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tv主播招募:2011年高考哲学常识66个考点与分析 - 高三政治教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11:48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①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①二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哲学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中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②二者的方法论不同。哲学告诉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而具体科学则告诉人们应如何具体分析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或人类自身的关系。
联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而哲学则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②科学性不同: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哲学。
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其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使哲学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考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①物质;②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③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一)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二)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三)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四)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为意识所反映。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五)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其次,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
(六)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首先,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再次,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七)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1、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2、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与前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
3、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都是首先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并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的结果。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八)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客观实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客观的。
考点——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意识;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表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二)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会形成人的意识。
(三)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这就进一步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
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论是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总之,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只是反映的形式与性质不同而已,这也进一步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四)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人们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原因是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我们应当在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五)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六)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含义: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七)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八)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考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①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一)规律是客观的,按规律办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就要受到惩罚。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 “想”;二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三)实事求是是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四)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是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哲学依据。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五)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空谈尊重客观规律,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六)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质,谁决定谁。二是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对前者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对后者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二)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即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不同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前者包括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后者是指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与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回答。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六)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七)做到从实际出发,一要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对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学好近代史和现代史。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认识国情,科学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二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的统一。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转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
(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要做到主客观相符合,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此来决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过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科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用力于“求”。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要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3、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是主观的。)
5、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6、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7、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8、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9、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0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经典热点创新题
1.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色非常优美,当地旅游部门根据山形山势,形象地编绎了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了大自然更多的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3.“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主要说明:
A.意识未必都是由物质决定的,因而不能反作用于物质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道路是前进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只有把握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当人类砍倒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的哲学启示是:
A.自然界是向前运动变化发展着的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
C.人类应全面看待自身活动的影响       D.广大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创造者
5.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月亮的高远清凉在中国人心中唤起的是宇宙的空阔与人心交感的美学意绪,月亮作为柔和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这表明了:
A. 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认识自然的前提
B. 人们将主观感受赋予自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C. 人与月的心灵对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D. 物质的独立性与意识的依赖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支柱 ④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大自然的一点力量,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纵使这世界毁灭了他,人却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认识死亡,认识世界对他具有的优势,世界对此却一无所知。这说明:
A.意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8.电影《2012》中的中国元素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片中保存地球物种和负责人类延续的数个诺亚方舟就是在中国制造完成。对片中的中国元素,有的观众很受用,认为这是好莱坞在讨好中国市场也有观众认为这句台词其实是对“中国制造”的暗讽。从哲学上看,人们对影片的不同看法:
A.说明人脑是认识的来源           B.说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种
D.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10.右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这表现出文化发展是:
①中西合璧,多元融合    ②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据北京气象部门推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可能平均三天就会出现一次降雨过程。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当天的降雨概率接近50%。为此,气象部门制定了《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人工消云减雨作业实施方案》,并已通过专家论证。试验表明,人工消云减雨作业,对中雨以下降水过程,可起到消、减的作用。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律的基础       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大自然
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条件为人类造福
12.以“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命名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如右图),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的繁体“华”字,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全运会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会徽的创作设计说明: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C.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D.创新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
13.“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从哲学上讲,荆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
C.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                   D.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14.有人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这说明
A. 不同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同     B.不同人生观是形成不同认识的重要原因
C. 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D.不同人生观是导致认识差异的主要原因15.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答案:(l)任何哲学都是自己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一定时代的哲学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真正的哲学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所以,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题中观点把所有哲学都看成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正确。
16.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矿主超限开采、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导致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对矿工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为有效遏制矿难事故多发的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提出国家公务人员必须退出煤矿生产股份、提高对遇难者赔偿标准、加强对煤矿生产的监督检查、关闭有安全隐患的矿井、加重对责任人员的处分等断然措施,以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把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
(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遏制措施。
(2)国家重视生产安全的举措是怎样体现唯物论道理的?
