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无双2什么时候更新:学海拾贝·弘扬光明的品德,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7:05:50

学海拾贝·弘扬光明的品德,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

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儒家对人性的认识。儒家认为,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 “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的《传》引《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有新人”“八荣八耻”等等,都是 “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尧舜时代,那是我国文明史的开端,孔子不过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在“传”的第二章,曾子用成汤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盘铭》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来诠释“经 ”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是很耐人寻味的解释。孔子激励人弃旧图新,永远追求光明。如果说“在明明德”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提出了做人的准则的话,那么,“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了如何达到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那就是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大一大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至于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都应该是如此。这就像基督教的每日忏悔、党的民主生活会、干部对照行为准则定期的对照检查一样,是精神上的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说到底,也就是毛泽东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以,我们不仅可以像商汤王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的座右铭。2011.1.15.

学海拾贝·“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儒学的崇高目标              

《大学》作为儒学的入门学问,它的目标是期望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教育。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虽然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但“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所谓“知其所止” 就是你的精神修养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应该达到“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

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没有了精神追求,没有了崇高信仰,成了精神上的流浪儿,信仰的缺失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传》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意思是说,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其所止”呢?孔子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比如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审案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归根结蒂,《大学》的纲目要解决的是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和始的因果关系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终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哲学范畴的事物本质论和发展观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 “经”的本色。那么,怎没样才能知道事物的本末和始终呢?那就是“格物致知” 《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你要变革梨子,你就得知道梨子的滋味,亲口尝一尝。”获取知识,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实践,而“格物致知”就是实践的另一种说法。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在能用精到的语言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