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买金币2016:阴阳五行学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01:14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和创造,是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论。阴阳五行学说正确地、朴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源,科学地概括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哲学、天文、地理、历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中医学理论,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原理而形成的,并贯穿于整过医疗实践的始终。四柱命理学就是对阴阳五行学说具体实践、具体应用的学问。讲阴阳离不开五行之“气”、“象”的解释,论五行之“气”、“象”也离不开阴阳的属性。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是整个科学领域实践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先求本。”这一科学论断,证明了宇宙中之万事万物规律的发展和变化,始终都是由于阴阳的发展而发展,阴阳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不断地涌现出新生事物 ,因此,对“阴阳”二字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阴阳之气与象

 

    阴阳,用物质表示为“气”,用事物表示为“象”

    阴阳学说认为,在外的、在上的、在明的、在亮的……为阳;在内的、在下的、在暗的、在黑的……为阴。那么,我们就将为阳的称为“阳气”;为阴的称为“阴气”。以人为例,人在自然界生活、生存,主要靠呼吸自然界中的空气来维持正常的生命。自然界在外,其空气则为阳气,人体将自然界中的阳气,吸入到体内后,则人体内的气,就是阴气;当人体又将体内的阴气,呼出体外,又重新进入到自然界空气之中时,则这种人体内呼出的阴气又转变为阳气。人的生命,就是靠这一吸一呼,一呼一吸地将阴阳二气不停地相互转化,再佐之以饮食,就才能维持几十年,乃至上百岁的寿年。又如,体壮身健的人,若是三天不饮食等,生命是绝对没有危险的,但如果在几分钟内不呼吸,无论是何人,如果不进行 抢救的话,就可能会死亡。可见阴阳二气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作用就是如此的重要。再如,临床医学在抢救休克病人时,首先是输氧气,或是人工呼吸,这就是对阴阳二气的重要实践和应用。由此可证:困扰着人体健康的疾病,也就是由于人体内的阴阳二 气与自然界中的阴阳二气之间产生的不平衡而致,绝非“怪力乱神”作 祟。

    用事物表示的阴阳之“象”,却是法无定法的。阴阳的“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灵活变通,绝无固定的概念和范畴。如:对天地来说,天为阳,地为阴;对日月来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对数字来说,正数、奇数为阳,负数、偶数为阴;对疾病来说,热证、表证、实证为阳,寒证、里证、虚证为阴;对人体脏腑来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素 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可见阴阳的概念是多么的灵活,真是“气”“象”万千。但是不管怎么灵活多样,变化无常,只要紧紧扣住阴阳二字的原理和法则,就能够运用自如地用于任何实践,这就是“然其要一也”的道理。

 

二  阴阳属性的特点

 

    阴阳属性,代表了事物的基本准则,代表了事物的自然规律。

    阴阳属性的特点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1. 阴阳的相互对立。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事物。如:长与短、白与黑、动与静、寒与热等。阴阳的相互对立,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性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对立统一的现象,无事不有。

    2.阴阳的相互依存。是指在阴阳对立统一的事物之中,又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如:没有白天,就没有黑夜,有了白天,才有黑夜;没有疾病,就没有医生,有了疾病,才有医生等。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示一切事物的不可分割性规律。

    3.阴阳的相互消长。是指宇宙中万物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都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始终处于“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的变化状态,这就是中医学中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的病理变化规律。人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就是阴阳的相互消长原理。阴阳的相互消长,反映了一切事物的量变是可以引起质变的规律。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或“不及”。如:治病用药,不能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即“太过”),否则就会使病人造成药物不良反 应;若用药太少或用药时间过短(即“不及”),就又起不到治疗病人的效果。

    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的对立统一双方,在一定条件之下,可以由阳者变阴,阴者变阳,反映了一切事物的质变规律。如:人体健康为阳,当受到病因的侵蚀时而病,则为阴;但经医生的治疗后,人体又恢复健康,这就是阴阳相互转化过程。阴阳相互转化规律告诉人们:无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积极地、主动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静止地对待事物的变化规律。

    阴阳属性的四个特点,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运动变化性和可以改造性的原理和规律。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起源,是认识物质世界、改造物质世界、利用物质世界的最基本、最朴实的原理。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一切物质,无论多么复杂和变化多端,都不能离开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的范围;无论物质怎样发展和变化,都超不出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的范围。所以世上物质千千万万,都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的扩大或缩小,简称“五行”

    五行学说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是实践的结果。五行学说不但古代适用,现在也适用,将来还适用,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五行学说是关于自然之理的学问。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相互依存,合称为“阴阳五行”学说,它们是认识物质世界、改造物质世界、利用物质世界的指南针,也是探索人体生命规律、打开人体奥秘之谜的金钥匙。

 

 一  五行的特性与比类取象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归类物质的五行属性及“比类取象”。物质的五行属性,  并不是简单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阴阳属性一样,五行之“象”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中医学、四柱命理学都是以五行之“象”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的生、克、制化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医学的实践和可以预测人的生命规律。