参考答案:(1)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特点,某些煤矿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有关法规有待完善等。②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经营者的管理,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提高经营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2)①针对矿难频发的现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道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人为本安全观的提出,将有利于遏制矿难频发的势头,保障广大矿工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7.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家庭分散经营,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经济发迭地区转移,农村土地呈现荒废、闲置的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党的决策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中央既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成就,又勇于正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②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面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认真加以研究,及时出台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党中央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8.S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成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其主要做法是:坚持政府引导,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坚持用市场化的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非文化企业以及非国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从哲学的角度看,S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①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扶持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②正确把握实际。要把握本市的实际情况,立足市情,去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③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S市在立足市情的基础上,对老城资源进行盘活,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发展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抉择。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将一股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赠予来访的美国证券交易所主席范尔霖,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如今,中国A股市值已经突破3.2l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人们发现:对合法非劳动收入的保护,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新发展。
(1)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种新情况?
参考答案:①丰富了我国居民个人投资渠道,促进了投资多元化;丰富了企业融资渠道,便于企业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繁荣我国资本市场,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②作为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承受能力,正确处理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怎样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参考答案:①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②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③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
材料三 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情况
1953年
1978年
1999年
2008年
全国GDP增速(%)
23.7
20.2
8.8
11.7
少速民族地区GDP增速(%)
14.4
14.3
7.6
12.9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3)从政治常识角度,揭示材料三的信息,并从民族工作角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①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趋向协调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GDP从增速低于全国,且差距较大,到差距缩小、进一步接近全国,2008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显著增长,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政府正确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国家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完善。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②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③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一)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三)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四)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五)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六)事物的联系不仅具有客观的、普遍性、而还具有条件性、多样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具有具体性、条件性。联系总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的联系都依赖于特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将发生变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七)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既要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把握联系。
(八)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1、内涵不同。不应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
2、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九)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塾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
2、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十)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十一)方法论意义: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十二)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十三)因果联系的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十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十五)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考点——运动和发展: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②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③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④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⑤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一)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其基本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二)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二者都是错误的。
(三)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五)运动的普遍性: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六)发展的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
(七)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八)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九)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2、所谓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违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3、区分的根本标准: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是否呈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看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
4、批判错误的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旧还是新、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或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而不从本质上、内容上去作深入具体的分析。这些标准都是不正确的。
(十)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察它的现状,还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
(十一)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十二)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一切静止的观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是新事业、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与我们不断地进行创新分不开的。要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人才不断涌现出来。
考点——规律:①规律;②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③认识和利用规律;④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规律的普遍性表现在:①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这是一切规律的三个共同特性。
2、规律的客观性:①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客观性还表现在,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三)规律的特点。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
(四)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渗透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认识和利用规律
1、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认识其中的规律。
2、认识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才是目的。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为人类造福。
(六)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1、必要性:①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②蔑视、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失败。
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①实事求是是我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②中国革命取得的一切胜利,靠实事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3、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第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第二,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4、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①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②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指导实践活动;创造或改变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挥破坏作用的范围,直至变害为利。③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④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5、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
考点——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①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一)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与统一(同一性)。
1、“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2、“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统一”包括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三)方法论: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防止片面性。
(四)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五)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
(六)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所以,决定了人们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回避和否定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考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如果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工作中就会碰钉子、犯错误。它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③方法论要求: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这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才能进一步对矛盾做具体分析。其次,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表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转移而转移,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再次,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表现为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则变成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第一,应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第二,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写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向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对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如原有的基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等,因而,社会主义一般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途径也必定是各不相同的,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3、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立足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向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五)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六)二者的关系: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七)学习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是惟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总之,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不分主次,同时又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防止单“打一”。
