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业分析:阿富汗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2:40:14
百科名片
阿富汗战争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是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2001年,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名称: 阿富汗战争
地点: 阿富汗
时间: 第一次1979年12月 第二次 2001年10月7日起
参战方: 苏联 阿富汗 美国
结果: 苏联被迫接受日内瓦协议
参战方兵力: 阿富汗国民军 100000人
伤亡情况: 5万余人,130多万人
目录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背景概况过程阶段后果武器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简介基本信息背景军事行动战术参战部队伤亡数据影响经过质疑
总结评价关键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
背景
据说俄国最著名的沙皇彼得大帝曾经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险柜中的遗嘱,直到他死后50年,即1775年才公布于世。彼得大帝在这份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他扬言:“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彼得为他的后代设想了俄国南下的3条路线:一条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地中海;第二条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第三条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三条路线中,经阿富汗这条通道为最近。彼得大帝的后继者们可以说是不负先皇使命,拼命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在19世纪 下半叶和20世纪初,老沙皇们曾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为争夺阿富汗险些大战一场。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火并一触即发。苏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趁机打击亲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到70年代末,苏阿关系闹到了要刀兵相见的地步。在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棋局。苏联继承老沙皇南下战略的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 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可见,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决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动,而是它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1978年 4月28日,一批亲苏的人民民主党军官在苏联的策动下发动了政变。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在克格勃的支持下,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他担任主席兼总理,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这就是阿富汗历史上所谓的1978年“四月革命”。1978年12月,苏阿又签署了重要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双方开始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合作”。
1979年 3月在阿富汗西部重镇赫拉特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兵变,政府军一个师反戈一击,成千上万的市民也参加了战斗,6 月份,在哈扎拉地区还爆发了人民起义。执政的人民民主党有两个派系,一个叫“人民派”,另一个叫“旗帜派”,两派之间的争斗一直很激烈。后来“旗帜派”被清洗,但人民派内部矛盾又随之爆发,两个最高领导人塔拉基和阿明为争夺权力明争暗斗。苏联这次是鸡飞蛋打,无奈木已成舟,只好硬着头皮对阿明表示“祝贺”,还违心地称阿明是“苏联的一个忠实朋友”。阿明知道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但不买苏联的帐,还坚持要苏联召回大使,因为苏 联大使同塔拉基一道密谋策划要搞掉他。
阿明还不许苏联操纵阿富汗的情报机关和秘密警察,不让苏联控制其军队。这对苏联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苏联和阿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友好关系,实际上已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苏联几次“邀请”阿明访问莫斯科,阿明都不肯赏脸。凡此种种,苏联感到既恼怒又害怕,因为阿富汗是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驾驭不住阿明就悔之晚矣。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就这样开始悄悄地准备起来 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概况
7 0年代,苏联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  阿富汗战争
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 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过程
自1919年阿富汗独立以来,虽然名义上一直是个独立的国家,但苏联却不断干预阿富汗的内政。1976年,达乌德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国。1977年,达乌德正式就任阿富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但达乌德企图摆脱苏联的束缚,这引起了苏联的不满。1978年4月,苏联支持以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为首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达乌德政府。阿富汗国名被改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塔拉基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并兼任总理。塔拉基政府继续执行亲苏政策,被苏联拉入了“社会主义大家庭”。1978年年底,塔拉基访问苏联,双方签订了《友好睦邻合作条约》,有效期20年。条约规定,双方在平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发展全面合作,为保证两国安全、独立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磋商,经双方同意后采取相应措施,继续发展两国间军事领域的合作。缔约双方各自宣布,不参加旨在反对缔约另一方的军事联盟或其他联盟,不参加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以及行动或措施。
塔拉基在执政期间,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政府重组不断。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为政府总理,但他不受苏联所欢迎。苏联企图联合塔拉基搞掉阿明,但阿明却捷足先登发动政变,处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总统。阿明政府执政时期,国内政局动荡,而且人民党内部也是互相倾轧。苏联认识到,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决定实施南下战略,除掉阿明。
1979年12月27日,苏联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处死了阿明。之后,苏联扶植卡尔迈勒组成了亲苏政权,卡尔迈勒担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政府总理等职。苏联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十几支穆斯林爱国武装在喀布尔市郊、坎大哈、赫拉特和全国的山区要塞展开了抗苏斗争。1981年,其中的几个抵抗组织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在全国开展抵抗苏军入侵的斗争。
苏军入侵阿富汗,还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1980年1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以后历届联全国大会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实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苏军的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军进入后,阿富汗遭到了极大破坏,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86年2月,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下,苏联被迫表示,愿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5月,纳吉布拉代替卡尔迈勒,担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一职。12月,纳吉布拉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主席。第二年,又担任了总统。198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美国、阿富汗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协议包括四项文件和一项关于联合国提供监督的备忘录,要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喀布尔政权互不干涉内政、阿富汗难民自愿返回家园,以及由美、苏提供国际保护。协议还规定,苏军从1988年5月15日起,9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1991年5月,联合国提出了阿富汗和平计划,建议成立多党政府。1992年4月16日,纳吉布拉政权瓦解。28日,穆贾迪迪在喀布尔成立了阿富汗伊斯兰国临时政府。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 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 24~26日,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27日晚7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B.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3个师沿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 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 (1980.2~1985.12) 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 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M.S.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后果
1979年底,苏军集结10个师的兵力,大举入侵阿富汗,使阿富汗原来各派力量的流血军事政变,衍变成阿富汗游击队与入侵的苏军之间的旷日持久的民族战争。在阿富汗战争中,苏联耗资200多亿美元。1988年5月25日,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利济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阿富汗战争成了苏联日夜不停的“流血的伤口”。