     (一) 木行

     木具有生发、伸展、易动、收涩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木的“象”是:味为酸,色为青、绿,气为风,方向为东方,季节为春季,五谷为麻,五果为李,五畜为犬,五菜为韭等。

    在人体内,木的“象”是:五脏为肝,六腑为胆,五官为目,身体为筋,表情为怒,体液为泪,主人之魂。

    (二) 火行

    火具有暑热、向上、辐射、坚泄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火的“象”是:味为 苦,色为红、赤、气为暑、热,方向为南方,季节为夏季,五谷为麦,五果为杏,五畜为羊,五菜为薤等。

    在人体内,火的“象”是:五脏为心,六腑为小肠,五官为舌,身体为脉,表情为喜,体液为汗,主人之神。

    (三) 土行

    土具有长养,化育,静止,缓和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土的“象”是:味为甘、淡,色为黄,气为湿,方向为中央(中央是指人的出生地),季节为长夏,五谷为粳米,五果为枣,五畜为牛、五菜为葵等。

    在人体内,土的“象”是:五脏为脾,六腑为胃,五官为口,身体为肉,表情为思,体液为涎,主人之意。

    (四) 金行

    金具有清静、沉重、脆散、坚硬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金的“象”是:味为辛,色为白,气为燥,方向为西方,季节为秋季,五谷为黄黍,五果为桃,五畜为鸡,五菜为葱等。

    在人体内,金的“象”是:五脏为肺,六腑为大肠,五官为鼻,身体为皮、毛,表情为悲,体液为涕,主人之魄。

 (五) 水行

    水具有寒凉、向下、流动、柔软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水的“象”是:味为咸,色为黑、蓝,气为寒,方向为北方,季节为冬季,五谷为大豆,五果为栗,五畜为猪,五菜为藿等。

    在人体内,水的“象”是:五脏为肾,六腑为膀胱、三焦、心包、五官为耳,身体为血、骨,表情为恐,体液为唾,主人之精志。

 五行的特性和“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中医学、四柱命理学就是利用五行的特性和“象”来研究、分析对人体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治疗的,故一定要铭记在心,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黄帝内经》五行之象表

 五脏五腑小肠大肠膀胱五官五体皮毛血骨五液五情五毒五声五音五志精志五味五气湿五色五方西五季长夏五谷粳米黄黍大豆五果五畜五菜五数三、八二、七五、十四、九一、六

 

 

 

 

二  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万物并非静止地、孤立地存在而互不相干,而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故五行的生克关系反映出了事物之间的量变规律。

 五行生克关系,中医学理论为: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和制约的关系。四柱命理学为:相生、相克、反生为克,泄多为克及反克五种情况。二者说法稍异,但原理一样。  

 (一)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事物之间的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相生,如环无端,生化不息。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种相生关系都是有“我生”和“生我”这二种形式存在。

   “我生”,是指我去生他,表示我为母,被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是木去生火,我为木为母,火被生为子。表示木去生火,木泄气而减力,火被木生,主火受生而加力。

  “生我”,是指他来生我,表示我为子,生我者为母。如:木生火,是木来生火,我为火为子,生我者为木为母,表示火被木生,火受生加力,木来生火,木泄气减力。总之,五行相生,无论是“我生”还是“生我”,都是主生者泄气而减力,受生者被生而加力,反映了事物之间的量变规律。

    五行相生关系对临床医学的应用:木不及则肝病,以水生木;火不及则心病,以木生火;土不及则脾病,以火生土;金不及则肺病,以土生金;水不及则肾病,以金生水。此谓以母生子治疗法。

    例如,中医临床上的“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等治疗方法,就是以母生子治疗法。但是,此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是:“子”一定是在弱或不及的情况下,才能以母生子。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当然,“子”是旺是衰,是强是弱,是太过还是不及,在目前来说,现代医学对这个问题还无能为力,这就是现代医学的空白。可是,用四柱命理学原理却能够对这个“子”的强弱、旺衰和太过、不及的问题,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一目了然,这就是四柱命理学的迷人之处和神奇功能。

 (二)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克的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相克,周而复始,往复无穷。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种五行都存在“我克”和“克我”两方面因素。

    “我克”,是指我去克他,我为主克方,他为被克方。如:火克金,是火去克金,火就是我,为火主克,金被克。从相克的力量来比较,我去克,表示我力量大,但还是要耗损一些气力,被克者,表示力量小,则损失就比较主克者来说就大多了。比如大人打小孩,大人多少要耗费一些精神和气力,而小孩却只有被挨打受痛的份。所以火克金,火耗损少,金受伤重。

