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英女装哪里有分店:汉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6:25

汉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  

2010-04-29 16:10:51|  分类: 帝王将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海天行(大阿海)《引用 汉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


 

 引用——水浒员外郎汉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

“十步之间,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出俊士。”世界上不是没有千里马,缺少的是识得千里马的伯乐;不是没有人才,缺少的是发现人才的慧眼。当然,发现了人才也不一定能提拔使用,因为人才还要讲求出身。在中国,大多数时间当然是出身越高贵越好,所谓“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族,无寸进之路”。只要出身带一点高贵的血统,就无虑“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但也有例外,在某个时段,忽地刮起一股风,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要想混个出头之日,首先要“根红苗正”,最好是八代“血贫农”。只要“祖上曾经阔过”,那就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二者看似相反,究其本质而言,实则一致!都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大搞荒谬的出身决定论。汉武帝尽管有着种种不足,但和那些大搞出身决定论的阴谋家相比,在选拔人才方面,能不拘一格,不论出身,无疑强了不止十万八千里。所以在他身边才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以致史有“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美誉。朱买臣、主父偃、司马相如都曾穷困潦倒,一旦以所学干武帝,立即量才叙用。英雄不问出身,只要有才干,武帝即收用之,显示了武帝唯才是举的胸怀。其中“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无疑是汉武帝最得意之笔。

   卜式的出身和公孙弘相似,一个以牧猪为生,一个以放羊起家。所不同的是公孙弘富有心计,(汲黯曾经向汉武帝打他的小报告,说他“多诈而无情”,以汲黯的耿直,应该不会冤枉他。)儒学大师胡毋生在齐讲《公羊春秋》,他也在旁边跟着听听。四十之后,又学“《春秋》杂说”,混了个儒生的头衔。那时“儒生”大概相当于今之所谓“知识分子”,有了这头衔,在喜欢搞干部知识化的汉武帝那里就起到了大用场,有了晋身的资本。卜式是个很忠厚的老实人,不知道搞知识学历方面的投机,“不习文章”,是个文盲。

    卜式有个弟弟,在他弟弟长大成家之后,他很大方地把田地房屋财产都给了弟弟,自己只分得一百多只羊,进入山放牧。卜式是个养羊的专家,过了十多年,在他精心养育繁殖之下,这百多只羊发展到了一千多只,又自己买了田地房屋。而他弟弟却不善营生,家产荡尽,卜式又一次次地把家产分给他。当时汉武帝征伐匈奴,卜式怀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朴素感情,上书武帝,愿输家财助边,为国分忧。汉武帝赶忙派使者接见他,并且热情地问他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来。但卜式太老实了,他捐款助军国之用不过是认为既然讨伐匈奴是国家的事,那么就应该匹夫有责,哪里会有什么要求和想法?自己放羊倌出身,一无冤屈,二不愿做官。使者回去报告,汉武帝又把这事和丞相公孙弘说了。但“多诈”的公孙弘却对他的这位阶级兄弟很不放心,以他那“多诈”的小人之心怎么也想不通卜式的行为,就对汉武帝说:这个人的行为不近人情,说不定怀着不轨的念头,陛下不能成全他。结果汉武帝也不敢再搭理卜式,捐财助边的事情也就搁置下来。卜式回家继续着自己种田放牧生活。但汉武帝却深深的记住了卜式的名字。

    一年多之后,匈奴浑邪王率众投降,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大肆封赏,结果搞“仓府空,贫民大徙”,国家财政难以支持。这时卜式再次雪中送炭,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助那些流亡的百姓度过难关。在河南上报帮助贫民的富人名单中,汉武帝看到了他熟悉的卜式的名字,立即回忆起当年他打算拿一半家产助边之事。为了树立个典型以号召百姓,汉武帝赐给卜式四百人更赋钱。卜式又把这些赏赐归还了朝廷。和那些挖空心思地藏匿钱财的阔人们相比,汉武帝觉得卜式真是个忠厚的长者,便又是封官又是赐爵。但卜式也真不想做官,没办法,汉武帝只能骗他说:“我上林苑中也有羊,想让你为我放养。”卜式一听,还是干自己的专业,也就答应了。于是日日穿着布衣戴着草帽踏着草鞋,做了个养羊的中郎。一年后,他养的羊又肥硕繁殖的又多。武帝偶然经过,见此深为赞许。令他意外的是,卜式突然讲起了大道理来:“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从牧羊中悟出了牧民的道理。于是拜卜式为缑氏令,深得缑氏百姓的拥护,又迁为成皋令,政绩依然卓异。从此卜式一路青云直上,而齐王太傅、而齐相,最终做到御史大夫、赐爵关内侯。

    和卜式相比,金日磾的出身更糟,而他在汉帝国中所发挥的作用,似乎也较卜式更为重要。他本来是匈奴人,其父休屠王因在降汉问题上反复被杀,他也被没入官,成了专司养马的奴隶,那年他十四岁。后来,武帝在宴会时要检阅一下御马,金日磾等数十个养马的奴仆便担任了牵着马的工作。别的奴仆在武帝面前经过时,都偷偷地看上几眼,想一睹这位至尊天子的风采。这也难怪,好奇心使然。惟独金日磾小心谨慎,目不斜视。再加上他长得一表人才,所养的马又膘肥体壮,一下子就吸引了汉武帝的目光。武帝从他在自己面前经过时的表现发现此人忠实可靠,谨慎缜密,是个可用之才。于是把他叫过来详细询问他的情况,当天就提拔他做马监,之后又多次迁升,累至光禄大夫。事实证明武帝的眼光不错,史称“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在宫内数十年,目不忤视,并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救了武帝一命。江充以巫蛊事倾陷戾太子事发,被武帝夷族。他的党羽莽何罗害怕株连自己,阴谋加害武帝。心细如发的金日磾觉察到他心中有鬼,暗中监视莽何罗的举动,扰乱了他加害武帝的计划。在他狗急跳墙欲自行刺杀武帝之时,又是早有防备的金日磾首先发现其阴谋,并通过贴身肉搏将其抱住,大声呼唤,卫士们及时行动,挫败了其阴谋,避免了一场大悲剧的发生。在武帝晚年多病之际,金日磾与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一齐受托孤遗诏,成为武帝晚年和昭帝初年西汉王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依然保持小心谨慎的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帝亲选曾在东海牧猪的公孙弘为丞相,以牧羊出身的卜式为御史大夫,又能在众多的养马奴仆中识得金日磾,用之为车骑将军、倚之为顾命大臣,而三人在各自的职位上均有不俗的表现,为辜负武帝的厚望。也充分显示了武帝的识人之鉴、用人之道和容人之度。所以武帝朝涌现那么多的人才,国势那么强盛,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