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夺宝奖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06:11
',1)">',2)">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③尔:如此、这样。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⑥见:jian⑦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⑧日夕:傍晚。⑨相与:相伴。⑩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辩,辨识。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心中的深奥!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五柳先生: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家贫不能常得酒,短褐穿结箪瓢空。环堵萧然乐著文,志怀得失以此终。
志趣: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这首《饮酒》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清照的《醉花阴》等名篇都有此诗的影子。
建一座宁静的草屋于人间仙境,尘世种种喧嚣尽在身边,耳朵却早已游离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之外。这是心境所致啊,心与嘈杂保持了距离,所居之处自然偏僻而显幽静。黄昏之际,缓缓踱到东篱之下,随手采撷一束散发幽香的黄菊,不经意的抬头,南山自然而然地在眼前呈现。山中的景致是如此之美,哪有清晨与黄昏的区别。抬头仰望天边,结伴的飞鸟成行飞过山头,飞向远方。
隐士陶渊明为我们刻画了如此一个远离世俗的人间仙境,将自己孤傲而宝贵的情感贮藏于这般宁静的山水花鸟的景致之中,读来令人幽思不断、情意绵绵,也难怪作者自己都“欲辩已忘言”了。
作者历经了半生的人海沉浮,历经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后,终于达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精神境界。究其原因,原来是心远地自偏,在割除了所有的与世俗与官场的联系后,独居自然的一隅享受山水带来的其乐融融,这是多年煎熬后解除尘世束缚的高度自由的体现,更是作者隐逸情致的完美书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是清新而淡雅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长于自然的怀抱,游离于世俗的喧嚣。同时菊又是历代文人笔下高洁品质的象征与自比,陶渊明也不例外,他以寄情山水的深意与情思借菊抒发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远志向。他看到了飞鸟于山间徘徊,他更看到了自己,宛如在《归园田居》中所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于是,他有将自己比作那不刻意观望而自然呈现的幽幽南山。陶渊明在与自然的拥抱中找到了真我,达到了物我不分之境。那是他煎熬了几十年所期盼的,这一天他真正拥有了,也就真正隐遁了,那兴奋之情又哪里是言语所能表达。“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正是这点睛一笔,将无限深情融于诗中美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陶渊明借《饮酒》感怀,情融于景,景中见情,情景并茂,余韵缭绕,将满腔情思化于不动声色的意境酿造中。为我们在尘世喧嚣中寻到了一份灵魂的安静。可谓情与境的完美结合,正因为这样,陶渊明为我们谱写了古今传诵、流芳百世的饮酒之歌,人生之曲。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此诗的语言平淡朴素,但又不失韵味。以毫不夸张的手法,用家常话写出沁人心脾的境界,显得自然而又耐人寻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把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以景为诗源,以情为诗缘,以理为诗尾。前四句的“心”与“地”正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只要你“心远”,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受世俗喧嚣的干扰。你,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人景融为一体。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构成一幅美好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物我相融,意味无穷。
全诗清新自然,无任何矫情,写出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没有他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阔天空的诗作。欲人都有欲。人欲无忌,而人欲有异;人欲无边,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种年纪就有哪种欲望。无欲望便无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验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祸,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过。欲壑难填,莫坠其渊!
