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拳小子百度资源地址:第三篇 国际关系理论篇 2008年06月04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33:03

第三篇  国际关系理论篇2008年06月04日

 

国际关系理论--------1:国际政治学科

1、为什么研究国际政治学?

第一,世界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国家或民族都不得不与占多数的“外国人”或“外国”打交道。

第二,这个世界存在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关系。任何外国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国际政治研究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报道所关注的是国际政治“是什么”“what”,即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国际政治学关注的是国际政治的“为什么”“why”,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它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

2、国际政治研究与国际政治学科

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国家,就存在“国际关系” 。如果把古代学者的研究,视为某种“国际关系”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就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研究”与“学科”并不是一回事。学科的正式产生应当有一定的标准,这就是在大学要设相关的专业,有相应的学术团体,特别是要有专门的学术期刊。

◆国际政治学学科的诞生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David Davies)在阿伯里斯特威斯(Aberystwyth)的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Aberystwyth),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Woodrow Wilson Chair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1913-1921年任美国28届总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十四点》(Fourteen Points),倡议建立国际联盟。•20世纪20-30年代理想主义学派最杰出的代表。

◆国际政治研究的两个类别

一部分是学理性研究,即纯学术研究,主要是在各大学,研究者的任务是提出各种理论、范式。

另一部分是政策性研究,研究者的任务是为政府决策提出各种建议。

3、关于学科名称

(1)“国际关系”比较侧重于国家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国家间关系” 。

(2)“世界政治” 既涉及国家行为体,又涉及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全球政治”。

(3)“国际研究”强调的是对各种国际问题的研究,其中不但包括与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相关的研究内容,而且还包括对其他国际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各种理论问题以及跨学科问题的研究。

◆国际研究会的分会(ISA——InternationalStudies Association

•内容: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学习;多学科比较研究;外交研究;环境研究;种族、民族主义与移民;女权理论与性别研究;外交政策分析;全球发展;情报研究;国际教育;国际伦理学;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安全研究;和平研究;国际关系中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对国际进程的科学研究;国际研究的妇女小组会。

•国际研究会的分会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国际问题研究的子学科或是子领域的划分。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是描述、解释、研究、估计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4、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除了主权国家之外,还活跃着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例如,有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等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等非政府组织;此外还有各种种族集团、跨国公司、政党组织、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和跨国犯罪组织等,甚至个人也可能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研究对象的三类关系

第一,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就是政府间的关系。

第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也包括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等。

◆有关国际关系研究的界定

• IR除了关注主权国家,还应关注非国家行为体。但主权国家仍然是主角。

•界定: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国际关系是研究“谁”(who)在“什么时间”(when)得到了“什么”(what)和“怎样”(how)得到的。

5、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国际政治研究需要两种知识:经验主义的知识和概念与理论知识。

(2)经验主义的知识(empir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

(3)了解经验主义的知识,实际上涉及的是如何收集、选取相关的事实和材料的问题。

(4)要点:要有历史观;要了解行为体的对外政策理念;要有分析与鉴别。

◆概念与理论知识(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规律的系统阐述。大体包括:

•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赖、国际体系、认同等);

•基本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

•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霸权和平、合作安全、社会建构等)。

一般来说,人们研究国际关系,最终是为了认识国际关系的规律,实现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论概括。

◆有关理论的几个概念

•命题(proposition)是指表达判断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反映一定规律的命题。

•规律是指反复出现的联系与关系。

•理论是指对规律的解释与说明。

•区别:规律只是指出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什么,而理论还要揭示这种联系为什么会存在。

◆“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案例研究”,就是用一个特定事例,或是一组情况,或是选定一个特定时期,来验证一定理论的关键概念。

•由于国际关系具有特别的复杂性,因此用个别“案例”说明的理论,未必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研究的途径(approach)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的工具只是“途径”而不是理论。

•途径,在这里是指探讨问题的门路、步骤和方法。它可以为回答有关领域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但通常不能作出完全的解释和预测。

◆范式(paradigm)

•如果某一种“途径”得到广泛的认可,最终取得支配地位,成为标准的研究和解释的框架,那么它就变成了该领域的范式。

•范式是人们用以思考现象群的一种知识的架构,或者说是一种“认知地图”,它有助于人们从纷繁的事实中理出头绪来。不同的范式会提供不同的有关现实世界的模式或不同的世界观,因此会有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

◆“大争论”("GreatDebates"

•第一次大争论发生于1930年代到1940年代,是有关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

•第二次大争论发生于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是传统主义对行为主义的争论。

•第三次大争论是1970年代开始的新现实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争论。

◆传统主义(traditionalism)

在1960年代之前,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主导方法是传统主义。这种方法认为,通过第一手的观察和实践经验,或是看第二手的大量外交史或其他相关图书资料,诸如政治家的回忆录、国际法条约以及哲学著作等,就可以得出研究结果。这种方法比较强调定性分析,强调运用直觉和经验进行判断。

◆科学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

代表人物有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辛格 (J. David Singer)和罗西瑙(JamesRosenau)等。主张借用来自于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更严格、更复杂的方法,来建立一种累积的知识体系,所用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等,并且使用计算机。

◆两者的争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他们的方法最终能够以很高的可信程度解释种种问题,甚至可以预测未来国际关系事件的发生。传统主义者认为,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充其量只能像气象学家预报当地天气一样得到合理推测的猜想,而不能得到如物理学家那样的精确计算。

◆层次分析法(level of analysis)

最早提出这一方法的是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 Waltz),他在《人、国家与战争》(Man, the State and War)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有关国际关系分析的三个层次:

系统层次(system level)、国家层次(statelevel)和个人层次(individual level)。

他认为不同的层次涉及不同的问题,只有把三个层次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对国际关系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①对系统层次的分析 :

•关注的是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怎样构成了国家间互动的模式。

•内容包括:分析国际无政府状态、权力结构、世界格局以及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影响等。

②对国家层面的分析:

•检查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它们怎样制定外交政策。

•有关外交政策的性质、来源、贯彻程序构成了这一分析层次的主要关注点。

此外,这一层面的分析还关注影响外交政策的国内诸因素,诸如权力、财富、政治结构、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等。

③对个人层次的分析:

•重点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外交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外交决策。

•同时也关注公民个人的作用和意识形态因素对个人的影响。

◆分析的四种模式

•描述(description),即陈述的现实是什么。

•解释(explanation),对于所描述的现象和事实进行阐释和说明。

•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即进行好与坏的价值判断。

•“处方”(prescription),为达到某种目标而提出建议。

◆国际关系理论大师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理想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科学行为学派代表人物

•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新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等。

6、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来源

•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最新科学成果

•国际问题研究当代发展的最新科学成果

•外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最新科学成果

 

国际关系理论--------2: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一、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

现实主义谋求阐释的是世界的现实情况(how the world is),而不是世界的理想情况(how the world ought to be)。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政治就是在一个缺少资源的世界上,群体间为了权力、声望、影响和安全而不间断地进行的斗争。现实主义的不同分支

•古典现实主义(classical realism)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

•进攻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

•防御现实主义(defensive realism)

•新古典现实主义(neoclassical realism)

这些分支有共同的假定,也有不同的观点。

1、古典现实主义

(1)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思想根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2)强调人天生就是利已的,个人权力意志的放大就是国家的权力欲。

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把古典现实主义称为人类本性现实主义(human nature realism)。

◆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死于公元前400年),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最早论述了今天可称为“权力政治”的东西,即利益的冲突和权力的不均衡会导致战争。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

《君主论》内容:

•提出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一个中心命题,即人性恶。

•提出了国际关系中结盟的利弊和后果。

•提出了军事力量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

◆卡尔(E. H. Carr, 1892-1982)《二十年危机》

•强调事实与理想的区分。真正的科学应当说明“what is”而不能仅仅解释“whatshould be”。

•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权力始终是政治的核心成分,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权力政治;

第二,道义只能是相对的,道义是权力的产物。

◆摩根索(Hans Morgenthau,1904-1980)《国家间政治》

•理论核心是权力政治。

•国家的行为都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国家是作为理性行为者行事。国家目标与其权力或能力是相称的。

◆权力政治(power politics)

•国际政治同一切政治一样,都是为权力而斗争。

•国家对权力的追逐,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权力的不均衡和和战争。

•权力均衡能够维持秩序与和平。

2、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代表作是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1979年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新现实主义的两个修正

•目的与手段:权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

•原因与结果:权力政治是国家与由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单位与体系的互动

•国家作为统一的、以生存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单位。

•国际体系的变化,是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造成的。它的特性是由大国数量决定的。

•未来的结果,取决于国家的动机,也取决于体系的结构。

◆强调体系的压力

•权力斗争是国际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而不是人性(the nature of man)的结果。

•无政府的国际体系,决定国家间的关系必然是一种紧张状态。

◆关于“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

一个国家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为了安全而相互采取的措施,造成了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新现实主义认为,以安全为代价追求权力是不值得的,因此国家有时会选择谈判而不是战斗。

3、进攻现实主义、防御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

关于这三者的关系,在西方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人把防御现实主义与进攻现实主义作为新古典现实主义的两个分支,也有人把它们作为三个不同的分支。

(1)进攻现实主义

•无政府状态下安全是稀缺的,国家实现安全只能追求权力最大化,因此倾向于采取冲突行动。

•来自体系的压力足以使国际处境相似的国家采取相似的行为。

•由于体系中会出现修正主义大国,因此大国冲突不可避免。

(2)防御现实主义

•在无政府状态下,安全并不是稀缺的。

•国家对付威胁是以一种适度的“平衡”方式。

•国家对军事征服几乎没有内在的兴趣,因为扩张的代价往往大于收益。

•国内因素对外交政策有重要的影响。领导人的决策会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

(3)新古典现实主义

•进一步强调了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系统变量与单位变量的结合。

•国家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它的国际地位和相对物质力量。不过,这种权力地位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国家领导人的作用为媒介,即领导人如何认识国家权力地位以及对资源的支配程度如何。

◆有关现实主义的小结

①各派的共同点:无政府、权力政治、国家作为主角是理性行为体。

②关于权力政治的由来:

•古典现实主义:基于人类本性,主要原因在单位层面(即国家)

•新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的压力(无政府状态)

•进攻现实主义:体系结构

•防御现实主义:体系结构与国内因素

•新古典现实主义:体系原因与单位原因

③关于国家希望拥有权力的数量:

•古典现实主义:最大限度地获取权力与利益

•新现实主义:以安全为目标,适度获取权力

•进攻现实主义:最大限度地获取权力,以霸权为最终目标

•防御现实主义:以平衡威胁为目标,适度获取权力

•新古典现实主义:取决于领导者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和对资源的支配

◆现实主义有没有理论内核?

•肯尼思•沃尔兹强调的是“无政府、自助与权力平衡”。

•蒂莫西•邓恩(Timothy Dunne)则把现实主义的要素概括为3个S,即statism(国家主义)、survival(生存)和self-help(自助)。

◆几点概括

第一,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anarchic)。

第二,在这个以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的行为体(major actors)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states)。

第三,权力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

第四,国家是理性的行为者。

二、跨国主义

    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亦称国际自由主义(international 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全球主义(globalism)或契约制度主义(contractual institutionalism)等。

主要关注点:跨越国家的关系和多元的行为体,或全球政治和普遍的秩序。  

理论内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和团体是最重要的行为体。

第二,国家不是整体一致的行为体,其对外政策行为是国内团体与个人偏好互动的结果。

第三,考察世界政治的出发点不应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应侧重国家与社会关系,特别是国内市民社会与跨市民社会。

第四,国内政治秩序最终可以普及于国际社会。

1、自由国际主义(liberalinternationalism)

•代表人物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和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

•主要设想是通过共和主义,建立世界联邦实现永久和平。

2、理想主义(idealism)

•亦称制度跨国主义,其关注点是国际规范和制度化的全球合作。

•这一范式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以集体安全原则来解决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是这一范式所设想的主要模式。

◆集体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

集体安全就是若干国家相互承担义务,确立反对侵略的相互依存的安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所有成员国将共同行动,反对破坏和平的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行军事制裁。

◆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1932-1985)

•布尔在其代表作《无政府社会》(The Anarchical Society)中,探讨了世界中是否存在秩序的问题,认为秩序乃是国际关系的历史记录的一部分,现代国家不仅构成了国家的体系(a system of states),而且也构成了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国际社会只是国际政治的因素之一。

3、自由制度主义(liberalinstitutionalism)

•戴维德•米特兰尼(David Mitrany,1888-1975年) 的功能主义。在各个功能领域建立国际组织,以经济统一为政治协定的达成奠定基础。

•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的“新功能主义” 。

4、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1)新自由主义亦称相互依存模型。这一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正是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日益成为可能。

(2)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和约瑟夫•柰(Joseph Nye, Jr.)。

他们的代表作是《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1972)和《权力与相互依赖》(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1977)。

◆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指一个体系中的不同行为体或事件的相互影响。

•三个一般性假定:第一,国家并不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行为体;

第二,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在国际议程中已取得了与政治、军事问题同样重要的地位;

第三,经济相互依存连同扩大了的政治联系增大了合作的价值而减小了暴力的功效。

◆国际体制(international regime)

克拉斯纳(Stephen Krasner) 的定义:regime是指在国际关系的一定领域中汇聚了行为者期望的一组明确或含蓄的原则(principle)、规范(norm)、法则(rule)和决策程序(decision-making procedure)。

◆对新自由主义的小结

与现实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不仅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而且关注更广泛的行为者和更复杂的国际关系,不仅关注战争与和平问题,而且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其他领域的问题。

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以国际制度和国际机构来管理相互依赖,因此人们认为它继承了理想主义的传统,并因而获得了“新自由主义”之名。

5、民主和平论

(1)民主和平论是以康德思想为来源的一个分支,又被称为新自由国际主义(neo-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2)在20世纪末,有关“民主和平论”的争辩构成了一场最突出的有关自由主义理论的讨论。

(2)这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在民主国家之间是不是比在其他类型的国家之间更少发生战争。

◆基本命题

•“民主和平”,实际上是一个命题,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

•它的主要论点有两个:第一,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第二,当民主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极少威胁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做是非法的。

◆两个含义

第一是纯学术含义,即在理论上这个命题是否能成立,是否能得到验证;

第二是政策含义,即西方国家的安全是否与民主的传播息息相关,实现普遍的民主是不是阻止战争发生的根本途径。

◆现实应用

•美国朝野有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利益和安全同世界范围民主的成败息息相关,提出鼓动和输出民主应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

•对外干涉的理论支柱。

◆民主和平之钟

• Midnight 12:00 —— 1900 0 percent of the world’spopulation live in (electoral) democracies.

