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2太阳钟楼之后:第四章领导口才与工作成效_当领导必须练就好口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22:15

第四章领导口才与工作成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领导处于一个单位指挥位置,大部分的工作是以口语作为媒介的。因此领导工作与口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工作成绩的优劣有一半就是取决于领导的口才的。

  本章就从领导讲话艺术与工作成绩和领导讲话艺术与单位内的人际关系两方面系统详细地加以阐发,希望能对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有一点帮助。

  领导工作的成效,即领导者在任职期间对所负责的工作的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和效果。通常也称作"政绩"。

  政绩,是考察和检验领导干部工作状况的客观标准。俗话说:"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这话当然不错。但是,领导工作的政绩究竟是怎样"干出来"的呢?恐怕不能简单地机械地作"闷头苦干,一声不吭"理解吧!领导工作绩效的取得,当然离不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走在前面,干在头里,但也离不开信息的开发,正确的调查研究,科学的决策,得力的措施,认真的监督检查等。而这些又莫不借助于人的思想传播交流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口语技巧的运用。这里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考察一下口才与领导工作成效的关系。

  一、领导口才与工作的关系

  领导在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员,他们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是组织意志的体现者和组织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因此,每个组织的领导总是肩负着重大的工作责任,担当起主要的角色,他们的决策和部署,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全体人员的命运。如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五人组成的总前敌委员会,担负着有60万解放军、上百万民工参加的巨大战役的指挥重任。前敌委员会讨论决定战役的目标、实施计划,决定各部队的军事部署,拟定参战地点、时间和人数,制定战略战术,总之,决定了大战的一切重大事宜。因此,我们估价淮海大战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意义时,至今仍然称颂前委五位领导人的军事艺术和领导才能。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取得与总前委五位领导人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这个例子说明领导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

  领导工作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主导各类组织的工作。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都与一定的领导工作有关。领导工作的实施绝大部分都以语言为传播媒介,即领导大都以各种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目标,实行各项具体的领导工作。因此,领导工作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更应认识的是,领导语言技巧的高低有时直接影响到工作效果的好坏,语言使用的优劣,和领导工作效能有很大的关系。

  领导的思想要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领导的科学决策要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总是要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来告知群众、鼓动群众、影响群众、组织群众来实现的。人类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语言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个人或团体通过符号向其他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或情感的方式。这种传播符号以语言为最重要和最有效。当然,语言不是唯一的传播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画面、手势、烽火、旗语、红绿灯等媒介传递信息。比如李双双为丈夫画在门上的那幅画,传递了李双双想要告诉丈夫的事情。哑语手势也能表达比较多的意思:海洋行船靠旗语互相联络,交通管理以红灯和绿灯表示通行与停止的指令等等。但这些传递毕竟相当有限,使用的范围和表达的意义均相当狭小,并且都有其特殊服务领域的限制,远不及语言的表达方法丰富,远不及语言服务空间的广阔。因此,语言的意义表达最丰富,语言的服务范围最宽广,语言的使用最为方便。语言是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和传播手段。当代传播学界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篇演说为材,分音乐、画面(录像)、语言三种传播方式,向既定观众传播。结果是音乐让人把握不定演说者的情绪,更难了解演说内容;录像虽然直观,但仅凭动作还是难以理解演说的内容;只有语言(口头或书面)最能使观众理解演说的内容和目的,且费时最少,最易接受,效率最高。这个例子表明,语言是各种传播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球的任何地方无不回响着语言。领导工作自然不能例外,必然以语言为最重要的传播手段。

  既然语言是最重要的传播手段,那么领导在各种具体工作中必然要运用语言,要以语言为主要方式,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目标,实施各种社会工作,领导不可能只凭图画或手势去实施具体的领导工作。布置工作,发表演说,作工作报告,找人谈话,向上级汇报工作,与外单位商谈事宜,这些在领导工作中都是常见的事情、领导的这一切具体工作都离不开语言,尽管有时以书面的形式。语言不仅与领导工作密不可分,而且在领导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提高语言艺术,对领导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语言表达得准确,能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解和障碍,使领导的意图轻捷地传达到对象之中,从而尽快地转化为现实;语言表达得巧妙,能使领导在各种艰难的场合应付自如,表现出领导出众的交际艺术和领导才干;语言表达得得体,能使领导在各种对象前得心应手地运用交际手段,树立完美的领导形象。总之,语言艺术是领导不可缺少的一种才学。作为领导,必须自觉地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巧,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使语言真正有效地成为领导工作中重要的方式、手段。