(八)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九)二者的联系:①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但又不能离开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孤立地存在。看不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能辨别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十)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十一)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十二)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十三)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连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都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或均衡论。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考点——内因和外因:①内因和外因;②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外因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绝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地起作用。总之,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发展是内困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三)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困和外因。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对周围环境作 “一分为二 ”的分析。再次,要正确对待机遇。最后,要辩证地对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国结合起来。第一,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第三,我们扩大技术引进,关键是对先进技术加以消化和吸收,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形成自己的优势。我们利用外资,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量力而行,使之有利于加速我国的技术改造,壮大民族经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
考点——量变和质变:①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②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③坚持适度原则
(一)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二)量变和质变的关系: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二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③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三)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是要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二是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三是要重视量的积累。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一定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重视量变,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所以要研究事物的结构,调整优化事物的结构。
考点——事物发展的趋势: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是由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由事物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①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旧事物绝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三)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归纳: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四)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①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②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③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考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①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①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②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③把辩证法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转化是有条件的,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而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5、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变化了,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整体中。)
7、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8、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0、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重点论中讲的重点包括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11、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量变也能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任何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1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13、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经典热点创新题
1.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这说明:
A. 意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D.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2.下列观点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A.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3.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主要违背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4. 30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C.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回答5-6题。
5.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是发展  ②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  ④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6.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阐述体现了:
①联系普遍性原理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④发展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8.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②享受生活不利于人生价值实现
③要反对骄奢淫逸,树立勤俭观念   ④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10.下列成语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  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副对联告诫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启示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
A.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               B.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C.要注重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D.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句话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将为地球开出“降温”良方。回答14—15题。
14.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这段话中蕴含的辩证道理是: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②要分清主次矛盾,做到统筹兼顾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看到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普遍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选择,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然而,在全球“气候列车”上,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不少分歧,如何“和而不同”地应对气候变化,依旧任重道远。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制约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的这种时间观说明:
A.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B.矛盾这事物及其各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结的                 D.矛盾就是一分为二
17.“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在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诗人巧妙地将雪花比拟成梨花,说明:
①诗人根据“雪花”与“梨花” 的固有联系,建立 了新的联系  ②诗人认识到了“雪花”、“梨花”包含着的矛盾的普遍性  ③诗人善于捕捉灵感  ④诗人的认识实现了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与这一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A.黑夜与光明相互依存,双方互为前提
B.黑夜与光明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结的
20.“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这句话意在说明:
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B.人与周围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C.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       D.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
21.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说明: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2.阅读以下成语、名言、诗句。其中强调内因作用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③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④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漫画《瞧这一家子》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告诫我们 :
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这句话意在说明:
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B.人与周围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C.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       D.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
26.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确定的十项措施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参考答案: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政府的十项措施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了把发展作为施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政府的十项措施都充分体现了关注民生这一主题,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十项措施涉及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政府的十项措施统筹兼顾了城乡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7.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上述论断蕴涵着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请作简要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①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表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②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表明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必须抓住主要矛盾。③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8.我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针对近年来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情况,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论述既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叉增强了解决收人分配领域矛盾和问题的针对性,是从实际出发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上述材料中,我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参考大案: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分配制度上,对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注重不同的原则就体现了这一点。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针对效率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就体现了这一点。④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公平与效率既对立又统一。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并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体现了这一点。
