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执事变成恶魔后图片:打通任督二脉是长寿健康的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19:33

打通任督二脉是长寿健康的关键

看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原来武功平平,偶然获高人帮助或得到某种灵药,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武功日进千里,厉害非常,这是作家们对小周天功用的夸张手法。
在人体中,任督二脉是十四经的水库,属于奇经八脉,十二正经是江河而八脉是水库,奇经八脉,储存着十二经之气血。十二经气血盛余时,余者都藏于八脉,虚者八脉补
,二者相互协调,维护人体经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任脉是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宫出于会阴,向前循腹行上半身的前正中,向上经咽喉上到面部到达眼睛下。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大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环而无子,说明任脉的虚实,通塞是关系到女性一生中生育、健康、美容之关键。保养好任脉就能使女性更健康。
任脉故障时,会出时少腹部,生殖器部、咽喉部病变如:小腹胀满疼痛或皮肤搔痒、阴部肿痛,老年前列腺肥大或炎症,小便不畅或者遗尿,慢性咽喉炎肿痛不适,满口牙齿酸痛。
任脉不仅关系生殖健康,与人体的长寿健康关系重大,故古人总结了很多任脉保健方法:穴位按摩保健,真气濡养任脉法。
首先探讨穴位保健法:
人体前正中线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是小肠募穴和足三阳脉会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具有填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可治疗妇科的白带、痛经各种炎症,男科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等病。刺激此穴一般用灸法较好,用艾绒在关元灸15-20分钟,最多20天上述症状即消失。对头晕、无力怕冷、昏劂也很有效,关元与足三里同为长寿保健穴。
气海下丹田:身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即是气海,也叫下丹田穴
气海丹田穴与人体元气相通,是元阳之本,真气发生之所,生命力之源,此穴能鼓舞脏腑经络气血的新陈代谢,便之流转循环不息,生命因此得以延续,是性命之祖,十二经气脉之根,五脏六腑之本,呼吸运化之门,任督冲三脉所起,全身气血所汇之处。
气海是精力的源泉,如果气海充实则百病可治,永葆强壮健康。
本穴主治性功能衰退,对妇科虚症,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不、男科阳萎、遗精、中风脱肛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中老年更是效果显著。
保养气海除点按灸法,还有逆腹式体呼吸是最有效方法之一。吸气时腹部凹,全身毛孔将宇宙间真气光电声能全部吸进来,吸入丹田气海,呼气时就病气、烛气、疲劳之气射透天地……
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为什么叫神阙呢,神就是心灵的生命力,也就是民间所讲的灵魂,三魂七魄。阙:是皇帝所在域池的大门。胎儿出生前就依靠神阙之生命能补给线成长的,神阙内系真阳之气,连系任督冲三脉联系五脏六腑,如果身体各部发生故障,都可刺激神阙达到治疗目的。由于神阙特殊地位和功能历代各派都有神阙的治病的绝招,如脐療法;如治慢性前列腺炎: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粉。先洗净肚脐,先将麝香粉填入脐内,再用胡椒粉盖在上面,再盖一张园白线,以盖住肚脐为度,外用脐布固定,每隔7-10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有效率100%。
遗尿:桂枝未醋调敷于神阙,对时换药一次
宫寒:艾叶、小茴香、桂枝、香附、干姜填脐。(宫寒者,月经推后,血质发暗有血块)。
指压法:突然腹痛难忍,属寒热疫气痛者,大拇指按脐上,顺时针方向揉36圈很快点痛。
肚脐最宜温暖,则真气聚而足,寒则真气虚而痿,特别女同志早春三月,深秋九月十月穿起露脐衣,招蜂引蝶,招摇过市,有傷風化;以为美丽,实则是残害自己的身体,凡这样穿着的女性,一般都有妇科问题,古人除了妓女、婊子穿戴都非常庄重,坐都不摇身、笑不露齿、何况坦胸露脐呢。古人不光讲究礼仪,更重要的是养生需要故提醒女同胞注意保暖不露脐,更要少吃或不吃冷饮,以勉导致痛经或不育。
“息息归脐,寿比天齐”八个字就教给你最好的神阙气海关元的保养法。息:就是呼——吸,归脐:就是每次呼吸气送到肚脐气海关元这一区域,就象打气筒一样息息在向里面打气,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丹田气足,同性相求,宇宙间真气也会形成习惯自然向丹田汇聚,达到精气神饱满,则无疾而长寿境界。傳說地仙彭祖就是這樣看到三次黃河水清。黃河之水天上來,九百年來清一次。