  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对领导工作具有的特殊意义。再者,我们更要认识的是,领导口才的好坏技巧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好坏,就是说,语言手段的运用不是千篇一律的、高下不分的。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运用语言自如的领导,他的领导效能总是相对大一些,而那些说话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领导的效能总是小一些。同是领导者,由于语言表达的水平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工作成效或领导形象。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先生1972年访问我国期间,会见过我国当时的许多领导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周恩来总理具有"无与伦比的品格",说话彬彬有礼,"我很感兴趣";而江青"说话带刺,咄咄逼人,令人很不愉快。"这说明,领导语言水平的差别影响了领导形象的不同。有时,面临一些难堪的局面和棘手的工作,领导语言技巧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能否进行。

  运用口语是领导实行领导工作的主要方式或手段,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辩证地看,口语又在领导工作中突出地显示其本质和作用。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长幼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交往。有社会交往,就有语言的交际,语言在各种交际中一视同仁地充当交际的工具。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言又是传递信息的代码。在语言符号之下,语言总是负载着一定的信息和意义。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评估说话信息量的大小,不是看句子的长或短,而是看传递了有用(有效)信息还是无用(无效)信息,必需信息还是多余信息。语言的交际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说写者编码,听读者解码,语言就是代码,前提是双方共同了解语言代码的规则,能准确编制和接受代码中的信息,不至于出现因一方的未了解而导致信息误解的事。如有一方对另一方的语言代码发生误解,就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现代社会的要求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要准确、简略,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代码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利用各种条件,提高语言代码的使用效率。遵循语言经济的原则,反对冗长的信息传递和多余语言代码的使用,使用多余的语言就会传递多余的信息,增加社会成员的负担。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多余的语言是没有价值的,并不包含必要的信息。假如一位领导这样总结工作:"总之,我们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七三开,是主流,是第一位的,我们的成绩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工作中的光明部分,是我们总结工作的关键,是核心……"那是相当糟糕的,因为这段话语中,说话者颠三倒四、不断重复的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几句话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浪费了许多语言代码,传递了许多多余信息。此外,在许多场合,一般的寒暄客套其实也有许多多余信息,如阳光普照之日,有人对话:"今天天气不错",回答:"是啊,一个大晴天"。明明看见别人端着饭碗,还要问上一句:"吃饭哪?"像这样的语言交际虽然在礼仪上看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但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却是传递了不必要的多余信息。更有甚者,"今天天气--""是啊--天气,哈哈哈"。在各种关系的众多语言交际中,许多种交际都存在着这种多余信息的传递和多余语言代码的使用,这样就显得语言的利用率不高,不能最佳体现语言的本质。在领导的语言中,或在领导工作中,这种多余语言代码的浪费应该最少,最能体现语言的经济原则。用最少的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语言的使用效率最高,同时也才能体现语言的本质。在领导的语言中,一般不需要多余的客套和寒暄,领导总是简练,直截了当地将必要信息传递给对方。请看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24年9月29日在广州各界赞助北伐大会上作的题为《北伐的原因》的著名演讲中的一段:

  这次革命政府挥师北伐,便是要将西南军队联络奉浙军队,扫除旧屋砖瓦渣滓垃圾之北洋军阀官僚,以建设新国家。这个责任,是要全国国民负责。大家要有毅力,来完成这第二层的建设工夫。

  在这段话中,孙中山将北伐革命的目的和动员民众的愿望用明白的话语把深刻的道理讲得透彻清楚,所引这段文字不长,但相当有概括力,容纳了许多方面的信息,语言的使用效率相当高。通过阐述和举例,我们可以重申,语言在领导工作中突出地显示其交际的本质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领导口才与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有效的传播手段,领导工作作为人类最主要的具体工作,两者密不可分;领导工作要以语言为主要手段来实行,反过来语言只有在领导工作中最能显示其作用,这是两者的辩证关系。

