者为了彻底杜绝鼠患,曾经花了二三十天时间掘地找鼠洞,但终究没有成功,以致烦心不已,而患了痒病。

C.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狸猫的存在,就算红墙白壁终究也会成为老鼠的家园,美酒佳肴终究也会进入老鼠的口腹,凭借人力,就是再劳累也没有抵御老鼠的办法。

D.文章结尾,作者用讽喻的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放纵小人横行和暴戾,其后果不仅仅是祸害人间。

四、(24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3分)

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3分)

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痏之忧,皆斯狸之功。(4分)

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福建莆田一中,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①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 :“ 若君者 ,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 ! 孔子删诗 , 自小弁之怨亲 , 巷伯之刺谗以下 ,其忠臣寡妇 , 幽人怼士之什 ,并列之为风 , 疏之为雅 , 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③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注】①馘(guó):指古代战争中为献功而割的敌人的左耳。②阃(kǔn)寄:统兵在外的人。阃,郭门的门槛。寄,托付。意即郭门以外的事委托全权处理,所以用来专指在外负责军事专职的人。③荐绅:士大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诋毁

B.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薄:减轻

C.予谨识之             识:记述

D.特悯其人,矜其志         矜:敬重

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交代了沈君与“宰执”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接下来不直接写沈君与“宰执”的正面冲突,而是将笔墨转到写塞外,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

B.文章揭露了当时官员玩忽职守、边塞军备松弛、将士畏敌渎职甚至残害百姓以冒功的种种现象,从而揭示出沈君文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积极意义。

C.文章全篇行文跌宕,寄慨深沉,既突出了沈君的忠烈刚直,也突出了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和重要价值,洋溢着对沈君人格的高度敬仰之情。

D.本文是为沈君的文集而作,却从沈君其人写起,表现其“古之志士之遗”的风范,突破了一般序文拘于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艺术特点等评介的窠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乎?

(六)【湖南娄底联考,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建炎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盲。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悲夫!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注]侯,称丈夫赵明诚。丞相指赵明诚之父。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葛天氏之民,指无忧无虑之民。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归赵氏          出嫁    B.亦复脱衣市易  易  交换

C.每朔望谒告出农历  初一    D.比至,果大服柴胡  接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忧患得失,何其多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她和丈夫穷心尽力搜索、整理金石书画的是 (    )

A.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

B.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

C.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

D.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13.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9分)

   (1)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2)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

   (3)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14.“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最后一段表现了李清照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七)【锦州市期末,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      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              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      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苟全性命于乱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 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Ⅱ卷(共120分)

四、(2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分)

译文:                                                                       

(2)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                                                                       

(3) 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                                                                       

(八)【汕头市聿怀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21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9.(1)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2)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四、考点预测

(一)文字介绍

古代议论文的难度较大,符合各种版本的课标教材增大文言文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的要求。考生要高度重视古代议论文的阅读。当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仍是制胜的法宝,要善于抓好教材,用活教材。

(二)考点预测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度之!”

9、 下列加点的字与所给例句中加点的“明”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A.至若春和景明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C.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D.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10、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  幼吾幼

百姓之不见保                          以及人之幼

C.  度,然后知长短     D.  吾力足以举百钧

王度之!”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B.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有复于王者曰                       D.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2、 下列对本文段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段选自《孟子》,文中孟子极力宣传了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指出“王之不王”是因为齐王没有实行仁政,而不是做不到。

B.文中引用了《诗经》的内容,借以说明推行仁政,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再推而广之,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C.“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互文的句子,意即“推恩”可以“保妻子”,也可以“保四海”;“不推恩”则保不了“四海”,也保不了“妻子”。

D.文段中突出运用了比喻、比拟、对比和排比等手法来加强说理的气势,正体现了《孟子》善喻善辩、咄咄逼人的语言特色。

13、把下列画线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 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 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 其孰为侵官邪? 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

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 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 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串等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    辟:征召,聘请

B.不惟其同守之同          同:相同,一样

    C.为不治矣                治:治理得好,太平

    D.幸而材从事              材:有才能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       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B.蔡君可拱而坐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C.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故序以送之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所导致弊害的一组是  (3分)

①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②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

③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④惟其守之同者多矣

⑤反是焉,则激

⑥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

A.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一个州的太守无权征召、聘用从事,一个读书人也不能自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则上下级相处不会融洽。

    B.作者告诫蔡君要明确作为从事的责任,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做事要有分寸。

    C.作者认为,在朝廷做公卿大夫的能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的都少有,更何况这些做州从事的人呢?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分析说理,说服力强。如古今聘用方式及其效果的对比,今之从事对待上司或“同”或“激”做法的对比等。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 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

    译文:                                                                     

    (2) 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

    译文:                                                                    

    (3) 脱然莫以为己事。

    译文:                                                                    

  

2009届新课标语文考点预测

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

考点18:文言散文 答案

§18.2-3 古代议论文的阅读

二、高考真题

(一)【2004年上海卷】  19.【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富”是名词用作动词。养:“试”是副词,的确、实在;“正”是使动用法,使……正。本题考词义解释。词义的解释,一是靠平时积累,掌握常用虚词、实词的基本义项和用法(包括活用),二是靠基本的语法分析,弄清某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1]小题中的“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动词,是"命名"之意。[2]小题中的“畜”是通假字,同“蓄”,是“饲养、养”的意思。

【答案】(1)命名     (2)养    (3)确实(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

 20.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考词的用法辨析。解这类题主要靠语法分析,当然也要有基本积累。B项“何为以公名之”是个疑问句,有宾语前置的现象,所以选定B项。A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是”; B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为“因为” ;C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是”; D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作、为”: A C D中的“为”都是动词。B项“为”是介词,因为。

【答案】B

21.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动手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第(1)句中“使”应解释为”假使”;“在上”指主持政权;“为理”指做法官;“安”表疑问,译为“怎么”。第(2)句“见”译为“被”,“暴”译为“欺负”,“与”译为“给”。把古文句子译为现代文,必须译准关键词,补出重要省略成分,理顺特殊句式,并使文句通畅。 (1) 中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的通顺;(2)中重点词:“见”“暴”“与”,兼顾被动句。这两句话都要翻译为假设关系复句。

【答案】(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22.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级。桓公以为愚公是愚者,有“桓公曰:‘公诚愚矣!’”为证。管仲不认为他是愚者,有“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为证。本题考理解判断。解这类题目,应当细读原文,抓住关键语句。从此题来看,应当选择C项。本题A项陈述显然错误:桓公并没有听懂愚公的真正意思,而管仲则理解他是对社会不满而故作愚语。

【答案】C

23.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信息的筛选,能力层级为C级。“请退而修政”是紧接“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因此“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狱讼之不正”现象的存在。“修政”的内容也当然是指法制建设。本题考理解归纳。此题答案要从文中提炼、推论出来。题目问的是管仲,当然到他的话中去找答案。从文中可知老人所“知”的,就是管仲所忧的,即“狱讼之不公”;“修”就是要变“不公”为“公”。

【答案】狱讼之不正  完善法制

附参考译文:

齐桓公外出打猎,追赶一头鹿,进入山谷之中。看到一个老者就问他说:“这叫什么山谷?”回答说:“叫愚公谷。”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回答说:“因为我来命名的。”桓公说:“现在看你的形态举止,不是愚人啊,为什么因为你来命名呢?” 回答说:“请让我告诉你:我从前养了一头母牛,它生了一只小牛,小牛长大了,我卖掉小牛买了小马驹。有年轻人说:‘牛不能生马。’于是牵着马驹离去了。邻居们听说了,就认为我愚,所以命名这个山谷为愚公谷。”桓公说:“你的确愚啊!你为什么给他呢?”桓公于是回来了。第二天上朝,把这件事告诉管仲,管仲正了正衣襟拜了两拜说:“这是我的过错啊。如果是尧做君主,咎繇做法官,怎么会有人去取别人的马驹呢?如果有别人像这位老者这样被抢夺,也一定会不答应。老者知道打官司断案不公正,所以就给他了。请让我回去整顿政治。”孔子说:“弟子们记着,像桓公这样的霸君、管仲这样的贤助,尚且还会有把智者当作愚者的时候,更何况那些才能比不上桓公、管仲的人呢!”