起首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平淡,何等自然,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在与你谈话,然而,那内涵、那滋味却又是相当丰富的。首先,它蕴涵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深深的喜爱。
“结庐在人境”,而又能不受车马之喧的侵扰,这里满含着诗人对人境之喧闹、官场仕途的厌恶和对安静田园之赞美;其次,诗人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一矛盾状况所作的解答,是"心远地自偏",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这与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境界已很相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上句“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坐实。它不是抽象地论证,而是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诗意深醇,却又元气浑成,融和冲淡,又能天然入妙,遂成千古绝唱!苏东坡对此曾有一段精彩评论:“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语句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竹庄诗话》)。在宋代,陶诗此句,诸版本皆作“望南山”,“望”与“见”虽字义相同,却有“有意”与“无意”的细微区别,大概自苏东坡有了这段精彩的分析之后,“望”字遂罢。此二句,除“采”“见”两个动词,悠然天成,趣闲累远,其余动词,“菊”“东篱”“南山”等,亦无不佳。以至于这些物象以后成为田园、归隐与情趣高雅,不同凡响的象征物,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构成。它们初看上去,如此随意散缓,但如细品,则滋味无穷。这种感觉亦如东坡所评:“(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而要想品出个中滋味,则又“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景物虽在目前"而"此味不可及也”。(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
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那里一定有着清清的泉水,奏着庄严的天籁,那菊花一定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使诗人陶然欲醉,意与境会妙不可言。悠然之间,诗人举首展望,远远的庐山映入了眼帘,这时,诗人才发现,天色已是傍晚,一层淡淡的暮霭笼罩着远处的山景,使它更具绰约朦胧之美,在这绝美的日夕山色之中,飞鸟们结伴而归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好,它恰如其分地透露处了诗人对“山色日夕”的感觉和体会,发人联想到那傍晚的山色;“飞鸟”二字,既是眼前之实景,为这平淡的画面增添了一点动感,同时,它又使人感到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使人感到它既是客体之物象,有时诗人主观之自我。它是“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那只倦于车马之喧而皈依山林的飞鸟吧!
结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实化虚,以虚涵实,妙极!就其思想来说,当源于庄子:“辩者也,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庄子.齐物论》);“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诗人由“欲辩”"而达“忘言”,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吧!就艺术而言,它涵盖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各中滋味,就留给读者自己品味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谈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美
意境,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有三个重要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其中,“韵味无穷”,即意境的审美特征。所谓“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俗、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蕴涵着一种咀嚼不尽,齿舌之间留香缕缕,又无法名状的别韵,正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启发读者不得不沉入其间细细品味,如沙里淘金般提取其中的精华,并升华为一种永恒,缭绕心头,产生无穷无尽的美……,如《迢迢牵牛星》中的末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组叠词用得恰到好处。“盈盈”既可指银河星辉璀璨,又可指织女眼眸流转;“脉脉”既可指银河如流水般轻盈,又可指牛郎和织女眉目传情,默默不语。在这种情景之下,我们便从中体味到了无言的美,寂静无声,离愁别绪的刻骨相思之意境,想象丰富,浪漫哀愁,意外有深意,营造了美好的意境,达到了审美的高度。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第二个特征。“虚境”,是指根据作品基调由读者主观发挥极致想象空间而形成的。宋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虚是实的延伸和扩大,往往是作者寄托真情实感的地方,其美感不言而喻。展开审美想象空间,开阔思维,营造美好而独特的意境。这种审美情趣往往是因人而异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美是巅峰之美。一个“偶然”,一个“见”字蕴含多少闲情雅致于内,作者“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的遁世之志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浮华与这种淡泊相比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耳!……
美,从诗之意境而来。
陶诗中“心远”就代表了这样一种距离。他心地清净,情趣怡然,宁静致远。他与权势的争斗不再往来,与一切功名利禄绝缘。他杜绝了凡人琐事,世间的荣辱得失早已抛之九霄云外。他的心早已忘却了一切功利,恬静、淡泊,悠悠然,轻松得象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只有在这时,陶渊明这个人才成为了真正的审美主体。而客观的菊花,篱笆,南山,清新的山气,落日的夕阳,比翼结伴的飞鸟,在他眼里的一切景色才会像一幅画那样美丽,那样的使人心情愉快,真是“此中有真意”呀。这“真意”是什么呢?这“真意”就是美感。它是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反射,进而使审美主体在情感、知觉、心灵上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而获得的美感。它是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谐统一的结果。
但是有人要问,这美或美感到底是什么?陶诗说,“欲辨已忘言”啊。也就是说这种感觉是不好用语言表达的,或者是说不出来的。这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即美感是因客体事物的存在,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反映,然后反射到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精神获得的一种愉悦。它不能通过一种理性的表达或一个恰当的比喻加以说明美是什么,不是什么。美感不是一种理性的思维,逻辑的结论,而是人的一种情感的满足。人通过审美活动则力求获得这种情感,因此,审美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
一般来讲,作品中的艺术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比起作品的主题思想来,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有通过对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在的意蕴。许多情况下,对作品的艺术意蕴的阐释,都只能接近它,而无法穷尽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终于明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不仅仅是一种心如止水,更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生活态度。生命原本就是一种经历,何必欲求太多?谨以此文献给暂时彻悟的自己吧。---题记
徐志摩语: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心总是这样,在得与失,取与舍之间不停徘徊,但更多时候是否只是源于一种虚荣抑或年少轻狂的好胜心?