• 3:43 am. ——1950 31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is democracies.

• Dawn 6:59 am . ——2000 58.2 percent of the world’spopulation is democracies.

三、 围绕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批评与争论

    第一,现实主义与跨国主义两个理论群持续进行着争论;

第二,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再加上异军突起的建构主义,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的不太对称的争论,而建构主义成为了居于两者之间的桥梁。

◆对现实主义的批评

•对现实主义的批评:过于重视冲突,而低估了国际制度在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现实主义者对理论的修正和学派内部的争论。“最小现实主义”( "minimal realism")

•现实主义应该怎样发展?

◆对跨国主义的批评

•现实主义者认为,跨国主义理论过多地强调了利益的和谐,而忽视了国家利益的根本性冲突。

•尽管在世界政治中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议程日益突出,但国家的安全仍然是国家领导人制定对外与对内政策的优先目标。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理性主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正式或非正式地把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理论应用于国际关系问题。

•理性选择模式:所有行为在本质上都是理性的,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会计算可能的代价和收益。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以权力与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会基于相互依赖而选择合作,实际上都在运用理性选择模式。

◆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持批评态度的反思主义(reflectivism)包括规范理论、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历史社会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等。这些学派否认理性的核心作用,批判主流理论作为给定因素的种种概念,反对主流理论所坚持的实证主义方法。它们作为一个理论群,是基于所拒绝的东西而不是所接受的东西。

◆实证主义(positivism)

•含义:就是把经验观察与非经验陈述截然分开,认为理论的形成应当是基于观察和归纳的构造过程。

•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来说,把实证主义解释为根据客观事实对假定进行论证是大体可以的。

•由于理性主义理论比较强调客观性的东西,因此与实证主义与密切的关系。

四、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World-System Theory)

•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

•女性主义理论(Feminist Theory)

•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

•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1、世界体系理论

(1)代表人物就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2)研究内容:体系与构成因素的相互影响。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Capitalist world–economy):核心、半边缘与边缘。

(4)尽管现代世界体系还是稳定的,但它已进入了最终的危机时期。

2、规范理论

(1)规范(norm),指的是行为或道德评价标准。

(2)两个含义: ①规范等同于行为体中间已有的行为规则;②一种理想化的行为模式。

(3)界定:规范理论就是一种具有道德判断内涵与理想准则的理论。

◆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

•问题:“公正的世界秩序会是什么样子?应该怎样来建设它?”

•三种视角:①“应该做什么的观念怎样影响了政治行为?”

           ②“我们应该做什么?”

           ③“在既定的政治生活现实中,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关世界政治的两种规范性主张

•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所有者是个人,规范理论应当关注人。

•公有制主义(communitarianism)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所有者是国家,规范理论应当关注政治社会(即国家)。

3、女性主义理论

(1)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要求女性享有同男性一样的权利与机会。

(2)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socialist/Marxist feminism)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与家长制权力导致女性与男性相比在体制上处于不利地位。

(3)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post-modernist feminism)关注的不是妇女而是性别(gender)。

(4)观点女性主义(standpoint feminism)要求纠正男性统治世界之知识的局面。 

4、批判理论

(1)来源于1920年代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

(2)自80年代初开始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有重要影响的学派。

(3)主要代表人物有林克莱特(Andrew Linklater)和考克斯(Robert Cox)等。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论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理论是中性的,理论的唯一功能是在独立的外部世界揭示那些业已存在但还未被发现的事实或规律。理论家与分析对象必须保持距离。批判理论认为,社会科学家不可能独立于他们的研究对象,理论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是分不开的。

◆关于人类的解放

传统理论把社会界看作是一个可以进行控制和支配的领域,鼓励人们进一步操纵人类的生活,对于人类解放的可能性是不关心的。 批判理论则质疑约束人类自由的社会生活形式,并力图破除这种形式。

◆考克斯(Robert Cox) 的观点

•《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进行了解决问题理论(problem-solving theory)与批判理论的区分。

◆解决问题理论

世界连同组织在其中的社会和权力关系以及制度,都是被该理论所发现的东西,这种客观的东西就是人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既定框架。

解决问题的总目标就是通过有效地处理麻烦根源而使这些权力关系和制度顺利地运作。

◆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认为,理论总是有利于某人或某种目的。 批判理论关注:

•理论在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与政治秩序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这种地位对理论化有怎样的影响?

•能不能以某种方式向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中的不正义、不平等提出挑战?

◆批判理论对社会与政治结构的看法

•所谓“既定”秩序,其实并不是自然的、必然的或具有历史不变性的。

•占主导地位的秩序中充满了不正义与不平等。批判理论寻求取而代之的模式。

•对批判理论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如何解释世界,还在于通过批判改造世界。

◆批判理论与主体间性

社会结构是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通过相关人群的观念建构,它们就变成了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批判理论试图了解现有的秩序,即传统理论所谓“既定的东西”,是怎样被历史社会力量造就出来,并且特别关注世界秩序变革的可能性。

5、历史社会学

(1)历史社会学认为,世界政治中的“既定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组复杂的社会过程的产物。

(2)不能简单地进行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划分,因为它们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3)并不存在诸如“国际体系”这样的东西。

6、后现代主义

至少从1980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就一直有着重要影响。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后现代主义进入了国际关系领域。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存在诸多异议。这种异议不但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的倡导者与批评者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它的倡导者之间。

◆后现代主义与“元叙述”

•莱昂塔德(Francois Lyotard)的界定是:“简化到极点,后现代主义就是不相信元叙述(metanarrative)。”

•“元叙述”是指一种理论,该理论宣称能清楚地阐述对知识下断言的基础。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不相信宣称已达到“真理”的有关人类生活的任何说明。该学派认为在话语之外不存在建立真理陈述之基础的可能。

◆权力与知识

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所有的权力都需要知识,而所有的知识都依赖于并且增强现存的权力关系。在权力之外,不存在诸如“真理”这样的东西。真理不是外在于社会结构的东西,而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检查国际关系理论的“真理”,就是看支配这一学科的概念和知识论断,在多大程度上是依特定的权力关系状况而定的。

◆系谱学(genealogy)

系谱学是一种历史思维方式,旨在揭示那些排斥和掩饰的过程,使那些被认为超越历史的东西历史化,包括那些被埋没的或是在记述和创造历史过程中被排斥的东西或思想。

所谓历史,实际上就是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支配与强加的系列过程。系谱学就是按照无休止的众多意志的权力政治冲突来理解一切历史。

◆知识与“现实世界”

一切知识都联系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并且是出自于特定的观点(perspective)。真理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竞争的观点。这些观点不单是认识理解“现实世界”的视觉工具,如望远镜或显微镜,而且本身也是“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

◆“文本” (textuality)

“文本”来自于德里达(Derrida)在Of Grammatology中对text的再定义。

德里达并没有把文本的含义限定于文献和观念的范畴,而是认为世界也是一个文本,或者说“现实”世界的构成就如同一个文本,人们只能通过解释的经验才能谈及这种“现实”。

◆解构(deconstruction)、双读(doublereading)

后现代主义认为是揭示文本相互影响的主要方式。

“解构”是从根本上动摇被认为是稳定的概念和概念对立。这种稳定性的产生是因为人们运用了语言中似乎是客观和自然的对立概念,诸如穷与富、好与坏、对与错等。解构的要点就在于揭露对立术语的寄生关系,并且尝试替换它们。

“双读”是对文本进行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 。

•第一读是对占支配地位的解释进行注释和重复,要点是表明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看起来是前后一致的。

•第二读是揭示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之内的紧张与矛盾是怎样被掩盖或排斥的。

•双读的目的决不是要达到一个“正确”甚至“唯一”的文本,而是要表明任何文本都有多种的解读意义。

7、建构主义

(1)该学派一方面接受并重新阐释了理性主义的一些主要概念,诸如权力、利益、自助、无政府、国际体系等,另一方面则全面发展了强调观念的社会建构学说。

(2)很多人认为,与传统的主流学派相比,该学派对国际政治的一些重要问题更具解释力。

(3)主要代表人物

 1980年代以来的三个主要学派:

① 以约翰•拉格(John Ruggie)和弗雷德里克•克拉托奇维尔(FriedrichKratochwill)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学派,

② 以理查德•阿什利(Richard Ashley)和罗布•沃克(Rob Walker)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派,

③ 以斯派克•彼德森(Spike Peterson)和安•蒂克纳(Ann Tickner)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学派。

(4)主体间世界

 物质世界并不决定或构成行为者所从事的行为,还存在一个意义(meaning)与知识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行为者对其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许多人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主体间(意识相互联系的)世界(intersubjective world)——由共享的知识组成的世界。

(5)共有观念

①建构主义者有一种共有的承诺,即理解共享的知识与期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这样的“社会事实”怎样影响了政治行为。

②建构主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第二,有目的之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同观念建构而成的。

(6)共有知识与认同

•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这种观念建构的结构,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结构。

•所谓共有的知识,就是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这种共有的理解与期望能够建构行为体的认同(或身份)与利益。

(7)以安全关系为例

 •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同期望使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猜疑,使它们总是对对方作出最坏的估计,那么双方就会形成相互感到威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

•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有知识使它们能够建立高度的相互信任,那么它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这就会形成所谓的安全共同体。

(8)理念主义 vs 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强调的因素:①人的本性;②自然资源;③地理状况;④生产性力量;⑤毁灭性力量。这些因素使对世界的控制成为可能,使有些行为体比其他行为体更有权力,使人们倾向于侵略或制造威胁等。

    •理念主义认为社会最基本的事实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与结构。这种结构构成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帮助行为体寻找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案,定义对行为的期望,确立威胁因素等等。

(9)无政府状态的三种文化。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存在是行为体社会实践的结果。“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①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以互为敌人为特征,那么就会建构一种霍布斯文化;

②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一种竞争者的关系,虽然有利益冲突,但能够共存,那就会建构一种洛克文化;

 ③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以朋友关系为特征,那就会建构一种非暴力和互助的康德文化。

(10)建构主义怎样看待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起到有意义的影响。

•例如,军事力量就是一种物质性因素,但这种物质因素只有在考虑到行为体的不同期望或不同的共同知识时,才能对其影响作出正确判断。

(11)话语(discourse)

    ①社会关系中最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话语。

  ②话语在这里主要指精神性的东西,诸如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知识及语言等。

  ③话语反映并构成信念与利益,并确立可接受的行为规范。

  ④观念决定权力的意义与内容,决定国家实现利益的战略,也决定利益本身。

(12)结构与行为体

 ①行为者建构结构,结构也造就行为者。

 ②行为者的认同与利益并不是既定的,而是会在国际政治进程中造就、再造就。

 ③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论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文化的实化和物化,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也就帮助再造了这种文化。

 

 

国际关系理论---3: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一

 

一、理想主义理论的起源

1、历史起源

    (1)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战争刚刚结束后,美英学者开始分析这场人类大规模冲突的起因和根源,以及如何避免和防止新的严重的战争的再次爆发。

(2)这些学者以18世纪的理性主义为指导,提倡以道德为准则,加强国际规范,建立超国家间的国际安全组织,完善国际法及其职能,加强国家间的信任与合作,用理性战胜邪恶,最终建立起一种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重演。

由于构筑国际关系及国家对外行为、政策的中心理论范畴是抽象的伦理、法律、道德规范,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称为理想主义学派。理想主义学派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入了初创时期。

2、思想起源

    18世纪-19世纪,这个时期正值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理论家在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的旗帜下,为反对封建神权和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大声疾呼。代表人物是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和狄德罗。