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处境孤立。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与巴基斯坦交恶日甚。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即开始寻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
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与巴基斯坦签订了由苏美两国予以保证的解决阿富汗问题日内瓦协议。5月15日,苏联和阿富汗发表联合声明:根据日内瓦协议,苏军从今天开始撤离阿富汗,撤军将在9个月内完成。1989年2月15日,苏联政府就从阿富汗撤军结束发表声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已经结束,这一行动完全符合日内瓦协议。武器
1、高炮卡车
西方军界曾经预测苏军要想彻底消灭阿富汗游击队需要投入50万兵力,这是根据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经验得出的结论。虽然苏军高层中也不乏有决心一举荡平阿富汗抵抗力量的鹰派人物,但是苏军在侵阿战争期间平均保持10万左右的兵力,因为后勤保障能力始终是制约苏军投入更多兵力的“瓶颈”。七八十年代的苏军,一个参加作战行动的摩步师每天需要补给700~800吨的物资,一个战斗直升机团每天需要补给近400吨。而阿富汗是个内陆山国,全国4/5的面积是山地,即没有铁路,也没有海港。空运只能解决每天200~300吨的补给量,对10万之众的侵阿苏军无异杯水车薪。苏军绝大部分的后勤补给任物都依靠卡车运输。
从苏阿边境到阿富汗腹地只有2~3条战略公路。例如,从捷尔梅兹出发的苏军补给车队要开400千米才能到达喀布尔,途中还必须经过许多险要得山地。一般来说,一辆满载的军用卡车开到80千米/小时是没问题的,但是编队行驶时速度能到50千米/小时就很不错了。一个大型的补给车队只能以20~25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行军,车距50米左右。而且在阿富汗这样的高原地区,车辆通常只能装载平原地区1/2的物资。即使再没有民用车辆阻塞和游击队袭击的理想状态下,每天最大运输量只能达到3000吨,而实际上苏军补给每天能有1500吨就很不错了。这些物资只够苏军维持2~3个师规模的持续作战行动。
对阿富汗游击队来说,这些满载弹药和燃料的卡车队是最好的打击目标。苏军除采取武装直升机、空降突击部队和步兵战车掩护之外,还直接在ЗЦЛ-135卡车上安装了双联装23毫米ЗУ-23型高射炮。这是一种退役的老式武器,平时储备在仓库里,爆发大战时用来装备苏军后备军。此炮仰角大,对山地目标斜射时最大射程为2500米,正好可以用来压制高山上游击队的大口径机枪。当时的苏军使用ЗСУ-23-4型四联装23毫米自行高炮(俗称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北约绰号“炮盘”)作为标准野战防空武器。不过这种雷达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武器对付游击队显然成本太高(一辆“石勒喀河”的成本相当于两辆T-62主战坦克!)。
由于高炮卡车和其它运输卡车底盘相同,所以在机动性、燃料、维修保养等方面非常方便,而且必要时也可以用来装载物资。而其它为车队护航的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高炮、坦克等动需要在车队里安排几名专门的技师(通常是准尉)以备战斗中进行抢修。苏军一般规定10分钟内修不好就放弃,由于这些战车脱离了作战部队,临时配属给运输队,因此野战维护十分困难。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反游击战武器
对于侵阿苏军而言,卡车是最重要的,假如没有坦克、战车、火炮、直升机、战斗机等等任何一样武器,他们都可以继续战斗在阿富汗。但是离开卡车,一天都过不下去
2、武装直升机
著名的米—24直升机是苏军手里最有效的反游击战武器。米—24D是专门为苏联的空降突击队而研制的,所以除了其它武装直升机所共有的装甲防护、串列座舱、旋转炮塔等特征之外,米—24D还有一个能搭载8~12名士兵的乘员舱,这个设计给米—24D带来很大的作战灵活性,不但可以运输空降兵和重要物资,还可以用来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后期的米—24D再乘员仓里安排了一名机枪手,在机身后面安装了7.62毫米机枪,专门用来在拉起时压制游击队的高射火力。为对抗游击队的单兵防空导弹(以美制“毒刺”单兵防空导弹为主,采用红外线热感制导),米—24的发动机排气口还安装了发动机排气冷却系统,在战斗中可以短时间使用(最长不超过3分钟)。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作战时,满载的米—24做剧烈机动时,仍有发动机功率不足的现象。米—24的滑油箱、旋翼和座舱防护能力比较差,容易被击伤,特别是飞行员不使用座舱防弹钢板时最危险。
米—24直升机的武器种类很多,出一般武装直升机常用的反坦克导弹、57毫米、80毫米、122毫米火箭,23、30毫米双联装固定航炮和吊舱,12.7毫米4管加特林机枪以及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外,还经常使用250千克炸弹、集束炸弹和空中撒布器,因为其它固定翼飞机在阿富汗险峻的山地使用这些武器时效果不佳。57毫米火箭弹最初是空对空武器,从担负对地攻击任务的要求看,采用爆破战斗部的57毫米火箭弹对付无防护目标效果较好(64枚齐射时对无防护目标杀伤面积为2900平方米),对付有土木工事掩护的目标效果则较差。阿富汗游击队在伏击苏军车队时,通常都在公路两侧的高山上预先构筑阵地,以有效地保存自己。
于是苏军使用了装有化学战斗部的57毫米火箭,实战证明这种武器威力极大,被击中的游击队阵地上不但无人生还,而且死者都如同被冻僵了一样保持着战斗姿势,说明是中毒后立即死亡,极有可能是苏军新式的“昏睡死亡”毒剂,这种毒剂致死速度要远优于传统的中等挥发性有机磷神经毒剂(例如甲基氟磷酸异丙酯,俗称“沙林”,加压贮存时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常温下有中等挥发性,无气味,白鼠LD50静脉注射致死量为1.5毫克/千克,从接触到致死大约为10~15分钟,除此之外还有“塔崩”、“梭曼”两种同类毒剂)。
57毫米化学火箭和大口径火炮及轰炸机的化学弹相比,使用突然性强,精度好,对己方部队影响小,是一种有效的反游击战武器。但是这种武器和其它化学武器一样,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间,风速和风向变化很大,不是总能找到合适的时机。80和122毫米火箭可携带燃烧空气战斗部,特别适合杀伤洞穴和掩体里的游击队。122毫米火箭弹还配有可穿透3米土层和1米混凝土的串联战斗部。空中布雷用于封锁阿富汗和伊朗、巴基斯坦的边境,阻断游击队的补给;在围剿行动中,也用空中布雷来切断游击队的退路。
苏军在阿富汗常年保持200架左右的米—24武装直升机,但是机组人员定期轮换。使用范围扩大到营级,作战时空军前进引导军官(通常是直升机飞行员)携带通信工具随摩步营或运输车队行动。米—24D最标准的战术是“车轮战”,即由多架米—24D从高空轮流向目标俯冲攻击,然后从低空转弯脱离,再重新拉起,如此循环作战,不给游击队以反击或逃走的机会。另一个常用战术是一架在高空吸引游击队开火。其它数架在周围山峰后面隐蔽,一旦游击队阵地暴露,就予以打击。战争后期的苏军经常采用米—2直升机从高空引导米—24D攻击,这种打法分工明确、合理,隐蔽性更强,非常有效。
还有一种米—24和迫击炮协同战术,即先用直升机把120毫米迫击炮运到游击队营地附近的山顶,在夜间用迫击炮轰击游击队营地,黎明时再用米—24来打扫战场,结束战斗。米—24D为补给车队护航时经常使用“蛙跳战术”,即一半米—24在车队上空掩护,另一半米—24事先搭载少量空降兵占领车队前方的制高点,待车队通过后再收拢空降兵向下一个制高点跳跃前进。
3、步兵战车
苏军历来是把坦克作为攻击的主力,但是在阿富汗的经验证明,步兵战车比坦克更有效。侵阿初期,苏军主要使用T—55、T—62型坦克。 (由于中亚不是苏联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向,所以苏军临时动员了几个三类摩步师参战,这些部队平时只有军官和骨干,装备也很陈旧,这样的部队本来是为打大规模常规战争准备的)。实战中,苏军大量的坦克对游击队作战效果并不好,在山地,由于苏军坦克炮俯仰角太小(-4°~+10°),不能有效射击。而且由于坦克在山地磨损大,故障率高,油耗大反而成了苏军的负担。所以后来苏军逐步把大部分坦克部队撤回国内,留下的坦克主要用于火力支援。轮时装甲输送车(主要是BTR系列,以BTR—80为主)只有14.5毫米大口径机枪,装甲只能抵挡枪弹,火力和防护都很薄弱,其发动机在山地还有过热问题。伞兵战车(BMD系列)火力较强,但车体较轻,防护薄弱,而且穿越山间激流时非常危险。这两种战车战斗舱在车体前部,利于乘车突击,但乘员在敌火力威胁下下车非常危险。所以用于山地反游击战都不理想。
苏军的БМП(北约代号BMP)系列步兵战车火力强,特别是БМП—2型采用的30毫米自动炮仰角大,有效射程远达4000米,改善了БМП—1步兵战车的73毫米滑膛炮射程不足的缺点。БМП系列步兵战车的正面装甲防护可抗23毫米穿甲弹,足以抗击游击队常用的大口径机枪,后期还特别加强了炮塔前部和车体侧面的装甲。而且乘员舱在车后,步兵下车安全。由于上述优点,步兵战车逐渐成为山地反游击战的主要突击力量。侵阿战争后期БМП—2步兵战车还取代了部分БМД伞兵战车,用来装备空降部队。БМП系列步兵战车的缺点是车内空间狭小,在阿富汗的苏军士兵大部分时间宁可坐在车顶上行军,БМП系列步兵战车对于士兵来说,更像一个流动的补给站和火力支援点。
在山地清剿作战中,苏军改变了所谓“勇猛冲击”惯用战术,改为“交替跃进、相互掩护”,不再强调乘车突击,而是越来越多的采取步兵下车作战,战车火力支援的战法。再很多山间弯道上,步兵反倒要前出为战车探路,因为每一个转弯都可能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对于山间的溪流,苏军战车也不敢轻易的涉入,因为游击队往往使用意大利制造的塑料壳水雷和老式的英国铁壳反坦克地雷封锁水道。
4、自动迫击炮
“矢车菊”82毫米自动迫击炮装备到苏军摩部营的迫击炮连(6门),用来替换120毫米迫击炮。面对飘忽不定的游击队,苏军不得不改变以往集中使用炮兵的习惯,而更多采用小分队甚至单炮作战。二战以来的作战经验证明,对暴露人员射击时,由于目标来不及隐蔽,前15秒的火力效能最高。“矢车菊”可以在1.5秒内发射4发弹夹中的炮弹,每分钟120发的射速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弹药基数300发。“矢车菊”82毫米自动迫击炮本来是一种牵引炮,但是前线的苏军把它装到多种装甲车辆底盘(如БМД伞兵战车和几种装甲输送车)上作战,这种临时改装的办法不符合苏军的常规,但确实有效。
5、燃烧炸弹
苏军在阿富汗使用了几种特种燃烧弹,用来对付游击队出没的村庄。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目的是消灭游击队的后勤补给基地,也说明苏军在阿富汗反游击战的升级,实际上是焦土政策。
美军在越南经常采用铝热燃烧弹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苏军的手段更先进。苏军使用了几种新型燃烧弹,当时虽然有部分随游击队行动的战地记者报道了一些片段,但直到苏联解体后,这些炸弹的庐山真面目才被揭开。其中一种是子母弹,弹体内装有爆炸、燃烧等不同功能的子炸弹,从空中散步开后可以产生高温,不但烧毁整个村庄,而且足以熔化石头。还有一种被游击队称为“火爆”的炸弹,采用2米长的棒状固体弹芯,爆炸后可以消耗掉周围的氧气。
另一种是液体燃烧弹,但与凝固汽油弹完全不同,其浅褐色液滴散布在地面上,并不马上燃烧,一旦有车辆和行人压上后才开始发火,产生高温和毒烟,并且难以扑灭。很显然这是一种为封锁欧洲某些特定地区(如机场、高速公路等)而研制的武器,但是由于阿富汗也同样有效。
编辑本段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简介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
当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宣布美军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彻底消灭制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之时,有眼光的战略家们都认为美国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自10月7日美军开打以后,特别是反塔联盟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  阿富汗战争
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戏剧性变化,许多分析家们的预测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然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样子,许多人都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次阿富汗战争没有出现10年前阿富汗游击队抗击苏军时的情景?曾经把反塔联盟赶得到处跑的塔利班怎么被反塔联盟打得无招架之力?美军地面特种部队为什么在战争中没有大的作为?和奥马尔在大劫中表现如何等等。基本信息
日期: 2001年10月7日至今(冲突未结束)
地点: 阿富汗
结果: 未结束
起因: 九一一事件
参战方: 塔利班
基地组织: 阿富汗
北方联盟 : 美国 英国 德国 加拿大荷兰 意大利法国
指挥官:奥萨玛·本·拉登 姆拉·奥马尔乔治·沃克·布什(2001年-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2009年-至今)
