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兽奥莉加:佛教基本知识(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2:54

佛教基本知识(五)



      

业是身语意的造作,顺理利人的造作,是善业。违埋损人的造作,是恶业。善业有生乐果的力用,恶业有生恶果的力用。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如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纵经百千万亿大劫,也不会消失,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决定感受果报不虚。所以如来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善恶业行是由自己造作的,果报成熟的时候,也是自己领受,决无他人能够代替。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又如《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鸿缚,如蚕等无异。’又《法句经.身受品》说:‘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又《佛般泥洹经》卷下说:‘善恶随身,父有过恶,子不获殃;子有过恶,父不获殃。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随其身。’而且业力成熟了的时候,是无法避免逃脱的。如《有部毗奈耶》四十六卷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于前诸经所说善恶业果决定的道理,学佛的人能够信受不疑,即是于佛法中生起了世俗道理的正见(胜义正见即无我理)。得了这一正见,学佛就有了稳固的基础,知道掌握自己的业行而断恶修善,乃至转染成净,圆证无上的佛果、菩提,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净化的命连。

 

(二)业道名义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声闻与菩萨的智慧也都不能详尽了解,唯有佛陀的一切种智才能够究竟穷知。但是如来在经中说,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杀生等三种是身恶业,妄语等四种是语恶业,贪等三种是意恶业。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无贪、无嗔、正见。以身口意去造作杀生等,离杀生等,就是善业恶业。

 

业以思心所为体,十善十恶皆是业行,是思心所的游履处,业之道故,立名业道。依《俱舍论》及《瑜伽师地论》六十卷说,思是业非业道;杀生乃至绮语七支,其业亦是业道;贪嗔邪见,是业道非业。又善恶业行,使人趣向于六趣,通生苦乐异熟果故名为业道。即造作名业,能通名道。学佛的人,于信解业果决定之后,即应当在受持五戒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十种善业,作为获得人天身、声闻、独觉、无上菩提的根本。

 

如《十善业道经》说:‘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修行十善业道,既然是首重永断十种恶业,即必于十恶业道分别了解,才能清楚地知其如何永离而净修十善业,故此先须分别十恶业道。

 

(三)十恶业道决择

 

甲、业道自相

 

《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五十九卷说五种相,建立十恶业道自性差别。即:事、想、欲乐、烦恼、方便究竟。《杂集论决择谛品》亦说五相。如彼论说:‘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事故、意乐故、加行故、烦恼故、究竟故。’此中意乐摄《瑜伽师地论》的想和欲乐,想与乐所作欲,俱是意乐故。《瑜伽师地论》加行究竟为二,加行是方便,究竟是圆满,分开别说,更为显了。并且《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八卷也是这样分法,如彼论说:‘云何杀生?谓于他众生(事),起杀欲乐,起染污心(烦恼),若即于彼起杀方便(加行),及即于彼杀究竟中所有身业。’于余九业道,皆作如是分别。故《杂集论》所说五相即《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五相,又与《决择分》五相无违,并且便于说明业道自相建立的差别,故这里依之决择十恶业道,但次第则依《本地分》而说。

 

一、事:即起杀生等业的所依处事,《瑜伽师地论》、《杂集论》俱说于有情数,非有情数,随其所应,十恶业道依之而转。实通三处起,即杀生、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嗔恚大业道,于有情处起。绮语业道,依名身处起,即依非情处起。偷盗、贪欲、邪见三种,通情非情处起。

 

二、意乐:就是于造作业行的所做事上,生起想意乐,及起当作此业道的意乐。《瑜伽师地论》说:‘想有四种,谓于彼彼非彼想,非于彼彼彼想,于彼彼想,非于彼彼非彼想。’四种想中,唯第三想是业道,以无错乱故。《瑜伽师地论》说:‘欲乐者,或有倒想,或无倒想,乐所作欲。’乐所作欲,即乐欲所作。这里的意乐,即包括《瑜伽师地论决择分》所说的想与欲乐。

 

三、烦恼:即贪嗔痴,如其所应,或总起,或别起。即造杀生等业时,由贪等烦恼相应,或贪嗔同起,或贪痴同起,或嗔痴同起,或贪嗔痴一切皆具。

 

四、加行:即杀生等业的作用,或由自己,或教他人发起身语意三业,进行杀生等的方便,即于乐欲所作发起的三业,如策划、布置等,皆为究竟完成乐欲所作业的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五、究竟:即于乐所作业,由彼彼加行、杀生等业道,或于当时圆满,或于后时圆满,是为究竟。

 

杀生等恶业,若上述五相不具,此业即非圆满业道所摄。若五相具足,此业即是圆满业道所摄。

 

此下以五相分别建立十恶业道:

 

一、杀生: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意乐即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及起必杀害的乐欲。这种想即名于彼众生不颠倒想,依此想作如是欲心:我当杀害彼众生,如是名为杀生意乐。这能杀害众生的人,或由贪烦恼所蔽,或由嗔烦恼所蔽,或由痴烦恼所蔽,或贪等二种烦恼所蔽,或贪等三种烦恼所蔽,而起杀生的造作心,是名烦恼。用意乐与烦恼,由自己、或教他人,发起方便加害众生,是为加行。若由加害之时,被害众生当即命终,便于当尔之时说名成就究竟业道。若加害之时,被害众生未即命终,于后时舍命,由此方便彼众生命终时,说名后时成就业道。

 

二、偷盗:偷盗业道以他人主权所摄的有情数与非有情数为事。意乐,即于他人所摄事起想,及于彼起偷盗乐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起一、或起二、或具起三种。加行,即自作教他作等种种偷盗业行。如挖墙窃盗,伏道劫夺,拒债不偿,受寄不还,谄诳诈取,以势力胁迫等。究竟,《瑜伽师地论》说移离本处,《杂集论》说取为己有。二义兼取为善,以为利他而盗,或由憎嫉等,以嗔恚心破坏他人所摄之物,虽不取为己有,亦成业道故。

 

三、邪淫:邪淫业道事,即非所应行欲行之女,或虽所应行,于非支、非时、非处、非量,及不应理的一切男与不男。支是支分,除产门外,所有余分,皆名非文。非时有五,若秽下时、胎圆满时、饮儿乳时、受斋戒时、有疾病时、是名非时。非处,即诸尊重所集会处、或塔寺中、或大众前、或地高下,如是等处,说名非处。过量行欲行,名为非量。此上即说,虽是自己妻妾,若于非支、非时、非处、非量行欲行,亦是邪淫。除己妻妾,于一切男及不男,无论其属自属他,皆不应行欲行,若于彼等行欲行,是不守世间体法的非理邪行,故说名不应理。意乐,即于彼彼女男等起彼彼想,是想不错乱,及依此想起近习乐行之欲,总为意乐。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自行、教他,或公显、或隐窃、或因谄诳方便、或因委托,或由威势等而行邪行。究竟,即两两交会。

 

四、妄语:妄语业道事,即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意乐,即于见闻等翻作不见闻等想,不见闻等,翻作见闻等想,即别异想;起覆藏想乐说之欲,即欲别异说;总为意乐。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用语言自说,或教他说,或书写文字,或默默表认,或动肢体表相,或为作证等。无论为自己或为他人,而于见闻觉知言不见闻觉知,于不见闻觉知而言见闻觉知,乃至默认现相等,都是妄语。究竟,即听者,或对论者领解其义。

 

五、离间语:离间语业道事,即诸有情,若本和合,若不和合。意乐中的想,即俱于彼和合有情不和合有情,起乖离及不和合想。欲乐,即依此想而起乐彼有情乖离及不和合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为乖离故,以实事或非实事毁訾于他,而发语言,或自说,或教他说。《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若以实事毁訾于他,为乖离故而发此言,名离间语。或以不实假合方便以为依止,为损坏他而有陈说。或依亲近施与,或依知友给侍而有陈说,名离间语。若自利缘,或损他缘,或由他教,或现破德(宣说他无实德),或现怖畏,为乖离故,或自发言,或令他发,如是皆名离间语罪。’究竟,即所破的人领解其义。

 

六、粗恶语:粗恶语业道事,即于诸有情能引起恚恼损害。意乐,即覆善语说粗语想,及起乐粗言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自说或教他说粗恶语言。《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若有对面发辛楚言,名粗恶语。或不现前,或对大众,或幽僻处,或随实过,不随实过,或书表示,或假现相,或依自说,或依他说,或因掉举,或因不静、或依种族过失,或依止过失,或依作业,戒禁现行过失,或自发起辛楚之言,或令他发,如是皆名粗恶语罪。’即依于环境与彼有情的实有过失,及其操业过失等而说非可爱语,皆是加行。究竟,《瑜伽师地论》说:‘谓呵骂彼’。妄语离间语,必令他了解才成业道。此粗恶语不待他解,但发即成,以所说恶语不必对境了解,或虽了解,彼不生恚恼,皆可成业道故。

 

七、绮语:绮语业道事,即能引发无利之义。意乐,即起说绮语想,及起乐说绮语之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勤勇地以种种声音宣说无义利语。《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巷说:‘复次,若有依舞而发歌词,名为绮语。或依作乐,或复俱依(舞乐),或俱不依,而发歌词,名为绮语。若佛法外能引无义所有书论,以爱乐心,受持赞美,以大声音而为讽颂,广为他人开示分别,皆名绮语。若依斗讼诤竞发言,或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贼论、广说乃至国土等论,皆名绮语。若说妄语或离间语、或粗恶语,下至不思不择发无义言,皆名绮语。又依七事而发绮语,谓斗讼诤竞语,诸婆罗门恶咒术语,苦所逼语,戏笑乐游之语,处众杂语,颠狂语,邪命语,如是一切名绮语罪。’究竟,《杂集论》说:‘正发此言’。即正说绮语,便成业道,以不待他有情了解故。

 