(二)【2004年广东卷】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B中的“巧”是“高妙”“擅长”的意义。

【答案】B  

12.【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A中的都是介词,可译为“对”。B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的作用。C中前面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D中的“其”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人物。

【答案】C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与判断。从文中容易看出,A项陈述的是中心重点。 

【答案】A 

14.【解析】此题是针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A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 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B 中的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意思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答案】C

15.【解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文言文翻译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

【答案】(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招颜回来(派人把颜回招来)。

(2)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附参考译文:

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你也听说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面色不高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也会有陷害别人的。”颜回退回。

过了三天,饲马人来陈述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把颜回招回来。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你询问东野毕驭马,先生你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回答说:“他之所以是颜回,就是这样。不值得去夸奖!” 

(选自《 孔子家语· 颜回》 )

(三)【2005年福建卷,二】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用法。C.“工”在此处应当理解为“巧妙,精巧”。

【答案】:C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为”,介词,由于,因为/介词,被;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原因,因为;C项“而”,连词,都表示转折,可是;D项“焉”,代词,代“志”/语气词,无义。 

【答案】C 

7.【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②是他人蜀的原因;⑥与山水无关。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中的“有财富”,在原文中没有体现,不能看作入蜀的必要条件。 

【答案】:A 

9.(1) 【解析】本句的重要词语“王”和“亡”。王,名词动用,可译为“称王”;亡,身亡。 

【答案】: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 【解析】本句的重要词语是两个“于”字。第一个“于”字表明本句是被动句,可译为“被”;第二个“于”字,可译为“向”。 

【答案】: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3) 【解析】本句的重要词语“解”和“东”。解,突破重围;东,名词动用,向东而去。 

【答案】: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后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四)【2005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22.【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有“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据此可作答。

【答案】避实击虚

23.【解析】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翻空“中的“空”与“实”相对,意为“空灵、不呆滞、灵活”。

【答案】笔法灵活出奇 引经据典,贴切通畅 “旁搜曲引”意与“旁征博引”相近,为“引经据典”之意。

24.【解析】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题干中重点词语是“周索”“题”。索,思索、探索;题,承上文,即作文的题目。据此可判定A、C、D三项表述不准确。

【答案】B

25.【解析】此题考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 原文前五句谈写作技巧,第六至第八句谈审题立意,后文再谈写作技巧。

【答案】审题立意写作技巧

26.【解析】此题考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以数言了之”是对“他人所数十百言“而言的,“排荡摇曳”是对“他人数言”而言的,正所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

【答案】因为两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

   译文:古代大将的指挥才能,大抵由天所授予。然而他们面对强敌却能取胜,原因都是先了解敌兵部署的虚实,以避开实力攻击虚弱部位作为百战百胜的法宝。文士作文,难道不是这样?文章立意能出人意料则巧,写作的风格能一反平实则奇,文章布局能打破常规则险,用词能广泛搜求吸取则流畅。虽然古今名作很多,也绝没有写不出硬写、就事论事、平铺直叙,而能称为好文章的。所以一个题目到手,必须静心思考题目的主旨所涉及的范围。从实字探到虚字,由有字句处,探到无字句处。这样做了之后,再周密地探到四面八方,使题目内涵清清楚楚。弄清题意动手写作时,别人用数十百字还未能表达完的,我用几个字就写完它,等到篇幅完了,反而觉得有数十百字在笔下,言虽尽而意无穷。对于别人几个字可写完的,我则写上数十百字,铺陈起伏,摇曳多姿,等到写完,反觉得纸上不多一字,这样何必担心文章未达到说理清楚、语言畅通、神完气足的地步啊!这就是避实击虚之法。大将军用它作战,文士用它作文,纵横天下,有此足够了。

(五)【2005年天津卷】11.【解析】第11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应解为“图谋”。解析参看译文。

【答案】A

12.【解析】第 12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中的“于”,前者翻译为“在”,后者翻译为“到”。B项中的“之”,前者为代词,代指“让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击剑”,后者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中的“与”,前者为“和”,后面省略“之”(庄子),后者为“结交、帮助”。

【答案】C

 13.【解析】第13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信息的筛选能力。①项“庄子当能。”  是 “左右”的话,不是“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②项“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是间接表现庄子的机智。

【答案】D

14.【解析】第14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分析概括能力分析见参考译文。

【答案】B

  15.【答案】(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附译文:  赵文王酷爱剑术,各方精于剑术的人蜂拥而至,因剑术而成为门客的超过了三千人。赵文王整日少理国政,让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击剑,每年死伤都在百余人以上,可赵文王依然乐此不疲、不能满足。

如此整整过了三年,赵国的国家实力日益衰落,各国诸候纷纷图谋攻取他。对于这种严峻的形势,赵太子悝虽然十分忧虑却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他对近侍的人说:“谁要是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剑,我赏他一千金。”左右的人推荐说:“庄子可以胜任。”

  太子派人携千金去见庄子,庄子并不接受,而和使者一同去见太子,问:“太子有什么吩咐,为何赐我千金?”太子回答:“我久闻先生明达圣贤,诚奉千金以犒劳先生的仆从。先生不肯接受,我无话可说”。

  庄子说:“据说太子准备让我去说服赵王,阻止他对剑术的爱好。但是,一旦我对上劝说而违逆了赵王的心意,对下自然也就不合乎太子的旨意。那么,我自身就会遭到戮刑而死。倘若这样,我怎能还用得着金子呢?反之,如果对上我能够说服赵王,对下又能合太子意愿,那么,我在赵国想得到什么难道还会有困难吗?”

太子说:“是的。父王所接见的,只有精于击剑的人,他们都是蓬头突发、低垂帽子、粗实的帽缨、短厚的上衣、瞪着眼睛且喘着粗气连说话都困难的人。如果先生穿着儒士的衣服去进见,事情肯定会弄糟。    

庄子说:“请为我备好剑士的服装。”

 过了三天,庄子与太子一道穿剑士服去拜见赵王,赵王抽出明晃晃的宝剑等着。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而且让太子先作引荐。”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

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六)【2005年浙江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1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B应为“台阶”的意思,其实从“堂庑甚残”句中可判断出是一个名词。

【答案】本题正确选项为B

 1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B表目的关系,“用来”意。(A前“则”表承接关系,后“则”表解释关系。 C前“且”“况且”意,后“且”“暂且”意D前“之”为结构助词“的”,后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本题正确选项为B 

 13.【解析】本题是对考生词类活用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不同,是一题不变化的题。D名词作状语,余为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本题正确选项为D 

1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分析概括能力。A“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表述不当。作者认为产生这一社会弊病的缘由,在于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
【答案】本题确选项是A,

1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翻译能力。

【答案】 (1)(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
(2)(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
(3)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更换两次。
附文言文翻译:

褒城驿号称全国第一,到我亲眼所见,看其池水,浅浊而肮脏;看其船只,破碎而搁沉;庭院台阶十分荒芜,堂房廊屋都很残破,哪里看得到它所谓的宏大壮丽呢? 
向管理驿站的官吏询问,他们则说:“忠穆公严震曾担任梁州州牧,因为褒城控制着通往两个节度使治所的要道,各式各样的旌节旗帜来来往往,传递公文的人员骑着马,出差的官吏乘着车,或来或去,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所以扩大驿馆建筑,以显其雄伟宏大。褒城驿在当时看上去是比其他驿站都壮观。而且一年中到褒城驿站来歇宿的宾客不少于几百人,他们只要夜间得到住宿,饿了能得到饱食,全都是暮来朝去,哪有顾念爱惜之心呢?至于撑船,一定要到篙折、舷破、头碎然后停止;钓鱼,一定要到水干、泥混、鱼尽才肯罢休。甚至还有人在靠窗的长廊或小屋里喂马,把驿馆的中堂作为猎鹰的栖息之所,这些都是房屋污损、器物毁坏的原因。遇上职位低的官吏,其随从虽然气性猛烈,还可以制服;遇上职位高的官吏,其随从则更加凶暴蛮横,难于阻止。因此褒城驿日见破损,与以前大不相同。我们八九人,虽然也曾在供给来往者膳食的余暇,用一小部分时间尽力修缮,但又怎能补救几十几百人的破坏呢?”
管理驿站的官吏的话还没有讲完,有个老农在旁笑了,并说:“现在所有的州县都象驿站一样。我听说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财物丰富,人口众多,号称太平,行走千里的人不用携带粮食,有了子孙的人还不知道兵器为何物。现在天下无战争,但有户籍的居民却一天天减少;边境没有被侵占遭蚕食的忧患,但开垦的荒地日益减少。百姓生活日益穷苦,国家财力日益困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凡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的,是那些刺史县令,他们直接了解人民的生活,因而便于贯彻政令。现在政府委派官吏,既已轻率任命刺史县令,而且又在短时内一再更换。况且刺史县令的任期,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内更换两次,因此州县的政务,如有不利于百姓之处,应该可以出主意改掉那些严重的情况,但在任的刺史则说:‘明人我即离职,何必如此。’在任的县令也说:‘明日我即卸任,何必如此。’他们在愁闷的时候就喝浓烈的美酒,在饥饿的时候就吃精美的肉食,只等囊中放满了绸缎,柜中装足了金银,任期结束就志得意满地离去。”唉!州县难道果真是驿站吗?况且当新旧官员交替之时,狡猾的胥吏乘机放肆地做奸恶欺诈的事,以欺骗州县呢!象这样下去,而想希望百姓生活不穷苦,国家财力不困难,有户籍的居民不减少,开垦的土地不缺乏,难啊!── 
我送走老农之后,把他的话整理了一下,写在褒城驿的屋壁上。 
(七)【2006年湖北卷】10.【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答案】C

11.【解析】筛选文中信息。B项均为“养尊处优”;C项前者为“崇尚空谈”,后者说的晋的上层统治者,不是“士大夫”;D项前为“养尊处优”,后为“崇尚空谈”,与题干不符。

【答案】A

12.【解析】考查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从“举朝以为放达(放达:过于随便,不拘礼法)”可以推断,应为批评。

【答案】C

【译文】

士君子为人处世,贵在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是只是高谈阔论,左手抚琴,右手持书,尸位素餐。    

我见过有些武文弄墨的人,谈故论今,头头是道,易如反掌,到了任用他们的时候,大多数人确不能胜任。他们处在太平盛世,不知道耕 田种地的劳苦;地位处在吏民之上,不知道劳役的辛苦。所以,这样的人难以适应社会,不会处理事务。晋朝南渡之后,朝廷优待士族,有才干的 江南人士,都担任尚书令,左右仆射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的官职,掌管机要。而其他那些只会武文弄墨的士人,大多迂阔荒诞, 华而不实,不参与世事;如果他们有了一些过失,君王又不忍心用鞭鞑捶打来处罚他们,因此,就将他安排在轻闲的职位上,这就是庇护他们 的短处。台阁令史,主书监帅,各个王府。军府的签帅、省事等中下级官吏,都熟悉日常食物,办事准确,如果他们犯了错误,都可以鞭鞑捶 打,严加惩罚。所以他们常委以重任,这是要发挥他们的长处。当时许多人都怨恨梁武帝爱惜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种看法就像眼睛看不见眼 睫毛一样看不到自身的短处。

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着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跟木屐,出门就以车代步,进门就又人侍侯,城里城外,见不着骑马的士大夫 。宣城王很喜欢周弘正,送给他们一匹果下吗,他常常骑着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放纵豁旷达,不拘礼俗。如果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到了候景之乱的时候,士大夫一个个细皮嫰肉,不能承受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又不能耐受寒冷或酷热。暴病而死的人,往往是由于这 个原因。

古人欲知务农的艰苦,这是为了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们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 ,父子之间没有力气相互问候。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 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 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 务呢?因此,他们做官就不识世务,治家就不治家产,这就是养尊处优带来的危害!

13.(1)【解析】这几句文言文翻译从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关键是要把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子的通畅。重点词:战阵:战场,资:收入

【答案】(1)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4分)

(2)【解析】重点词:纤微过失意思是有小的过错;捶楚,用杖打。

【答案】(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4分)

(3)【解析】:重点词:粒活用为动词,吃粮食。

【答案】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八)【2006年湖南卷】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9.【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C项,从语境看,该句是曾国藩批评“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中“辞多俪语”的不良文风。根据与前句的结构分析,可知本句与前句中的“缀”当同属动词,此处可译为“间杂” “夹杂”“穿插”等,如初中课文《口技》中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用法。

【答案】 C

10.【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B项的两个“以”均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都可以理解为“用”“拿”等。A项的两个“乎”字,前者为介词,表时间,可译为“到”;后者为语气词,相当于“呢”。C项的两个“而”字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后者表并列关系,可不译。D项的两个“与”字,前者为介词,表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后者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答案】 B

11.【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先要准确理解各个例句的意思,并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进行判断选择。题目要求选出“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而A、B、C三项都来自文中第二段,都是为了论证本段首句的论点,只有D项选自第三段,意在强调湖南文化的源流,说明《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之文所取法,故其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D

12.【解析】 此题是针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理解文意、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D项对文意的概括有误,“罗研生深明考据之学”应是《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主观原因,而非客观原因。

【答案】D

13.【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高考试卷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做到准确解释。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否则很难准确译出文意。

(1)句是反问句,要译出反问语气,同时“奚”“足以”“语文”三个重要的词语要译准,这是三个得分点,尤其是“语文”,这是个古今异义词,要注意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2)句的“丰缛”理解容易出错,结合语境不难看出是指写文章“词藻华丽”,而非“繁文缛节”;“寡实”之“寡”是“缺少”之意;句中两个“而”字,均为连词,一表转折,一表并列。(3)句的重要词语有“兹”“盖”“所录”,此外,“十之六”这个文言文中的分数表示法也是考查重点。

【答案】 

(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3)这部文集所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九)【2006年上海卷】(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22.【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

【答案】(2分)半野园的概况(1分)文章写作缘由(1分)

23.【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

【答案】(3分)C

24.【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

【答案】(2分)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

25.【解析】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题干已经明确地指出这是一篇讽喻性文章,据此,可回顾一下类文,如《病梅馆记》《种树郭橐驼传》等。

【答案】(2分)如: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

26.【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以及对文中观点与态度的评价。

【答案】(3分)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九)【2007年安徽卷】8.【解析】。“示”是“给……看”的意思。

【答案】B

9.【解析】。B都是转折连词,“但是、可是”的意思。A项虽都是代词,但意义不一样,第一个是“它”,指古砚;第二个是“其中”的意思。C项都是连词,第一个表承接,“那么”;第二个表转折,“可是”。D项都为助词,第一个为“的”,第二个意思更虚,不要译出。

【答案】B

10.【解析】D“批判精神”倒是有一点,但要说“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属无中生有。

【答案】D。 

参考译文:

我家有方古砚,是过去因友人的赠送所得到的,接受了后就一直放在那里,当作一方(普通)的砚台使用着,不知道它是一方(珍贵)的古砚。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让它受损和毁坏了。”我听到了这样的劝告后,也就依从了他的话把(这方砚)当作了宝贝。但没时间来辨识它是否真的是五代、宋代是的物件。

虽然这样,这器物如果真的是五代、宋时的东西,当初的人也只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砚台来使用罢了,哪里知道一定不能毁坏、还一定要把它传到现在而成为一件古物呢?传到现在,然后才知道它是五代、宋时(的宝物),不知道它在五代、宋时,那些把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器物当作珍宝的人,对这块(五代、宋时的)砚台又如何(看待)呢?但又不知道那些把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器物,拿来给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人看,那时期的人看这些器物有怎样呢?