兵力:
塔利班:活跃兵力约25,000人(2009年) 阿富汗国民军:100,000人
美军(非多国部队):约48,000人
北约:约64,000人
伤亡 :
超过20,000人死 阿富汗保安部队:约5,000人死
北方联盟:约200人死
联军: 1,479人死,包括美国906人、英国224人、加拿大132人、德国39人、法国53人、丹麦27人、澳大利亚11人
超过4,000人受伤
平民伤亡约11,000人至31,000人或更多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  阿富汗战争
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勒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到2010年为止,目前阿富汗驻军人数最多的国家依序是,10万美军、1万英军、4300德军和3750法军背景
在战争爆发之前大约一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向塔利班政府发出最后通谍,要求他们:
把盖达高层成员交给美国
释放所有被监禁的外国人
保护在阿富汗的外国记者、外交人员、支援人员
让美国人员检查所有训练营,证实它们全部被关闭
塔利班政府则拒绝与美国对话,并指与非穆斯林领袖对话是对他们的侮辱。但他们也透过在巴基斯坦的大使馆要求美国提供证据让他们自行在伊斯兰法庭起诉拉登。后来他们提出把拉登移送到中立国。但乔治·布什拒绝这些条款。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0年12月19日要求塔利班移送拉登到美国或第三国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起诉,以及关闭所有武装训练营,否则将会制裁阿富汗。军事行动
持久自由行动
第三海陆营扫荡村庄
2006年的一处监视哨
阿富汗的美军悍马车成防御圈早在2001年10月7日,美英已组成联军进入阿富汗境内与当地的北方联盟接触。双方其后达成协议,合作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在当天晚上进行空袭,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多个据点。美国指攻击塔利班是要报复塔利班没有答应美国要求交出拉登,而当天塔利班随即抨击美国举动是向伊斯兰世界宣战。
美国在首轮空袭中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武器,据美国军方公布,共动用了50支导弹、15架  阿富汗战争
战机和25枚炸弹。同时美国还在空袭时投下大量救援物资,据美国声称这是为了赈济空袭中受伤的平民。
期间一段宾拉登的录音片段公开,片中拉登指责美国这次袭击。
阿拉伯的卫星频道Al Jazeera指称该台于攻击事件不久前就收到了这卷录音带。在录音带中,本·拉登宣称美国将会在阿富汗之战失利,并且像苏联一样崩解。同时,宾拉登号召伊斯兰世界发起反抗非伊斯兰世界之战。
阿富汗战争
马扎里沙里夫的地面攻势
2001年11月9日,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开始。马扎里沙里夫在阿富汗北方是一个大型城市。塔利班在马扎里沙里夫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存在。美国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塔利班部队的阵地。下午2时,北方联盟部队攻下了城市的南部和西部,并且控制了城市的主要军事基地和机场。战斗在4个小时后结束。到日落时分,塔利班残余部队向南部和东部撤退。战斗结束后,大批塔利班支持者被处决,在整个马扎里沙里夫开始出现抢劫。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后,北方联盟迅速拿下了北方地区的5个省份。塔利班在北方地区的势力开始瓦解。
攻占喀布尔
11月12日晚塔利班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逃离喀布尔市,11月13日北方联盟部队抵达喀布尔市。市区只有炸弹坑和焚烧过的树叶。一组大约20人的强硬阿拉伯武装分子被发现藏身于市内的公园,随后被消灭。
喀布尔的陷落标志著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国的瓦解。在24小时内,所有的阿富汗沿伊朗边境各省,包括关键的城市赫拉特,都被北方联盟攻下。当地普什图族指挥官和军阀接管整个阿富汗东北部,包括关键的城市贾拉拉巴德。近1000名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志愿者部队死守北方战线。到11月16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最后一个据点被北方联盟围困。此时,塔利班主力已被迫撤回到阿富汗东南部坎大哈周围地区。战术
森蚺行动
160th SOAR空降特种团进入山区美军的卫星照片情报显示盖达组织士兵在Gardez山西面高2740米的山脉中出没,特战部队(SOF)又称战略侦察队(Strategic Reconnaissane)称该区为“雷明登屏障”,展开森蚺行动(Operation Anaconda)剿灭山区。该行动中美军采用了包围战术,首先派兵占领山谷的有利位置及阻止敌军四处逃窜,再陆空合击山谷北端扫荡敌军。整个行动从2002年3月3日到3月19日结束。
心理战术
UH-60丢下宣传单
美军阿富汗一处营区2005年10月份驻阿富汗美军发生所谓“焚尸门事件”,塔利班武装分子声称美军利用焚尸当成心理战术,美军否认。之后21日美国记者会表示战场上可能有所谓所谓“虐尸”  阿富汗战争
事件是属于卫生处理,不过火化尸体不符一些伊斯兰传统才会引起争议,并非为了对塔利班或者阿富汗平民施加心理压力。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对这一事件调查。美国在阿富汗实际上是有一个心理战单位“美国陆军第913心理战小组”。参战部队
160th SOAR空降特种团
各国特种部队编成的第3特战群
第10山地师第2旅第31步兵团2
第10山地师第1旅第87步兵团1
101空降师3旅187步兵团2伤亡数据
据联合国报告,平民伤亡人数,从2006年的929人,上升至2008年的2000人。
根据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的统计:
2007年阿富汗死于暴力袭击者超过了8000人,其中1523人为平民。死亡平民中630人死于阿富汗政府军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误杀,893人死于塔利班的自杀性爆炸和路边炸弹等袭击事件。其余死者中约6000余人为塔利班等反美武装人员。
2008年死于阿富汗暴力袭击者超过了6000人,其中1988人为平民。死亡平民中828人死于阿富汗政府军警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误杀。1160人死于塔利班制造的暴力袭击。其他死者中绝大部分为塔利班。但当年由北约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指出,死于北约军队袭击的平民为97人,死于塔利班袭击的平民为973人。影响
由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指称有基地组织成员越过边境逃巴基斯坦,一度引起斴近国家的紧张。
另外,由于位于阿富汗北部的前苏联中亚国家为美军提供协助,一度惹来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例如黎巴嫩及苏丹等的敌视。经过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
当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宣布美军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  阿富汗战争
彻底消灭制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之时,有眼光的战略家们都认为美国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自10月7日美军开打以后,特别是反塔联盟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戏剧性变化,许多分析家们的预测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然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样子,许多人都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次阿富汗战争没有出现10年前阿富汗游击队抗击苏军时的情景?曾经把反塔联盟赶得到处跑的塔利班怎么被反塔联盟打得无招架之力?美军地面特种部队为什么在战争中没有大的作为?和奥马尔在大劫中表现如何等等。质疑
美国的战争目标是否已实现
应该说,战争打到今天,这些问题似可作点小结了。从现在看,美国在阿富汗打的反恐怖战争已近尾声,那么美军打得怎么样?是否达成了战争目的?这是现在要作出评估的事情。通常一场战争是否结束,是由战争的主导方,及战争胜利者的意志和战争目标是否实现所决定的。战争目标的制定是由国家最高统帅和最高决策层明确的,也就是这场阿富汗战争应由美国总统布什和他的战争班子确定。九一一事件之后,布什就确定了动用几万美军,消灭奥萨马及其恐怖组织和打击庇护它的塔利班武装这个战争目标。
从布什决策发展过程看,头一个战争目标——消灭,是坚定不移的,而打击奥马尔和塔利班武装则是有条件的,也就是根据当时奥马尔的态度再确定美军是否连他一起铲除。然而,从战前的某一时刻开始,美国就意识到要消灭其恐怖组织,就必须先摧毁塔利班武装。这在确定战争目标的时候,就成了实现战争决心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战争爆发后,推翻塔利班武装也就成了美国的另一个战争目标。
必须指出的是,美国起先只有“消灭”这个战争目标,而军事打击塔利班是附加  阿富汗战争
的。军事上忌讳同时开辟两条战线和打两场战争,在制定战争目标时也是应尽量防止同时确定两个战争目标。因为,后者与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类似的地方。美国为什么会同时确定这两个战争目标呢?是因为就在阿富汗,美国可将塔利班与卡伊达捆在一起打,几乎成为一个目标打。美国明知不早打击恐怖组织,以后就很难围捕在其他国家的成员,为何美国不在阿富汗以外打击恐怖组织及其附生国,原因就在这里。实际上,战争的发展不像美国决策层所设想的那样艰难,附带摧毁塔利班武装的目标却先实现了,而消灭恐怖组织的目标尚缺一环。那么现在离战争目标还有多远,应该说为期不远了。因为奥萨马的行踪已经有了线索,搜捕圈也正在缩小,消灭他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明天,或者以后的某个时间。
总之,美国军队已经接近实现这场阿富汗战争的目标。战争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消灭了恐怖组织成员,战争就算是结束了。至于失去政权和武装的奥马尔,美国虽也不会放过他,但让美军和这种不具国际影响力的人物打一场兴师动众的战争,就显得不那么急迫了。
是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
战争双方的武力对抗,通常是有那么几个点支撑着,其中有对战争起转折作用的“关节点”,还有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顶点”。在世界战争史上,那些双方对抗实力相当的战争,其战争发展过程通常都要经过一些关键的战役或战斗(即理论上的“关节点”),再经过一个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或战斗(即“战争顶点”),才分出胜负高低来。
然而,到目前为止,阿富汗战争是一场没有多少“卖点”的战争。从军事上讲,其原因是战争没有出现顶点,没有那种双方殊死对抗的场面和过程,也没有很明显的战争关节点。
对于打了两个来月的战争,这样讲似乎简单了一点。其实,关节点在战争中曾隐约地出现过,而战争的顶点因双方军力和军心对比反差太大,从没有出现过。从历史上看,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谁就能控制战争的走势,谁就能为赢得战争顶点创造条件。
在这场战争中能看出眉目的关节点,是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及坎大哈三次战斗。从塔利班最初的强硬态度到后来几万人的武装没有打出几场战役来,这种战争表现实在令世人费解。初步看,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一是美军的空中打击是非常有效的。美军的程序式打法,先消灭塔利班极少的防空力量,然后摧毁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和经济目标,最后再行战术轰炸,打击前线的塔利班守军。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无论如何也无法防护美军的强大空中打击,一支类似民兵武装要打只有正规部队才能打的防御作战,无疑是勉为其难了。
二是几个关节点没有把握好。在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和坎大哈这几个点的坚守与放弃的问题上,能看出塔利班领导层的犹豫和意见不统一,致使指挥和战斗都乱了章法。比如,一开始塔利班宣  阿富汗战争
称要和美国人打游击战,可是在战争中自己打的却是城市防御战;在坚守几个大城市时,塔利班都说要坚守到底,但往往是战斗还没怎么打,就主动放弃了。
