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峡谷公园好耍不:养生妙文三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07:33
古今名人养生歌谣撷趣      我国古今的名人,不仅注重其自身的修身养性,而且积累创造了许多养生歌谣,给人以启迪,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养生精神财富,现选择几首,以飨读者。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所写的《》颇耐人寻味: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蔡轩琐记》中的《》是这样写的: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教食足又思衣。衣食若还多充足,洞房衾冷便思妻。娶得妻来鸳被暖,奈何送老恐无儿。有妻有子双双乐,终日思量屋舍低。起得高楼并大厦,又无官职受人欺。县丞主簿皆嫌小,欲去朝中挂紫衣。人心似海何时满,奈何阎罗下帖追。"

    清代东阁士阎敬铭写的《》更是使人猛悟: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由当代人刘晓雪作词、张振国谱曲的《》另有一番哲理:

    "为了你的肾,为了你的胃,为你有个健康的心、肝、肺;为了你的家庭亲和美,少喝一回是一回。为了你的健康少喝一杯,为了你的亲人少喝一杯。都说是人逢知己千杯少,危难时酒肉朋友见过谁?别指望,排忧解愁靠一醉,醒来时自己的痛苦还得自己背。说什么走熟酒场才能走官场?说什么酒喝透了经济才腾飞?说什么人生得意之时须尽欢?要当心乐极会生悲!似这般逢场作戏何时了?别忘了妻儿老小倚门盼君归。"

    我国著名的红学家、诗人、小说家俞平伯先生写过一首《》是这样告诫人们养生的:

    "愉快劳动精神好,足够休息保护脑。长期锻炼强身体,适当娱乐不烦恼。节制饮食慎起居,讲究卫生身体好。风烛残年成过去,精神百倍腾云霄。"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余力

 

养生联撷趣

 

    古往今来有不少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佳对,它不但赋予读者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而且也是养生和益寿的良方。

    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过一副脍炙人口的养生联:“贪嗔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五经言。”此联把儒教的入世和佛经的出世兼收并蓄地合为一体,意思是说,佛教上讲的贪婪、嗔怒、愚痴和《论语》上讲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只有务必戒除,才能益寿延年;而佛家所讲的则是坚持恪守,才能健康长寿。细细品味联语,颇具科学哲理,令人击掌称绝。

    清代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撰写过一副养生名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此联与《尊生格言》中的“节食以去病;寡欲可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为养生联中佳品。

    清代名人翟公栾曾自撰一副养生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生平不履于危机”。此联讲的是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那些经常搅心伤神,容易动肝火之人,真可谓是一剂妙药良方。

    著名作家冰心94岁时写了一副养生妙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阐述了“知足”、“无求”亦能养生的道理,也是她94年高寿的经验总结,其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自题养生联云:“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上联于朴实言词中透出勃勃生机,下联从幽雅意境里显现了造化神功,实为难得的一副养生佳对。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文栋     

 

养生请读《坐忘铭》

 

     明代养生家郑宣,写过一本很有名的《昨非庵日纂》,内中有一篇《坐忘铭》云:“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

    它告诉人们,如果想要保养元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常默”,因为古人有“多言伤气”的告诫。如要保持聪慧,“少思”的办法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否则思虑过度,反而使人昏昏。如果百神和畅,不怒是最重要的,因为怒则血脉逆而上行,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机制。如果心地清凉,就得彻底断绝烦恼。

    后四句的见解也非常精辟深刻,催人醒悟。“求”是人在欲望驱使下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有所求就难免出现低三下四的媚相,求财的队伍中很少精诚坦荡、为社会和他人谋利益者;而权欲过盛的求官者,必然变尊重领导为讨好上司,靠跑和送求得升迁,甚至会做出媚上欺下、弄虚作假等丧失人格的事来。这样的心理怎么能够身体健康?

     “执”是固执,执迷不悟之意。听不得他人的意见,自然是影响健康的。“贪”是求的发展结果,求的欲望太强了必然要贪。不贪才能对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条件感到满足,心情愉悦利于健康长寿。不贪才能不乱“伸手”,免去了“被捉”的忧虑。“苟”指见不得人的事,愧对良心的事。“不苟”才无愧于心,才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一篇《坐忘铭》,既对心灵健康有利,也是身体健康的法宝。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