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朱颜血:中国社会一千个细节(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01:17

  

  ◎一、浮世绘(1)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吗

  “浮躁”一词对国人来说,相当地耳熟能详了。人人言必称“浮躁”,说“这个社会很浮躁”,谈“如何在浮躁中生存”。于是,那些原本不浮躁的,也耐不住性子,或者不好意思再清高,一应浮躁起来了。

  在一个《重拍〈红楼梦〉》的节目里,屡次听到学者口吐莲花,谈到当下社会浮躁,不适合重拍《红楼梦》。于是,我就在想,那些说这个社会浮躁的人里,有很多就是学者了。

  学者说“浮躁”,不知是和哪个时代相比的。一个原本以权为本位的社会,如今进到了以钱为本位的时代,并不能说就是更浮躁。确实,人人都在谈房子。那是因为福利分房寿终正寝,还因为国家需要启动国内的市场需求。如果这么说来,确实人心浮动、人人为房子而奔波终生,焉能不浮躁。

  只是,这样的浮躁似曾相识。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进步而奔走呼号。

  在六十年代,人人为了追求不被革命运动落下、拖垮而转动脑筋。

  在七十年代,人人为了立场、站队、文攻武卫而忙活。

  在八十年代,人们考大学、去深圳、闯珠海、学外语、出国、下海。

  在九十年代,人们请托、送礼、下海南、上美国、买房子、卖假货。

  试问,若以“浮躁”论,中国人啥时候不浮躁来着。

  再看一九四九年以前,国内战争及抗日战争、五四运动及其之后的各次运动,中国何时不“浮躁”来着?是否非要回到汉唐,才有“不浮躁”的气象呢?

  至于说时下是浮躁的原因,我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对一个时代迷惑不解的时候,就冠之以“浮躁”,以为不值一提,以为都是云烟。“现在的人太浮躁了”,这句话时常出现在耳边,似乎在解释着什么,莫非这是说话者自己的心声。他也要去浮躁一番了。也许要等到退休,他才能恢复到安静的心态,因为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一起共振吧。

  学者说“浮躁”是为了回避现实。既然不值一提,也就没必要去探求、研究什么,全是一地鸡毛的现象。于是就可以不直面,只批评不批判,只否定不肯定,只喷唾沫却不欣赏。权本位、钱本位交织在一起,肉体和灵魂上的纠葛也更复杂。学者说“浮躁”,是为了自慰,因为他们已经看不懂了。

  至于还有些人在炒作“浮躁”,那是有其利益目的的。娱乐界营造偌大一个“浮躁”意象,为的是推销其娱乐产品。比如“超女”,就是妄想成名“浮躁”策划的成功案例。其实一般的邻家女也没那么多成名的冲动,可周围的女孩子都在一边喝酸酸乳一边大谈自己的立万计划,于是就参与其中,以为自己的条件并不差。

  这个时代并不比其他时代更浮躁,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浮躁。

  浮躁可以批判,也可以欣赏。当欣赏浮躁的时候,就能深深地体味到这个时代是怎么从历史中脱胎而来的。在欣赏过后,打开书房的灯,继续你的事业吧。

  女脱男抄

  木子美脱了,流氓燕脱了,章子怡也脱了,然后木子美脱了又脱。直到芙蓉姐姐横空“出事儿”,她没脱,却赢得了“剩名”。

  花儿抄了,郭四抄了,汉芯也抄了,然后花儿抄了又抄。直到四川的曾颖,靠着一篇被高考考生抄成满分的文章,名扬天下了。

  信息发达,可抄的东西很多,能脱的机会也很多。于是,就渐渐成了“主流”。

  ◎一、浮世绘(2)

  信息发达的同时,作弊手段也发达。一个考四级英语的学生被背心里的电池给炸破了肚子,很多军事侦察技术被这样民用化了。

  我们都是过客,就都有当过客的权利:女脱,男抄。

  但似乎没哪个男的靠脱成名,也没哪个女的靠抄发家。

  男的要是脱了,赢得的还不是骂名,而是人气骤降。因为男的脱出来没内容,要不就特丑陋,恶心得连名字也不看。

  女的就不一样。可以边脱边写,自配插图,喝粥就点儿咸菜,喝酒还有小菜儿。

  翻开古典名著,就能知道中国在“脱与不脱、脱多脱少、脱什么、怎么脱”这个课题上的研究可深厚去了。有着这么现成的资源,干吗不好好利用呢。所以说,脱,其实是对中国古文明的一次开拓性的进军。可喜可贺。

  还是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经典:脱原理。

  脱原理之一:古人在说脱的时候、在脱之前是很有一番排场的。其目的无非是调动一下男性的性积极。

  可现在的某些女人,怎么说脱就脱了呢,而且争先恐后地脱起来,怪不得地球的气温升高得如此之快。南极冰山脱了,臭氧层脱了,北极熊也快脱了。

  只是看到《无极》在公映前宣传张柏芝要脱,结果到电影院里没看到脱,失望之余,感到这社会还有那么一点儿艺术的良知在。

  脱原理之二:快脱不如慢脱。

  应该说,脱得最快的是网络偶像。脱得最慢的是电影明星。网络偶像脱得快,所以败得也快。她们没去电影学院进修过就是不行,她们脱的时候不带情绪,也不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她们只说,我要虚脱了,结果就真脱了。于是,从一穷二白到一干二净。

  而脱得最慢的,还是高明的芙蓉姐姐。人家也没进过表演进修班,就懂得这个一慢二看三不过的道理。

  脱原理之三:身脱不如口脱。

  在这个问题上,那些提供色情声讯服务的,就是“榜样”。女作家们可以用语言来脱,远比用肉体来脱高级,而且长久。

  想脱未脱的去主持个节目,于是脱口秀就成了口脱秀。那些擅长口脱秀的,哪怕脱个手套、脱个牙套,都一样性感而有性积极啊。这才是境界。

  女人的脱如此有讲究,那么男人的抄呢,当然也非常高超。

  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如废品回收再利用,是功在当代彪炳千秋的德行。想那《梦里花落知多少》就让无数痴男怨女喜欢,有谁知道那历史的故纸堆里还有个《圈里圈外》呢。

  抄经典是抄,抄垃圾也是抄。即使你有化腐朽的本事、点石成金的门道,可你还是档次不高。当然,抄冷门是一种策略,非如此则很容易穿帮的。抄冷门不易察觉,即使察觉,那时人已经火了。火了才是硬道理。即使法院判决抄袭,也可以不道歉。这才是真火啊。

  韩国的克隆之父抄了,中国的汉芯之父也抄了。那个对打磨工艺异常专业的陈进把MOTO的芯片变成了汉芯,骗取了国家各部委、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大的支持。硬件确实比著作更好抄,换个封皮儿就可以了。

  脱是捷径,抄也是捷径。多少人从此成名得利,有了自己的所谓“事业”。这让那些还没脱还没抄还在原创的羊肠小道上奔驰的人眼红了。他们发现了脱和抄不仅是捷径,而且是金光大道。

  于是,更多的女的开始脱,脱成了宝贝。宝贝们最爱的是美容手术,把飞机场和盆地改造成了托塔李天王。当有了脱的竞争,就会有脱的创新。通过什么脱,脱成什么样,脱得艺术不艺术,脱得到位不到位,脱得有趣不有趣,这都是需要策划的。因为大家都明白,脱到最后大家都一样。于是乎,更要在脱的过程当中体现出个性来。

  ◎一、浮世绘(3)

  更多的男的开始了抄。其实抄这个东东自古就有了,只是现在的男人更会抄了。先抄别人,再时不时地抄自己。抄自己容易。抄别人难,抄别人而不露痕迹难上加难。

  抄者需要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那是我的,那本来就是我的,可是被别人先拿去了,啊,终于物归原主了。这样的心理素质越高,所抄的东西就越好,抄出来的痕迹就越小,以至于无痕。

  抄的境界,有三种。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意思是:能抄的都被人抄了,再抄就不合适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苦闷啊,哪里是可以抄袭又不会被发现的天涯路呢?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于是找来一堆可抄的,大抄特抄,抄它个天翻地覆。可是,抄来抄去,总觉得不适合自己。实在是啃口方便面都不脆啊。

  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啊,原来我要抄的在这儿,就在我小学的一个笔记本里。

  后现代社会的开始

  中国的地理形势是西高东低。西部多大山、高原、沙漠、草原,东部多平原、三角洲、半岛。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势必呈现极其不平衡的信息生态。当西部山区还处在通信基本靠吼的原始状态时,东边已经把网络玩儿到了如此无聊的程度。

  不可否认,共同富裕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奋斗目标。但信息生态上的共同富裕似乎更加遥远。在信息生态大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们的同胞还在为希望工程孜孜不倦。而在信息生态超富集的池水里,一个无意义的滋生物迅速蔓延。

  我们的后现代性居然在网络偶像的孵化下诞生了。

  说到后现代的无意义性,不能不提我们的周星星和他的无厘头。

  看过周星星的许多经典电影,发现其中的无厘头虽然搞笑,但电影本身还是很有世俗而庸俗的意义。

  即使是《大话西游》,一样充满意义的波澜,那对爱情的由衷赞叹,让我们根本无暇顾及无厘头的风景。

  到了《功夫》,那种除恶扬善的道德情怀更是甚嚣尘上,哪里还有什么无厘头的影子。后现代的时针也被拨回到现实主义的表盘上来了。

  然而,网络偶像超越了周星星,让我们、让我们的媒体都大惊失色。何以玉体横陈、下半身文学火不过网络偶像?何以生理上的无聊为精神上的无聊所代替?我们何曾见过如此彻底的无意义呢,简直是全身肌无力。我们慌忙到处寻找那无意义中的意义,难啊,大家的眼球都直了。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徘徊在现代中国社会网络世界里的幽灵。它粉色透明,有着足以令现代人羡慕的未来时设计。它庄重典雅,似乎根本就是贾宝玉二代。

  它一路走过来: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炒作学,使那些醉心于包装的公司、炒作大王血本无归;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偶像精神,使那些偶像花容失态、乱了猫步,对经纪人说,滚;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学者权威,让他们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先把价值重新定义;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理想,把德先生和赛博士赶回了上个世纪;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独裁,代之以无轴心的民主、众生喧哗的狂欢;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知识,让文盲有了笑傲江湖的机会;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哲学,把驴唇马嘴奉为圭臬;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社会学,把周孝正弄得语无伦次;

  ◎一、浮世绘(4)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经济学,把张朝阳的眼球也给气掉了;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新闻学,使之向非典预防科学取经;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精神病学,对治疗抑郁症贡献良多;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历史学,让人类记住了一个比自由女神更高大的虚拟背影。

  它颠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它甚至颠覆了我们对无意义的理解。

  在网络偶像的广泛影响下,一个追求无意义性的粉丝族形成了。

  他们和网络偶像其实在精神气质上非常近似,

  他们早已接受八卦文明史的滋养,

  他们从头到脚都是极限运动留下的烙印,

  他们眼睛里充满网语的密码,

  他们脸上挂着大话的神情。

  他们早就在等待着一位姐姐型的精神领袖出现,

  好带领他们超越木子美的青春沼泽,

  躲避流氓燕栖息的神秘小树林,

  直接抵达他们要去的动感地带。

  当网络偶像倒下,我们却看到一个幽灵飞起。它多像那第一个核糖核酸分子,在蛋白质的包裹下开启一个新纪元。它直接开启了中国后现代社会的大门。

  那些水木清华的莘莘学子,那些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的小资,那些呼哧带喘游荡在绿茵场上的运动员,那些买房子是为了卖房子的小市民,他们都将以期待网络偶像百倍的热情期待着后现代的到来,就像春的钟声。

  在后现代的飞地上,我们的网络偶像已经被后来者所唾弃。但网络偶像的伟大抱负也将在这些后来者身上附体与还魂。

  文化垃圾论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同样也生产大量的文化垃圾。虽然十几亿人口平摊下来物质资源就所剩无几,但我们每个人能分得的文化垃圾却还是相当了得。这些垃圾基本上没有出口的希望(当然也有少数出口的,那是老外们眼光太低级),只能在国内进行消化处理。

  没有问题。那些垃圾制造者,掌握着发行渠道和媒体频道,掌握着宣传包装的手段和势力,所以制造起文化垃圾来就更加肆无忌惮。

  垃圾之一:清宫戏

  一个令我们相当难堪的朝代,那时的官服相当难看。可导演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清朝呢,一个原因是清朝遗留下来的浩繁史料简直就是给这帮偷懒导演预备的脚本。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清朝的腐败故事太多了,这样可以把戏份搞得更有意思。我们熟悉清朝的历史,但我们对那些清宫戏里皇上长奴才短的镜头更熟悉。我们发现这些清宫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奴性的娱乐。连刘恒这样的大作家都编起了《少年天子》,当然这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脉相承,也就不必惊怪了。

  垃圾之二:武侠戏

  那些腰系钢丝飞来飞去的大侠在玩儿什么呢,是不是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或者返祖到了可在林间跳跃的猿猴时代?这种成人童话其实是和清宫戏如出一辙的。有一个金口玉言的皇帝,势必出一个武功盖世的魔王。表现冷兵器时代的风云,肯定比表现星球大战省钱得多。

  垃圾之三:民歌MTV

  近年来,民歌教育很兴盛,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原生态民歌,这和“绿色农业”、“有机农产品”有点儿接近。然而,当绿色的有机的来自民间的民歌被包装成MTV,就算是完成了深加工。那些极度艳丽的民族服饰作陪衬,那些极其华美的唱腔作旋律,那些唯美的环境和伴舞演员,怎么看怎么像是电脑制作、化学合成的,不知道搁了多少激素化肥、多少色素添加剂、多少硫化氢二苯四胺素啊。

  ◎一、浮世绘(5)

  垃圾之四:晚会歌曲

  中国不知道何时出现了那么多的晚会,可能是太平盛世就要歌舞升平吧。晚会基本上由歌和舞组成,一般是舞伴歌,也有歌伴舞。听听那些歌曲,基本上是两段。第一段叙事,第二段咏叹。然后重复第一段的旋律,但歌词有所不同。再然后同理重复第二段旋律。最后以高调歌唱最尾旋律片段两到三次结束。有的时候,最后那几个字还要像结巴一样重复一下。这种速朽的垃圾歌曲居然是在烘托一个很高尚或很伟大的晚会主题,实在让人作呕。更加令人作呕的是,居然我还听过这样的歌曲而且还要评论它。

  垃圾之五:爱情小曲

  可以说歌曲的最初形态便是情歌,是卿卿我我、恩恩爱爱的。可是,当爱情成为这个时代唯一的信仰,当情歌变得充耳不闻无法令人再感动,而那些歌手还在闭着眼睛继续扭捏作唱,也就离垃圾不远了。

  垃圾之六:一首歌主义

  很多歌手都是凭一首歌成的名,此后再不见新的,只是在各种媒体(主要是电视)上当一个文化混混儿。他们在迅速获得名声之后就不再能抵御新生代的追击,也迅速从排行榜上消失掉。此后便只能当颁奖嘉宾了。

  垃圾之七:少年作家

  韩寒还算是个天才,他的出现具有偶像效应。那些仿效者则开始将青春的精华、少年的意气转变成所谓“光阴疼痛”的垃圾和“残酷青春”的消费。他们注定写作狭窄的题材,同时不能把自己的体验改造成共通的思想。他们只能在一定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中寻找买主,一旦那些买主也成为作家,他们就将关门歇业。

  垃圾之八:美女文学

  以前是美女加咖啡,现在是加文学。但文学并不一定需要美女的参与。文字可以给美女增色,美女却不能为文字添彩。这就是美女文学注定衰落的原因。

  垃圾之九:商业话剧

  由林兆华开创、孟京辉继往开来而掀起的话剧时尚,如今已蔚为大观。很多文化公司也盯上了这个短平快的项目,不禁起了开发的心思。于是乎商业话剧此起彼伏。可越是垃圾话剧,就越是要由名人来客串,这仿佛也是一个真理。

  垃圾之十:网络猛女们及其后继者

  正是许许多多文化娱乐垃圾的滋养,使得网络池中有了网络猛女们的芽苞。再加上大众的心领神会,终于使得她们浮出水面。出水的猛女们立刻照出那些高级文化垃圾的丑陋。至于她们的后继者,想必大有人在。毕竟垃圾,尤其是如此个人化的私垃圾的制造相当容易。

  以上在各个领域的文化娱乐垃圾已经把我们团团包围。我们已无处可逃、别无选择,只能与垃圾和平共处。

  那些包裹在月饼、粽子之外的精美包装,那些卖不出去的报纸杂志,那些撂了地的开发区和烂尾楼,那些豆腐渣工程,那些过期食品,那些假冒伪劣,恐怕都注定了成为垃圾的命运。

  当年虎门的那把火不可能再次燃起,因为我们每个人同样是垃圾的制造者之一。

  为什么我们如此乐意去制造垃圾呢?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总是逃不脱垃圾的包围,就像我们的城市一样?

  为什么我们一不留神就能出手不凡地造出垃圾?

  为什么我们以垃圾为乐而不觉耻?

  为什么那些垃圾的制造者有那么多堂皇的理由?

  为什么文化大师也有制造垃圾的本领,而且比别人还要高强?

  常能听到这样的论调,娱乐就是要让已经疲惫劳累的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所以,我们要进行一些娱乐。

  ◎一、浮世绘(6)

  娱乐电视,娱乐电影,娱乐读物,娱乐新闻,娱乐人物,娱乐记者,娱乐歌曲。

  岂不知,娱乐有时候就是愚乐。

  智力竞赛被代之以知识竞赛商品知识竞赛广告商品知识竞赛,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如何被愚乐的。

  在我们被愚乐的同时,大量的垃圾从我们视而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增长起来,最终就是信息的全面垃圾化。

  到那个时候,我们也许就将工作在垃圾里,生活在垃圾里,住在垃圾里,坐在垃圾里,睡在垃圾里,甚至以垃圾为食。

  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垃圾制造能力,全在于我们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和勇气。

  愚乐中国

  这世上原本有娱乐,可乐着乐着就成了愚乐。记不清中国的愚乐何时兴起,也没想愚乐何时才会终结。也许愚乐就没有终结的那一天,因为它的生命力强啊。愚乐让人不知道乐趣所在,却能一味地跟着愚乐。有的是商业的愚乐,有的是文艺的愚乐,有的为了娱乐而愚乐,有的干脆因愚就乐。

  愚乐已经是一个行业标准,不符合这标准就不能面世、出生。从影视到音像,从演员到主持人,哪一个没有愚乐专业的文凭,就必须下岗。于是,愚乐普及了牙齿、眉毛,还输入到农村,美其名曰:下乡慰问。愚乐的农村市场打开以后,愚乐才算有了本土资质,从而获得了“愚乐中国”的美誉。

  愚乐也讲技术性。技术高超的可以把愚隐藏起来,只让人看到乐。乐就乐吧,却又时不时把愚的尾巴露出来,显得很真诚。愚乐还讲究大乐若愚,愚中取乐,寓愚于乐。那些嘉宾、客串大多就是这样,慢慢地蜕变成愚乐混子。

  唱片公司用钱买来的排行榜,堪称是愚乐的榜样。它的衍生产品是各种音乐奖项,不到场者无获奖机会。多么赤裸裸啊。当它公布的结果恰巧符合人们的心思时,它就成了娱乐。然而,它命中注定了就是愚乐。那些光彩照人的愚星走在一条愚光大道上,愚记们纷纷上前采访一些愚闻。由此可见,娱是愚的教堂,而愚是娱的圣经。

  当年的样板戏可谓愚乐的又一个典型。那么多好演员济济一堂,就是为了四场愚乐表演。那么好的唱腔,那么好的身段,那么好的亮相,都是为了愚乐一下革命群众。高大全的教条主义和时下的骚媚酷路线本来就是同门异派、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至于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制作,从宣传到播出,一路愚乐下来确实很费了一番心思,投入巨大、影响广泛,却如同军阀内战,丝毫没有历史价值。为了地盘,为了名利,为了万恶之源的收视率,就可以尽情地愚乐没商量。

  中国足球的愚乐性和以上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黑哨、赌球、关联球、恐韩症。中国足球为了愚乐顺利,对已经漏洞百出的问题不闻不问、不了了之,表现出大无畏的愚乐精神。

  我们似乎对愚乐无动于衷,或者就是没脾气,放纵愚乐对我们生活的侵蚀。先是港台成熟的愚乐文化的侵袭,后来由于其过于低级而遭到淘汰。然后是日韩的愚乐也跟潮般涌来,于是大街上出现了哈哈一族。接着大陆的愚乐工作者们也学会了,愚乐的大旗上出现了喜人的民族产业。就像我们思考肯德基的垃圾食品何以连锁畅销,就想把民族美食也垃圾化。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我们拒绝一个愚乐节目的办法,就是选择另一个愚乐节目。我们拒绝一部愚乐电影的方式,就是去看另一部愚乐电视剧。久而久之,我们对愚乐产品不再有这是愚乐的反应,不再能分辨愚乐和娱乐。

  ◎一、浮世绘(7)

  那些报考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的,不少是不爱也不善学习的,更别说思考、思想了。他们逃避高考,拼命挤进艺术院校,不过是想成长为一个把艺术转化成愚乐的合格机器。一些艺术院校也逐渐设立了很多愚乐专业,教授这些专业知识的当然是合格的愚乐教授。

  周幽王伙同其爱姬褒姒愚乐了一把诸侯,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新时代。如今这些愚乐节目无数次地愚乐大众,却能岿然不动我自傲然。即使像烽火戏诸侯这样重大的愚乐事件,我们又何曾听到过批判的声响。万籁俱寂,只是把红颜祸水论又一次老生常谈。

  愚乐是不讲批判的。既不进行自我批判,也不批判社会,更不批判商业投资者。愚乐者自以为一切都是游戏,一切都是玩儿,一切都是在后现代性的演播大厅里制造的迷梦。于是,愚乐者就有了理直气壮的根据,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愚乐进行到底。

  纯而又纯之最大实验场

  中国堪称娱乐的大实验场,由于其人口基数,可以为“最”了。因为中国的娱乐是丝毫不能政治的,是娱乐中的娱乐,如同一个火锅,什么都可以拿来涮着吃了。“文革”的波普,样板戏的心声,慰安妇的噱头,明星女儿的兔唇,内裤的品牌,性交易的录像,性虐待物语,又有哪个影星脱了。

  娱乐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性。纯娱乐的最终下场,就是性了。一夜之间,视频网站都是AV,门户网页拉起皮条,明星们露个干净。这些都很正常。性,既是娱乐的惯用手法,又是其最后一张底牌。

  至于影视,更是把其他的功能全剥掉,唯余娱乐。这样做的好处是商业化极其方便,犹如从技校直接进工厂、自猪圈直通屠宰场。而艺术电影的出品就是为了在国外得奖,赢得前娱乐的名声,并作为精神上的自慰。二者泾渭分明,形成天上地下的格局。

  娱乐产业的发达源于商业的推动,蓬勃于利益的争夺。但商业娱乐并不排斥那些非娱乐性的政治寓言元素,比如:精神病院、性感政治、娱乐民主、民间团体、思想家的搞笑一生等。这些无不是目前的娱乐产业急需拓展的领域。而一个仅供娱乐的性,除了能提高主要演员的酬金外,就是给娱乐大众留下身后的一片沙漠。在这个大沙漠上,性是太阳,却把人烤得更燥热。性是燥热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能使娱乐不断提纯以至于纯粹的,是看似与商业无关的政治。当一个娱乐作品不能表达细腻的政治理想和敏感的人文气息的时候,它只能更专注于满足人的基本欲望,无限夸张人的欲望而后快。娱乐花样不断翻新出奇,但其指向却是一维的性。

  那些光学骗子

  谈到娱乐,就不能不说传播。说到传播,又不能不把物理上的传播原理给重复一遍。

  在物理上,能够传播的事物有声音、光(电磁波)、震动波等。它们无一例外都表现出波的特性,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人们便以为光也要,不然太阳光何以传到地球上呢。于是就发明了“以太”,它就是光的媒质。后来,伟大的物理实验告诉我们,光的传播不需要媒质。

