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九月的小说:多声道音响系统中环绕音箱的摆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45:28
 随着家庭影院的进一步普及,AV多声道系统撼人心魄的声音效果越来越深入人心,工作之余品味令人心仪的视听大餐已成时尚。AC-3、DTS、DVD-A、SACD等声音格式使环绕音箱从过去的配角,一跃成为与主箱、中置平起平坐、必不可少的主角。因此,环绕音箱的摆位,已经成为发烧友们关注的焦点。
第一种方案
  音箱摆位:环绕音箱位于听音者的后方,距离1-3米左右,成45°或90°角,与主音箱相面对,高度1.5-1.8米。
  声音特点:定位鲜明准确,声音走向清晰,声场开阔,环绕声丰富,临场感强。
  适合播放:AC-3、DTS等多声道录制的电影软件以及杜比定向逻辑II(电影)、DTS neo:6(电影)。
  第一种方案最适合用来播放以AC-3、DTS编码的电影软件,特别是史诗片、动作片、科幻片、武功片等。因为电影中有大量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音效,如飞机360°盘旋、大场面的枪战、发射火箭、战车前后移动等,用此种方案播放,声音定位准确,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呈现一流的现场感。
  但是,这种方案用来播放多声道音乐却不甚理想,这是为什么呢?目前的多声道音乐软件中,有许多定位很精确的乐器声从环绕音箱中发出(特别是国产的DTS-CD),乍听之下,感觉很特别,也很刺激,但时间一长,不断从身后传来的打击乐、吉他、风琴、小提琴等乐器声,就会让人感到别扭,因为这种声音与真实的声音相差甚远。
  在音乐会现场,从身后传来的声音主要是乐器的反射声、回声、残响等,这些声音没有点声源,因此,也就没有准确的定位,但他传递的是特定环境下的声音信息。在多声道系统中,我们就称其为环绕声,而环绕音箱传递的只应该是这些声音,如果里面掺杂有过多的乐器声,时间一长,就会让人感到不习惯,甚至反感。在音乐会现场,乐队按一定的规律呈“一”字形排开,与观众面对面。而通过第一方案还原出来的音乐,乐队由“一”字形变成了“O”形,将观众置身于乐队的中心,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因此,这一方案最适合播放多声道电影软件,而不适宜播放多声道音乐软件。

第二种方案
  音箱摆位:环绕音箱位于听音者的两侧,与听音者平行,距离1-3米左右,环绕音箱正面相对或成45°角,高度1.5-1.8米。
  声音特点:声音走向清晰,环绕声丰富,声场开阔但靠前,环绕声定位不准确。
  适合播放:杜比环绕、杜比定向逻辑、DTS-CD、DVD-A、SACD等多声道录制的音乐软件以及杜比定向逻辑II(音乐)、DTS neo:6(音乐)。
  第二方案最适合用来播放以多声道格式录制的音乐软件,以及用杜比定向逻辑II(音乐)、DTS neo:6(音乐)模式播放的立体声音乐软件。在这一方案中,它将乐队从“一”字形变形为“⌒”形,以半包围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就不会从身后传来打击乐、吉他、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而从身后传来的就只是真正的环绕声信息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小小的变形,乐队无形之中被放大了,使前面的音场吏加丰满,立体感更强。
  用这一方案播放多声道音乐,定位准确,声音连贯,声场开阔,只是后环绕声场稍微靠前,有被压缩的感觉。用此方案播放电影软件不甚理想,因为环绕音箱太靠前,所以后部声音定位不准确,声场被压缩,影响整体效果。综上所述,环绕音箱摆位的不同,整体音效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对于一个发烧友而言,这一变化足以让人感到兴奋或不快。因此,采用哪一种方案,这还要看你是以听音乐为主呢?还是以看电影为主来决定。如果是以看电影为主,建议采用第一方案摆放环绕音箱。如果是以听音乐为主,建议采用第二方案摆放环绕音箱。对于音乐、电影一样都不能少的发烧友,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安置两组环绕音箱,然后根据播放内容用切换器进行切换即可。而对于因环境限制只能安置一对环绕音箱的发烧友,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决定了。

以上是五声道系统的环绕音箱摆位方法及听感。下图为六声道系统环绕音箱的摆位方法。

如左图所示,这是典型的马兰士六声道系统的摆位方法。适用于马兰士、安桥、天龙的六声道系统。如右图所示,这是典型的雅马哈七声道系统的摆位方法。仅只适用于雅马哈。
  七声道系统是六声道系统的一个变种,是把一个后中置通过矩阵解码的方式变为两个声道发声,以求后方声场有更好的包围感。七声道的摆位方法和六声道摆位方法相似,只不过把两个后中置变为一个后中置,一个后中置当然是摆在两只后中置的中间位置。
  其他因房间的问题引起侧环绕摆位不便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侧环绕摆位不方便,离耳朵的距离太近。
后果:容易导致声压过高,声音过于直接,声音弥散性不好、包围感不足。
解决方法:
  (1)调节功放菜单。重新测量并设定侧环绕音箱到耳朵距离,有时要减低侧环绕输出声压做为辅助手段;
  (2)重新摆位。把环绕音箱由朝前发声改为朝后发声,利用墙角的反射,增强侧环绕声音的扩散性和包围感,有时要用到重新调节功放菜单,改变侧环绕音箱到耳朵的距离和改变侧环绕声道的声压做为辅助手段。

问题(二):座位距离后墙太近,后环绕只能放在脑后
后果:容易导致声压过高,声音过于直接,声音弥散性不好、包围感不足。
解决方法:
  (1)重新摆位。把后中置音箱吊高,朝斜下发声,有时要用到重新调节功放菜单,改变后环绕音箱到耳朵的距离和改变后环绕声道的声压做为辅助手段。
  (2)也是重新摆位。把后环绕音箱吊高,朝后上方(区别于前上方)发声,利用墙角的反射增强后中置声音的扩散性。有时要用到调节功放菜单做为辅助手段--重新设定侧环绕音箱到耳朵距离,改变后中置的输出声压。
环绕音箱的高度。究竟环绕音箱挂多高才合适呢?
  “环绕箱的高度并没有一个太严格的标准,但必需注意,环绕箱声音的扩散性应重于方向性,这样有利营造浓郁的环绕气氛.通常使用普通单极式书架箱做环绕时,资深玩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坐下来的耳水平轴斜上30度就是环绕箱高音单元的高度,而这个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勾股定理可以推算出,环绕箱离耳朵的距离越近环绕箱的高度就越低,反之就越高,下图说明了这种距离与高度的关系。
  为什么要"耳水平轴斜上30度就是环绕箱高音单元的高度"呢?因为这是球顶高音单元的扩散角边缘,环绕箱超过这个高度摆放时高频损失严重,很多细节都听不到了,物像的比例或者是形体感都会被缩小,使空间感变窄;环绕箱低于这个高度摆放时会因高频的直达声太强而导致后声场散不开,声象在前后移位时就会给以声象跳跃的不自然感觉。
  笔者在实践中也是按这个角度摆放环绕箱和后中置的,在观看试听《第五元素》《天煞》《空军一号》这类录音水准高超的软件时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欢迎大家尝试验证。
  这只是一个建议性的角度,不同房间的室内声学条件千差万别,只要耐心试验,仔细比较,就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摆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