29.2007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的在于为成都、重庆两地提供一个“创新机制和体制”的平台,为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建立城乡谐调发展的机制,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距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发展道路。国家发改委要求成渝两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有益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央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
参考答案:①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渝改革试验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促进两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普遍性的发展道路,可以为其它地区发展作出示范,提供借鉴。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同时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30.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参考答案: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有区别的。在财政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支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②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和片面强调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
31.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时间
中国的证券市场
1984年11月
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6年11月14日
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
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营业
1992年1月19日
邓小平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2008年春天
工、中、建、交四家国有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迈入全新的时代。两会提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
2009年10月23日
创业板开板仪式在深圳举行,10月26日,刊登上市公告书,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挂牌上市。
目前,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我国GDP已经超过33万亿元,沪深总市值接近24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和资本大国。
阅读上述材料表格,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在我国设立股票市场的依据。
参考答案:①股份制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设立股票市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②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增强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③居民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从中获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较大收益。
(2)央行每一次利率的调整都会带来股市的波动,试分析银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①利率和股价是反比例关系。②原因:利率上调,公司的借款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股价下降。反之亦然;利率上调,会带动股票供求关系的变化,吸引部分资金从股市转向银行,需求下降,股价下降。反之亦然。
(3)请用矛盾的相关原理说明应如何理性看待我国的股票市场。
参考答案:①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看到矛盾的双方,又要看到双方的关系:即既对立又统一。股票市场的设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投资者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同时,上市公司有经营风险,甚至有破产和退市的可能。投资者必须有风险意识。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它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在长期的孕育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能使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对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主要的。
(4)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从当初姓“资”姓“社”的争论,到今天,全世界关于“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的讨论,在这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
参考答案:①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载入了宪法。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点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③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考生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回答: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也可酌情给分。)
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为什么充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2、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3、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决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等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包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处理好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要按规律办事,首先要了解规律、懂得规律,还必须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具体地把握规律,这都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要按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掌握程度。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正确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空谈尊重客观规律,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
考点——透过现象看本质:①现象与本质;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③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④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⑤分析与综合相结合;⑥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①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表现在:其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本质则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只能靠抽象思维来把握。其二,现象是事物个别的具体的方面,本质是事物一般的共同的方面。其三,现象是易逝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表现在:其一,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表现。真象表现着本质——它从正面直接地表现着本质,假象也表现着本质——它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着本质。其二,本质也离不开现象。本质不能赤裸裸地存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
1、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把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2、认真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能以对现象的认识代替对本质的认识。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②形式不同: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③特点不同: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④阶段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联系: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坚持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还表现在它们的相互渗透上。在现实和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两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三)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科学理论能够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帮助人们把握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性、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并未结束。人们还需要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先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膏。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六)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具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七)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趋势(总规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前一次循环进入高一级阶段。因此,要反对静止的观点,悲观的观点,骄傲自满和无所作为的观点。
(八)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在思维中必须进行分析与综合。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九)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它要求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十)想像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合理的科学的想像,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十一)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十二)21 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十三)创造性思维要和合理想像有机结合。培养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二是要敢于超越;三是务必积累知识;四是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考点——实践:①实践的基本特征;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二)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总是追求达到一定的目的。
(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是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进行,就是在那种社会关系中进行,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
(四)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象也不会“自言其明”。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实践过程就成为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五)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1、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3、重视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认真学习间接经验,总结直接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2、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4、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和基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5、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6、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7、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认识事物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8、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分析指导下的深入综合,又要注意在综合基础上的分析。(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
9、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是一分为二。(矛盾分析法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
10、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
11、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3、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14、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经典热点创新题
1.“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随着观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X波段多普勒雷达的出现,今天气象部门能够每隔一小时提供一份气象预报,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C.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D.正确的实践使人们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
3.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            B.①④             C.①②                  D.①③④
5. 在晏珠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而在张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在不同诗人笔下,明月存在“无情”与“有情”的区别,这表明:
A. 世界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B.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C. 艺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产物
D. 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背离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总称,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回答6--8题。
6.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