把心归于平静,归于淡然也许一些会好很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本来就是不公的,我一直要求自己去尽力争取,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mm,切莫强求,要相信放弃了这片水滴,也许随之而来的就是海洋。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变幻莫测。何须强求太多的支持与理解?独钓江雪本身就已是一种美丽!
经历了几番喜悲得失,再转过身来,我已明白:滚滚红尘,能平安地走过就已是一种幸运,谁都没有资格没有资格向上苍索要太多。但在每一个岔路口,我会保留自己选择方向的权力。
财富,美丽,阿谀...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终有一日一切都会变成过眼云烟。既然早已预料此果,又何必哭哭啼啼,怨天尤人?一笑而过岂不是更显得潇洒坦然?
信徒问以佛理,佛曰:不可说也。大概真理有时是难以言说的,所以只是拈花一笑,你自个儿去领会。
老子论道,也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大”又到底是什么呢?
古希腊的圣哲们也常常是指导学生思考的途径,而不直接告诉那答案。由此看来,西谚所谓“真理是赤裸裸的”,其意大概还不在于说真理不需要语言的巧饰,恐怕是连语言——这一思想的物质外壳也不能要的。
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看看人们关于“爱情”的看法吧,自古到今,诗里吟过,歌里唱过,文章里思考过,可是关于爱情,人们有着这么多的困惑,谁能说得清,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启示,整首诗的韵 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归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的坦荡和自然!愤世嫉俗、心志高洁的陶渊明,并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因不满现状、逃避现实的人士一样,归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是弃官不弃世。人活在世上,真的能超脱现实,不受时空的限制吗?陶渊明没有去深究这一点,但他相信,真正的隐居是一种心灵之隐。心若“远”,即使身居闹市,亦不会为车马之喧哗、人事之繁琐所牵役。“大隐隐于市”,正是这个道理。真正透悟明了的陶渊明,在喧闹的尘世里执守一方清净,坚信只要“心远”,就能远离世俗,独享自然的快乐。我由此而想起一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同样的坦荡,同样的不为外物和形式所拘,这种境界,缘于心灵真正的叛依和透悟。
严羽在《沧浪诗话》的《诗辩》里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传诵千古的佳话,其妙处正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采菊”、“见南山”,普通的景象,却蕴意深远。南山美吗,南山奇吗?见之如何,不见之又如何?此刻的陶渊明,其用意并不在“南山”本身,他所惊叹的是这“南山”竟于他浑然不觉中“闯”了进来,在眼中,在心里。“见”,非望也,乃无意为之;“见”,亦非纯粹的“看见”,乃感受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座普通的山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旁无杂念,只和大自然息息相通;心无它求,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南山”,只是陶渊明表达其恬淡自如、怡然自得心态的引借。诗言“南山”,“意”却在“南山”之外。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的《含蓄》一篇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于所要表达的意,不着一字,却在所描绘的景物中隐隐的显露出来。这就是意境。陶渊明没有刻意去营造意境,意境也非刻意就能获得的。陶渊明的意境,缘于他真实的内心感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看夕阳西下,看倦鸟归家,陶渊明真的在赏景吗?不然,他更多的是在感受,感受黄昏的祥和,感受大自然朴实纯粹的快乐。自然,不正是曾展转官场、涉足世俗的陶渊明,在几经反复后,终于找到的精神家园吗?勤奋地劳作、塌实地生活,享受自然的快乐,这就是陶渊明所澈悟的人生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生的真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不能言说,也无法言说。在“真意”面前,“言”是那样的浅白无力。聪明透悟的陶渊明,借言引意,“函缅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陆机《文赋》)。