◆主要观点——自然状态学说

·认为和谐是人类自然状态的固有的性质,大家生活在和平、善意和安全之中。

·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与公正、理性和人类福利相关的,平等、自由是人类的自然权利。

◆其他观点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边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协调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

•所谓绝对的理性的伦理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认为这是判断是非善恶和国家制度好坏的标准。

•宣扬公众舆论是理性的声音,可以启迪人们节制自己不道德的灵魂而走向政治开明与进步的道路。

•19世纪一些自由主义思想家坚信的伦理道德力量,认为人们遵守伦理道德的原则就会乐于行善,同样如果在国际事务中也依据这些道义原则行事,世界将处于和平共处之中。

二、以威尔逊学派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理论

•1856-1924年。    •1913-1921年任美国28届总统。    •活跃的保守派。     •十四点原则。

•《论国家》(1889)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1925-1927)中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约翰•克劳特(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概括。

1、活跃

•所谓活跃,是指他的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倾向。

•例如,他在《论国家》中提出要在民主制度下重新恢复美国领导的活力和责任心。

•又如,提出“没有胜利的和平”口号。美国参战后呼吁“以战争拯救世界民主”,争取实现“光荣而公允的和平”。

2、保守

•威尔逊对人类命运抱有乐观的希望,但这种希望是在承认问题存在之后的一种乐观情绪。

•例如,在人性的问题上,他对人性的看法并不乐观,认为人性是恶的。这就是他保守的一面。但在承认人性恶之后,在看问题的角度上,他和现实主义学者又不同,他认为,人类总是在不断竞争和斗争中追求进步。

3、十四点原则

•1918年1月8日向国会的演说中提出的,并作为实现战后“世界的和平纲领”。

•第十四点是“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其中8条涉及具体国家,其他6条都属于国际关系的一般原则。

•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除了成立国联之外,还有“不搞秘密外交”,公海航行自由,取消贸易壁垒,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等。

◆“十四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实力和地位令欧洲战后各国不可小视,欧洲各国对美国的政策不能不予以关注。

②它是美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和平设计的蓝图,的确对欧洲有很大的吸引力,倍受战争蹂躏的欧洲人民将威尔逊的主张当作一剂解决战争与和平的“良药”。

③威尔逊将民族自治、裁军和公开外交等政治原则道德化,打出“民主”、“自由”、“自决”的旗号,这在富有理想主义传统的欧洲自然大有市场。

◆“集体安全”思想在美国的失败

①1919年1月25日巴黎和会全体会议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决议。2月14日威尔逊带着国际联盟盟约草案回国,被参议院以某些条款干涉到美国的主权否决。美国最终没有参加国联。

②一战后的孤立主义情绪充斥朝野,成为美国走向世界的障碍。

③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却没能征服美国。

◆国际联盟是基于以下观点建立的

①世界处于无政府的状态。

②用集体安全来代替均势。

③和平是世界所有国家的愿望,而任何冲突都可以通过某种理性中介的调和,使各方都受益之后而化解。在国际关系实践中,这种中介就是国际联盟。

◆《论国家》(1889)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1925-1927)中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确保和平。

•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假设:

①人本性善良的,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战争有利可图使一些人迷失了良知,良知一旦发现,消除了误解,世界便可能得到拯救。

②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

③国家主权不应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因此必须以国际集体安全体系取而代之。

◆约翰•克劳特(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概括:

•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

•美国外交的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

•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而掌权的外国政府。

•美国在国际关系中恪守信用,尊重道义。

★小结

•威尔逊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对美国安全的三个潜在威胁”。

•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深远。

•威尔逊在思想上的胜利比任何其他的政治成就更根深蒂固,因为每当美国面临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使命之际,它总是殊途同归的回到威尔逊的观念上。

•一战期间和之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和美国的所作所为表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其实是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价值观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

以威尔逊学派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性可以改造。

理想主义理论关于人类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主义,它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主义派生出两派:

①人性本性是不确定的,既可为恶,也可为善,其根本问题是人所处的环境问题。

②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但人性又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造。

正因为理想主义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们相信人类总是在不断进步,并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人类在教育和正确思想的驱使下,在好的环境的客观环境的限制和驱使下有能力改变自身的缺点和向前发展。

2、战争可以避免。

(1)提出的两个结论:①战争的根源不能归罪于人的罪恶;

                     ②战争的出现也不是人类的必然产物。

(2)从人性并非是罪恶的观点出发,理想主义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正因为人类可以通过教育而避免战争,所以,理想主义又提出了另外两个相应的观点:

①人类可以逃脱追求权力的欲望,可以逃脱因安全而必须增加权力的安全困境,可以逃脱战争的危害,政治并不意味着就要卷入罪恶。

②世界各国之间虽然有矛盾和冲突,但是冲突和矛盾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不是来自于人类的本性,因此,国家之间的利益可以和谐,而这种利益和谐的最显著表现就是避免战争和寻求和平。

•理想主义者认为战争出现的原因:

①由于不完善的国内或者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如,一战爆发时,没有国联的存在。

②由于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开化的困难。如在推行民主方面,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指距离较远,无法沟通;主观指人们不开化,不接受民主。

③由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不足所引发的战争。

从以上三个原因我们可以推导出:

•如果人类的教育程度提高;

•如果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再是感性思维而是理性思维;

•如果不再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而是用协商来解决。

那么,战争可以消除,甚至可以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3、利益可以调和。

理想主义理论强调在人类社会和国家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

有些国家在制订对外政策的时候使用了其他的理论,这些“其他理论”的支撑点是强调国家利益(针对现实主义的内核而言)。理想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怪。在国家与国家交往中间,国家利益阻碍了人们产生共同和谐的利益,同时也无法产生共同的国际利益,战争必然无法避免。

理想主义者相信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是可以互相和谐一致的。

理想主义者不愿意讨论和区分国家利益的区别,这是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理想主义假定: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这种只看到一致看不到区别,把其他国家利益看作是他国国家利益是不妥的,在外交实践中,这样是自然会碰壁的。

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5、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6、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维护国际道德必须做到两点:

(1)要依靠国际联盟的力量,对违反国联的政府进行制裁和抵制;

(2)要依靠提高公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发挥学者和政治活动家的积极性。

★对理想主义学说的概括

1、相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国际体系能够被改造成一种和平的和正义的世界秩序;

2、相信觉醒的民主主义意识将产生巨大影响;

3、相信国际主义会有越来越多的呼应;

4、相信国联一定能够发展和成功;

5、相信进步人士的和平努力和启蒙工作能够奏效;

6、相信作为国际关系学者,理想主义的职责是消除愚昧和偏见,揭示通往和平安宁之路。

 

国际关系理论---4: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二

 

一、现实主义理论的起源

1、现实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以及所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理想主义以致命打击。

•就在二战爆发的193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的爱德华•卡尔教授发表了《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

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的用现实主义的观点阐述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标志着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本书从国际危机出发,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的三个基本观点:

(1)权利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2)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

(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

这三点是围绕着权力而阐述的。从被运用上看,现实主义被美国使用的更多,而非英国,它为美国对外政策提供了很多帮助。

•西方国际关系学者认为,现实主义学派的思想是随着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兴起的,也是在批判古代的理想主义和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它的思想先驱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15-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和1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Hobbes)为代表。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

•提出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一个中心命题,即人性恶。人性恶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一个假定。

•提出了国际关系中结盟的利弊和后果。

•提出了军事力量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哲学政治家,把哲学运用于政治中。

•代表作:《利维坦》

•《利维坦》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权力的重要性;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小结: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对权力的关注,对政治是由利益冲突所决定的,是对权利的争夺和分配的观点,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和哲学基础,而主权国家中心论,则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2、卡尔(E. H.Carr, 1892-1982)《二十年危机》 (提出现实主义)

•他在书中批判了理想主义,认为它是脱离实际的乌托邦主义。

•他认为,这20年(1919—1929,两次大战之间)国际关系危机的深层含义,就是以利益和谐概念为基础的理想主义体系的崩溃。(反思为什么会发生战争且战争会如此频繁)

•在反思了上一个问题之后,提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卡尔强调,人类应该正视国际关系的现实(国际关系现实是以国家权力为对比而存在的),并提出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而道义和民主则要依赖权力才能起作用。

•卡尔的这本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形成。

•评价:当然,卡尔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由于是初步提出,因而带有一种折衷性质。他认为好的国际政治理论应当既包含理想主义,也包含现实主义;既包含权力,也包含道德价值观。其实所有的现实主义理论都没有否定道德的作用,只不过在权力的争夺中,道德失依附于权力而发生作用的。

•《二十年危机》的主要内容

1、对理想主义的哲学和政治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评判。他指出理想主义太过于注重伦理道德标准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忽视了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权力斗争的现实以及权利的因素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他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国际关系中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衡量国际道德问题,必须考量国务活动家以这种名义(以特定国家或民族或集团的名义)发表言行时的效果,而不能仅仅依据个人的道德准则。”

2、对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权利政治观进行了阐述。

(1)说明了权利与政治的不可分割性。他认为真正的政治研究,不能不直面国际关系的现实,不能不触及“权力”的概念。他在认同国际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的同时,更强调权利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2)把权力分为三种不可分割的形态:军事的权利、经济的权利、观念的权利。在分析这三种形态上,他有一个突破,即提出了公众舆论的重要性。

3、汉斯•摩根索(HansMorgenthau,1904-1980) (在真正意义上创立了现实主义学派)

•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和奠基者。

•他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早年就读于柏林大学,后在西欧的一些大学任教。1937年他移居美国,并于1943年加入美国籍,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任教。他还担任过美国国务院顾问、国防部顾问。从他开始,美国的现实主义理论开始在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崭露头角,成为主导。

•摩根索留给后世以十多部专著和大量论文。而他最有影响的著作就是《国家间的政治》。这部学术巨著不仅确立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地位,而且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真正形成。

•《国家间政治——为权利与和平而斗争》中提出了“现实主义六原则”,这是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准则:

1)政治是由根植于人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关于政治和人性)

2)现实主义之所以能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起来的主要标志是“以权力划定利益”的概念。

3)“以权力划定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概念。

4)不能混淆政治与道德的界限,一般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领域。(道德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和个人标准)

5)不应将具体国家的道德扩展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6)政治现实主义坚持政治领域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思想政治标准。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际关系理论应建立在实际的历史过程和实际的人性(基调:人性恶)的基础之上,而不应像理想主义那样建立在主观愿望和抽象道义原则之上。因此,这种理论注重经验和实效,靠历史事例而不是道义原则来说明道理。“面对这个世界应该做什么?”它的目标是实现弊端较少的社会,而不是要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

    第二,现实主义以悲观的态度来理解人性(性恶论),而理想主义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性(性善论——是指人性可以改造,而非人性本善。人性即使丑恶,但随着世界的改革却可以变化,回归到道德原则之上)。现实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同时人们普遍具有支配他人的强烈欲望,即“权力意志”。古往今来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弊病,如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等,都是由人的这种本性所导致。政治是受来源于这种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的。

    第三,国家利益:在当今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互相对立的利益,利益对立的个人之间、集团之间和国家之间不断发生相互冲突和斗争。不同的利益永远只能暂时妥协,相互的冲突永远只能勉强解决。而在无政府的“自然状态”的国际社会里,主权国家更注重保护和扩大自身的国家利益。 (这否定了理想主义的均势论)

但用现实主义却又不能解释二战后维持多年的和平这一现象。要解释这一现象,需相互依存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国际合作理论(经济合作,政治互需),文明冲突理论(文明是酝酿和平的土壤)等共同来解释。这也说明了世上是没有完美的理论的。

    第四,利益与权利的关系:国际实力和强权是国家利益的基本保证,利益是由权力来定义的。国家要谋求自身利益,就得谋求权力,就必须支配别国。获得了支配他国的权力,就可以实现本国的利益,反之,本国利益就会失去。各国均处于国际整体中,这就存在着客观地比较,只有拥有支配他国的权力之后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即国家硬实力的对比,以军事力量为主。摩根索说,政治家不管是按宗教的、哲学的、经济的还是社会的理想来规定目标,但只要他们力求通过国际政治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就总要争取扩大权力,国家之间因而不断争权夺利、争雄称霸。如果对权力的欲望不能在世界各国取消,那么,打消了权力欲望的国家就只能成为他国权力的牺牲品。因此,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冲突,即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权利的欲望”就是为什么会发生冲突的原因,即实力对比客观存在。如美伊战争。

    第五,国家权力是以一国所具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及自然条件等实力为基础的。谋求权力,就会产生权利的争夺:国家战略的实质,就是如何运用各种实力来实现既定的目标。按照现实主义的逻辑,在无政府状态下,生存和安全是最基本的国家利益和最低战略目标,而夺取和维持霸权,则是国家的最大利益和最高战略目标。

    第六,摩根索把国家间的权力斗争分为三大类:维持现状政策,帝国主义政策和威信政策。外交政策趋向于保持权力,而不是改变权力分配,使之有利于自己的国家,会执行维持现状政策。推行帝国主义政策(损人利己,代侵略性质)的国家力图改变现状、扩大本国权力。他认为,国际政治和一切政治一样,也势必是强权政治学。