八、贪欲:贪欲业道事,即他所摄财产。意乐,即于他财起耽求想,及起欲为己有的爱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思量筹度,欲为己有,乃至于所思想的事,发起种种欲念,皆是加行所摄的非圆满的贪欲业道。如起欲念:‘如何能令他家父母妻子财产等归属于我。怎样能令他知道我是少欲知足者,住正念者,是聪慧者,是多闻者,是持戒者。怎样能令他人恭敬我,供养我。怎样能令自己当来生于天上,以胜妙五欲为游戏。’

 

广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所说应知。究竟,《瑜伽师地论》说:‘谓于彼事定期属己。’《杂集论》说:‘决定执为己有。’又贪欲圆满,须具五相,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略由五相,建立贪欲、嗔恚、邪见圆满自相。何等名为贪欲五相?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三有饕餮心(贪财为饕,贪食为餮),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心,凡彼所有,何当属我。五有覆蔽心,谓贪欲缠之所覆故,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设于自财,有耽著心,无余心现,当知此非圆满贪欲意恶行相。如是有耽著心及贪婪心,无余心现,亦非圆满贪欲之相,如是广说,乃至如前所说诸相,随缺一种,即非圆满贪欲之相,若全分摄,乃名圆满贪欲之相。’

 

九、嗔恚:嗔恚业道事,即于诸有情能为恚恼损害。意乐,起覆善心作损害想,及起损害等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起损害思等。如作是思:彼于我有无义欲,故我于彼当作无义。又作是思:彼于我所已作、正作、当作无义,我亦于彼当作无义。又作是思:云何令我于能损害怨家恶友而得自在,缚害驱摈,或行鞭挞、或散财产、或夺妻妾、朋友、眷属及家宅等。又作是思:云何令彼能损于我之怨家恶友,自遭诸苦恼事。乃至思维:愿怨家等,发起某种身语恶行而丧失财产、眷属、善法;身坏命终,生诸恶趣。如是等思,皆是加行所摄的非圆满的嗔恚业道。

 

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广说应知。究竟,即决定加害,或损害的日期决定。又嗔恚圆满,亦须具三相,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何等名为嗔恚五相?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不如理随忆念故。四有谋略心,谓于有情,作如于是意:何当捶打,何当杀害,乃至广说故。五有覆蔽心,谓如前说(贪欲中,更贪为嗔即是)。于此五相,随缺一种,即非圆满嗔恚之相。若具一切,方名圆满。’

 

 

十、邪见:邪见业道事,即实有义。意乐,即于实有义起非有想,即于彼诽谤起爱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起诽谤因果等之思等。总有四种:即谤因、谤果、谤作用、谤实有事。谤因,即诽谤无有善恶行等。谤果,即诽谤无有善恶所招的异熟果。

 

谤作用有三种:一谤无父母作用,父母各有二德:一可敬福田,若供养承事,增长福业,若杀害损恼等,成大重罪。二任持相续,即托父亲的种子,母亲能任持,相续生长。谤无父母的殖种和持种用,及极重的善恶业因用,是为诽谤无父母作用。二谤无往来作用,即否认有前世后世。三谤受生作用,即谤无结生相续的化生有情。

 

谤实有事,即诽谤无真阿罗汉等。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若作是思:决定无施,是名邪见。广说乃至谤因、谤用、谤果、坏真善事,如是一切皆名邪见根本业道。’

 

问:一切不正的执见皆名邪见,为什么如来于恶业道之中唯说诽谤因果等四种名邪见呢?《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有此问答文,兹节录如下:‘问:一切倒见皆名邪见,何故世尊于业道中但说如是诽谤之见名为邪见?答:由此邪见,诸邪见中最为殊胜,何以故?由此邪见为依止故!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断诸善根。又此邪见,最顺苦业,怀邪见者于诸恶法随意所行,是故此见偏说在彼恶业道中。当知余见,非不邪见自相相应’。究竟,即决定诽谤。此邪见圆满,亦须具五相,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何等名为邪见五相?一有愚痴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谓乐作诸恶故。三有越流行心,谓于诸法不如理分邪推求故。四有失坏心,谓无施与、爱养、祠祀等,诽谤一切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谓邪见缠之所覆蔽,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出离故。于此五相随缺一种,即非圆满邪见之相!具一切分,乃名圆满。’

 

乙、三根发业与究竟差别

 

以上所说十恶业道,每一支都是由贪嗔痴三根为发业的烦恼。为加行时各支皆有三种的差别,究竟则唯由贪、或唯由嗔、或唯由痴,或贪嗔痴随一究竟。这里分述如下:

 

一、杀生业道:若为求得血肉等,或为夺取财物等,或受他人雇用,或为报他人思,或为朋友,或希望作朋友,或为衣食等奉主人等教命,或想彼能衰损,或想彼能障碍财利等,而行杀害,如是一切,名贪所生杀生业道。

 

若想彼于己乐为无义,或想彼于已曾为无义,或恐彼于己当为无义,或见彼于己正为无义,而行杀害。或依于己身、于亲友、于仇怨,在过去现在未来,已为无义,正为无义,当为无义,共为九恼事,而行杀害。如是一切,名嗔所生杀生业道。

 

若妄计杀生为正法,谓己是其余众生的善友,彼因我杀,身坏命终当生天上。或心作是念;为尊长故,法应杀害,如为尊长生日等事而杀生等。或作是心:谓有诽毁天神、梵世主、骂婆罗门,法应杀害。或计于杀生业,作及增长,皆无异熟果报,向他人宣说,劝其行杀害,彼人由劝故,遂行杀害,能劝者得杀生罪。由如是等心而行杀害,是名从痴所生杀业。此后所说谬计杀生,作及增长,皆无异熟果等,是从痴所生杀生的道理,于诸余业道,乃至邪见,当知亦尔。即妄计偷盗无异熟果,乃至妄计邪见无异熟果,皆是从痴所生偷盗,乃至是从痴所生邪见。或有妄计以其父母、亲爱眷属掷置火中,或断食、投岩、弃于旷野,是真正法。如是一切,皆名痴所生杀生业道。

 

二、偷盗业道:于他财食饕餮而取,即凶暴地贪取他人的财食。或为他人雇用,或为思所摄,或祈求后思,或为衣食等奉主人等教命,或为得称誉,或为得安乐,而行劫盗,如是一切不与取业,皆是从贪所生。

 

若作是思:彼于我所,乐行无义,广说乃至行九恼害事增上力,而行劫盗。不必贪著彼所有财,不必希求诸余财物,是嗔恚所生不与取业。或由憎恚他故,焚烧聚落、舍宅、财物、珍玩、资具,当知是触嗔恚所生,是盗相似罪。或此盗罪更为增强,或由憎彼故,令他劫夺,破散彼财,他受教命依行其事时,能教的人所得不与取罪,是从嗔恚所生。如上所说,不与取业,皆是从嗔所生。

 

若作是心:为尊长故而行劫盗,是为正法。或作是心:若有诽毁天神,大梵天王,骂婆罗门,于法应夺彼财物。或作是心:若为祠祀支分,或为祠祀事具,于法应行劫盗,如是等不与取业,皆是从痴所生,余妄计于偷盗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业,准杀生中说应知。

 

三、邪淫业道:若见到或听闻到有不应行的事,便起不如理的作意,分别取相,由贪欲缠之所缠缚而行非法欲邪行,或欲摄受朋友,或为衣食等承主教命,或为存活希求财谷、金银、珍宝而行邪行,如是一切,名贪所生欲邪行罪。

 

若作如是思:彼于我所,乐行无义,广说乃至九恼害事以为依止,而行邪行,非彼先有欲缠所缠,然于相违非所行事,为报怨故,勉励而行邪行,若嗔所生欲邪行罪。或由憎彼故,以彼人妻妾令他人毁辱。若受教者,行欲邪行,能教人便触嗔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或更尤重。如是一切,名嗔所生欲邪行业。

 

若作是心:由母及父亲,或他妇女,命为邪欲事,若不作者,便获大罪,若行此者,便获大福,这是以非法为法,而行邪行。是名从痴所生欲邪行罪。余妄计于欲邪行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业,准杀生中所说应知。

 

四、妄语业道:若为利养,或为称誉,或为安乐,而说妄语,如是一切,若贪所生妄语业道。

 

若有依九恼害事,而说妄语,名嗔所生妄语业道。

 

若作是思:为诸尊长,或复持牛戒者为牛,或祠祀天者为祠具,于法应说妄语。如是妄语,从痴所生。若作是心:诸有沙门,若婆罗门,违背诸天,违梵世主,违婆罗门,于彼等人说妄语,称顺正法。如是妄语,从痴所生。若作是计:于正法,作正法想;于毗奈耶,作毗奈耶想;以覆藏想,妄语破僧,无有非法。如是妄语,亦从痴生。余妄计于妄语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业,准杀生中所说应知。

 

三、离间语业道。六、粗恶语业道。如妄语业道所说由贪等为加行发业,有三种差别,如是离间语业和粗恶语业,亦有三种差别,准例应知。若妄计离间语业、粗恶语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离间语业和粗恶语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七、绮语业道:若为戏乐,或为显己是聪睿者,或为财利、称誉、安乐而行绮语,是名贪所生绮语业道。

 

若有依止九恼害事,而说绮语,名嗔所生绮语业道。

 

若有于中欲求真实,为求坚固,为求出离,为求正法,而行绮语业,是名从痴所生绮语业道。若妄计于绮语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绮语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八、贪欲业道:若有人于他非怨有情所有的财物资具,先取其相,希望追求的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有,愿当属我。此是‘于他资财决定执己有’《杂集论》的贪爱之前而生的贪爱,即立此名贪加行,名贪所生贪欲业道。

 

若于他人财物不计为好,但由九恼事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有,皆当属我。此是从嗔恚而生贪爱,名嗔所生贪欲业道。

 

若作如是的计执:大自在天,遍净天,帝释天,大梵天王等注心多住,能获大福佑,作如是意,注心多住,若痴所生贪欲业道。若妄计于贪欲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贪欲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九、嗔恚业道:若为财利、称誉、安乐,于他有情起损害心,是从贪爱而生嗔恚,名贪所生嗔恚业道。