皎然的《诗式》里讲《取境》:“但见情性,不讲文字。”你永远无法从《饮酒》(其五)纯粹的字句意义上捕捉到诗人真实的情意,因为诗人的情性,诗人不经意间营造的意境,已融化渗透在整首诗的浑然一体中,仿佛有一种淡雅、高洁的气韵,在字里行间流动,流过诗人的心,流过诗人的言,流进我们的心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幅田园生活画卷,一段人生悠然意境。我,生在农村,长在县城,儿时的田园生活抚育了我。一段山、一条河、一座房、一棵树,都深深的留在心里。这些年来经常在想,何时才能回到儿时的生活。苦于生活,疲于奔波,自已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成了五花八门的色彩,可还要竭尽全力的染。有道是,佛教诗云: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时光流逝,一去不返,唯一能留住的就是我们这些同学的感情。不觉间,到了县城,面对城市,又要戴上面具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语把这种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潜对禅机悟透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是因为陶渊明已经厌恶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没有是非计较的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静谧的“东篱下”感慨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觉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认识到了非,就应该坚决地从心里把它消除掉。一留下来,哪怕是丝毫的余烬都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而且,那种性情与心灵深处的牵挂,也会影响已经和稳的心绪。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再也没有出仕做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比我们高明得多。当然,陶公认为“觉今是而昨非”,并没有把今日之是当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进而在心里执拗地自我欣赏。
他并非纵情山水以泄郁怀,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认为他本来就该这样。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只是意味着一种人生本来就该具有的悠远乐趣。而且,对于这种乐趣的享受和体味,不受恼人的欲望的支配。如果不是这样,陶渊明也就不会坦然而闲静地终老林泉了。
过去许多年,徒步走过很多河流,乡村,以及这座城市的所有优雅幽静处,唯独没有像今天这样满世界的走街串巷。因为,我总以为,安静优雅的地方才有利于沉淀和思考;街面上车来人往,红尘滚滚,只会使人心浮气躁,随波逐流。所以,对于街市,我总没有感情,没有感觉。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那样。静与不静,关键在你自己,关键在你那颗变动不居的心。陶渊明早就悟出来了,所以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这么信马由缰地想,心境竟然异常的平静,眼睛,脚和心,都自由自在于有意无意之间。
“心远地自偏”这样的境界岂又是凡俗的我所能企及的,就算坐拥菊花,面对南山,我就能如闲云野鹤般超凡超俗吗?就能摆脱人世间的种种束缚吗?就能视名利为过眼云烟吗?因为不能,所以才更向往,于是也只有在心底里为自己建设一个世外南山。
一个人要真正诗意地生活,首先应当是人内心的和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也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人才能做到。不除去心中的种种杂芜,整天淹没在无止境的欲望之中,挣扎在名利得失之间,心烦气躁,惴惴不安,自身的矛盾都调和不了,怎么可能诗意地生活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最妙的是“心远地自偏”,俨然“佛在心中,不必问佛”了。能够这样充满自信地把握自己,从万丈红尘当中脱俗而出,又常常向自己的内心发问,从而享受必要的孤独与寂寞的人,当是一个大智的人,也自是一个富有尊严的人。
我等平凡人,少有如许定力,但还是应该经常放下手中各类俗事,将影响自己心灵澄澈的欲望不断驱赶出去,可以在倾听花开草落的声音里感受生命的庄严,可以在潮涨潮落的海浪里思考自身的渺小与可笑。
这样行走在人生路上,当不盲目,当不糊涂,也就能够坦然地面对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就能够体味人生的美妙,也就能够做到心中无悲无喜,眼中无仇无恨;如此行走,小人式的“常戚戚”又在何处安身?