人们看到世上那些和和乐乐的人,沉醉于奢华艳丽的享乐中,在权贵和地位显赫的人的门前来回奔跑,卑躬屈膝的样子,遭受羞辱却不知道羞耻。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改变这种风气,高高直立守道自重,凭淡泊的心态守住自己的操守,拿古代先人琴书图画、器物爱好来娱乐自己,并且美其名叫“好古”。所以大凡能名之曰“好古”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世俗的人。因为那不是平庸世俗的人所喜欢的,那么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也就追随并模仿着他们。于是读书人中那些追求财利求得上进的人,一定想竭尽办法拿出权贵们没有的东西,来巴结侍奉那些权贵要人;权贵要人也时时拿出自己的器物的在读书人中夸耀。可是那些羡慕“好古”却不知追求什么的读书人,也每每与世人竞争角逐,一定要仿效他们所拥有的器物而后快。

唉!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既然与平庸世俗的人爱好相同,可是还要吵嚷着要拥有好古的名声,来显示与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不一样。不知道他们的名声是这样,而他们真实想法却不是这样的。

我所说的好古的人,想学习(先人或前辈)的道义,写他们那样的文章,思念他们的人却不能相见,上下徘徊,期望只能得到他们的遗墨、遗物来保存把玩,就好像恍然见到他们真人一样,因此喜好而从不满足。所以古代的那些“好古”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留下的器物,而是他们的为人。

我看当今诗人所爱好的,大都像这样。不能详尽阐述,只能表述相近似的,就写了一篇《古砚说》。

11.【解析】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1)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2)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十)【2007年北京卷】 【简评】
    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今年是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了。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改变了全国卷以史传文为主的局面,六年中,有四年是从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中选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文本更偏重于议论,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选段总计502字,文字量适中。为命题的需要,中间删去了226字,使语言更加简洁,论述更为集中,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观点,而难度则明显降低了。
    【补充注释】
    文章:文采。仪表:表率。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与同:亲附赞同。党与:朋友。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制裁盗窃之人,而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培养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爱兄弟,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人们的表率,这是教育造成的结果;墨家弟子服役的有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退缩,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刺烂皮肉,受伤流血,可以说是很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这样做来求得荣耀。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阐明好恶来给百姓看,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受伤流血的痛苦,却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哪个能够不跟从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了,却没有人触犯,刑律设置了却没有用处,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而归向仁义。这样在教化百姓的时候,就像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服的。
    现在让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没才能的管理有才能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这是因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才来建立功业;没有才能的国君,任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周文王任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任用贤才而建立的功业。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而造成的后果)。因此观察他们任用人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考察他们的结交的朋友,就可以评定他们的贤明与否了。
   6.【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踵,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一句;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也曾学过;察,《石钟山记》“徐而察之”用法就和此处相同。A项的“正”应该是一个使动用法,使……正。因为其他三项词义都比较常见,难度并不大。

【答案】解释不正确的是A项。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诗文。正确答案是C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项两个“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

【答案】C

   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项。

【答案】B

  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C。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③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两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①③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四项,⑤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②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重要性,④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⑥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是礼义教化的结果。
【答案】C   

 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D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因此,ABC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答案】 D

 11.【解析】断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了解。这次所选“太宗辨弓”文段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颇有自知之明,从自己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了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缺乏经验与才识,文意浅显易懂,考生结合平时课内的文言知识积累,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阅读障碍。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少”“好”“加”“示”分别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壁有瑕,请指示王)中出现过,而“邪”字也可以结合上句中的 “直”加以对应理解。加之这个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断句上的难度。但从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看,只有一部分考生能准确把握住断句的主体部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近”和“示弓”后断句,除了对“加”和“近以示工”句的陈述对象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考生只机械关注断句的语言标志,缺少对文段的整体内容的感知,在没有阅读完全文、弄通文意之时就想当然地断下去而导致了错断增多。
    今年的断句考试中发现个别同学仍旧抱着“能多断不少断”的想法,而评分标准中则要求在必断处得分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断句,要错一处减一分,减完为止,这需要引起注意。今年在阅卷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铅笔断句,虽然也能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同样不符合考试要求,是要扣分的。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其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是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除《通鉴》外,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
    司马光幼好《左传》,喜欢编辑旧事以成书。宋英宗治平元年(1066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英宗阅后,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供给笔墨、缯帛、餐点、果物等,命司马光继续编书,并准阅皇家秘府藏书。《通鉴》编纂就始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而最后成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前后历时十九年。
    《通鉴》一书由司马光与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先编长编,再作考异,最后由司马光综合成书,司马康订正文字。其修史方法之谨严科学、精神之一丝不苟,被后人称颂不已。其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1362年。刘攽负责两汉史,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范祖禹负责唐五代史,均为一时之选。《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旨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借鉴,故名“资治”。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历来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历来研究、校勘、辨正、注释、解说者颇众,巍然而成“通鉴学”。其中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史林享有盛誉,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也久负盛名。目前《资治通鉴》最流行者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国家图书馆现藏有司马光《通鉴》手稿残卷,依稀可见一代史家之风范。
       【译文】
    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

【答案】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物,何能遍知乎!”
(《通鉴·唐纪八》)
(十一)【2007年湖南卷】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1)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     

  (2)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3)知道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14.【答案】指墨子“若辩其辞”(十二)【2007年江西卷】9.【解析】B缴纳(赋税)。我们今天还会使用“完税”一词。 A.从成语“无济于事”可以推导“济”有补益、帮助之意,带入原文理解能通。C.“延”解释为“延请”,出现在《桃花源记》“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D.比:连续,接连

【答案】B. 

10.【解析】D于,被。 A.而,前一句表假设,译为如果;后一句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后一句与2005年高考广东卷10小题D第二句一样。B.以,前一句为介词,因为;后一句为介词,把。C.之,前一句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D. 

11.【解析】理由见参考译文。

【答案】C. 12.【解析】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背的医生,而不是“告到了官府”。

【答案】B. 

参考译文:

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催税和爱惜长养百姓,往往互相妨碍,不能够互相帮助。唐代的阳城因为拙钝而受到奖赏,不需贡税给朝廷,这仍然是古代才做得到的啊!可惜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

国家需要赋税,就像空肚子的人需要食物一樣;而穷苦百姓的缴纳赋税,就像是要挖他的脑、要抽他的髓一样。那些当官吏的人,前面迫于主管的督促,后面害怕被降职的处罚,內心自我衡量,说:“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之老百姓的怨恨吧!”所以发号施令出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追赶、呼叫他們了。鞭打、刑罚下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把他们逮捕、囚禁了。老百姓于是就只好去借贷了;如果借贷不到钱,就只有出卖新丝、出卖新谷了;新丝新谷都卖光,就只有典卖家产了;又甚至连家产都卖光了,就只好卖妻、卖子女了。到了这个样子,然后赋税都可以缴纳了,赋税缴纳了而老百姓也死了十分之七、十分之八了啊!