 

若由九恼事增上力故,从怨怼想而起损害心,名嗔所生嗔恚业道。

 

若住于此法,及外道法的所有沙门与婆罗门,憎恶他人受持的执见,于他见所,及受持彼见的沙门与婆罗门所,起损害心,名痴所生嗔恚业道。若妄计于嗔恚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嗔恚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十、邪见业道:若作是心,诸人有拨无妙行恶行因果等的执见,彼于王等能获大供养及衣服等,即以此事增上力故,起拨无因果等见,名贪所生邪见业道。

 

若作是心:持说有布施、有受者的因果等见的某人,违害于我,我今不应与怨怼人同志,由憎恚故,起如是见说:无施与、无受者的因果等,名嗔所生邪见业道。

 

若由非理作意,于法思惟、筹量、观察,由此方便所引寻伺发起邪见,名痴所生邪见业道。若妄计于邪见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邪见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如上所说十恶业道,为加行时虽有贪嗔痴三种发生差别,但究竟时圆满业道则各有不同。杀生、粗恶语、嗔恚业道,贪嗔痴为加行,由嗔究竟。若有慈悲,必不杀害,损害他有情故。偷盗、邪淫,贪欲业道,贪等三毒为加行,由贪究竟。若有无贪善根,必不造作偷盗、邪淫、贪欲业故。妄语、离间语、绮语三种,贪嗔痴为加行,于三毒中随由一种究竟。具三善根有情,必不说妄语等三恶业故。邪见业道,贪嗔痴为加行,由痴究竟。起邪见有情,由有迷理无明故。《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四摄颂说:‘杀、相、嗔由恚;盗、邪、贪由贪:三、三;邪见痴;恶业道究竟。’

 

还应该知道,贪等三不善根正发业的,唯是无明。助发业者则不决定。这里依据《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所说三不善根发十不善业,是随增义说,非不用痴。《缘起经》中说无明具十一种殊胜事故,如理应思。

 

丙、十恶业道轻重差别

 

>《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说:十恶业道,由五因缘成重。即:一由意乐,二由方便,三由无治,四由邪执,五由其事。分别蓥述如下:

 

 

一、 杀生业道:由五因缘故,杀生成重:一由意乐故重,即由猛利的贪欲、嗔恚、愚痴意乐所作。二由方便(加行)故重,即于杀生事应作、正作、已作,心便踊跃。心 生欢悦。或有自作,或复劝他作,于所作杀生事称扬赞叹,见著同行杀生的人,意便欣庆。或由长时思量,长时蓄积怨恨心已,杀彼众生。或于杀生不休息地无间所 作,殷重所作。或于一时间内,损杀很多众生。或以坚固发业因缘而行杀害。或令被杀众生起大恐怖,无所依投而后杀害。或于孤苦贫弱哀戚悲泣等有情而行杀害。 如是一切由方便,名重杀生。三由无治故重,无治就是无对治法。若人唯行杀害,不能于日日中,乃至极少时分受持一学处(一条戒)。或亦不能于每月的初八日、 十四日、十五日,及半月等受持斋戒。或亦不能于时时间修惠施作福,及问讯、体拜、迎送、合掌、和敬业等。又亦不能于时时间获得猛利增上惭愧,悔所作恶。又 不能证得世间离欲的禅定等。又不能证实法现观,而成初果圣人。如是一切,由无对治法故,名重杀生。四由邪执故重,若诸沙门,或婆罗门,于邪祠祀,执为正法 而行杀害。又作是念,杀羊等无罪,由彼羊等,是梵天王为资助人类生活所化,起此邪见而行杀害。诸如是等,皆由邪执故,名重杀生。五由事故重,若杀害大身众 生,或有杀害人与人胎,或父或母,及余可尊敬崇重的师长等,或有杀害归投于己的有情,或委托信任于己的有情,或杀害诸有学无学圣者、杀害菩萨、杀害阿罗 汉、杀害独觉,或知道如来性命杀不著,于如来作杀害意,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一切由其事故,名重杀生。与如上所说因缘相违而杀生者,名轻杀生。

 

以上所说由五因缘成重杀业,准知余九恶业亦由五因缘成重业道。唯第五由事故轻重差别不同,故此下唯说偷盗等由事故成重的意义。

 

二、偷盗业道:若多劫盗,劫盗妙好物,劫盗委托信任于己之人的财物等,劫盗孤贫人财物,劫盗佛法中出家众,入聚落而行劫盗,劫盗有学圣者,或阿罗汉,或诸独觉,或僧众、佛塔、寺庙,所有财物。如是一切皆由事故,名重偷盗业。

 

三、 邪淫业道:行不应行中,若己母,母之亲戚,及朋友委托信任于己之他妻。或住禁戒、或比丘尼、或沙弥尼、或正学女,如是一切,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支行 中,若由面门,是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时行中,若受斋戒,若胎圆满,若有重病,是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处行中,若佛塔、若寺庙,是由其事故,名重 欲邪行。

 

四、 妄语业道:若为了诳惑以多取他财,或妙胜物而说妄语。若于委托信任自己的朋友,或父母、或师长,乃至于佛前而说妄语。或有妄语令他杀生,或有妄语令他损失 财物,及与妻妾。或有妄语成办极重杀生,成办重不与取,重欲邪行。如是一切,皆由事重故,名重妄语。或有妄语,能破坏和合僧,于诸妄语,此最尤重。

 

五、离间语业道:若对于长时积习的亲爱有情而行破坏,或破坏他人令离别善友、父母、男女,破坏和合僧。若离间语能引起杀生、不与取、欲邪行。或有离间语成办极重杀生,成办重不与取,成办重欲邪行。如是一切,皆于事重故,名重离间语。

 

六、粗恶语业道:若于父母及余师长,发粗恶言,或以不实不真的妄语,如现前毁骂呵责他人为盗贼等,皆是由事故,名粗重恶语。

 

七、 绮语业道:绮语有两类:一是属于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所摄的绮语,此等绮语,随妄语等三种的轻重而名轻重。故《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说:‘凡诸绮语随妄语 等,此语轻重,如彼应知。’二是能引发无义利的绮语,若依斗讼诤竞等事而发绮语。若以染污心于能引无义外道典籍,及于彼典籍承受、读诵、赞咏,广为他说, 皆是由其事故,名重绮语。若于父母、眷属、师长调弄轻笑,现作语言,不近道理,亦由事重,名重绮语。

 

八、贪欲业道:若于僧伽佛塔所有财物,起贪欲心。若于自己功德起增上慢,而自谓是智者,乃至于国王、大臣、豪贵、师长及诸聪睿同梵等,起增上欲,贪求利养,皆是由其事故,名重贪欲。

 

九、嗔恚业道:若于父母、眷属、师长起损害心。于无过贫穷孤苦可哀愍者,起损害心。于至诚心来归投于己者,及于有恩者,起损害心。皆是由其事故,名重嗔恚。

 

十、邪见业道:若此邪见能引发诽谤一切事的邪见,名极重邪见。又诽谤无世间真阿罗汉、无圣果、无圣行、无因果等,皆是由其事故,名重邪见。

 

除如上所说五因缘相,随其所应,与彼相违的十种恶业,皆为轻业。

 

丁、十不善业果报

 

果 相差别,总有五种:一、异熟果,即依有漏的善不善业,所招感的自相续的异熟无记法。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性而熟故名异熟。二、等流果,即三性色心等法, 由亲因缘所生起的,是名等流果。等是同义,流是类义,果因同类,故名等流。即种子生现行,与现行熏种子,及种子生种子,皆由亲因缘所生,是真等流果。或似 先业,后果随转,亦是等流果,如由杀生得短命报,果报与因行有相似义,由令他有情短命,以致自命亦短,短命相似,故得名等流果。但此生得短命报,实是增上 果,取其生命的短长分限相似,假立等流果名。三、离系果,即依无漏道断障的善无为法,永离系缚,故名离系果。四、士用果,士是士天,即有情的异名,由诸有 情,借诸工具所成办的事业,如工业品和农作物等都是士夫力用所成办的,故名士用果。五、增上果,即除前四果外,余所得果,皆名增上果。此体甚宽,通有漏无 漏等,这五果名义,广如《成唯识论述记》四十六卷所说应知。

 

十不善业的果报,在五种果中,无离系果,唯有余四。于余四中,唯说三种果报: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为什么不说士用果呢?因为离开异熟等三果之外,无别增相故。

 

一、异熟果: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八卷,及《对法论》都说,于三恶趣中,随下中上品,受傍生、饿鬼、地狱异熟。《华严经十地品》则说下品是饿鬼因。

 

二、等流果:即造十不善业者,受异熟果已,由三恶趣中来生人同分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业,复受两种果报。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说:‘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随意眷属。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三、 增上果:一、由杀生业增上力故,于外所得器世界不美好庄严,饮食、果实、药物等皆少光泽,本质势力和成熟量皆微劣不佳,吃了不易消化,或生长疾病。由此因 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非时中夭而死。二、由偷盗业增上力故,众果鲜少,果不滋长、果多朽坏、果不贞实,多无雨泽,诸果干枯,或全无果。三、由邪淫业增上 力故,所得的住处环境,多诸便秽,泥粪不净,臭处迫窄,多生不净的臭恶之物,凡诸所有,皆不可乐。四、由妄语业增上力故,在陆地做农作物等,在水道中经营 舟船事业等,皆不能得丰盛的收获和利息,事多艰辛,人事亦不和合,多诸怖畏恐惧等因缘。五、由离间语业增上力故,依住的器世界处,丘坑间隔,险阻难行,多 诸怖畏恐惧因缘。六、由粗恶语业增上力故,所依器世界住处,多诸株杌,荆棘毒刺,瓦石沙砾,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河泉干竭,土田碱卤,丘陵坑险,多诸怖畏 恐惧因缘。七、由绮语业增上力故,所有果树不结果实,非时结实,时不结实,或虽结实生而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伫,园林池沼,多不可乐。多诸怖畏恐惧因 缘。八、由贪欲业增上力故,世间所有的盛事,经历每月日时,渐渐衰微,唯减不增。九、由嗔恚业增上力故,多诸疫疠,灾横扰恼,怨敌惊怖,狮子虎狼,杂恶禽 兽,蟒蛇蝮蝎,蚰蜒百足,魍魉药叉,诸恶贼等。十、由邪见业增上力故,世间所有的第一胜妙花果悉皆隐没,诸不净物乍似清净,诸苦恼物乍似安乐,非安居所, 非救护所,非归依所。此等增上果义,皆依《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而说。

