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景区图片:王作元教授谈日本核辐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8:00:39

  国际在线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今天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和第三反应堆的核幅射量已经达到了400毫西弗。而日本核能安全部门今天透露,在福岛南部的日立辖区,也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含量急剧上升。稍早前我们连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王作元教授,稍后我们来听连线录音,了解一下详细情况。

  主持人:王教授你好!

  王教授:你好!

  主持人:核辐射的量要到多少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具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请您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教授:从辐射剂(量)上来讲,人接受的剂量越小越好,但是假如日本的核电站——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漏的话,如果人接受的剂量达到,比如现在的400毫希弗每小时来讲,接受了这样的剂量不会引起确定性效应,就是不会造成身体损伤。但是他会引起随机性效应,就是可能使癌症发病率有所增加。增加(率)是,1000个毫希弗,就是一个希弗的话可以使人的癌症发病率增加5.7%,就是说有100个人接受一个希弗照射的话,那么可能有5.7个人会诱发癌症,是这么个概念。

  主持人:诱发癌症是多久会有反应呢?

  王教授:这是终生的,不一定说照射完马上就得癌症,他可能在以后若干年里。

  主持人:据说还会造成不孕不育这样的情况是吗?还有遗传方面的影响。

  王教授:那属于确定性效应,要达到一定的剂量以后,是累积的。剂量要非常大,比如达到几个希弗的话,可能暂时引起男性的睾丸或者女性的卵巢不孕。比如男性的睾丸比较敏感,可能0.15个希弗会引起暂时性不孕,那么女性的卵巢可能要到2个、2.5到6个希弗这样的大剂量才能引起暂时不孕,这样的小剂量是不会的。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了几个标准几个数值,正好我们这有个数值请您来解读一下。根据我们刚刚收到的消息,在福岛核电站2号、3号反应堆之间的放射线量,应经急剧上升到了400毫希弗,这个数字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王教授:从随机性上看,就是癌症发病效应的话,如果一个人在那待一个小时的话,接受的剂量是400毫希弗的话,假如是100个人,那么可能会使癌症发病率增加3%左右,100个人会有3个人终生会得癌症。

  主持人:那么要躲避辐射的话,什么样的措施可以避免遭到辐射呢?躲在房子里就可以吗?

  王教授:短时间是可以的,因为房子里面的空气和外面的空气不一样,房子里面密闭门窗,外面的放射性物质就进不来。你要非出去的,你要带上口罩,比较严密的口罩还是可以的。

  主持人:如果是阴雨天气就不要出门了是吗?

  王教授:尤其是下雨天气的话,下雨或者下雪天气的话,它把空中的这些放射性颗粒都沉到地面上来了,沉到你身上来了,使你的剂量就增加了。

  主持人:据说如果我们的脚上粘到了核辐射的灰尘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是这样吗?

  王教授:因为双脚掌接触面积不大,主要是进屋子换下鞋,问题就不是很大。

  主持人:就是从室外到室内要勤擦洗自己的身体。

  王教授:对对,严重的时候你要淋浴,不严重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你出去的时候尽量避免把身体的部位暴露到外面就不会。

  主持人:我们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年发生核爆炸的时候,最后是不得不使用了封堆的办法,来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封住。那么日本目前的情况,他需要封堆的措施吗?

  王教授:这要看进一步的发展了,因为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情况和日本这次核事故的情况还不一样。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是它的堆芯反应爆炸了,(真正的核爆炸),所以它往外放出的放射性很多,当时厂房污染很严重,他没有办法,只好用水泥把整个封起来。 而日本这个呢,发生地震以后,它自动停堆了。就是这个镉棒已经下到铀235的铀棒里了,就已经把中子吸收了。所以他没有发生剧烈的爆炸的裂变反应,它爆炸只是一些氢气爆炸。可能对这些反应堆里面的放射性物质,可能扩散到大气环境里边来。

  主持人:就是说目前还不用用这种紧急的措施——封堆这种措施来应对是吗?