唉!弄光湖水来抓鱼,明年就没鱼可抓了,能不让人觉得痛心啊!偶尔有责备他的人,他就回答说:“我只要让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算尽到了,我根本没办法再想到你们这老百姓啊!”我试着用比喻来说说这些人,大概类似“驼医”吧!

从前有个医生,他自我宣传說会医驼背,说:“驼背的像弓一样的人,驼背的像虾一样的人,驼背的像曲环一样的人,请我去医,我保证早上医,晚上直的像箭一样。”结果有一个人信以为真,请他治疗他的驼背,医生拿了两片木板,一片放在地下,叫驼背的人躺在上面,再拿一片木板,压在他的身上,立刻跳到他身上跳一跳,驼背的人立刻变直,但也立刻死了。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背的医生,但驼医我却说我的职业是医驼背的人,哪管他是否死亡。

唉!世上那些当县令的人,只管钱粮租税有没有缴纳,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和那个驼医有什么不一样?虽然这个样子,还是是要仰赖严格的君王,亲自实践节俭的政策,发布宽容体恤老百姓的诏令,如果不这么做,却立刻想要官吏不去当驼医,做的到吗?咳!处在今天的世道,不用说同前代相比,就同英宗、孝宗二祖时期,一年比一年减少,一年比一年减免比,也令人觉得有今古之巨大差别啊!

13.【答案】(1)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2) 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3) 不倚仗贤明君主亲身(实行)节省减少(开支)的政治举措,颁布宽大体恤(百姓)的诏令,即使想要官吏不做“驼医”,不杀人,可能做到吗? 

(十三)【2007年上海卷】22.【解析】此题考查文中重要句子,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句意判断即可。

【答案】才智所在,一焉而已 

2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级。可运用排除法。

【答案】 B

24.【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

【答案】(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了“酌古”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1分),增强了论证的气势(1分)。 

25.【解析】此题实际上是对句子翻译的考查,考生要用自己的话说出。

【答案】( 1)(史书中)所记载的英雄缺乏才智的事例(2)英雄具备才智但前人未能分辨的事例(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26.【解析】此题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从原文“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几句提炼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3分)是为了探究、参酌历代治国用兵的成败得失(2分),为后人提供借鉴(1分)。 

(十三)【2007年天津卷】三、(12分)

11.【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可以把选项给出的解释代入原文推敲。

【答案】A

12.【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 C项的“而”是“连词,表承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推断。 D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答案】 B

13.【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自己不符合要求的两句,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 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

【答案】B

14.【解析】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D项,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说法很含糊;“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的说法也欠准确,除了文章开头几个事例有明显的正反论证外,后面提及的孔子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几个事例似乎同时蕴含着正反两个方面。

【答案】D

15.【解析】 这一小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翻译句子,一要弄清句式,二要字字落实。

第一句是个含有“……之所以……也”的因果判断句,一般要翻译为“……是……的原因”。第二句是个含有“非”的否定判断句,一般翻译为“……不是……”;再者,要根据上下文理解两个“一足”的含义。第三句,“史记”的翻译可能会有些难度,这是个古今异义词,其语境义为“史书”,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司马迁的《史记》;另外,“豕”是“猪”的意思,“涉”是“渡”的意思。

【答案】(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2)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

(3)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十四)【2007年浙江卷】11.【解析】[“畏”,敬畏,敬服。]

【答案】C 

12.【解析】[B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乎”为介词,相当于“于”;第二句中的“乎”为介词,“比”。C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因为”;第二句中“以”为介词,“把”。D项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于此”。]

【答案】B

13.【解析】[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是苏轼的心理。]

【答案】D

14.【解析】 [“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

【答案】 B

 [参考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诗经》,他认为“《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凭我看来,这只是了解《风》、《雅》中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怎么察看《诗经》的主流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于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竭尽,因此,还因道德礼仪而终止,认为贤在没有终止的地方罢了。在情理之中而发生,因忠孝而终止,他的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现在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贬谪到海上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言简义丰,语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曾良策注:颜长道为苏轼的朋友)游览泗水,登临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现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月也没到大江边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个老农夫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诗作啊!

十五)【2008年湖北卷】10.【解析】根据文段阅读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受业”:接受学业学习。

【答案】B

11.【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后,筛选信息的能力。这样的题关键在于抓住考查点——信息筛选点,如这题中的“办学义举”。①属于章君谋划的内容, ②是章君的困惑, ⑥属于章君传承祖辈美德, 这三项不是章君的办学义举。

【答案】D

12.【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据具体语境和全文的把握,推测句子隐含的信息。C项中“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错,应是“章君担心后任的官员不能继续坚持执行(免税政策)”。

12、【答案】C

【参考译文】

龙 渊 义 塾 记

明  宋濂

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后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约常日的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险要的地方,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田赋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一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大概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了。(选自《文宪集》,有删改)

13.【答案】(1)(这里)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2)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

(3)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以私心使自己富有

(十六)【2008年上海卷】2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答案】2分 形象直观地(1分)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1分)。

23.【解析】这句话出现在第二自然段,仔细阅读体会第二段最后一句“……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24.【答案】1分 动

25.【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层次大意的能力。先要分层,第一层到“先秋而归”,最后两句是第二层。

【答案】3分(1)与山相知之乐(2分),答“恍然之乐”得1分)(2)家居之乐(1分)

26.【答案】4分 开头交待了“寻秋”的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1分)。“寻秋”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

参考译文:

我赴朋友孟诞先之约,才有此次寻芳。这时正是秋天,所以叫“秋寻”。

秋天这个时节,草木萧疏而不茂盛,山川清淡而不妩媚。和春天相比,好像是舍弃美人却遇着高僧穿着破衣在洗饭钵;和夏天相比,好像离开无官职的王公贵族而和高雅人士在清泉白石上作伴;和冬天相比,又好像是耻于贫寒无依靠而和英雄露宿在夜雨疏灯下。上天在 时改变了他的位置,洗尽了他的烦恼浊秽,等待游人的到来,但是游人却不能自己清洗心胸来求得秋的所在,却动辄说“悲愁”,我曾经说宋玉有悲伤的事情,所以悲愁。后人不曾有悲却为悲愁,不相信自己的内心而相信纸上的东西,我为那些悲愁的人感到悲伤。

天下的山水很多,我不能了解其中的一半,却总是对平时见到的一石一洞,流连忘返。进入西山恍然大悟,为什么有这么多恍然大悟呢?看来是我胸中或许原本就有一座“恍然”之山,这时山与山就好像相遇了。我趁着秋天出来,先于秋天回家。家里有五个弟弟,成年的有四个,他们都能用极高的悟性与才情,帮助我做无法完成的事情。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也有值得高兴的地方。

说是“秋寻”,还因为我赏秋以外都在家里住着。诞先说:“你家居的诗很少,寻秋的诗很多,我为你刊刻《秋寻草》。”

(十七)【2008年天津卷】三、(12分)

11.【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贼”在这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

【答案】B

12.【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答案】A

13.【解析】本文的主旨是“兼爱”。②是“兼爱”的结果;③是墨子批评天下士人的话语;⑥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做。

【答案】B

14.【解析】C项中,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践的事例,不是说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而是说君主要引领士人“兼爱”,无比较意。

【答案】C

文言文参考译文: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的害处。”

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互相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威逼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全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

 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辩明兼爱的益处,辩明兼爱的原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做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国的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不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15.【答案】(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关键词:比期年、说之、能之)

(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关键词:利、恶、从而)

(3)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关键词:何难之有、特、以(之)为 )

