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魂1戒指:赤色帝国安魂曲:被阿富汗战争埋葬的苏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6:38

        当西方世界的人们举杯把盏,欢度1979年圣诞节之际,在空降兵的配合下,苏军以10多万人的兵力,兵分两路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从而开始了对阿长达9年之久的军事占领。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南部,是个内陆国家,面积仅相当中国西藏的一半,是苏联“南方战区”的一部分。南方战区对苏联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苏联一直想在这一地区实施分阶段的战略推进,以实现在印度洋寻求暖水港和出海口并切断欧洲和远东联系的战略。控制阿富汗是苏联实现南下战略的重要步骤。苏联在阿富汗苦心经营多年,对阿富汗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但是,阿富汗逐渐加剧的动荡局势和领导人违背苏联人意志的行为,对苏联的南下战略产生了威胁。苏联认为只有诉诸武力才能加强对阿富汗的全面控制。
  同时认为,在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由于美国因人质问题卷入了与伊朗的争端,美国愿意采取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很小,西方国家因根本利益没有受到侵害也不会有强烈反应,占领并控制阿富汗易于取得成功。
  苏军入侵阿富汗不仅是完全有准备的,而且是一种预谋的里应外合的军事行动。
  远在入侵之前,苏联通过“经援”和“军援”,在阿富汗进行了大量的战场建设。其中修建了几条战略公路和两个空军基地及喀布尔国际机场,并在苏阿边境修建了大型后勤补给基地。另外,在阿富汗的几千名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早已控制着阿军一些要害部门和部队,对阿军情况比较熟悉。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最后决心和入侵方案,是在派出高级军事代表团多次对阿实地观察了解情况后,大约在11月26日正式确定。
  入侵决心定下后,苏军以保卫在阿基地和人员安全为名,开始向阿调运先遣部队。12月上旬,1500名配备有坦克、火炮的苏军人员被空运进阿,尔后配置在萨兰山口,一些工兵部队也进入阿境,修复赫拉特附近被破坏的路段、桥梁并恢复一些机场和军事设施。同时以“军援”为名,通过公路向阿运进大批武器装备。圣诞节前夕,先后向巴格兰姆空军基地和首都喀布尔机场分别空运了1个空降团和1个多空降师,先期夺占、控制要害地区。在空降部队向喀布尔大规模空运期间,编成东西两个战役集群的地面进攻部队向边境地区秘密机动,进入了出发阵地,各种装备器材和后勤保障物资也向边境调集。为了指挥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协调有关军区和各军种之间的行动,组成了总部和军区之间的中间战略指挥机构,并在捷尔梅兹开设了前方指挥部。同时派出先遣电台潜入阿境内重要军事基地待命,专门的通信指挥网也开通完毕。
  在阿富汗,苏顾问以冬季装备换季和检查维修为名,集中和拆卸了阿军的主要武器装备,而且限制作战飞机驾驶员飞行,使阿军实际上被解除武装处于无法作战状态。阿总统阿明被诱骗离开总统府,转移到郊区行宫,失去了与各战斗部队的联系。
  苏联还对西方发动了外交和宣传攻势,大肆宣扬苏联从东德部分撤军,抨击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对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推波助澜,以此转移西方对其侵阿行动的注意力。
  12月27日晚7时半,先期在喀布尔机场空降的苏军空降师经过集结整顿,在克格勃的配合下,迅速占领首都各要害部门。苏军经与总统卫队和首都驻军激战4个小时,击毙总统阿明,逮捕了政府重要官员,解除了政府军抵抗部队的武装。此后不久,边境的苏军部队分别在预定地点陆续大举越境,并沿预定路线快速开进。在边境地区苏军只遇到阿军轻微的抵抗。为保障地面部队主力的推进,苏军还动用了前线航空兵团进行空中支援。1980年1月2日,进行地面主要突击任务的东路集群第三○六摩步师一个团和担任辅助突击的西路集群第三五七摩步师主力在坎大哈会师,1月3日苏军封锁了霍贾克山口,一周之内,苏军控制了阿富汗全国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至此,苏军基本实现对阿富汗的占领。
  苏军占领阿富汗,遭到了阿富汗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广泛的反抗。阿富汗人民有着3次抗英斗争的光荣历史。在1978年4月苏联支持推翻达乌德政权的军事政变之后,阿富汗人民就开始逐步开展游击战争。当时的游击战只具有内战性质,打击目标主要是亲苏执政党所把持的各级政权和政府控制的武装力量。苏军武装入侵后,游击战的性质就由以反政府为目的的内战很快转变为抗苏民族解放战争。
  游击组织多达几十个,游击活动遍及全国各个省,抗苏斗争广泛开展。侵阿苏军为了巩固自己占领的地位,积极镇压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抗苏运动,从此阿富汗开始了一场持久的抗苏游击战和苏军反游击战的较量。
  游击队经过多年反政府与抗苏武装斗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国际社会的一定援助下,他们以农村广大地区为基地,开展游击战争,扩大与巩固游击队在农村的阵地和活动基地,同时加强城市和交通线上的活动,抗击苏伪军对游击区的进攻。游击队经常利用夜晚或乘敌戒备松懈之机,突然袭击城市政府机关、军营、仓库、停车场等,捕杀苏伪军政官员,炸毁车辆。在有利时机,集中必要力量,奇袭和打击城郊孤立军事据点、哨所和军事设施。在交通公路线上,广泛开展伏击战、阻击战和各种形式的奇袭,不断打击和杀伤苏军。一次,游击队在一支拥有200多辆坦克的苏军大部队行军必经的山口两侧悬崖上埋设了大量炸药,并在山顶上设伏,当苏军通过山口时,游击队引爆炸药,引起石崩,压毁苏军先头部队坦克40多辆,砸死官兵数百人。当苏军以优势兵力进行围剿和扫荡时,游击队则利用山区有利地形采取诱敌深入,疲惫和消耗苏军;或设立伏击圈,从翼侧和后方打击苏军等各种战术。
  面对游击抵抗运动的日益加强,苏军采取的军事方针是以军事手段为主,结合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措施,从根本上打击各种抵抗力量。苏军占领阿富汗后,建立了反游击战体制,并不断增强反游击战力量。除直接增加驻阿苏军人员外,还大力扩充阿政府军。为消除游击队对城镇军事基地、交通线特别是后方补给线的威胁,摧毁游击队的活动基地或根据地,采取了固守点线、分区围剿的策略。同时为便于对阿境内的游击队进行清剿,苏军还进行了边境封锁,有时对在国外的游击队基地实行空中监视或派地面部队袭击。尽管苏军采取了种种能够使用的办法,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苏军已陷入反游击战争的泥潭之中。随着苏军伤亡的逐渐增加,苏联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也不断增大。旷日持久的反游击战给其国民经济背上了沉重包袱,苏联在阿富汗投入的军事费用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2%。
  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危机的不断加重,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认为,在阿富汗继续没完没了地进行这场战争是得不偿失的,决心尽快结束这场战争。1988年2月,戈尔巴乔夫公开发表了从阿富汗撤军的声明。1989年2月15日苏联撤出最后一批侵阿苏军。至此,这场致使500万阿富汗人背井离乡的苏军侵阿战争,以双方军事力量斗争处于僵持状态告终。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苏联第一次在其东欧盟国之外大规模地直接使用本国的军事力量,表明苏联的扩张主义又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场战争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遭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苏联的国际声誉也因此而大大下降。
 
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
  70年代,苏联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

  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 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4~26日,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27日晚7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B.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3个师沿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1980.2~1985.12) 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 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M.S.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