中腕;中脘在前正中线脐上四寸。中脘是胃的募穴,募就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地方。又是腑会,所以对六腑、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胃病。脾胃之疾中脘通治。
中脘穴又叫黄症,刺激主要选用掌擦摩36次或以艾疾10壮或15壮温中散寒止痛。
膻中穴;膻中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心包之幕穴,即心胞痉气聚集之处,又是任脉,是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大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的交会穴,能理气经血,宽胸理气,调节神经功能,松驰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及消化道内腔经 作用,能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
每天早晚两手三指并拢顺时钟方向从上往下摩100次能宽心理气。
打通督脉,天人合一
督脉是阳脉之海,有总督阳脉的职责,是诸阳脉之元帅,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顺脊柱,从下往上行,一直到上齿龈。督脉气起于腹内与冲任二脉同源,出于会阴,从尾闾穴沿脊柱,内向上行,到后脑风府穴处进入脑内,联络脑同时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然后是任脉。
督脉的分支和足太阳膀胱径同行,以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会于颠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于肩胛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络于肾脏。
督脉在阴部络男女生殖器及肛门并在肛门后尾骨部与足太阳膀胱和少阴肾径会合。
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致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督脉的经脉从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里面,散布头上,背部的分支,从肩胛骨左右走向足太阳膀胱经脉。
督脉与膀胱经脉关系亲密,一个居后背正中,一个在两边,三路并进,相互照应,共同联系肾和总部“脑”,督脉不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与阴部子宫、心,喉咙关系密切。
督脉是阳脉之海,多次与手三阳、足三阳及阳维脉交会于各阳脉都有关系,能调节诸阳经气血平衡。
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直接关系,与人的精气神状态都直接关系,脑是人体的高级指挥部,中枢神经是执行指挥系统而督脉关联者,脑与脊髓的全身组织的兴衰。
督脉故障有哪些表现:
督脉故障主要表现在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如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嗜睡、癫痫、颈项僵痛。手足颤抖抽搐、麻木及中风。督脉管理一身阳气,推督脉就能温肾助阳。
督脉是沿着脊桩循行的,如果他的异常能使周围肌肉收缩和紧张、僵硬,脊柱两边的不平衡严重的可造成脊柱错位,错位原因当然还有用力不当。脊柱是督脉中枢神经的支柱,如果错位会有严重后果。
现代日本医家和民间医疗技术都反应一点,人体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大部份疾病的病根在脊柱,原因是脊柱错位了。
研究发现:头部及到脚由外的疾病病根在颈椎错位。胸部内外疾病病根是胸椎错位,腹部及脚疾病病根在腰椎错位,腰椎包括腰椎、骶柱及尾椎,如眼睛、近视眼、青光眼、白内障、牙痛鼻炎、睡时打呼噜、短时头晕、头昏、头痛、头胀、记忆力衰退病根在颈椎、胸、肺、肿瘤、肺气肿哮喘、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肝硬化、肝肿大、结石等的病根在胸椎。肾病、肾结石、尿血等病根在腰椎。很多生殖系统病在腰椎和骶椎,妇科病如盆腔炎、卯巢料、卯巢肿瘤、子宫瘤、阴道炎有腰柱及尾椎错位。
要使任督二脉、精气神、旺盛、脊柱端正必须保证任督二脉通畅不滞。保证脊柱各节端正不错位,就认真势行以下三个计划。
一、经常刺激,任督二脉上的重要穴位。
二、培补真气,灌通任督二脉。
三、保持脊柱结构正常最大限度发挥人体天线作用。
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探讨,任督二脉保养的三步骤:
一、刺激任督二脉的重要穴位。