 

(四)十善业道决择

 

甲、十善业道五相

 

十 善业道,即离杀生乃至离邪见。十种善法业道,如《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八卷说:‘云何离杀生:谓于杀生,超过患欲解,起胜善心,若于彼起静息方便,及于彼 静息究竟中所有身业,如离杀生,如是离不与取,乃至离邪见,当知亦尔。’了知杀生等业的过患,是名起过患欲解。远离杀生等心,与无贪无嗔无痴相应而起,是 名起胜善心。受戒律,永远止息杀生等加行,名起静息方便。究竟远离杀生等事,是名于彼究竟静息。这也就是说,离杀生等十种善业,亦由五相差别建立,如远离 杀生业道事,即他有情,于杀生业起过患想,及远离欲,是为意乐。于杀生业起静息方便,即是加行。正静息杀生的圆满身业,是为究竟。

 

如远离杀生有五相差别建立,于偷盗乃至邪见九种,准例应知。

 

乙、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

 

初学佛的人,于十善业道,不知如何护持,这里钞录《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说菩萨护持十善业道的用心,作为学习的范例。

 

 

经 说:‘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蓄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怨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 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 木,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 道。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 彼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人嗔 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 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 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常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 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又离邪见: 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陷,于佛法僧,起决定信。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丙、异熟等果报

 

十 善业道的果报,亦有三种差别,如《杂集论决择谛品》说:‘又十善业道异熟果者,谓于天趣中,受人天异熟、等流果者,谓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兴 盛。增上果者,谓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处事兴盛。如不善业道建立异熟果等三种差别,如是有漏善业道,于人天中,三果差别,如其所应,亦当建立。’异熟 果报,《瑜伽师地论》第八卷说,由下品善业,生于人中。由中品善业,生欲界天中。由上品善业(兼修禅定业),生色无色二界。其等流果及增上果,即翻十恶业 报差别随相建立,如离杀生等流果,即得长寿无病。增上果,即一切外物悉多光泽,长时坚住等。

 

丁、成就殊胜功德

 

修习十善业道,由各别远离杀生等业,亦各别成就殊胜功德法。

 

如 《十善业道经》说:‘龙王(娑竭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 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报。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 侮。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丈夫隐密藏相。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人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服。三发言 成证,人天爱敬。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 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阻 坏。复次龙王!若离恶 ,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 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 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迥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 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 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吝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 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 八。若能迥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得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 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戊、成就五乘的共法

 

《十善业道经》说:‘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十善业道为根本而得成就。’成就人天身的意义如上已说,这里,钞录宣说三乘菩提皆依十善业道成就的经文如下:

 

‘尔 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 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妄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 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 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爱,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 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念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 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法。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 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 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以上经文,是说菩萨六度,依十善法而得成就。由持戒等五度庄严而修行十善业,亦各有不杀果报,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乃至不邪见果报,恒生正见,见闻佛法等,因于布施度中已详细分别,故于余五度略说,举要言之。

 

又说:‘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违顺境,无爱恚心。’这是说菩萨的四无量心,依十善法成就。

 

又说:‘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这是说菩萨的四摄法,依十善业道成就。

 

又 说:‘念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修匪懈, 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惑灭尽,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以上经文是说,声闻人所 修的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依十善业道成就。

 

又说:‘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以上是三乘共修的止观,方便三法,依十善业道成就。

 

又说:‘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当修学。’这是说一切佛法,皆依善业道成就。

 

《华 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也说十善业道是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及一切佛法成就的净因,知彼经说:‘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 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了解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 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 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 便,菩萨当学。’

 

己、成就严净佛土之因

 

修 十善业道,又是严净佛土的根本。如《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卷第二十二说:‘云何名为净佛国土?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杀害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 切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偷盗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 共之,愿诸佛国土所有,纯是七宝,众生富足,所欲自恣。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纯是七宝,众生富足,所欲自恣。复次善男子:菩萨 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淫欲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贪欲、嗔恚、痴心、亦无饥 渴、苦恼之患。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众生,远离贪淫、嗔恚、痴心,一切无有饥渴苦恼。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妄语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树,所有众生,得妙音声。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 佛之时,所有国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树,其中众生,悉得清净上妙音声。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两 舌,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常共和合,讲说正法。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共和合,讲论法 要。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恶口,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地平如掌,无有石沙 荆棘,所有众生其心平等。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地平如掌,无有石沙荆棘恶刺,所有众生其心平等。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 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无义语,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苦恼,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 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无有苦恼。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贪嫉,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 愿诸佛土,一切众生,无有贪嫉、恼害、邪见。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无贪嫉、恼害、邪见。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 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恼害,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悉共修习大慈大悲,得一子地。以是誓愿因缘 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世界所有一切众生,悉共修习大慈大悲,得一子地。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 远离邪见,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悉得摩诃般若波罗密。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世界众生,悉得受持摩诃般若波罗 密,是名菩萨修净佛土。’

 

总 上所说,可知十善业道,是世出世善法的根本,一切有漏无漏的功德,皆依十善而生、而长、而住、而成就。如《十善业道经》最后说:‘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 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业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 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诸佛弟子,欲成就一切功德善法,于十善业得勤修学,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五)一多果业的差别

 

总 上所说善不善业,于善恶趣中,应生异熟果的时候,有两种差别:一是招引业,即牵引生死的主力业,由此业力,能牵引总报异熟果,令有情于各趣中得到色心相 续。二是圆满业,即圆满别报的业,由此业力,能成满寿夭智愚,色形好丑等,令有情领受爱非爱果。引业牵生死,又有一业牵引一生,一业牵引多生,多业牵引一 生,多业牵引多生的差别。如《杂集论决择谛品》说:‘复次: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一身;谓由一业力,长养一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多身;谓由 一业力,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一身;谓由多业刹那数数长养一生异熟种重子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多身;谓多刹那业,更相资待,辗转 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问: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耶?答:彼于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引者,被异熟先 熟。’《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并以一缕系花,流水经步,酢滴酢水三种譬喻说明此义,应检阅参考。

 

前面所说的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异熟果报身,并得殊胜的等流果,和殊胜的增上果,及成就殊胜的功德法,与圆满未来世成佛的净土庄严,都是或顺现受、或顺生受、或顺后受的殊胜果法。现前将来,必能获得,不是这里所再要说的。这里所说的果法,是由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而为求解脱行,修菩萨法,所必须获得暇满的人身。因为修学佛法最须要的条件,就是暇满的人身。暇满人身,必须由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获得。所以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能够顺利的修学佛法,就必须从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作起。

 

也就是说,学佛人之所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仰止虽在佛陀,但基本目的即为获得暇满人身。暇是闲暇,指远离修学佛法之障难的八种无暇。满是圆满,指得人身,诸根具足,生在中国等十种圆满。生在人趣中,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就是暇满人身,也就是能够顺利修学佛法的殊胜果报之身。

 

八无暇是: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诸根不具、五邪执倒见、六佛前佛后、七边地、八长寿天。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趣,因为报障和苦缘逼迫的关系,很难遇著佛法和发心修行。生在人趣中,倘若诸根不具足,如本性痴呆,生来的盲聋喑哑等,也不能够听闻佛法,依理修行,或者诸根虽然不缺,但是内心里存在著邪执倒见,不相信因果!三宝、四谛等,也不能够听闻佛法,依理修行。纵然前面的五种障难都没有,但生在人趣的时候,是佛未降生以前,或佛入灭以后(包括佛法已灭),也没有见佛闻法修行的机会。又前面的六种障难都没有,虽然生在有佛法的时候,但自己生在没有四种佛弟子游行化度的边地处所,也没有见佛闻法修行的因缘。长寿天,是说的无想天,在第四静虑的广果天中,寿长五百大劫。在这长远的岁月里,都在无想的异熟报中,人间有佛出世,他也不会知道,所以长寿天也是见佛闻法修行的障难处。一个有情,倘若遭遇到上说八种障难中的任何一种,就没有闲暇修学佛法,在学佛方面来说,也就叫落于八无暇中。远离了上说八种障难,就是闲暇的人身。

 

十圆满,是说一个有情远离了八无暇,在修学佛法的因缘上还具有十种优胜的条件。有能够修学佛法的圆满相,故名圆满。依内有五种,依外有五种,即自圆满与他圆满,总合为十种圆满。依《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修所成地》所说分述如下:

 

依内五种:

 

一、众同分圆满:即生在人中,得人趣众同分的丈夫身,或得女人身,如是名为众同分圆满。《声闻地》名善得人身。

 

二、处所圆满:如一有情,生在人趣中,又处在中国,不生边地。中国,是指有比丘、比丘尼、近士男、近士女四众佛弟子游行处所。边地,是指没有四众佛弟子游行的处所。因为有四众佛弟子游行的处所,也就决定有佛法。这是学习佛法的增上缘,生在这样的地方,即得到了处所圆满。《声闻地》名生于圣处。

 

三、依止圆满:依止就是所依根身,如一有情,生处中国,诸根具足,不缺眼耳随一支分,能见闻佛法,性不愚钝,亦不顽呆,又不喑哑,堪能了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能于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为依止圆满。《声闻地》名诸根无缺。

 

四、无业障圆满:如一有情,依上圆满,而能远离五无间业,即于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和合僧,于如来所恶心出血,不自作、不教他作,是为无业障圆满。若于五无间业有随一所作,即于现生中必非证得贤圣的法器,于现法中障碍转得般涅槃,障碍生起圣道故。《声闻地》说名离诸业障。

