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豪门主母 书包网:三峡大坝: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8:42:27
          评述:一。引文:投资1800亿历时17年的大工程,它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许是严重的,但这个大坝是怎么就在三峡上建成了?大的决定其后果也许是严重的,“民主的结果需要民主的过程”,“一群疯子战胜了一个科学家”,这个决定不是我们大家做出的,其后果却要我们来承担,这是不公平的。面对这些灾难需要作出很多反思。       大家都懂得一个简单的常识,长达650公里的三峡,在修建三峡大坝以后,会在其尾部形成巨大的淤泥沉积地带,而处于其尾部的重庆将不得不面临各种危险: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甚至地震等自然灾害。而这样的淤泥沉积绝非人工可以解决的,难道人们不懂得吗?2010年10月26日三峡大坝蓄水达到最高水位175米,引来了世界的瞩目。而如此高的水位将会对峡区所在的县市带来隐患:长期的水泡会导致土质松软从易引起山体滑坡,对峡区是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建设三峡出于很多目的:治理洪水泛滥,提供电力,壮我国威。但近几年的气候异常让这一切都相形见绌。看看近几年发生的灾害: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2007年 22个省发生旱情;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2009年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遭遇严重干旱;2010年西南5省市遭遇严重旱灾,守在面积达1亿母;2011年长江中下游多省遭遇严重干旱。纵然历史上遭遇干旱洪灾乃常事,但今年中国四大湖泊之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都发生严重干旱,水位降之历史最低,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二.我个人认为:1.如果今年全国的干旱与三峡水库有大的关系,那么,三峡水库周围今年的气候就应该明显比往年湿润。2.如果说建造三峡大坝是错误的话,那么炸毁大坝就更是错误的。试想,炸毁大坝以后的废混凝土怎么处理呢?想让它们堵塞长江吗?如果真是三峡大坝蓄水的原因,不蓄水或少蓄水也就是了,保留它至少可以有4个益处:一。不带来二次灾难,二。可以防汛使用,三。可以做技术教材,四。可以警示今后的工作。
     另外。大水库的大坝对气候的影响有多大还不知道,更大的影响是它撼动的宇宙星体。请看本人用简单却不容置疑的科学推理写的《人类在缓慢地改变着地球的运动轨道》(本图书馆转载的有本篇文章)。      (以下是转载的文章,以及附本人的《人类在缓慢地改变着地球的运动轨道》)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干旱和三峡大坝的关系,有观点认为三峡大坝是这次及近几年干旱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有水利专家出来辩护说干旱不能够全部怪罪于三峡大坝。孰是孰非大家各有自己的看法。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有科学家们知道,作为平民的我们是无法知晓个中原委的。三峡大坝在2006年举行了竣工仪式,这个大坝至今也已经使用了五年了,有人赞同黄万里先生的观点三峡大坝最终必须被炸毁,但至少目前看来是不太现实的。大家都在思考现在气候到底是怎么了,2012难道真的要来临吗?但如果真的是三峡大坝造成的,那又该怎么办?投资1800亿历时17年的大工程,它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许是严重的,但这个大坝是怎么就在三峡上建成了?大的决定其后果也许是严重的,“民主的结果需要民主的过程”,“一群疯子战胜了一个科学家”,这个决定不是我们大家做出的,其后果却要我们来承担,这是不公平的。面对这些灾难需要作出很多反思。
        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在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孙中山以忧国忧民之心,希望以发展实业使中国步入强国之列。自孙中山提出建造三峡大坝设想以来,对其建造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在1992年人大以鲜有的67.1%的低赞成率通过了建设议案。反对的学者不在少数,学界泰斗黄万里毕生反对三门峡以及三峡水利建设,他认为水利的治理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把因势利导作为治河的指导思想。他满腔的深情全部倾注于祖国人民和他为之耗尽了毕生精力为之忍受了无限屈辱痛苦的江河。李锐在1980年代出版了他的专著《论三峡工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峡不该建的理由,这本书给反对方提供了科学有力的证据。
        不论当时有多大的阻力,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利益驱动下,这样的壮国威的工程都会得以通过的。中国古人都知道治水讲求“宜疏不宜堵”,可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讲求科学发展的现代人可偏偏把奔流的黄河长江搞成了一滩滩的死水。大家都懂得一个简单的常识,长达650公里的三峡,在修建三峡大坝以后,会在其尾部形成巨大的淤泥沉积地带,而处于其尾部的重庆将不得不面临各种危险: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甚至地震等自然灾害。而这样的淤泥沉积绝非人工可以解决的,难道人们不懂得吗?难道不需要我们的反思吗?我们是怎样明知故犯的呢?2010年10月26日三峡大坝蓄水达到最高水位175米,引来了世界的瞩目。而如此高的水位将会对峡区所在的县市带来隐患:长期的水泡会导致土质松软从易引起山体滑坡,对峡区是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建设三峡出于很多目的:治理洪水泛滥,提供电力,壮我国威。但近几年的气候异常让这一切都相形见绌。看看近几年发生的灾害: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2007年 22个省发生旱情;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2009年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遭遇严重干旱;2010年西南5省市遭遇严重旱灾,守在面积达1亿母;2011年长江中下游多省遭遇严重干旱。纵然历史上遭遇干旱洪灾乃常事,但今年中国四大湖泊之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都发生严重干旱,水位降之历史最低,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为了经济发展和一些不必要的价值追求,使我们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三峡工程再一次提醒我们要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要整天讲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却要违背基本的常识去破坏大自然。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会日渐分明,三峡大坝并未起到我们预想的那种防洪能力,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未来几年将会表现的更为明显。我们还要反思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就一定能够办对事、办好事吗?像5.12汶川地震那样我们能够迅速动员全国力量救灾,但如果我们办错了事,后果会不会是很严重呢?为了防止我们办错事,我们需要更民主的决策:不是某些专家科学家的个人追求与利益,不是政治家的政治利益,更不是特定时期国家的短期利益追求,我们需要为子孙考虑。
        做错了事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勇于承认错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三峡大坝已经建立,不管利大于弊还是相反,都需要反思我们的决策。  附:(本人有关文章)                                            人类在缓慢地改变着地球的运动轨道