督脉上精气生产基地——命门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平脐向后看即是。命门可以强腰补肾,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速尿,腹泻,男性的阳痿遗精,以及女子的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每天花5分钟,摩擦命门直至有一胶热气直透脊里。集中意念,观想北方壬癸紫色水就在眼前,然后用灵官诀,将北方壬癸亥子水,化成一紫色的“水”字,然后抓起放入命门,然后默念南无天元大宝阿弥陀佛108次,慢慢命门周围温热,两肾如泡在温水中般温暖,或热气沿脊柱上升,总之非常舒服,久而久之肾气充足,不出一个月效果非常好。
风府:风府是虚风贼风盘踞之地,风府位于后发际正中上、横指凹陷中。
风府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重,以及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颈椎病引起的颈部肌肉疼痛箸症都有效果,只要点擦风府、风池,再从上症上星—百合—玉枕、风府,用双手中食二指推擦到后颈宫,很快就能看到效果了。
百会:百会在两耳尖上,头顶正中线交叉处,百会穴为三阳五会穴,即足三阳、足厥阴肝经、督脉交会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其功能是开窍醒脑、固阳固脱、升阳举陷,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泄泻、健忘、不寐、阴挺等,子宫下垂、骨下垂、脱肛、降血压,具体操作如下:
头前:中食指并拓经按压百会1分钟,很快就止痛。
子宫、胃等中气虚损之下垂病:升麻1g,蓖麻籽3粒,研粉,敷于百会,效果显著。
降血压、剑指按压百会,并逐渐深压、捻动,并用空拳轻叩百会每次3分钟。
神庭:神庭位于前正中发际上0.5寸,神庭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眼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癞狂,用双手剑指由印堂向神庭推擦,重点神庭20次。
填补真气,灌通任督二脉法
这一节分二部份,第一部填补直气。
如何填补真气呢,古人八个字就交代清了整个过程,“息息归脐,寿比天齐,”脐就是肚脐,神阙穴,是君主所在城池的大门,是神 心灵生命力是命蒂。如果能习惯息息归脐,就能使真气充沛,生命能量提高,抵抗免御力增强,长此以往则能身强体壮,开发潜能。延年益寿,这比任何保健品都管用,比任何特效药都神奇,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方法:
自然端坐或盘坐,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松、松,凝神入气穴(神阙、气海、关元,将远处的声音收入耳底,天地人合一,观想宗师到、百病消、万邪退……,和谐天机八卦球中心是高能的,宇宙中运动的恒星或自转的星球,中心是高热高能量的:如地球中心是高热高能量的岩浆,太阳系中心是高温高能量属阳,而月球不产生自转,故他寒冷的,如采能我们观想坐在地球或太阳中心点上,齐肩以外在宇宙中,充分享受宇宙能量对你的能量补充,温暖下半身,心想我在太阳中,太阳在我中,我与太阳溶为一体,太阳精华为我用,如果采地球能量就改成我在地球中,地球在我中,我与地球溶为一体,地球精华为我用。如果采能过多上火了,就改为采月光,十三至十八的月华,可平衡阴阳,这样用宇宙之能填补了你气海之能。
观想神阙进七分,命门进三分与百会与会阴垂直线相交的地方(丹田)有一个和谐天机八卦球慢慢地顺时针方向施转,百会有一束白阳之光,照射在这个图上,和谐图在白阳之光的照射下放出慈祥的白阳之光普照周身,默念、镇宅有天机、乾坤大挪移,消灾增福慧,吉祥无限期,五脏六腑,各关节、温暖如春……此时意想守丹田,每一呼吸都觀想宇宙的光電聲能气、大成就者的加持,通過全身毛孔,吸進來,注意先吸后呼,呼的時候觀想吸進來的能量壓縮至丹田,每一呼一吸,借助“南無天元大叩阿彌陀佛”的場能增強效果。一息一稱號默念南无天元大宝阿弥陀佛36次,或72次可108次,最后全身吸气送入丹田三次,全身拍打,这样每天一至二次,子午卯酉时,看各人的时间选其中一个时辰,就会丹田真气饱满,精气神充足,抵抗力,免疫力大增,延年益寿。
第三步:真气灌通任督二脉法
当丹田气足后就可以用丹田真气灌通任督二脉。前面我们了解了任督二脉上的重要穴位作用,我们必须经常用真气濡养他们,才能更好发挥其功能,外国学者也发现了人体有多达七个连续又相互渗透的能体连续并渗透全身,并确定人体场是一种万有能,遍及所有空间和所有物质之中,特别是人体场有着独特的关系的场能,并发现他有十大特点(气在人本——人体场(普瑞那?奥戈妮 气、自然力):1、多达七个连续的而又相互渗透的能体围绕并渗透着人体。2、精微体是人的机体赖以形成并赖以固定的基质。3、事实上能量既是电磁性,又是非电磁性的。生命场是精微体的电磁部分。4、在有结构的内部存在着由离子、自由质子、自由电子组成“生物离子体”,它可被认为是物质的第五态。5、精微体是一种称作“那第斯”的能流组成的像篮子那样的编织物。生物场由三种主要能量组成的,每一个能量场都垂直地作用于另一个流以脊柱作用的中心轴。6、这种能流的交叉形成了主要或次要的。能量点吸收了万有能并将其组分到身体各个部分。7、人体能场的颜色和位、形可以用来诊断机体精神的健康状态与疾病。8、可以直接通过能场来治疗机体的与精神失调、能体的变化,能扭转机体的变化。9、人生在于一个万有能场中,它通过人体场能的介质,从这个万有能场中吸取能量,也向这个万有场发射能量。