 

五、无信解障圆满:如一有情,必不成就五无间业,不于恶处而生信解。不于种种邪天,及于种种外道,诸恶处所,发清净心。由彼有情前生中,于佛圣教善说法处,修习净信,长时相续,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净心。这就是无邪见倒执,故于圣教善说,能除一切所有烦恼垢秽的清净法,发生清净信胜解,是为无信解障圆满。《声闻地》说名胜处净信。

 

以上五种圆满,是有情自内所摄的修学佛法的殊胜增上缘,故是依内五种圆满。《声闻地》说名自圆满。

 

依外五种:

 

一、大师圆满:即彼有情,具内五种生圆满已,复得值遇大师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修习千万难行的苦行。经三大阿僧祇劫,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获得一切智,于一切境界得无障碍,现证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大师出世。值遇这样的大师,是为大师圆满。《声闻地》说名诸佛出世。

 

二、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即彼有情,值佛出世,佛又广开示善不善法,有罪无罪,乃至宣说四圣谛教,诸缘起法等无量法教,及广分别: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与论议。诸佛世尊及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故是正法。如来为他宣说,依世俗语言文字施设安立此正法教,故名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声闻地》名说正法教。

 

三、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即大师如其所证善为开示世俗正法已,诸弟子众依此正法,复为他随转随顺教授教诫,由是他人能证得沙门果,及诸功德,由所证法理是离文字语言相的胜义正法,故名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声闻地》说名法住随转。

 

四、正行不灭圆满:即如来虽然已般涅槃,但世俗正法还住在世间未灭,胜义正法也还没有断绝,就是文字教法还存在,依著文字教法所说的道理而修行证果的人也还有,即是正行不灭圆满。《声闻地》说名法教久住。

 

五、随顺资粮圆满: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种,是随顺修行办道的资粮,必须具备才能无挂碍地修行用功。于此四事,有正信居士布施供给,或自备无缺,是名随顺资粮圆满。《声闻地》说名他所哀愍。

 

以上五种圆满,是属于修学佛法的外法殊胜增上缘,故名依外五种圆满。《声闻地》说名他圆满。这后五种圆满,我们现在除了大师圆满不具之外,其余圆满还有相似的形相存在,也算是很幸连的了!

 

人身是最可宝贵的,最初发心学佛,与初证圣果,都以人身为最殊胜。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颂说:‘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这是说最初生起现观,和佛陀出现世间,在三界中唯以欲界为依处。即唯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证得圣果。但欲天多放逸,不如人趣殊胜,故释迦世尊亦于人间示现成佛。我们为了生生世世都能够随遇佛法,修学佛法,就必须发起坚固的誓愿,直至菩提永远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不失暇满人身,以致达到究竟成佛。

 

声闻行果

 

第一节 

 

一、出离心

 

第二章中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可以保证未来世得到殊胜的人天善趣身,在六道轮回中来说,是很好的善报。但是,仍然没有超出三界,还是在生死中流转,善报尽时,还不免轮入恶道,受三恶趣的苦报。即在人天善趣中,亦常为诸苦所逼迫,不是究竟安稳的乐处。如《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这就是说,只要是在三界中流转,不论是善趣恶趣,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恼逼迫,如处在火宅里一样地不安。因此,声闻种性的有情,视三界如牢狱,如火宅,怖畏生死轮迥,厌舍世间,观察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种法蕴的道理,而发起出离心,希求解脱,誓证清净寂灭的涅槃,得到究竟的安稳处。如《增一阿含经》第二十三《增上品》说:‘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初法本,当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谓第二法本,当共思惟。一切法无我,此第三法本,当共思惟。灭尽为涅槃,是谓第四法本,当共思惟。如是诸比丘!当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声闻乘人,既然志在解脱生死,求证涅槃,所以厌舍三界,发出离心,是声闻行的根本心要。引发出离心的方便,最殊胜的有二种,分别略述如下:

 

(一)思惟无常

 

无常的意义,已在第一章第四节说苦谛四相中无常相时解说过,应检阅参考。这里所说的思惟无常,主要的是思惟死殁无常。由于思惟死殁无常,引发出离心则更为有力,这可从三方面来思惟:一、思惟人身决定有死,如《无常经》说:‘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死者。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一切有部毗奈耶》第六卷说:‘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出曜经无常品》卷第二说:‘今观此土境,及诸众果树,山河流泉源,江海逝不停,昔人瞻固守,今为斯何在?宁转尊法轮,示现天世人,不乐取命终,竟知趣何方?欲寻昔时人,如今不见一!’《法句譬喻经》卷第一说:‘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无常经》说:‘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睹生死隔,云何不愁叹!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善谛听,能灭诸烦恼。’二、思惟死无定期,如《出曜经》卷第一说:‘晨所睹见,夜则不现;昨所胆者,今夕则无;我今少壮,无可怙恃,少者亦死,男女无数。’又说:‘诸老少壮,及中间人,渐渐以次,如果持熟。’又说:‘或有在胎丧,已生在外殁,盛壮不免死,老耋甘心受;犹树生狂花,结实时希有,志故必欲舍,伺命召不忍。’卷第二又说:‘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金色男子因缘经》卷第一说:‘若昼若夜中,或行或复住,如大河迅流,念念无停止。寝宿过是夜,寿命随减少,犹如少水鱼,斯有何其乐?’《摩诃摩耶经》卷上说:‘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坐禅三昧经》卷上说:‘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事,乐者不观苦,不觉死贼悉。匆匆为己务,他事亦不闲,死贼不待时,至则无脱缘。’三、思惟死时无可怙恃,如《尸迦罗越大方礼经》说:‘无亲可怙恃,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长久。’《出曜经无常品》第二卷说:‘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这些经文是说,无论父母兄弟,亲戚眷属,财产高位等,皆不能抵挡死殁无常。到死的时候,一切皆必舍离而去。不但亲属财产等不能致其不死,即神通妙术亦不能避免死亡。佛在世时,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后皆当命尽,欲避死亡,商议各以神通力分别藏住于虚空、大海、大山、大石中,既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故《出曜经》中《无常品》说:‘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又第三卷说:‘无常势力,不可恃怙,知死命终,然不久住,一切皆尽,无觉知者,为世所毁,流转诸趣。’从以上诸无常偈义,多加思惟,则能引发出离三界的解脱心。

 

(二)思惟诸苦

 

在思惟诸苦中,特别是思惟生老等八苦,最能引发出离心。生等八苦,在《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第六十一卷中,各说五相,修解脱行的人,应如理思惟。

 

一、生苦五相:(一)众苦所随故苦,即有情生于地狱趣,及一向受苦的饿鬼趣中,并诸胎生和卵生有情生时,为种种逼迫忧苦之所随逐故。(二)粗重所随故苦。由三界诸行,为烦恼品粗重所随逐;由此随逐,三界有情诸蕴生起,性不调柔,不自在转,故名粗重所随故苦。(三)众苦所依故苦。即生为众苦的所依,由有生故,衰老病痛等众苦差别依之而起。(四)烦恼所依故苦,有情既受生已,于可爱境生爱,于憎恨境起嗔,于中庸境起痴;由是因缘,身心昏荡,不能寂静安隐而住,生起种种烦恼,是名烦恼所依故苦。(五)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苦。即诸有情,生者皆死,所有寿命,死为边际,死为终极,如是死事,非诸有情所爱,然死苦必受,是为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说生为苦。

 

 

二、老苦五相:即诸有情,由五处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即肤黑发白,皱纹充满等,诸非可爱的衰老色现。(二)气力衰退故。于诸事业,无操作能力,及容易染患疾病等。(三)诸根衰退故。即眼昧耳聋,身体尪羸等。(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即于可食可用的境物,由力能衰朽,或由于不利于衰老的人,不能受用。(五)寿量衰退故。时分已过,寿量唯减,命将终极。

 

三、病苦五相:(一)身性变坏故。由四大乖违,肿胀羸劣,壮热煎寒,疼痛僵硬,麻痹瘫痪等。(二)忧苦增多,由于病苦缠身故。于身逼迫,引起内心无限忧苦,与时日俱增地住于痛苦中,悲愁地度过日夜。(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人在害了病的时候,平时心意中喜爱好乐的饮食等境界,由病苦逼迫,不再喜爱受用:或由于有增加病苦的危险而不能受用。这就是受用不自在苦。(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由于有病,于不可爱乐的药物、针灸、刀割等境,虽非所欲,为了治病,也得勉强受用,引生领纳苦境之苦。(五)能令命根离坏故。由于见到自己病重难治的时候,多知自己命根将很快地舍离根身而断坏,趣于死亡,引起悲哀痛苦。

 

四、死苦五相:(一)离别所爱盛财宝故。由于死时舍离自己一生辛勤劳苦营谋追求积聚守护的丰盛财产宝物,心生痛苦。(二)离别所爱盛朋友故。许多知交善友,一生得其协助,成就了自己的知识事业等,情长谊深,死则永舍悲痛。(三)离别所爱盛眷属故。至亲至爱的父母妻子儿女等,团聚欢乐,在生不愿暂时有别,死则永远舍离,痛切心腑。(注)(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死时四大分离,众苦交加,故其忧悲痛苦,至极尤重。

 

【注】原书漏列了第四相,今依《瑜伽师地论》补录:‘(四)离别所爱盛自身故。’

 

五、怨僧会苦五相:(一)与彼会生忧苦故。即与怨憎的人相会之时,心怀怨结,引生忧苦。(二)治罚畏所依止故。倘若与已有怨恨的人有权有势,一朝会面,畏其假借权势治罚于己,于治罚生起怖畏故苦。或由自己对于怨家曾作不善恶行,畏其报复,受到治罚。所依,就是说怨憎的人会面是产生治罚畏的所依止缘。(三)恶名畏所依止故。与怨憎人相会,恐其诽谤自己为作恶事的坏人,诬加种种恶名恶称,心生忧苦。或自己曾作恶事,为怨憎人所知,畏其揭露自己的丑恶名称,心生忧苦。(四)苦逼迫命终怖畏所依止故。即由与怨憎人相会,怖畏其治罚等苦逼迫以致于命终,心生忧苦。(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与怨憎人相见,由怀怨结不舍,为了报复怨恨,造作种种恶行,违越了善恶因果律的正法,当堕恶趣,心生恐惧故苦。