  二、领导指导工作与口才

  (一)领导调查研究与口才

  调查研究,是领导必备的传统工作方法,至今仍为广大领导干部在实践工作中采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调查研究的形式很多,如实地考察,民意测验,个别谈话,开座谈会、对话、深入实际了解情况等。在这些活动中,领导面对广大群众,生活、工作在群众中间,与所调查对象及那些与对象相关的知情人之间进行口语交流是常见的事,这种交流运用得好,对领导以后的工作,自接起作用:一位领导深入群众中了解一名即将被批准为共产党员的同志的生活情况,如果这位领导能够在交谈几句话之后就与街坊中的人交成朋友,街坊中的人很积极主动地向他(她)反映该同志的切实情况,那么这位领导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抓到最有效的第一手材料,接下来这位同志是否允许入党,他的生活困难是否要照顾,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某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这一领导刚与街坊搭几句话,就与街坊顶撞起来,那他(她)就无从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也就盲目,无根据,对这位领导以后的工作更无法去设想了。生活中虽然后一种领导少些,但仍占一定比例,他们常常被认为"有架子"、"不好接近"。其实,这些领导并不是摆架子,只是没有架设好语言的桥梁,没能掌握一些起码的讲话技巧。为了创造更辉煌的业绩,领导同志必须全面地、深入地、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基层和实际工作中的第一手材料,在此牢固的基础之上,进行独到的创建,为民为国做贡献。

  (二)领导部署工作与口才

  工作部署,是领导活动中最常见、最常用的形式。有时先总结前段情况,再作后面的安排;有时直接安排工作,布置任务,提出要求。这是把领导决策交付群众实施,使其达到预期目标,以取得既定工作政绩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领导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进行工作部署时,要把领导决策的依据、经过、结论向大家讲清楚,使大家既不盲目从事,又不畏缩不前,按照领导的部署尽快完成任务,这就需要主持工作部署的领导掌握很强的讲话技巧,用善于总结的语言,有条理、生动、形象地讲出来,让大家听得清楚,听得在理、听得鼓劲,才能信心十足地贯彻落实。群众的信心就是由这些领导在部署工作讲话时,几句激励鼓舞的话给带动起来的,"困难虽然很大,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克服的"与"困难很大,但大家必须克服,克服不了的到时再说",一望而知,哪一种部署会起到鼓动的效果,哪一种部署给群众以信心了。如果领导在部署工作时,讲得条理不清,任务和措施交代不明,大家听得稀里糊涂,怎么能方向清、信心足,落实好?有的领导可能认为工作部署是领导班子一致讨论通过的,又有秘书班子写成的稿子,只要照本宣科、忠实于讲稿就行了。这也不对。稿件中的语言多为书面语,而部署工作时,领导必须要更多地加入一些明白易懂的补充和解释,才能说得清楚,如稿件中出现1、2、3、4条,1条中分a、b、c点,a点中又有①②③④种做法,书面中会写得很清楚,但领导部署时,若按稿子念,会把人搞得迷迷糊糊,不知怎么分了。就是同样是读稿子,效果也不一样,有人讲的生动引入,溶入充沛的感情,有人读得死气沉沉,读完之后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怎么做。所以口才在部署工作时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工作汇报与口才

  各级领导是相对的。领导还有自己的上级领导,那时他就相对成了下级。对上级及时请示、汇报工作,报告工作中完成任务情况,还有什么不足和困难,今后作如何打算,以求得上级的指示和帮助,这是下级应有的职责。工作不主动,小事天天送,处处看上级眼色行事,不敢负责,没有创造性,当然是不对的;但是,重大问题事先不请示,事后不汇报,也是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不管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请示工作,总要讲清楚,让上级听个明白,也好据此研究答复。否则上级搞不准你这里的情况,怎么好表态?况且,听取汇报是上级了解下情,下情不清,也就无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作出恰如其分的工作指示,这当然要影响工作成效了。