三.名校试题

(一)【安徽丹阳中学,三】16.【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根据上下文“处女无叹,吾数处女之过失。自处女之长也,而鬻卖粉黛者过处女之门而不售;儿女相聚笑乐,处女独深思不与语;又不能随时为巧靡之涂妆”可知,这里是丑女在细数(计算,计数)处女的过错,而不是责备她。

【答案】C  

17.【解析】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题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在文中指什么人,它们有哪些表现。

【答案】B  

18.【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据文章末句“处女变色,拂衣而起,趋而归,誓终身弗与通”可知,处女发誓终身不与陋女来往,显然是不愿改变自己的追求。

【答案】C

19.【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1)还有谁能够认为我丑而嫌弃我呢?  (3分)

   (2)而处女(你)没有相逢(相互)看顾的知己,处女(你)要等什么时候得到配偶(能够嫁出去)啊? (4分)

   (3)但是我恐怕原来到我家的人将全部跑到你家门口(去了)。(3分)

(二)【安徽临泉一中,三】8.【解析】考察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C项“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据上下文可推知,句子是“准备好笔墨纸砚”的意思。因此“牍”,应该引申为“纸张”。

【答案】C

9.【解析】A第一个“以”是“认为”,第二个是“拿,用”。B第一个“其”是“它们的”第二个是“如果”。C句全都表转折,是“却,可是”之意。D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C

10.【解析】A说“移植花木宜在春季,文中说“迁而移之,在冬非春”。B“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与文章不符。原文是“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新牡丹一开花,主人就感觉还是原有的好,不是它死后才知道的。C“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与文意不符。文中主人对旧花始终没有“怨”

【答案】D

11.【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1)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3分)

(2)于是主人愤愤地将它移到山上,再移到墙边,牡丹很快枯死了。(3分)

(3)高兴了就抬举它,生气了就摧残它,主人如此喜怒无常,花的命也就断送掉了。(4分)

【文言文译文】

冬天,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牡丹)有一人多高,枝条繁茂,花苞蔟簇数以百计。主人对它另眼相看,出高价买了下来。怕栽在别处与这株牡丹不相称,庭院中原有几株牡丹,特地移到别处,把地方让出来。上面用锦帐遮盖,晚上点上烛火,客人来了,(主人)常指着它感到自豪。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于是主人愤愤地将它移到山上,再移到墙边,牡丹很快枯死了。主人感到对不起原有的那几株牡丹,并且嫌庭院太空,便将原来的牡丹移回原处,没过几天,也枯死了。

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上,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如果迁移它,应该在冬天而不是春天。所以人和花常能两全其美。您既然根据外貌认为那些牡丹是良种,一见不如原来想的那样,立即粗暴地摧残损害他们,移栽不按时节,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当然。天底下荆棘、藜刺之类的东西比牡丹低下百倍,您没有办法因为生气而统统把它们迁走。牡丹来时,并不曾自己说:‘应该看重我的身价,应该把我栽在庭院中,应铲除你原有的旧花,(把地方)让给我这新来的。’一个月中,忽而珍视它,忽而贬抑它,都是您一个人所为。不怪自己却怪花,这就错了!庭中旧有的牡丹花,未必一定名贵,你仍然把它们移回原处,以为它们比新买的好。(如果当初)新的牡丹虽然买来,旧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较它们开的花哪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会死掉了。您急急忙忙,既不懂生物的习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适宜,高兴了就抬举它,生气了就摧残它,主人如此喜怒无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性情专断而缺乏见识,自以为是而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

主人听了无以对答,于是准备下笔墨纸砚,记下这件事情为自己的警戒。(三)【安徽望江二中期末,三】8.【解析】致:此指景致、情态,名词。

【答案】A9.【解析】C项“者”都是表示判断的语气助词。A项第一个“以”作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之义;第二个“以”作介词,“用,拿”之义。B项第一个“于”作介词,表时间,“在”之义;第二个“于”作介词,表对象,“对,向”之义。D项第一个“而”作连词,表转折,“但, 却”之义;第二个“而”作连词,承接兼有因果关系,“于是”或“因而”之义。

【答案】C

10.【解析】此项有两错:一是作者认为种树之“不便”不是由于“树木无心”,而是因为“人无心”,如果“种树之初”“留一线之余天”则可避免;二是并非着意体现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答案】D

11.【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生要有采分点意识,如句中的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现象,活用或特殊句式等都有可能成为采分点。

【答案及评分要点】(1)然而它单单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而”表转折,“宜”是适宜的意思,“未之察”属宾语前置句。各1分。而其独宜于晓之故”译为“然而惟独它适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亦可,但“听赏”没有补出,要扣1分;“察”译为“仔细观察”“审察”亦可。句意不畅酌情扣分。)

 (2)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使它的本领尽情表现出来。(“即”表假设;“毕”是使动用法,译为“使……全部表现”;“能事”指“本领,能耐”。各1分,“毕其能事”译为“全部表现出它的本领”亦可,不扣分。句意不畅的酌情扣分。)

(3)留下一线闲余的天空,用以等待明月(在树木之间)出没,那么白天晚上都得到它的好处了。(“以”作目的连词,相当于“用以”;“月轮”指“明月”;“则”作连词,相当于“那么”,各1分。“月轮”译为“月亮”,“出没”当作偏义复词译为“出现”亦可,不扣分;但“出没”译为“升起”要扣1分。句意不畅酌情扣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柳树贵在柳枝下垂,柳枝不下垂就宁可没有柳树。柳枝贵在长,柳枝不长就没有袅娜景致,只是下垂没有什么益处。这种树是招纳蝉的处所,各种鸟也往往栖息在上面。漫长的夏天不让人感到寂寞,能时时听到蝉唱鸟鸣,这树都有功劳,而高高的柳树是功劳最大的。总之,种树不只是让眼睛娱乐,还能使耳朵愉悦。眼睛有时却不能娱乐,因为人躺在卧榻上;耳朵就没有什么时候不愉悦。

鸟鸣中最可爱的,不在于人坐着的时候,却偏在于人睡着的时候。鸟音适宜在早晨听赏,人们都知道这个情况;然而正是它单单适宜于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鸟儿防备射猎,没有哪个时候不是这样。过了卯时辰时之后,人们都起床了,人们起了床而鸟就不能自在安宁了。忧虑担心的念头一萌生,虽然想要鸣叫都不能,鸣叫起来也一定没有动听的声音,这是它(听赏鸟鸣)不适宜在白天的原因。早上人们却都没起床,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尽情表现它(善于鸣唱)的本领。况且舌头憋了一夜,心里痒痒的只想一展唱技,到这时都想摆弄歌喉了,所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是它(听赏鸟鸣)适宜在早晨的原因。庄子不是鱼,能知道鱼儿的快乐;笠翁不是鸟,能懂得鸟儿的心情。凡是啼鸟鸣禽,都应当把我当作它们知己呀。

种树的乐趣有多种,但是它对于高雅的人不便的情况也有一个:枝叶繁茂,不透月光。阻隔着月亮而不使人看到(月光),这是它无意而造成的过错,不值得责备它。然而不是树木无心,而是人无心罢了。假使在种植树木的当初,预防到这一点,留下一线闲余的天空,用以等待明月(在树木之间)出没,那么白天晚上就都能得到它的好处了。

(四)【湖北鄂州市期末,三】

10.【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暴:猛烈,严重。(亦可译为“残害”“糟蹋”)

【答案】C

11.【解析】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③为狸之状;⑥为想象中情形。

【答案】A

12.【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只是“意欲”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若抱痒疾”是“如同患了痒病”的意思。

【答案】B 

13.【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评分要点】⑴老鼠们常常白天成群出没,虽然敲打拍击呵斥吓唬,它们一点也不畏惧。(“白日”,白天,1分;为群,成群出没,1分;略,一点,1分。共3分)