这些都说明,塔利班没有找到与美国这样的对手作战的正确方法,没有意识到在阿富汗这种特殊的地形打城市防御战意味着什么,更没有认识到在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断然下战争的决心就意味着失败。按理说,马扎里沙里夫是应打一个较大的战役的,因为其战略价值要比昆都和喀布尔大,而塔利班因承受不了美军的轰炸,就逃之夭夭,拱手让给了反塔联盟。
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新认识:刘周在“关于总体战思维与高科技战争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认为:塔利班可以有更好的打法,以转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美军对弱国部队固有的轻视以及美军以往打胜仗的经历,加之美军是在大规模空袭以后开始发动的地面攻击,所以很容易使其一部或数部轻敌冒进。因此,塔利班完全可以利用此点而作有利的战略退却,并选择有利地形相机全歼其冒进之一二小股部队。这一点无论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来讲都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从心理上给美军方面以有效的震慑,从而使美军以后的地面行动迟缓起来,美军的地面进攻将受到有效的迟滞。这种情况下,只要能继续灵活地发挥地利和指挥上的优势,则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迟滞美军的地面进攻,整个战场形势就将为之改观。因为阿富汗不像南斯拉夫,没有多少可供轰炸的地面实施,单凭空袭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完全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持久战的泥潭。《孙子·作战篇第二》讲:‘……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塔利班方面将有可能出现谋求政治解决争端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塔利班政权完全有可能做到不亡不败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塔利班政权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打法,从一开始的坚守北方重镇起,一直是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最后发展到全面溃退。先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是“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始终未能利用自己的局部优势,改变战场形势,而是一味的以己之短应敌之长,所犯的皆是兵家大忌。所以,美军能迅速打跨“塔利班政权”,军事实力的悬殊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还在于塔利班领导人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和没有有效使用“人民支持”以发挥总体战的威力。
编辑本段总结
由于苏军长期以来一直以在欧洲平原地区的北约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苏军装备中适应高原山地的武器并不多。随着阿富汗战争的进程,苏军陆续投入了多种新式武器,这些武器装备大部分是以检验武器效能为目的送到阿富汗战场的,也有少量是专门为反游击战而开发的。苏军武器配备的弹种多,而且不断利用最新技术为旧式武器研制新弹种,实战证明这是提高武器战斗效能的有效手段。苏军重视化学武器的使用,其化学战剂杀伤力强、种类多,投放手段多样。对防护和反击能力弱的对手威胁很大。苏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端重视保密工作,历次战争的实践证明,外界首次了解一种苏联新式武器往往是在战场上,而且是先知道这种武器的效能,而后知道这种武器的名称和原理。
从政治的角度来讲,苏军入侵阿富汗,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武装干涉行为,是无可辩驳的侵略行径,是践踏它国主权的行为,同时也遭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谴责;苏联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并连累了苏联本不坚实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但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苏军在阿富汗的战役战术方法、武器使用方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依然是军事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
编辑本段评价
战争的一方是军力超强,得道多助的美国;另一方是坚信自己的极端主义是人类摆脱一切苦难走向幸福天堂惟一正确道路,失道寡助的塔利班政权,其结果如泰山压顶一样毫无悬念。
为彻底铲除恐怖势力,仅仅远距离打击是根本不够的,还必须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地清剿恐怖分子,并联合阿富汗各派和平政治力量,组建阿富汗新政府,使之彻底摆脱恐怖势力。这就决定了在远距离打击阶段完成后,美军必须迅速转入近距离清剿塔利班的阶段。
阶段的转变使战争告别了科幻方式,向传统方式回归,但人们受制于美军在远距离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普遍认为在地面战争中,美军将风卷残云地迅速完成清剿恐怖势力的任务,拉登等恐怖组织的头子将被一一抓获,像二战战犯那样接受正义的审判。
现实的变化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正当国际社会准备为美军的胜利喝彩时,战争出现了拐点。躲进山区和乡村的塔利班没有被彻底消灭,连美国人竭力想抓获的拉登也神龙见首不见尾,安然指挥着对多国的恐怖袭击。战争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迟迟没有了局。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阿富汗政府本身的问题,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诸东流,不仅未能把阿社会引向正轨,而且在恐怖势力面前节节败退,控制的国土不断缩小,总统被戏称为喀布尔市长。相反,塔利班势力则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控制了大部分国土,并转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面对这一形势,阿富汗政府几年前就提出与塔利班和解,但美国不同意,战争因此陷入僵持局面。去年底,在战争进行了整8年之后,奥巴马为打破僵局,及早脱身,决定增兵对塔利班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到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前,美国总算开始简化自己的战争目标了,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意阿富汗政府说服部分武装人员放下武器。但是,阿富汗塔利班却不打算和解!
看来高科技并没有根本改变战争的方式,当远距离打击时,高科技可以尽显神威;但近距离作战,双方的胜负就另当别论了。这就使美国尽快结束战争的打算成为空想,正如卡尔扎伊所说美军仍需再驻留“10到15年”。
编辑本段关键
战争双方的武力对抗,通常是有那么几个点支撑着,其中有对战争起转折作用的“关节点”,还有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顶点”。在世界战争史上,那些双方对抗实力相当的战争,其战争发展过程通常都要经过一些关键的战役或战斗(即理论上的“关节点”),再经过一个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或战斗(即“战争顶点”),才分出胜负高低来。
然而,到目前为止,阿富汗战争是一场没有多少“卖点”的战争。从军事上讲,其原因是战争没有出现顶点,没有那种双方殊死对抗的场面和过程,也没有很明显的战争关节点。
对于打了两个来月的战争,这样讲似乎简单了一点。其实,关节点在战争中曾隐约地出现过,而战争的顶点因双方军力和军心对比反差太大,从没有出现过。从历史上看,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谁就能控制战争的走势,谁就能为赢得战争顶点创造条件。
在这场战争中能看出眉目的关节点,是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及坎大哈三次战斗。从塔利班最初的强硬态度到后来几万人的武装没有打出几场战役来,这种战争表现实在令世人费解。初步看,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一是美军的空中打击是非常有效的。美军的程序式打法,先消灭塔利班极少的防空力量,然后摧毁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和经济目标,最后再行战术轰炸,打击前线的塔利班守军。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无论如何也无法防护美军的强大空中打击,一支类似民兵武装要打只有正规部队才能打的防御作战,无疑是勉为其难了。 二是几个关节点没有把握好。在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和坎大哈这几个点的坚守与放弃的问题上,能看出塔利班领导层的犹豫和意见不统一,致使指挥和战斗都乱了章法。比如,一开始塔利班宣称要和美国人打游击战,可是在战争中自己打的却是城市防御战;在坚守几个大城市时,塔利班都说要坚守到底,但往往是战斗还没怎么打,就主动放弃了。
这些都说明,塔利班没有找到与美国这样的对手作战的正确方法,没有意识到在阿富汗这种特殊的地形打城市防御战意味着什么,更没有认识到在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断然下战争的决心就意味着失败。按理说,马扎里沙里夫是应打一个较大的战役的,因为其战略价值要比昆都和喀布尔大,而塔利班因承受不了美军的轰炸,就逃之夭夭,拱手让给了反塔联盟。
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新认识:刘周在“关于总体战思维与高科技战争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认为:塔利班可以有更好的打法,以转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美军对弱国部队固有的轻视以及美军以往打胜仗的经历,加之美军是在大规模空袭以后开始发动的地面攻击,所以很容易使其一部或数部轻敌冒进。因此,塔利班完全可以利用此点而作有利的战略退却,并选择阿富汗战争
百科名片
阿富汗战争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是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2001年,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名称: 阿富汗战争
地点: 阿富汗
时间: 第一次1979年12月 第二次 2001年10月7日起
参战方: 苏联 阿富汗 美国
结果: 苏联被迫接受日内瓦协议
参战方兵力: 阿富汗国民军 100000人
伤亡情况: 5万余人,130多万人
目录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背景概况过程阶段后果武器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简介基本信息背景军事行动战术参战部队伤亡数据影响经过质疑
总结评价关键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背景概况过程阶段后果武器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简介基本信息背景军事行动战术参战部队伤亡数据影响经过质疑
总结评价关键
展开
编辑本段第一次阿富汗战争
背景