真的愿意深夜读读古诗,与古人干净的灵魂相触,从而拂平心灵的躁动,享受人生真正的乐趣。
一杯明澈的香茗也会散发着澎湃的气息,一个宁静的小城竟然有着太多的激荡……
曾经以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诠释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曾想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热肠,也都是对“安静”的别样诠释。
其实,真正的安静不在外部环境,不在其表现形式。静,就在心中。
这首诗是非常好的一首诗,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传诵千古的佳话,其妙处正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采菊”、“见南山”,普通的景象,却蕴意深远。南山美吗,南山奇吗?见之如何,不见之又如何?此刻的陶渊明,其用意并不在“南山”本身,他所惊叹的是这“南山”竟于他浑然不觉中“闯”了进来,在眼中,在心里。“见”,非望也,乃无意为之;“见”,亦非纯粹的“看见”,乃感受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座普通的山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旁无杂念,只和大自然息息相通;心无它求,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南山”,只是陶渊明表达其恬淡自如、怡然自得心态的引借。
诗言“南山”,“意”却在“南山”之外。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的《含蓄》一篇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于所要表达的意,不着一字,却在所描绘的景物中隐隐的显露出来。这就是意境。陶渊明没有刻意去营造意境,意境也非刻意就能获得的。陶渊明的意境,缘于他真实的内心感受。
陶渊明这样身世坎坷身逢乱世的人比一般人,更加自尊、自重、自珍、自爱。他没有自暴自弃、随波逐流,更不会迫于压力、自寻短见。
他勇敢而淡泊地活下去,而这勇敢源于成熟,淡泊源于透彻。
正因为此,即使在这历史的悬崖边上,陶渊明依然能写出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清新自然的诗句,依然能构造出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美景象。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作品超越了他的时代,迎得了后人无尽的赞美与感叹。那千年不朽的亮丽风景与唯美意境,深深慰籍着一代代身陷困境的文人义士。
他在那个黑暗的铁屋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光明的心灵之窗。
唐代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杜甫的:“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
从那么多的佳句名诗中知道了菊花开于百花调零后,是有“霜下杰”之称的雅傲君子。重阳时期开放的菊花则提醒了不少他乡游子,又到家人团聚时。而陶渊明的爱菊之情更是让历代不第之士或世外隐者作为其超脱于浮世的精神象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是一种怎样恬静悠闲的生活啊!好向往。
可是,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也没有幻想过躺在溪流边、坐在草地上、看着千姿的田野、仰望飞长流短的白云,让自己的心情随之一起飘的感觉了。
向往着,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知何时,才能有心远地自偏的境界。
希望今晚梦见陶渊明,问问他老人家何以能写下如此让人浮想连翩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是不得已,还是怡然自得?而“悠然见南山”则是心境所至。南山故在,只是我们平日不见,或视而不见或见之茫然。“见南山”应该是一种意境,是一般人想不到、看不到的意境。它不一定是高深莫测的意境,兴许就是一种心情,一种气定神闲,处变不惊,思前想后的沉静。
陶渊明有两句千古绝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写景,实为写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个真意就是老子‘甘其食,美其俗,安其居,乐其俗’的人生境界,这不是简单的隐士思想,而是更高的一种精神层次的追求。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外示儒术,内用老庄的儒用道体,特别是表现在中国的文化人无论在生活上、思想上,他们的潜意识中自然或不自然的接受并体现着这种思想。几千年来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经济天下,青史留名,然后退隐山林(也就笑傲江湖?)。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种浪漫的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人几千年的梦。这条路被极富艺术情调的中国传统文化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深入地植根于读书人的人生观中,纵观中国历史,无是建功立业伴着风花雪月,出将入相跟随清泉林影,读书人用儒家入世,用道家出世。这种救世治平的思想始终左右着无数读书人的命运。我多年的梦想就是寻找一个归宿,一种境界,一杯淡淡的咖啡,一段悠扬的音乐,一缕惬意的凉风,一句温馨的话语。
隐居在现代的生活中,并不意味着像陶翁那样完全退引山林之中,我理解的人生的意义一直都非常地明白亦很冷静。我也曾失意和失败过,谁都尝过失败的滋味儿。那几分苦涩,几分无奈,几分忌恨,几分伤怀,失败的滋味儿实在不好受。不论伟人还是凡人,大都尝过这个滋味儿。那时再硬的尾巴也得夹起来。但失败是一剂苦药,谁也不想吃它,然而它又是一剂良药,能衡量一个人,也能考验一个人。人活着就是一股心气,这股气绝不能轻易的松懈,我想人生奋斗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罢。依我看:失败就象一杯苦酒,初尝时苦味难奈,但细细品之,你就会觉得它是一团火,能燃遍你的每一根血管,每一根神经。同时它又会演化成一股动力,激起你的勇气,鼓励你从失败的阴影中重新站起来。小溪在流淌时,流淌是一种快乐;小鸟在飞翔时,飞翔是一种快乐;心灵在成长时,成长是一种快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首人生的旅程,你活得最苦最累的时候,你得到也就最多。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夜风吹拂脸庞时会告诉你苦难是人生的美丽;徘徊在夜灯仍明的街头,最后隐去的星星会告诉你黑暗是黎明前的美丽。为何要举杯消愁,让哀愁扼住快乐的通道,而不“会须一饮三百杯” 地畅快淋漓呢?为何要抽刀断水,面对不竭的江水发出无奈的嗟叹,而不体尝一下“散发弄扁舟”的快意与潇洒呢?
