龑是什么意思:欧盟:债务危机下的突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03:48
欧盟:债务危机下的突围2011-02-24 10:36   南方月刊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张征东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欧盟来说是极为艰难而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欧盟在经济初显复苏之时,再次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沉重打击,致使欧洲一体化建设、欧元信誉以及欧盟的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影响。为应对危机,欧盟针对危机所暴露出的弊端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就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新的一年里,进一步落实改革措施,促经济增长、保就业,巩固和扩大欧盟的国际地位,应是欧盟的当务之急。

债务危机为改革提供机遇

债务危机去年初在希腊首先爆发,到年底扩散到爱尔兰,而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几个财政状况不佳的欧盟国家面临着危机蔓延的威胁。危机引起金融市场动荡,欧元受到投机性攻击,汇率大幅下跌,经历了自诞生以来一场最严重的信任危机。金融危机后欧盟初显的经济复苏再次受到沉重打击,人们对欧洲发展前景曾产生了种种怀疑,甚至出现了“欧元崩溃”的悲观论调。

这次债务危机成因复杂,各国情况虽有差异,但总体上看,主要由于欧盟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还存在难以克服的深层次矛盾,换句话说,就是欧洲发展模式仍然存在弊端。其具体表现:一是欧元体系存在先天不足——欧洲中央银行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无统一的财政经济政策。一个成员国经济发生问题,本国不能使用货币杠杆进行调控,而欧洲央行顾及整个欧元区利益,也无法进行有效干预,但单一货币又把欧元区国家绑在一起,一国发生危机势必连累其他成员国。二是欧元体系缺少有效应对机制。三是欧盟财政纪律松弛,不能有效监控成员国财政状况,致使多数国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超标”,尤以南欧国家最为严重。在欧元区16国(未计2011年新加入的爱沙尼亚)中,有13国超出欧盟规定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标准的上限,为债务危机扩散埋下了隐患。

债务危机给欧盟敲响了警钟,也为一体化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新契机。欧盟针对危机暴露出的弊端采取了诸多措施。

首先,建立救助基金,抑制危机蔓延。欧元集团在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决定,启动为期3年的总额110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帮希腊摆脱危机,以恢复市场信心,阻止危机蔓延。随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决定建立总额7500亿欧元的备用救助基金,以防备危机向与希腊有类似问题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国蔓延。去年11月,爱尔兰爆发危机后,欧盟拿出850亿欧元对其进行了救助,使危机形势得到了缓和,初步稳住了阵脚。

其次,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勒紧腰带渡过难关。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普遍违反了《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3%和60%上限。为抑制危机蔓延,成员国纷纷采取措施。继希腊率先采取财政紧缩计划后,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先后出台了大规模财政紧缩计划。根据这些计划,在今后两三年内削减财政支出总额达数千亿欧元,以逐步实现欧盟所规定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标准。紧缩措施主要是削减公共开支,包括裁减公务员、冻结公职人员工资增长、延长退休年龄、减少社会福利开支、削减军费等。而开征银行税、增加增值税则是各国财政普遍采取的增收做法。财政紧缩措施触及到国民的既得利益,影响千家万户,是各国多年来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措施公布后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多国爆发了反对紧缩计划的抗议示威。

第三,强化成员国财经纪律,建立监督机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成员国财长为此进行了多次磋商,经首脑会议批准,成立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从宏观上负责监测欧盟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在必要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微观上,设立银行、保险和证券市场三个监督机构,负责对这些行业的具体监督。这四个机构已经从今年1月开始投入运作。

第四,制订长远发展战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2010年6月,欧盟首脑会议批准的《2020年欧洲战略》计划的目标是,在摆脱危机后使欧盟更加强大,“把欧盟转变成一个提供很高程度的就业、生产率与社会凝聚力的、智能化、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体”。为此,欧盟确定了就业、研发、教育、创新、扶贫、能源等方面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欧盟承认,当前的这场危机使“欧洲的结构性弱点被暴露出来”,欧盟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欧盟正在制订综合性方案,以加强经济治理和协调。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临时性救助机制,建立永久性稳定机制,实行加强财政状况和经济增长的措施等。预计,这套方案将在3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讨论通过。

通过以上举措,欧盟在应对危机方面已基本稳住了阵脚,市场信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2010年经济复苏势头好于预期,德国的强劲复苏更是在欧盟中一枝独秀。但是,欧盟脆弱的经济复苏能否保持下去,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应对危机的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调整外交战略确保国际地位

在一连串危机的打击,一体化建设进程严重受挫的情况下,欧盟元气大伤,沉重打击了其建立大欧洲的雄心,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受到削弱。欧盟对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尤其对亚洲新兴力量的崛起十分不适应,有一种危机感和难以言状的失落感。特别是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欧盟原本想起主导作用,却遭遇“滑铁卢”。这被认为是欧盟外交的一大败笔,欧盟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在诸如伊朗核问题、中东和平、阿富汗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欧盟也都试图扮演重要角色,但始终难以如愿。正如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所说,欧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压力……这些挑战需要有效的协调和应对”,“欧盟不缺战略伙伴,缺少的是外交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调整外交战略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去年9月16日,欧盟举行特别首脑会议讨论了欧盟外交战略调整问题,并专门讨论了对华关系问题,这在欧盟历史上实属罕见。会议重点讨论了外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未来行动方向。会议结论性文件中强调,“欧盟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真正作用,确保参与国际安全的责任”。“根据《里斯本条约》和欧盟安全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将以更有战略眼光的方式行动,以使欧洲重回国际舞台扮演角色”。会议认为,在世界上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伙伴,“是为欧盟目标服务的有用的工具”。为此,欧盟决定加强与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实现其保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战略。

这次特别首脑会议把加强中欧关系置于重要地位,确定了发展对华关系的领域,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谋取最大经济利益。欧盟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帮助欧洲克服债务危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欧盟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正如有欧洲战略家所分析的,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太,欧盟如果不抓住机遇,通过发展与中国关系来积极介入亚太事务,欧洲将在国际舞台上彻底沦为“三流角色”。

事实上,在欧盟连续遭遇危机之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看待中欧关系,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领导人在关键时刻先后访问受到危机困扰的欧盟国家,传递了明确的重要信息:在政治上支持欧盟的一体化,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繁荣和稳定的欧盟;在经济上对欧元抱有信心,支持欧盟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增购欧元债券,通过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支持欧盟的经济复苏。中国以实际行动真诚地支持欧盟国家抵御危机,有目共睹。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深化发展也还存在着诸多障碍。纵观中欧建交35年来,虽然总体发展平稳,却也不时遇到过挫折,其主要责任在欧方。目前,中方所关注的欧盟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和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多年来未得到妥善解决。如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去年12月在给成员国的一份文件中所说,“目前的武器禁运对于发展更有力度中欧外交和安全合作是一个重大障碍。欧盟应该讨论其实际影响,并设计一条前进之路”。显然,欧盟已经认识到存在障碍的危害性,现在到了该采取实际行动清除障碍的时候了。唯有如此,对欧盟摆脱危机困境,实现其战略目标才会更加有利。(作者是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