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虎烟:求真出实感 倾心出真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26:52

求真出实感  倾心出真情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宁波中学  纪勇

【技巧扫描】

梁启超说:“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能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作文写出真情实感,是学会作文的根本所在。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1.先做有真情实感人。人要有情,才会感受到人间情感所在。否则,别人为他端杯水,他感到那是应该的;别人为他呕心沥血教知识,他感到那是他的职责所在;别人摔了一跤,他会视而不见;别人对她表示亲切,她连理都不理。这样的极度自私而没有七情六欲的人是不可能写出有真情的文章的。故曰作文如做人,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文。有情感的人,才回去感受有情的生活。有了情,才可以谈这情是真是假;有了情,才回去感受人间的情,甚至是自然界的情。去感受了,才谈得上是实是虚。有了感受,才有写作的素材。

2.再品有真情实感事。带着感情待人处事,无论是友好感恩之情,嫉恶如仇之情,还是坚守正义之情,热血报国之情,都会做一个有心人。写作文时,对这些事情,要围绕一个中心来选择,选择那些最能使自己感动、自己最有体会的内容来写。先能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3.后作有真情实感文。要怀着真情去写文章,带着感情去写文章,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种带着感情写文章,不是指以感情左右对事物的判断,而是指有真事要写,有真情发,有真不见要说。要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经所历,所思所想,所品所味的感觉出发来写,写出细节,写出具体的内容。要适当运用联想想象,运用对照比较,运用换位思考等手法,选择适合的文章样式和语言写出自己真情实感。

写出这种文章,需要体验生活,求真方可实感,用心感受,才会写出真情。

【写作导引】

1.以“我的心因     而高贵”(横线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体验填写)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谈谈自己的感悟收获。

思路指南:先要明确“心”的“高贵”是一种虚化的说法,这正是散文常用的思路。“高贵”者,高尚贵重也,那就不是一般的心,那是一种值得称赏的境界,那么,这应该是怎样的“心”呢?博爱心、同情心、正义心、上进心等等。再想与形成着某种“心”的境界有关的事物有哪些,坚守,执着,较真,善良,细腻,理想,磨练,痛苦,等等。仔细思考这些词语与“心”之“高贵”的关系,再看看自己的材料积蓄中有个最有把握写好,然后选择一种适合的散文样式来构建文章。注意写好细节,体现真情。

2.幸福无处不在。读书是幸福,思考是幸福;牵挂是幸福,欢聚是幸福;收获是幸福,付出是幸福……幸福是一把无形的尺,丈量着我们生命的丰富和尊严。请以“幸福的n种感觉”为题,写一篇散文,品尝生活的幸福,精神的富足。

思路指南:在题前文字的启发下,弄清哪些内容都能纳入幸福的感觉之中,实际上是先对“幸福”的内涵和外延有个比较清楚的把握,以避免写离题文。再在自己的生活中情感世界里寻找自己对幸福的那种感受最深的感觉。题目里的n是个未定数,是暗示人的幸福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个人的生存处境不同,人际遭遇不同,有不同的感受,你可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种幸福感。可以从自身角度写,容易抒发真情;也可以设身处地为别人写,你对他人的理解也是真情的体现。因为“幸福”的感觉是需要细细体味的,有时还是难以言说的,这就需要在细细体味的基础上,寻找恰当的词语,用细节来说话。

【佳作评点】

我的心因阳光而高贵

浙江省宁波中学   王鑫刚

 

我爱阳光,是一种说不出的爱。

每当你丝丝缕缕地洒向在每个角落的时候,一股暖暖的流总会奔涌在我的全身。你无私地把自己光和热洒向每一个愿意承受暖意抚慰的人,你不会去区分人的地位高低,身份贵贱,财富多寡,长相美丑,一概的平等,一律的公平,一样的爱意,一色的灿烂。我就想,阳光终归是阳光,你不会自私、偏袒、促狭,不会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给人评出个三六九等,分出些高低贵贱,弄出些悲欢喜愁。你是真的把所有人都当作子民,一律的把爱无私地给予每一个人。你不会动歪脑筋,搞出些怪花样,弄得个几家欢乐几家愁后而躲在豪华的公府里满足地窃笑。

感受到你的温暖的时候,我就想,这世上毕竟还有阳光这么无私坦荡,公正平等,我等小民也可以享受你的爱抚和温暖。我虽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太阳,但我身上也有一份光和热,也有一颗心。我也会像阳光你一样不眉高眼低看人,公正平等地爱人,不愿高人一等,只想与所有的人同苦同乐。

每当你普照的时候,人们总会把衣服被子拿出来放在阳光下,让它们也接受阳光温暖。而这时的阳光,你亦会坦然地把身上的各色光线投射到这些物件上,并不因为这些物件有的散发出臭味、有的呈现出霉斑而稍有鄙夷之色,你为了这些物件,不动声色地清除有害细菌,默默无闻地改变分子结构比例,悄没声息地修补物件体内损伤的部分,延长着这些东西的生存时间。面对那些恶的、坏的、朽的成分,你会遵循一贯的嫉恶如仇的原则,把它们无情的消灭掉,为正义的东西营设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环境。于是,阳光啊,你在我的心里播下了一个保护生灵,为正义除害的种子。宇宙、地球、社会,团体,都需要我们来坚守正义,而不需要藏污纳垢、助纣为虐者。享受着阳光你的哺育,我的心滋长着这种正义的大树。