据说俄国最著名的沙皇彼得大帝曾经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险柜中的遗嘱,直到他死后50年,即1775年才公布于世。彼得大帝在这份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他扬言:“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彼得为他的后代设想了俄国南下的3条路线:一条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地中海;第二条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第三条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三条路线中,经阿富汗这条通道为最近。彼得大帝的后继者们可以说是不负先皇使命,拼命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在19世纪 下半叶和20世纪初,老沙皇们曾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为争夺阿富汗险些大战一场。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火并一触即发。苏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趁机打击亲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到70年代末,苏阿关系闹到了要刀兵相见的地步。在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棋局。苏联继承老沙皇南下战略的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 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可见,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决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动,而是它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1978年 4月28日,一批亲苏的人民民主党军官在苏联的策动下发动了政变。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在克格勃的支持下,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他担任主席兼总理,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这就是阿富汗历史上所谓的1978年“四月革命”。1978年12月,苏阿又签署了重要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双方开始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合作”。
1979年 3月在阿富汗西部重镇赫拉特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兵变,政府军一个师反戈一击,成千上万的市民也参加了战斗,6 月份,在哈扎拉地区还爆发了人民起义。执政的人民民主党有两个派系,一个叫“人民派”,另一个叫“旗帜派”,两派之间的争斗一直很激烈。后来“旗帜派”被清洗,但人民派内部矛盾又随之爆发,两个最高领导人塔拉基和阿明为争夺权力明争暗斗。苏联这次是鸡飞蛋打,无奈木已成舟,只好硬着头皮对阿明表示“祝贺”,还违心地称阿明是“苏联的一个忠实朋友”。阿明知道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但不买苏联的帐,还坚持要苏联召回大使,因为苏 联大使同塔拉基一道密谋策划要搞掉他。
阿明还不许苏联操纵阿富汗的情报机关和秘密警察,不让苏联控制其军队。这对苏联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苏联和阿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友好关系,实际上已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苏联几次“邀请”阿明访问莫斯科,阿明都不肯赏脸。凡此种种,苏联感到既恼怒又害怕,因为阿富汗是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驾驭不住阿明就悔之晚矣。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就这样开始悄悄地准备起来 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概况
7 0年代,苏联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  阿富汗战争
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 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过程
自1919年阿富汗独立以来,虽然名义上一直是个独立的国家,但苏联却不断干预阿富汗的内政。1976年,达乌德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国。1977年,达乌德正式就任阿富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但达乌德企图摆脱苏联的束缚,这引起了苏联的不满。1978年4月,苏联支持以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为首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达乌德政府。阿富汗国名被改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塔拉基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并兼任总理。塔拉基政府继续执行亲苏政策,被苏联拉入了“社会主义大家庭”。1978年年底,塔拉基访问苏联,双方签订了《友好睦邻合作条约》,有效期20年。条约规定,双方在平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发展全面合作,为保证两国安全、独立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磋商,经双方同意后采取相应措施,继续发展两国间军事领域的合作。缔约双方各自宣布,不参加旨在反对缔约另一方的军事联盟或其他联盟,不参加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以及行动或措施。
塔拉基在执政期间,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政府重组不断。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为政府总理,但他不受苏联所欢迎。苏联企图联合塔拉基搞掉阿明,但阿明却捷足先登发动政变,处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总统。阿明政府执政时期,国内政局动荡,而且人民党内部也是互相倾轧。苏联认识到,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决定实施南下战略,除掉阿明。
1979年12月27日,苏联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处死了阿明。之后,苏联扶植卡尔迈勒组成了亲苏政权,卡尔迈勒担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政府总理等职。苏联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十几支穆斯林爱国武装在喀布尔市郊、坎大哈、赫拉特和全国的山区要塞展开了抗苏斗争。1981年,其中的几个抵抗组织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在全国开展抵抗苏军入侵的斗争。
苏军入侵阿富汗,还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1980年1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以后历届联全国大会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实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苏军的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军进入后,阿富汗遭到了极大破坏,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86年2月,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下,苏联被迫表示,愿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5月,纳吉布拉代替卡尔迈勒,担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一职。12月,纳吉布拉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主席。第二年,又担任了总统。198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美国、阿富汗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协议包括四项文件和一项关于联合国提供监督的备忘录,要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喀布尔政权互不干涉内政、阿富汗难民自愿返回家园,以及由美、苏提供国际保护。协议还规定,苏军从1988年5月15日起,9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1991年5月,联合国提出了阿富汗和平计划,建议成立多党政府。1992年4月16日,纳吉布拉政权瓦解。28日,穆贾迪迪在喀布尔成立了阿富汗伊斯兰国临时政府。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 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 24~26日,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27日晚7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B.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3个师沿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 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 (1980.2~1985.12) 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 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M.S.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后果
1979年底,苏军集结10个师的兵力,大举入侵阿富汗,使阿富汗原来各派力量的流血军事政变,衍变成阿富汗游击队与入侵的苏军之间的旷日持久的民族战争。在阿富汗战争中,苏联耗资200多亿美元。1988年5月25日,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利济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阿富汗战争成了苏联日夜不停的“流血的伤口”。
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处境孤立。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与巴基斯坦交恶日甚。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即开始寻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
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与巴基斯坦签订了由苏美两国予以保证的解决阿富汗问题日内瓦协议。5月15日,苏联和阿富汗发表联合声明:根据日内瓦协议,苏军从今天开始撤离阿富汗,撤军将在9个月内完成。1989年2月15日,苏联政府就从阿富汗撤军结束发表声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已经结束,这一行动完全符合日内瓦协议。武器
1、高炮卡车
西方军界曾经预测苏军要想彻底消灭阿富汗游击队需要投入50万兵力,这是根据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经验得出的结论。虽然苏军高层中也不乏有决心一举荡平阿富汗抵抗力量的鹰派人物,但是苏军在侵阿战争期间平均保持10万左右的兵力,因为后勤保障能力始终是制约苏军投入更多兵力的“瓶颈”。七八十年代的苏军,一个参加作战行动的摩步师每天需要补给700~800吨的物资,一个战斗直升机团每天需要补给近400吨。而阿富汗是个内陆山国,全国4/5的面积是山地,即没有铁路,也没有海港。空运只能解决每天200~300吨的补给量,对10万之众的侵阿苏军无异杯水车薪。苏军绝大部分的后勤补给任物都依靠卡车运输。
从苏阿边境到阿富汗腹地只有2~3条战略公路。例如,从捷尔梅兹出发的苏军补给车队要开400千米才能到达喀布尔,途中还必须经过许多险要得山地。一般来说,一辆满载的军用卡车开到80千米/小时是没问题的,但是编队行驶时速度能到50千米/小时就很不错了。一个大型的补给车队只能以20~25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行军,车距50米左右。而且在阿富汗这样的高原地区,车辆通常只能装载平原地区1/2的物资。即使再没有民用车辆阻塞和游击队袭击的理想状态下,每天最大运输量只能达到3000吨,而实际上苏军补给每天能有1500吨就很不错了。这些物资只够苏军维持2~3个师规模的持续作战行动。
