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绘梨衣吧:张万祥:班主任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5:11

班主任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

张万祥

转载自班主任之友论坛

有许多班主任勤于笔耕,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甚至著书立说,出版了一部又一部专著,赢得了教育人生的辉煌,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可喜的。但是,令人叹息的现实是,一方面,教育报刊为缺乏有真知灼见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而苦恼不已;一方面,广大班主任却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养在深闺人未识”。更多的班主任疏于动笔,如果在晋升职称需要有这方面的成果时,便不惜重金,买版面,获得“发表”文章的资格,“发表”后,与写作也就“拜拜”了;或者提起笔来写出文章,参加各种类型的收取评审费的征文比赛,获奖后,自然偃旗息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误认为发表文章“难于上青天”。其实,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心里存在难以跨越的几道“坎”。

第一道“坎”:门路之“坎”。投稿失败归咎于“朝里没人”,错误认为,文章写得再好,编辑部没有朋友,发表不了就是板上钉钉。其实,这是误会。哪个编辑部不是视质量为生命,绝大多数编辑都是“以才取文”,而不是“以貌取人”。否则,版面上都是平庸的关系稿,报刊也就“寿终正寝”了。

第二道“坎”:门户之“坎”:我不是教文科的,所以文章写不好,发表文章更是痴人说梦。难道教文科的,天生就有生花妙笔,就能下笔千言吗?鲁迅是学医的,却成为一代文豪。以一本《班主任兵法》驰名天下的万玮,是学数学,教数学的。教什么学科,不是发表文章的决定因素。

第三道“坎”:急功近利之坎。他们或许也曾写过稿,也曾投过稿,但是失败了,于是“金盆洗手”了。当初写稿,恨不得第一篇就可以发表;没有发表,他们或许投第二次,如果还是失败;他们就事不过三,再也不投稿了。于是,他们“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把写作把发表文章视为“难于上青天”。其实,发表文章也需要慢功夫。想一蹴而就,一举成功,第一声啼哭就“惊天地泣鬼神”,那是不现实的。

第四道“坎”:写作无用之坎。认为写作又不能当饭吃,没有什么用,说一千道一万,教好书上好课是至高无上的。教好书上好课,是正确的,但不是唯一的。写作是总结,是反思,是提升,这必然会使教学更上一层楼。我们是班主任,为培养青少年付出了青春和热血,这之间有多少故事值得我们珍藏,有多少真情给我们永恒的温馨,有多少教育智慧让我们怦然心动,有多少失败让我们刻骨铭心,把这些记载下来,作为一生的伴侣,也不枉为这个我们钟情一生的事业,也不枉为我们机遇人生。不为别人,为我们自己留下生命成长的痕迹,值得你用心血去笔耘。

第五道“坎”:视写作为枯燥之“坎”,认为写作太累,爬格子太枯燥。其实,坚持写作,提升自己的水平,就会获得无限的乐趣;文字变成铅字,会生发无穷的幸福。写作养成了习惯,就会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枯燥,就会乐而忘返。什么事情,只要产生了兴趣,就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乐不思蜀。再简单的事情,缺乏兴趣,往往做不成。班主任工作不会天天歌舞升平,莺歌燕舞,教育就需要寂寞,需要沉静,需要“枯燥”。因为担忧枯燥而疏于写作,是缺乏追求的表现。第六道“坎”:自我菲薄之坎:有的人认为:“我不是写作的材料,从小作文就不好。我哪里能发表文章?”自己否定自己最可怕,自我菲薄,即使有写作的潜能,也扼杀在摇篮里了。其实,谁又是天生写作的材料呢?现在,不少教育报刊、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经常来邀稿,我的文章的命中率比较高的,有的青年朋友误以为我有写作的天赋。其实,我曾走过崎岖坎坷的路。上的世纪,投稿还是手写稿,我的字写的不好,我想哪位编辑也欣赏字体漂亮的文稿,怎么给编辑比较好的第一印象呢?我发现自己用蘸水笔尖字显得漂亮多了,而且蘸水笔尖物美价廉,写字写秃了,随即换上新的,一来二去竟然写秃了上百个。另外,我还珍宝似的收藏了上百封退稿信—那时报刊如果不采用稿件,还给作者发退稿信。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青时立志创作,埋头写了许多作品,却屡屡失败,竟然总计收到了743张退稿信,他毫不灰心,继续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当初我曾是他的“追星族”,甚至还想与他争获退稿信的头把交椅。这些蘸水笔尖和退稿信见证了我付出的艰辛。我是从退稿信中走出来的。增强信心,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往往是实现发表文章理想的保证。……发表文章,把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自己的经验展示出来,让自己的文字变成公开发表的铅字,这应该说是每一位班主任的愿望。而要想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必须破除这几道“坎”。斩关才能夺隘。