    第七,在主权国对国家利益和强权的追求已经成为推动一切力量的情况下,和平只能用两种方法维持:一种是社会力量按自己规律发生的制约作用(如美苏争霸,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其表现是国际舞台上争夺权力而形成了权势的均衡;另一种是存在于权力斗争之上的以诸如国际法、国际道德准则、世界舆论等方式实行的规范性限制。他认为后一种方法(理屈词穷的一种说法,受批判)的效果很微弱。摩根索虽为现实主义学派,但不是好战派,很重视外交的作用,希望通过外交调停手段来实现和平。

★小结(总结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理论家具有鲜明的服务意识(服务于国家政策)。摩根索坦言,他是“从当代美国的角度来思考国际政治,也就是思考我们时代美国外交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为在二战后的世界局势中,美国占据着压倒群雄的强国地位,也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所以,他认为国际政治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学术探讨”,而且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切身大事”。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适应了美国二战后谋求世界霸权的现实需要,从而成为美国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等美国总统,凯南、杜勒斯、基辛格等美国高级官员,在实践中运用和发挥了摩根索的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是由于美国政策而出现的,它比理想主义更具有服务性。另外,每种理论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历史环境。

三、对现实主义的评价

1、与理想主义相比,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比较注重对客观国际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在一些方面有自己特有的长处:

(1)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认为区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标志是看在执行外交决策的过程中是否以国家利益为决策的核心标准。现实主义在推行中也考虑到了国家的实力,如“十四点原则”是在美国当时的实力基础上提出的。

(2)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提倡客观细致分析在前,理论结论在后。

现实主义理论不像理想主义一样为说教式理论。它对国际事务进行透视性的、赤裸裸的客观分析,它的实践性、可操作性比理性主义理论强。理想主义是乌托邦式的,想象成分过多,客观分析少。

(3)现实主义以其理论的现实性为外交决策提供理论框架,即具有服务意识。

2、理论缺陷

没有一个理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理论都需要不断的完善,现实主义理论也如此。

(1)现实主义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

这并非关键,最关键的是:现实主义只从人性恶出发来考虑国家间关系的问题。这就会变得特别恐怖,是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看法变黯淡,势必导致国家间关系的紧张,从而导致战争和冲突的频频爆发。

另外,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恶的本性不可改变,即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追求权力,而忽视了和作这一层面。而且现实主义强调争夺权力的斗争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但在现实世界中除了斗争,还有合作存在。如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的“反恐”,朝核六方会谈的“核问题”等,这些都是为了世界和平。人性恶是支撑权力政治理论的基点。

(2)现实主义者把道德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必须严格遵守;但对国家来说,不一定按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来执行,而是有另一套标准。“个人为了道德和价值观念而不惜牺牲生命,而政治家不能为了道德和价值而牺牲国家。”从这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道德重要还是利益重要?如何处理道德和国家的关系?现实主义对这一个问题的分析并不明确。卡尔虽然提出道德与权力相结合,但在20年危机中表明:权力更重要。1913年到1939年,各国是否忽视了国际道德而导致战争频频爆发?现实主义无法解释如何平衡道德与利益及其关系,这与它本身理论互相矛盾。

(3)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者都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身上,而不是民众、民主的身上

摩根索认为,国际道德的削弱和民主的发展是有联系的。摩根索对国际道德只是表示惋惜,认为国际道德为权力斗争造成以及权力民主化的加强。

民主化之所以形成对国际道德的危害的原因:

①摩根索认为,由这种清晰可辨的贵族(个人管理,所受教育与非民主国不同)统治的政府是形成国际道德体系的体现。现在世界还存在非民主国,因此导致了在道德问题上无法形成共同的观点。(这有针对性,针对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政府)

②在民主政治情况下,政府要求对选民负责,摩根索认为国际道德的削弱是百姓对国际道德的淡漠。因此在这种民主化的前提下,国际道德荡然无存。

以上两点显然是指外部原因,每一点的前半句还正确,可后半句却就存在问题,即,认为国际道德与政府无关,政府有很高的国际道德。

从这我们也就可以看出,摩根索在研究国际道德方面持悲观态度,而且他认为只有贵族统治者才能对国际道德负责,其他人根本不懂道德。

我们可以对这一观点进行批判:按此理论,立时就可证明,所谓的这种国际道德并没有使战争爆发的次数减少。战争爆发并非公众原因,多为上层统治者导致的。如“秘密外交”的形式即是不道德的,它的透明度不够,无法监督政府。若政府都有道德,就不需要“秘密外交”.

(4)在外交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现实主义也存在弊端,而这个弊端就是围绕和平问题。如,现实主义强调和平的可能性的第一点即为权力的均衡(第二点为道德),但这种均势从历史事实来看并不能保持长远和平,只是短暂的和平。又如,一战后英国对法西斯的一再妥协是为了使法德之间的权力平衡,反而却引致了二战的爆发。还有,二战后的美苏争霸并没有使局部的战争减少。

   另外,现实主义理论只是对美国的上层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但美国的老百姓在思想上并未产生很大影响,美国的外交决策者很少能用现实主义来说服美国民众参与到各种斗争或战争中去。如,美国的对伊战争。相反,在一战中,美国政府运用威尔逊的理想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国家是极不民主的,并妨碍了世界民主的形成)使美国人民参与到战争中来。

对理想主义的评价

理想主义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留给人们了许多的思考。理想主义虽然在同现实主义的第一次论战中失败了,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理想主义也不例外。

一、长处

1、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是正确的。

现实主义中,许多人以及摩根索认为要依靠少数人和外交官来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如果依靠民众(民众是愚昧的),则会走向战争。如,摩根索的“贵族外交”(秘密外交)。摩根索认为一战后传统的“贵族外交”已失去了其特点。“贵族外交”在理想主义的发展之上。摩根索认为若把外交放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口中,则是对外交的贬值。外交是高层讨论的问题。

 理想主义认为普通公众可以参与外交。威尔逊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舆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和监督下,政府会调整其外交政策,从而避免选择战争这条路,而且,这样就使各国利益趋于一致了,有利于和平的发展。

理想主义显然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大众的基础上,认为人民大众可以教育,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进,不断趋于理性。

现实主义则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上层统治者身上,认为人民大众是无知的,不可教育的,人类的命运需要靠少数精英来拯救。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理想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分析具有唯物主义性质,它对人类命运是进步和发展的分析是正确的。同时,它对人类命运是进步和发展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人民大众的信任之上的。因此,它相信人类命运的发展是光明的,这比现实主义提出的只靠少数人的观点要正确的多。

2、由于理想主义强调普遍民众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所以,一战后,理想主义者提倡国际问题研究要走到民众中去,国家的外交决策不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国家之间不能再搞秘密外交。

显然,这一点也是科学的分析。

在欧洲史上,只要发生战争,就会出现同盟国。在战争即将结束时,许多国家会先进行秘密外交(对欧洲外交史有很大的不良后果)并结盟,之后才展开国际会议。

所以,要解决以上问题,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①国际问题研究要走到民众中去。如,国际问题研究走入大学,学生、教授的研究可以影响到普通的民众。

②走到民众中去其实是在进行国际舆论的监督。

3、人是客观环境造就的产物。

理想主义认为人是客观环境造就的产物,这个思想具有唯物主义色彩。如,理想主义认为战争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的愚昧无知,只要提高人民的素质教育就可以避免战争。这比现实主义认为的“少数几人发起战争”(人性本恶导致权力争夺,从而引发战争)要正确。显然理想主义在解释战争上比现实主义更具有科学性。

4、理想主义强调国际关系中道德的重要性是适时的。

虽然在研究问题时要考虑国家利益,重视国家在实现国际利益时得实力对比,但理想主义反对用权力来衡量国际事务,强调用道德来规范国际事务。这一观点对今天来说仍具有指导意义。今天已经很少有单纯用武力来解决国际冲突的了。如,“911”之后,小规模战争仍没有停止过。这说明完全用道德来讲道理是不行的,还需要国家实力,但完全撇开道德也是不行的。这就是理想主义中道德因素对今天的指导意义。

5、现实主义认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但是,理想主义认为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

这一点也是可以值得肯定的。

如,国际合作中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中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利益,为何还能达成共识?这就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可以调和的利益。比如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各国在“反恐”这一观点上可以达成一致。又如全球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各国在这些方面越来越达成共识。这就是由于“求同存异”的思想存在着。

二、理想主义理论在外交实践上的失败

    其实理想主义很符合我们的一些想法,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理想主义在理论本身是很难挑剔的,它的理论本身符合人性的观点以及人们的希望,同时它也提到了国家利益。但理想主义在外交实践上却失败了。

1、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理想主义理论的“正义性”不强,而是由于理性主义理论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即客观性不够。

2、现实主义批判理想主义最著名的两句话:

•理想主义是“乌托邦主义”;

•他们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是世界“是”怎样。

这两句话比较客观的说明了理性主义理论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

(1)“理想主义是‘乌托邦主义’”。纯粹这么说这句话是不一定准确的。因为理想主义是对未来世界的设想,而不是幻想、空想。而且现在理想主义的许多观点已经被证实。如,集体安全的加强。一战后,理想主义者戴维斯一直强调建立国际维和部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解释了一战中维持的和平为何会失败。在今天,立国际维和部队已经变得很重要了。

(2)“他们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是世界‘是’怎样。”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这句话的前提是: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即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没有考虑到世界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即,就国家而言,理想主义理论只强调国际道德,而非实力;就世界而言,理想主义理论只重视各个国家利益和谐的一面,忽视了利益分歧的另一面。

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理想主义所设想的未来世界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它的实现方法却过于简单。这也就是说,理想主义只重视合作,而忽视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冲突。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二战后,理想主义的失败是由于它的操作性不强,实践性不强;而现实主义则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3、在外交上的失败。理想主义虽然提倡国际道德与国际法,但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特别是国际政治这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如,“十四点计划”的实践观点是建立国联,但它并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通过。

一战中,美国派了很多士兵参加战争,比如派兵远征欧洲,援助欧洲。在战争中,许多美国资本家靠战争发了财。战后,英法虽然胜利了,但却负债累累,由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而美国却经济繁荣,成为债权国,世界的经济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威尔逊认为在战争中是美国支持了整个世界,所以整个世界听命于美国也是应该的。因而他出台了“十四点原则”,但没有被国会接受。

从上面对理想主义的优缺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理想主义在外交实践上的失败并不是在理论上,理论上是难以驳斥的,如性善论,而是在于外交实践上的操作性不强,为利益的服务性不强。但理想主义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然被沿用。如,维和部队、联合国等的建立,还有新自由主义的产生。

 

国际关系理论----5:第二次大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一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经历了第二次大争论,它主要是方法论的争论。

    争论的一方是英美的传统派学者,他们主要通过历史、哲学、法律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捍卫者有布尔、霍夫曼等人。另一方则大量借鉴行为主义革命的成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逻辑或数学证据上,强调通过严格的经验证实程序来寻求“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国际关系中的科学行为主义派别,代表人物有卡普兰、多伊奇、辛格等人。

    争论通过1966年的《世界政治》杂志进行,两派争论的实质集中在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上,是寻求软理论还是硬理论,是解释还是理解,是规范还是实证,是模糊还是精确,是要进行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等。科学行为主义批评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权力作用,忽视了伦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界定概念时缺乏精确性。传统主义则认为社会科学不能完全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把人类行为量化为冷冰冰的技术计算,而强调人类独特的感知和对历史的领悟,讥讽行为主义者故意用复杂艰深的数学公式和图表去解释凭直觉就可说明的问题。

一、科学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1、国际关系理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三世界不断壮大,原有的两极体系趋于多极化,相互依赖关系有所加强,旧时的权力政治学单一模式已远远不足与反映纷繁复杂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3、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行为主义思潮(着重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行为的规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被称为“政治学的新科学”,成为50年代行为主义运动的先兆,在社会科学领域引起异常行为主义方法论的“革命”,这场以“实证方法、技术手段、数量和价值的确定,科学推论和信息处理”为特征的行为主义革命自然也波及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

二、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学派

20世纪60年代,现实主义学派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挑战。科学行为主义主要是从别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引入的新的研究方法。他们把政治理想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称为“传统主义学派”,反对传统主义学派的历史、哲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提倡实证的或实验的研究方法——整体研究(范畴分析和模式分析)、策略研究(博弈分析和决策分析)以及计量研究等。     

代表人物:多伊奇(Karl Deutsch)、莫顿•卡普兰(MortonKaplan)、戴维•辛格(David Singer)和海沃德•阿尔克(HaywardAlker)等。卡尔•多伊奇从科学行为主义的视角系统地提出了一体化理论(Integration Theory)、沟通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和博弈论(GameTheory),被称为“科学行为主义三论”。

1、莫顿•卡普兰在《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中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国际体系的“六大模式”:均势体系、松散的两极体系、紧张的两极体系、环球体系、等级体系和单位否决体系。他以此为基础还引伸出了若干分体系:异常松散的两极体系、缓和体系、不稳定的集团体系和不完全的核扩散体系。