 

六、爱别离苦五相:(一)舍离亲爱人苦。(二)由此舍离为因缘,引生语声忧愁叹息等苦。(三)由此忧叹等为因缘,身受扰乱苦。(四)念其恩德等思恋其人,引生心意热恼苦。(五)由其人远离故,应当受用的快乐事,如聚首谈心,戏论欢娱等,皆有所缺乏故苦。

 

七、求不得苦五相:《瑜伽师地论》说,如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当知亦尔。即(一)谋求不得苦,(二)语生愁叹,(三)身受扰乱,(四)意生热恼,(五)受用缺乏。

 

八、五取蕴苦五相:(一)生苦器故,即五取蕴是受生的苦器。(二)依生苦器故,即五取蕴为老病死等苦的生起之所依止器。(三)苦苦器,(四)坏苦器,即五取蕴是苦苦、坏苦的相重性之所随逐(依附)器,遇缘即能现起。(五)行苦性,五取蕴体性刹那迁流不住,非安稳法,故是行苦性。

 

这里抄录一段《法句譬喻经》第三《安宁品》的经文,助解五取蕴身为苦本的意义。经说:‘昔佛在舍卫国精舍,时有四比丘,坐于树下,共相问言:一切世间,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淫欲。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嗔恚。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饥渴。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惊怖。共诤苦义,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问诸比丘,属论何事。即起作体,具白所论。佛言:比丘!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元;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相残贼,吾我缚著,生死不息,皆由身兴;欲离世苦,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泊然无想,可得泥洹,此为最乐。’

 

其余诸苦的意义,应参看第一章第四节所说苦相差别。修解脱行的人,应如理思惟,引生出离心,趣求解脱道。

 

二、修集涅槃法缘

 

声闻乘人,目的在证得解脱生死的般涅槃法。但一个有情从发心到证得究竟般涅槃,极速也需要经过三生,至迟则须六十劫。经三生是:第一生最初趣入资粮道,第二生修加行道,第三生预入圣位,乃至证得解脱。总有七贤四圣五位的差别。立表如表一:

 

(表一)

 

 

在没有趣入顺解脱分以前,必须修习证得般涅槃法的增上缘,才能顺利地趣贤入圣。涅槃法缘,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中,总说二种:一是胜缘,二是劣缘。胜缘如论说:‘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就是由闻他宣说超胜四谛法的言音,引发自内如理所引作意,便能悟入真实现观。这种胜缘,非今日众生根器所具,可略不说。劣缘在论中说有如下十二种:一自圆满,二他圆满,三善法欲,四正出家,五戒律仪,六根律仪,七于食知量,八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九正知而住,十乐远离,十一清净诸盖,十二依三摩地。分别略释如下:

 

一、自圆满,即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五种圆满。

 

二、他圆满,即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五种圆满。

 

上两种圆满,已于第二章人天行果第二节中解说过,这里不再说了。乐广知者,可参考《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和第二十一卷。

 

三、善法欲,即对于涅槃善法生起信解和希求证得的爱乐。如一个声闻种性的人,在佛陀跟前,或佛弟子跟前,听闻了正法教理,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希求能够如法修行,证得解脱:于是感觉在家庭中,对于妻室有淫欲相应贪著,对于子女亲属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的爱执,烦扰缠缚,不能闲静修行,证得解脱。为了有利于修行正法,决心舍家而出家,精进修行,断除烦恼,证得真实圆满的解脱。于如是事生起信解爱乐,就是善法欲。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说:‘云何善法欲:谓如有一,或从佛所,或从弟子所,闻正法已,获得净信。得净信已,应如是学: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我今应舍一切妻子眷属财谷珍宝,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圆满。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调伏自己心中所有的烦恼,名修正行。证得真实圆满的解脱,名得圆满。

 

四、正出家,由前殊胜的善法欲为增上力量,体请大德为亲教师,经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沙弥戒,是名正出家。梵语羯磨,译言作业,或译办事,是僧众团体中作行事务的民主方式,有如现在的开会报告通过。白四羯磨是作行最重要事务所用的方式,即执事人先把所要作的事向集会的僧众们告白一遍,其次更三问其可否而决定其事,合一白三问,故名白四羯磨。亦即报告一遍,而三问通过决定的意思。

 

五、戒律仪,此有六种差别:(一)安住具戒,(二)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

 

六、根律仪,此有四种差别:(一)防守正念,(二)常委正念,(三)念防护意,(四)行平等位。

 

戒律仪与根律仪的意义,已在第二章第一节皈依三宝后的第二四正行中简略地讲过,这里不再说了。乐广知者,可参阅《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二卷和二十三卷论文。

 

七、于食知量,《偷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说:‘云何于食知量?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然食所食,为身安住,为暂支持,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稳而住。如是名为于食知量。’正思择食,即于进食时,以正智慧观察段食的受用、变易、追求、防护等过患,深生厌恶,发出离想,然后吞咽。倡荡,就是与女人共为嬉戏、欢娱、受乐、倡掉、纵逸。不为倡荡食,即不为欲贪所引、淫逸所引,诸恶不善寻思而食所食。不为骄逸食,即不为无病、少壮、长寿等骄逸而食所食。不为饰好食,为不为沐浴、理发、妙香涂身等而食所食。不为端严食,即不为著种种上妙衣服、种种花鬘等庄严具庄饰其身而食所食。为身安住食,即受食时如是作念:‘我今受此所有饮食,寿命得存,当不夭殁;由是因缘,身得安住,能修正行。’为暂支持食,即远离有罪有染等追求饮食的方法,仅为暂时支持色身的安住,以正法追求饮食;既获得已,亦不染爱耽著而食其所食。为摄梵行食,即为令有力断除恶法,堪任修行善法,迅速获得三摩地,由是有力有能、得所未得、证所未证,如是名为摄受梵行而食所食。为断故受食,即由过去食不知量,食所非宜,及不易消化等食物,由此因缘,于其身中引起种种疾病苦受;为欲息除由食物引起的疾病苦受,随顺医师所说而食医药及相宜食物:由此能断除已生疾病,及其疾病所生苦受。如是名为断故受食。为令新受当不更生食,即由现在安乐无病,气力充足,食诸食时,不过量食,不食于己身所不相宜的食物,如是就不会由饮食更引起新的苦受,是名为令新受当不更生而受诸饮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食,即于适宜饮食知量食已,寿命得到生存长养,是名存养;消除饥瘦,气力充足,是名为力:断除苦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以正法追求饮食、不染不受等,是名无罪;受食以后,身无沉重,有所堪能,修善断恶,令心速得三摩地等,是名安隐而住。如上所说,由正思择食,不为倡荡食,乃至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受诸饮食,是为于食知量。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所说应知。

 

八、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瑜伽师地论》二十四卷说:‘复次,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后夜?云何觉寤瑜伽?云何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言初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后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是夜后分。觉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筚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后夜分,速疾觉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寤是从睡眠中醒觉的意思,修习觉寤瑜伽,是说修行者在入睡前必修习警策醒寤的觉起想,才能及时醒觉而免于耽误用功。佛法中昼夜各立三时,印度古代世俗昼夜各立四分;此依世俗,以夜三时略分为四分,名夜四分。从日出时到日没时为昼日,余即夜时。夜四分中最初一分名夜初分,中间二分名夜中,最后一分名夜后分。论中义显从初向后齐至中间,故名过初一分。从后向初齐至中间,故名过后一分。所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等,显示由正念正知二缘,即得成就无染污心而近习睡眠:由正念故,于善所缘摄敛而卧;由正知故,于善所缘,若心退失,起诸烦恼,便能迅速的正确了知;由住光明想(《瑜伽论》十一卷说三种光明: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如理思惟法义,三依身光明。)及思惟起想,即无深重的睡眠缠缚,由此二缘,便能及时觉寤,起不过时。宴坐即加趺坐。障碍法即五盖,顺障法即净妙相等。净妙相顺贪欲盖;嗔恚相顺嗔恚盖;黑暗相顺昏沉睡眠盖;亲属国土不死寻思,顺掉举盖;追忆昔时戏笑等,顺恶作盖:疑三世等,顺疑盖。于此等顺障法,在经行宴坐中修不净观等而对治诸盖,是为净修其心。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四卷所说应知。

 

九、正知而住,《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说:‘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觉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大衣,即通常所说的祖衣)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觉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是名为正知而住。’即于往来瞻睹等,是所应住等,非所应住等,能正了知,不犯轨则威仪,如是住心,是名正知而住。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四卷所说应知。

 

十、乐远离,远离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身远离,即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住于阿练若(寂静处)或空闲室,或树林下,或山谷岩穴,或空回家间等处,是名身远离。(二)是心远离,即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够引发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修习这两种远离,必须修习四圣种才能使身心得到清净。四圣种就是:(一)衣服喜足圣种,即于随其所得的衣服喜足少欲。(二)饮食喜足圣种,即于随其所得的饮食喜足少欲。(三)卧具喜足圣种,即于随其所得的卧具(床单等)喜足少欲。(四)乐断乐修圣种,即爱乐断除烦恼,爱乐修行圣道。喜足,即于所得的衣服饮食卧具,无论为少为劣,心皆知足。少欲,就是无大欲,即于所未得的衣服饮食卧具,不求妙不求多,不希望追求,是为少欲。此四圣种皆以无贪为体,为对治四种爱故,世尊为求解脱行者说四圣种,即于衣服喜足,对治衣服爱;于饮食喜足,对治饮食爱;于卧具喜足,对治卧具爱:乐断乐修,对治三界有见和无有见爱。此四法行,能生众圣,故名圣种。修解脱行的人,依此修习的增上力,即能为堪任修持圣道的所依器。修习远离的详细意义,应参考《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卷,及《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十一、清净诸盖,《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说:‘云何清净诸盖?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或空室等,于五种盖净修其心,所谓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以疑盖。从彼诸盖净修心已,心离诸盖,安住贤善胜三摩地。如是名为清净诸盖。’五盖是三摩地之障碍法,心有五盖,三摩地即无成就的可能,为了获得三摩地,必须思惟青瘀等相,对治内心中的贪欲等盖,是名清净诸盖,净修其心。