  王教授: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讲暂时不用,这就还要看日本反应堆的堆芯里面,融化到什么程度,他们能不能控制住。

  主持人:如果不封堆的话辐射影响会不会进一步上升呢?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王教授:这很难说,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他必定要把这个堆整个封好。因为反应堆基本上有三层防护,第一层防护就是核燃料棒,铀235的这个圆柱形的块要放在一个筒子里面,小筒子里面。第二层防护是,整个反应堆呢,它用一层钢壳来保卫,钢壳的厚度大概有10厘米,很厚,一般破不了,第三层防护就是外面水泥的壳。就是我们看到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外面四方的水泥建筑,那就是密封的,一般不会(损坏)。他现在爆炸了以后,把外面的壳爆炸没了,但他里面10厘米的钢壳,应该说还是没有爆炸。

  主持人:假如这个钢壳也发生了燃料棒融毁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核爆炸?

  王教授:我分析不会,为什么呢?因为核电站的燃料,铀235的含量要比核爆炸就是武器级的铀235的含量要低得多,我分析不会发生核武器爆炸那样的情况。

  主持人:还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偏重于专业技术方面,希望您能给我们简单的给我们解读一下,就是说日本目前所使用的核堆技术和当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使用的核堆技术,应该不是一种技术是吗?

  王教授: 不是一种,首先它的防护手段就不一样,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主要是外面没有水泥壳,就是一米厚的安全壳,反应堆就在厂房里面,厂房也有窗户,跟外面比较(相通)。所以它一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很快就跑出来了。但日本就有水泥安全壳,但水泥安全壳也坏了。但总的来讲,日本的反应堆已经停堆了,停堆了就不再进行核反应了。他现在的爆炸主要是他的余热,余热很多,加上冷区泵失效了,没办法冷却了。所以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气体,热能不断地积聚就爆炸了。

  主持人:那么核电厂爆炸的周围的居民您认为需要穿上防护服?或者服用一些防护药品吗?

  王教授:这要根据当地检测的情况来采取措施。但是现在我看到日本的措施就是让居民多服用稳定碘片,这个措施是很重要的。因为核反应里面要生成碘131,碘131进入人体以后呢,他主要的集中部位就是甲状腺,在甲状腺聚积,它又是放射性的碘,聚集在甲状腺使甲状腺接受的局部辐射剂量就会很高。这样就会发生甲状腺节结,甲状腺肿,甚至甲状腺癌。

  主持人:就是说辐射之前服用才有用是吗?

  王教授:它有一个效果就是说,空气中的放射性碘到来之前,一小时到半小时来服可以完全预防,就是放射性碘不会聚集在甲状腺里面,一进去就可以排出。但是假如你同时服,就是外面空气中的碘131来了,你再服用没有放射性的碘,可以预防90%。假如我提前吸入了碘131,它已经占据了甲状腺的位置了,我再服用稳定性碘片,可以,但是效果就差多了。可能达到50%的样子。

  主持人:还有个问题我们很关心,就是很多我们的人去了参加救援,这些人怎样采取一些紧急的措施防范核辐射,撤离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会不会有遗留?

  王教授:假如我们的救援人员进去,每一个人都应该配得剂量计,就是说我进去后可以随时看我带的剂量计,我接受了多少剂量,假如我超过了一定的限制的话,他因该马上撤出来,再换新的人进去。就是把这个剂量分摊到好多救援人员的身上,不要一个人从头救到底,那你接受的剂量就很大了。这是极端情况,日本的情况不一定是这样。要根据情况来说。

  主持人:还有就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比较关心的,尤其是近海的,像今天,大家都会担心,这风要是刮错了,辐射的物质会不会挂到我们这边来?这些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王教授: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加强了沿海地区海水个方面的检测,包括我们研究所也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准备,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但是据我分析来讲,核电站地址福岛这个地方,离中国还是比较远的,而且他的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我分析都在6000米,5000米高度以下,他就受局部的气象风的方向、风速影响。在这个层里面,他的风向是多变的,有的时候南风、有的时候东风,有时候西风,不一样,可能局部有一定的污染,要这样的局部扩散到咱们的沿海,我估计是不太可能。不用过多的担心。另外就是说,核爆炸烟云升的很高,达到八公里、九公里以上也不用担心,因为在这上面的话,地球上面有一个西风急流区。成年累月都是刮西风。这个西风会把这些放射性物质都吹向太平洋。不会反过来吹到我们国内。

  主持人:王先生,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时候,他也是把这个核污染传到了1100公里以外的瑞典,当时为什么会传这么远呢?

  王教授:瑞典的检测是比较敏感的,比较灵敏的,它可能就是地面的局部的风往西北方向吹了,正好吹到瑞典了。(主要是气象条件造成的对吗?)对。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王作元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