另外,他还注意与一体化理论、博弈论的联系运用。戴维•辛格提出了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他把国际政治和外交政策加以区分,认为国际政治是以国际系统为分析层次,而对外政策是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层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海沃德•阿尔克则提出了“数学政治学”。

3、多伊奇的一体化理论强调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相互依存,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沟通理论认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能再以国家为中心,而应重视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多伊奇还被认为是最早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模型描述博弈论的学者。这充分体现在他的《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中译本见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2月版。

三、莫顿•卡普兰:数学政治学

    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中译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版。

“数学政治学”的要点体现在:数学政治学是一种实证性、数学分析的范式组合;数学政治学与模式选择转换有关;强调政治分析方法的实践;认为规范趋向的政策科学化有难度,但不是不可能;数学政治学的范式可能部分地或全部地根置于政治学以外的领域;数学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科学革命”的反映。

四、同科学行为主义进行争论的现实主义学者

    与科学行为主义进行争论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学者,他们在原来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马丁•怀特、英尼斯•克劳德(Inis Claude)、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Waltz)和斯坦利•霍夫曼。他们保留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又从政治理想主义中吸收了某些有用的东西。他们不像现实主义那样突出“权力”和“国家利益”,而较为重视“均势”和“世界秩序”。

肯尼思•华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中从人的本性、国家的政治结构和世界无政府状态的角度论述了人类战争的根源。在这本书中,他采用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有用武器,应对科学行为主义对传统主义的挑战。

斯坦利•霍夫曼的著作则主要论述了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权力与秩序的问题。他提出“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克服世界无政府状态的最有效途径是“扩大经济合作,发展多边关系”;过去集中于欧洲的五强均势发展成为今天的五角均势,均势格局 痈丛樱涣硗猓 骨康髀桌淼赖略诠 收 沃械闹匾 浴?/p>

◆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

行为主义注重量变,把国际关系看成是某些参数和变量的总和,国际关系研究必须计量化。传统学派则注重国际关系质变。

具体方法上。

◆行为主义学派基本观点

•反对现实主义的“利益”和“权力”轮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

•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国家集团、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主体的研究。

•逐步改变把国际关系与对外政策混为一谈的情况,强调对国际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

•行为主义主张应对国际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五、英美研究方法的比较

1、在考察第二次大论战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2、英国重经典,美国重科学;英国重传统主义,美国重行为主义。

3、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

•美英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经历不同;

•两国面临的国内政治经济问题不同;

•两国培养学者的方式不同,英国较少运用计量方法,仍注重传统方式;

•两国学术界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同;

•政界与学界的联系情况不同,美国在这方面比英国密切;

•两国获取信息的环境不同,美国有“信息自由法案”,英国没有。

 

国际关系理论-----6:第二次大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二

 

(科学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

2008年06月04日

一、卡尔•多伊奇(1912-1992

•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教授、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著作:《民族主义和社会沟通》(1953)、《政治联合与北大西洋地区》(1957)、《政治的神经》(1963)、《国际关系分析》(1968)等,此外,还撰写了不少专题论文(主要围绕“科学行为主义三论”进行,“科学行为主义三论”也就是卡尔对科学行为主义的主要贡献)。

•卡尔•多伊奇从科学行为主义的视角系统地提出了一体化理论(Integration Theory)、沟通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和博弈论(GameTheory),被称为“科学行为主义三论”。

二、一体化理论

1、卡尔•多伊奇批评现实主义学派忽视了战后世界力量结构的变化,过分地强调了均势的作用,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一体化的安全体系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1957年提出的一体化理论)

2、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整体构成部分中间形成相当程度的相互依存”,是相互依存的单位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整体”即世界体系,“构成部分”即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除相互依存外还存在冲突。但卡尔强调的是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即相互依存关系。)

3、多伊奇用锁和钥匙的关系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一体化的运作(强调一体化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相当高)。一把锁和一把钥匙就是一个系统:宁动钥匙就可以打开锁。通常作为整体,一个系统具有任何一个构成部分单独所具有的系统特征,就好像一个钥匙系统能用来控制门的开和关,而单个锁和钥匙就做不到一样。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这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的高程度,他所强调的一体化模式程度相当高,强调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合作的关系更多一些,而没有说冲突的关系。

这个理论在科学行为主义中常被运用。

4、一体化的要素

•区域(domain),是指一体化所涉及的地域的人口。

•范围(scope),是指一体化关系所涉及的行为的各个方面。如: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

•幅度(range),指一体化关系赖以维系的奖励和惩罚幅度。以伦理道德为主,如“格朗休斯—多伊其”模式就强调伦理道德。主要是指构成要素如何不出格,如何更好的配合,因此要建立奖励和惩罚制度。

•力度(weight),指一体化内行为者的拥有实力。

5、一体化的目标和形式

•在地区或全球层面上的建立一体化、功能性的体系。如:欧盟是现在最为成熟的区域一体化实例,也是卡尔的理论的实例;而东盟现在则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形式是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

6、一体化的任务

•维持和平。

•获得更大收益。说明科学行为主义虽然批判现实主义,但并没有站在现实主义的对立面进行盲目的批判。科学行为主义仍然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些理论。如卡尔•多伊奇在国家决策方面说明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促进社会进步。

•实现新的自我形象。

三、沟通理论(并非卡尔•多伊奇提出的,只是为了服务于一体化理论)

1、在研究一体化的过程中,多伊奇特别注重运用沟通理论。

2、沟通理论与控制论和信息论密切相关,是关于事物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沟通理论如何在一体化理论中运用与体现:如何使一体化中的各个行为者能够更好的达到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也正是运用沟通理论的目的。卡尔把沟通理论运用到研究一体化的过程中间,也正是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点。

3、随着战后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势日益明显,多伊奇把控制论中关于沟通的原理引入对国际一体化的研究,与现实主义的国际利益论对弈。现实主义中强调冲突的理论。

4、多伊奇认为,现实主义关于“国家是国际社会唯一的行动者”的观点已经过时,当前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不能再以国家为中心,而应重视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这是卡尔在批判现实主义时的一个理论创新,即开始重视国际组织、国家集团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也看到了国际关系中不能宜国家为主,但卡尔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充分,他又提出了要重视国家之间的沟通,那么国际组织织间呢?这也是卡尔的理论缺陷之一);仅就其使用的方法来看,沟通理论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深入开辟了新的途径。卡尔把国家间的沟通比作“政治的神经”。

四、多伊奇的其他理论

    多伊奇摒弃了现实主义学派关于国际关系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只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的看法,他认为,随着各种学科的主要区别已不再是本质上的区别,而是数量上的区别(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提法,也是多伊奇的又一创新,打破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界限,把自然学科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国际关系的研究中来,这也充实了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内容。而这也就是现在跨学科的研究,如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的关系,各学科间很难从本质上进行区别)。提出这一观点也是为了支持自己的理论:运用其他学科的某些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是完全必要的和可能的。(利用沟通主义平台同现实主义对弈)

他率先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原理,如数学、统计学、心理学、控制学等来研究国际关系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他在《国际关系分析〉等书中分析的国际关系的三种形态:战争、博弈和论战,而在其中运用心理学、数学、社会和策略学原理阐述的博弈论就是突出的例证。

在科学行为主义学派里,多伊奇是最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模式描述博弈论的一位学者,“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简单的博弈模式:一对一)、“小鸡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规则”(较复杂的博弈模式:一对多或多对多)被广为接受,成为研究冲突与战略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模式。博弈理论是解决战争和逋晃侍馐敝贫ǘ酝饩霾叩囊桓鲋匾 姆椒ɡ砺邸?/p>

五、多伊奇理论的突破(从理论上进行概述)

1、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把国际关系研究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冲破传统的桎梏,把自然科学理论运用到国际政治研究中。

2、主权国家是国际舞台上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是单一实体,国家与其他行为体,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毫无联系,国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这就决定了国家之间无本质区别而言。这是阿伦•立派特在评价卡尔理论时提出的一个观点,以此来考察卡尔理论。即从这几点来对传统主义进行批判的,对这几方面都持否定态度:

•主权国家是国际舞台上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卡尔认为除了国家之外一体化中间还有非国家行为体,显然国家不是单一的实体。

•国家是单一实体。

•国家与其他行为体,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毫无联系。

•国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

卡尔的立足点:相互依存关系,但他仍没有否定这些行为体之间是有冲突的。

六、格劳休斯—多伊奇范式

    格劳休斯的许多观点与多伊奇的观点一脉相承,现在存在着三种观念,这三种观念是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观念。

1、格劳休斯式观念

其正义主要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依据至少起码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实现协调,或者说将正义当作一个“国际社会概念”。

这一观念强调正义,仍是围绕伦理道德来说,因为是建立在国家之间与共同利益之上,所以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伦理道德的标准(什么叫有道德?):由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来确定。起码的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观念是国际制约的一种机制。,如国际法。

2、康德式观念

着重于全人类共同体中的个人正义或人类正义,它的伦理要求和规范集中在实现或维护人权方面,带有普世主义的激进色彩甚或意识形态征服狂热;

这一观念与格劳休斯式观念相比更激进(激进色彩更多一些),它要达到全人类共同的一种正义,这要到全世界大融合才可能达到(如我国要达到共产主义),是希望渺茫的,因而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3、现实主义将国际体系中的正义主要定义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惠,它尤其表现在均势和互相尊重势力范围。强调利益关系,互惠也就是要最大程度获得利益。

4、当代国际体系中正义问题的思想归纳为三种形态。

5、围绕这三个观念,许多学者都有研究。纳尔丁教授以国际政治伦理哲学研究著称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他在自己主编的《国际伦理传统》一书(Terry Mardin and David R. Mapel eds.,Tra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Ethics. Cambridge, 1992)中撰写的第一章,外加他为《鲁特莱奇哲学百科全书》(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London, 1998)所撰“战争与和平的哲学”一文中将西方伦理传统大致分为宗教传统、世俗意识形态以及哲学思考和论辩这三大范畴后,他强调以自然法观念和康德义务论为主要代表的“普遍道德”(common morality)的存在及其意义:普遍道德是人类来自理性的必然物,可以在习惯和理性思考两种形式上存在;它对于思考伦理问题必不可少,它的信念同利益优先、结果优先的结果主义(现实主义)伦理截然相反。

纳尔丁比较赞同用康德式观念。普遍道德同现实主义伦理截然相反,它不是建立在国家之间最大程度的利益争夺上,而是建立在伦理道德上。

6、纳尔丁着重阐述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伦理思想: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到当代的《联合国宪章》,正义的战争都必须是为正当的理由并且以正当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的战争,前一方面当今最尖锐也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是否应当将武装力量的使用局限于自卫?是否允许追求维和或人道主义干涉之类更广泛的目的?”但我们从最近的美伊战争来看,我们很难从方式和手段来看它是否正当。因为美国对伊战争的方式和手段是正当的,而理由是否得当则另当别论。许多人都认为美国对伊拉克是非正义的,这说明正当的理由、方式、手段只是很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观点。如美国的立场就是认为此战正当。而用常规手段打击伊拉克,但死伤的多为平民,这就为“正当”打上了一个问号。

7、关于和平的伦理主要涉及防止甚或消除战争,或者说取得普遍持久和平的条件。纳尔丁从17世纪霍布斯(ThomasHobbes)关于自然状态即为战争状态、和平有赖于法律秩序的命题出发,经过对康德提出的普遍持久和平道路——所有各国奉行“共和”政体并相互间结合为一个邦联——的论说,总结了作为当代西方主流的自由国际主义世界观:天下一分为二(这是美国近年来在新现实主义中的运用),一边是实现了内部持久和平的“自由世界”,另一边则是“自由之敌世界”,其范围内的各国因专制制度而不爱和平;不仅如此,“自由国家”可以干涉(包括以武力干涉)“非自由国家”的内部事务(美国以此在全世界推行自己的民主,如美伊战争)。

8、时殷弘教授以格劳秀斯式的道德主义对康德式的道德主义为分析框架和比较基础,他指出格劳休斯式的道德主义在目标上远比康德式的道德主义讲求实际,而在道德色彩的强烈程度上则不及之;然而,康德式的道德主义在实践当中容易走向反面,导致激烈的意识形态战争(自由国际主义“圣战”)和频繁的国际“警察行动”,并且促成很不道德的霸权目的。康德式的道德主义是全人类的理想,不现实;格劳休斯式的道德主义比较现实,但在道德方面不如康德式。

9、当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的主流,在于宣告国家主权已经、并将继续受到日益发展的全球化的严重侵蚀,这一人类“进步趋势”导致民族国家及传统国际体系迅趋过时,要求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确立超越国家主权的全球性治理,并且废弃(或至少大幅度修改)不干涉内政原则。有人认为实现了全球一体化,各国主权就可以淡化、让步;但现在实现最好的为经济一体化,政治上是不会让步的。