10、人体场可用仪器测量,美国科学家利用光电信增管和电视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记录人体周围的人体能场。
摘自:张惠民的《中国实用风水学》15面
而这些能场,正好与我们祖先发现的几大穴位正好与下丹田、会阴、尾间、命门、大推、玉枕、百会、玄关、膻中九大重要穴位相吻合,就象九个重要基地保证着任督二脉的安全。而且人体脊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正好与二十四节气相合,发现认为人体脊柱就象一根天线与天地相通,尾椎就是天线坐,要想发挥脊柱的作用就要各脊椎和任督二脉正常畅通,而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各和废物或腰肌劳损而错位,影响机体的正常运作。
接真气填补法:当感觉到神阙、下丹田、气海这一区域、温暖如春时,将丹田中的和谐天机八卦球沿下丹田、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百会、玄关膻中、下丹田有次序地推进首先每个穴会边意守边念南无天元大宝阿弥陀佛九次,当各穴位有热胀重麻凉等任何一重感觉后,改为每穴念三次,马上就有感觉了,就可以念一次,最后每穴念一个字,转一周。36念,如下丹田南、会阴“无”、尾闾天……天元大宝阿弥陀佛回到下丹,即九九归元之理。这是让穴位接收宇宙信息,结合声波的能量开发人体潜能,将真气灌通任督二脉。此方法应在填补真气法后再用灌通任督二脉法,效果会更佳。

每天简单就能打通任督二脉

    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蹲墙首先从身形入手,对照书本细扣全身各部。然后在身形正确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练功强度,蹲墙前要组场,带着混元气蹲,意念导引形体放松。当然,蹲墙使形体很紧张,站庄是要放松的,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有矛盾,怎么协调还要靠自己。其实,站庄与蹲墙并不矛盾,目的都在于松腰,腰一松形气就整了,神统帅形气的功能也就强了。这两种功都是智能气功的基础功。智能气功特别强调意识的作用,主动运用意识,强化形气功能。这两种功作为初练者来讲,可先练站庄,把内气练足了,再练蹲墙就不累了。蹲墙重点在于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时不要单纯的腿部用力,否则容易引起两腿肌肉紧张。站庄时两腿松不下来就会累。蹲墙之重点是以百会带动,上起意注天上之虚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虚空,同时要善于运用“化”的意识,把全身的僵劲化开,尤其是脊柱、脊柱两侧的神经、血管。平时我们不注意放松,多年来造成僵劲充斥,要松腰就要把这些僵劲去掉。有些1、2岁的小孩子作蹲墙就很容易,大人就不行,关键就在僵劲去没去掉,去不掉僵劲就达不到柔若无骨。所以在蹲墙的时候,可以想自己的骨头没有了,全身柔软放松、气充斥在全身各处,这样蹲墙才轻松一点,不然蹲墙的时候脸红脖子粗,就没有练功的味道了,如此让气似乎慢慢的渗透到紧张的组织里,逐渐的紧张和疼痛消失了,将拙力、别扭、紧张、疼痛等转变为气腾、自然、轻闲、舒适,这样才能继续安静的蹲下去。通过蹲墙引动气机升降,用心体悟,微妙自在其中,总之要在松静上下功夫,主动将意念锁定在运动过程中,将意念和意念的作用统一起来。通过运动,使体内气机自然旺盛起来,并按照气的自然轨道运行,使身体各部分的通透程度逐渐提高而不容易出现偏差。
     蹲墙功的功用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功的动作要领
     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
     将蹲墙功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个,收益颇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二、熟练阶段。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同时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
     三、提高阶段。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1、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2、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3、背手蹲墙。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4、拳抵鼻尖蹲墙。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5、蹲墙耗功。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庄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效果会更好。