①把物质的具体形态混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②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具有合理性 ③包含有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其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下列语句与该观点相一致的有:
①在纯粹的光明里就像在纯粹的黑暗里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②一蝉不噪林愈静,一鸟不鸣山更幽  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8.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创造出来的。这印证了:
A.中国古代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B.认识第一次飞跃比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完成。回答9—10题。
9.任务实施期间,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在这里航天员所进行的活动属于: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改造自然的实践
10.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香花不一定好看,能人不一定能说”这句俗语告诉我们,认识事物应该:
A.透过现象看本质                                B.坚持矛盾的观点
C.坚持联系的观点                                D.坚持发展的观点
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回答12—13题。
12.从1977年高校招生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到1990年第一次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使考试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从2001年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到2003年为了避免天气炎热,考期提前一个月,到2007年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再到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高考改革体现了;
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2010年以来各地教育部门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从分配制度上留住人才,使人才的劳动和贡献与他们的收入相适应,就要;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②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益
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④尽力实行平均分配的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5.成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启示我们:
A.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6.《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①能促使实践主体能动地创造客体 ②将提高实践主体改造和驾驭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 ③会引导实践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 ④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实践主体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右图漫画中的大学生“村官” :
A.不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不懂得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忽视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背离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8.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19.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成果辉煌,30年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第三步,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既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①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农村改革30年迈出了三大步,每一步都促进了人们认识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农村改革改变了农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管理体制和活动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农村改革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更新。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更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发展。⑤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0.中国环保行动
2007年10月
“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十七大报告,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
2007年6月
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2008年10月
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2009年11月
中国政府宣布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
2009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
试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材料一体现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概念,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提出是根据中国环境的现实状况提出的,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道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指导和促进作用。③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从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应对气候变化对策,节能减排目标具体实施,到发展低碳经济,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将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21.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变奏
阶段
主调
内容
第一阶段
1990年代
谁为主导
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种路线激烈争论。
第二阶段
2000年—2004年
看好市场化
“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医疗效率和水平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第三阶段
2005年—2007年
医改变奏
面对医疗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定基调:政府将承担基本公共医疗。
第四阶段
2008年至今
新医改启动
2008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新医改方案,规划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结合表,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
参考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医疗改革源于人民就医需求,在医改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市场市场手段不能解决医疗的公平问题,医疗公益性得到大家共识。新医改是否能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对医疗改革认识深入,必将推动新医疗改革。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医改提高人们对公共医疗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推进医改,两者相互促进,不断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有这样一位大学毕业生,上学期间并不是学新闻专业,却被某报社聘用。当谈及成功原因时说:“从大二起,我就在这家报社实习。要想成功就业,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堂之外的各种经验,比如假期实习、社会实践、兼职工作等。”
22.还有一位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如今所创办的公司已小有成绩。他认为:创业要找到与自己专长吻合、能发挥特长的项目。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有人做,如果没有创新,赚钱就很困难。
也有这样的大学生,充满理想,但满脑子都是天(天津)南(南京)海(上海)北(北京)等大城市,不愿去有很大需求但工作条件较差的小城镇或乡村。其结果理想只能是幻想,很难实现就业。
上述材料说明,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请你从中总结出主要哲学方法论的道理。
参考答案: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既要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又要参加社会实践(直接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顺利实现就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实习经验,都说明了这一道理。②从社会和个人的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③坚持发展的观点,勇于创新。创业中要找到既符合自己特长、又有市场需要的项目,才能实现创业。④要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业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理想,不考虑社会需要,好高骛远,实现就业就很困难。
23.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这次峰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球舍分歧和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动力。
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类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②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与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③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初步实现了小康.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应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
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参考答案:①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适应我国农村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贯彻落实有关政策;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农村改革发展:④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 ,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考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间,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往往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三)评价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①最高标准是两个符合,即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③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4“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
考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③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④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完全一致。二者在具体利益上是有差异的。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不一致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
(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观: ①内容: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耐,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②原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③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个人的正当利益也必须得到维护,社会集体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①总体要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②具体要求,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五)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的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从性质上看,有的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而有的人则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从程度上看,由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具体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也就有所区别。②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第一,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等经济条件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都制约着当时社会的人的活动。第二,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人的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必然遭到社会规律的惩罚。
(六)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王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②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观点是错误的。③方法论意义:青年学生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长条件,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七)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①个人主义的特征。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②个人主义的危害。第一,从出发点看,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个人、家庭的利益,而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第二,从结果看,个人主义把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作为人生追求的惟一价值目标。这种只顾个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竞争观念和生存原则,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危害社会稳定。第三,个人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兴趣、爱好的至上性,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我行我素,乃至违法犯罪而不能自拔。③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在个人主义患潮的影响下,有极少数青年否定人的社会性,主张个人本位,个人绝对自由,结果走上邪路。为了个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八)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如个人身体的健康,个人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个人正当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考点——人生价值:①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②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③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一)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及其关系: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索取”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社会存大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是英雄人物的主要要特色。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首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物质贡献。