10、传统的国际关系理念(包括其伦理和法理观念)以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的截然区分为前提,认为在国内一般盛行中央权威治下的高度有序状态,法律和道德伦理有效地发挥规范个人或社会群体行为的作用;而国家相互间却盛行无政府状态,国家利益一般优先于伦理和法律考虑,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保护国家主权免受外部侵扰,并且使得各国大致能按照自己的政治和伦理文化价值来规定自己的基本政策取向。这也是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七、格劳休斯-多伊奇范式在方法论上的特点

    多伊奇的观点与格劳休斯的思想一脉相承,是格劳休斯范式的继续,故又称之为“格劳休斯-多伊奇范式”。其特点是:

1、追求高度的“精确化”和“适用性”,视之为理论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它是格劳休斯范式的继续。

2、任何政治行为都必须经过实证的检验。

4、主张从别的学科吸取有用的概念和方法。

5、为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关系研究“铺平了道路”。

八、格劳休斯-多伊奇范式的缺陷

1、他否定了国际关系无政府状态的存在,但又没能提出明确的观点取而代之。

2、重复太多,造成许多雷同。从方法论特点的3、4、5、来看,其实都是在说把自然科学理论运用到国际政治中这一观点。

3、虽然在分析过程中注重数据和实证,但仍是主要研究民族国家的行为,与传统行为主义一样忽视了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该范式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的缘故。

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及缺陷

1、贡献:(1)实现了“方法论的革新”;

      (2)使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出现了“质”的飞跃。

2、缺陷:(1)没有战胜或“取代”现实主义,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行为主义只有方法没有理论)

       (2)所主张的研究方法本身,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3)缺乏容忍、豁达的态度。

 

国际关系理论---7:第二次大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三

 

(传统主义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夫曼)2008年06月04日

一、斯坦利•霍夫曼(1928-

•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当代国际关系理论》(1960)、《生活在核时代》(1983)、《跨越国界的责任》等。(这些是他阶段性的、有代表性的著作。)

•还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国报刊上获选集里发表了大量的国际政治论文和书评。

二、成名之作——《当代国际关系理论》

    这是一部较早系统介绍和评述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文选,入选内容均为精品佳作,尤其是霍夫曼对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理论和流派所作的精辟总结,使这本书成为传统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霍夫曼还有一些书是来阐述世界秩序的,如1978年的《支配的地位》,从传统的历史观分析了世界秩序。

三、斯坦利•霍夫曼传统主义的主要观点

1、认为“世界政治中充斥着经常的纷争和冲突”,由于缺乏制止这种冲突的国际权威机构,诉诸武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这同大的现实主义理论相谋和,因为他们都认为冲突是在无政府状态下产生的。

2、国际关系应“面对这一充斥着纷争和冲突的现实”,寻求克服世界无政府状态的有效途径,而迄今为止能找到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世界秩序理论”。该理论反对诉诸武力,主张扩大经济合作,发展多边关系,目标是建立温和性国际体系,手段是加强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这是霍夫曼的一个主要理论,是形成霍夫曼的一套理论体系的创新。

3、主张用“历史”和“现实”的方法分析均势,认为从过去的五强均势(英、法、俄、普、奥)到今天的五角均势(美、苏、中、日、西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五强是现在的主要矛盾,今天的五角均势是指40年代之后60年代之前。霍夫曼从今天的中美、日本与西欧的关系提出经济合作。过去的五强均势主要集中在欧洲,是一战以前的格局,所运用的是欧洲均势法则,并以英国为主导。这是一种简单的均势格局,即各国互相遏制,防止某一方变强。今天的五角均势是复合型的均势,比较复杂。首先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出一种相互依存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并不稳定,带有核威慑与核对峙的特点,因此是潜伏有危机的。

4、强调伦理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超越国界的责任》就是关于伦理问题的专著,他认为伦理道义应以“安全生存”和“相互依存”为原则,以符合“国家利益”为目标,国际关系中伦理问题与维护人权、世界秩序密切相关,极为重要。这也是霍斯曼的一个创新。霍斯曼虽然为现实主义学派,但他希望研究伦理道德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他的理论其实是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

四、霍夫曼上述基本观点的核心问题:均势、秩序、伦理。

(霍夫曼的“当代”是指我们的“现代”)

1、均势 当代均势的特点:“复合的均势”,是一种“战略-外交行为的模式”,呈现五角枝形吊灯的形态。(1)由美、苏、中、日、西欧组成五角均势;(2)均势不仅在全球范围展开,而且表现为核竞赛和核对峙,也称为“核恐怖均势”。在分析五角均势的基础上,霍夫曼提出了多级均势。形成多级均势的条件有:

    (1)必须同时存在5-6个行为者;

    (2)必须存在一个中心平衡的机制;

    (3)必须存在国际等级制。

2、世界秩序霍夫曼著有一本书《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在这本书中霍夫曼谈论了世界秩序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定义要素。三个不可分割的定义要素:

(1)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关系处于和睦状态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2)世界秩序所要表达的内容: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友好共处的重要条件和有规章的程序,他能提供制止暴力、防止动乱的有效手段;

 (3)世界秩序是指合理解决争端和冲突,开展国际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有序状态。

  霍夫曼在提出这三个要素之后,强调世界秩序不同于现在的联合国体制,世界秩序只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的理想化模式,它也不同于世界政府,它是最终通向世界政府的一种过渡状态。霍夫曼认为世界秩序既不是要维持现状也不是世界革命,它是世界政治深刻、渐进、有变革的过程,它高于联合国体制,但又稍低于世界政府。

3、伦理•国际关系伦理学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对充斥着邪恶和争斗的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实现人类完善和社会的正义。

•国际关系伦理学是“用道德伦理的手段”克服无政府状态、反对强权政治的一种政治艺术。(这是霍夫曼对国际关系伦理学下的一个定义)

•他的基本内容:

(1)在国与国关系上,对武力实行道义的限制和制止。

(2)在对外政策目标上,突出维护人权的原则。

(3)在国际社会里建立平等公正的世界秩序,以伦理道义的力量结束世界上的“行为无节制”、“局势不稳定” 的状态。

☆关于第二次大论战的几点评论

•第一,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间的第二次论战历史不长,但影响不小,它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场论争只持续了10年,但人们却通过这一论战开始考虑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的缺陷。

•第二,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之争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论战的继续。第二次论战与第一次论战比较,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不像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那样存在较大的分歧。第二次论战不仅是方法论上的论战,而且还在新的方法论上提出了博弈论。

•第三,科学行为主义的主要贡献是为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方法论的革命”。(如:跨学科研究、数据、计康龋?/p>

•第四,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首先,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量的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  

其次,在具体方法上,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着重于行为经验的实证研究;传统主义学派则强调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相互内在联系的研究,称之为“事例分析”,着重于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法律、哲学、历史、伦理学仍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

传统主义学派对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科学行为主义过于局限实证范围,没能更好的把握事物本质;

2、科学行为主义将理论研究降格为臆造的“模式”,致使所提出的“分析理论”无法最终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理论;

3、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地强调计量化,往往忽视国际关系不同现象之间的本质。

传统主义认为科学行为主义对国际关系的研究过于理性化,国际关系研究本身是社会研究范畴。

•第五,第二次大论战中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英美研究方法的比较:

1、英国强调传统分析,美国强调比较分析;

2、英国强调规范方法,美国强调实证方法;

3、英国注重历史分析,美国注重科学分析;

4、英国注重国际关系中的独特性和行为的个人特点,美国注重国际关系中的普遍性和行为的一般规律;

5、英国认为“本能”、“直感”和“想象”大于“前提”、“推断”和“理论”,美国反之;

6、英国侧重国际关系中的行为程序,美国并不侧重;

7、英国重视个人、伟人和精英集团的作用,美国不如英国重视;

8、英国不重视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极为重视;

(英国本着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9、英国的政府决策机构与学术机构之间的关系不密切,美国的政府决策机构与研究机构与思想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10、英国学术界视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为艺术,美国学术界视之为科学。(英国更具有主观性)

•第六,同第一次大论战(现实主义学派取代理想主义学派并占据支配地位)不同,第二次大论战的任何一方(传统主义学派或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结果都没能取代对方,而是获得了双赢。

 

国际关系理论---8:博弈论

 

一、前言

    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极为推崇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包含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是游戏规则和策略选择的统一。

    博弈论萌芽于18世纪初,但其真正的发展还在20世纪。20世纪20年代,法国数学家布莱尔用最佳策略法研究弈棋和其它具体的决策问题,并从数学角度作了尝试性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弈论的思想方法、研究手段被运用到军事领域和战时的其他活动中,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1944年约翰•纽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纽曼和摩根斯坦认为,博弈论是关于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处于利益冲突的双方在竞争性活动中制定最优化的胜利策略的理论,博弈方法即根据游戏规则选择处理竞争、冲突或危机的最佳方案。

    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图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向行为者表明:在所有理性参与者都想获胜或是受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根据博弈论计算方法找到一种最有力的途径。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在运筹学的博弈概念基础上综合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和策略学等原理,逐步形成国际关系学的博弈论。其主要代表著作有:托马斯•谢林的《博弈:冲突策略》、约翰•哈森尼的《博弈论与国际冲突分析》。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明和丰富了博弈论的内容。他们强调指出:博弈论既是研究国际冲突的策略理论,又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实际手段,其目的是为行为者在面临危机和冲突时设计各种合理选择和理性行为。

二、博弈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定义: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它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用于严格的处理在战略博弈中参与者最理想的行为和决定拮据的均衡,或是使具有理性的竞赛者找到他们应采用的最佳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博弈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某个参与者的行动,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如何行动。不同参与者有时利益一致,有时又彼此对立。

(二)博弈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争各方在安排其优先选择,估算的是和估计对方选择时都是符合理性的;

2、每个竞争者的战略和决策都取决于另一个(或其余多个)竞争者的战略与决策。博弈的定理使人和理性策略均以最小最大值为基础。即:每个竞争者都力求使其能确保的最小收益达到最大限度,或使其必须遭受的最大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三)博弈论的几种类型:

    1、双方零和,即一方所得为另一方之所失,双方互相抵消。(正负相抵消原理,为最简单、无意义的,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零和。)

2、双方非零和,即一方所得并非另一方之所失,双方都可能赢或输。(更多运用在我们做选择时的考虑,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在“谁是懦夫”中用到。)

3、“多方零和”,游戏中有若干个竞争者,在游戏中的是相抵。(即相互遏制原理→一个暂时的博弈状态)

4、“多方非零和”,即若干个竞争者之间得失不相同,得与失之和不等于零。(层次越来越复杂,最有意义的,好理解,在国际关系中经常碰到。)

(四)博弈论将国际政治的竞争分为三类:

1、利益一致的竞争(较难理解。利益和收益是不同的,利益是前提,收益是目的。利益一致即目标一致,很显然在国际竞争中收益是不对称的,这与国家的实力相关联→实力强,收益大)

2、利益对立的竞争

3、混合利益的竞争(主要在国际合作中,参与方掺杂了许多国际组织,不光是国家→不纯粹是政治或经济利益→导致利益的复杂性)

多数情况下,博弈论所涉及的是混合利益的竞争,既竞争者的利益某些方面一致,在其他方面有不一致。竞争者之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不合作。

(五)博弈包括的几个要素:(展开博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弈者,每场博弈都有两个以上弈者组成;

2、受益,由于行为者的价值体系不同,收益也不同;

3、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使博弈正常进行;

(若要展开一场游戏,必须要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否则失去了意义,游戏就不存在了。只有在游戏确定了一个规则之后,博弈才能展开。)

4、信息条件,它决定每一行为者对博弈环境以及其他行为者的选择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

5、每一行为者拥来达到目的的战略;(中心环节)

6、进行博弈的整体环境,不论行为者是否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7、动态的相互作用,在这个国层中,一方的选择可能促使对方改变选择。(如:美伊战争→若伊拉克承认有核武器,战争可能会讨价还价,甚至避免战争爆发→单方面坚持,美国有了借口→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双方都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

    环境、条件、动态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信息是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决定博弈结构的重要因素。但博弈者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一般很难确切知道对方的实力、意图和战略战术,在这种条件下,博弈者可以根据博弈论的原理找到一个最佳的策略或策略组合,有的也可以在动态或多次重复的博弈过程中使决策合理化。

一国具体政策不可能分毫不差地同既定目标保持一致,但从长期来看,一国的政策目标是相当稳定的,其变化一般非常缓慢。此外,很多外交决策是在仔细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作出的,这正符合“合理行为”的分析模式。

(六)博弈的基本形式

1、零和博弈:两方零和博弈、多方零和博弈

2、变数博弈:两方变数博弈、多方变数博弈

三、博弈模式

•谁是懦夫(胆小鬼)博弈

•囚犯困境

•猎鹿博弈

 

国际关系理论----9:文明冲突论 & 普世主义 & 颜色革命

 

一、文明冲突论的出现

开始:不成熟

1993年夏,美国哈佛大学塞缪尔•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1996年底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二、何谓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是指现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激烈的矛盾都是由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一个断层线,这个断层线被称为文明与文明的冲突。

三、文明冲突的八大文明

1、西方文明或者说是基督教文明(核心,美国)

2、儒教文明主要是中国文明

3、日本文明

4、伊斯兰文明

5、印度教文明

6、斯拉夫即东正教文明(俄罗斯)