 

十二、依三摩地,由于断除诸盖,欲贪等诸恶不善法不起现行,得初静虑具足安住,第二静虑具足安住,第三静虑具足安住,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如是名为依三摩地。四静虑的差别相,在第一章第四节中已略说,此不再述。乐广知者,当参阅《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三卷论文。

 

三、顺解脱分

 

(一)五停心位

 

求解脱的行者,在修集涅槃法缘已,即已成为修行圣道的所依器,由此正式入于资粮位,修集解脱的资粮。在这一位中,首先修习的法门,为五停心观;即依胜解作意,思惟观察不净等五法,以停止内心的贪欲等五种过患,便能获得定地作意,引发观察四谛的观慧,而进趣加行道。五停心观是:一、不净观,即观内外境界的不净相,对治贪欲过患,而停止其心。贪欲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二、慈悲观,即于亲品、怨品、中品有情,观其可怜愍相,而修与乐拔苦的慈悲意乐,对治嗔恚过患,而停止其心。嗔恚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三、因缘观,即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无我体我相,无作者受者,对治愚痴过患,而停止其心。愚痴心重的人,宜修此观。四、界差别观,即以观心分析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或十八界,对治一合想的我慢过患,而停止其心。我慢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五持息念,即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意相依,计算息数,对治散乱过患,而停止其心。寻行散乱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五、停心观详细的说明,可以参看《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及第三十卷和第三十一卷。这里只简略地解说一下不净观和持息念。因为人们修定不易得到成就的最大障碍,就是欲贪和散乱,能够对治这两种过患,则心容易停止而定。故《俱舍论.分别贤圣品》称说不净观和持息念为正入修要的二门。如彼论说:‘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息念:贪寻增上者,如次第应修。’本此论义,分别略述二观修法如下:

 

一、不净观:不净观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中说有六种:(一)朽秽不净、(二)苦恼不净、(三)下劣不净、(四)观待不净、(五)烦恼不净、(六)速坏不净。这里只说第一种朽秽不净。因为修行圣道最粗重的贪爱,就是对于内身起欲贪,与于外身淫欲起贪。观朽秽不净,就能对治内外两种欲贪,所以特说朽秽不净相。朽秽不净又有两种,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说:‘云何名为朽秽不净?谓此不净,略依二种:一者依内,二者依外。云何依内朽秽不净?谓内身中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脂膏髓,脑膜涕唾,烬汗屎尿,如是等类,名为依内朽秽不净。云何依外朽秽不净?谓或青瘀,或复脓烂,或复变坏,或复膨胀,或复食啖,或复变赤,或复散坏,或骨或锁,或复骨锁,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涂,或脓所涂,或便秽处,如是等类,名为依外巧秽不净。如是依内朽秽不净,及依外朽秽不净,总说为一朽秽不净。’依这二种朽秽不净为所缘而修,就能够对治于内身起欲贪,与于外淫欲起贪。如论说:‘谓由依内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内身欲欲贪,心得清净;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贪于外身淫欲贪,心得清净。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膨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显色贪,就是见到女人身上显现的粉黛朱红、青黄赤白等美好颜色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的青瘀脓烂等相,即能对治其贪心。形色贪,就是见到女人秀丽窈窕,体态轻盈,娥眉凤眼,纤指细腰等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皮肉爆裂,血筋缠裹等的变赤相,即能对治其贪心。妙触贪,就是与女人身摩触拥抱等,于其肌肤柔软滑腻等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经过数日为虫蛆蝇蚋所聚啖,及骨锁想等,即能对治其贪心。承事贪,即于他身行动威仪,奉承供事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僵直不动,千足等骨离散坏灭,即能对治其贪心。《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中把外朽秽不净,分为别治法与通治法两类。如上所说的四种不净观想,是各别对治法,即修各别的四种不净相,对治各别的四种贪爱。通治法,即观骨锁不净相,能为通治四种贪爱。因为不论其为贪爱显色、形色、妙触、承事,若心中能取一骨锁相现前作意思惟,则一切贪爱皆可不生,心得清净;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修不净观,正为治贪。然贪差别,略有四种:一观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治第一贪。缘被食等(被雕鹫狼狗等食)修不净观,治第二贪。缘虫蛆等修不净观,治第三贪。缘尸不动修不净观,治第四贪。若缘骨锁修不净观,通能对治如是四贪,以骨锁中无四贪境。’

 

修习不净观的方法,即先由于内外不净之相亲见或听闻的增上力,引起如理作意了解其义,发起胜解,而思惟观察,乃至引起定地作意,是名不净观成。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卷中所说。骨锁观既然能够通治四贪,其所缘的境相亦容易看到,如博物馆中陈列的全具人体骨锁,与圹野古墓中暴露的尸骨,及医学上所用的人体骨骼的塑像、挂图等,都足为修观人的取相境。于外所取相境,数数取缘其相,令心于相熟习,则于正修观时,于内心中起假相作意思惟观察,则甚为容易。这里抄录《俱舍论.分别贤圣品》所说从自身中修习骨锁不净的具体观法如下,简便易行,欲修此观的人,可依之修习。论说:‘然瑜伽师,修骨锁观总有三位:一初习业,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谓观行者欲修如是不净观时,应先系心于自身分,或于足指,或额或余,随所乐处心得住已,依胜解力,于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烂堕,渐令骨净,乃至具观全身骨锁。见一具已,复观第二,如是渐次,广至一房、一寺、一园、一村、一国、乃至遍地,以海为边,于其中间骨锁充满。为令胜解得增长故,于所广事渐略而观,乃至唯观一具骨锁,齐此渐略不净观成,若瑜伽师初习业位。为令略观胜解力增,于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系心而住,渐次乃至除头半骨,思帷半骨系心而住,齐此转略不净观成,名瑜伽师已熟修位。为令略观胜解自在,除半头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齐此极略不净观成,名瑜伽师超作意位。’在三位中,第一位为作意未熟,第二位为作意已熟,第三位为超作意。前二位中观不净相,必须由作意策励才能现起:第三位中,观心已极淳熟,不须作意策励,其不净行相,能任运现前,故名超作意。

 

如上所说的不净观,以无贪为自性。依四静虑与四近分,及中间定和欲界心十地生起,以无色界无缘色法的不净观故。唯缘欲界所见色境,唯人趣能生起此观,天中无青瘀等不净相故。此观唯是胜解作意相应,非十六行摄,但唯假想,故唯是有漏。

 

二、持息念:持息念,通常称为数息观,为对治散乱心的最好观行。持息念的相,实有六种差别,数息观法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持息念在经中名阿那阿波那念。阿那义即持息入,是引外风令人身中的意思;阿波那义即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外的意思。此持息念本以慧为体,应名持息慧,但慧由念力记持助慧观息为境,故名持息念。

 

此观的差别行相,有其六种:(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前三是止,后三是观。分别略述如下:

 

(一)数息,即系心于息,放舍身心,不用强持之力,任运地以念忆持入出而心数之。从一至十,不减不增。因恐于心引起急促,故其数不应减少于十:恐于心引起散乱,故其数不应增加于十。这数息之法,又有四种,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七卷说:‘云何名为算数修习?谓略有四种算数修习。何等为四:一者以一为一算数,二者以二为一算数,三者顺算数,四者逆算数。云何以一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时,由缘入意,出息住念,(出息住而未生,名出息住。)数以为一。若人息灭,出息生,出向外时,数为第二。如是展转数至其十,由此算数非略非广,故说唯十,是名以一为一算数。云何以二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而已灭,出息生而已出,尔时总合数以为一。即由如是算数道理,数至其十,是名以二为一算数。入息出息说名为二,总合二种数之为一,故名以二为一算数。云何顺算数?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由以二为一算数,顺次展转数至其十,名顺算数。云何逆算数?谓即由二种算数,逆次展转从第十数,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数其一,名逆算数。’

 

修数息时,在算数方面有三种过失应当纠正,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然于此中,容有三失:一数减失,于二谓一。二数增失,于一谓二。三杂乱失,于人谓出,于出谓入。若离如是三种过失,名为正数。若十中间心散乱者,复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复始,乃至得定。若十中间等文,就是说的纠正三种过失的方法。

 

修数习观时,在持息的方法上,还有两种过患,应该注意避免,不让其产生,产生以后,应注意调和。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七卷说:‘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何等为二?一太缓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缓方便故,生起懈怠;或为昏沉睡眠缠扰其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乱。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谓强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执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风转;由此最初于诸支节皆生战掉,名能战掉;此战掉风若增长时,能生疾病,由是因缘,于诸支节生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谓或令心生诸散乱,或为极重忧恼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方便就是方法,数习的时候,心念于息的摄持太松缓,名太缓方便。心把息摄持得太紧急了,名太急方便。太缓太急,都要产生过患,调和之法,即在意念上宽放身心,心息相依,任运地记数,则身心自然安稳寂静。

 

(二)随息:修数息的人,若算数已极串习,其心自然能够任连地展转相续流注,无有动摇,无散乱行,有适悦相应。至此心已微细,即应弃舍算数,进修随息。系心于息,不加功力,于入出息任运随顺而转。其简单的方法是:先随息从外入内,即从鼻入流至咽喉,复从咽喉流至心胸,从心胸流至脐轮,如是展转乃至流至足指,心皆随逐。复随息从内出外,行至一麻一麦,半指一指,半张手一张手,一尺二尺,乃至多尺,息去近远,心皆随逐。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随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入出时各远至何所:谓念息入,为行遍身,为行一分,随彼息入行至喉、心、脐、髋、髀、胫,乃至足指,念恒随逐。若念息出,离身乃至一磔、一寻,随所至方,念恒随逐。’髋即胯骨,髀即左右大腿骨,胫即小腿。一磔是一张手,一寻是五尺。余文易解可知。总起来说,入息至身内何处,出息至身外远近,皆以念随逐,明静觉知。这个方法很简要,能够依之修习,收效极为快速。若修之如法,又能精进恒常,在不久的时期内,即能引起身轻安,证心一境性,而入三摩地。