  于是,光的地位才和声音、震动波等需要媒质的可传播事物区别开来。

  娱乐是个视觉艺术,没有受众对光的敏感,就不会有娱乐的繁荣。

  首先是星光。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的星光来自很遥远的地方,有多少多少光年的距离。就是说,它们传到地球上、人眼里,已经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都是很旧的星光了。

  ◎一、浮世绘(8)

  那么,我们为何称那些娱乐人物为“明星”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星”光,而不是“星”本身。正是“星光”掩盖、掩饰了真实的人物,造就了神秘的空间感。

  追星族实际上追的是星光,而娱乐文化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制造“星光”。

  其次,每个明星的娱乐光谱是不同的。每个受众会选择适合他的光谱,也就喜欢上了具有这个光谱的星光。有的是可见光,有的是超声波,有的是次声波。

  当某个明星的光谱和某个人的固有光接受频率匹配时,这个人就会成为那个明星的超级粉丝。如果频谱和频率有很大交叉,那么这个人就会说,那个明星还不错啊。如果频谱和频率根本不相干,那这个人估计会说,那是个大垃圾。

  由此可见,明星的走红必须依赖于娱乐光学研究。什么曝光、走光、见光死,什么春光乍泄、人体彩绘、星光大道,什么抓拍、偷窥、透视,什么艳照、三点、视频,都是此类研究的重点。

  还有,就是光本身带给人的快感。

  光表达了宇宙的信息,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而明星人物所散射出的光辉更是一个人造的小宇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即便他就在你隔壁,你依旧会葆有那种探索宇宙的精神来探知这星光里的秘密。

  狗仔队就是具有如此职业精神的一群,他们的热情堪比天文学家。

  娱记们尽情搜集八卦花边,就如同射电望远镜捕捉宇宙射线。

  网络更是基于广义相对论原理建造,把明星、流星、扫帚星一网打尽,纷繁杂芜,是一个提供免费稀有光线的所在。

  娱乐光学是娱乐传播学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揭示娱乐秘密的主要工具。这门学问属于边缘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相结合的最新例证。

  它具备足够的量化工夫,能够逐个拆解明星们的光学本质,使他们的星状内容大白于天下。它的研究工具就是我们的眼睛,我们这双极易被光线蒙蔽的球状肉体。只要遵循娱乐光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能有一双火眼金睛,透探出明星们那气态的内核。

  最后,我们不能不说说光学里的错觉。魔术师之所以要把背景弄得黑黑的,无非是想遮掩自己的小动作、小把戏、小诀窍罢了。同样地,化妆也是要利用这样的错觉来制造某种预先设计好的星光。

  像那些明星的儿童照被曝光,还是可以容忍的。可是,如果曝光的是未化妆的真实生活照,就会给那些粉丝一种感觉--光谱一下子就不对了。

  科学依靠视觉的错觉发明了电影、电视,绘画依靠视觉的错觉达到艺术的高峰。我们的娱乐也利用这个错觉给了我们那么多快乐。就如同魔术不能公开否则就会失去观赏的意义,明星们的星光必须随时随地地照耀,才可以维持若干光年的距离。

  那些生活照绝对是减弱了那些明星的光强度,使他们有了光学骗子的嫌疑。这样的嫌疑多了,就成了大众的记忆。

  表演艺术家与戏子的区别

  表演艺术之于娱乐,正如文学之于影视。从“大表演”的概念来说,那些在镜头前和公众前露脸的,都可算作表演。像主持人,说相声的,选秀的,网上视频里的,跳钢管舞的,歌厅里的,KTV,MTV,《同一首歌》里的,大马路上抱抱的,地铁里卖唱的,都是。但表演并不一定就是艺术,而表演也不一定需要艺术。所以上述这些大可去演戏,去客串,去票。

  ◎一、浮世绘(9)

  从中国表演艺术院校出来的,叫演员。在香港演员培训班出来的,叫艺员。香港没有艺术院校,只有演员班,从一开始就很商业化。内地艺术院校,课堂上老师们教授理想的表演艺术,但下课了学生们就忙着考虑商业演出。

  演员可走两条路,一个是向表演艺术的雪山攀登,一个是向炒作的市场迈进。

  后者需要花絮、八卦、绯闻及丑闻。他们靠演技博得名声,无论如何作秀都和其职业气味相投、相得益彰。不要责备他们,他们如看待表演之于人生那样把作秀当成表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会在聚光灯下留言板上颁奖典礼中惊鸿一瞥,留下自己的英姿倩影,努力成为轰动一时的戏子。

  戏子这个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形容那些梨园人士的,后来他们升格为表演艺术家了。现在戏子一词却可以准确地定位那些明星,就在于他们把表演做成了黄金,把艺术弄成了狗屎。

  而前者经常沉默,仅仅依靠角色和作品与人交流。他们沉默的原因是不适合讲话,不习惯作秀,不能用平常的言语说出自己对时代的讽刺。这样得罪人,有碍自己的事业,于是他们选择性地继续沉默下去,在最需要沉默与沉没的时候沉没并沉默着。

  地下电影是一种对抗时尚的沉默方式,它竭力寻求反时尚的突破口,就像年轻人对父母时代的逆反一样。到国外某个乡村电影节上获个奖是为了能在中国以更稳健的心态沉默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表演艺术家不做或少做(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的时候)广告的原因。他们不想和戏子一个舞台,将艺术降格为表演。同时,适当的沉默有助于艺术的发酵。也很少能见到他们有什么娱乐新闻爆料,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这样的鸡屎文章来存活。

  影视文化中有这样一个规律,那些影视艺术家在要赢得艺术名声的时候会注重艺术,当他的艺术市场成熟之后就开始全神贯注地表演,而不断透支自己的艺术信用。当这个轮回发生之后,一个时代就算结束了。第五代导演被第六代替代了,接班了。然后就是新的轮回。

  当崔永元看到火暴的超女时,他说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话并开始了“我的长征”。但他可曾在《百家讲坛》火的时候,说过此话呢?

  就是这样了。

  后偶像时代

  网络上又有了新偶像。有人说她是草根偶像,有人说她背后藏着一个极高明的策划,有人说她是精神病的一种,至今无法命名……

  然而,我要说,她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映射到大众、网民的心里,确实不是简单的几句讽刺比喻就能打发的。

  从《非常6+1》到《星光大道》再到《超级女声》,明星速成体系基本确立。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媒体操纵。

  看看《开心辞典》,看看《同一首歌》,我们已经产生了赶紧换台的生理感受。

  我们看够了媒体的炒作,看够了那些包装出来的玩意儿,看够了扭捏造作。

  我们决心站起来对他们说:这些个玩意儿,我们也会。

  越来越多的包装和越来越豪华的炒作使得人们对如此而来的偶像产生了普遍的厌倦。

  当我们一次次被这些明星大腕和他们的作品整得哑口无言时,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垃圾永远是垃圾,哪怕它是上亿人民币打造的垃圾。

  网络新偶像或许也是垃圾,但是低成本制造的垃圾,更有平民、草根气息。

  ◎一、浮世绘(10)

  所以我殷切希望网络新偶像能从垃圾堆崛起,达到连好莱坞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正像行为艺术号称“人人都是艺术家”一样,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偶像。

  无须媒体吹捧,只要自我炒作,一切皆有可能。

  在政治年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迹而闻名。我们管这些突然屹立起来的人物叫做“英雄”。英雄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一个前电视时代精神生活的质量。

  想一想,如果一个时代没出什么榜样性的人物,那么这个时代是不是有些那个,就跟老天阴沉沉老是憋着不打雷不下雨似的,很不痛快,容易得抑郁症。

  于是统治者需要经常树立一些忠臣、孝子、烈妇之类的以资传扬。虽然野史、评书也把他们当做娱乐资料,但他们还是人们崇敬的对象,而不是娱乐对象。他们在神坛上经受着烟熏火燎,还有神性在。

  这就是政治偶像的时代。物质相对贫乏,资讯更是落后。人们还没有选择偶像的权利,但还有躲避偶像的机会。

  那些隐居尘世的人,他们不崇拜政治偶像,他们和网络新偶像一样,以自己为偶像。

  伴随政治偶像而生的是文化偶像。文化偶像的出现需要更多的历史机缘。何以选择你而不是别人,何以你身上的文化元素成为时代的发光点,凭什么你就能一夜成名鸡犬升天。殊不知,这文化偶像比政治偶像要复杂许多。

  王朔是著名的文化偶像,北京制造。京味儿文化是善于制造偶像的一个文化。它既平民,又贵族,既下里巴,又阳春白。它不光产生了痞子文学,还把很多玩意儿也弄得跟时尚似的。

  王朔之所以能风云天下,这和他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他是个退伍军人,在大院里长大,做过倒爷,在部队当过卫生员。一直闷神儿于小说创作,具有北京人那种浑不吝的性格,终于在和冯小刚的密谋之下一举成名,号称自己在写《看上去很美》的时候终于可以为自己写作了。他在性格上有一些自卑和不自信,说自己是码字的,这和网络新偶像那股上帝赐予的自信劲儿真真是天壤之别啊。

  从偶像数量上来说,政治偶像属于凤毛麟角,他们完全依赖时势甚至是他人的牺牲。而文化偶像就相对来说多一些,任是什么文化只要迎合了大众的口味,都有偶起来的机会。

  那些曾经时尚的文化在没落之后就受到保护,变成国粹,比如京剧、相声。那些现在依旧时尚的文化,如小剧场话剧、电影,已被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所浸染。

  于是,我们今日看到的更多是商业偶像。

  他们大多很年轻,具有金玉其内的素质,只需半透明的包装和生猛海鲜般的炒作,就能在已经春色满园的大花坛里绽放那么一阵子。可是,他们成星的方法太平常了,这或许注定了他们的星途不会平坦。

  一个人可以因为一件事名满天下,这全赖媒体帮助。媒体的目的远非商业那么简单,它融合了政治、文化、商业等诸多元素,才锻造出许许多多的媒体偶像。像饶颖,以一个终极受害者形象破土而出。媒体在使很多事情更清晰的同时,又使很多事物变得模糊。事情有真相吗?或者说,事情只有一个真相吗?一个案件,一起官司,一场曝光,一次事故,都可能有一个或几个手中握有真相的人成为焦点,变成偶像。最后我们只能说,事情不止有一个真相,或者说,事情有没有真相并不重要。

  ◎一、浮世绘(11)

  当年刘邦看到巍巍乎的秦始皇的时候说,真男人啊。

  而项羽看见秦始皇的时候却说,我要取而代之。

  无论诗人刘邦还是贵族项羽,他们的成名都依赖于推翻秦朝。没有秦的历史,就没有偶像皇帝的出现。

  可见一切偶像的诞生,都有赖于机会、时机、时势、命运、贵人相助、瞎猫碰死耗子、历史的巧合与重复。

  然而,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偶像完全可以通过自助方式冉冉升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了互联网,天不行健,君子一样可以自强不息。

  比如网络新偶像。

  她的坚持不懈终于有了回报,出名了。用自己的方式,独特,而且普适。

  人人都可以这样做,但难保人人都成功。

  就怕一招鲜,下一个新鲜招和使招的人在哪里呢。

  我们不由得有了类似江湖中人一样的心理,期待着又一个大侠横空出世。

  一个自助偶像的时代。

  一个口水而不是物欲横流的时代。

  一个虚无而有活力、无意义而充满生命感的时代。

  一个以网络为基础、以娱乐为主要消费方式的时代。

  一个对媒体、包装、炒作、造势无比蔑视和反讽的时代。

  总之,这已是后偶像的时代。

  也许有一天,我们在街上看到的小广告不是什么办证、机票之类,而是FRJJ的玉照。

  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不小心,成为谁谁的宠儿,成为大众的偶像。我们没必要胆战心惊、不好意思,想想网络新偶像,我们就好受多了。

  想象一下,公元三○○○年时的后偶像时代、后后偶像时代。

  我的天!

  网络新偶像早已香消玉殒,然而所开创的时代却一直延续着。

  当观众比演员更幽默

  人人都有幽默的细胞,只是有的是职业的,有的是业余的。职业的幽默被叫做“相声”,号称是“笑的艺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是说学逗唱。说,练的是嘴皮子,很少能见到很幽默的绕口令。学,是模仿世间万物,容易有很滑稽的段落。唱,是练一副好嗓子,基本上不涉及幽默。逗,是抖包袱,也就是玩儿幽默。

  但并非围上个场子就一定能幽上一默的,这违反了幽默的发生原理。经常性地,幽默就沦为了滑稽。

  渐渐地,相声演员把滑稽当成了幽默。于是更加滑稽,直到以自己的搭档为人身攻击的对象。互相喷唾沫星子,给搭档下绊儿,讽刺搭档的长相,贬损搭档的亲属,人身攻击也被当成笑料。

  如此滑稽的相声虽然也能引来笑声,观众却是在笑演员的滑稽和低能,而不是别的。或者说,这样的笑声是观众的下意识反应,要不然就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在剧场里要想逗观众乐,也不一定要靠幽默。在剧场表演的好处是可以比较随便地表演,有些二人转的意味,可以说些稍带黄色的段子也没问题。不像电视上那样,被各个部门审查之后才能播出。黄色小段儿和粗口又出现了,这是比滑稽更滑稽的一个层次。

  观众在黄段子当中笑,是为了掩饰其低俗,是为了让剧场里的气氛不至于凝结成尴尬。演员不能自知,以为是自己的幽默打动了听者,反而更为卖力地贩黄。像在周末相声俱乐部,我只去过一次,却能听到开乳罩玩笑的相声,不虚此行啊。

  相声演员下场前的最后几句也很重要,是最难的一个包袱。这个包袱的好坏,能充分看出他们的作品是否经过了仔细雕琢和费尽思量。遗憾的是,大部分相声都是在俗套中结束了滑稽的表演,有的竟然像电视剧的某一集那样毫无前兆地结束了。这样的安排让观众在对相声失望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演员的失望。

  如今很多主持人的脱口秀相当精彩,远远高过相声演员在平时的谈吐。从后者平时那些庸俗熟练而又无趣的讲述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虽经专业训练,却没有练就信手拈来的技术,更谈不上现卦和“脱口相声”。

  他们对先进科技的掌握以及世界政治的认识,和普通人无二。他们还活在传统的圈子里,不懂得幽默的本质是令人惊奇的创新。他们只会胡乱创新,根本不顾及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也就更加滑稽。

  这跟相声的传承制度有关系。这种拜师学艺的方式使得相声不仅仅土,更要命的是传统的程式被一代代深入骨髓地继承下来。于是,我们见不到大气磅礴的相声能打动人心,我们也看不到讽刺现实的相声能深入人心。

  我们可曾听到过谈论世界政治风云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说孔子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涉及航天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关于电脑意趣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三农问题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环境保护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天文地理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保护民俗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关于可可西里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讲科学家故事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讲述缉私的相声。

  没有啊,那些相声演员在这么多“没有”面前却已经不务正业了。

  这里还有个问题:

  如果观众比相声演员还幽默,那么后者该怎么办呢?

  ◎二、策略(1)

  什么玩意儿会流行

  流行文化的兴衰,始终和世人的趣味相关。二百年前的畅销小说《红楼梦》今天读来,却成了高雅之事。八十年前的京戏就是如今流行歌曲的地位。凡是流行起来的东西,一定不会被认定为高雅,因为高雅永远带着小众的商标。东西流行不了,懂的人便少,便有了怪僻的面纱,以为很深奥,就成了高雅。所以说,只因和寡才有曲高。于是,看起来凡是文化上的玩意儿并不该以高雅、通俗来论,倒是有着流行程度的不同。

  一个东西要想做到流行,必须具备这样几个特点。这第一个便是,容易看懂。

  在文学上,小说比诗歌容易懂,所以也就能流行。电视剧的长度比电影长得多,也就更加通俗。由此可见,长的总是比短的更直白。这样的例子在流行文化中比比皆是,肥皂剧就很好地应用了这个原理。媒体在这方面,则起到了一个北京小脚老太太和上海妇人混合体的作用。它们把文化上那点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解释,甚至不惜用花边新闻来调动受众们的学习积极性。于是就有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大家互相嚼着舌头,把流行文化一点点消化,直到变成肥料,养育了芙蓉姐姐这样的花朵。

  流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能够不断出新。

  时装业要不断举办时装发布会,把那些早已密谋好的流行色发布出来。流行音乐人要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热情不断否定自己的旧作,推出新鲜单曲。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其阴险的目的就是搞出一个铁打的营盘玩儿转那些流水的作品。

  在流行领域,新与旧的矛盾已经演变成新与新的争霸。流行文化的支持者以青少年居多,他们的生命意识就是:最新最酷最时尚。

  制造偶像,是流行文化的第三个特征。

  偶像原本也是普通人,但当他们成为偶像,其身上已经附加了巨大的资本投入。他们只能按照资本运行的惯性,像一个囚犯那样变成众人瞩目的人物。他们运行的轨迹在偶像诞生那刻起,就已确定无疑。偶像们将生活在镁光灯下,面对话筒,说着与流行性感冒等量齐观的口语,打发着他们看不见的无数目光。

  偶像,实质上把人类的品种又一次作了划分。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流行文化必备的第四个特点。

  为了赢得注目,流行文化不可避免要进行包装。又因其速食性,其质量难以保证,其包装便只能更加夸张、过度。当他们赢利时,他们赚取的社会财富里,有一大部分被浪费在毫无价值的包装上。受众看到了这样的金玉其外的包装,如同焰火般美丽,以为这就是流行本身。而这其中的文化内涵,却被忽略,因为它是败絮,确实不如金玉更接近文化的模样。

  很早就有人很严肃地提出了“严肃艺术”这个课题,想必他是看到了流行文化横行天下这个惨不忍睹的事实。只是这样的“严肃”,没有用对地方。说艺术是严肃的,这本身就有语病。艺术的内容必须是严肃的,才是严肃艺术嘛。那么,是否“严肃”指的是创作态度呢。

  我们在上面也分析了金玉与败絮,明了那样的败絮就来自流行文化的蓄意制造。或许流行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败絮,就是需要这样的粗制滥造,而不是精工细作。可以说,他们的制造态度很不严肃。可有了严肃的态度,就一定金玉其内了吗?

  而流行文化在向非流行文化转化时,我们倒是能看到那久违的“严肃性”。冯骥才在对民俗文化的拯救与挖掘中,把民俗文化当成了大熊猫,自然是一脸的严肃。这位寻根文学的主将终于找到了那不再流行的根,怎能不一往情深。

  ◎二、策略(2)

  相声无疑也有这样的趋势。在以前,当相声还流行的时候,其表演者大多是撂地摊儿的人物。而和其他非流行文化一样,相声工作者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揣摩如何当好这个流行非流行的转换器。其中够资格的佼佼者,就被封为“表演艺术大师”。

  非流行文化大多受到中老年朋友的追捧,这就意味着它们曾经是流行文化。

  经过如此光阴的打磨,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精品,被称为“国粹”、“活化石”。最火的那些偶像死去了,新的偶像也没了前辈的荣光。

  商人远离,铅华洗尽,才露出文化的底色。

  思想的消费

  我们都是消费者,每天都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在新时期,我们的消费能力普遍增强了,我们的消费欲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也繁荣起来,以支撑越来越膨胀的文化消费需要。

  那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从国外移植技巧与思想,在一个小圈子里逐渐做大,继而把小说的影响力扩展到影视。然而,真正第一个做到小说消费的却是王朔。王朔的小说具有先锋性当中颓废的一面,又把这一性质消解为“痞”,从而为消费者所接受。

  同时,王朔与北京电视艺术制作中心的那帮人共谋,使电视剧达到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水准。这是他们的贡献,他们因为先知先觉也先后成名、名利双收。冯小刚在影视方面继承了王朔的衣钵不是情谊所致,而是市场使然。

  而崔健虽然堪称“摇滚教父”,但让摇滚成为消费品的却是黑豹乐队。崔健身上具有的反叛人格魅力使得他的作品虽然赢得广大青年人的心,却不能为商业社会所容。但黑豹不是这样,其歌曲风格十分适合消费型社会的口味,其精神特质也与王朔一脉相通。二者的共同点便是:京味背景,玩世不恭的态度,性格鲜明,思想简单。

  孟京辉的时尚话剧同样如此。与其相比,林兆华更像崔健,那种与商人决不妥协的作风似乎也是至死不渝的。但孟氏话剧实在是开启了话剧的新时代,使话剧这个越演越赔不演不赔的戏剧形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

  第五代电影的发展过程和文学的新时期历程非常相似,陈凯歌、张艺谋都是靠小说改剧本起的家,他们的艺术表现力也与当时的小说风格不能分述。张艺谋在《幸福时光》之后转向消费型电影,使得他的市场业绩迅速达到了中国电影的顶峰。《英雄》、《十面埋伏》就是这种电影类型的典范,其特点是:叫座不叫好、职业道德大于艺术道德。

  以上所论的小说、影视、话剧、摇滚,都已相继沦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其现象及本身都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无比吻合,虽称不上主旋律,依然得到了大力扶植。

  此外,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还有很多文化形式,比如:流行音乐,它天生就是为消费者预备的筵席;新闻,从《东方时空》开始;足球,甲A联赛的辉煌与中超的没落;胡同游;什刹海的改造;川剧革新;贺岁京剧;小香玉的电视豫剧;玄幻魔术;小说的VIP阅读;网络游戏;等等。

  剩下的还有什么呢,就是思想了。

  那么,思想是否也可以消费呢。

  央视十套科教频道的节目很多都与思想有关,如《大家》、《百家讲坛》。这些节目提供给我们非常可贵的时代思想家活生生的画面和对话情景,还把我们带入到比娱乐更加广阔的个性的天地与思想的宇宙当中。但和所谓的《艺术人生》相比,央视十套还不是可以消费的思想栏目。这样的栏目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没有商业广告。此外,像吴思的《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思想鲜明博大,也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感,但还是“学术著作”,不能归入思想消费的范畴。

  ◎二、策略(3)

  虽然王小波的杂文更加深邃,却只在死后得到些许短暂的荣光。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笔记》等却是在拒绝思想成为消费品的可能。

  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确实开创了思想消费的先河。虽然《文化苦旅》的基本情怀还是发旷古幽思,这个思想风格又是余秋雨这样的江南文人的惯用伎俩。但《文化苦旅》还是把思想降低到可以消费的水平上,使读者从中得到了一个消费者应该得到的尊重以及盗版商可以攫取的价值。余秋雨的作品就是将中国智慧和历史怀古披上思想的塑料布,在这块塑料布上却只能凝结出情感的露水。

  还是王朔擅长此道,《无知者无畏》也和他的小说一样红红火火。而他的思想也在这场消费之后归于沉默了,这时候的王朔自称要为自己而写作了。

  纵观下来,今日可以称得上思想消费品的玩意儿着实相当稀少,这也是个很有市场的卖点。那些电视上的社会文化特约评论员已初具规模,但单薄的思维能力又难以服众。而个人化的博客文化的兴起,或许能奠基出思想消费的前景。我们于如此的荒漠之上将要看到海市蜃楼,应该并不困难。到那时,很多作家都将加入到随笔创作的行列中,比拼起语言之外的功夫。

  新时期的创新运动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热衷于标榜“第一”。在这方面,精明的上海人总是走在前列。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一场赞助式婚礼。那要结婚的小两口因拮据而想出这么个主意:搞赞助。要赞助的方方面面可真不少,婚纱、场地、筵席、司仪、摄影、婚纱照,等等。这可是全国首例(第一个)赞助式婚礼,那些影楼、婚庆公司、公关公司、酒店都想靠着这个第一而产生的新闻宣传效应达到广告扬名的目的,于是纷纷提供赞助。精明的小两口靠着这个创意引来了记者,也就遂了心愿、进了洞房。那些赞助商也自以为聪明了一把,就等着芝麻结西瓜了。

  可见,第一就意味着创意。而创意,一般也包含着“第一”。

  还有一个残酷些的例子,应该不是上海人干的。它说的是有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又没钱,就想让社会捐助。他找到报社,想通过报道来募集好心人的滴水之恩。但报社说自己不是慈善机构,报道必须具有看点与卖点。于是,那个病者自己策划了一把,把捐助广告登到了一个地方杂志上。由于这样的作为在中国属于第一,于是新闻报道得以成立。病者也在新闻报道所激起的热心中得到了捐助。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媒体活跃其中,特别爱捕捉“第一”。在新时期的创新运动当中,一直就有这么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只手对“第一”的偏好已经胜过了新闻传播学可以容忍的标准,使得中国人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新运动。