 

                                                         韩天祥      郭梦露

 

                                                                                                      提要

                                                                      本文用普通人共有的多学科科学常识,推出了人类在

                                                              地球上活动的累积结果将极其缓慢但必将出现的结果,即

                                                              地球的运行轨道必将改变。类似的常识有:在海洋上摆渡

                                                              的船只,遇到风浪时,船的的人向船高的一侧跑,而不能

                                                              向船底的一侧跑。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保证原有的重心不

                      要偏离。但我们人类恰恰在地球这一只船上跑向了船低的

                      一侧,从而助长了重心的偏离。结果必然导致地球运行轨

                      道的改变,由于这种变化的极其缓慢,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否则,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地球和其它天体运行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运行体系,各有自己运行的轨道,并且这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人类已经在及其缓慢地改变着地球并影响其它天体的运行轨迹。

那么,人类是如何影响着地球和其它天体的运行轨迹呢?我们从人人共知的科学常识来毫无疑义地逻辑推出我们的科学结论。

 

我们共有的物理学常识:

一个特定的物体必然有一个固定的重心;也当然有一个固定的质量,一个固定的密度分布,一个固定的形状,一个固定的半径或长短半径或平均半径。当这个质量固定的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时,如果移动其重心,必然改变其运动轨迹。

 

我们共有的关于地球的常识:

一.            地球有固定的质量、固定的重心、固定的长短轴(半径)、密度分布固定、密度分布不均匀、北高南低、北部陆地多南部水域多。

二.            地球有自转。

三.            地球的绕太阳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赤道平面有黄赤交角,地球有进动。

四.            地球绕太阳公转。

五.            地球有卫星在按照原来的运动轨道旋转。

六.            地球和太阳一起参与宇宙的运动,并且有一个固有的运动规律。

 

我们共有的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常识:

一.            人类在不断地开山、挖矿、开采石油等。

二.            人类在不断地到处建工厂和高楼大厦,并且越来越高。

三.            人类在不断地建筑大坝、水库、发电站。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一.            对立统一规律。

二.            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科学的推导:由以上的人人共有的科学常识和人类活动的事实,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推出以下事实:一.以上的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建立起来的高楼大厦必须改变地球的形状、改变长短轴、改变长短轴的比例;二.随着形状的改变必然影响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三.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累积的建筑、水库、开采运输等必然改变地球的密度分布。四.人类的以上三大活动必然改变地球的重心位置,运动中的地球的重心位置的移动必然影响地球原有的运行轨道;五.地球运行轨道的改变必须影响其所在的天体的整个运行系统。

科学假设:

地球重心的移动有几个情况:一.地球的重心移动了,但在地球的自转轴上,所以一时不影响地轴的自转,对公转、进动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公转影响比较大;二.地球的重心移动了,但地轴在地球的赤道面上,地球地轴自转的原有运动规律不容易变化,对进动的影响也比较小,对公转的原有轨道的改变影响比较大;三.地球的重心移动了,并且移动的重心既不在地球赤道面上,更不在地轴上,那么,地球的自转、公转、进动都会受到生比较大的影响,地球的三种运动都会有大的变化。

人们通常有的疑问:一.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的合力可以使地球重心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重心位置,但此概率几乎为零,甚至保持在赤道面上的概率都是几乎为零的,并且人类在不断活动,不断累积这种影响;二.人类活动对巨大的天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和物体的运动规律,地球重心的微小移动必然缓慢改变其运动轨道。量变必然最终发生质变。这种变化是真正的惊天动地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这种变化超乎异常的缓慢,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客观事实不以人类的忽略而改变。

虽然地震、大气运动、洋流、潮汐等都会改变地球的自转速度,但这前后二者的关系和没有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以前的变化规律一样吗?还是变成双向的因果关系了呢?肯定地说:人类的活动超越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自然灾害加剧。

结论:人类的活动,最终将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进而影响整个天体的运行系统,改变人类的整体生存环境。

中国文化 惊天动地 对立统一 马克思 普通人 | 编辑标签

取消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