(三)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的物质财富,它既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又是继续进行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二,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但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培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样,人们创造力的利用和发挥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四)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需要依靠主观努力。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①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密切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法取得金钱,成为人们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②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③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拜金主义是错误的,我们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
(六)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错误和危害。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其错误和危害是:①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②它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③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割裂了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它们是社会主义的腐蚀剂,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考点——理想与现实:①树立崇高理想;②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理想不一定都是科学的,理想不一定都是崇高的,理想不一定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二)理想与社会存在的关系:①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文柱。
(四)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科学的理想。
(五)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①最高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②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六)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由于人们不满足于现实,才需要有理想,有追求,为美坏的未来奋斗。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发展方向,能够指导现实的发展,对人们的行动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已经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
(七)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①艰苦奋斗的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之一。②要提倡艰苦奋斗。第一,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第二,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总之,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永远都不会过时,不能丢掉。
考点——社会实践: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③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④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一)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四)青年学生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强调青年学生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决定的:青年学生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道路,要求做到:第一,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
(五)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变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态,使自然界发生和谐的变化,创造出人工形态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改造社会,就是要通过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管理体制,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
(六)改造主观谊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转变主观世界。
(七)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
(八)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人们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实践。
(九)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①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调整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②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3、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5、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6、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7、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8、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9、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经典热点创新题
1.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结梯救人,三名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发生后,八凌打捞公司却“挟尸要价”,在“10·24”事件中获得的36300元“天价打捞费”,并称事发时并不知道打捞的是英雄遗体。三名大学生的英雄壮举,情景真实可信,为救人献出生命感人至深。八凌打捞公司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径受到了群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批评。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属性有时是社会性   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
C.社会急剧变化时期人们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具体选择
D.正确的价值观并非人人都有
2.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动员会,会议指出: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在农村大有可为,到农村中去是人生关键阶段的正确选择。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到农村就业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在《管子·霸业》中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本质属性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皇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5.被称为“天下第一草”的冬虫夏草是我国青藏高原独有的名贵野生药材 。但是由于商业炒作,“虫草热”已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这样恶化必然导致冬虫夏草资源沽竭。这告诉我们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办事要遵循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③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纹川地震发生后,神州大地传诵着几个人的名字:谭千秋、向倩、张米亚、严蓉、周汝兰……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最危难的一刻,他们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这说明: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源泉  ③人生价值要通过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在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林浩等20名同学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马小凤等30名同学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称号,这启示我们:
A.贡献是人生的唯一价值               B.被授予英雄称号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C.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8.漫画“植‘数’造‘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都是合理的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08北京奥运会会获得成功。奥运志愿者和广大市民的表现受到国外媒体的一致好评。回答10-11题。
1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表演,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现场出现的“和”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印刷术;船与翻动的船浆,让人们想到郑和下西洋。艺术家们的创造是:
A.以想象为基础,合理科学创新                B.立足已知事实,合理科学想象
C.以理论为指导,合理科学想象                D.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理论创新
11.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意境最充分地体现: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                                   D.继承和创新的统—
12.志愿者们的奉献受到国外媒体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A.社会需要是造就人才的摇篮,个人努力要着眼于社会需要
B.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的
C.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            D.自我设计符合社会需要就能实现
13.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翟志刚同志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刘伯明、景海鹏同志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他们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这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客观条件
C.只要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并且不讲报酬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14.在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里,谭千秋—一个普通教师的名字,传遍了中华大地。谭千秋生前是德阳市东汽中学政叫教主任兼高一、高二年级政治教师,在5.12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4个学生,从死神中夺回四条生命,而他自己也完成了一名普通教师留给人类的最后贡献。
结合材料,谈谈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在实践中多为社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谭千秋舍己救人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他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②人生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灾难面前,谭千秋老师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体现了在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③人生价值的实现还离不开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谭千秋老师的行为与他个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分不开的。(若考生答出“人生价值最终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表现出来,因此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埋头实干”等内容也可给分。)
15.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胡锦涛从10个方面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16.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跨上新台阶。事实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⑤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⑥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
17.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市教委在促进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大学毕业生应清醒的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②人生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实现,大学毕业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18.材料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以作为替代答案)②正确处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个人就业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③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大学生就业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⑤树立群众观点,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