  在这只手的推动下,更多的第一出现了:

  第一个零工资的打工者;

  第一个展示活体模特的时装橱窗(发生在上海);

  第一个职业打假者(他就是王海,严重利用了消法的漏洞);

  第一个走红的网络歌手(雪村,一个聪明人);

  第一个吃屎的行为艺术;

  第一部手机小说;

  第一个发送短信垃圾的人;

  第一个刊登广告征召大款的二奶(她和刊登广告征召二奶的大款不谋而合,天生一对);

  第一个地铁婚礼;

  第一个水下婚礼;

  第一次进行直播的辟谷现场(受到司马南的关注,指责其是伪科学);

  ◎二、策略(4)

  第一次直播国际战争(把正义与非正义昭然于世);

  第一个人工美女(不知她的保鲜期和维修责任如何);

  第一个被广泛报道的奇丑女(她因此变成一个美女);

  第一个事业成功的毛人;

  第一个飞越黄河的人(如果黄河变成了小河沟,这样的飞越是否依然是壮举);

  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据说那里经常有很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横渡);

  第一个实名制下的裸体艺术模特(如今成了一名职业话剧演员)。

  这还只是新时期创新运动的一个侧面。

  在运动的正面,是全国人民思维的巨大发散。全民皆兵、全民造反时代久远了,全民下海、倒钢材的时期也古老了。

  于是,一些人找到了与媒体长期共谋的机会。

  第一个被叫做美女的作家是谁?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群体。其实,很多女作家都很漂亮,像池莉、王安忆。她们比卫慧、棉棉漂亮多了。可她们不算,她们只是作家中的美女,简称“作家美女”。

  美女作家就不同了。她必须要把美女放在第一位,使用美女该有的语言,来赢得一个作家的名声。也许她不是个真美女,但她依旧是“美女作家”。

  一定要记住这句箴言:使用美女该有的语言,来赢得一个作家的名声。

  第一个被叫做美女的作家是谁?这似乎已成了无头案、呆坏账。但不能忘记的是,是《钟山》搞了一个美女作家联展,才让“美女作家”真正叫响了。

  第一个使用博客走红的“美女作家”,木子美。她沿袭了“美女作家”的名头,而且其平庸的相貌异常符合前述的标准。但她是第一个使用博客来传播其作品的美女作家,所以她也火了。

  继木子美之后,出现了第一个公布裸照的“美女作家”。她又一次实践了“美女作家”的标准。虽然身材很水桶,依旧能以裸照笑傲。这样的写手也注定能火一阵子。

  而那些走审丑路线的“美女作家”,更是深谙“美女作家”之道。

  “第一”,总是能带给我们如此丰厚的回报。第一个国内网络邮箱,第一个网络门户,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第一个人才网,第一个房地产网。 网络经济的巨大报偿自不必说。在娱乐界,作出第一个抄袭国外样式的举动同样能举国轰动。

  超级女声可说是这一路线的集大成者。它先审丑,再审美;既媒体,又网络;不仅偶像,更花边;除了粉丝,还有八卦。它可说是满足了更多的人争当第一的欲望。

  以前的创新者被叫做“改革家”,现在则称为“时尚人士”。

  那些跟时尚之风而动者,他们注定思想贫乏、穷困无聊。

  只有摸透时尚胴体、学会创造“第一”技巧的人,才能笑傲江湖、永葆青春。

  有的人想把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引入印度洋的季风,使青藏高原变成鱼米天国。

  有的人想给长城内外都贴上瓷砖,保护好世界遗产。

  有的人想让体育总局办一个气功训练班,以大面积提高奥运成绩。

  有的人想要月葬。

  有的人想用孔子学院对抗歌德学院和迪斯尼乐园。

  有的人想通过高考作文复兴中国诗歌。

  有的人想把克隆技术传授给九亿农民使他们一夜暴富。

  而我更希望在华夏大地能出现这样的第一:

  第一部以哲学家为主人公的电影。

  第一位拒绝诺贝尔奖的人。

  第一代不被愚乐所迷惑的青年。

  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

  废话的力量

  ◎二、策略(5)

  性格的内向与外向,有时候被简单地归咎于说话的多少。但仔细地研究人话,我发现那些爱说废话的人一般都很外向。而内向的经常出语惊人,同时也惜字如金。

  话语基本上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表意,一个是表情。而废话的功用只在表情。为了表情一味地说废话,这样的人就容易被看成很外向。以话载情的人有着希望被了解、被理解的冲动。

  说的废话越多,这样的冲动就越强烈,给听众的感受也越深。如果这个听众是说者的知己,他定会以默默点头的方式表示会意。如果这个听众是一般的朋友,那么他很可能要打上两个哈欠。

  还有就是,说废话的人说废话的时候,是在努力把握这个闪烁其词的瞬间不定的世界。说者会出现一些焦虑的现象,像流汗、咽唾沫、不停地喝水、抖腿。说废话的人明白,冷场会让自己更加焦虑。废话充实了会面的气氛,就像有的人喜欢泡在温泉里看报纸或者听着音乐吃饭一样。

  爱人之间的情话一般都是废话。女人最爱听这样的废话,她们更容易陶醉在只表情的语言里。越是无意(而非无意义)的话,越是纯粹的有情。男人在这方面说得多了,就叫嘴甜,肯定能讨女人欢心。但女人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多多变换废话的内容,不同的废话还能传达不同的情意。这也是废话的一个复杂之处。

  现在的时尚主持人也是说废话的大户,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废话就是“谢谢”。一旦没啥可说了就“谢谢”,连别的废话都省了。主持人的废话更多的是要向他看不见的非现场的观众(听众)来表情,所以需要更多的技巧。好在他们上过废话学的课程,一般都能运用自如。有的还会自己创新,比如《非常6+1》的李咏,他的废话接近于表意,并在接近的过程中掺入不同的情感元素,类似情话当中的复杂废话形式。

  说废话最多的地方就是会场。中国人不光爱开会,而且善于在会上废话连篇。这样的废话肯定不表意,但也不表情。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那些发言者说废话是想表意,间或偶尔也表表情。但他们弄错了废话的功能主项,所以这样的会议大多非常枯燥。

  有一个传说,说上帝规定了每个人说话的总量。如此说来,年轻时说得太多,说的废话太多,老了就会失语。这样的人外向而易冲动,由于废话过多逐渐对世界失去了新鲜感。他们一般寿命不长,也就躲过了失语期。

  而那些废话比较少的人,他们更喜欢琢磨这个世界,讲究说话的效率,努力控制谈话质量。他们活得更加长久,可以不断研究更新的世界。他们不多废话,养着一口人间的正气。他们把这口气运到著书立说上,踏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思路,把由此凝结出的思想流传子孙。

  废话就是这样,淘汰掉无聊的、无意义的品质,把世界让给那些做先于说的人,让他们走得更远。

  从计划走向市场的美女们

  计划经济下的美女带有淑女的气派,在一夫一妻的大原则下规划着小日子。计划经济下的配给制和通货紧缩让美女们陶醉于比较传统的美德当中,相夫教子,把美貌当成遗传学的最佳证据。

  美女们的美色难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到个性的展示,这是因为计划经济只生产产品。产品概念下的美女首先是一个生产人类的产品,其次才是一个具有美貌的产品。由于计划经济没有将美貌作为社会的主要产品,更没有把美女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规划,所以美女的交换价值被严重低估,美女的使用价值也遭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策略(6)

  同时,计划经济受到理论的局限,无法看到人性本身也是生产关系当中的重要因素,也就不能把美女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由此造成美女的购买力严重疲软,相当薄弱,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的小数位上。计划生育更是不加区别地严格限制着美女的生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计划性对此的极大忽视与轻视。

  等到市场经济,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比起计划体制下分配的产品来更加注重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于是美女的美貌得以获得高出生育的地位,并且获得了独立的价值。这个价值在市场自由理性的操作下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和深加工优势。

  美女们此时也严重地意识到自身的市场经济特征,开始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市场以及可以对自身进行精细加工和优质包装的工厂。模特业,演艺业,广告业,时装业,家居业,汽车业,选美业,都在这样的买与卖的相得益彰中蓬勃起来。

  此时,人性作为生产关系当中对美色举足轻重的要素,深刻地推动了美女经济的发展。人性如乌贼那样把触角伸向了与美女有关的生产、销售、宣传、公关、社会调查等各个环节,并且使美色越来越远离其自然价值。

  而且,人性还在美女的行业标准制定上不遗余力。各个行业都会制定各自的美女标准,并且严格实行,使得美貌更加客观化、平面化。保险业也加入进来,以保证行业标准在执行当中可能遭遇的风险。

  美女不仅是商品,也是稀缺资源。就资源的稀缺性来说,美女更是价值连城。不可再生的差异性,是美女这种商品的最主要特点。既然此种资源如此稀缺,自然要加强保护。于是,护肤、健美、化妆、滋养等功能性商品及服务也应运而生。同时,法律、道德、规章也有相应改变。

  但是行业标准和美容(整容)业对美女的差异性和不可再生构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化妆术更接近一种魔术,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人的容貌,只是靠制造幻觉和掩盖真实来达到众所周知的目的。但人工美女的出现,人造美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天生美女们的死敌。在这方面,韩国人似乎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也使得韩国的美女资源遭到万劫不复的破坏。

  市场经济对美女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说是精耕细作、倾情投入。美女们也回报给市场无限荡漾的春情。美女们在市场舞台上的打擂表演对新一代人观念的冲击与刺激,远比学校还停留在计划体制下的淑女教育要见效快,还有效得多。

  美女新经济的蓬勃,还应归功于运作者的抄袭、创新二合一的精神。他们首先能充分理解中国的独特文化生态,同时也对中国美女的传统和新作风有着精准的把握。而后他们就会为一个时期、一个地区、一个年龄层的美女们定制适合她们的经济开发项目。这很像在不同的地区环境种植作物。

  爱喷唾沫的相声

  喷唾沫星子,听起来都不雅,要是看见了就更膈应。但相声演员不以为然,一边拿着大手帕,一边玩儿这样的喷口。玩儿喷口的,一般是逗哏的。那个被喷的捧哏者,就会哎呀一声,抓起手绢猛地一擦。不仅在剧场里,在电视上也喷。这样的喷口可以博得一点掌声,而且似乎很有传统了。拿捧哏开涮,折磨他,给他来些伦理哏,讽刺他的父母,调戏他的老婆,让他狼狈不堪直到掌声响起……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桥,那时的相声场子就在土的地上,一定是尘土飞扬。一份唾沫的问候之后,那捧哏的擦了脸,花了。

  ◎二、策略(7)

  如今的天桥广场,立着八大怪的铜像,还有一些橱窗介绍着当时的盛况。东端有一座教堂,看起来怪怪的。教堂的对面是天桥剧场,里面非常漂亮,常演歌舞,很少有相声。相声在教堂北侧的德云社。

  德云社的名气经过网络的推广,渐渐超过了东城区文化馆的周末相声俱乐部。郭德纲的相声能与电视(北京电视台)很好地结合,更加淹没了后者,逐渐成了中国相声新生代的代表。但在德云系的相声里,依然还有喷口、伦理哏,依然还是捧哏的倒霉。其实,以郭德纲的才华,这些传统的尾巴已成累赘,只能使人于开怀大笑间突然倍感凄凉。

  一、浮世绘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吗

  “浮躁”一词对国人来说,相当地耳熟能详了。人人言必称“浮躁”,说“这个社会很浮躁”,谈“如何在浮躁中生存”。于是,那些原本不浮躁的,也耐不住性子,或者不好意思再清高,一应浮躁起来了。

  在一个《重拍〈红楼梦〉》的节目里,屡次听到学者口吐莲花,谈到当下社会浮躁,不适合重拍《红楼梦》。于是,我就在想,那些说这个社会浮躁的人里,有很多就是学者了。

  学者说“浮躁”,不知是和哪个时代相比的。一个原本以权为本位的社会,如今进到了以钱为本位的时代,并不能说就是更浮躁。确实,人人都在谈房子。那是因为福利分房寿终正寝,还因为国家需要启动国内的市场需求。如果这么说来,确实人心浮动、人人为房子而奔波终生,焉能不浮躁。

  只是,这样的浮躁似曾相识。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进步而奔走呼号。

  在六十年代,人人为了追求不被革命运动落下、拖垮而转动脑筋。

  在七十年代,人人为了立场、站队、文攻武卫而忙活。

  在八十年代,人们考大学、去深圳、闯珠海、学外语、出国、下海。

  在九十年代,人们请托、送礼、下海南、上美国、买房子、卖假货。

  试问,若以“浮躁”论,中国人啥时候不浮躁来着。

  再看一九四九年以前,国内战争及抗日战争、五四运动及其之后的各次运动,中国何时不“浮躁”来着?是否非要回到汉唐,才有“不浮躁”的气象呢?

  至于说时下是浮躁的原因,我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对一个时代迷惑不解的时候,就冠之以“浮躁”,以为不值一提,以为都是云烟。“现在的人太浮躁了”,这句话时常出现在耳边,似乎在解释着什么,莫非这是说话者自己的心声。他也要去浮躁一番了。也许要等到退休,他才能恢复到安静的心态,因为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一起共振吧。

  学者说“浮躁”是为了回避现实。既然不值一提,也就没必要去探求、研究什么,全是一地鸡毛的现象。于是就可以不直面,只批评不批判,只否定不肯定,只喷唾沫却不欣赏。权本位、钱本位交织在一起,肉体和灵魂上的纠葛也更复杂。学者说“浮躁”,是为了自慰,因为他们已经看不懂了。

  至于还有些人在炒作“浮躁”,那是有其利益目的的。娱乐界营造偌大一个“浮躁”意象,为的是推销其娱乐产品。比如“超女”,就是妄想成名“浮躁”策划的成功案例。其实一般的邻家女也没那么多成名的冲动,可周围的女孩子都在一边喝酸酸乳一边大谈自己的立万计划,于是就参与其中,以为自己的条件并不差。

  ◎二、策略(8)

  这个时代并不比其他时代更浮躁,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浮躁。

  浮躁可以批判,也可以欣赏。当欣赏浮躁的时候,就能深深地体味到这个时代是怎么从历史中脱胎而来的。在欣赏过后,打开书房的灯,继续你的事业吧。

  女脱男抄

  木子美脱了,流氓燕脱了,章子怡也脱了,然后木子美脱了又脱。直到芙蓉姐姐横空“出事儿”,她没脱,却赢得了“剩名”。

  花儿抄了,郭四抄了,汉芯也抄了,然后花儿抄了又抄。直到四川的曾颖,靠着一篇被高考考生抄成满分的文章,名扬天下了。

  信息发达,可抄的东西很多,能脱的机会也很多。于是,就渐渐成了“主流”。

  信息发达的同时,作弊手段也发达。一个考四级英语的学生被背心里的电池给炸破了肚子,很多军事侦察技术被这样民用化了。

  我们都是过客,就都有当过客的权利:女脱,男抄。

  但似乎没哪个男的靠脱成名,也没哪个女的靠抄发家。

  男的要是脱了,赢得的还不是骂名,而是人气骤降。因为男的脱出来没内容,要不就特丑陋,恶心得连名字也不看。

  女的就不一样。可以边脱边写,自配插图,喝粥就点儿咸菜,喝酒还有小菜儿。

  翻开古典名著,就能知道中国在“脱与不脱、脱多脱少、脱什么、怎么脱”这个课题上的研究可深厚去了。有着这么现成的资源,干吗不好好利用呢。所以说,脱,其实是对中国古文明的一次开拓性的进军。可喜可贺。

  还是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经典:脱原理。

  脱原理之一:古人在说脱的时候、在脱之前是很有一番排场的。其目的无非是调动一下男性的性积极。

  可现在的某些女人,怎么说脱就脱了呢,而且争先恐后地脱起来,怪不得地球的气温升高得如此之快。南极冰山脱了,臭氧层脱了,北极熊也快脱了。

  只是看到《无极》在公映前宣传张柏芝要脱,结果到电影院里没看到脱,失望之余,感到这社会还有那么一点儿艺术的良知在。

  脱原理之二:快脱不如慢脱。

  应该说,脱得最快的是网络偶像。脱得最慢的是电影明星。网络偶像脱得快,所以败得也快。她们没去电影学院进修过就是不行,她们脱的时候不带情绪,也不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她们只说,我要虚脱了,结果就真脱了。于是,从一穷二白到一干二净。

  而脱得最慢的,还是高明的芙蓉姐姐。人家也没进过表演进修班,就懂得这个一慢二看三不过的道理。

  脱原理之三:身脱不如口脱。

  在这个问题上,那些提供色情声讯服务的,就是“榜样”。女作家们可以用语言来脱,远比用肉体来脱高级,而且长久。

  想脱未脱的去主持个节目,于是脱口秀就成了口脱秀。那些擅长口脱秀的,哪怕脱个手套、脱个牙套,都一样性感而有性积极啊。这才是境界。

  女人的脱如此有讲究,那么男人的抄呢,当然也非常高超。

  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如废品回收再利用,是功在当代彪炳千秋的德行。想那《梦里花落知多少》就让无数痴男怨女喜欢,有谁知道那历史的故纸堆里还有个《圈里圈外》呢。

  抄经典是抄,抄垃圾也是抄。即使你有化腐朽的本事、点石成金的门道,可你还是档次不高。当然,抄冷门是一种策略,非如此则很容易穿帮的。抄冷门不易察觉,即使察觉,那时人已经火了。火了才是硬道理。即使法院判决抄袭,也可以不道歉。这才是真火啊。

  ◎二、策略(9)

  韩国的克隆之父抄了,中国的汉芯之父也抄了。那个对打磨工艺异常专业的陈进把MOTO的芯片变成了汉芯,骗取了国家各部委、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大的支持。硬件确实比著作更好抄,换个封皮儿就可以了。

  脱是捷径,抄也是捷径。多少人从此成名得利,有了自己的所谓“事业”。这让那些还没脱还没抄还在原创的羊肠小道上奔驰的人眼红了。他们发现了脱和抄不仅是捷径,而且是金光大道。

  于是,更多的女的开始脱,脱成了宝贝。宝贝们最爱的是美容手术,把飞机场和盆地改造成了托塔李天王。当有了脱的竞争,就会有脱的创新。通过什么脱,脱成什么样,脱得艺术不艺术,脱得到位不到位,脱得有趣不有趣,这都是需要策划的。因为大家都明白,脱到最后大家都一样。于是乎,更要在脱的过程当中体现出个性来。

  更多的男的开始了抄。其实抄这个东东自古就有了,只是现在的男人更会抄了。先抄别人,再时不时地抄自己。抄自己容易。抄别人难,抄别人而不露痕迹难上加难。

  抄者需要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那是我的,那本来就是我的,可是被别人先拿去了,啊,终于物归原主了。这样的心理素质越高,所抄的东西就越好,抄出来的痕迹就越小,以至于无痕。

  抄的境界,有三种。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意思是:能抄的都被人抄了,再抄就不合适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苦闷啊,哪里是可以抄袭又不会被发现的天涯路呢?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于是找来一堆可抄的,大抄特抄,抄它个天翻地覆。可是,抄来抄去,总觉得不适合自己。实在是啃口方便面都不脆啊。

  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啊,原来我要抄的在这儿,就在我小学的一个笔记本里。

  后现代社会的开始

  中国的地理形势是西高东低。西部多大山、高原、沙漠、草原,东部多平原、三角洲、半岛。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势必呈现极其不平衡的信息生态。当西部山区还处在通信基本靠吼的原始状态时,东边已经把网络玩儿到了如此无聊的程度。

  不可否认,共同富裕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奋斗目标。但信息生态上的共同富裕似乎更加遥远。在信息生态大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们的同胞还在为希望工程孜孜不倦。而在信息生态超富集的池水里,一个无意义的滋生物迅速蔓延。

  我们的后现代性居然在网络偶像的孵化下诞生了。

  说到后现代的无意义性,不能不提我们的周星星和他的无厘头。

  看过周星星的许多经典电影,发现其中的无厘头虽然搞笑,但电影本身还是很有世俗而庸俗的意义。

  即使是《大话西游》,一样充满意义的波澜,那对爱情的由衷赞叹,让我们根本无暇顾及无厘头的风景。

  到了《功夫》,那种除恶扬善的道德情怀更是甚嚣尘上,哪里还有什么无厘头的影子。后现代的时针也被拨回到现实主义的表盘上来了。

  然而,网络偶像超越了周星星,让我们、让我们的媒体都大惊失色。何以玉体横陈、下半身文学火不过网络偶像?何以生理上的无聊为精神上的无聊所代替?我们何曾见过如此彻底的无意义呢,简直是全身肌无力。我们慌忙到处寻找那无意义中的意义,难啊,大家的眼球都直了。

  ◎二、策略(10)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徘徊在现代中国社会网络世界里的幽灵。它粉色透明,有着足以令现代人羡慕的未来时设计。它庄重典雅,似乎根本就是贾宝玉二代。

  它一路走过来: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炒作学,使那些醉心于包装的公司、炒作大王血本无归;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偶像精神,使那些偶像花容失态、乱了猫步,对经纪人说,滚;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学者权威,让他们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先把价值重新定义;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理想,把德先生和赛博士赶回了上个世纪;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独裁,代之以无轴心的民主、众生喧哗的狂欢;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知识,让文盲有了笑傲江湖的机会;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哲学,把驴唇马嘴奉为圭臬;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社会学,把周孝正弄得语无伦次;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经济学,把张朝阳的眼球也给气掉了;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新闻学,使之向非典预防科学取经;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精神病学,对治疗抑郁症贡献良多;

  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历史学,让人类记住了一个比自由女神更高大的虚拟背影。

  它颠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它甚至颠覆了我们对无意义的理解。

  在网络偶像的广泛影响下,一个追求无意义性的粉丝族形成了。

  他们和网络偶像其实在精神气质上非常近似,

  他们早已接受八卦文明史的滋养,

  他们从头到脚都是极限运动留下的烙印,

  他们眼睛里充满网语的密码,

  他们脸上挂着大话的神情。

  他们早就在等待着一位姐姐型的精神领袖出现,

  好带领他们超越木子美的青春沼泽,

  躲避流氓燕栖息的神秘小树林,

  直接抵达他们要去的动感地带。

  当网络偶像倒下,我们却看到一个幽灵飞起。它多像那第一个核糖核酸分子,在蛋白质的包裹下开启一个新纪元。它直接开启了中国后现代社会的大门。

  那些水木清华的莘莘学子,那些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的小资,那些呼哧带喘游荡在绿茵场上的运动员,那些买房子是为了卖房子的小市民,他们都将以期待网络偶像百倍的热情期待着后现代的到来,就像春的钟声。

  在后现代的飞地上,我们的网络偶像已经被后来者所唾弃。但网络偶像的伟大抱负也将在这些后来者身上附体与还魂。

  文化垃圾论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同样也生产大量的文化垃圾。虽然十几亿人口平摊下来物质资源就所剩无几,但我们每个人能分得的文化垃圾却还是相当了得。这些垃圾基本上没有出口的希望(当然也有少数出口的,那是老外们眼光太低级),只能在国内进行消化处理。

  没有问题。那些垃圾制造者,掌握着发行渠道和媒体频道,掌握着宣传包装的手段和势力,所以制造起文化垃圾来就更加肆无忌惮。

  垃圾之一:清宫戏

  一个令我们相当难堪的朝代,那时的官服相当难看。可导演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清朝呢,一个原因是清朝遗留下来的浩繁史料简直就是给这帮偷懒导演预备的脚本。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清朝的腐败故事太多了,这样可以把戏份搞得更有意思。我们熟悉清朝的历史,但我们对那些清宫戏里皇上长奴才短的镜头更熟悉。我们发现这些清宫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奴性的娱乐。连刘恒这样的大作家都编起了《少年天子》,当然这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脉相承,也就不必惊怪了。

  ◎二、策略(11)