7、拉丁美洲文明

8、有可能的非洲文明

四、文明冲突论的核心

文明冲突的实质:

1、全球规模的冲突。是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冲突。主要表现在文明的断层线之间,即发生在文明与文明之间,是导致全球冲突的因素。

2、核心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在地区或微观层次上,是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层线冲突。在断层线上的冲突通常发生在信仰不同宗教、继承了历史上的冲突遗产群体之间,具有相对持久、深刻、暴力水平高、意识形态混乱的特点,往往难以协商解决。断层线冲突是无休止的。

五、理论缺陷

1、文明冲突论消解了国际政治利益对抗的真实意义,难以完满地解释当今国际政治现实。

2、文明冲突论忽视了文化或文明的适应性,看不到一种文化或文明在与异质文化或文明发生交汇和碰撞时既可能是冲突的,又可能在冲突中相互适应。(全球化→全世界文明大融合→排斥和适应同时存在,即“在不同文明之间,同化不断增强”)

3、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是发生在断层线之间的,由于断层线之间的矛盾才导致的;但现实中,文明冲突很多并不是发生在文明之间,而是发生在文明内部。(如:伊斯兰世界→阿以矛盾、巴以冲突)

六、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内容

1、“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提出八种文明

2、“变动中的文明力量对比”→塑造关于断层线的概念

3、“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化相似的国家和人民正在聚合,而文化相异的国家和人民将日益分离。

4、“文明的冲突”

5、“文明的未来”

亨廷顿认为,西方的生存有赖于对文明的正确心态,即将文明视为是独特的而非普适的,并在实践中团结一致对付来自非西方社会的挑战。在未来,文明及其核心国家间均势的变换,有可能导致由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家卷入的全球战争。为了防止战争,核心国要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文明核心国还应相互协商停止彼此间的争斗。

在全书结尾,亨廷顿明确指出:“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的最可靠保证。”

七、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一)西方的“普世主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亨廷顿先确立了一个观点:在现实世界里,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是紧密地,反而常常呈现出来的是对抗性。在此观点上,亨廷顿竟进一步推导出:某些文明比其他文明更具产生冲突的倾向。在此基础之上,他把文明(文明的国家)分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在微观层面上,亨廷顿认为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它相邻的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国家之间。

在宏观层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社会为一方。亨廷顿认为亚洲是一个多文明的大杂烩,事多,因而亚洲一定会同西方社会发生冲突。而在东亚就包含了6种文明:日本文明、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佛教文明、穆斯林文明和西方文明(即基督教文明。这是亨廷顿把美国放在亚洲来研究,以便美国能够更好的融入、干涉亚洲事务。)

要注意区分中华文明与佛教文明是两种文明形式。中华文明一般指儒教文明,核心国家是中国。而南亚地区是印度教文明。

亨廷顿认为,穆斯林国家和亚洲最容易与西方发生冲突。未来文明冲突有可能发生在西方、中国、穆斯林国家之间。

亨廷顿认为,西方是压倒一切的,相对于对其他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有时为压倒一切的影响。这含有“普世主义”的特征: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所有其它文明的力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文明世界最为普遍的特征。这个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说,当其他文明的力量相对增强,西方文化的感召力消退时,非西方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就会增强;反之,同样西方文明处于上升阶段,感召力增强时,西方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就会增强。

例如,苏联解体→亨廷顿认为这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大崩溃→西方的民主、自由主义等思想取得了一个大胜利,是普遍适应的,他认为继苏联之后中国是第二个。

这说明,西方文化处于上升阶段时,就会加剧西方与非西方的不协调,特别是美国。以美国为例。美国有一种使命感,认为其他国家应认同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法制、价值观等,并提出要把这些文化观念将融入到体制中;而非西方国家对此则抱有一种怀疑、反对态度。这些观念在西方为“普世主义”,在非西方为“帝国主义”。

我们站在“普世主义”的角度来看→如何推行?→形式:运用世界共同体→打着世界共同体的旗号→一方面要求在共同体中有发言权,另一方面还要把经济并不太发展的国家也纳入这一体系中来。

从非西方国家的立场来讲:非西方国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指出西方的原则与它的行为之间的差距,即“双重标准”。“双重标准”其实要看是由哪一个西方国家来坚持的。以美国为例:一方面推行普世主义,需要民主,但阿拉伯人执政又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核扩散问题(仍集中在阿拉伯地区)。伊斯兰国家与中国是很难接受西方文化感召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伟大的。这两种文明成为非西方文明的代表,最有可能同西方文明发生冲突。

但伊斯兰国家与中国还有不同之处。伊斯兰文明缺乏一个核心国家,但并没有因此而无法同西方国家对抗。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产生“原教旨主义运动”之后,这些国家政权开始从亲西方人的手中落到反西方人的手中。由于这些“原教旨主义”者的存在,亨廷顿认为这就导致了冲突在所难免。

中国(中华文明)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西方文明,且为一种文化传统,难与西方文化融合。且现在中美存在合作的可能,同时也具备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亨廷顿认为这存在一个历史契机。放小来看,“普世主义”实为推行民主的问题。 现在,在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所集中表现的矛盾(立足于西方文明来说):

1、西方通过不扩散和反对核武器、生化武器及其运载手段扩散政策,保持西方的军事优势。

2、施加压力,要其他社会向西方一样尊重人权,并且实行民主制度,以此来推广西方的政治价值和体制。

3、限制非西方国家移民或者难民的入境人数,来保护西方的文化、社会和种族的完整。

西方国家在保护自身利益上、在这三个领域,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极有可能发生碰撞。

(二)颜色革命

1、革命:不一定是坏事。要看站在谁的立场:如果站在当前执政派的立场来看,这当然是一个对他的政权的一个严重的打击。但是如果从全球政治格局来说,或者说从世界政治的发展来讲,它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有这种革命,说明人民有这方面的体会,他们需要民主,说明民主化进程在加快。

2、颜色革命有人把它称为“第二次美国化浪潮”。(“第一次美国化浪潮”主要是指在前苏联地区,发生在苏联剧变的时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一个时期。)它从2003年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从2005年3月份到5月份是对中亚“颜色革命”舆论最多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段过程里,被称为“第二次美国化浪潮”,也是在前苏联地区。这一次美国化浪潮主要是随着小布什在2005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的一个“在全世界输出民主”的这么一个观点而爆发的革命。他的原话是 “要在全球传播民主,结束世界上的暴政”。并且美国从来不回避它是支持在中亚发生的这些革命的,而且它还公开承认支持这些反对派。格鲁吉亚、乌克兰发生“玫瑰革命”、“橙色革命”后,美国国务院公开承认自己在这些“政权更迭”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3、两次美国化浪潮的相似点:都是发生在原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反对派都获得了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的支持,都是利用了选举的时机来实现政权的更迭。从这些“颜色革命”我们可以看到,在时间上可以发现,全部是出现在总统选举或议会选举,这不是莫名其妙的突然就上街游行了,都是有一个时机的,这个时机就是在前苏联,比如说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等这些地方发生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的时候发生了“颜色革命”。

4、“第二次美国化浪潮”的新特点

相比较“第一次美国化浪潮”,这次“颜色革命”是来势非常凶猛的,也是非常迅速的,有很多是始料未及的,这说明美国是通过长时期酝酿的,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运用一些新的手段。比如说以下一些方面:

(1)注意在这些国家拉拢和培植上层“精英”,加大了在这些国家民众当中开展基础性工作的力度。即根植于人民,注意培养不同层次的代言人。比如说让大使、公使平时参加一些宴会,可以接触到一些反动政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时机成熟的时后扶植他们来参加竞选。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则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来煽动民主运动。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十几年里,东欧、中亚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增加了4、5倍,其中在美国的帮助之下建立的在中亚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已经超过了1万个。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前南斯拉夫、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地方的政权更迭中都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2)以司法制度为突破口,通过“帮助”有关国家改革或重建其司法制度,达到其动摇政体、推翻现政权的目的。(原因:美国一直就认为,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整体里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变了,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马上就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与这些中亚的国家加强司法交流,通过案例研究等等这些方式,来改革这些国家的司法制度。那么,如何来改革呢?主要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上王权的否定这些国家原有的司法制度,从而使这些国家的人民丧失对自己国家的司法制度的信心。

(3)以经济援助和加入北约做为诱饵,迫使有关国家允许成立反对派和民间反对现政权的非政府组织,从而使美国支持的反对派能够合法的开展活动。(这在中国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也是中亚“颜色革命”的一个基础。)我们都清楚,加入北约、欧盟有一个条件,就是民主化的程度。这就给了美国一个借口,如果要加入北约,必须要有一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就是民主化的时间表。美国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在现有政权的周围建立各种反对派组织。那么,一旦这些反对派组织存在,就对现政权形成一种对峙的局面,并且步步为赢,最后导致民众上街游行,开展街头政治。

(4)在传播“民主”价值观的同时,加强具体方式、方法的培训,由此策划出来的“民主”和“革命”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虽然中亚的这些反对活动被称为“颜色革命”,革命一般都是要溅血的,但是这一系列的中亚“亚色革命”的一个定性就是非暴力的。

(5)加大传播民主的力度,通过各种“交流”项目,培养亲美骨干分子。交流项目一般分长期的和短期的,这里主要是指短期的交流项目,即邀请这些国家的一些反动派人士访美,在美国建立档案,以便随时保持联系。其优点是通过非官方的色彩,可以达到掩人耳目的效果。近年来,针对有关国家,美国每年都组织数以万计的短期访问交流项目。

(6)各种基督教宗教团体深入有关国家,加紧进行宗教渗透,进一步为操纵“颜色革命”建立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基础。可以说,每一次“颜色革命”背后都有美国宗教团体的影子。这种战略与美国国内的形势遥相呼应。近年来特别是“9•11”之后,美国出现了新的宗教狂潮。布什实际上是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处处强调宗教价值,强调自己是在执行上帝赋予的使命。美国当前的对外政策就是由基督教右翼和保守主义理论主导的。布什的就职演说和国情咨文中一再强调,要在全世界推广美式民主和自由。在伊拉克战争前他鼓吹“自由”、“解放”,矛头指向“邪恶轴心”,现在提出“反对专制、暴政”,赖斯点了6个国家为“暴政前哨”,前后一脉相承,均显示出了浓厚的宗教使命感和意识形态色彩。

(7)利用技术援助或技术指导,开展政治性活动,影响有关国家的价值观。即利用一些非官方组织在民间通过一些科教文卫的活动建立群众性基础。

(8)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国家情报,撰写研究报告。近年来,美国大批的官方和非官方组织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政策、环境保护、人权状况、公众思想状况、文化思想的变化等各个领域进行调查。官方主要是通过正式访问,得到公开资源;而非官方则是通过讲学、旅游与那些国家的民众接触,主要是同各个专业领域人士(亲美势力)相接触,通常是由大学、学术研究机构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操作,最后形成各式各样的研究报告,就成为美国策划“颜色革命”的信息来源和依据。

(9)从国内外发动全方位的媒体攻势,抹黑现政权,形成“颜色革命”势在必得的舆论范围。传媒是美国长期以来输出自己民主和自由这种观念的一个最重要的武器或者手段。在互联网普及程度还不够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广播,像“美国之声”等等这些频道都是美国输出民主的一个主要渠道(电视就应用的很少)。像在苏联解体之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这些青年,他们对国    家在原苏联时期所处的状况不太了解,在国家从在世界上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走到一个衰落的或者说是影响力没有以前强大的一个时期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对这个国家开始产生一种疑惑,就是国家应该如何发展。美国就是同时借助于这个平台,让大家开始产生一些疑虑,美国再产生一些刺激的效应,就使得马上可以煽动许多人参与到国家的这种革命的进程中间来。这就是在原苏联解体后出现的一种状况,是美国的传媒开始在相关国家进行渗透,在“颜色革命”的这段时期,主要是运用在革命前和革命后。在革命前,首先是抨击现政权,比如说从人权、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抨击现政权;在美国已经做好要改变现政权的时候,就开始大肆的宣扬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并且对该国民众进行反政府的煽动;在革命形势出现之后(革命中),要开时扶植新政权,就对美国所支持的反对派的领袖大加赞赏,给反对派以广泛的舆论支持;在革命成功之后,美媒体就迅速把消息传遍世界,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就是说在革命成功之后或者说在美国将消息散布到整个世界之后,这个是无可挽回的。这也就预示着反对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比如说乌克兰走上社会革命,美国就是一步一步按照自己这种做法,直至最后反对派取得胜利。

(10)对颜色革命的成功者,立即全方位予以支持,并且把他完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的革命树立了一个榜样。比如说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上台之后,美国所对他的鼓励,第一点就是欢迎尤先科到美国进行访问;第二点是在尤先科宣布乌克兰从伊拉克撤军之后,本来美国是要对尤先科撤军的这种态度肯定是有一些惩罚性的措施的,但是由于在“颜色革命”中尤先科出色的表现,所以可以说美国是放过了乌克兰一马。这是以乌克兰作为一个样板,在中亚进一步的推行“颜色革命”。