  ⑵啊!没有狸猫的话,老鼠不仅损坏我的物品,也咬噬我的身心啊。(微,没有,1分;不独耗,不仅损坏,1分;身,身心,1分。共3分)

  ⑶这样我才知道能高枕无忧舒坦地睡觉,杜绝如同生疮破口的担心,都是这只狸猫的功劳。
(是以,因此,这样,1分;高枕,即“无忧”之意,1分;坦卧,舒坦地睡觉,1分;疮痏,如同生疮破口的担心,1分。共4分)

附:[参考译文]

野生的鸟兽可以驯养了来帮助人类,我是从狸猫这里得到这个道理的。狸猫的性格,憎恶老鼠喜欢隐蔽。它身体矫捷.毛纹斑驳。我喜欢它能平息老鼠的盗窃,这种特性近似于正义和勇猛。曾经看见有掌管山泽的官吏生擒了狸猫,因而我请求他给了我并带回家了。带到新昌里的客舍居住。那房屋当初没有成为我的居室时,曾经是个富庶人家的粮仓,墙壁地面,很多鼠洞,天天都有老鼠频繁出入。我住进来后,果然遭到严重的损耗。老鼠们常常白天成群出没,虽然敲打拍击呵斥吓唬,它们一点也不畏惧。有的勉强狡猾地绻缩起来,一会儿又回来了,一天十几次。它们弄破衣物咬穿箱子带来的祸患,时刻都有。我白天有时出门,等到回来,杂物器皿衣服,全都被咬破咬碎。如果夜晚一直留着灯点到早晨,和仆役轮流用嘴驱赶呵斥,身心疲累。即使知道老鼠的祸害,借来柜子装起衣服,不久,柜子又被咬穿了。我心里非常烦闷,如此情况真想挖地找鼠洞将它们杀灭剪除,这样开始(想了)二三十天,没有结果。很是为这事烦心,如同患上了瘙痒的疾病。

自从得到了这只狸猫,曾封闭关键通道填埋空洞,放它在房里,躲在一旁等着。见那狸猫昂着头伸着鼻子,似乎闻到了老鼠的味道,就凝神蹲着不动。一会儿,果然有几十只老鼠一个跟着一个地出来了,狸猫猛地跃起,张开爪子露出牙齿,发出撕裂般的愤怒的吼声,老鼠们驯服地趴那不敢乱窜。狸猫便出击,一瞬间,所有老鼠肝脑涂地。等到夜晚再遮掉灯光查看,室内清清净净,我因为这更加珍视狸猫了。经常自己驯养它们,到现在只有半年,狸猫不再抓老鼠,老鼠不再出洞了。原来藏在柜子里的衣服,都随便放置,没有被损坏的。

啊!没有狸猫的话,老鼠不仅损坏我的物品,也咬噬我的身心啊。这样我才知道能高枕无忧舒坦地睡觉,杜绝如同生疮破口的担心,都是这只狸猫的功劳啊。奇怪啊!老鼠本来是属于阴暗的动物,它的行止应该是白天潜藏晚上行动,时时都是怕人的啊。原先那被严重骚扰时,不是因为老鼠胆大强壮,欺凌侮辱到人的头上来,那是因为人没有抵御它们的办法,所以能够放肆横行如此。现今的人家如果没有狸猫的存在,就算红墙白壁,终究成为老鼠的家园啊。美酒佳肴,终究也会进入老鼠的口腹。就是再劳累,凭人又怎么奈何得了呢?呜呼!天地之间,圆头方脚的人啊,泯灭圣贤的教诲,比鼠类更甚的大有人在啊。如果时代不容行为端正之人,那么青天白日之下,阴谋和私欲就得以放任。所以桀朝鼠辈多而致使关龙逢被斩,纣朝鼠辈多而致使比干被剖胸取心而死,鲁国鼠辈多而致使孔子离去,楚国鼠辈多而致使屈原自溺汩罗江。按这推理,为小人铺道指路而不用君子来端正方向的,就如同以前老鼠盗窃时却不知道用狸猫遏止,放纵它们横行和暴戾,那么日月五行的运行,都必然会和本来的规律相逆转,岂只是仅仅祸害人间啊!

(五)【福建莆田一中,一】文言文阅读(15分) 

2.【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诋,此处应解释为“指责、斥责”。

【答案】(3分)A

3.【解析】考查理解文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应为“着重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3分)A

4.【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9分)(1)①(沈君的诗文)逐渐传播了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陷害他,这样沈君的大祸就酿成了。

②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战士跃马奋进。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将来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

【参考译文】

沈青霞先生,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地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疆去。在那时,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心情沉重地携带着妻子儿女,离家迁到塞上。恰好碰上来自北方的敌人多次入侵,可是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人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都做不到。甚至等到敌人退走以后,他们却去割下那些从中原地区来的在战争中阵亡了士兵和在郊野行走的百姓的耳朵去邀功请赏。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既对上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又对下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常常为此流泪叹息。于是就把他忧郁的事抒发在诗歌文章之中,来宣泄胸中的苦闷,这就是文集中所著录的这些作品了。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当时人们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有许多讽刺的话。沈君的诗文逐渐传播了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陷害他,这样沈君的大祸就酿成了。沈君被害死以后,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犯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门人给谏俞先生,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到《巷伯》篇的讥刺谗人的以下各篇,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难道它们都符合古诗平和中正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立即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敬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又没有超出礼义的范围”,“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近乎发泄怨恨;伍子胥的进谏,近乎进行威胁;贾谊的《陈政事疏》,疑似陈述愤激;嵇康的诗歌,似乎在抒发愤慨;刘蕡的对策,似乎显得太刚直。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辑它们,恐怕也未必没有可以收录的。沈君虽然已经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谈起他来,没有一个不鼻子发酸流泪的。唉!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战士跃马奋进,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将来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写文章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方面,所以我就不去论述了。

(六)【湖南娄底联考,三】10.【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比”,等到

【答案】 D 

11.【解析】考查理解文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对照句出自课文,可采用用对照句的意思代入前一句的方法,进行排除。A:它(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助词)  B:却(连词)   C:句末语气词,可以不翻译    D:才是(副词)

【答案】A  

12.【解析】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注意据题干的要求和指向进行筛查。C项信息源:“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大意是我怕情势紧急而询问丈夫,他告诉我先扔掉什么,再扔掉什么,突出了丈夫对字画的热爱,讲的不是收集与整理。

【答案】C  

13.【解析】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评分要点】(1)走遍天下最最辽远的地方、收集天下所有的古文奇字。穷、尽、志各一分

   (2)如果城里真的情势紧急。我该怎么办呀?如、假如;缓急,偏义复词;奈何各一分

   (3)不过那些祭器和礼器,你就背着抱着,与你共存亡,别忘了!独,负,之(音节助词)各一分

14.【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

【答案】追思故物,悼念亡夫,悲从中来,有极其落寞凄苦无奈之感;同时也有经历太多大喜大悲之后对人生的一种彻悟,一份旷达与坦然。

译文:

我在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当时我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明诚当年才21岁,还在太学当太学生呢。我们两家都是寒族。每月初一,十五,太学里都放假。明诚就去当铺把衣服当个500钱的,然后步行到相国寺,买些碑文和零食回家。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坐着,边研究碑文,边吃零食。那时侯的日子,是多么自由、快乐啊。过了两年,明诚外出作官,他立志宁可粗茶淡饭,也要走遍天下最最辽远的地方、收集天下所有的古文奇字。日积月累,他搜集的资料越积越多。明诚的父亲在政府工作,亲戚故旧有在秘书省的,常常有些佚诗、逸史,或者旧壁中、古墓里掘出的书。他就尽力抄写,觉得非常有意思,渐渐沉醉其中。之后只要见到古今名人字画,夏商周的奇器,他都要凑钱卖下,甚至卖掉身上的衣服也再所不惜。 我还记得崇宁年间,有人拿徐熙的《牡丹图》来,要价20万钱。当时就算是贵家子弟,20万钱也不是个小数目。我们把它留了两夜,仍然没法子筹到钱,只好还他。我们夫妻两人为此惆怅好几天。 
    建炎夏天五月,明诚接到圣旨让他去做湖州的知州,要他上殿面君。于是他离舟上岸。他坐在岸上,穿着夏天的葛衣,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他看起来非常精神,目光炯炯的望着船,跟我告别。我又焦急又难过,大喊道:“如果城里真的情势紧急。我该怎么办呀?”明诚伸出食指和中指,远远的回答我:“你跟着其他人吧。如果迫不得已,你先扔掉包裹行李,再不行,扔掉衣服被子,然后扔掉书画,再扔掉古器。不过那些祭器和礼器,你就背着抱着,与你共存亡,别忘了!”说完骑马绝尘而去。他在路上因着急赶路,不顾炎热,得了病。等到皇帝的行宫,害了疟疾。七月末,我接到他的信,说是病倒在床。我心里又惊又怕,我知道明诚性子急,生了疟疾,一旦发了烧,他必然会胡乱吃些凉药,这样的话,这病恐怕令人担忧。于是我赶忙乘舟东行,一天一夜赶了三百里。等我到了那里,他果然已吃了许多柴胡、黄芩药。又是疟疾,又是痢疾,病已在膏肓了。我不仅流下泪来,悲伤凄惶中哪忍得去问后事?八月十八日,明诚已经无法起身,他取笔做诗,写完已去了,没有留下遗嘱。
    如今看到这本《金书录》,就仿佛又见到了明诚。痛心啊,当年江陵陷落的时候,梁元帝萧绎不痛惜国家的灭亡,却忙着焚毁书画;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覆灭之时,不悲身死,死后魂魄仍把唐人夺去的书重新夺回。人的一生中最最专著的东西,难道能够逾越生死而恋恋不忘吗? 也许是我太差劲了,老天不愿意让我陪伴它们吧?又或者是,明诚泉下有知,爱惜它们,不愿它们飘零人间呢? 
得到她们的时候,那么难,失去她们的时候,却又那么容易。 唉!在这三十四年里,我经历了那么多的忧患得失。不过,有“有”就会有“无”,有聚就会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有人丢了弓,总有人会捡到得了去。又何必计较呢? 我之所以小心翼翼把这件事记下来,也是想为后世那些好古博雅的人留下点戒鉴。
(七)【锦州市期末,三】8.【解析】进:使……上进。据前文“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可知,“进”解释为“提拔”讲不通,应为使动用法。

【答案】 A

9.【解析】D均为介词“在”。A介词“因为”/介词“按照”。B连词/名词,“车盖”。C助词“的”/取独,用于主谓之间

【答案】D

10.【解析】“其罪可恕”错,推断不当,原文不是这个意思。

【答案】C

11.【解析】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评分细则】(10分)

⑴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4分,译出“为……所” 1分,“卒”1分,“束身归罪” 1分,整句话连贯通顺1分)

⑵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3分, “按”“ 画一”各1分,整句话连贯通顺1分)

⑶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3分,“人必有子,子必有亲”1分,“亲亲相雠,其乱谁救?”2分)
参考译文:

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

我认为:先王制订礼义,是用来约束人们,催其上进的;严明刑罚,是用来整顿政治的。枕着武器,伺机报仇,是为人子女的孝义;惩杀罪人,防止作乱,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暴乱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暴乱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罚。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

(八)【汕头市聿怀中学期末】

5.【解析】酬:实现。

【答案】C

6.【解析】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答案】C

7.【解析】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答案】D

8.【解析】“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答案】B

9.【解析】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2)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传”各1分)

(2)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四、考点预测

(二)考点预测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9.【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这种考法比较新颖,比直接给出每个字的解释,选择正误难度稍大。D都当“视力”讲。A明媚;B圣明;C明白地

【答案】D

10.【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B都当“孩子”讲。A看见/被动;C用尺子去量/思考;D举起/拿、用

【答案】B

11.【解析】考查理解文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都当转折连词。B当“来”讲/当“用”讲;C“向”/“在”;D表原因/表凭借

【答案】A

12.【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文段中没有运用“比拟”手法。比拟就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

【答案】D

13.【解析】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①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均”“负””曲”)

②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所以”“先”“后”)

③ 因此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惑”“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5.【解析】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应为“附和”、“赞同”的意思,动词

【答案】B 

6.【解析】考查理解文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D连词,表目的。A代词∕助词,B表修饰关系∕表并列关系,C由∕对于

【答案】D 

7.【解析】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②一些人对从事职权范围的错误认识。③追究原因。⑥明确蔡君日后升官应尽的责任。

【答案】C 

8.【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把握。C推导刚好相反,原文针对的是州从事,此题针对的却是公卿大夫

【答案】C 

9.【解析】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采分点】(9分)

(1)好发议论的人不推究这种情势,认为一州的政事应当一律由太守一人作出决定。(采分点:议者,原其势,一出于守。)

(2)从事对本州的政事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他的职责。(采分点:可,否,职也)

(3)很超脱的样子不把政事当作自己的事。(采分点:脱然,莫,以为)

(每小题3分,共9分)

附文言文翻译:

古代的州从事,都是由州太守自己聘请读书人担任,读书人也可以自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所以上下级关系是很融洽的。如果从事觉得不顺心,离开他的上司也是可以的。现在的州从事,全部由朝廷任命,不仅太守不能选择读书人,读书人也不能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上下级之间怎么能相处融洽呢!如果从事觉得不顺心,也不能立即离开。因此太守把地方治理好了,从事就无事可干;如果太守治理得不好,从事只得把政事掌管起来,这也是形势所迫啊,(不得不)这样。好发议论的人不推究这种形势,认为一州的政事应当由太守一人作出决定;如果从事把政事掌管起来,那就是另立政治标准,侵犯长官的权限。唉!从事对本州的政事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他的职责,不应该只是附和太守所赞同的意见。那么,放弃自己的正确意见,而只求与太守的意见保持一致,这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一州没有治理好,太守不承担自己的责任,(而这个作从事的),自己也不主动把政事担当起来,这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那么,从事主动把政事担当起来,这怎么是另立政治标准呢?这又怎么是侵犯长官权限呢?(可见),好发议论的人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啊。虽然如此,推究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是做从事的读书人喜欢多揽事吗!所以说,这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啊。

现在全国各地的从事,只知道对上司的意见随声附和的人实在太多了。幸而有个有才干的从事,看到当地政事上的漏洞,也不过在家里叹气,在路上发牢骚罢了,他那种轻慢超脱的样子,根本就没把政事当自己的事。(如果)与这种态度相反,就会激化与上司的矛盾。而激化矛盾,又有什么用呢?要想找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实在太少了。在地方上当从事是这样,在朝廷上当公卿士丈夫的人,不这样的又有几个呢!

临川蔡元振君,到汀州去作从事,开始尝试着进行政事活动。汀州如果被太守治理得好,蔡君就可以合抱两手闲坐无事了;如果治理得不好,人们就看蔡君你的了。你既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凡事只要做得适合分寸就好,这是蔡君你的责任啊。如果将来有一天到朝廷上做官,全都照这样办就行了,这也是蔡君你的责任啊。你怎么能不自勤自勉呢?蔡君临行前,来求我写一篇文章,所以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