  垃圾之二:武侠戏

  那些腰系钢丝飞来飞去的大侠在玩儿什么呢,是不是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或者返祖到了可在林间跳跃的猿猴时代?这种成人童话其实是和清宫戏如出一辙的。有一个金口玉言的皇帝,势必出一个武功盖世的魔王。表现冷兵器时代的风云,肯定比表现星球大战省钱得多。

  垃圾之三:民歌MTV

  近年来,民歌教育很兴盛,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原生态民歌,这和“绿色农业”、“有机农产品”有点儿接近。然而,当绿色的有机的来自民间的民歌被包装成MTV,就算是完成了深加工。那些极度艳丽的民族服饰作陪衬,那些极其华美的唱腔作旋律,那些唯美的环境和伴舞演员,怎么看怎么像是电脑制作、化学合成的,不知道搁了多少激素化肥、多少色素添加剂、多少硫化氢二苯四胺素啊。

  垃圾之四:晚会歌曲

  中国不知道何时出现了那么多的晚会,可能是太平盛世就要歌舞升平吧。晚会基本上由歌和舞组成,一般是舞伴歌,也有歌伴舞。听听那些歌曲,基本上是两段。第一段叙事,第二段咏叹。然后重复第一段的旋律,但歌词有所不同。再然后同理重复第二段旋律。最后以高调歌唱最尾旋律片段两到三次结束。有的时候,最后那几个字还要像结巴一样重复一下。这种速朽的垃圾歌曲居然是在烘托一个很高尚或很伟大的晚会主题,实在让人作呕。更加令人作呕的是,居然我还听过这样的歌曲而且还要评论它。

  垃圾之五:爱情小曲

  可以说歌曲的最初形态便是情歌,是卿卿我我、恩恩爱爱的。可是,当爱情成为这个时代唯一的信仰,当情歌变得充耳不闻无法令人再感动,而那些歌手还在闭着眼睛继续扭捏作唱,也就离垃圾不远了。

  垃圾之六:一首歌主义

  很多歌手都是凭一首歌成的名,此后再不见新的,只是在各种媒体(主要是电视)上当一个文化混混儿。他们在迅速获得名声之后就不再能抵御新生代的追击,也迅速从排行榜上消失掉。此后便只能当颁奖嘉宾了。

  垃圾之七:少年作家

  韩寒还算是个天才,他的出现具有偶像效应。那些仿效者则开始将青春的精华、少年的意气转变成所谓“光阴疼痛”的垃圾和“残酷青春”的消费。他们注定写作狭窄的题材,同时不能把自己的体验改造成共通的思想。他们只能在一定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中寻找买主,一旦那些买主也成为作家,他们就将关门歇业。

  垃圾之八:美女文学

  以前是美女加咖啡,现在是加文学。但文学并不一定需要美女的参与。文字可以给美女增色,美女却不能为文字添彩。这就是美女文学注定衰落的原因。

  垃圾之九:商业话剧

  由林兆华开创、孟京辉继往开来而掀起的话剧时尚,如今已蔚为大观。很多文化公司也盯上了这个短平快的项目,不禁起了开发的心思。于是乎商业话剧此起彼伏。可越是垃圾话剧,就越是要由名人来客串,这仿佛也是一个真理。

  垃圾之十:网络猛女们及其后继者

  正是许许多多文化娱乐垃圾的滋养,使得网络池中有了网络猛女们的芽苞。再加上大众的心领神会,终于使得她们浮出水面。出水的猛女们立刻照出那些高级文化垃圾的丑陋。至于她们的后继者,想必大有人在。毕竟垃圾,尤其是如此个人化的私垃圾的制造相当容易。

  以上在各个领域的文化娱乐垃圾已经把我们团团包围。我们已无处可逃、别无选择,只能与垃圾和平共处。

  ◎二、策略(12)

  那些包裹在月饼、粽子之外的精美包装,那些卖不出去的报纸杂志,那些撂了地的开发区和烂尾楼,那些豆腐渣工程,那些过期食品,那些假冒伪劣,恐怕都注定了成为垃圾的命运。

  当年虎门的那把火不可能再次燃起,因为我们每个人同样是垃圾的制造者之一。

  为什么我们如此乐意去制造垃圾呢?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总是逃不脱垃圾的包围,就像我们的城市一样?

  为什么我们一不留神就能出手不凡地造出垃圾?

  为什么我们以垃圾为乐而不觉耻?

  为什么那些垃圾的制造者有那么多堂皇的理由?

  为什么文化大师也有制造垃圾的本领,而且比别人还要高强?

  常能听到这样的论调,娱乐就是要让已经疲惫劳累的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所以,我们要进行一些娱乐。

  娱乐电视,娱乐电影,娱乐读物,娱乐新闻,娱乐人物,娱乐记者,娱乐歌曲。

  岂不知,娱乐有时候就是愚乐。

  智力竞赛被代之以知识竞赛商品知识竞赛广告商品知识竞赛,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如何被愚乐的。

  在我们被愚乐的同时,大量的垃圾从我们视而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增长起来,最终就是信息的全面垃圾化。

  到那个时候,我们也许就将工作在垃圾里,生活在垃圾里,住在垃圾里,坐在垃圾里,睡在垃圾里,甚至以垃圾为食。

  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垃圾制造能力,全在于我们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和勇气。

  愚乐中国

  这世上原本有娱乐,可乐着乐着就成了愚乐。记不清中国的愚乐何时兴起,也没想愚乐何时才会终结。也许愚乐就没有终结的那一天,因为它的生命力强啊。愚乐让人不知道乐趣所在,却能一味地跟着愚乐。有的是商业的愚乐,有的是文艺的愚乐,有的为了娱乐而愚乐,有的干脆因愚就乐。

  愚乐已经是一个行业标准,不符合这标准就不能面世、出生。从影视到音像,从演员到主持人,哪一个没有愚乐专业的文凭,就必须下岗。于是,愚乐普及了牙齿、眉毛,还输入到农村,美其名曰:下乡慰问。愚乐的农村市场打开以后,愚乐才算有了本土资质,从而获得了“愚乐中国”的美誉。

  愚乐也讲技术性。技术高超的可以把愚隐藏起来,只让人看到乐。乐就乐吧,却又时不时把愚的尾巴露出来,显得很真诚。愚乐还讲究大乐若愚,愚中取乐,寓愚于乐。那些嘉宾、客串大多就是这样,慢慢地蜕变成愚乐混子。

  唱片公司用钱买来的排行榜,堪称是愚乐的榜样。它的衍生产品是各种音乐奖项,不到场者无获奖机会。多么赤裸裸啊。当它公布的结果恰巧符合人们的心思时,它就成了娱乐。然而,它命中注定了就是愚乐。那些光彩照人的愚星走在一条愚光大道上,愚记们纷纷上前采访一些愚闻。由此可见,娱是愚的教堂,而愚是娱的圣经。

  当年的样板戏可谓愚乐的又一个典型。那么多好演员济济一堂,就是为了四场愚乐表演。那么好的唱腔,那么好的身段,那么好的亮相,都是为了愚乐一下革命群众。高大全的教条主义和时下的骚媚酷路线本来就是同门异派、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至于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制作,从宣传到播出,一路愚乐下来确实很费了一番心思,投入巨大、影响广泛,却如同军阀内战,丝毫没有历史价值。为了地盘,为了名利,为了万恶之源的收视率,就可以尽情地愚乐没商量。

  ◎二、策略(13)

  中国足球的愚乐性和以上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黑哨、赌球、关联球、恐韩症。中国足球为了愚乐顺利,对已经漏洞百出的问题不闻不问、不了了之,表现出大无畏的愚乐精神。

  我们似乎对愚乐无动于衷,或者就是没脾气,放纵愚乐对我们生活的侵蚀。先是港台成熟的愚乐文化的侵袭,后来由于其过于低级而遭到淘汰。然后是日韩的愚乐也跟潮般涌来,于是大街上出现了哈哈一族。接着大陆的愚乐工作者们也学会了,愚乐的大旗上出现了喜人的民族产业。就像我们思考肯德基的垃圾食品何以连锁畅销,就想把民族美食也垃圾化。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我们拒绝一个愚乐节目的办法,就是选择另一个愚乐节目。我们拒绝一部愚乐电影的方式,就是去看另一部愚乐电视剧。久而久之,我们对愚乐产品不再有这是愚乐的反应,不再能分辨愚乐和娱乐。

  那些报考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的,不少是不爱也不善学习的,更别说思考、思想了。他们逃避高考,拼命挤进艺术院校,不过是想成长为一个把艺术转化成愚乐的合格机器。一些艺术院校也逐渐设立了很多愚乐专业,教授这些专业知识的当然是合格的愚乐教授。

  周幽王伙同其爱姬褒姒愚乐了一把诸侯,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新时代。如今这些愚乐节目无数次地愚乐大众,却能岿然不动我自傲然。即使像烽火戏诸侯这样重大的愚乐事件,我们又何曾听到过批判的声响。万籁俱寂,只是把红颜祸水论又一次老生常谈。

  愚乐是不讲批判的。既不进行自我批判,也不批判社会,更不批判商业投资者。愚乐者自以为一切都是游戏,一切都是玩儿,一切都是在后现代性的演播大厅里制造的迷梦。于是,愚乐者就有了理直气壮的根据,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愚乐进行到底。

  纯而又纯之最大实验场

  中国堪称娱乐的大实验场,由于其人口基数,可以为“最”了。因为中国的娱乐是丝毫不能政治的,是娱乐中的娱乐,如同一个火锅,什么都可以拿来涮着吃了。“文革”的波普,样板戏的心声,慰安妇的噱头,明星女儿的兔唇,内裤的品牌,性交易的录像,性虐待物语,又有哪个影星脱了。

  娱乐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性。纯娱乐的最终下场,就是性了。一夜之间,视频网站都是AV,门户网页拉起皮条,明星们露个干净。这些都很正常。性,既是娱乐的惯用手法,又是其最后一张底牌。

  至于影视,更是把其他的功能全剥掉,唯余娱乐。这样做的好处是商业化极其方便,犹如从技校直接进工厂、自猪圈直通屠宰场。而艺术电影的出品就是为了在国外得奖,赢得前娱乐的名声,并作为精神上的自慰。二者泾渭分明,形成天上地下的格局。

  娱乐产业的发达源于商业的推动,蓬勃于利益的争夺。但商业娱乐并不排斥那些非娱乐性的政治寓言元素,比如:精神病院、性感政治、娱乐民主、民间团体、思想家的搞笑一生等。这些无不是目前的娱乐产业急需拓展的领域。而一个仅供娱乐的性,除了能提高主要演员的酬金外,就是给娱乐大众留下身后的一片沙漠。在这个大沙漠上,性是太阳,却把人烤得更燥热。性是燥热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能使娱乐不断提纯以至于纯粹的,是看似与商业无关的政治。当一个娱乐作品不能表达细腻的政治理想和敏感的人文气息的时候,它只能更专注于满足人的基本欲望,无限夸张人的欲望而后快。娱乐花样不断翻新出奇,但其指向却是一维的性。

  ◎二、策略(14)

  那些光学骗子

  谈到娱乐,就不能不说传播。说到传播,又不能不把物理上的传播原理给重复一遍。

  在物理上,能够传播的事物有声音、光(电磁波)、震动波等。它们无一例外都表现出波的特性,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人们便以为光也要,不然太阳光何以传到地球上呢。于是就发明了“以太”,它就是光的媒质。后来,伟大的物理实验告诉我们,光的传播不需要媒质。

  于是,光的地位才和声音、震动波等需要媒质的可传播事物区别开来。

  娱乐是个视觉艺术,没有受众对光的敏感,就不会有娱乐的繁荣。

  首先是星光。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的星光来自很遥远的地方,有多少多少光年的距离。就是说,它们传到地球上、人眼里,已经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都是很旧的星光了。

  那么,我们为何称那些娱乐人物为“明星”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星”光,而不是“星”本身。正是“星光”掩盖、掩饰了真实的人物,造就了神秘的空间感。

  追星族实际上追的是星光,而娱乐文化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制造“星光”。

  其次,每个明星的娱乐光谱是不同的。每个受众会选择适合他的光谱,也就喜欢上了具有这个光谱的星光。有的是可见光,有的是超声波,有的是次声波。

  当某个明星的光谱和某个人的固有光接受频率匹配时,这个人就会成为那个明星的超级粉丝。如果频谱和频率有很大交叉,那么这个人就会说,那个明星还不错啊。如果频谱和频率根本不相干,那这个人估计会说,那是个大垃圾。

  由此可见,明星的走红必须依赖于娱乐光学研究。什么曝光、走光、见光死,什么春光乍泄、人体彩绘、星光大道,什么抓拍、偷窥、透视,什么艳照、三点、视频,都是此类研究的重点。

  还有,就是光本身带给人的快感。

  光表达了宇宙的信息,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而明星人物所散射出的光辉更是一个人造的小宇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即便他就在你隔壁,你依旧会葆有那种探索宇宙的精神来探知这星光里的秘密。

  狗仔队就是具有如此职业精神的一群,他们的热情堪比天文学家。

  娱记们尽情搜集八卦花边,就如同射电望远镜捕捉宇宙射线。

  网络更是基于广义相对论原理建造,把明星、流星、扫帚星一网打尽,纷繁杂芜,是一个提供免费稀有光线的所在。

  娱乐光学是娱乐传播学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揭示娱乐秘密的主要工具。这门学问属于边缘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相结合的最新例证。

  它具备足够的量化工夫,能够逐个拆解明星们的光学本质,使他们的星状内容大白于天下。它的研究工具就是我们的眼睛,我们这双极易被光线蒙蔽的球状肉体。只要遵循娱乐光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能有一双火眼金睛,透探出明星们那气态的内核。

  最后,我们不能不说说光学里的错觉。魔术师之所以要把背景弄得黑黑的,无非是想遮掩自己的小动作、小把戏、小诀窍罢了。同样地,化妆也是要利用这样的错觉来制造某种预先设计好的星光。

  像那些明星的儿童照被曝光,还是可以容忍的。可是,如果曝光的是未化妆的真实生活照,就会给那些粉丝一种感觉——光谱一下子就不对了。

  ◎二、策略(15)

  科学依靠视觉的错觉发明了电影、电视,绘画依靠视觉的错觉达到艺术的高峰。我们的娱乐也利用这个错觉给了我们那么多快乐。就如同魔术不能公开否则就会失去观赏的意义,明星们的星光必须随时随地地照耀,才可以维持若干光年的距离。

  那些生活照绝对是减弱了那些明星的光强度,使他们有了光学骗子的嫌疑。这样的嫌疑多了,就成了大众的记忆。

  表演艺术家与戏子的区别

  表演艺术之于娱乐,正如文学之于影视。从“大表演”的概念来说,那些在镜头前和公众前露脸的,都可算作表演。像主持人,说相声的,选秀的,网上视频里的,跳钢管舞的,歌厅里的,KTV,MTV,《同一首歌》里的,大马路上抱抱的,地铁里卖唱的,都是。但表演并不一定就是艺术,而表演也不一定需要艺术。所以上述这些大可去演戏,去客串,去票。

  从中国表演艺术院校出来的,叫演员。在香港演员培训班出来的,叫艺员。香港没有艺术院校,只有演员班,从一开始就很商业化。内地艺术院校,课堂上老师们教授理想的表演艺术,但下课了学生们就忙着考虑商业演出。

  演员可走两条路,一个是向表演艺术的雪山攀登,一个是向炒作的市场迈进。

  后者需要花絮、八卦、绯闻及丑闻。他们靠演技博得名声,无论如何作秀都和其职业气味相投、相得益彰。不要责备他们,他们如看待表演之于人生那样把作秀当成表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会在聚光灯下留言板上颁奖典礼中惊鸿一瞥,留下自己的英姿倩影,努力成为轰动一时的戏子。

  戏子这个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形容那些梨园人士的,后来他们升格为表演艺术家了。现在戏子一词却可以准确地定位那些明星,就在于他们把表演做成了黄金,把艺术弄成了狗屎。

  而前者经常沉默,仅仅依靠角色和作品与人交流。他们沉默的原因是不适合讲话,不习惯作秀,不能用平常的言语说出自己对时代的讽刺。这样得罪人,有碍自己的事业,于是他们选择性地继续沉默下去,在最需要沉默与沉没的时候沉没并沉默着。

  地下电影是一种对抗时尚的沉默方式,它竭力寻求反时尚的突破口,就像年轻人对父母时代的逆反一样。到国外某个乡村电影节上获个奖是为了能在中国以更稳健的心态沉默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表演艺术家不做或少做(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的时候)广告的原因。他们不想和戏子一个舞台,将艺术降格为表演。同时,适当的沉默有助于艺术的发酵。也很少能见到他们有什么娱乐新闻爆料,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这样的鸡屎文章来存活。

  影视文化中有这样一个规律,那些影视艺术家在要赢得艺术名声的时候会注重艺术,当他的艺术市场成熟之后就开始全神贯注地表演,而不断透支自己的艺术信用。当这个轮回发生之后,一个时代就算结束了。第五代导演被第六代替代了,接班了。然后就是新的轮回。

  当崔永元看到火暴的超女时,他说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话并开始了“我的长征”。但他可曾在《百家讲坛》火的时候,说过此话呢?

  就是这样了。

  后偶像时代

  网络上又有了新偶像。有人说她是草根偶像,有人说她背后藏着一个极高明的策划,有人说她是精神病的一种,至今无法命名……

  ◎二、策略(16)

  然而,我要说,她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映射到大众、网民的心里,确实不是简单的几句讽刺比喻就能打发的。

  从《非常6+1》到《星光大道》再到《超级女声》,明星速成体系基本确立。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媒体操纵。

  看看《开心辞典》,看看《同一首歌》,我们已经产生了赶紧换台的生理感受。

  我们看够了媒体的炒作,看够了那些包装出来的玩意儿,看够了扭捏造作。

  我们决心站起来对他们说:这些个玩意儿,我们也会。

  越来越多的包装和越来越豪华的炒作使得人们对如此而来的偶像产生了普遍的厌倦。

  当我们一次次被这些明星大腕和他们的作品整得哑口无言时,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垃圾永远是垃圾,哪怕它是上亿人民币打造的垃圾。

  网络新偶像或许也是垃圾,但是低成本制造的垃圾,更有平民、草根气息。

  所以我殷切希望网络新偶像能从垃圾堆崛起,达到连好莱坞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正像行为艺术号称“人人都是艺术家”一样,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偶像。

  无须媒体吹捧,只要自我炒作,一切皆有可能。

  在政治年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迹而闻名。我们管这些突然屹立起来的人物叫做“英雄”。英雄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一个前电视时代精神生活的质量。

  想一想,如果一个时代没出什么榜样性的人物,那么这个时代是不是有些那个,就跟老天阴沉沉老是憋着不打雷不下雨似的,很不痛快,容易得抑郁症。

  于是统治者需要经常树立一些忠臣、孝子、烈妇之类的以资传扬。虽然野史、评书也把他们当做娱乐资料,但他们还是人们崇敬的对象,而不是娱乐对象。他们在神坛上经受着烟熏火燎,还有神性在。

  这就是政治偶像的时代。物质相对贫乏,资讯更是落后。人们还没有选择偶像的权利,但还有躲避偶像的机会。

  那些隐居尘世的人,他们不崇拜政治偶像,他们和网络新偶像一样,以自己为偶像。

  伴随政治偶像而生的是文化偶像。文化偶像的出现需要更多的历史机缘。何以选择你而不是别人,何以你身上的文化元素成为时代的发光点,凭什么你就能一夜成名鸡犬升天。殊不知,这文化偶像比政治偶像要复杂许多。

  王朔是著名的文化偶像,北京制造。京味儿文化是善于制造偶像的一个文化。它既平民,又贵族,既下里巴,又阳春白。它不光产生了痞子文学,还把很多玩意儿也弄得跟时尚似的。

  王朔之所以能风云天下,这和他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他是个退伍军人,在大院里长大,做过倒爷,在部队当过卫生员。一直闷神儿于小说创作,具有北京人那种浑不吝的性格,终于在和冯小刚的密谋之下一举成名,号称自己在写《看上去很美》的时候终于可以为自己写作了。他在性格上有一些自卑和不自信,说自己是码字的,这和网络新偶像那股上帝赐予的自信劲儿真真是天壤之别啊。

  从偶像数量上来说,政治偶像属于凤毛麟角,他们完全依赖时势甚至是他人的牺牲。而文化偶像就相对来说多一些,任是什么文化只要迎合了大众的口味,都有偶起来的机会。

  那些曾经时尚的文化在没落之后就受到保护,变成国粹,比如京剧、相声。那些现在依旧时尚的文化,如小剧场话剧、电影,已被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所浸染。

  ◎二、策略(17)

  于是,我们今日看到的更多是商业偶像。

  他们大多很年轻,具有金玉其内的素质,只需半透明的包装和生猛海鲜般的炒作,就能在已经春色满园的大花坛里绽放那么一阵子。可是,他们成星的方法太平常了,这或许注定了他们的星途不会平坦。

  一个人可以因为一件事名满天下,这全赖媒体帮助。媒体的目的远非商业那么简单,它融合了政治、文化、商业等诸多元素,才锻造出许许多多的媒体偶像。像饶颖,以一个终极受害者形象破土而出。媒体在使很多事情更清晰的同时,又使很多事物变得模糊。事情有真相吗?或者说,事情只有一个真相吗?一个案件,一起官司,一场曝光,一次事故,都可能有一个或几个手中握有真相的人成为焦点,变成偶像。最后我们只能说,事情不止有一个真相,或者说,事情有没有真相并不重要。

  当年刘邦看到巍巍乎的秦始皇的时候说,真男人啊。

  而项羽看见秦始皇的时候却说,我要取而代之。

  无论诗人刘邦还是贵族项羽,他们的成名都依赖于推翻秦朝。没有秦的历史,就没有偶像皇帝的出现。

  可见一切偶像的诞生,都有赖于机会、时机、时势、命运、贵人相助、瞎猫碰死耗子、历史的巧合与重复。

  然而,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偶像完全可以通过自助方式冉冉升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了互联网,天不行健,君子一样可以自强不息。

  比如网络新偶像。

  她的坚持不懈终于有了回报,出名了。用自己的方式,独特,而且普适。

  人人都可以这样做,但难保人人都成功。

  就怕一招鲜,下一个新鲜招和使招的人在哪里呢。

  我们不由得有了类似江湖中人一样的心理,期待着又一个大侠横空出世。

  一个自助偶像的时代。

  一个口水而不是物欲横流的时代。

  一个虚无而有活力、无意义而充满生命感的时代。

  一个以网络为基础、以娱乐为主要消费方式的时代。

  一个对媒体、包装、炒作、造势无比蔑视和反讽的时代。

  总之,这已是后偶像的时代。

  也许有一天,我们在街上看到的小广告不是什么办证、机票之类,而是FRJJ的玉照。

  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不小心,成为谁谁的宠儿,成为大众的偶像。我们没必要胆战心惊、不好意思,想想网络新偶像,我们就好受多了。

  想象一下,公元三○○○年时的后偶像时代、后后偶像时代。

  我的天!