    “克我”,是指我被克,表示我为被克方,克我者为主克一方。如:火克金,我为金被火克,表示金我受伤重,火耗损小。

     五行相克关系亦是反映事物之间的量变规律。

五行相克关系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木旺克土则脾病,以火泄木生土,佐以金克木;火旺克金则肺病,以土泄火生金,佐以水克火;土旺克水则肾病,以金泄土生水,佐以木克土;金旺克木则肝病,以水泄金生木,佐以火克金;水旺克火则心病,以木泄水生火,佐以土克水。此谓以母泄敌生我,以子制敌救我治疗法。

  (三) 五行反生为克

反生为克是指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主生者旺,被生者衰的现象。其实,这是一种“母不生子”(即溺爱)的特殊情况。如:身体极度弱者就不能大补,也不宜大量服药,或营养已经过剩的人,再大量摄入高营养,都会导致身体易生疾病。

    五行反生为克的条件是: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火赖木生,木多火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

    五行反生为克的原理,全部来源于自然之理。比如,烧干柴做饭,若将灶中堆满柴,反而使火不能正常的将柴燃烧,到头来会弄得满屋是浓烟滚滚,这种现象即是“木多火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将柴从灶中退出大部分,才能使干柴正常燃烧,若不退出干柴,则就应吹风助燃,但这样做法,就显费力得多。因此,这个“木多火塞 ”的解决办法,看似简单容易,实际上和治病用药的原则是一样的,都皆来自于简单的自然之理。

    《本草纲目·十剂》说:“……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云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肾;黄石脂法土,色黄而主脾。故触而长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所以医者若能精通自然之理,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帮助是相当之大的。

    五行反生为克对临床医学的应用:

    木多火塞则心病,以重火补之,佐以金克木,辅以土克水。

    火多土焦则脾病,以重土补之,佐以水克火,辅以金克木。

    土多金埋则肺病,以重金补之,佐以木克土,辅以水克火。

    金多水浊则肾病,以重水补之,佐以火克金,辅以木克土。

    水多木漂则肝病,以重木补之,佐以土克水,辅以火克金。

    此谓兄弟相助,以敌制敌治疗法。

(四) 五行泄多为克

    泄多为克,是指五行相生双方,被生者旺,主生者弱的现象,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的“儿多母苦”的特殊现象,比如病人身体弱又多病症。

    五行泄多为克的条件是: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木旺水缩。

    泄多为克的原理也是来源于自然之理。比如:用煤烧砖,若是用煤少了,而砖胚又多则烧出来的砖必然是土胚一样,是不能用于建筑的,这就是土多火晦的现象。

    五行泄多为克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火多木焚则肝病,以水克火,佐以金生水。

    土多火晦则心病,以木克土,佐以水生木。

    金多土虚则脾病,以火克金,佐以木生火。

    水多金沉则肺病,以土克水,佐以火生土。

    木旺水缩则肾病,以金克木,佐以土生金。

    此谓母子平衡治疗法。

 (五) 五行反克

    五行反克是指相克双方为主克者弱,被克者强的一种特殊现象。如:金克木是五行正常的相克现象,但是在金衰木旺的情况下,金不但不能克制木,倒是木来反克金。不过反克的前提条件是:被克者一定要旺,主克者一定是衰,反克的关系才能成立。

    五行反克的条件是: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

    水能克火,火旺水干。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土能克水,水多土荡

    五行反克的原理,仍然是来源于自然之理。如:洪水溃堤就是水多土荡;又如,夏天的太阳天气或干燥干旱天气则是“火旺水干”的现象。

    五行反克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木坚金缺则肺病,补金为主,佐以土生金,辅以火生土。

    土重木折则肝病,补木为主、佐以水生木,辅以金生水。

    水多土荡则脾病,补土为主,佐以火生土,辅以木生火。

    火旺水干则肾病,补水为主,佐以金生水,辅以土生金。

    金多火熄则心病,补火为主,佐以木生火,辅以水生木。

    此谓祖孙三代抗敌治疗法。

    以上五行相生、相克、反生为克、泄多为克、反克五种状况,所反映出人体的病理变化是不同的。即:相同的病名,各有不同的致病原因,则治疗方法也就不同,治疗用药亦明显有别。如同是肝病 :有以母生子法;有以母泄敌、以子制敌法;有兄弟相助,以敌制敌法;有母子平衡法;有祖孙三代抗敌法等。这就证明了相同病名的疾病,是不能用相同的药物来治疗的,否则就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反 应,而致人伤残,甚至死亡。例如:木不及则肝病,用以母生子治疗法就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若是水多木漂则肝病,再用以母生子治疗法的话,反使肝木更漂矣,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本草纲目·神农本经名例》说:“人有贵贱少长,病当别论;病有新久虚实,理当别药,盖人心如面,各各不同,惟其心不同,脏腑亦异,欲以一药通治众人之病,其可得乎?此论科学地论证了相同病名而不同病因的患者,是不能用相同药物来治疗的原则和道理。

    五行生克除了上述五种情况外,还有两种更特殊的情况,就是衰极与旺极。对这两个问题的论述,在论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生克制化中讨论,请读者留意。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中,是相当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了整个医疗实践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