对阿富汗游击队来说,这些满载弹药和燃料的卡车队是最好的打击目标。苏军除采取武装直升机、空降突击部队和步兵战车掩护之外,还直接在ЗЦЛ-135卡车上安装了双联装23毫米ЗУ-23型高射炮。这是一种退役的老式武器,平时储备在仓库里,爆发大战时用来装备苏军后备军。此炮仰角大,对山地目标斜射时最大射程为2500米,正好可以用来压制高山上游击队的大口径机枪。当时的苏军使用ЗСУ-23-4型四联装23毫米自行高炮(俗称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北约绰号“炮盘”)作为标准野战防空武器。不过这种雷达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武器对付游击队显然成本太高(一辆“石勒喀河”的成本相当于两辆T-62主战坦克!)。
由于高炮卡车和其它运输卡车底盘相同,所以在机动性、燃料、维修保养等方面非常方便,而且必要时也可以用来装载物资。而其它为车队护航的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高炮、坦克等动需要在车队里安排几名专门的技师(通常是准尉)以备战斗中进行抢修。苏军一般规定10分钟内修不好就放弃,由于这些战车脱离了作战部队,临时配属给运输队,因此野战维护十分困难。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反游击战武器
对于侵阿苏军而言,卡车是最重要的,假如没有坦克、战车、火炮、直升机、战斗机等等任何一样武器,他们都可以继续战斗在阿富汗。但是离开卡车,一天都过不下去
2、武装直升机
著名的米—24直升机是苏军手里最有效的反游击战武器。米—24D是专门为苏联的空降突击队而研制的,所以除了其它武装直升机所共有的装甲防护、串列座舱、旋转炮塔等特征之外,米—24D还有一个能搭载8~12名士兵的乘员舱,这个设计给米—24D带来很大的作战灵活性,不但可以运输空降兵和重要物资,还可以用来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后期的米—24D再乘员仓里安排了一名机枪手,在机身后面安装了7.62毫米机枪,专门用来在拉起时压制游击队的高射火力。为对抗游击队的单兵防空导弹(以美制“毒刺”单兵防空导弹为主,采用红外线热感制导),米—24的发动机排气口还安装了发动机排气冷却系统,在战斗中可以短时间使用(最长不超过3分钟)。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作战时,满载的米—24做剧烈机动时,仍有发动机功率不足的现象。米—24的滑油箱、旋翼和座舱防护能力比较差,容易被击伤,特别是飞行员不使用座舱防弹钢板时最危险。
米—24直升机的武器种类很多,出一般武装直升机常用的反坦克导弹、57毫米、80毫米、122毫米火箭,23、30毫米双联装固定航炮和吊舱,12.7毫米4管加特林机枪以及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外,还经常使用250千克炸弹、集束炸弹和空中撒布器,因为其它固定翼飞机在阿富汗险峻的山地使用这些武器时效果不佳。57毫米火箭弹最初是空对空武器,从担负对地攻击任务的要求看,采用爆破战斗部的57毫米火箭弹对付无防护目标效果较好(64枚齐射时对无防护目标杀伤面积为2900平方米),对付有土木工事掩护的目标效果则较差。阿富汗游击队在伏击苏军车队时,通常都在公路两侧的高山上预先构筑阵地,以有效地保存自己。
于是苏军使用了装有化学战斗部的57毫米火箭,实战证明这种武器威力极大,被击中的游击队阵地上不但无人生还,而且死者都如同被冻僵了一样保持着战斗姿势,说明是中毒后立即死亡,极有可能是苏军新式的“昏睡死亡”毒剂,这种毒剂致死速度要远优于传统的中等挥发性有机磷神经毒剂(例如甲基氟磷酸异丙酯,俗称“沙林”,加压贮存时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常温下有中等挥发性,无气味,白鼠LD50静脉注射致死量为1.5毫克/千克,从接触到致死大约为10~15分钟,除此之外还有“塔崩”、“梭曼”两种同类毒剂)。
57毫米化学火箭和大口径火炮及轰炸机的化学弹相比,使用突然性强,精度好,对己方部队影响小,是一种有效的反游击战武器。但是这种武器和其它化学武器一样,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间,风速和风向变化很大,不是总能找到合适的时机。80和122毫米火箭可携带燃烧空气战斗部,特别适合杀伤洞穴和掩体里的游击队。122毫米火箭弹还配有可穿透3米土层和1米混凝土的串联战斗部。空中布雷用于封锁阿富汗和伊朗、巴基斯坦的边境,阻断游击队的补给;在围剿行动中,也用空中布雷来切断游击队的退路。
苏军在阿富汗常年保持200架左右的米—24武装直升机,但是机组人员定期轮换。使用范围扩大到营级,作战时空军前进引导军官(通常是直升机飞行员)携带通信工具随摩步营或运输车队行动。米—24D最标准的战术是“车轮战”,即由多架米—24D从高空轮流向目标俯冲攻击,然后从低空转弯脱离,再重新拉起,如此循环作战,不给游击队以反击或逃走的机会。另一个常用战术是一架在高空吸引游击队开火。其它数架在周围山峰后面隐蔽,一旦游击队阵地暴露,就予以打击。战争后期的苏军经常采用米—2直升机从高空引导米—24D攻击,这种打法分工明确、合理,隐蔽性更强,非常有效。
还有一种米—24和迫击炮协同战术,即先用直升机把120毫米迫击炮运到游击队营地附近的山顶,在夜间用迫击炮轰击游击队营地,黎明时再用米—24来打扫战场,结束战斗。米—24D为补给车队护航时经常使用“蛙跳战术”,即一半米—24在车队上空掩护,另一半米—24事先搭载少量空降兵占领车队前方的制高点,待车队通过后再收拢空降兵向下一个制高点跳跃前进。
3、步兵战车
苏军历来是把坦克作为攻击的主力,但是在阿富汗的经验证明,步兵战车比坦克更有效。侵阿初期,苏军主要使用T—55、T—62型坦克。 (由于中亚不是苏联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向,所以苏军临时动员了几个三类摩步师参战,这些部队平时只有军官和骨干,装备也很陈旧,这样的部队本来是为打大规模常规战争准备的)。实战中,苏军大量的坦克对游击队作战效果并不好,在山地,由于苏军坦克炮俯仰角太小(-4°~+10°),不能有效射击。而且由于坦克在山地磨损大,故障率高,油耗大反而成了苏军的负担。所以后来苏军逐步把大部分坦克部队撤回国内,留下的坦克主要用于火力支援。轮时装甲输送车(主要是BTR系列,以BTR—80为主)只有14.5毫米大口径机枪,装甲只能抵挡枪弹,火力和防护都很薄弱,其发动机在山地还有过热问题。伞兵战车(BMD系列)火力较强,但车体较轻,防护薄弱,而且穿越山间激流时非常危险。这两种战车战斗舱在车体前部,利于乘车突击,但乘员在敌火力威胁下下车非常危险。所以用于山地反游击战都不理想。
苏军的БМП(北约代号BMP)系列步兵战车火力强,特别是БМП—2型采用的30毫米自动炮仰角大,有效射程远达4000米,改善了БМП—1步兵战车的73毫米滑膛炮射程不足的缺点。БМП系列步兵战车的正面装甲防护可抗23毫米穿甲弹,足以抗击游击队常用的大口径机枪,后期还特别加强了炮塔前部和车体侧面的装甲。而且乘员舱在车后,步兵下车安全。由于上述优点,步兵战车逐渐成为山地反游击战的主要突击力量。侵阿战争后期БМП—2步兵战车还取代了部分БМД伞兵战车,用来装备空降部队。БМП系列步兵战车的缺点是车内空间狭小,在阿富汗的苏军士兵大部分时间宁可坐在车顶上行军,БМП系列步兵战车对于士兵来说,更像一个流动的补给站和火力支援点。
在山地清剿作战中,苏军改变了所谓“勇猛冲击”惯用战术,改为“交替跃进、相互掩护”,不再强调乘车突击,而是越来越多的采取步兵下车作战,战车火力支援的战法。再很多山间弯道上,步兵反倒要前出为战车探路,因为每一个转弯都可能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对于山间的溪流,苏军战车也不敢轻易的涉入,因为游击队往往使用意大利制造的塑料壳水雷和老式的英国铁壳反坦克地雷封锁水道。
4、自动迫击炮
“矢车菊”82毫米自动迫击炮装备到苏军摩部营的迫击炮连(6门),用来替换120毫米迫击炮。面对飘忽不定的游击队,苏军不得不改变以往集中使用炮兵的习惯,而更多采用小分队甚至单炮作战。二战以来的作战经验证明,对暴露人员射击时,由于目标来不及隐蔽,前15秒的火力效能最高。“矢车菊”可以在1.5秒内发射4发弹夹中的炮弹,每分钟120发的射速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弹药基数300发。“矢车菊”82毫米自动迫击炮本来是一种牵引炮,但是前线的苏军把它装到多种装甲车辆底盘(如БМД伞兵战车和几种装甲输送车)上作战,这种临时改装的办法不符合苏军的常规,但确实有效。
5、燃烧炸弹
苏军在阿富汗使用了几种特种燃烧弹,用来对付游击队出没的村庄。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目的是消灭游击队的后勤补给基地,也说明苏军在阿富汗反游击战的升级,实际上是焦土政策。
美军在越南经常采用铝热燃烧弹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苏军的手段更先进。苏军使用了几种新型燃烧弹,当时虽然有部分随游击队行动的战地记者报道了一些片段,但直到苏联解体后,这些炸弹的庐山真面目才被揭开。其中一种是子母弹,弹体内装有爆炸、燃烧等不同功能的子炸弹,从空中散步开后可以产生高温,不但烧毁整个村庄,而且足以熔化石头。还有一种被游击队称为“火爆”的炸弹,采用2米长的棒状固体弹芯,爆炸后可以消耗掉周围的氧气。
另一种是液体燃烧弹,但与凝固汽油弹完全不同,其浅褐色液滴散布在地面上,并不马上燃烧,一旦有车辆和行人压上后才开始发火,产生高温和毒烟,并且难以扑灭。很显然这是一种为封锁欧洲某些特定地区(如机场、高速公路等)而研制的武器,但是由于阿富汗也同样有效。
编辑本段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简介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
当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宣布美军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彻底消灭制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之时,有眼光的战略家们都认为美国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自10月7日美军开打以后,特别是反塔联盟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  阿富汗战争
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戏剧性变化,许多分析家们的预测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然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样子,许多人都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次阿富汗战争没有出现10年前阿富汗游击队抗击苏军时的情景?曾经把反塔联盟赶得到处跑的塔利班怎么被反塔联盟打得无招架之力?美军地面特种部队为什么在战争中没有大的作为?和奥马尔在大劫中表现如何等等。基本信息
日期: 2001年10月7日至今(冲突未结束)
地点: 阿富汗
结果: 未结束
起因: 九一一事件
参战方: 塔利班
基地组织: 阿富汗
北方联盟 : 美国 英国 德国 加拿大荷兰 意大利法国
指挥官:奥萨玛·本·拉登 姆拉·奥马尔乔治·沃克·布什(2001年-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2009年-至今)
兵力:
塔利班:活跃兵力约25,000人(2009年) 阿富汗国民军:100,000人
美军(非多国部队):约48,000人
北约:约64,000人
伤亡 :
超过20,000人死 阿富汗保安部队:约5,000人死
北方联盟:约200人死
联军: 1,479人死,包括美国906人、英国224人、加拿大132人、德国39人、法国53人、丹麦27人、澳大利亚11人
超过4,000人受伤
平民伤亡约11,000人至31,000人或更多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  阿富汗战争
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勒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到2010年为止,目前阿富汗驻军人数最多的国家依序是,10万美军、1万英军、4300德军和3750法军背景
在战争爆发之前大约一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向塔利班政府发出最后通谍,要求他们:
把盖达高层成员交给美国
释放所有被监禁的外国人
保护在阿富汗的外国记者、外交人员、支援人员
让美国人员检查所有训练营,证实它们全部被关闭
塔利班政府则拒绝与美国对话,并指与非穆斯林领袖对话是对他们的侮辱。但他们也透过在巴基斯坦的大使馆要求美国提供证据让他们自行在伊斯兰法庭起诉拉登。后来他们提出把拉登移送到中立国。但乔治·布什拒绝这些条款。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0年12月19日要求塔利班移送拉登到美国或第三国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起诉,以及关闭所有武装训练营,否则将会制裁阿富汗。军事行动
持久自由行动
第三海陆营扫荡村庄
2006年的一处监视哨
阿富汗的美军悍马车成防御圈早在2001年10月7日,美英已组成联军进入阿富汗境内与当地的北方联盟接触。双方其后达成协议,合作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在当天晚上进行空袭,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多个据点。美国指攻击塔利班是要报复塔利班没有答应美国要求交出拉登,而当天塔利班随即抨击美国举动是向伊斯兰世界宣战。