  网络新偶像早已香消玉殒,然而所开创的时代却一直延续着。

  当观众比演员更幽默

  人人都有幽默的细胞,只是有的是职业的,有的是业余的。职业的幽默被叫做“相声”,号称是“笑的艺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是说学逗唱。说,练的是嘴皮子,很少能见到很幽默的绕口令。学,是模仿世间万物,容易有很滑稽的段落。唱,是练一副好嗓子,基本上不涉及幽默。逗,是抖包袱,也就是玩儿幽默。

  但并非围上个场子就一定能幽上一默的,这违反了幽默的发生原理。经常性地,幽默就沦为了滑稽。

  渐渐地,相声演员把滑稽当成了幽默。于是更加滑稽,直到以自己的搭档为人身攻击的对象。互相喷唾沫星子,给搭档下绊儿,讽刺搭档的长相,贬损搭档的亲属,人身攻击也被当成笑料。

  如此滑稽的相声虽然也能引来笑声,观众却是在笑演员的滑稽和低能,而不是别的。或者说,这样的笑声是观众的下意识反应,要不然就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在剧场里要想逗观众乐,也不一定要靠幽默。在剧场表演的好处是可以比较随便地表演,有些二人转的意味,可以说些稍带黄色的段子也没问题。不像电视上那样,被各个部门审查之后才能播出。黄色小段儿和粗口又出现了,这是比滑稽更滑稽的一个层次。

  观众在黄段子当中笑,是为了掩饰其低俗,是为了让剧场里的气氛不至于凝结成尴尬。演员不能自知,以为是自己的幽默打动了听者,反而更为卖力地贩黄。像在周末相声俱乐部,我只去过一次,却能听到开乳罩玩笑的相声,不虚此行啊。

  相声演员下场前的最后几句也很重要,是最难的一个包袱。这个包袱的好坏,能充分看出他们的作品是否经过了仔细雕琢和费尽思量。遗憾的是,大部分相声都是在俗套中结束了滑稽的表演,有的竟然像电视剧的某一集那样毫无前兆地结束了。这样的安排让观众在对相声失望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演员的失望。

  如今很多主持人的脱口秀相当精彩,远远高过相声演员在平时的谈吐。从后者平时那些庸俗熟练而又无趣的讲述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虽经专业训练,却没有练就信手拈来的技术,更谈不上现卦和“脱口相声”。

  他们对先进科技的掌握以及世界政治的认识,和普通人无二。他们还活在传统的圈子里,不懂得幽默的本质是令人惊奇的创新。他们只会胡乱创新,根本不顾及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也就更加滑稽。

  这跟相声的传承制度有关系。这种拜师学艺的方式使得相声不仅仅土,更要命的是传统的程式被一代代深入骨髓地继承下来。于是,我们见不到大气磅礴的相声能打动人心,我们也看不到讽刺现实的相声能深入人心。

  我们可曾听到过谈论世界政治风云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说孔子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涉及航天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关于电脑意趣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三农问题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环境保护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天文地理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保护民俗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关于可可西里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讲科学家故事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讲述缉私的相声。

  没有啊,那些相声演员在这么多“没有”面前却已经不务正业了。

  这里还有个问题:

  如果观众比相声演员还幽默,那么后者该怎么办呢?

  ◎三、光影(1)

  当下中国电影五大规律

  1.制作越大,片子越烂

  小制作的电影,大家都明白不挣钱,也就豁出去了,实践一回上电影学院的初衷——为艺术。此外也没啥盼头,顶多到国外哪个集市电影节上获个奖也就罢了。所以,即使烂,也烂不到哪去。就像先锋戏剧,烂到看不懂为止。

  可大制作就不同了。高投入制作大而烂的片子,一直是中国电影的魔咒。雄厚的资金让导演脑子里的观念化成活生生的鸟人飞翔在电影院里,落到我们头上的却是一些干巴巴和湿乎乎的鸟屎。

  2.片子越烂,越要搞宣传

  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越搞宣传,说明片子越烂。如果烂片不宣传,肯定会烂在自己手里。与其如此,不如烂在大众心里。于是,前期宣传的任务就更重了,基本上要把后期口碑上的负数全部背过来。于是,首映式格外隆重,生怕大家不知道这是部烂片似的。买通媒体,买通电影节评委,买通权威,买通放映档期,买通除去口碑和良心的一切,直到烂掉。

  3.宣传越大,票房越好

  大片搞的宣传攻势很像脑白金、新兴医院。那些烂片进行前期宣传所依据的传播学原理是:不看你怎么就知道那有多烂。它们基于受众的讨厌程度来博得眼球。所以,人们必须要到影院去看这部预期的烂片,就像到周末相声俱乐部去得到预期的笑声,到长春二人转大舞台去聆听预期的粗口。

  前期的媒体鼓吹得越美好、越邪乎,可以预见到的票房就越高。因为观众都想一探究竟,这大骗子到底玩的什么把戏。当一部电影被当成魔术、骗术来观赏,票房能不高吗?愚乐也是娱乐,呕像也是偶像嘛。

  4.特技不是为了感动人

  没特技的,就不能叫大片,如同没丰乳的不能叫美女一样。可美乳是为了让人心情荡漾,特技却不是为了观众的心情着想。特能理解那些导演为什么要在大片里使用很多特技,就像政府机关要安装高档电梯、空调,配备高档轿车一样。

  特技拓展了影片的时空,给人物的性格增加了可能。但大片里的特技就像美丽的烟花点缀夜空。等烧完了再看,该空的地方还是空的。可钱没了。

  5.导演兼编剧

  导演为什么非得去参与编剧呢?肯定是觉得编剧的水平不够,说白了还是不放心,要把编剧也变成个演员,受他驱使。

  于是编剧就只能听命,即使情节漏洞百出也得违心地说:

  导演中心制!

  导演有理!

  反腐题材的主要模式:二把手犯罪

  看多了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也琢磨出其中的一些模式。政治搭台,经济唱戏。其中最主要的模式,就是二把手犯罪。无论是副市长、副省长还是党委副书记,要不就是下一级别的干部,反正必须是这样的人物犯罪(主要是受贿、渎职),整个剧作才好处理。

  在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这些二把手或道貌岸然,或委实狡诈,或暗度陈仓,或南辕北辙。开始总是风光无限,找到一个上级做靠山,而这个上级一样是个副手。待到即将暴露,又会来上一连串的组合拳,使情节骤然紧张而悬念突增。待到一把手或上级当中的正职出现,才是拨开云雾见太阳,一切都尘埃落定,板上钉钉。那一把手或上级当中的正职为什么不早露出庐山真面目呢,或者犹豫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或者在疗养休整到党校学习,或者就是剧情需要很容易搞定的事偏要拖到罪行进行完毕。

  ◎三、光影(2)

  在这些作品里,我们能看到公安战线的那些英雄。他们看似对地位甚高的(有时甚至是顶头上司)嫌疑犯穷追不舍,表现了一个公安干警应有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其实他们不过是一个良心的道具,用以掩盖作品本身在反映社会现实上的缺失。

  之所以让公安干警作为社会良心的代表,一个原因还是为了使剧情更好看。而那些拙劣的侦查手法,那些作报告一般的台词对白,那些插科打诨的爱情,那些拘谨的场景,使得作品只能和晚会歌曲一样属于一次性消费品。以《大雪无痕》为代表,副市长(又是个二把手)案件竟然是通过一张子虚乌有的室外照,一张很可能是失手才拍下来的垃圾照片而获得突破的。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丝毫看不到新闻监督应起的作用,看不到公民、纳税人对公务员的监督,看不到正义力量的那只无形之手。创作者们依然没有脱离在反腐题材上的一元化思维,似乎新闻舆论、公民(而不是群众)监督等都是不能登堂入室的,顶多有个群众来信或记者采访。其实,他们是处理不好这样的情节,认为在政治上太过敏感,认为民主监督不是他们要表现的。他们觉得,只有一元化的监督才是最稳妥的情节。

  基于这样的创作心态,观众及其广大的眼球也只能看到千篇一律的作品。

  于是,我们就会在不同的电视剧里看到那些大义凛然的纪委书记,貌似廉洁的二把手,高深莫测的上级,作为经济动物的二把手的情妇,忽而狡诈忽而愚蠢的商人,容易冲动的刑侦大队长,能把屁股坐出痔疮来的公安局长。

  试问,如果一把手或上级的一把手也参与了犯罪,那么这样的反腐电视剧将如何进行到底呢?

  影视中的十五宗拙劣

  1.人一昏迷就喷水

  昏迷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气的,有的是吓的,有的是饿的,有的是革命斗士被敌人严刑拷打打昏的(这得用桶来泼水才行)。可无一例外,只要给喷(泼)上些水就一定会醒。这到底有什么医学依据?我反正没试过。

  2.摔瓷瓶

  电影中的人物一生气就顺手拿起瓷瓶摔下去。摔瓷瓶的好处很多,动静大,还能象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物心理,而且成本低廉。可惜当代人物就没有这样的方便,在电影环境中瓷瓶几乎难觅。怎么办?砸玻璃。窗户、茶几、门,都是撒气的对象,甚至连眼镜也不放过。

  3.不关家门

  不关家门的用意是让其后想进来的人不必打招呼、动脑筋,尤其是那些仇人、小偷、强盗、情人之类。导演如此安排,实在可以减少很多于剧情毫无价值的细节铺垫。

  4.女扮男装

  影视作品里为了增加戏剧性,有很多女扮男装的情节。女可扮男装,但其身材、胸部、肩腰臀的比例、音色,还有上厕所的方式,却是无法改变的。作为一个观众,我想我若是剧中人物一定能立马看破。可导演不让,那就将就吧。

  5.睡觉还穿正装

  很奇怪,这些穿正装睡觉的人难道不难受吗?而且这样的场景很多还出现在夫妻戏里。他们有的穿制服,有的穿运动服,有的穿校服,有的干脆白天穿什么睡觉还穿什么。他们连起码的生活真实都不讲,还讲究什么睡得舒服与否呢。尤其是女的,可能是怕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露点走光,就特别会穿,一般就是时装了。

  6.弹未炸,人先跳

  ◎三、光影(3)

  战争场面或许是很难拍摄的吧,一般都不够真实,所以《拯救大兵瑞恩》才那么好看。但至少在表演的协调配合上应该注意一些吧。那些“弹未炸、人先跳,刀未到、人先倒,剑未到、先惨叫”的场景该是向京剧当中的武戏学了很多技巧吧。

  7.倒带的轻功、飞去来

  表现轻功的一种很原始的方式是演员往下跳,然后倒带编辑出来。后来有了《卧虎藏龙》和《英雄》里的飞去来,简直就是在表现神仙,而不是武侠。到了这个时候,侠的本意已经遭到了篡改。侠不是神仙,而是具有侠气的人。是人就要受到现实因素的束缚,这样才能有侠的光辉。中国武术也不是仙术、神术,它一样受到人体生理的局限。

  8.是军队,就多找几个人来

  使用群众演员最多的,就是表现军队了,还有学生游行。那些港台剧在这方面很差,经常几个人就当成千军万马(又是京剧的象征手法),几个拉标语穿学生装的就算游行示威了。也许那里的军队和游行就是这样的。可大陆不该如此啊。大陆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军队,那么多学生,尽可以表现浩浩荡荡和轰轰烈烈,而且这方面的传统也相当深厚啊。

  9.装疯卖傻

  人为什么会发疯,何时发疯,原因很复杂。但在影视剧里,发疯却是可以预料的。当编导们干不下去的时候,剧中人物要么不明不白地死掉,要么就发了疯。发疯是个状态,也是个标志,说明这个人物以后再无情节的发展,告示观者不用再管此人物。他会在不久以后就消失掉,因为该交代的已经交代完了。

  10.血迹太假

  那些跟红墨水差不多的血迹把演员身上的衣服都弄脏了,却丝毫也没有负伤的意思。演员越是装痛苦,就越让人觉得滑稽。

  11.化妆不是为了体现人物,而是为了留下倩影

  完全不从人物性格出发,纯粹为了自己美丽的花瓶身体能留在电影史记当中,而刻意化妆,根本不管历史、时代背景。

  有的女演员最喜欢演两种角色,一是皇后、妃子,一是妓女。为何?因为化妆方便,能够比较随意,尤其是妓女。

  12.一脱衣服就转移镜头

  要不然就含蓄点,干脆用比喻或提示的方式来告诉观众剧中人物要做爱了,要不就大大方方地演,别老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像“此处删去×××字”似的。

  13.轻功

  自从《卧虎藏龙》出名以来,轻功更是甚嚣尘上。人人都能毫无道理地脱离地球引力,飞得跟风筝似的。

  似乎这轻功已成为中国功夫的典型性表演,但它跟大卫的魔术一样,丝毫不能表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因为这根本就是超现实主义的杰作。

  14.清朝官服

  最丑陋的服饰,最没落的王朝。

  破草帽,松松垮垮的肩,总是那么脏的官蓝。

  15.奴才的角色

  我发现,在很多电影里演奴才仿佛也成了香饽饽,而且容易出彩。

  这到底是演员演技高超,还是特别喜欢当奴才的感觉呢?

  历史就是这样被浪费的

  中国历史不可谓不悠久,其中的影视素材不可谓不丰厚。然而我们的影视工作者又是如何来开发利用这一座富矿的呢?皇帝戏满天飞,奴才遍地皆是。不反抗专制何以长久,不反思人性何以卑微。套用陈腐模式,只把这当做可供娱乐的情节。

  《汉武大帝》里的陈宝国,以为演了回汉武帝就可以颐指气使了。是入戏太深,还是万岁情结太重,二者都有吧。汉武帝实行中央集权,禁锢思想,制裁董仲舒,这些都被当成事迹来演绎。那些董仲舒的学生,和孔子门生风骨迥然,对老师的思想毫不理解。

  ◎三、光影(4)

  在这样的戏里,一切都是按照王道的规律和权术的规则来排演。纵然戏中有人物去反抗汉武帝,那也是按照同样的规律与规则。难道在汉武时代,就没有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人性来发言吗?就没有一个人能够把生命的价值凌驾在皇权之上吗?

  那么,我们能不能虚构一个这样的人物呢,有了这样的人物就是不尊重历史、就是戏说历史了吗?最后,司马迁竟然匍匐在汉武帝面前歌功颂德,实在让人不忍看下去。这,就是忠于史实吗?

  《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一出皇帝与大臣相互取乐的戏。乾隆大智若愚地玩弄权术,把忠臣和奸臣一起玩弄于股掌。和善于谄媚,又工于心计,和纪晓岚争风互有胜负。纪晓岚故作忠臣状,其实乾隆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忠臣。三个人又一起把中国的那些国粹国学玩弄一番,再以女孩子为调味品,哄成一出热闹戏。

  这里需要着重分析的是纪晓岚这个人。他很博学,是《四库全书》总编,也很忠心于乾隆。但在乾隆眼里,他与和一样都是奴才,都得服务于爱新觉罗氏。和于内心时常表达出一种为奴才的痛苦,而且还当着纪晓岚的面儿一吐为快。而纪晓岚只知一味地骂和,时刻提防和,经常整治和,却从来没有表现出为奴才的那种苦来。先不论其形象塑造的单薄,只就其思想上的不能自拔已经输给了和。

  《雍正王朝》歌颂了一位为江山鞠躬尽瘁的皇帝,吐血而亡,很可能是要影射当下的改革人物。我不禁记起还有一出戏,写慈禧(丛珊饰演)竟然看着看着奏折无疾而终。我想编导们这样毫无吝啬地去歌颂一位清皇帝,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又能写什么呢。难道表现皇帝的残暴吗?毕竟是有作为的皇帝啊。

  这里,我们实实地遇到一个症结,那就是如何来表现皇帝。作为历史上出现过的皇帝,只要他还算正常,无不是为了维护皇权。如果影视剧只一味展示这些权力斗争,虽然人物各有千秋,其实质不过是重复历史、重复那些已经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难以有超越。慢慢地,观众也会腻烦。

  而目前的历史题材剧就是这样,汉皇帝和明、和清在思想上一脉相承,简直就是一个朝代。他们的举止、他们的说话、他们的情态也没甚分别,反映出影视工作者根本就不具备历史深邃的眼光,不能把每个朝代、每类人物演绎到骨子里去。往更深里说,是思想的缺陷导致了这一切,是对历史古板的理解导致了这一切,是不能以人性的光辉照耀历史的尘埃导致了这一切。

  有意思的是,这些历史剧还有一大特征,便是用主题歌来表达其中心思想、赞美其主人公。像《汉武大帝》主题歌,说汉武帝把一生心血献给了中华大地,大地上的鲜花象征着一个民族永恒的春天。实在可笑到了极点。这歌要是被项羽听到,肯定得复活与汉家再争高下。

  只有一部名为《走向共和》的电视剧,还算是接触到一些本质问题。它描写的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孙中山在当了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做的,便是在临时约法里限制自己的权力。在他看来,什么是革命者呢,革命者首先要革自己的命。这才是民主的开端,也就是倡导民主者首先要限制自己的权力。

  但后来孙中山决定每个党员都要效忠党魁,还要摁手印,黄兴出来反对,导致了国民党的分裂。孙中山这个人物塑造得相当复杂,也极大地提升了这部电视剧的思想水准,是我看过的思想最为深刻的一部戏了。

  ◎三、光影(5)

  免费看电影的假设

  现在的国产大片不仅在持续不断地吊观众和媒体的胃口,也在引诱那些盗版商流出他们蓄谋已久的哈喇子。盗版之影响,不只在制片方的损失上,还使得那些明星更频繁更廉价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指导着他们日常采购的消费风格。

  按照我的娱乐重复收费理论,那些明星和其签约公司早已从广告和其他娱乐经济中获得了丰厚利润。出演电影的价码更多的是一种在业内的地位和对影迷的影响力。

  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拿到了那些钱,是否因此上了很多税,没人关心、在乎。但拍电影却是件可以洗大钱的事情。建议以后电影学院设立一门电影经济课程,里面应该对反电影洗钱好好研究一番。当然,反其道而行之才是那些电影投机者的本意。

  拍电影比拍电视剧容易洗钱的原因之一是,制片方在银行设立的账号只需使用几个月,在此期间钱进钱出的,或如涓涓溪流,或如滔滔黄河。电影拍完,账号里的钱就蒸发光了,账号也就废了。因而要想查账,却难。于是,那些大导演就喜欢拍大片了。而且多是场面宏大,耗费惊人,各种制作精美之极可以泣鬼神。这样的大片对洗钱者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平台了。

  大片的洗钱功能相似于潜规则,不妨就叫潜功能吧。至于大片的显功能,还是在获得所谓的票房和赚取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的吆喝。那些被不断推高的首周票房不经任何公证即由媒体爆料,又有多少打肿脸充胖子的隐情呢。暂不说这个了,就是赔本吆喝也是要赚的。而那些投资大片的人其实并不看重在票房上的收入,而是另有目的。

  大片似乎最怕的是盗版商,这样的可怜状也就可理解了。一是为了掩盖其虚张声势下的票房收入,二也是为了借题盗版来做别的文章。至于三,就是能控制盗版,使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发生,这是更高的手笔了。

  盗版商并不可怕,反而是对电影的制作各方都有好处的事。但盗版商毕竟是黑道上的人物,谙熟非规则操作。而反盗版的最好招法不是把原始拷贝当成情人时刻放在怀里被中,而是让观众免费看电影。

  这是一个时刻隐藏在背后的杀手锏,也是一张最重的王牌,使用起来须仔细斟酌。当上述三点已被发挥到极致,当色情噱头和炒作手法已穷尽或即将枯竭,也就可以祭出这最后的武器了。亮剑吧!

  免费观赏后的直接效果就是观者如潮,要按照春运的等级来安排。那时候一定要限制人数,或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在这样的钱塘江观潮般的注目下,一个演员从小草到青松、自宇宙辐射变超新星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从而也能速成为商业、娱乐业的明星。如果中国能提早实现这样的创举,必能在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之后造出个史上第一来。

  那么,免费观看后院线及那些影院怎么赚钱呢?一个方式是广告,可安排在电影的上下半场之间播放,也可以发放些小广告给那些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心态来看的人。

  在这样的商机下,见利润之孔必入的商人一定会制造、创造、捏造出各色电影衍生产品出来——那些电影同步小说都见鬼去吧。首当其冲的是电影道具,影迷们不仅可以意淫,更可以接触性传染了。还有什么呢?创意人在这时一定会发疯的,在被关进疯人院之前就会把所有在脑神经里打闪的念头全部变出来。这里就留下悬念等到那个激动人心的第一时刻吧。

  ◎三、光影(6)

  最后还要说说那些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及被冯小刚形容为盲肠的文艺片。它们是否会被免费观影吓坏了呢?也不会。它们从策划、编剧到拍摄出来,目的之一就是去国外那些大大小小的节上赢得一片艺术的晚霞。

  在票房上,它们的考虑接近于零。要是真能挣出点儿小钱,恐怕还不知道该怎么分呢,多伤感情啊。

  片花里演员说错了为啥笑

  一个演员发现自己说错台词的时候,会笑,而后冲镜头吐着舌头。这样的片花稀松平常,却含有一个非常的提示,仿佛微言大义。

  一个演员只有进入了那样的戏剧时空里才会有优秀而富于感染的表演,而台词就是这个时空的坐标。当导演喊停的时候,演员会自然而然地回落到现实时空的沙发上,实现软着陆。而一旦台词忘记或说错,就会立刻从戏剧时空里跌落出来,有些迫降的意思。自然是安全的,却还是虚惊一场,因而演员会笑,甚至做个鬼脸儿。

  这就好比一个人从遥远的外太空乘坐飞船回来,他徐徐降落在指定地点或死里逃生落在茫茫大海,其内心感受迥然。虽然表演与宇航不可同日而语,但机理却是一个。人在外太空环境及亚光速状态时,会变得年轻,即长寿。而演员给人的感觉也是青春永葆的样子,却又不仅仅是个感觉,而是内在生命周期得到了调整。这样的调整不是物理的,而是心理的。

  演员就生活在两个时空里,好演员可以将这两个时空合理地覆盖住整个人生、相得益彰——或者说,能这样做的就是好演员。至于那些拍三级片、四级片的,为何不能做到这样的功效呢?实在是因为那个色情的时空和现实的时空太过接近,或者说,那个戏剧的时空简直就是自然主义的。而一旦这个戏剧时空比起现实来还低级、还慢,则这样的演员还会折寿,这当然只是一个假设之下的推论而已。

  新编历史剧的一个新角度

  表现皇权的历史剧,大多写的是如何发迹、如何打天下、如何治国、如何以黎民为重。那些荒淫无道的皇帝是没资格上荧幕的,因为他们不够主旋律。而这些以优秀皇帝为主的优秀历史剧到底在表现什么呢?

  那些噤若寒蝉的忠臣,那些佞臣贼子,那些后宫里的女人,那些被天道视为刍狗的草民,那些鹦鹉学舌的文儒。

  正说历史固然强过戏说,可这样的正说不过是在附和片面的历史。这样来表现历史,还是没有太多的内涵。把历史当成历史来写,是不会还原到历史深处的。即使从消遣、斗闷子的角度看,这些戏也跟模式化的戏曲很接近了。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当下人,如何来进入古典封建皇权时代,如何来体味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状况,这,是新编历史剧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意义。

  我想大多数观众也是这么来体味那些历史剧的。只是,这样的体味还是从观看而不是从编剧、导演的角度而来的。

  其实,即使是皇帝剧,主角也可以不是皇帝。我指的是人性化的主角。应该有这样一个主角,来替代一个现代人,置身于那个集权专制的年代,去感味帝王、封建专制带给他的一切。这样的一切,可以包括:仕途、未来、家庭、婚姻、环境、生命……

  他被钦点时的得意,他被提拔时的幸福,他被同僚包围时的困惑,他面圣时的忐忑,皇帝震怒时对他的身心冲击,他贪污时的自言自语,他廉洁时的振振有词,他对孔孟的理解,他对官场潜规则的认识……

  就是以一个剧中人的角度来反思那种绝对的一元专制制度带给人们的心灵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打击,最终促使人们变成了精神病人。

  这样的历史剧,是戏说呢,还是正说?

  ◎一、街象(1)

  吐痰吐到哪里去

  在街上,观察起来,人们吐痰的样子格外有趣。考察痰着地,一般是吐向三个地方:一个呢,是开放的雨水井;一个呢,是无辜的地面;再一个,是充满绿色的树根周边。

  雨水井的盖子是栅栏的,缝隙大,痰完全能落进去,以致雨水井被视作吐痰井。等到雨水来袭,痰随雨水被冲刷到大自然的水循环里,天葬般欣慰啊。

  另一个被吐的地方就是地面、人行道上、沥青路面、水泥地。吐者必得用脚把痰碾开,如摊煎饼般,逐渐扩大面积,这样有利于蒸发。回头一望,那痰已显得不那么像痰了,才放心走开。

  至于树根下,有野草掩蔽,有狗尿混合。吐下去,渗入泥土,入土为安,想来也心安理得些。

  可见,吐者还是不好意思的。但不吐不快,于是就希望自己的痰迹能被自然所遮掩、被人们所忽略。

  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哪里才是可以光明磊落地吐口痰的地方呢?