美国就是通过以上10个方面的手法,在实际运作中要么是采取综合配套的作法,要么是重点突破,并且使其相辅相成。在乌克兰取得革命成功之后,中亚的“颜色革命”就开始迅速的铺开。所以说这个样板树立得非常的好。

 

国际关系理论----10: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一、新现实主义

(一)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1、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之间的论战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接近尾声。在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苏联核威慑的丧失、越南战争的后遗症以及阿富汗事件和伊朗人质事件的余震,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以“重整国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显然已经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科学行为主义的一些概念过于抽象,多种方法玄而又玄,也解决不了现实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战后全球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权力分散,政治多极和霸权丧落得形势下,着手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科学的修整和补救”,这一经过“科学的修整和补救”的现实主义就称之为新现实主义。

2、由于新现实主义主张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的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合为一,学术界有时也将新现实主义称为后行为主义或后传统主义或“科学行为主义”。

3、新现实主义的“新”主要表现在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和见解。新现实主义思潮是国际关系学前次论战的延伸和演变,反映了西方学者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的新的理论认识和提出的应变对策。

(二)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

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已更多地注意。

(三)这一新的理论思潮始于1979年肯尼思•沃尔兹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该书提出的国际关系的新结构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肯尼思•沃尔兹(1924—):

1、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

2、70年代以前的著作都是传统现实主义著作,代表为《人、国家与战争》(1959);70年代以后开始新现实主义的研究,代表为《国际政治理论》(1979)。

3他经历了现实主义在战后从传统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演变,他的理论也是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即自己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批判,被称为“特别的人”。

(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差不多新现实主义学派每年都有基本重要的专著出版。在这一阶段,国际关系理论又趋于活跃,各种新理论纷纷出现,如相互依存论、复合相互依存论、世界体系论、国际机制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这些理论不仅修整了而且发展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组关系上:

1、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关系。

这是新现实主义学派以权力为主把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结合起来所作的一种努力。其针对性是:从20世纪初开始,源于15—18世纪重商主义时代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逐渐被人们忽视,人们脱离经济而说政治,经济关系被人为的孤立于国际关系研究范围之外。而现实主义学派却助长了这一分割过程。在摩根索等人的著作里,经济关系只是作为及其次要的内容一带而过,权力斗争却被强调至极端的程度。为了修补摩根索现实主义这一弱点,新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些著名学者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强调只有将政治与经济关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首先应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这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斗争》,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2、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关系。

摩根索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和权力冲突,忽视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视权利为“高级政治”,合作为“低级政治”。针对这一偏向,新现实主义学派为“低级政治”正名,认为世界虽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但这一情况在改变,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不能被忽略的。今日之国际关系,不仅存在矛盾和冲突,而且还有沟通和合作,国际关系理论应是一种国际冲突和国际合作研究的结合。强调冲突与研究的结合,并以合作理论研究为侧重,已成为新现实主义学派的又一显著的特征。该学派提出的主要的国际合作理论有:查尔斯•金德伯格和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合作理论”(“霸权稳定理论”)。

3、国际关系中的东西南北关系。

新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原先国际关系学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以研究战争、和平、权力、均势等问题为主,仅仅触及到国际关系的东西方关系那一部分,有片面性,国际关系的另一部分,即南北关系,和东西关系相比就不甚了了,被忽视了。新现实主义学派力图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关系结合入手,搞出个囊括东西南北关系的理论,以能全面地反映当前全球的现实。

二、 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第三次论战的三个阶段

1、1979年至80年代中期,是形成期,主要是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

2、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发展期,主要是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争;

3、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是深入期,出现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批判理论“三足鼎立”的局面。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有决定意义的“抢救工作”。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轨迹来看,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代表了过去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两个主要理论流派。

霍夫曼曾经比较了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三点不同:

(1)现实主义着眼于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着眼于体系,认为世界包含着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2)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国家间的权利分配,主张结构分析。

(3)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淡化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忽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使用;新现实主义则主张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重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作用。

(二)第一个阶段,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比较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点和重要的内容。

关于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比较的最全面的叙述要算是肯尼斯•沃尔兹的论文《现实主义思想和新现实主义理论》。在论文中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区别:

1、新现实主义提出了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即将国际政治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结构体系,“这是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

2、在国际关系的因果关系上,现实主义强调世界又互动国家组成,“原因”是趋于一个方向,即从互动的国家由它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产生的“结果”。这在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而新现实主义强调,因果关系同手段与目的一的关系一样,是不同的,“原因”并不只在一个方向上发生,而是集中在两个方向上,即国际政治的单位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结构影响单位,只有同过区分结构层次和单位层次的因果要素才能充分地研究和了解互动国家。

3、关于对权力的解释。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根植于人性,权力是国家追求的目的,而新现实主义则强调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有用手段,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安全,而不是权力。沃尔兹认为:“这是对现实主义的重要修正”,打破了权力的神话。此外,传统现实主义还认为,权力首先意指军事实力,而新现实主义则认为权力应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4、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都认为,不同国家行动方式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不同。但是现实主义强调互动单位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强调结构互动单位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但却否认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征性的结构;而新现实主义认为“自治”是在结构层次上无政府状态的对应物。

5、从研究方法看,传统现实主义着重归纳综合方法,而新现实主义则偏重推断演绎方法。

(三)法恩伯格归纳的新现实主义的六方面特征

1、新现实主义在承认体系作用的同时,认为民族国家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组织单位;

2、新现实主义认为,各国政府对私人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和银行的控制越发困难;

3、新现实主义比现实主义更注重国际经济关系因素;

4、现实主义较多地注重欧洲事务,新现实主义更注重第三世界问题;

5、新现实主义反对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利益,主张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

6、新现实主义主张限制对外政策中思想意识的作用,认为对外政策应以理性和实用为准则,对外政策是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窗口,而不是反映意识形态的镜子。

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一)第二阶段

对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批评以及沃尔兹对这些批评的回复,构成了20世纪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调。基欧汉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则成为第三次论战发展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新现实主义和对新现实主义的批评观点作了最初的总结。

(二)双方争论的焦点:

1、以国家为中心和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的观点;新现实主义主张“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即认为,虽然国际社会存在不同的国际关系角色,但国家仍是最中心的角色;新自由主义则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世界政治经济多极趋势导致众多的角色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2、在看待国际系统的问题上;国际系统应主要包含结构和过程两部分,新现实主义所强调的是系统“结构层次”的分析,而新自由主义则注重“过程层次”的分析。

3、权力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仍视权力为目的或手段,仅是形式和重点有所改变,国家的一切行动仍是为了追求政治和经济权力,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利益以合理的方式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新自由主义则认为,权力不再是国家行为的唯一目标,武力不再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手段,指出全球相互依存、经济技术合作正逐渐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

(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对峙

约瑟夫•奈在《世界政治》上发表的文章:《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二个主义的区别:

(1)国际关系的角色问题上;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为中心,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的角色;而新自由主义在承认国家角色的重要性的同时,更重视其他角色(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2)在军事安全问题上;新现实主义认为,对国家来说,权力、安全和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新自由主义则认为,由于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威胁可能降至次要地位,军事实力的作用相对减弱,国际合作领域明显扩大。

(3)经济因素;双方都重视经济因素,但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以维持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为此目的甚至可以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新自由主义则视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为同样重要,不能忽视,更不能随意放弃或牺牲,并对新现实主义的“自助”主张提出质疑。

(4)研究方法或层次上,两者也不一致。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体系结构层次上的分析方法,重点在体系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上;而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体系过程层次上的分析方法,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

四、对第三次论战的几点评论

1、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是在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根基上生长出来的两种涉及国际关系的不同理论学派。它们都认为自己的理论最能体现和表述国际体系的本质,然而,这两种学派的理论只是各代表了一种国际政治的现实。现实主义强调冲突与战争,认为国家是追逐利益和权力的;而自由主义则强调合作与稳定,认为国家是自律、自控和理性的。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显现人、国家与国际社会中阴暗不理想的一面,而自由主义则表述了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中光明理想的一面。现实主义忽视了国际关系中和平因素,自由主义则忽视了战争因素,从而导致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对峙。

2、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观,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其基本观点可从人、国家和国家间关系三个层面反映出来。

第一,关于人。新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关于人性恶的基本观点,对人的本质持悲观态度,认为人的本性易被欲望驱使,是邪恶的,所以才会出现对权力的争夺。所以,人类的冲突甚至战争是自然的。

新自由主义抛弃传统自由主义人性善的观点,但又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认为人性是纯粹恶的,他们认为人性是不完美的,有缺点的,但也具有潜在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并在合理的环境下使自己变得有理性。所以,人可以通过理性手段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第二,关于国家。新现实主义关于人的概念与国家概念有直接联系。新现实主义者认为,人自身没有挽救自己的能力,只有在自身以外,在集体中及国家内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国家弥补了人的这一缺陷。人是冲动的,国家则是人格化的;在面临打击时,人是脆弱的,国家是强大的;国家比人更具有理性。因而,人与国家也是一种二元性的关系。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不完善的,由于不完善的特性和力量的差异,要求得生存,国家就必须很强盛。但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强盛,所以就需要一个强国来为初国际秩序。这正是霸权稳定论的观点。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对于国家的解释。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在人们共同的协定下建立起来的,主权的根本是人民,国家对外维持主权独立,对内保障个人权力,满足人民需要。另外,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人是国家这个整体内的部分,应是国家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人民为国家服务。新自由主义强调次国家行为体以及私人行为体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对自主性,主张国家应有开放和透明的特性,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独立的、自主的和平等的。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认为国家是不完善的,在国家层面上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理性的,而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非理性的。这体现在新自由主义用国际机制合作论来反驳新现实主义上。

新自由主义声称国家尽管不完美,但是有理性的,如果国家是非理性的,就无法在国际体系中建立起任何机制以制约违犯公益的行为。那么,建立国际机制就是不必要的了。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机制是建立在国家理性基础上的,在利益冲突的时候来选择战争是有可能的,而且这是发生在不完善的国家之间。理性的国家之间并不是没有冲突,新自由主义认为,合作是有发生的潜在可能,在理性的国家之间,由利益冲突才有合作。合作是对冲突的反映,而国际机制既是对冲突的反映又是对冲突的限制,总的来讲,国家的理性本质就是国际机制和合作的基础。

第三,关于国家间关系。对于国家间的关系,主要是围绕冲突与合作或和平还是战争问题,新现实主义基本上是持悲观的态度,新自由主义则是乐观的。从大的范围来说,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的,采取的是“自助”的形式,靠国际体系结构控制着所有行为体,依靠国家自身来约束自己。新现实主义认为在这种体系中独立的主权民族国家的共处是可能的,但不是永久的和平共处(原因:同样是利益的争夺),并认为战争是可能的并且是正常的现象。如何来获取安全?手段之一就是运用权力。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那是因为战争的威慑力在起作用(短暂的和平共处),在“自助”的体系里,要安全,就必须获得权力。当所有的国家处于相对的安全状态时,国际体系中的稳定局面才有可能形成。(原理:以强制强)新现实主义仍然强调国家是主要行为体,国家的权力很重要,国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和确保自我安全。新自由主义同传统自由主义一样,认为国家是人们共同协定的产物,国家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新自由主义不否认现实主义所强调的国家是国际体系中主要行为体,但强调除国家外,国际组织、跨国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同样对国际体系起着作用,并且国家作为唯一主要行为体的作用在逐渐下降。新自由主义认为和平与全球合作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维持下是可能的。新自由主义不否认国际冲突的存在,但认为,国际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国际规则都可以避免冲突,加强合作。并且认为,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新现实主义与影响颇大的相互依存论和国际制度主义有何关系呢?(参考书: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的《权利和相互依存》)应该说,两者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明显区别。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占支配地位的国际角色,世界政治与经济多极化导致众多角色活跃在国际舞台;武力不再是有效的政策手段,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实主义关于权力的概念;改变了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事务的固定的排列顺序: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安全问题仍然是占首位,经济、科技、社会、福利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居后。新自由主义认为,由于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科技、社会、福利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角色;国家对外活动以追求权力和财富为目标,强调国际政治与经济相结合;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利益,以合理的方式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活动。

4、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存在的几点分歧:

(1)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促进或阻碍国际合作的条件和因素。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如何解释国内政治的问题。我们不能随意假定新自由主义承认国内政治的重要性而新现实主义忽视它。对国内政治的考虑与理解国家如何定义他们的关系有关,特别是为什么国家选择某些战略而放弃另一些。

(3)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对军事力量的作用存在着传统分歧,那么这种分歧是否存在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呢?回答是不确定的。这一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运用的手段不够广泛。

另:关于奈的“相互依存理论”

“相互依存理论”即是以国家间和超国家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同样是抨击现实主义理论的“国家是唯一行为者”的主张。

“复合相互依存理论”是在“相互依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三个特征:

(1)存在着多渠道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是国际社会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大大加强;

(2)越来越多的问题进入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国内和国际问题的区别日益变小;

(3)军事力量的多元作用日益明显。

参考书目

1、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杨曼苏主编:《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导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