美国在首轮空袭中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武器,据美国军方公布,共动用了50支导弹、15架  阿富汗战争
战机和25枚炸弹。同时美国还在空袭时投下大量救援物资,据美国声称这是为了赈济空袭中受伤的平民。
期间一段宾拉登的录音片段公开,片中拉登指责美国这次袭击。
阿拉伯的卫星频道Al Jazeera指称该台于攻击事件不久前就收到了这卷录音带。在录音带中,本·拉登宣称美国将会在阿富汗之战失利,并且像苏联一样崩解。同时,宾拉登号召伊斯兰世界发起反抗非伊斯兰世界之战。
阿富汗战争
马扎里沙里夫的地面攻势
2001年11月9日,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开始。马扎里沙里夫在阿富汗北方是一个大型城市。塔利班在马扎里沙里夫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存在。美国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塔利班部队的阵地。下午2时,北方联盟部队攻下了城市的南部和西部,并且控制了城市的主要军事基地和机场。战斗在4个小时后结束。到日落时分,塔利班残余部队向南部和东部撤退。战斗结束后,大批塔利班支持者被处决,在整个马扎里沙里夫开始出现抢劫。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后,北方联盟迅速拿下了北方地区的5个省份。塔利班在北方地区的势力开始瓦解。
攻占喀布尔
11月12日晚塔利班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逃离喀布尔市,11月13日北方联盟部队抵达喀布尔市。市区只有炸弹坑和焚烧过的树叶。一组大约20人的强硬阿拉伯武装分子被发现藏身于市内的公园,随后被消灭。
喀布尔的陷落标志著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国的瓦解。在24小时内,所有的阿富汗沿伊朗边境各省,包括关键的城市赫拉特,都被北方联盟攻下。当地普什图族指挥官和军阀接管整个阿富汗东北部,包括关键的城市贾拉拉巴德。近1000名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志愿者部队死守北方战线。到11月16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最后一个据点被北方联盟围困。此时,塔利班主力已被迫撤回到阿富汗东南部坎大哈周围地区。战术
森蚺行动
160th SOAR空降特种团进入山区美军的卫星照片情报显示盖达组织士兵在Gardez山西面高2740米的山脉中出没,特战部队(SOF)又称战略侦察队(Strategic Reconnaissane)称该区为“雷明登屏障”,展开森蚺行动(Operation Anaconda)剿灭山区。该行动中美军采用了包围战术,首先派兵占领山谷的有利位置及阻止敌军四处逃窜,再陆空合击山谷北端扫荡敌军。整个行动从2002年3月3日到3月19日结束。
心理战术
UH-60丢下宣传单
美军阿富汗一处营区2005年10月份驻阿富汗美军发生所谓“焚尸门事件”,塔利班武装分子声称美军利用焚尸当成心理战术,美军否认。之后21日美国记者会表示战场上可能有所谓所谓“虐尸”  阿富汗战争
事件是属于卫生处理,不过火化尸体不符一些伊斯兰传统才会引起争议,并非为了对塔利班或者阿富汗平民施加心理压力。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对这一事件调查。美国在阿富汗实际上是有一个心理战单位“美国陆军第913心理战小组”。参战部队
160th SOAR空降特种团
各国特种部队编成的第3特战群
第10山地师第2旅第31步兵团2
第10山地师第1旅第87步兵团1
101空降师3旅187步兵团2伤亡数据
据联合国报告,平民伤亡人数,从2006年的929人,上升至2008年的2000人。
根据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的统计:
2007年阿富汗死于暴力袭击者超过了8000人,其中1523人为平民。死亡平民中630人死于阿富汗政府军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误杀,893人死于塔利班的自杀性爆炸和路边炸弹等袭击事件。其余死者中约6000余人为塔利班等反美武装人员。
2008年死于阿富汗暴力袭击者超过了6000人,其中1988人为平民。死亡平民中828人死于阿富汗政府军警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误杀。1160人死于塔利班制造的暴力袭击。其他死者中绝大部分为塔利班。但当年由北约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指出,死于北约军队袭击的平民为97人,死于塔利班袭击的平民为973人。影响
由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指称有基地组织成员越过边境逃巴基斯坦,一度引起斴近国家的紧张。
另外,由于位于阿富汗北部的前苏联中亚国家为美军提供协助,一度惹来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例如黎巴嫩及苏丹等的敌视。经过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
当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宣布美军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  阿富汗战争
彻底消灭制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之时,有眼光的战略家们都认为美国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自10月7日美军开打以后,特别是反塔联盟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戏剧性变化,许多分析家们的预测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然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样子,许多人都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次阿富汗战争没有出现10年前阿富汗游击队抗击苏军时的情景?曾经把反塔联盟赶得到处跑的塔利班怎么被反塔联盟打得无招架之力?美军地面特种部队为什么在战争中没有大的作为?和奥马尔在大劫中表现如何等等。质疑
美国的战争目标是否已实现
应该说,战争打到今天,这些问题似可作点小结了。从现在看,美国在阿富汗打的反恐怖战争已近尾声,那么美军打得怎么样?是否达成了战争目的?这是现在要作出评估的事情。通常一场战争是否结束,是由战争的主导方,及战争胜利者的意志和战争目标是否实现所决定的。战争目标的制定是由国家最高统帅和最高决策层明确的,也就是这场阿富汗战争应由美国总统布什和他的战争班子确定。九一一事件之后,布什就确定了动用几万美军,消灭奥萨马及其恐怖组织和打击庇护它的塔利班武装这个战争目标。
从布什决策发展过程看,头一个战争目标——消灭,是坚定不移的,而打击奥马尔和塔利班武装则是有条件的,也就是根据当时奥马尔的态度再确定美军是否连他一起铲除。然而,从战前的某一时刻开始,美国就意识到要消灭其恐怖组织,就必须先摧毁塔利班武装。这在确定战争目标的时候,就成了实现战争决心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战争爆发后,推翻塔利班武装也就成了美国的另一个战争目标。
必须指出的是,美国起先只有“消灭”这个战争目标,而军事打击塔利班是附加  阿富汗战争
的。军事上忌讳同时开辟两条战线和打两场战争,在制定战争目标时也是应尽量防止同时确定两个战争目标。因为,后者与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类似的地方。美国为什么会同时确定这两个战争目标呢?是因为就在阿富汗,美国可将塔利班与卡伊达捆在一起打,几乎成为一个目标打。美国明知不早打击恐怖组织,以后就很难围捕在其他国家的成员,为何美国不在阿富汗以外打击恐怖组织及其附生国,原因就在这里。实际上,战争的发展不像美国决策层所设想的那样艰难,附带摧毁塔利班武装的目标却先实现了,而消灭恐怖组织的目标尚缺一环。那么现在离战争目标还有多远,应该说为期不远了。因为奥萨马的行踪已经有了线索,搜捕圈也正在缩小,消灭他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明天,或者以后的某个时间。
总之,美国军队已经接近实现这场阿富汗战争的目标。战争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消灭了恐怖组织成员,战争就算是结束了。至于失去政权和武装的奥马尔,美国虽也不会放过他,但让美军和这种不具国际影响力的人物打一场兴师动众的战争,就显得不那么急迫了。
是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
战争双方的武力对抗,通常是有那么几个点支撑着,其中有对战争起转折作用的“关节点”,还有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顶点”。在世界战争史上,那些双方对抗实力相当的战争,其战争发展过程通常都要经过一些关键的战役或战斗(即理论上的“关节点”),再经过一个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或战斗(即“战争顶点”),才分出胜负高低来。
然而,到目前为止,阿富汗战争是一场没有多少“卖点”的战争。从军事上讲,其原因是战争没有出现顶点,没有那种双方殊死对抗的场面和过程,也没有很明显的战争关节点。
对于打了两个来月的战争,这样讲似乎简单了一点。其实,关节点在战争中曾隐约地出现过,而战争的顶点因双方军力和军心对比反差太大,从没有出现过。从历史上看,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谁就能控制战争的走势,谁就能为赢得战争顶点创造条件。
在这场战争中能看出眉目的关节点,是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及坎大哈三次战斗。从塔利班最初的强硬态度到后来几万人的武装没有打出几场战役来,这种战争表现实在令世人费解。初步看,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一是美军的空中打击是非常有效的。美军的程序式打法,先消灭塔利班极少的防空力量,然后摧毁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和经济目标,最后再行战术轰炸,打击前线的塔利班守军。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无论如何也无法防护美军的强大空中打击,一支类似民兵武装要打只有正规部队才能打的防御作战,无疑是勉为其难了。
二是几个关节点没有把握好。在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和坎大哈这几个点的坚守与放弃的问题上,能看出塔利班领导层的犹豫和意见不统一,致使指挥和战斗都乱了章法。比如,一开始塔利班宣  阿富汗战争
称要和美国人打游击战,可是在战争中自己打的却是城市防御战;在坚守几个大城市时,塔利班都说要坚守到底,但往往是战斗还没怎么打,就主动放弃了。
这些都说明,塔利班没有找到与美国这样的对手作战的正确方法,没有意识到在阿富汗这种特殊的地形打城市防御战意味着什么,更没有认识到在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断然下战争的决心就意味着失败。按理说,马扎里沙里夫是应打一个较大的战役的,因为其战略价值要比昆都和喀布尔大,而塔利班因承受不了美军的轰炸,就逃之夭夭,拱手让给了反塔联盟。
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新认识:刘周在“关于总体战思维与高科技战争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认为:塔利班可以有更好的打法,以转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美军对弱国部队固有的轻视以及美军以往打胜仗的经历,加之美军是在大规模空袭以后开始发动的地面攻击,所以很容易使其一部或数部轻敌冒进。因此,塔利班完全可以利用此点而作有利的战略退却,并选择有利地形相机全歼其冒进之一二小股部队。这一点无论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来讲都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从心理上给美军方面以有效的震慑,从而使美军以后的地面行动迟缓起来,美军的地面进攻将受到有效的迟滞。这种情况下,只要能继续灵活地发挥地利和指挥上的优势,则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迟滞美军的地面进攻,整个战场形势就将为之改观。因为阿富汗不像南斯拉夫,没有多少可供轰炸的地面实施,单凭空袭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完全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持久战的泥潭。《孙子·作战篇第二》讲:‘……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塔利班方面将有可能出现谋求政治解决争端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塔利班政权完全有可能做到不亡不败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塔利班政权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打法,从一开始的坚守北方重镇起,一直是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最后发展到全面溃退。先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是“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始终未能利用自己的局部优势,改变战场形势,而是一味的以己之短应敌之长,所犯的皆是兵家大忌。所以,美军能迅速打跨“塔利班政权”,军事实力的悬殊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还在于塔利班领导人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和没有有效使用“人民支持”以发挥总体战的威力。