  手绢儿被废除了。纸巾没带。洗手间也不在附近。垃圾桶的口在侧面,又低,怎么抻脖子吐啊。

  这倒是提了个醒儿。以后再设计垃圾桶的时候,也附带个漂亮的小痰桶。

  高雅的外观,让人一见就有啐一口的冲动。慢慢掀开上盖,见蓝色的波涛翻涌,颇有大海容纳百川的气度。吐者微启丹田,胸肌鼓动,咽喉扩张,一口鲜痰如联盟飞船,飞跃而下,硬着陆在辽阔的大西洋里。

  为啥草坪不让踩

  为什么中国的草坪不让踩,外国的草坪上都是人。可能是我国草坪的种类属于“不让踩”科的,外国的属于“可以踩”科。那么,为啥不引进一下,或者像培育超级稻一样培育“超级踩”。

  或者是怕有人往草坪里乱扔东西。这样的担心绝对没必要,其实人的心理是,越脏的地方垃圾就越多,越干净的地方就更干净。更何况茵茵绿色,周围的游人每双眼睛都是监督。

  还有,就是拿草坪当摆设。弄些低档的草种撒了,美其名曰“绿化”。自称财力有限,却不懂得经营城市。尤其公共场所,地皮珍贵。结果是草坪与人争道。就像西单文化广场那样,人能走的道很小,草坪却很大,结果便有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有些管理者觉得绿草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踩的。草坪不是艺术品,就是艺术品也有可以触摸的。本来我国的城市面积就不足,绿化面积也有限,还要草与人争地。人在草上,草在人下,那是多么舒服啊。亲近自然不是一句空话,也非城市里就不行,只能投身野外。

  其他的原因就比较怪诞了。中国人穿的鞋不合适?坐在草坪上的坐姿?睡在草坪上的睡姿?体重?喜欢拔苗助长?喜欢私挖滥采中草药?阿猫阿狗去施肥?大小便失禁?

  据说深圳的草坪都可以踩,可以躺在荔枝公园的大草坪上数云彩呢。不妨去看看。而那些不让踩的草坪不如改成沙漠景观,然后栽上各种奇异的仙人掌(谁也不敢碰),也该算绿化面积吧。

  城市牛皮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说起城市牛皮癣,没不痛恨的。铺天盖地,到处都是。也许你明儿一出门儿,脑门儿上就是一个。太猖狂了。城市牛皮癣这东东它就是小广告,有贴地上、墙上、电线杆上的,也有塞车上、别门上、喷过街天桥上的。对我们这个花花世界里富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无疑是一特详细的注脚。多少个部门,多少个城市,多少媒体,多少措施,浪费在这上面。可蓦然回首,牛皮癣却在丛中笑。

  ◎一、街象(2)

  为啥那么难治?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牛皮癣综合治理办公室。可即使有了这个综合治理办公室,还需要很多配套法规。而就算有了配套法规,还要有执行者。这样的执行者类似城管,面目可憎,却是能下狠力的。

  牛皮癣的作者们自然知道我们的城市当中存在着三不管地区,存在着城乡接合部,他们就是这么打游击的。

  可这个东东的前世是什么呢?或者说,这是什么变过来的呢?

  想想我们的先人,习惯于在名山之侧、大川之边抒写情怀,才有了泰山墨宝、黄鹤楼记。仿佛壁上题诗是文人的特权,“到此一游”是庶民的无聊。于是树碑立传,流传后世。而那些庶民写的“短信”就跟现在的网文一样,被不断扫水中。阶层不同,牛皮癣的命运也就各异了。

  终于,有了大字报,从此牛皮癣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资格,可以和文碑、诗题忝列一朝,甚至凌驾后者之上,从而在其上也贴满了大字报。

  如今网络盛行,网上的广告帖也就是牛皮癣了。这倒是给如今的牛皮癣整治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从模拟的现实的牛皮癣转化成数字的虚拟的牛皮癣。

  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一种特殊的漆漆在桥面上小广告即使贴上去也粘不劳一揭就掉。这则新闻莫非就是传说中的软广告不成,想想如此可笑,难道就是桥上有牛皮癣吗?人行道的地面上没有吗?那上面也漆上这种漆吗?

  但它确实提醒了我们,治理小广告必须依靠高科技。

  首先是把这些小广告引导到短信、网络招贴、邮件上去,开辟专门的合法区域、空间来疏通信息渠道。虽然网上垃圾一样可恶,但比起现实世界当中的存在来讲还是舒服多了。

  其次嘛,就是利用遍布城市的视频监视系统来帮助警方、城管打击始作俑者。不仅取证方便,而且可以精确打击。

  再次嘛,自然是大力普及网络和电脑知识技能,使得牛皮癣爱好者们能自觉地利用IT技术手段和高科技的通信工具。

  等到了未来某个时候,当牛皮癣于这个美好城市当中难觅,当所有牛皮癣的作者都上网了,我们是否会由衷地赞叹:这就是IT的力量!

  自行车被盗与小额购买力的关系

  人民币最大的面额是一百元。低于一百元称小额,这样的购买力就是小额购买力。人民群众(本来该打上引号的,省了)的小额购买力,因为其数额上的小、其人数上的多,极其容易引致泛滥。自行车数量的泛滥,偷盗、贩卖行为的泛滥,都是因为这个。但不要小瞧了这小额购买力,它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甚至还可能是新的机制呢。

  中国到底有多少辆自行车啊?估计现在能在街上滚动、奔驰的,也有好几亿辆了。如此大的规模,足以形成一个运输平台,让每个人获得在两轮时空中斗转星移的能力。当一个人花了几百块钱买了辆新自行车(带原始发票的那种),就等着丢吧。以我国目前的治安水平和车锁先进性来说,丢是正常的,不丢是不正常的。一旦丢了,就等于把自己的小平台融入到了大平台,颇似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前曹操把战船全部连接在一起那样。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人算是入了股,成为中华自行车运输大平台的一名名副其实的股东。

  按照自行车购买并丢失者的心理想来,他决不会再次买一辆新车,而一定要去买旧车。为啥?就是前面分析过的,他已经成为一个股东了,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从这个大平台中找寻、还原自己的利益,或者等待分红。他的行动之一就是去买一辆旧车、破车,而且越便宜越好。他的想法是,这样不容易丢,丢了也不可惜,权当租用了。确实,他的股东权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伸张,但毕竟是进了一步——从买到租。租金额肯定小于一百元,属于典型的小额购买力,也就是鸡肋型的购买行为。

  这种鸡肋型的购买行为促使购买者使用越来越小的金额去购买、租用自行车,直到免费。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有可能去顺一辆骑了,因为他的心理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或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将中华自行车运输大平台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将属于这个大平台的自行车全部免费供给有需要的公民使用,凭身份证领取,领取点即各个大大小小的存车处。

  因而不难发现,人民群众的小额购买力具有这样一个从大到小再到无的特点,并因这样的入股行为而形成一个很庞大的运行平台系统。由于人人都于其中有自己的贡献,而人人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丢失了自己的那一份利益,于是再次以新的机制来调配平台资源就显得特别紧要起来。

  ◎二、流水间(1)

  饭桌上的潜规则

  国人以食为天,可见天上是可以掉馅饼的。谁都要吃饭,每天三顿,和谁吃都是吃。早饭和亲人吃,中饭和同事吃,晚饭和朋友吃,这是基本规律。吃,渐渐演变成一种爱好,一个文化,一类文明。日本人生着吃,西方人烤着吃,中国人煮着吃。如此不同的吃结构产生了各自的食具,进而是武器。

  饭桌可说是一个与床并称的人生大舞台,酒、色、财、气皆在其中,也有很多为人熟视无睹或喜闻乐见的细节在里面。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观桶里泔水,则晓饭桌之盛。子在桌上曰,吃者如斯,不舍昼夜!

  1.要(邀)吃替代语

  请客啊!

  晚上有时间吗?

  晚上没事吧?

  喝两杯去——

  坐坐?

  聚一聚?

  赶个饭局!

  米西米西……

  2.有关俗语

  尸位素餐(最文绉绉的一句)。

  吃干饭的。

  吃白饭的。

  饭桶。

  你一天到底吃几两干饭。

  吃死你。

  噎死你。

  饿死鬼。

  吃了睡睡了吃,猪啊。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可能是白毛女后代)。

  我中午不吃,减肥(经常是男的如是说)。

  3.饭桌现象

  A 菜谱装帧

  菜谱(菜单、Menu)的装帧总是和菜的价格有很大关联,自然是粤菜的菜谱最考究了,东北菜的最简朴。小吃店里的菜谱是塑封的,耐脏、防水、防烂。

  B 剩菜

  如果一个盘子里只剩下一块肉、一片菜叶或一根骨头,说明这个菜已经吃完了。这样的情况很值得玩味,因为如此一来本身就很有些余味,不是余音绕了梁,而是余味绕肠胃。在座的谁也不会觉得浪费,反而会很欣赏地望着这“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最后的“青螺”一般不会有人去动筷子的,一来是不忍,二来是若动了筷子会很显眼、有些尴尬,三嘛就是为留住这盘菜了。

  C 剩饭

  宁剩菜,也不能剩饭。难道菜的价值不比米饭高吗,这是什么逻辑呢?原因之一,可能是受了那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的影响。如果这诗改成“谁知盘中餐,叶叶皆辛苦”就好了。

  还有就是,以饭为主食、以菜为辅食,菜是为了下饭的,饭不吃完,那菜不是白吃了。米饭里有很多淀粉,营养单一,热量指标明确,吃饭是为了顶饿,是为了给人一个饱、满足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最直接的,就是来自米饭本身了,当然烫发前的面条也可以。

  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剩菜可以放到冰箱里来日继续吃,剩的米饭却只能扔掉。可既然剩菜里都是一家子人的唾沫了,剩饭里的唾沫又为何要计较呢。因为,碗里的米饭是白色的,已经被吃者弄得五颜六色了,已经打上了吃者的烙印,是不能倒进饭锅里的。单独存放又显得很碍眼,也是没这习惯,所以只好硬着肚子吃掉了。

  D 打包

  打包是个好习惯,问题是打了的包谁拿走。一个原则是谁付钱,谁来分配这些包,一般他不拿,否则显得这客请得不到位、不圆满。还一个原则是谁家近、谁单身,谁就拿上。

  4.共餐制

  国人喜共餐,不分餐,也不怎么设公筷、公勺。大家聚在一起,举筷伸勺。于是唾沫就裹在筷子上,混进菜里。好心者替人夹菜,夹菜前还用嘴唇把筷子洗干净,是何等恭敬。非典已过,乙肝也未见流行。心情好的时候,也就不顾那么多了。

  设想如此吃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胃肠里经常流入一些他人唾液,虽说不致排异反应,至少也能引起胃肠生化环境一些变化。相比之下,火锅就显得卫生多了。唾液混在菜或菜汁儿里,并看不见,更不可知谁是谁的,有点神秘主义文化的味道了(这与吐痰后用脚碾磨异曲同工)。而被人吃过的米饭是能看出来的,不像菜那样被偷吃了还可以装成是新上的。为什么一桌上最高贵者总是第一个夹菜,就是因为这一筷子是最干净的,也就是最圣洁的。

  ◎二、流水间(2)

  若问国人何以能牺牲个人卫生而喜聚在一起吃一个盘子里的菜,自然有诸多原因。其中最根本的,莫过于特殊的伦理生态环境了。众多含了唾沫的嘴面对的这盘菜到底象征了什么呢?这样的意象有些相濡以沫的意思,更像是一次体液外循环意义上的交流。由此推想,吃西餐肯定不如中餐更能促进情感上的融洽、融合。想一想,如果一个无名之辈曾经和部长同桌吃饭,说明什么?它说明,你很荣幸地尝到了部长的唾沫。更让你欣喜的是,你的口水也被部长给收藏到胃里了。

  5.喝酒

  吃饭离不开酒,甚至有酒可以不吃饭。中国人好喝酒,这种兴趣自东南向西北越来越浓,酒的度数也是越来越高。酒喝多了伤身,但很多人每饭必喝。菜可以不吃完,但酒必须干掉,这俨然是个礼了。蒙古人敬酒前会唱歌,汉族人则要说上一段顺口溜。

  可喝的酒有啤酒、白酒、红酒和黄酒。啤酒喝来比较随意,白酒更适合正式场合,红酒像是情人间的共饮,黄酒有些怀旧的味道。相比较下来,只有白酒最适合中国人斗酒的性格,因为它是最烈的。饭吃得太多只引来饭桶的骂名,酒量高却能博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海量的美誉。

  喝酒比起共餐来,更是一种献身行为,要付出更多的身体代价。但男人们还是坚持要喝,以体现自己是个男子汉并有一定的肚量。一不怕喝,二不怕吐。即使吐出来的都是山珍海味,也在所不惜,也许还能见着活物呢。

  喝酒还是一种内功比赛、一个忍者神龟运动。比的是容量,赛的是精神、意志品质。在饭桌、酒场上,有儒家的度,有法家的制,有道家的醉,有佛家的量。看这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五脏六腑里却有着百家争鸣一样的热闹。喝什么,与谁喝,谁能喝,喝多喝少,喝好了吗,喝不够,喝倒,喝吐,喝回来了。有时是单打决斗,有时是过五关斩六将,有时是急急如小便之犬,有时又是弥勒佛一般俯瞰芸芸众生。

  到底该谁来埋单

  在祖国各地大小饭桌上,经常可以看到饭后很多人争着埋单。有的直接抖出几张百元钞票瑟瑟不绝,有的则拿出钱包有些慢动作倒放的效果,有的喊我来吧我来吧听着像《两只蝴蝶》,有的嘴里含着汤哼哼唧唧的。然后是一阵争吵,或红晕含桃,或面红耳赤,你哝我怨。假作真来真亦假,都说埋者痴,谁解其中味。

  有时候想埋单的没轮着机会,有时候本不想埋的却被要走了人民币。阴错阳差,与预算不符。但还是要在事后寻找些理由自慰,或感情,或利益,或面子,或里子。请客的心理与一个人相对富裕的程度息息相关,也和这个人的社会功利心相互连通。请,还是不请?非得请吗?该谁请谁呢?说过要聚的到底聚不聚?都叫哪些人来,要是他也来怎么办?经过了一番琢磨,才最终有了行动的冲动,也就是那根连接唾液腺的神经中的一次电流。

  如果大家觉得该谁来埋单而他却迟迟不语的话,那可怎么办呢?

  提醒方法之一,喝茶。在饭后即叫侍者,把茶水加一下。而后就一杯杯地喝,等着召集者醒悟。

  提醒方法之二,对他说,我去趟洗手间啊。这就是希望他在此空当反思一下,到底是谁召集的、到底谁该掏钱。

  若从盥洗室折返回来发现还是未结账状态,可怎么办呢?那就只好掏自己的腰包了。这时候要先做掏包状,慢动作,以提醒他埋单的时候到了。冲啊,阿米尔。可要是他还是木讷不觉,可怎么好。拿出了钱包的手也不能缩,只好照单给钱,给钱之前还特别意味深长地审计着账单……

  ◎二、流水间(3)

  根据前面这些预设的情景,才决定了到底该遵循怎样的埋单规则。其实关于谁埋单的规则、规矩还是有很多的:

  一、 谁老是叫嚣要聚一聚。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叫得很响,但总是在期待别人来叫他去吃饭,以便遵循下面的第三条规矩“谁是这餐饭的发起者”。但要是实在等不来,或许就是他来遵循第三条了。

  二、 谁声称的要请客。有些时候,请客者会事先声明说,我请你们啊。这样的请客者是很明事理的,他了解别人的心理负担,他先为别人减了负。这样才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啊。有时候,请客者是在别人的玩笑中答应请客的。这你得请客啊。请客就请客,哪天啊?而有些时候,请客者不是在饭前声明的,而是等到饭中或饭尾。这样的请客者就有些不厚道了,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给出了一个惊喜。

  三、 谁是这餐饭的发起者。你把大家都忽悠来了,到结账的时候不忽悠了,下次还怎么忽悠啊。所以啊,还是你来结的好。有的发起者不结账,这样的心思让桌上的其他人颇费思量。有财大气粗的也就去埋了。要是全都在那里喝茶、上洗手间地等着一个绿林好汉出现,那就要命了。这样的发起者确实打破了思维定式,因为中国人绝没有说出“该你结账”的传统。于是就有可能出现AA制了。

  四、 谁获得了利益。获得利益者埋单,一是为了表示感谢,另外就是为了以后能获得更多。以谁获利或获利最多来判定,似乎和足球规则有些像了。这就证明了其通用性。

  五、 谁是乙方。乙方确实是一个项目的获利者,但甲方也可以是获利者,不过后者的获利更显得不正当。为了抚平这样的不正当心理,请客是必要的,而且还要把饭后的活动节目也一并请了。甲方的心思在于,吃还是不吃,和谁去吃。吃的东西不能吐出来,能吐出来的是别的东西。

  六、 谁是男的。因为,一般来说,女方就是甲方,除非事先特别声明。有些女孩子找男朋友,找的就是一个埋单者。

  七、 谁最有钱。这里有些打土豪分田地的意思了,吃大户嘛,开仓放粮喽。

  八、 AA制。中午工作餐大多AA制,除非你是这公司的老板,而且效益不错。实行AA制还有个原因,就是吃的饭菜总是老样子,连请客的兴趣都没有。而凡是“同”式关系的,都可以实行AA制,如同学、同事、同乡、同志。

  经过了这样一番分析,埋单之困似乎清晰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遵照这些规则来,那么文章开头那样一番热闹的场景或许就会不再了,想来还真有些留恋呢。

  当饭桌埋单解决了,才能去解决更大的事项。比如:

  运动失败了,谁来埋单?

  决策失误了,谁来埋单?

  企业倒闭了,谁来埋单?

  建筑垮塌了,谁来埋单?

  开发区荒了,谁来埋单?

  环境污染了,谁来埋单?

  埋单不是厚黑学,需要的就是以上这样的梳理啊。

  酒鬼精神

  中国人好喝酒,酒喝多了就会有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想必那是一种米酒,度数很低,不然怎么受得了呢。而酒的蒸馏术直到宋朝才发明,于是就有了白酒和新文体词的发达。想那李白若是喝了这高度数的白酒,恐怕还没诗百篇就已经酒家眠了。而苏东坡也是仗着一肚子白酒吟出了“明月几时有”之后睡倒了直到晓风残月。

  那都是古时候的事儿了。而今的中国,俨然是一个酒的大国,每个省、市、县都有酒厂,至少是能生产个啤酒,都会结合当地的文物风貌给酒取个比较雅的名字,还会请来考古队挖出个千年老窖而后用酒精兑水。

  ◎二、流水间(4)

  中国人对酒的迷恋虽然没有生发出酒神精神,但还是有文化沉淀的。喝酒可以解除烦恼,所谓“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但李白还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可见,以酒消愁很值得怀疑。

  喝多了就会飘飘欲仙,显得很超脱,什么大话都敢讲,当然也可以不算数。在醉酒时,人处于一种近乎弥留的状态,什么话说来都跟真的似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什么话听来也就跟真的似的,酒后吐真言嘛,尽管那吐出来的只是一腔废话。

  酒还能壮胆。无论刽子手还是临上刑场的死因,都要喝上一碗。即使是武松,如果不是喝了若干碗,也不敢与老虎比武。想到此后他曾经以醉拳打败了蒋门神,这说明喝酒对其武功是有帮助的。

  而中国人最为看重酒的,还在于喝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酒桌上要有“一不怕喝,二不怕吐”的精神,方算是酒德纯正,义薄云天。陌生人之间靠酒建立起相濡以沫的感情,老乡间靠酒怀念起一方水土,熟人间靠酒相互信任,朋友之间靠酒互通有无。好一个情字了得。

  那么,感情又是怎么通过酒这种媒质以及酒桌这种机制得以建立和加深的呢?靠的就是——劝酒。

  君不见劝酒者,情真意切,情意绵绵,一双眼似那两汪桃花潭,一定要瞧着你把酒喝干亮底儿才算甘心。喝啊,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他的心在颤抖,他的淋巴在流,你若是不干掉,他就要把自己的面子给一把火点了,所以你必须干,一定要干,否则就是不仁不义不德不厚。这不是杯中酒,这是他的骨髓!

  再看那被劝的,也是挺胸腆肚,端着酒颤巍巍,想唱个歌又找不到调,想方便又不得时,想跳舞又转不开身,可怎么表达对进酒者(也就是劝酒者)的谢意呢,唯有喝下这酒了。可是他又喝不下去了,因为他就要吐了,可是他又必须装着很有量,装着能一直喝到明天,只有这样才能把别人吓趴下,才能把红旗插到马桶上!

  多喝酒伤身体,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因此,酒喝得太多,就是自残。对于劝酒者而言,他希望看到对方(被劝的)能够奋不顾身地再饮上那么一杯,能够为他而自残,因为自残也就是献身,也就是献媚。所以,对方必须干了,否则就是藐视他的酒权力,最好对方能一直吐,吐得肝肠寸断,吐得胆汁汩汩,吐得跪地求饶,吐得五体投地,对方的身体受到的伤害越厉害,越说明对方对他有感情。

  对于被劝的来说,他明知这样下去自己的身体会垮掉,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现在要的不是保肝护胆,而是和对方(劝酒者)肝胆相照。他必须喝,这是规矩,也是他继而行使劝酒的酒权力的前提。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他更在乎这杯酒当中的情谊,他要用身体去换取情谊,这情谊不是青梅煮酒式的,也不是难得糊涂式的,更不是清风朗月式的,而是酒鬼式的,生命的意义已经寄托于酒精的浓度了!

  这样的悲剧意识不是来自酒神精神,而是酒鬼精神。作为一个酒鬼,就是要把自己的血肉、骨头完全浸泡在酒精里,达到消毒、防腐的效果,并使得人生在一场不可预料的戏剧性的冲突、事故、暴病中落幕……

  厕所潜分析

  国人日常生活的巨变,也反映在厕所的革新求变上。现在的厕所确实比七八十年代干净多了,也更有人味儿了。有的地方,建设得最好的,除了政府办公楼就是厕所了,那也是形象工程啊。五星级厕所、黄金厕所、防弹厕所应运而生,那是富裕的象征。各种特色厕所也冒了出来,有的人还靠厕所致富呢。

  ◎二、流水间(5)

  1.名字

  中国的厕所以前就叫“厕所”、“茅厕”,就像我们管别人只叫“同志”、“老张”。

  后来改叫“卫生间”、“盥洗室”、“洗手间”、“化妆间”、“NO.1”、“大号儿”、“小号儿”、“方便(的地方)”,跟现在乱叫天下人也是一个意思。

  为了统一叫法,以下还是叫“厕所”吧,这样可能更亲切些。

  2.符号

  有些厕所干脆不写名字(汉字)就挂符号(英文),眼睛不好使的人容易搞错。

  如:

  [烟斗 ]/[高跟鞋]

  [刁烟斗的男子头像] / [戴飘带帽的女子头像]

  [穿裤子的男子形象] / [穿裤子的女子形象]

  [黑桃老K] / [红桃Q]

  Man’s / Woman’s

  观瀑亭 / 听雨轩

  凸 / 凹

  相公 / 娘子

  ……

  3.格局

  男厕总是位于走道的外侧,女厕位于内侧。没有这样条件的,也会遵守一个原则:女厕位于比男厕更隐蔽的位置。

  男厕的小便池总是有一两个能从门外被看到,好在男士可以以背遮羞。不由得感叹,男人就是男人。

  但我觉得,其实男厕所更应该位于靠里的地方。毕竟被外面的人看见正在方便的背影,事后想来还是别扭。

  4.效率

  男厕的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女厕。这是因为男厕有小便器和马桶两种,一般数量一样,设为X。而女厕只有马桶一种,数量一般为X+1。

  而且,男士的立式小便策略因呼应了人类直立行走而成功,其效率明显高过女士的蹲式小便。于是有些女权主义者不满了,建议女厕采用立式小便器。我支持这样的建议,就像我支持变性一样。

  5.卫生

  厕所里最容易产生交叉污染的,不是坐便器圈,而是门。

  便后洗手是卫生,但还是要开门而出。手接触到门把手,又被污染了。如何不让手接触到门呢?自动门。

  是不是有些奢侈啊。据说西安碑林博物馆里有。

  6.涂鸦

  男厕里的涂鸦大多是春宫画的儿童版,还有咒骂女人和发泄性欲的话语。由于水平很次,也就没啥反应。还有一些“偶是同志,速与我联系,138××××××××”的信息。

  女厕里的涂鸦多是情感上的,有些很悲情的留言,还有诗——这是男厕绝没有的。但女厕也发现了生殖器草图,会不会是人妖留的呢。

  在男女共用的厕所里一般没涂鸦,这说明涂鸦是有性别之分的。

  有一次如厕坐在马桶上,目光直视,看见小门上写着一个拉皮条的手机号。等我起身,目光直视又看见那个号。真是会做广告啊,而且此人和我一样高。

  7.如厕潜规则

  尽量不和矜持的领导一起上厕所,因为他不想让你看到他的丑态,否则还怎么威风啊。再说,在厕所里打不打招呼,商量工作吗?