     注意:
     1、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
     2、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则使脊柱偏斜,影响功效。
     3、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应该说,人的身体总要有通透不彻底的现象,在体内气机旺盛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体察到这种不通畅的部分,特别是意念分布的不均匀更加剧了这种气机冲击的强度而感觉疼痛,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蹲墙的动作和打气有点象,气太足了,身体还消化不了时,就先慢一点打气,等气均匀了,再打一下,逐步通过运动主动打气,用运动产生的高压通畅身体(本质上还是通过运动调动了意识力)。不过,身体的素质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激。
     如果想一下子蹲很多也不是什么难事,比数量没有意义,想体会出松的感觉也比较容易。关键是要坚持,不要一暴十寒。一次蹲1000个容易,每天蹲1000个,就需要很大的韧力了。
     这里给各位一个诀窍,可以帮助大家在数量上和感觉上有个突飞猛进,但对于工夫有什么好处。窍门很简单:先实验一下你一刻不停地蹲(闭眼、姿势正确、呼吸匀细长、速率约为1个/3秒),看你最多能蹲几个,一般约为30个;正式开始,每蹲30个,停下来,双手敷于肚脐,静养30秒(2-3个呼吸长),再开始蹲30个,再静养,不断循环;静养时注意意守丹田,每次静养后再蹲时,体会腰部都比前一次要有所松动。每停一次,都会愈加松动(腰部),感觉是愈加轻松,很多人就会兴趣昂然,愈蹲愈高兴,一致可以达到数百个。警告:不可一下就达到很大的数字,最好以比较小的数字为基数,逐渐增加。一般日常生活比较繁杂,在时间很少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可以见缝插针,随处练习,每次花个3-5分钟,蹲几十个,效果也不错,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后静养收气。
    心得体会:        一、 蹲墙的关键环节
    组场蹲墙--事半功倍的练法
     首先应明了蹲墙的主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间,调整气机使之平衡,练周身的整体性。组场时先要调整身形:脚尖抵墙,全身放松,肌肉和肌健松驰不绷劲,重点体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用百会把身体领起来,似乎整个人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脚好像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然后意想身体周围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体内外是一个整体。调整身形要和调神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精神处于集中、安详、端庄、稳重的状态。调神时意念一定要放到天地之间。要进入悠悠自在、恍恍惚惚的意境,这样身体容易放松、内外气能很好地融通。蹲墙之前认真组场,这样练起来就比较轻松,不累,很容易进入气功态。
    正确的身形引导气机正常运行
     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回收。两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又可避免鼻子与墙的摩擦。尾闾要下垂,像有个东西坠着。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还要照顾到尾闾,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这样命门就自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闾,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放松。但头部、耳根、大椎还要有上领的意念。这样上拉下坠,姿势就基本正确了,不会有身体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