编辑本段总结
由于苏军长期以来一直以在欧洲平原地区的北约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苏军装备中适应高原山地的武器并不多。随着阿富汗战争的进程,苏军陆续投入了多种新式武器,这些武器装备大部分是以检验武器效能为目的送到阿富汗战场的,也有少量是专门为反游击战而开发的。苏军武器配备的弹种多,而且不断利用最新技术为旧式武器研制新弹种,实战证明这是提高武器战斗效能的有效手段。苏军重视化学武器的使用,其化学战剂杀伤力强、种类多,投放手段多样。对防护和反击能力弱的对手威胁很大。苏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端重视保密工作,历次战争的实践证明,外界首次了解一种苏联新式武器往往是在战场上,而且是先知道这种武器的效能,而后知道这种武器的名称和原理。
从政治的角度来讲,苏军入侵阿富汗,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武装干涉行为,是无可辩驳的侵略行径,是践踏它国主权的行为,同时也遭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谴责;苏联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并连累了苏联本不坚实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但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苏军在阿富汗的战役战术方法、武器使用方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依然是军事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
编辑本段评价
战争的一方是军力超强,得道多助的美国;另一方是坚信自己的极端主义是人类摆脱一切苦难走向幸福天堂惟一正确道路,失道寡助的塔利班政权,其结果如泰山压顶一样毫无悬念。
为彻底铲除恐怖势力,仅仅远距离打击是根本不够的,还必须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地清剿恐怖分子,并联合阿富汗各派和平政治力量,组建阿富汗新政府,使之彻底摆脱恐怖势力。这就决定了在远距离打击阶段完成后,美军必须迅速转入近距离清剿塔利班的阶段。
阶段的转变使战争告别了科幻方式,向传统方式回归,但人们受制于美军在远距离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普遍认为在地面战争中,美军将风卷残云地迅速完成清剿恐怖势力的任务,拉登等恐怖组织的头子将被一一抓获,像二战战犯那样接受正义的审判。
现实的变化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正当国际社会准备为美军的胜利喝彩时,战争出现了拐点。躲进山区和乡村的塔利班没有被彻底消灭,连美国人竭力想抓获的拉登也神龙见首不见尾,安然指挥着对多国的恐怖袭击。战争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迟迟没有了局。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阿富汗政府本身的问题,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诸东流,不仅未能把阿社会引向正轨,而且在恐怖势力面前节节败退,控制的国土不断缩小,总统被戏称为喀布尔市长。相反,塔利班势力则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控制了大部分国土,并转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面对这一形势,阿富汗政府几年前就提出与塔利班和解,但美国不同意,战争因此陷入僵持局面。去年底,在战争进行了整8年之后,奥巴马为打破僵局,及早脱身,决定增兵对塔利班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到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前,美国总算开始简化自己的战争目标了,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意阿富汗政府说服部分武装人员放下武器。但是,阿富汗塔利班却不打算和解!
看来高科技并没有根本改变战争的方式,当远距离打击时,高科技可以尽显神威;但近距离作战,双方的胜负就另当别论了。这就使美国尽快结束战争的打算成为空想,正如卡尔扎伊所说美军仍需再驻留“10到15年”。
编辑本段关键
战争双方的武力对抗,通常是有那么几个点支撑着,其中有对战争起转折作用的“关节点”,还有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顶点”。在世界战争史上,那些双方对抗实力相当的战争,其战争发展过程通常都要经过一些关键的战役或战斗(即理论上的“关节点”),再经过一个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或战斗(即“战争顶点”),才分出胜负高低来。
然而,到目前为止,阿富汗战争是一场没有多少“卖点”的战争。从军事上讲,其原因是战争没有出现顶点,没有那种双方殊死对抗的场面和过程,也没有很明显的战争关节点。
对于打了两个来月的战争,这样讲似乎简单了一点。其实,关节点在战争中曾隐约地出现过,而战争的顶点因双方军力和军心对比反差太大,从没有出现过。从历史上看,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谁就能控制战争的走势,谁就能为赢得战争顶点创造条件。
在这场战争中能看出眉目的关节点,是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及坎大哈三次战斗。从塔利班最初的强硬态度到后来几万人的武装没有打出几场战役来,这种战争表现实在令世人费解。初步看,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一是美军的空中打击是非常有效的。美军的程序式打法,先消灭塔利班极少的防空力量,然后摧毁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和经济目标,最后再行战术轰炸,打击前线的塔利班守军。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无论如何也无法防护美军的强大空中打击,一支类似民兵武装要打只有正规部队才能打的防御作战,无疑是勉为其难了。 二是几个关节点没有把握好。在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和坎大哈这几个点的坚守与放弃的问题上,能看出塔利班领导层的犹豫和意见不统一,致使指挥和战斗都乱了章法。比如,一开始塔利班宣称要和美国人打游击战,可是在战争中自己打的却是城市防御战;在坚守几个大城市时,塔利班都说要坚守到底,但往往是战斗还没怎么打,就主动放弃了。
这些都说明,塔利班没有找到与美国这样的对手作战的正确方法,没有意识到在阿富汗这种特殊的地形打城市防御战意味着什么,更没有认识到在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断然下战争的决心就意味着失败。按理说,马扎里沙里夫是应打一个较大的战役的,因为其战略价值要比昆都和喀布尔大,而塔利班因承受不了美军的轰炸,就逃之夭夭,拱手让给了反塔联盟。
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新认识:刘周在“关于总体战思维与高科技战争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认为:塔利班可以有更好的打法,以转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美军对弱国部队固有的轻视以及美军以往打胜仗的经历,加之美军是在大规模空袭以后开始发动的地面攻击,所以很容易使其一部或数部轻敌冒进。因此,塔利班完全可以利用此点而作有利的战略退却,并选择有利地形相机全歼其冒进之一二小股部队。这一点无论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来讲都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从心理上给美军方面以有效的震慑,从而使美军以后的地面行动迟缓起来,美军的地面进攻将受到有效的迟滞。这种情况下,只要能继续灵活地发挥地利和指挥上的优势,则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迟滞美军的地面进攻,整个战场形势就将为之改观。因为阿富汗不像南斯拉夫,没有多少可供轰炸的地面实施,单凭空袭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完全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持久战的泥潭。《孙子·作战篇第二》讲:‘……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塔利班方面将有可能出现谋求政治解决争端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塔利班政权完全有可能做到不亡不败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塔利班政权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打法,从一开始的坚守北方重镇起,一直是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最后发展到全面溃退。先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是“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始终未能利用自己的局部优势,改变战场形势,而是一味的以己之短应敌之长,所犯的皆是兵家大忌。所以,美军能迅速打跨“塔利班政权”,军事实力的悬殊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还在于塔利班领导人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和没有有效使用“人民支持”以发挥总体战的威力。有利地形相机全歼其冒进之一二小股部队。这一点无论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来讲都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从心理上给美军方面以有效的震慑,从而使美军以后的地面行动迟缓起来,美军的地面进攻将受到有效的迟滞。这种情况下,只要能继续灵活地发挥地利和指挥上的优势,则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迟滞美军的地面进攻,整个战场形势就将为之改观。因为阿富汗不像南斯拉夫,没有多少可供轰炸的地面实施,单凭空袭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完全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持久战的泥潭。《孙子·作战篇第二》讲:‘……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塔利班方面将有可能出现谋求政治解决争端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塔利班政权完全有可能做到不亡不败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塔利班政权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打法,从一开始的坚守北方重镇起,一直是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最后发展到全面溃退。先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是“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始终未能利用自己的局部优势,改变战场形势,而是一味的以己之短应敌之长,所犯的皆是兵家大忌。所以,美军能迅速打跨“塔利班政权”,军事实力的悬殊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还在于塔利班领导人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和没有有效使用“人民支持”以发挥总体战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