每当你普照的时候,我看到植物吸收着阳光而茁壮地成长,小树长成大树,小草披上绿装,庄稼结出果实,花儿开始怒放。阳光啊,你把你的无私转化为世间生物的生命延续,你不曾求万物予你以报酬,而无私奉献着你的一切。你在我心里播下了无私奉献的种子,你让我想着尽力做好应该做的一切。

每当生活处于低谷,心理落入低潮的的时候,我就想起你,阳光,阳光,我的心也就会重现眼光明媚,出现温暖如春。啊,阳光,你滋养着我的心啊,让我一步步走向高尚。

点评:作者把对阳光感受具体到公平普照、杀毒灭菌、送养分催生长三个具体的方面,依此把阳光与“心”的“高贵”联系起来。联想可谓独到,构思甚为奇特。由阳光的普照,感受到它的公平公正,那是作者的心里感觉,这感觉来自对生活现实的感受和把握,有真实的生活基础,这是“实感”。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公平公正与平等的向往,对人为造成人间差距,制造对人的伤害的现象的痛恨,这感情是真实的深刻的,且是易引起大家共鸣的。这样关爱所有人,不眉高眼低看人,不愿高人一等的心灵与那些拼命攫取名利的人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高贵么?高贵的心灵多在草莽之间,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在当时大红大紫。后面的两个方面略微简略一点,但是,亦是对社会人生的真感受,体现了对人生的大爱之情。

幸福的第N种感觉

浙江省宁波中学408  唐梦娜

 

幸福在哪儿?在我们的身后。我们总是过多的注视着前方那朦胧的剪影,而往往忽略了伴随身边的幸福。细细感觉,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正值春冬交替的时节,近几日的天气总是寒雨滂滂沱沱,连着整个人的心情也变寒潮潮的。弯着腰,努力缩紧全身,企图让最后几丝暖意留在体内。匆匆忙忙地跑进宿舍,与同伴感叹着这让人厌恶的天气,想着明天应该多天多添几件衣服。但如何度过今晚呢?我是个怕冷的人,总也离不开热水袋。都怪周末走得太匆忙,忘了带热水袋。越想越愁,越想越冷,不知觉间已到了寝室,打开门,习惯性地向四周瞧了瞧。噫,多了条被子,旁边还放了只崭新的热水瓶。妈妈来过?看,热水袋上还贴着一张条:“床上放了两件棉袄,明天穿。热水瓶里已经打了热水,热水袋也装了热水,在被子里,小心压破。”

是妈妈的字,顿时觉得好温馨,一阵从心中某个角落冒出来的暖意弥漫全身,又似整个房间都弥漫了幸福,一呼吸就全是幸福的感觉。

还记得,去年要准备到学校寄宿了,妈妈好几天闷闷不乐地,我知道妈妈的心理,怕我不习惯一个人在学校里住,晚上不知道盖好被子。就说,妈妈你放心好了,我到学校会照顾好自己的。妈妈说,说得好听,你知道每天晚上,我给你装好暖水袋,还要起来几次为你盖被子吗?是呀,虽然多数次我是不知道的,但是有几次我是知道妈妈来了,她轻手轻脚地来,轻手轻脚地为我盖好被子,我还仿佛看到她无奈但很幸福的微笑。有时我还故意地将被子掀开一点,盼望着妈妈来给我盖。让妈妈给我盖被子的感觉真好,那是甜甜的、暖暖的,说不出的亲切感。那时我就想,一辈子都不离开妈妈,妈妈是我的依靠,有依靠的感觉是幸福的。

到学校住宿了,没有妈妈为我盖被子的感觉真的很不习惯,心里总是感到空落落的,恍惚中常常感觉妈妈的身影来了,一个激灵,方知是幻觉。于是,盼望着周五回家,又能享受妈妈盖被子的感觉。到了周五回家,一见到妈妈,真的想哭,把一周的思念哭出来。妈妈把我搂在怀里说,好了好了,别没出息。又说,嗯,我被女儿思念着,这感觉真好,是种幸福的味道。

咦,对呀,妈妈被我思念是幸福的,而我思念妈妈的感觉何尝又不是幸福的?思念着,被思念着,关心怀着,被关怀着,都是幸福呀!

点评:本文的长处在于写出了“感觉”。这感觉写得很细腻。今年的倒春寒确实很特别,被作者抓住了,品味得很真实。在这个背景下,写妈妈对我的感怀,简直是像与我是一个人一样知道我的感受。盖被子的细节也是真实感受,尤其是当妈妈来盖被子时,我是知道的妈妈来盖被子的,还莫名奇妙地故意掀开被子,这不是调皮,而是盼望。因为这是幸福的感觉。行文到最后,才点出,妈妈来给我盖被子,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由此上升到思念与被思念,关心与被关心都有着幸福的感觉,仔细想想,读者诸君心里能不赞同么?这是真情实感的力量。

【名家指路】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呼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

2.向来写感情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但是有一类感情,是要忽然奔迸,一泄无余的,我们可以给这类文学起一个名,叫做“奔迸的表情法”。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3.作文是一个情动于心而发之于文的过程。动情才能动笔,动情才能投入,动情才能动人。(李彦、孙迎、李红《陶冶性读写:语文教学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