  有些随和的领导(老板)是愿意在厕所里和你说话的,他总是不分场合地要和员工打成一片。但最好和他们隔开,这样显得礼貌。

  喝酒的时候,厕所就成了救火车和病房。当你要吐的时候,最好去小单间,这样你不会被人发现酒量的大小。

  如果你有足够的定力,甚至可以在小单间里刺探一些公司、别人的秘密或隐私呢。

  8.厕所经济

  以前,在长途汽车站,上个厕所都要收费,后来没了,因为旅客买了车票,应该享受到相关服务。

  现在还有很多收费厕所(就如同那些收费电子邮箱),管理者的理由是厕所需要维护,需要交水电费。这些人只懂要钱,却不知经营。想如果从粪便中提取尿素、绿色肥及其他,那经营厕所应该比种地更挣钱。这些原料就是方便者提供的。无偿给了你如此宝贵的矿藏,你还要跟矿主收费,那就太不合理了。在地坛公园,厕所收费就更不该了。那些松柏古拙繁茂,想必也有这些方便者的贡献。

  ◎二、流水间(6)

  更何况现在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快餐厅,这里的厕所可都是免费的哦。最好去五星级宾馆上,没准还有人给你递手巾帕呢。

  9.娱乐

  厕所里的娱乐有这么几种:背景音乐、笑话、画像、挂件。

  一个上厕所的人对背景音乐的记忆是很浅的,因为他的目的性太强。背景音乐应该起到的作用,就是让他尽量忘却这段记忆。

  笑话一般挂在小便器的上面,由此可见一个笑话带给人的愉悦也就是一泡尿的工夫。

  有时候笑话也被画像所替代。后者大多是带有性启蒙意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有的以果实来暗喻两性的,比如:黄瓜对茄子的思念。

  挂件一般是小油画印刷品或假古董,被射灯照得很高贵。它们能提高厕所的品位吗?或许就像五星级酒店必要有个游泳池吧。

  10.好厕所

  一个好厕所,首先在装修,门高镜大,洗手盆透着艺术,里面搁俩贝壳或一朽木。

  背景音乐自不必少,千万别摇滚。

  装饰画或假古董挂在墙上,方便的时候感觉置身画廊。

  灯光聚起从上照下,既温暖又醒目,照得你自我感觉就跟一坐在马桶上的思想者似的。

  纸意柔绵,浮想联翩。保准你是个回头客。

  从男洗手间眺望男权社会

  写字楼里,男洗手间一般在较外的位置,靠近电梯间。女用的则靠里些。比男洗手间的位置更为突出的,是里面的一排小便池。它们与门相对,有挡板,屏风一般。小解时能看见走廊里人来人往,但有挡板也就从容多了。

  但小解者决不与外面的人对望,而是神情茫然地望着墙上的广告和并不喷饭的笑话。进而,在洗手间里的人大多一脸木然,似乎在以无声抗议如此气味的杂居。即便是要好的朋友,也默默无语,这已经不是默契可以形容的了。

  经常地,在某个非著名的洗手间里,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无数的窗户,就像无数只没有瞳孔的眼睛。阳光射下来,泉水叮咚,好温暖啊,真是道不远人。还是经常地,在各样的影视里,看到男演员在表演小解时那痛并快乐着的表情,很自然,原生态,比哭容易多了。

  男洗手间在外,女洗手间在内。这是人居格局在厕所主题上的延伸,也是男权社会建筑学的一个缩影。要看男人如何走光,倒是非常方便。只是对女人来说,有这样窥视欲的不多,这也不符合传统。按照传统,女人是被看的,只好不断隐藏自己。由于只顾隐藏自己,顾影自怜之余也就不爱去看男人。那些隐藏的工具包括了衣服、乳罩(乳贴)、帘子(垂帘听政)、帷幕、屏风、琵琶(犹抱琵琶半遮面)等。

  正因为定位于被看,所以才有贞操一说,即:不被看、只被谁看。贞操于是成了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而渐渐失却了其中的精神成分,使得男人不再有贞操的限制。但千年封建礼教被埋藏于岁月之地渐渐生成了一种资源,这样的资源表现在贞操上就是:视觉盛宴。它只馈赠于女性,实在是天意给予的补偿。无数这样的词汇都要拜封建礼教之赐,同时也是在为新时代之被看做注脚:

  胸系列:胸衣、文胸、低胸、胸大无脑、假胸;

  乳系列:丰乳、乳沟、乳贴、乳垫;

  裸系列:裸聊、半裸、全裸、裸替;

  底系列:底裤、露底、见底;

  背系列:露背装、香背、玉背、断背;

  臀系列:翘臀、俏臀、肥臀;

  腿系列:秀腿、美腿、丝腿;

  点系列:三点、露点、凸点;

  色系列:色相、色狼、春色、女色;

  光系列:走光、曝光、阳光、一片春光、见光死;

  性系列:性感、性趣、野性、性爱录像;

  手系列:手模特、玉手、咸猪手;

  照系列:裸照、艳照、青涩照、红外照;

  其他:写真、湿身、偷拍、三级片、全线开放、透视装、直播。

  而男人的主要任务是看,评头论足地看女人,眺望分析,知微见著。故而,男人并不怎么介意被人看(包括洗手间里的性器官)。打扮上除了西装、衬衫,就是夹克、风衣。大胖子露着两只弥勒一般的大奶子,也无伤大雅。

  呵呵!

  卞之琳在《断章》里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按照《断章》的原理,男人也会被看。那么,看男人的是谁呢?

  这是个问题。

  倒是可以套用《断章》的形式来两句:

  女人只能通过男洗手间的窗户看,但没看;

  男人却可以通过各样媒体的窗户看,却看个没够。

  ◎三、话外音(1)

  你是哪个星座的

  当面试时被问到如何评价自己的性格时,我总是会说,我性格中性。接着我是这么说的,我时而内向、时而外向、内外双修。

  阅人无数的面试官被我给说毛了,脸上出现了奇特的颠覆性的反应。我知道,在她的身体里有一处正在崩塌。

  在她那狭窄的人事儿心目当中,外向就适合做销售,内向就适合做技术。外向的可以呼来唤去领导团队,内向的就只能被吆喝得东东西西。

  人的性格要是仅仅这么简单,那心理学就会简化三分之二。内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取向不佳的性格,比起外向来是二等公民。这跟把人群分成黑白两种是一个意思,性格歧视的影响使这个社会更加喧嚣起来。

  庸俗不堪的“性格决定命运”,再没有比这更“毁人不倦”的真理性格言了。它的潜台词是,性格是不可改变的,因而能直接导致命运种种。在人虽分为男女却可选择变性的今天,何以性格竟能如此顽固?

  于是,我对那个面试官唯一的希望是,她能这么问我:你的血型是什么,你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还是抑郁质,你是哪个星座的?

  别跟我说你很忙

  一句“我很忙”,标志着“忙”的时代代替了“吃”的时代。“忙”意味着一个人有事业、有家庭、有目标、有奔头,所以现在的人们除了谈房子就是说“我很忙”。至于忙什么,那就各怀鬼胎了。

  有的人两眼一闭说,嗨,瞎忙。

  有的人双手一摊说,忙了一辈子了。

  在这样忙的时代里,最忙的是少年儿童。他们被功利的父母带到各种培训班里、各个大小舞台上,去体味一个忙碌的世界,去感受地球的离心力。

  充实就是冯小刚一年一个的贺岁片,丰富就是街上的盗版大片一部接着一部。

  我们逐渐用过程代替了理想,用速度代替了方向。

  就理想而言,过程实现的欲望被当成了理想。

  就速度而言,速度的快感消解了方向。

  所以,别跟我说“我很忙”。

  “这是一段从未公开的影像资料”

  时常在电视中听到这样的台词、话外音、广告语:这是一段以前从未公开的影像资料。好像是一种赠品、施舍,被深居历史之中的上帝发送给广大的受众。听来如此难得,大饱眼福啊。

  我还能回忆起每年出现在电视上的那些历史记录镜头,由于重复次数太多都快想不起来了。

  每到一些纪念日,编导们就习惯性地把陈年酿的酒举过头顶献给广大的观众朋友。一旦有了更新的历史影像资料,必得大张旗鼓地宣传,以为是一个大看点。

  这是怎样的一种历史观?

  这是挤牙膏式的历史经营策略。这是那些惜售的房产开发商的流氓做派。

  以为这个国家的历史资料是权力者的,而不是权利者的。这权力与权利的不同,也就是占有者和所有者的不同。公众、人民的知情权也包含对历史(影像)资料的权利主张。

  记得以前有过一部电影纪录片,当时的上座率很高,很卖钱。可是这样的影像资料本来是该公之于众的,是该共享的,免费共享。就是因为人们对电视上那些废话一般的影像腻烦了,才会到电影院看点儿新鲜的。

  中国古代的皇帝(不包括清朝)对史官极其敬畏。即使是宫了司马迁的汉武帝也不能查看《史记》中对自己的记载是些什么内容。

  而如今,看不见历史的,却是那些正在创造历史的人。

  “我这儿有零钱”

  ◎三、话外音(2)

  一位女士到站前售票处买两张火车票,一共一百五十二元。她便拿出二百元。这时,同伴一边连声说“我这儿有零钱”,一边赶忙从钱包中掏出两元递给她。

  以前的零钱是一毛、五分,现在的零钱是一元、两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在如今这个物价渐涨的时候,零钱要想找到表现的机会还真需要随机应变呢。

  我更为经常地听到“我这儿有零钱”,半客套、半实在,一般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持账单而立的侍者旁、售票窗口、车库收费口。为啥给服务员小费时听不到这样温暖感人的话呢。

  他(她)从钱包里拿出几张一元的,热情地塞到你怀里。你只能笑纳,还要顺手递给那个结账的。他帮了你,他参与了你的付账,他可以心安一些了。这样做等于在说,谢谢,这是你的小费。

  从人情观上看,“我这儿有零钱”还是一种面子行为。这行为让他有了点儿面子,让你有了些里子,让你和他的感情有了个被子。不仅是感情上交融,还有了经济利益上的共担。等于说,你和他都是股东了,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这是小额支付时遇到的麻烦,这是为免尴尬而逐渐养成的习惯,这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小动作。但从中还是能感受到我们祖先、前辈具有的智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别分那么清楚,行吗?

  有关部门

  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关部门应该……”的话语。我们也不知道“有关部门”这个词是不是新闻学上的术语,反正大家这么听多了也就接受了。

  “有关部门应该……”似乎在表明这件事一定有人、有部门来负责。可能那位记者、编辑还没搞清楚(或者根本就不想搞清楚)这个有关部门是哪个。

  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出那个部门是谁呢?不清楚可以求证之后再报道。你不指名道姓,人家“有关部门”就不疼不痒,下次报道的时候还得弄公众一头雾水。

  汉语,实在含蓄啊。

  什么就“还行”

  “最近怎么样?”

  ——问得不着边际。

  “还行。”

  ——回答得云山雾罩。

  这个“还行”到底啥意思呢?

  这是说者对自己的生存、生活状态的极度简化,实在不想对问候者再多说些什么。对生活的消解,一天天地来来往往,匆匆忙忙而已。既是在运动中的“行”,而且“还”要继续“行”,所以“还行”。“还行”就是过客的语言与思维。

  在“还行”的前面,没有什么。在“还行”的后面,也不跟着什么。“还行”就是“还行”,如此孤零零地站在人生的荒原上,等待着戈多的到来。

  正如上联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还行吧。

  这副对联把“行”的另一个意思也表现出来了,那就是“被认可”。“还行”也可说是自我认可,自己对自己的模糊肯定,不想深究,也无须多虑,带一点点自恋。

  天上的大雁还行,地上的斑马还行。在“还行”里,可以发掘出汉语的模糊性格。

  汉语中的有些词汇总是试图去模糊要表达的东西,或干脆表达出无可表达的意思,尽量远离真实,也躲开虚假,而以模棱两可示人。诸如:还好,还可以,还过得去,凑合,将就,将将好,一般吧,混吧,混口饭吃,混日子,待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托您的福啥也没等着呢……

  不妨就叫这些词句为零度(低度)意义吧。

  ◎四、情感解析(1)

  男人、女人@爱

  男人爱女人,爱的是女人的自然属性。相貌、身材、声音、笑容、皮肤、头发、眉毛、嘴唇、耳朵、鬓角、发髻,都是令男人魂梦萦绕的对象。

  老辈人会语重心长地嘱托,女人要持家能干。可我们已经不在乎了,有保姆呢。但我们不能不看时尚节目,也躲不开集中营一般的广告。从这上面我们了解到社会崇尚什么、鄙夷什么,什么可以投其所好,什么只能弄巧成拙。凡是关乎女人的广告,大多和女人的自然属性相关。

  女人们当然明白这点。她们宁肯化很浓的妆,随时开着空调,也不愿素面朝天。因为这样可以增强其自然属性的分量,并有扬长避短之效。她们去商场买的大多也是首饰时装化妆品,她们其实是去寻找和她们的自然属性相配的商品,使之得到维持和升值。

  女人爱男人,爱的是男人的社会属性。男人的社会属性可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两大部分,女人都感兴趣。女人需要男人的社会属性来和自己的自然属性门当户对、天造地设。于是,女人的自然属性因男人的社会属性而发扬光大,男人的社会属性也因女人的自然属性而有的放矢。

  许多女人往往不会爱一个天然的男子,即使这男人相貌堂堂。这很可能是受到了当代流行文化思潮的影响,那些漂亮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大银行,那些丑陋的男人一般都是成功人士。看来,爱天然男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没赶上,也肯定赶不上下一趟。

  男人的美貌很少在这个时代被提及,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欣赏知识能够大面积传播。你可以说这是男权造成的,但很多男人一样希望了解一二。如今,连美貌、美丽这样的词汇都不是用来形容男人的,否则就是语病。而男人只能讲很英俊,这就是那么一种感觉,挺拔、壮实、英姿飒爽、健康。其实这英俊还是归结为安全感,还是能使女人因此联想到其内在的社会属性,即使那是幻觉。而更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男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知识财富。

  男人们为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奋斗打拼。他们如此争来的社会属性就如同雄孔雀开的屏、火鸡的红嗉子。这些招摇过市的男人总是根据自己社会属性的高低强弱来寻找合适的女人,并把后者身上的自然属性与自己的社会属性一一对照,以调节身心平衡。

  爱的概率论

  以爱的名义,你活在这世上。以爱的名义,你还没有自杀。除了爱,你还有什么能力吗?如果你碰到的不是她一,而是她二,你是否还会如此动容。如果贾宝玉遇到的不是林黛玉,而是林非玉,他是否还会那般痴情。

  事实上,你遇上一个人纯属偶然。那么,意义会在偶然中存在或诞生吗?既然一切都存有偶然,那么你的追求有何意义呢?贾宝玉和林黛玉要不是有一段木石姻缘般的定海神针在那儿戳着,能那么荡气回肠吗?

  这就如大海捞针。

  大海里的那根传说中的针就是你要找的必然性,就像你和她相遇的必然性一样。如果你执意要找那根针,反而找不到。大海茫茫,何处寻针。所以你不能这样一意孤行。这样一想你反而可能找到一只玻璃瓶,瓶子里装着一封海员遗书。你还可能找到一副水晶眼镜,那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老太太留下的纪念品。你还可能找到一只瓷碗,那是郑和下西洋后清点货物时抛下的次品。你还可能找到一只胶鞋,那是我军在南沙战役时一个小战士不慎丢失的。

  ◎四、情感解析(2)

  对于这些偶然发现你真的在意吗?其实你内心里真正要找的还是那根针。

  针是什么?针就是那个非瓶非镜非碗也非鞋的抽象。可是,大海里的必然性就只是这样一根针吗?虽然大海捞瓶、大海捞镜、大海捞碗、大海捞鞋也相当难,但你认为那些都不是你要的。所有被你轻易碰到的东西都被认定成偶然的。只有那个无非也是凭偶然才能得到的东西却被认为是要找的针。

  但针就一定存在吗?难以确定。但对针的追问一直存在着。

  难道必然性只能存在于对必然的追问中吗?

  你追求她也是在追问必然吗?

  她是不可替代的吗?

  什么才是不可替代的呢?

  你不可替代吗?

  你爱她的可爱,她的可爱就不可替代吗?她有她的可爱,别人也有别人的可爱。她的可爱之处是什么呢?

  她的笑吗?她的笑固然有特点,可谁都会笑,谁的笑都有可爱之处。她的从容吗?那更不是谁的专利了。她的甜美吗,她的年轻吗,她的无知吗,她的思想吗,她的音容吗?可哪一样非她莫属呢?

  她不过是这许多属性的又一个偶然的综合体罢了。

  情感微积分

  爱情是这个时代每个人共同而唯一的信仰。当日常生活当中的其他事物都已沉落为世俗的附庸时,只有爱情还如海市蜃楼般亦真亦幻。

  爱情需要金钱来保障,这毫无疑问。但在使用金钱的时候,其中还埋伏着爱情的经济学,这就不是谁都能明白的了。

  首先是自然价值的交换。男女双方在接触当中会给对方一个自然价值的判断,比如“帅哥”、“美女”、“善良”、“有气质”。在这一综合判断完成之后,在双方交换情感的同时,也在交换着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的表现形式一个是礼物(信物),一个是享乐。

  享乐是最初的交换形态,比如吃饭、K歌、游玩。在这时候,男女双方共同享有,女方只得到了一半,故而比较容易接受。等到了男方送礼物的时候,女方就会掂量一二。过于贵重的自当不接受,女方自以为其自然价值尚不至于此。

  有时候女方会请男方,那也是对男方自然价值的肯定。如果送给男方礼物,就更能说明赞赏之情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客套。如果是客套,只会有一到两次。当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就不是客气,而是意气相投了。

  一般来说,物质财富总是从男方流向女方,因为相对来说女方的自然价值更大一些。美女们尤其料定了这样的交换,也就更加着意自己的装扮,以便使得男方在交换当中保持心理平衡。但自然价值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在交往的普遍撒网阶段,女方会充分利用这一点。

  另外,浪漫的爱情更是和经济学上的浪费分不开。把玫瑰花送给爱人,这就是浪费。它产生不了饭菜所提供的热量和营养,它也没有书本所具有的知识,它更没有衣服的实用性。再看送衣饰。那些浪漫的衣饰往往都不实用,都含有浪费的气质,或者叫锦上添花式的多此一举。还有去KTV包房唱歌,它不会使人对艺术有任何的长进,仅从发泄(好听点儿,叫“抒发”)的角度看,倒是通过浪费达到了调节身心的目的。

  浪费得越多,越让爱人觉得浪漫,直到登上泰坦尼克号去浪费生命。梁祝的爱情故事,首先是浪费了学业。要不是因为同在杭城求学,他们也不会相识。当梁山伯一听说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就立刻拜别师母下山而去。他们还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本来可以一起私奔的却偏偏要化蝶。为什么?因为这样更浪漫。

  ◎四、情感解析(3)

  就那些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爱情而言,谈什么哲学、文学、社会学,都不如商场打折、房子掉价、汽车跳水来得浪漫。那种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豪情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情感与商品一同过剩的时代,浪漫和浪费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爱情的发展也伴随着对双方社会价值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女方对男方。在爱情初期,男方通过自然价值的交换已经全面地了解了女方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到了这个发展期,社会价值就成为双方考察内容的首选。而社会价值又可以集中表现在经济价值上。

  女方一般将男方评价为上升股、下降股、潜力股三种。上升股自然要追捧,买涨不买跌也是此时爱情中人的普遍心理。要是下降股的话,就要考虑其是否有变成垃圾股的可能,需要心明眼亮,更要手段坚决。只有潜力股难以抉择,是买是抛,必须费尽思量、承担风险。

  男方则用经济专业的水准来要求女方,希望女方不仅在婚姻家庭方面能像会计那般精明,更要在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重大问题上能如分析师那样有长远的眼光。

  爱情里的经济因素在其向婚姻转化时尤其强烈地表现了出来。这时候,爱人还是爱钱就很难分清了。如果说女方是因为男方有钱才嫁过去,这未免有些赤裸裸。可如果说女方是因为爱情才嫁给男方,确实难以服众。

  其实,自爱情一开始萌芽,它就已经和经济纠缠在一起。那时候,含情脉脉的爱情还对钱字羞于张口,这很像我国早期的社会主义。

  可当到了谈婚论嫁之时,经济的重要性就通过订婚戒指表达了出来。它预示着婚后的生活方向和生产潜力,宣示着家庭稳定的基本原则。

  合同制婚姻

  合同制婚姻,听上去挺新鲜。事实上婚姻登记制度就是一个合同,但这是个长期有效的合同。合同双方在有效期内必须信守合同条款。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也就是离婚申请。合同没有规定违约责任,这是和一般合同不一样的。于是合同就可以轻易撕毁,受伤的大多是女方。

  到了广泛征求民意后实施的《新婚姻法》,就规定如果一方不忠于合同、与第三者发生关系而提出离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样的违约责任包括了受损害一方在经济和情感上附加的诉求。如此看来,自《新婚姻法》颁布,合同制婚姻就真的完善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想不到婚姻登记处登记而由双方自行签订一份婚姻合同。这样的合同可以一年一签,也可以签一个长期的。双方在法律上是同居关系,但在合同上则是婚姻关系。合同里当然可以按照双方的意愿规定一些权利与义务,也可以就未尽事宜另行签署补充协议。双方可以在合同到期前规定时间内提出续约要求,经对方同意就可续约或另行签订新的合同。这样的想法已经被潘军搬上话剧舞台,剧名就是《合同婚姻》。

  合同婚姻看上去很没人性,很商业,事实上很多家庭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这么干的。

  先说那些看在钱的面子上嫁给(或傍)大款的,就是冲着一纸婚姻合同去的。虽然很多事项没有落到纸面上,但在精神气质上却是灵犀一点通。就感情而言,那就只好放到第二位,她们(他们)以为至少是可以培养的吧。只要浪漫的氛围在金钱的营造下像那么回事儿,只要玫瑰花达到九百九十九朵,感情或许就能从无本之木上、从无源之水里生发出来呢。

  ◎四、情感解析(4)

  再说说那些无爱情的婚姻。那些家庭可以陶醉在某种天伦之乐里,可以把一切幸福从孩子身上找补回来,可以用亲情来代替爱情。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也不能让他们释怀,那就是隐藏在他们心中的那一份合同书。他们可能从来未提及这样一份家庭重要文件,只是默默地默契地互相支持执行着这份合同。越是心照不宣,就越是让合同占据了家庭的重要位置。这样的家庭生活难道不味同嚼蜡么。

  最后说说那些频繁结婚离婚的人。他们手里一定有很多种类的合同文本,这个不合适了就换那个,那个不合适了还可以再换回来。他们不知道哪一份合同适合自己,自然也不能明白哪份合同适合对方。他们漂泊在合同制婚姻的幻想里,不断地修改合同条款,以为这样就能适应新的两性关系潮流。

  婚姻,即使披着再美妙的爱情外衣,也是一种利益的结合。

  爱情在婚姻成立的那一刻起,就会变成另一个形式上类似合同的心灵契约。

  它比婚姻合同更长久,应该说也更不易泯灭和解体。很多人即使婚姻关系已经破裂,那份心灵的契约依旧保存完好。

  保存好心灵的契约,比维持所谓的婚姻关系,对一生来得更加重要。

  家庭股份制公司

  男女双方根据感情(爱情)的契约,到国家婚姻登记处去注册一个家庭股份制公司。他们都是股东,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一般来讲,男方自动就任CEO(首席执行官,总裁),女方自动就任CFO(首席财务官,总裁助理,财务部经理)。