  为了让上级领导听清楚,在汇报工作时就要一事一报,即"一账一清",这样做的缘由是:一事一报,一个结果一个评价,一个问题一种解决,一种请示一种答复,不易混淆、汇报中又简洁明了,上级领导表态及时不拖沓,提高工作效率。

  对这一事的完成情况、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哪些不足,有哪些要进一步改动,针对情况有什么启示等等,要讲清楚,在汇报时态度中肯,讲话的条理性强,请示上级要讲清楚原因,上级的答复要听明白,以有利于工作。上下级的沟通顺畅了,工作反馈及时且有连贯性,就能提高领导工作效率。

  (四)领导口才与群众的组织

  领导的责任是把上级的方针政策贯彻下去,集中群众的智慧,搞好四化建设。所以如何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就是领导的一种很大的本领。对群众的发动、动员、组织工作,离不开领导的口才技巧。你的主张再好,方案再高明,就是没有办法让群众了解它、理解它,接受它,当然也就变不成群众的实际行动。

  作好群众组织工作要研究群众的心理,了解群众的希望,沟通干群的思想,从而使讲话成为平衡各种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桥梁。口才技巧运用得好,可以出效益、出成果。当然,这要借助于转化中介,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例如,在一次批评会上,某领导针对小赵思想不端正、宣传一些小资产阶级思想、工作拖沓这些问题进行了严肃的原则教育后说:"当然,小赵出现的这一错误,也与我的教育不及时有关,我向全体与会人员作检讨,并真诚地请大家帮助我和小赵改正,在我们这个范围内,坚决避免再有这种错误的出现,以实现共同的进步!"这样领导在批评别人时,有意识地将自己融入到犯错误的人一边,使小赵不存逆反心理,积极改正,同时也教育其他人--虽然说的是让大家帮忙,但若大家都帮忙了,一定是已经认识到了小赵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从而自身决不会再犯,并把其他人很快地就分人到不许犯错的人群中去了,讲话得体、中听,群众爱听,就容易调动群众的思想积极性。

  口语表达的技巧有时具有神奇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领导出奇制胜。《三国演义》记载,一次曹操领兵长途跋涉,天热口渴、人困马乏,土气不振。曹操忽生一计,对大家说,前面有一片梅林、赶快找到它吃酸梅去!人们听了,情绪为之一振,口舌生津,加快了行军步伐,终于摆脱了困境。这便是有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还有,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在盟军对德作战即将开始。司令官蒙哥马利元帅亲自到登陆部队基地进行战斗动员,他对官兵们说:"你们正在干一件无与伦比的大事业,世界通过你们完全变一番模样,历史将为你们树立一座丰碑,写上你们是人类迄今最优秀的军人!"这位司令官的演讲十分鼓舞人心,十多万官兵闪电般地冲向德军滩头阵地,取得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全面胜利。

  口才技巧可以使领导得益,有助于领导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它。历来人们谈到讲话艺术时,常常有这样的评价:××说话真圆滑,××说话真花,××说话真能吹等等,现在就这些偏见和误解,谈一下对口才技巧的运用应持的观点:

  1.不把"说"与"干"割裂、对立起来

  领导注重实干是对的,但同时也要重视语言的作用。现实里确有人只说不干,或说得多做得少,言行不一,这当然要反对。但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只干不说,行不行呢?也不是好办法。尤其是领导,一个人闷头干能起多大作用?只有号召起全体群众,众志成城才能干好大事。并且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好后,要总结出来,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本身并没有以"领"为目的,是假借"讲"来鼓动群众,提各级领导,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利,否则领导则无所谓"领",亦没有起到"导"的效用了。

  2.不把"说"与"吹"等同起来

  "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人们厌烦吹牛皮、讲大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确应反对三吹六哨、自我吹嘘、报喜夸大、报忧缩小的恶劣行为。但是,应该划清它与提倡讲话技巧的界限。提倡讲话技巧,是主张把人的思想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来,以便让他人了解你、支持你,共同把事业办好,而不是提倡吹牛的本领。讲话技巧与吹牛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在它们之间划等号。在全国或全省、市的全盘棋子上,领导要从大处着眼,不为一时的小失败而困扰,直接向群众大加指责或自我批评,而要注意以喜讯鼓舞士气,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实现最终目标。这看似"报喜夸大、报忧缩小",实则是一种讲话的技巧,常有人称为"善意的谎言",对于这一分寸的把握,领导要运用好讲话的技巧,切忌给人以"吹牛"的感觉。