万能的造物者让世间有这许多奇妙的风景,让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展示出它卓越的魅力。当心灵在纷杂的尘世中游走疲惫时,可以在她的怀中稍适停留,为心灵更换另一片清净纯洁的空间。至今,我才理解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安然,悠闲。古人的情怀犹如行云流水般淡然、飘逸,让现今在名利场上追逐得心疲力尽的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可以说只有大自然的美才有永恒的魅力,而人们心中的平静,淡泊则是人生的永恒。沉冥宁静的境界,是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的一大特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静境与心闲的融为一体被推崇为休闲的至高境界。以沉思静默的方式关照万物,万物会显示出自得的意趣,而且在沉冥之中,思绪既能专注与最细微的地方,也会伸展到无限辽阔的宇宙,天地万物无论巨细,皆纳于心中。程颢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苏轼说:“欲令诗句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空,空故纳万境。”即使是庭中的小草,篱边的石头,月光下杨柳的疏影,草丛间小虫的吟唱,深夜远处的数声犬吠,在体静心闲的人看来,都成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
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已很难体会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年少时以为它很轻松、潇洒,属于悠悠的写景之句———诗人在小院东边的篱笆墙下边采摘菊花,闲散地那么一抬头,就看到了不算很远处的终南山。心想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老头”闲居乡野,采菊看风景,倒是悠哉得很。但是时到中年再读此句,恍然发现它在轻悠中蕴涵着一种沉甸。那“东篱”可不仅仅指的是小院东边的篱笆墙啊,它是远离势利之徒、官场倾轧的清洁之地;他采摘的菊,是象征安于孤寂、独善其身和不与污浊同流的风骨。有了这样的选择,才会在安闲自在中看到人生中更加重要的东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千五百年前的魏晋风范一直为我所心仪。记得很久以前的某个落叶缤纷的黄昏,我曾站在夕阳下沈思心中的感想,祈望上苍赋予我同样的赤子情怀,但冥冥中我知道,那种骨子里无拘无绊的浪漫精神已成了千古绝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累积,这种轻形骸七尺而重灵台三寸,弃经世致用而倡反朴归真的境界,更为我辈凡夫俗子所仰之弥坚。一个月华如水的夜晚,我在一片寂静中坐定,偶然捡拾几片岁月行程中匆匆抛落的飞絮,竟然发现入境的仍是那些清丽悠远的景象与朴挚宁静的人情。是因为不可得而更欲求之吗,在远去了梦想的不安中,我抓住思绪的游丝溯源而上,更希望借助冷清萧瑟的冬风让我能清醒着顺流而下,去往某个还未知晓的前方。据说,动物中最短命的是蜉蝣,它脱出蛹壳后,通常只存活几小时,在其短暂的生命里,全部活动只浓缩为一项——求偶。哦,生命是什么?时光是什么?这一切,直到今天,我才开始慢慢地悟醒.......
有时独自坐在窗前,看夕阳,看夕阳血红的样子,看夕阳渐渐暗淡时的辉煌,看归林的飞鸟怎样在金黄的光彩里以一种轻盈的恣态飞翔而去,看窗外的树林是怎样变成碧绿,变成金黄,变成暗红色背景上组淡紫的剪影,看那在夕阳下携手漫步的白发夫妇,心中暗自体味着那并肩走过风风雨雨后的温馨与平静……
⊙于千万年之中,于千万人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上了你!如果有一天你走的太倦,只要一转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边,不管离多远,不管多少年,化这祝福为蓝星点点,闪在晨曦,闪在日暮,闪在你生命的每一寸空间,五象之鹰图书馆祝你开心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