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生记事全文免费阅读:内外资博弈催热医药并购潮 动物中药概念或爆发(附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13:33
内外资博弈催热医药并购潮 动物中药概念或爆发  中国医药市场扩容 内外资博弈催热并购潮

  不断扩容的中国医药市场成为外资医药企业争夺之地,同时也推动了国营、民营与外资医药企业三方角力的并购潮。

  全球著名医疗咨询机构IMS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

  “鉴于中国对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人才优势和城市环境等有利因素,中国已被跨国药企视为与巴西、俄罗斯、印度相比,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美国强生集团国际科技合作部资深总监夏明德告诉记者,外资医药企业正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在华业务。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10日宣布斥资2亿美元在泰州打造其全球投资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生产静脉注射产品和口服固体片剂,以推动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默克7月份与先声药业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业务涉及产品研发、注册、制造和销售多方面。另外,美国辉瑞6月份以投资5000万美元参股上海医药  (601607 估值,测评,行情,资讯,主力买卖)H股;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早前宣布进军中国肿瘤药市场,首款抗肿瘤药物将于2014年上市……

  从本土企业方面看,上海医药自重组后对各区域医药分销龙头展开收购已是“家常便饭”,董事长吕明方告诉记者:“在行业整体毛利下滑的背景下,上海医药还计划从所募资金中拿出60亿港元投入医药工业并购,提高创新药比例,提升核心竞争力。”

  复星医药  (600196 估值,测评,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董亊长陈启宇12日在“Bio china国际大会”上透露,复星医药参股上市的医药公司超过10家,如果有好的项目,公司将进一步实施兼并收购。

  陈启宇还表示,跨国医药企业、国营和民营医药企业将形成中国医药市场增长中的三方力量,任何一方都将从中获得发展新机遇,但任何一方也非一帆风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告诉记者,“国字号”企业因为享有政策扶持、资金优势在国内进行大范围“圈地”,但它在市场灵活度上略逊一筹。民营企业尽管胜在效率和服务上,试图打开新的局面,可是同“国字号”企业和外资药企竞争中,面临资金瓶颈,需优势互补。此外,外资企业欲分羹中国市场尚需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本土市场、企业文化、政策法规和消费习惯等。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医药市场扩容较快,但目前还很难判定未来哪一方的成长空间更大、增长速度更快。”

  他进一步称,虽然民营企业被外资收购并非坏事,但这并不代表民营企业在并购中会盲目地“崇洋媚外”。民营药企无论是被外资或国营药企收购,又或是民营药企之间的兼并,这一“嫁”一“娶”之间都是双向的,都要建立在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的基础上。

  (新华网)

  研发引领药企蓝海

  从盈利利器,到亏损源头,维生素C带来的业绩增长风光终究不再。虽然2011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有望突破250亿元,但维生素C对东北制药  (000597 估值,测评,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打击,已经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价格大跌,仅是市场无序竞争的浅层表现。2010年9月,国内五大维C巨头曾联手控产保价,不幸的是,跟风企业群起投建,加上金融危机减弱需求,劳动力、原材料、能源运输推升成本,导致维C价格长驱直下。目前,全球市场年消费量在11万吨左右,国内五大巨头的产能却逾10万吨,国内总体产量超过20万吨。青霉素等原料药也面临相同的处境。

  除技术门槛低外,深藏在危机背后的是国内药企创新能力、转型能力的不足。早期跨国药企迫于环境、成本压力,不断向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转移原料药产能,一度很受国内企业欢迎,生产企业备感陶醉,但伴随生产大军扩大,国内龙头企业与小企业一并陷入产能过剩、价格下挫的恶性循环。“金饭碗”变成“大路货”,留下来的则是环境污染、企业亏损、转型乏力的现实。这种后果短期难改。

  反观亚洲发达国家医药产业的发展,在企业度过早期“代理制”或原料药阶段后,快速转向首创药和仿制药的研发,最终形成不可小觑的研发能力,树立起一批如武田、山之内等规模的制药企业。不但牢控国内市场,同时能抵抗欧美医药巨头对本国市场份额的蚕食。这给国内原料药企业很好的启示。

  7月份以来,西成药出口快速增长,为向制剂业务转型的原料药企业打了强心剂。但数据表明,这是因为跨国药企逐步将制剂生产向中国转移,促成我国制剂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7月份,我国仅对欧盟和澳大利亚两国市场的出口增幅便分别达到84.3%和1366.14%,规模进一步扩大。

  可想而知,如果仅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或许还会出现。在医药产业全球流动加快的背景下,跨国药企已逐步适应中国的高行政壁垒,正通过与国内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的形式占领市场。诺华、阿斯利康、赛诺菲·安万特等企业已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强弱对比明显的当下,国内药企须避免沦为配角。与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业务转型相比,未来的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新的蓝海。目前,医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使医药企业缺少持久研发的动力。但惟有突破原料药的结构壁垒,向研发找出路,构建新药“蓄水池”,才能在力保国内市场的同时,与欧美发达国家药企同台共舞。

  对上市药企来说,完善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增强长期盈利能力。向研发找出路,才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证券报)
内外资博弈催热医药并购潮 动物中药概念或爆发(附股) 内外资博弈催热医药并购潮 动物中药概念或爆发(2 医药股或迎大爆发 医药股概念分类 航母概念或将成为下一个热点(附股) 国务院22条军规促稀土业整合 稀土概念强势爆发(附股)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2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3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4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5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6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7 锂电关键技术获突破 六氟磷酸锂公司或爆发(附股8 替代能源轮番起舞 甲醇汽油概念将爆发(附股)--【老钱庄黑马营】-【股票黑马圣地】 新兴产业催热“新金属”(附股) 中药价格疯涨 中药行业或迎洗牌(附股) 央企重组概念或出大牛股 10倍增长不是神话(附股) 央企重组概念或出大牛股 10倍增长不是神话(附股) 央企重组概念或出大牛股 10倍增长不是神话(附股) 央企重组概念或出大牛股 10倍增长不是神话(附股) 碳酸锂或进入提价通道 锂电概念全面井喷(附股)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 安全审查将行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