  3."讲"得"圆滑"不是坏事

  大体来说,在人们心目中某人说话圆滑都是贬义的,但细细想来,你希望自己每句话都出口伤人呢,还是时时给对方留有余地?进一步说,你希望与你谈话的对方出言便伤害你的自尊,还是维护着你的自尊,委婉表达呢?我们说普通人讲话要顾忌他人的"面子",是一种品质,是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对领导来说,他的这一"圆滑",使多少人悬崖勒马,重新做人?

  春秋时,楚庄王一次大宴群臣,酒宴直闹到日落西沉,群臣仍未尽兴。楚庄王见大家都在兴头上,于是索性唤来兵丁,点起灯烛,又令侍从搬来好酒,让大家喝个够。席间,忽然刮来一阵大风,一下子把灯烛全部吹灭。宫中一片黑暗。恰在这时,一个喝得半醉的将军忙乱中起身,正巧拉住了一位妃子的衣服,被拉住衣服的妃子大惊失色,不过她也没有声张,只是摸着这个人的头盔,折断了他头盔上的帽缨。接着这个妃子走近楚庄王,这才大声疾呼道:"大王,大事不好,有人想趁黑暗侮辱我,我已经折断他的帽缨,现在证据在此,请一会儿点灯后看谁的头上没有帽缨,大王一定要问他的罪!"

  听罢妃子的话语,整个大厅静了下来,众臣们心里很清楚,此事非同小可,不免紧张起来。楚庄王静思片刻,郑重地对大家说:"且慢,我今天赏大家酒喝,致使有的人喝醉了,酒后失礼不能责怪,况且这里还有个缘由。我不能为了某个细小问题就责难大家,伤害我的众大臣。"

  听了楚庄王的这番话,大家悬着的心一下落了地,同时为楚庄王这种客人的美德折服。楚庄王见自己的一番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于是又接着说:"今天痛饮,现在我命大家把盔缨拔掉!不拔盔缨不算尽兴。"参加宴会的众臣们听了楚庄王的这话,有盔缨的人全都拔掉了。然后楚庄王命令重新点灯,君臣直喝到尽兴而散。

  3年以后,楚晋大战。有一位将军总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冲在队伍的前面奋勇杀敌,楚庄王召见那位将军,对他说:"我平时并没有优待你,你为什么这么舍生死地战斗呢?"

  那个将军回答:"3年前宴会上被折断盔缨的人就是我。蒙大王不杀之恩,我决心肝脑涂地以报大王之恩"。由于楚国将领个个效忠,终于打败了晋军;楚国从此得以强盛起来。

  这则故事说明容人的品德在处世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可看出在尖锐的矛盾冲突面前,楚庄王圆了将军的场,使将军从此奋不顾身,为国争战,这种"圆滑"的技巧,领导用了岂不"一圆永益"乎?

  在许多人心目中,领导有一副好的口才,能言善讲,似乎就有不稳重、不成熟、乱表态、哗众取宠的嫌疑,唯有紧睁眼、慢张口,慎言寡语,不表明态度,高深莫测,才符合领导者的身份。这是一种偏见,一种陈旧有害的观念。现代化事业的领导人应该摒弃它,代之以适应时代潮流,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思维。该慎重的一定要慎重,该大胆的必须要大胆。有时坦率直言,有时婉转迂回,有时尖锐泼辣,有时幽默风趣。根据需要、对象、场合,充分发挥出语言艺术的魅力,让人们领略到现代领导的风范,让他们为有这样一位出众的优秀的领导而自豪,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增加群众的信心,更好地完成工作。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召唤千百万个优秀领导,千百万个优秀领导也将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每个领导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包括掌握口才技巧知识;不断增长各种才干,包括运用口才的才干,锻炼成长为"文武双全"的全面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希望。