为此为青年班主任朋友支几个破“坎”之招。

第一招:坚定信心。一线班主任鲜于动笔,而伟大的教育家必定诞生于那些敢于实践又善于思考的人中间,自己是班主任,是一线教师,有丰富的经验,最熟悉青少年,发表文章有优势,“舍我其谁”。找关系、买版面是丧失自信心的表现,把花钱发表文章视为耻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要总是觉得人家比自己会写能写,你要有坚定的信心。

第二招:积累资料,多多益善。有的人绞尽脑汁,难以成篇,这和积累不足有关。勤于积累,有丰富的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素材源源不断,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鲜活新颖富有魅力。如果缺乏资料,硬挤牙膏,也难以写成好文章,发表就会难上加难。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凡尔纳一生记下上千本笔记,这是他积累的素材资料库。一本本震动世界的科幻巨著就从这里诞生。这难道不是很大的启迪吗?班主任在工作中面对一届届迥然不同的班级、几十几百个性格各异的学生,是怎样对症下药而取得成效的,班级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建设,班集体的成绩与失败、光荣与耻辱,做好后进生转化的经验,班级工作的独特设计……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资料,应该随时随地积累下来。平时勤于积累,到写作时就可以做有米之炊。有时一闪的感悟、一瞬的火花,若不及时记下来,就会逝去。而珍贵的资料若不随时收录起来,一到用时就会“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留下遗憾。当然,最初的积累往往是幼稚的、低级的、零散的,但你持之以恒,积累的资料信息多了,自然就会逐渐由低级到高级、由零散到完整、由肤浅到深刻、由贫乏到丰富、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自觉到自觉。这样,借助“积经”,你的写作必可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发表文章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第三招:写自己熟悉的,得心应手的。文章有各种体裁、诸多内容,有的人看见别人写什么,不管自己是否熟悉,也硬着头皮去写。写得很艰难很艰辛,这样出笼的文章难有“一笑百媚生”的“花容月貌”,发表自然就“难于上青天”了。把写作过程当做记录自己工作与生活的过程,充实自己的过程,修炼自己的过程,挑战自己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过程。写自己熟悉的,就会得心应手,就容易写出打动编辑的好文章。

第四招:先从小处写,不要写鸿篇大论。如果自己觉得底气不足,那么最好从小处写,写自己的点点滴滴体会,点点滴滴的经验,点点滴滴的感受,“小”更容易驾驭,更容易精雕细刻,更容易成为精品。这样发表的几率高了,一旦发表,势必增强了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能坚持写作。坚持写作,熟能生巧,就能多发表。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果练笔起始阶段,就想写鸿篇大论,就想一鸣惊人。不知水深浅,一个猛子就想成为游泳冠军。结果,力不从心,失败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五招: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树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发表文章的愿望,一举成功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想法。能够著书立说的班主任哪一个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哪一个没有经历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的锤炼?给自己设定一个投稿失败线-不要设定为第一篇要成功,第二篇、第三篇要成功,设定十篇失败线,给一个以比较宽松的时间。

第六招:研究教育报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文章写好了,投稿到哪家教育报刊比较合适?每家教育报刊,都有独特的编辑思想,独特的风格,独特的栏目,独特的重点……了解这些,投稿就有的放矢,命中率会高。再有,研究问题探讨的进展状况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这家报刊刚刚集中刊发了关于疏导学生心理的系列文章,你又把相关文章投给这家报刊,有没有超越原先的高度,人家肯定不会发表;你的文章没有人家原先已经发表的文章的高度与新意,想发表文章自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附:投寄稿件提高发表率要则

一、提高稿件质量。

二、关注前沿问题。

三、预测稿件价值,可以预测一下文章的发表价值:文章要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主要给读者什么观点与工作参考?同类文章大致有多少,发表后反响如何?自己的稿件在同类题材中有哪些新观点、新方法、新事例、新信息?这篇稿件主要是让哪些读者看的?稿件的形式、写法、内容、素材,能符合读者的口味吗?……

四、讲究投稿技巧1、  了解报刊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报刊。如果你准备向某一家报刊投稿,应该先了解该报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作者层次,是面向全国还是只面向本地区;了解本报刊的内容、所设的栏目;了解刊期,是半月刊、月刊,还是双月刊、季刊;了解报刊的特色,对稿件有什么要求;了解该报刊是否刊登了征稿启事,如果登了,就要注意其中提出的要求和允许的时间;了解该报刊曾经发表了什么文章,特别是与你要投寄的稿件相关的文章……总之,“投其所好”是投稿的诀窍。2、研究投稿的时效,抓住适当的时机。3、研究栏目的特点,对准适当的栏目。4、注意调整修改,创造采用机会。五、注意细节问题:1、电子稿件要认真校对,不能出现错别字,标点要正确。一定要一丝不苟。2、稿件篇幅要根据报刊的需要而定,一般以1500字—5000字为宜。3、稿件要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工作单位……4、不要同时一稿两投。5、主动与编辑联系。在投稿时,可以顺便附上一封短信,说明一些情况,以便以后进一步联系。

班主任发表文章并非“难于上青天”,如若不信,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