     开始练蹲墙,感觉气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只要把下颏收住了,注意下颏回收,经过几天的练习,气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蹲墙初期,有的人未注意大椎上拔,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大脑,故神较疲乏,上课爱打瞌睡。后期,调整了姿势与意念,头部气明显充足,上课就不会打瞌睡了。蹲墙,切忌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下蹲时如果尾闾扣得不够,重心掌握不稳,至使脊柱左右摆动,时间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平衡。此外,两腿必须均匀用力,这样才能使体内气机平衡。要使两腿均匀用力,首先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须与墙垂直;然后,在蹲墙过程中,注意用百会领着,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如果感觉到身体偏向某一边了,可以用领百会来调整。两脚掌要平铺于地,使整个脚掌能均匀受力。刚开始蹲墙时,也许重心会落在脚后跟,且偏于脚外侧或脚内侧;这样蹲的时间长了,往往感到受力的部位发麻、发木。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受力轻的部位加重意念。这样,不受力的部位就逐渐受力了,原来受力过重的部位也不发麻发木了。姿势的正确与否,哪怕只有细微的不同对功效的影响也会相当大。每次蹲墙,只要认真地做到了尾闾下垂,百会上领,大椎上拔,马上就能明显感到整个脊柱的牵拉。尾闾下垂主要牵动腰椎,大椎上拔则是牵动胸推,只有按要求做,才能对整个脊柱起作用,进而影响全身气机的变化。还有些人未注意两膝并拢,从而下蹲相对轻松;但是加以重视后,难度虽然较以前加大了一些,但一定会感觉骶髂关节被牵动了。练功时,手的位置对强度与功效也有很大影响。当手与墙或腿接触时,难度顿减,脱离接触后,腰肌所受的力随即增强。至于手臂背后或撑臂,腰、腿所需的力气则更大。
    运用意识是关键
     要练好蹲墙功,首先要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刚开始,大多是被动地蹲墙,只想如何把腰松开,意念过多集中在腰部,忽略了全身的整体协调性,意念贯注不进形体里面,蹲得满身是汗,两腿酸疼,但收效不大。这样练,蹲至大腿平时易后坐(后倒坐到地上);若蹲下不倒,起时也易后仰坐倒。当注意了百会、尾闾和腰部三个部位的配合后,这种情形得到了改变。腰部不但得到了相应的放松,同时气在身中也能上下贯通。渐渐地,就能够开始调整练功意识了,开始注重“神形并重”第一步“神念形”的锻炼。首先就用意念使自己和气场紧密合在一起,脑子里一发“蹲”的命令,就往下蹲,一发“起”的命令就往上起,指令非常明确。然后意念集中到整个脊柱上,随着蹲墙动作的一起一落,每个脊柱也随之一开一合,再后来,把意念集中到腰椎那儿,内视着腰椎的一开一合,以加强松腰的效果。这样主动运用意识后,蹲墙不再觉得累了,一起一落轻飘飘的,每天都有新进步。在蹲墙有一定基础后,可以意念集中在体内,下蹲时用神光看着脊柱往下落,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用形象思维想着腰椎被拉松开;起时看着听着全身的气机变化。随着体察的深入,杂念也很少了,气向体内渗透得也深了。这样做,神和形就结合得紧密了,杂念不容易出来。“神念形”还有利于动作的准确、合度。在蹲墙时,如果跑神,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合度;反之,意念如果能始终注意着自己的身体,就会控制身体不致变形。蹲墙的关键是使平时不易运动的腰部的肌肉、韧带得到抻拉,使之气血充足,从而达到松腰的目的。如果姿势不正确,势必延误或阻碍松腰目的的实现。所以“神念形”在蹲墙中的运用,不但强化了神意的锻炼,而且促进了形体和气机的变化,加速了松腰过程。另外,在蹲墙过程中,应适当注意运用形象思维。下蹲时,要保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性,配合意念调整虚实,把意念放在大脚趾,这样上起下蹲时易保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意想身体内不利于气机生发的东西都通过脚心散到地下虚空;上起时想像虚空的灵阳之气呼地一下贯通全身,渗透到每个细胞中,并加“把脊柱抻拉直”的意念。意念要照顾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也可以贯注到背部整个脊柱、韧带、肌肉,这样可使腰部及背部放松得更好,取得最佳效果。按照上述要求蹲墙,体会着背部一点点地抻拉开,就感觉到气在向里渗透,气感越来越明显,周身内外都被气包裹着,越蹲越轻松,头脑也越来越清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蹲墙时,意识里不能有墙。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进入面前无墙、四周都是空荡荡的状态,这时,你也许会突兀地停一下,此时,很容易体会到一种虚无的境像--整个的身形和周围的空间融为一体了……
    
    坚持15天、每天蹲30-100个吃好睡好,如你想看看你身体健康的程度在开练之前看看你手上指甲盖上的半月痕吧,祝福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