  第五节领导口才与单位内的人际关系

  领导在单位内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部分:与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和与下级之间的关系。领导的口才技巧,对这两种关系影响是很大的,同时由于领导的讲话技巧的把握,又直接影响着下级同志内部的关系。

  一、领导口才对班子成员的影响

  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单位,天天互通情况,交谈工作,研究问题,接触频繁,口才技巧在其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口才艺术是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润滑剂

  任何一个成员不管资历、能力和性格如何,除了其行为举止影响班子的人际关系外,口语表达的方式也不可忽视。如班子中某领导的母亲病逝,组织大家前去哀悼,有一位同志因途中堵车误了点,没能一同前来,致使没参加送葬仪式,这时你在班子成员都到齐上班时,就应尽量避免追问那位同志为什么没来?或玩笑地说他根本不爱来之类的话,否则,就会使领导班子内部出现缝隙,直接影响班子内部的团结。因此讲什么话,对谁讲话,怎么讲话,虽然不能凡事巨细都谨小慎微,但也不能不加考虑和区别,都应该有个分寸。只有保持正常的思想交流和团结,才能为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口才技巧直接影响着班子内的工作

  领导都要定期研究情况,讨论问题,最后拿出办法、作出决策,如果每个成员都能准确、精炼地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所分管工作的实际情况谈出来,有材料、有分析、有观点,而且又有建议、有办法、有比较,供班子进行讨论和选择,那该多好!反之情况不明,阐述不清,或者情况虽明,但阐述不清,其他人听了不得要领,怎能不影响自己分管工作的绩效?而且还会妨碍领导班子集体工作的政绩。不仅如此,在领导班子内部工作中,领导讲话也要注意自身的影响力,要站稳立场,为整个班子的利益着想,不能立场不坚定,搞一些外来的不正常的思想到内部宣传。思量个人得失而不顾班子的大利,影响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自主或不自主地,你就从班子内部划分出来了,由此与班子其他成员形成反对或对立的关系,就都将直接地影响着你的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领导口才对下属的影响

  领导的语言艺术,是领导做好对下属的领导工作的基本保证。领导的整个领导活动,都是通过领导组织、协调、指挥下属共同完成的,而领导和管理中的决策、执行和反馈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领导的讲话技巧。依靠它,领导才能有效地沟通上下左右的关系,使整个领导、管理过程正常地运转起来。

  与下属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向下属讲大政方针时,可使下属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树立全局观点、整体观念,以实现国家的总体目标。

  (2)领导运用口才技巧向下属谈决策背景时,可使下属掌握领导的思想脉络,理解领导的领导意图,从而使下属增强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与责任心。

  (3)领导运用口才技巧向下属说明决策目标时,可使下属了解领导行动的目标,并把个人利益同该目标联系起来考虑问题。

  (4)领导运用口才技巧向下属交代实施步骤时,可使下属懂得自己该如何行动,使下属据此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5)领导运用口才技巧向下属阐述保证措施时,可使下属懂得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使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实现目标。

  (6)领导运用口才技巧向下属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时,叙事,能让下属仿佛目睹;说理,能让下属心悦诚服。寥寥数语,可使下属久而不忘;长篇大论,也可令下属听之不倦。

  领导掌握讲话技巧,对于领导与下属间增进了解、沟通思想、启发觉悟、激励斗志,调动下属积极性,共同实现领导目标,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必须重视口才艺术,把它提高到改善和加强自己与下属关系的高度来认识。

  领导是要领导众多下级同志的,那么领导讲话方式的选择,语言运用,技巧的把握,即能使下级之间分裂、各有心思,也能使下级之间团结合作,积极地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作为领导,要积极地鼓动下级团结一致。从这一角度来考虑,领导要注意与下级之间关系的透明度,不要有"亲党"、"裙带"等作风,使下级都有一种被平等相待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发挥积极性。但也有个别情况,有些下级间搞小团体,有不良企图,那领导要在看准之后,采用一定的方式结束这种不利于全体团结的局面,分散开这个小团体,以利于共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