  公司的主要收益来自双方的社会性收入,首先是出卖自己的劳动、技术、智能而获得的工资和奖金。

  其次是进行家庭投资。孩子是双方共同认可的首选产品,不过这是长线投资,有一定风险。孩子从小到大,不仅需要物质投资,更需要感情投资,能否得到回报还要凭孩子的孝心和男女双方的寿命而定。孩子如果是女的,还需要在选择夫婿的时候进行风险评估。孩子如果是男的,就需要对其孝心进行重点培训。各种技能、才艺的训练投资是为了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使产品具有差异性的竞争优势。

  此外,家庭投资还包括了家具更新、装修、一日三餐等,这些开销都被记入公司生活性开销当中,属于CEO与CFO共同的付出,必将在日后解体时得到清算,除非不解体。

  CEO与CFO经常在饭桌上和席梦思上召开经营会议,探讨过去的失误和将来的机遇。同时为了使公司团结向前,他们还要在会后做爱以增进相互的感情与了解。于是,做爱从非理智的冲动转变为一种日常的沟通仪式,类似下午茶。

  就家庭股份制公司而言,两位股东对公司的感情胜过了对对方的感情。即使对对方有所不满,也应该看在由心血凝结成的产品以及家庭本身上,把一腔悲愤放到事业的建设中去融化掉。家庭股份制公司因为利益和投入等的既得与既成,应该说是相当稳定的。

  在这样的股份制公司里,没有找麻烦的工会,也没有类似罢工的危机,更没有太多破产的可能。应该说,日子是相当甜蜜的,公司的前景也相当明朗。

  但一旦另外一个家庭股份制公司的CEO喜欢上了这里的CFO,或者那个公司的CFO非要这里的CEO跳槽,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是家庭股份制公司的解体。两个公司都面临解体危险,这当然会对它们都带来损失。这样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孩子应该如何继续投资以及获得回报可能要打折扣,更有进入新公司后的风险。

  ◎四、情感解析(5)

  但如果势如骑虎,也只好如此。这时候清算旧公司的资产和债务成了一件很烦琐且有些伤感情的事情。但既然是百分之五十的股东,既然曾经付出那么多心血,自然要把清算进行到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迎接此后家庭股份制公司的重组工作。

  中国男人的三座大山

  现代的中国正在加速发展,但又似乎不知向何处去。当下的中国男人处于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简直不可名状。这样的压力来自历史、社会、家庭、异性,还有无处不在的文化。总结下来,有这样三座大山。

  一个是所谓的“成功”。

  “成功”仿佛是男人的标志。你甚至可以这么来使用这个字眼,恭喜你成功地变成了一个男人。在没成功之前,男人只是准男人,只能在失败或无作为的角落里啜泣、憋着。对成功人士的赞美就是对那些准男人的唾骂,让后者也踏上那条“成功”的险途。冠军只有一个,能不与人争无人能与之争的也在少数,大多数明知要头破血流还是得硬着头皮上。这才叫“男子汉”,才是敢于直面淋漓鲜血的“猛士”。

  而这座大山的底蕴无疑是历史所衍生的很多余味,诸如“胜者王侯败者寇”、“不成功则成仁”、“流芳百世”……历史告诉我们,成功者有多荣耀,失败者有多惨。谁愿意做谭嗣同、秋瑾,谁不愿意当孙中山、毛泽东。没有失败者的血流成河,哪来成功者的顶戴花翎。我们的历史对待失败者,除去一曲悲歌之外,缺乏基本的礼遇和关怀。

  第二座大山就是“女人”了。

  女人是男人的山峰,一点没错。不为女人的男人被确诊为无情症患者,是要遭到道德凌迟的。因此这个社会鼓励为女人的男人,说他们是好男人,完美男人,白马王子,有责任感。同时我们又听说过“兄弟如手足、女人似衣服”的话。但女人果真如衣服那样容易摆脱吗?有婚姻法在,有感情在,有孩子在,千丝万缕的。现在的女人才如手足,而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在男人身边的,叫美女;在男人身后的,是贤妻;在男人身前的,为小蜜;最惨烈的莫过于霸王别姬了。这是中国文化教给我们的,英雄不能没有美女相伴,否则就是走在了末路上。连陈景润这样的书呆子都得到了美丽的妻子呢。大多数男人的情感都会寄托在女人身上,他们经常这样对伴侣说:“这还不是为了你吗?”

  在女人的背后是第三座山——“家庭”和“家族”。

  这是中国男人真正想要的东西。家庭比起女人来,意味着更丰富的东西。后代,继承,物质遗产,精神遗产,祖先,和世界的紧密联系,等等。家庭也可能意味着,从此发迹成为一个大家族。

  正是“家庭”这座山,成了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公共的道德与家规、亲情之理、亲戚人情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某些人口是心非的一面。

  很多贪官都是为了家庭富裕、为了家族兴盛、为了前妻和孩子、为了情妇(未来新家庭的象征)而贪的。他们虽然不光明正大,却也算贪得“有理有情、有血有肉”。所谓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孩,求纪委书记大人开恩哪。

  中国向来就有这样的道德,为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盛,损失个把家庭成员又算什么呢。更何况这些大义凛然上刑场的人还引以为豪呢。只要那些不义之财隐藏得足够好,足以为家族的振兴奠定基础,他们就死而无憾了。这也是中国贪官为啥那么前仆后继的原因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王朝规定在官员犯有某些重罪时要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四、情感解析(6)

  中国女人的三座大山

  前面说完中国男人,现在就说中国女人。男人的第一座大山是成功,这主要指的是事业。女人也一样要成功,但这里说的是,要长得成功。

  所以,第一座大山无疑是容貌了。

  长得成功实质上是父母一辈共同完成的一项生物工程。而广告对美的界定也起到了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和手术刀的后天效果。容貌的喜好与歧视如此之普遍,它根深蒂固在人的动物属性上,繁茂旺盛于人的社会行为里。

  如果长得不成功,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成功,比如整容成功、减肥成功、隆胸成功。既然这成功是后天的,就有风险,就有失败的可能。整容失败了就是毁容,减肥失败了可能会得厌食症而死,隆胸失败了也许会变成坑洼的马路。

  如今,选美、选秀已如滔滔江水般泛滥。各种媒体宣传也让“美女”深入人心,逼得那些不怎么美又自以为是的女人转向了女权运动。当然,不是出于嫉妒而是出于两千年水深火热之感的女权人士也大有人在,她们对选美也相当不感冒,认为那是一种性别讹诈。比如:中国妇联和文化部就不提倡选美,才导致中国的选美行业没有国家标准。

  有一次看到电视上一位烧伤科大夫说,这个男的已经被毁容了,可这个女的还一心一意地照料他。

  女人爱的是男人的社会属性,而男人爱的是女人的自然属性。而上面那个例子恰恰说明女人对男人的自然属性是可以忽略的,而更看重其社会性,也就显得更势利。而男人与之对应的则是好色、见异思迁等。

  男人的社会地位、收入、工作等一旦一落千丈,就有女人先埋怨、再数落、最后跳槽的。因为她要为自己以后肚子里的子女找到一个可靠的所在。这当然是女人潜意识中所想的。在表情、行为的表现上,女人还是会把自己的幸福放在口头:

  你能给我幸福吗?

  你拿什么给我幸福呢?

  这样就够了吗?

  这是女人关于幸福的三句式,女人就是靠它征服了征服世界的男人。

  既然女人征服了男人,为何男人还是女人的一座山呢。借用一位登山运动员的话说,山在那儿。

  喜好登山的中国房地产大亨王石这么说,我能……

  有了容貌和男人,第三座大山就是婚姻了。

  女人自青春期开始就比男人更看重婚姻(家庭),就像中国的小孩从幼儿园起就忙着惦记着上什么样的大学。而女孩也比男孩更关注自己的家庭,这样的社会性本能也促使她们更关注婚姻。

  婚姻不是家庭,但婚姻就意味着家庭。女人擅长双面语、话外音,就是因为她总是对结果有一种判断、有一个期待、有一份清醒。当女人说“我们不会有结果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未来”不能指向三个东西:婚姻、家庭、孩子。女人比男人更实际、更务实、更爱实惠。

  爱情,不过是婚姻的前奏。过程,总有目的来支撑。婚姻可说占据了女人精神的百分之九十,另外的十个百分点则用于唱爱情歌曲(这种歌的主人公永远是“你”)、看爱情电影、拍爱情照片。她们的生活气息也正表现于此,又从此表现出来。

  而女人要的浪漫其实也很实惠。它可以是一个吻,一朵玫瑰花、一份小礼物。这样的浪漫,成本可能并不高,但满足了女人对爱的渴望。爱从两性向婚姻、家庭、抚养子女扩展,这些才是女人认为自己应当且必须获得的最重要的人生体验。

  ◎一、春秋谭(1)

  借古讽今的游戏

  司马迁批评了汉武帝,留下千古美名。但到了司马光,就只能资治通鉴。于是后来的人大多学会了司马光那一套,借古讽今的手法越来越精熟。至今,中国人借古讽今的历史已相当悠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说事儿,必借着明清那点儿历史,像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吴晗的《海瑞罢官》。

  六十年代的人说事儿,先是说明清史,然后开始研究更加古老的宋元,钱钟书就是这样写下了《管锥编》。

  到了七十年代,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批林还要带着孔老二,借古讽今达到了最高潮,很多古迹文物因此遭殃。

  到了八九十年代,说事儿必要上溯到“文革”,但下追也止于“文革”,因为“文革”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了。

  这就是我们借古讽今的文字游戏。

  那些喜欢这种游戏的人抱着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自以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却从来不喜欢、不敢于把现实问题说明白、说透彻。我们的民族就是在这样的游戏中一点点丧失了反思的力量。

  谁来监督皇帝

  谁来监督皇帝,这是一个亘古以来中国人都没解决好的问题。

  难道皇帝也需要监督吗?

  从传说里来看,三皇五帝时期,人人都不想做官,更别说做帝王。因为那时的帝王仅仅是劳累,得不到太多实惠。但还是可见人们趋利的本能心态。于是就禅让,一直到大禹。没人爱做得不到太多实惠的帝王,自然监督就不那么重要。

  等到了夏朝,夏桀的暴政被商汤所伐。这是暴力在监督着暴力了。此后,周武伐纣也是这样。在儒学当中,还曾经有过两种观念的交锋,就是这样的讨伐到底是僭越犯上呢,还是替天行道。幸亏皇帝只是天子,而不是天,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推翻的。

  也就是说,监督着天子的是天。不道、不仁、不智的天子是会被天谴的,然后就是起义,就是天下大乱。

  那么,古人理解的天又是什么呢?或许就是道,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但肯定没把人民当做天。人民可以是莫非王土的大地,可以是亦可覆舟的大水,也不会是天。

  但,地法天,天人合一。因此人民的意见、人民的怨愤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像那些古装的电视剧里(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些朝臣(如纪晓岚)常常十分简陋地把民谣当做民声来看待。虽然滑稽,但也说明了统治者对大地回音的重视。

  在朝堂上能监督一把手皇帝的有两种官,谏官和史官。

  谏官可以是丞相、御史这样的,也可以是专门管谏言的。皇帝不听就死谏,皇帝有时候也怕。但因没有弹劾机制,所以也可以不听,或者就敷衍,说那谏官谏得好,以后一定照办。谏官就说,我这是为了祖宗社稷。

  这里于是又出现了一个监督者,或者叫监督机制,那就是:祖宗、祖制。祖宗的理论地位肯定要比现任皇帝大,因为后者的权力宝座来自前者。而前者的前者来自天了。也可以说皇帝这个大家族就是天的血缘家族的一支。于是,祖宗、祖制里也暗含着天的旨意。那么现任的天子,从传承和君权天授来讲,就都要遵守祖制、受其限制与监督了。而具体实施这种监督的,就是那些重臣,尤其是几世老臣(他们的地位可想而知)。

  此外,还有史官可以监督皇帝。史官的监督方式就比较隐晦或者说间接一些,是通过历史来行使监督权的。皇帝对史官应该是比较尊重和重视的,他们也都希望留个好名声。即使他们想控制现任的史官,让其枉纵丹青,也无法控制后来的史官、改朝换代的史官来指指点点。这是很厉害的,很多皇帝都害怕历史,所以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烧。

  ◎一、春秋谭(2)

  如此看来,似乎皇帝受到的监督还是很多的。可这里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如此重要,以至于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那就是:监督皇帝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其目的不是推翻,而且也一点不是为了推翻。监督是为了让皇权更好、更完善、更合理。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的奸臣贼子,很多的贪官污吏,很多的冤假错案,很多的奸诈勾当。于是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的明察秋毫,很多的两袖清风,很多的铮铮铁骨,很多的朝堂栋梁。我们获取这些主要是通过史书和影视作品。渐渐地,在我们的银屏上,辫子戏、奴才戏多了起来。这些戏的基本主题就是:权、钱、色、奴。

  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权、钱、色、奴当中被演得最淋漓尽致的就是奴了。这和中国蕴涵丰富的奴才史是分不开的。所有英雄的膝盖骨都是软的,都是要向皇权弯曲的。即使是那些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到头来还是要匍匐在新皇权的足下。

  在皇权之上,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是围绕皇权转的。谏官、史官、祖宗、民谣都是用来对付昏君的,是为了把昏君改造为明君。于是人们对皇权开始有了信仰。他们也只能信仰皇权了。

  那么朝代更迭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到了更加神秘的力量。各种命数、气数、指数蜂拥而至,一起来解释这,解释那,东西南北中,总的意思就是说:

  天怒人怨。

  朝代更迭就是一种最最特别的监督。

  “中国智慧”

  总是有一些新出来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就像海归们贩卖西方理论一样,其作者以兜售本土文明为生。这样的本土文明多是些经典的回光返照,或者就是刚刚出土的古董级智慧。孔孟、老庄还有一本《易经》,似乎已经把“中国智慧”的轮廓勾勒出来了。那些被奉为圭臬的玩意儿已经混合到那些宣扬“中国智慧”者的口水、体液、血液里了。他们整理这些玩意儿,把它们一一晾晒到大众面前,似乎中国的文明就复兴了。

  中国最神秘的智慧莫过于《易经》。杨振宁说《易经》耽误了中国科学思维的形成和成熟,他其实说了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易经》本来研究的就不是自然,而是天与人的感应关系——按照天的征兆来行人事。儒学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到了朱熹方有“存天理、灭人欲”。

  而老庄或讲治国,或论人生,与科学进化毫无关联。他们关注的是国家的长久和人生的快乐。相比而言,庄子更像一个艺术家。他只谈人生,几乎对政治抱着厌恶的态度,当然也就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了。老子相对沉稳,睿智而消极,如汉朝依旧施行黄老之学恐不会有四百年基业。老庄道学可以说是一种解构之道,对艺术创造非常有益处,却不能胜任国家、家庭和人际的复杂。

  诚然,“中国智慧”远不止这些,但百家争鸣也算是夸张了。墨家算是当时的科学技术人员的集团了,讲究一些科学技术上的研究与开发,以便提高农耕效率和质量。但百家争鸣而不是相互融合,导致相互排斥和仇杀,终究没有产生一个集大成者。如果墨家(科学技术)能和儒家(社会伦理政治)、老庄(人生艺术)相互融合,想必今天的中国会是另外的景象。

  于是,在这样的“中国智慧”里,当代中国人的贡献是极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真的需要那些“中国智慧”贩卖者的贩卖吗?那些一版再版的“中国智慧”丛书,有的类似大型礼品装,有的装潢精美好似月饼盒,有的故作神秘像古墓门。

  ◎一、春秋谭(3)

  我之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之所欲书,已书古人手。似乎我们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依旧是古人经典的注解。似乎我们的每一次言语不过是祖先古文的白话版。似乎我们的行事作为仅仅是为了弥补历史细节上的空缺。

  并不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贤,我们就有任何的自豪。因为这样的“中国智慧”谈得越多,我们就越不自信,越发感到现时代的卑微。

  这种对“中国智慧”的发现,既源自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泛滥,又是对文艺复兴的中国式想象。这样的“中国智慧”发现,跟刨祖坟窃取其中的宝物差不多,终究是文化的抄袭。以前抄西方,后来抄日本、韩国,如今就只得抄古典了。

  我们终不能从自身的感知出发,达成自身的理念。我们对古典的崇拜,是现代化带来的对文化归属的梦魇。当西方人把目光投向东方的时候,我们也明白,他们看到的是我们背后的历史和我们脚下的古迹,而不是我们本身。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只能捧出“中国智慧”来招待客人。

  封建的性感

  (在写出下文之前,我还是要再次声明:我所指的封建是在中国约定俗成的那个意思,不是“封而建之”。)

  为什么中国最有名的色情小说诞生在明朝这样的封建时代呢?在我看来,就根源于封建的性感。

  封建的性感,即封建时代才有的性感,其性感度比起现代社会来其实更强烈。当然,这里说的性感是指女性的性感。

  还是先来说说现代社会吧。

  如今我们以人造的方法来实现性感,就是利用现代材料、采取现代手法来实现的。

  这些现代材料包括了:

  时装系列:尼龙袜、高跟鞋、胸衣、内裤、蕾丝、裤袜、吊带、抹胸、垫肩……

  美容系列:润肤霜、乳液、睫毛膏、脂粉、眼影、口红、美甲、假睫毛、假发、假牙、假甲……

  整容系列:隆胸、隆鼻、抽脂、骨折增高术、削骨、割双眼皮、镶牙……

  这类现代手法囊括了美发、着装术、化妆术、现代光学、电脑制作……

  这些人造的方法改变了女性的面容、衣着和行为,就如同工业革命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在光鲜的表层下,涌动的是不断革新的激情。也许哪一天,人类就是这样获得了进化的机会,并一步达到火星人的级别。

  而中国女性向来也是以改变自己的形体来适应中国男权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性感要求与需求,这也是勤劳贤惠的中国妇女的另一面。

  如战国楚怀王时流行的瘦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唐朝的丰腴之美,以致男性的观自在菩萨到中国成了中年妇女形象的观世音。

  再有就是,缠足。中国古代的三寸金莲自南唐后主李煜宠爱的丽娘开始,从宫中传到民间,一时并一直成为美女的一个标准,不缠足唯恐嫁不出去。

  如今,很多女孩儿在未成年的骨骼发育期就穿起高跟鞋,导致大拇指骨变形。这和三寸金莲有异曲同工之不妙。

  看来,女性的性感(性文化)古今一也,既有古典的积淀,又有现代的发挥。其实不然。古代的性感是由于性压抑,而现代的性感是由于性开放。

  那么,哪一个更性感呢?

  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其实只需一样东西就可打扮起女性的性感,那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包含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子文化——性文化。至于儒家性文化的内容,则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置女性(尤其年轻女性)于一种性压抑的境地。

  ◎一、春秋谭(4)

  性感之一:贞节牌坊

  仔细观察贞节牌坊,能发现其色彩素朴,结构简洁,暗喻出被旌表者未来的基调。贞节是与忠诚相似的一个道德要求,是男性指向女性的,正如忠诚是男性指向男性的。

  若只欣赏这贞节牌坊,自不会有啥可性感的。但若从这牌坊的门下望出去,联想开,却是豁然开朗,得见真身。

  正是贞节牌坊这个十字架,让年轻女性孤老终身,她那丰腴的性器官也逐渐干瘪。也可以说,她在贞节牌坊下信奉了贞节的教义,使自己的身体在圣洁中麻木,而又敏感。一旦她破除了这样的桎梏,其所积聚起来的性热能就会喷发。因而,不妨把每一个背负了牌坊的女子看做一座火山,有的是活火山,有的是死火山,有的则是复活的火山。

  活火山,是拼掉了牌坊只要正常的性生活,或改嫁,或偷情,不为牌坊所累。

  死火山,依旧背着牌坊,逐渐浇灭心头欲火。

  性感之二:宫墙

  看到宫墙,就会想到被宫墙围起来的后宫。说它是个妓院也无妨,且只有一个嫖客。大红宫墙,可喻为敌人的鲜血、祖先的鲜血、忠臣的鲜血或妃嫔的经血。朱红大门上一个个浑圆的门钉,犹如后宫美人乳房那般森然林立。

  宫墙同样也幽闭着妃嫔和宫女们的性欲望。在无数的没有性功能的太监的监视下,在唯一的有着性能力而身体欠佳的皇帝周围,她们尽量靠着装扮、节目与床技来博得一夜的宠幸。这样的一份艰辛正造就了那份特别的只属于一个人的性感。好冷啊。

  宫墙斑驳,却照见佳人的粉嫩。

  宫墙粉饰一新,却听到宫女说玄宗。

  性感之三:三寸金莲

  性文化要求女性要自觉地制造性感,即改变自己的形体。最典型的莫过于三寸金莲了。女性改造了她们的脚,母亲替幼小的女儿缠上裹脚布。虽然从外表看,小脚很可人儿啊,肉乎乎的。但若把裹脚布打开,就可见到畸变的脚趾骨。因不自然而引来的反感需要用儒学的淡定加以克服。

  但当缠上裹脚布,则一切又变得富有美感起来。好一双小荷叶,好一对乖莲蓬。小脚女性走路不方便,需要格外用力,远看去如风中柳、水里蛇,好不婀娜。随便捏女人的小脚绝对构成性骚扰,是种流氓行为。而拿到女人的金莲鞋子,可谓定了情。

  此外,可以体现性感的事物还包括了旗袍、四合院、《女儿经》、女工、兜肚、闺房、床笫、绣品、妆奁、服装等。这些都在表达着封建时代儒家对女性行为举止的各类规定。正是通过它们,儒家的性文化具体到了规矩上面,即建立起类似封建等级制度的性等级制度。

  不同年龄与身份的女性应在这些事物上表现出各自的性压抑特色,并从母到女,从婆婆到媳妇。

  因而,我等可以发现性压抑而导致的性感具有文化的遗传性,也就是性感的传统。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如当今世界,性感是一种统计学运算的话,其结果常常是随机性的创造。而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性感就是一种等值运算,A=B、B=C、C=A的循环。

  于是,考古学和考据学就特别有用,以一个时期来划分性感就可以掌握住封建时代的整体性了,而根本不用像现代这样要时时刻刻地记录下流行时尚,免得被抛入骨灰当中。

  若更进一步研究封建时代的性感,即这种A=B、B=C、C=A循环的等值运算,就能体会到当代的男性们是如何开发性资源的。这简直就是一场性文化的实验与试验,想当初金莲小脚的兴起,从宫廷到民间的风靡(A=B),再到不缠小脚就嫁不出去的风俗(B=C),便形成了性压抑的时尚氛围与标准,最终达到了C=A的循环。此后,就一直A=B=C下去了,直到封建制式微。

  于是,在民国所欣赏到的小脚或许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看到过的那一双吧。

  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得民心者一定能得天下吗?得天下者也并非就一定因为得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给那些想得天下的人指出了一个正途。而并非在说,得天下者就一定得了民心。

  天底下,未得人心而得天下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他们夺得天下后,就宣扬自己是得了人心的。

  那么,为什么只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不说“得天下者得民心”呢?这是为了给他们的政权寻找一个合法的证据或借口,那就是:得到了天下那沉默的大多数人的认可。

  民心在哪里?它在一个个农民的心里吗?它在一个个士兵的口中吗?一个没有经过统计学分析的民心到底在哪里呢?一个没有民调传统的民族只能通过儿歌、歌谣、民谣来揣测民意。然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或是暗自操作出来的)来体现天意。

  其实,民心不过是统治者的一个虚构。只有虚构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民心,才能为君权神授奠定天人合一的基础。

  一个欲称王称皇称国的造反者的口头禅就是:人心思定,天下归一。而其立政后的实际操作是:1.定天下。2.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据,笼络人心。3.采取一些政策获得民心。4.再以“民心思稳”止乱。

  难道,得民心就是为了得天下吗?

  真正的民心是深藏在天下的。只有这天下没有了得与不得的时候,真正的民心才会河出图而洛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