 

(三)止:止是把心专住一处。随息虽好,但尚有起念之失,若久修习而未得定,宜于随息澄静无扰之后,进而专住修止。即把心于于自己身中的某一处所,专一注念,凝然不动。或随息于身中所止之处,心住观之。或观息住身中如串珠的线,是冷是热,于身为损害为利益。如此观息湛然而住,安稳明静,久久相续,自能得定。《俱舍论》说:‘止谓系念唯住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随所乐处,安止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为冷为暖,为损为益。’系心之处,以自身正中各处为宜,除论说鼻端眉间外,如心窝、肚脐,皆是很适宜的住心之处。

 

(四)观:观是观察,即随息至鼻口咽喉,乃至足指,都能审虑观察。并观察息俱时有四大种,此四大种生诸造色,此所造是心心所的所依处。如是观行者,以观息为先,乃至展转能遍观五取蕴。《俱舍论》说:‘观,谓观察此息风已,更观息俱大种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观五蕴以为境界。’具观五蕴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七卷说:‘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事作意思惟,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习。’如果观察修习,即能成就毗钵舍那,而引生所修慧。

 

(五)转:转就是转此入出息观、起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观等后后的殊胜善根中,乃至四加行位中最后世第一法任中,如《俱舍论》说:‘转谓移转缘息风觉,安置后后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觉就是观心,把观心转移到五停心位之后的四念住等后后位而修音之,故名为转。

 

(六)净:净是清净,即观心至见道位等,能断烦恼。故名为净。如《俱舍论》说:‘净谓升进,入见道等。’见道以前的观行不能断烦恼,故不可以名之为净。在《毗婆舍论》第二十六卷中,有的论师还说从四念住位,乃至金刚喻定,皆是转摄。有烦恼未断尽故,未名为净;必须无学位尽智生起后,才名为净。

 

以上所说持息念的六种差别相,在五停心位,为得定故,重在修习数随止三相;后面三种观行,当于后后位中修习。

 

(二)别相念住位

 

修解脱行者,由修五停心观,心便得定。既已成就了殊胜的奢摩他,为了成就毗钵舍那,则应进一步修习四念住观。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于身等四相别别观察,故名别相念住。为什么须修此观呢?因为修解脱行的障碍,首先是于色身执净,于诸受执乐,于心行执常,于诸法执我。为了对治四种颠倒,故必须先修四念住观。此观有两种差别:(一)自相别离,即观身受心法各别的自性,故名自相观。身念住,即观大种:造色、五根、五境,总括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皆是不净,对治于色身妄计为清净的颠倒。受念住,即观六受,身所有领纳皆是其苦,对治于诸受妄计为乐的颠倒。心念住,即观六识心集起染净生灭无常,对治于六识心王妄计为常的颠倒。法念住,即观除色蕴、受蕴、识蕴之外的所余一切法,无有常一主宰固实不变的我性,对治于一切法妄计为我的颠倒。如《大毗婆沙论》第一百八十七卷决择佛说四念住的意趣说:‘谓对治于不净,净想颠倒故,说身念处。对治于苦,乐想颠倒故,说受念处。对治于无常,常想颠倒故,说心念处。对治于无我,我想颠倒故,说法念处。’

 

 

(二)共相别观,即身念住观身与其余有为法俱是无常性,与余有漏法俱是苦性,与余一切法俱是空、无我性。如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注,皆别别观受心法与其余有为法俱是无常性,与余有漏法俱是苦性,与一切法俱是空、无我性。无常,是有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四念住别别于身受心法观其无常苦空无我,故名共相观。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

 

上述两种别相观中,又有杂缘不杂缘的差别。单观一法是不杂缘:观察法时并缘身等而修,是为杂缘。四念住中,前三种唯是不杂缘,第四一种通杂不杂缘。如《俱舍论》说:‘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于身等二三或四,总而观察,名为杂缘。’关于杂缘修法,依《慧晖钞》立表如表二:

 

(表二)

 

 

修观行的人,最初观心未淳熟,只应先修不杂缘观,到观心已熟,为增进观智力量,方可渐次进修二二合缘、三三合缘,或总观四法的杂缘观。

 

(三)总相念住位

 

修观行的人,在别相念住位中,各别修习身等念住,观身等自相,或观身等共相,并于身等修习杂缘观行,经过这样的修习,观心已经淳熟,为了增强观智的力量,则应更进一步修习总相念住观。总相念住,即总缘身受心法四种所缘,而直观其共有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种行相。这种观法,比前杂缘别观,更升进了一步;以杂缘别观,虽能杂缘二三四法而修,但仍然是别观身等所缘的自相或共相,非是总集四法直观而修,因此,为了锻练观智,必须进修总相念住,才能增进观智的殊胜力量,而奠定生起四善根的基础。如《俱舍论》说:‘如是熟修杂缘身等法念住已,复何所值?颂曰:彼居法念住,总观四所缘,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以上所说四种念住,就自性出体来说,皆以慧为其体。既然是以慧为体,则应名慧住,为什么立名念住呢?因为由慧观察力令念于身等安住,慧力是因,念明记所缘是果,从果为名,故名念住。如《俱舍论》说:‘自性念住以慧为体。……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师说,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转义。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实应音,慧令念住,是故于慧立念住名,随慧所观能明记故。由此无灭(阿那律尊者)作如是言:若有能于身住循身观,缘身念得住,乃至广说。世尊亦说,若有于身住循身观者,念便住不谬。’

 

四念住的次第依什么道理如此建立呢?这有两种理由:一是由所缘境的粗细次第而建立的。即粗境先观,最细境最后观。于四种境中,色粗先观。于后三种境中,受粗先观,如觉手痛等。于后二后境中,心粗先观。法最细故,所以后观。法中的想等心所,虽然比心王更粗,但法中包括涅槃,最极微细,与极细法合并施设,据细为论,故最后说。

 

二是由于诸欲贪烦恼之生起,而建立其次第。先是于身起贪,故四念住观在初;然贪于身,由欣乐于受,故观观受第二;欣乐于受,由心不调,故第三观心;心之不调,由惑末断,惑是法摄,故第四观法。

 

又由于四念住观,如其次第即能于身等四法起净乐常我四种颠倒,故四念住不增不减。

 

四念住建立的次第,及唯有四观的意义,如《俱舍论》说:‘此四念住,说次随生。生复何缘次第如是?随境粗者,应先观故。或诸欲贪于身处转,故四念住观身在初;然贪于身,由欣乐受;欣乐于受,由心不调,心之不调,由惑未断,故观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净乐常我四种颠倒,故唯有四不增不减。’

 

以上所说四念住观,是依据《俱舍论》略说其义,爱乐广详意义者,应参阅《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及《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九卷。

 

总上所说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皆是顺解脱分摄。解脱是涅槃,分是因义。五停心观等善法,是顺彼涅槃之因,故名顺解脱分。亦名资粮道,此从譬喻得名,如古人行路,必须积持道粮,才能到达所欲至处:修解脱行的人,为至涅槃,修习善法,资益善根,是证彼涅槃的道粮,故名资粮道。

 

顺解脱分善法,依有部师说,唯闻思二慧,通三业为体。如《俱舍论》说:‘传说如是顺解脱分,唯闻思所成,通三业为体。虽就最胜唯是意业,而此思愿摄起身语亦得名为顺解脱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乐解脱愿力所持,便名种植顺解脱分。’理实亦有修慧,如《俱舍论》说修四念住的颂文中说:‘依已修成止,为观修念住。’论文说:‘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婆舍那修四念住。’又说:‘自性念住,以慧为体。此慧有三种,谓闻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种念住。’由此文证,故知俱舍论师于顺解脱分体亦说修慧。

 

种种顺解脱分善根,需要深厚的厌离心与殊胜的智慧,故创植此善根,唯在人趣三洲。其余三恶趣、天趣、北俱卢洲,皆无此能。三恶趣以厌苦故,虽有厌离心,但以慧劣故,无殊胜的智慧。天趣虽有殊胜的智慧,但以苦轻故,无有深厚的厌离心。北洲苦轻,故无深厌:以其慧劣,故无殊胜智慧。因此,除三洲人外,皆不能种植顺解脱分善根。如《俱舍论》说:‘植顺解脱分,唯人三洲,余厌离般若,如应无故。’

 

种植顺解脱分之缘,必须遇著佛出世间的时代。如《俱舍论》说:‘遇佛出世,植此善根。’此所说遇佛出世,是指亲见佛,或遇教法,乃至佛已入灭,有教法住世,值遇教法,俱能种植顺解脱分善根。为什么必须遇佛或遇教法才能种此善根呢?因为必须了知生死可厌,了知涅槃可欣,才能种植顺解脱分善根故。

 

四、顺抉择分

 

(一)暖位

 

修解脱行者,在修习总相念住之后,其观智渐次成熟,乃至增进成为上上品,即能引生顺抉择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为暖法。无漏圣道,犹如于火,能烧毁其粗硬不调如柴薪的烦恼。此位善根,初得圣道火的前相,犹如世间钻木取火,其暖气是火前相,故初位善根立名为暖。如《俱舍论颂》圆晖说:‘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此暖位善根,因时分长故,能够具足观察苦集灭道四圣谛境,及能具足观修十六行相。即以观智观苦圣谛修四行相:非常、苦、空、无我。观集圣谛修四行相:因、集、生、缘。观灭圣谛修四行相:灭、静、妙、离。观道圣谛修四行相:道、如、行、出。此十六行相的解释,如《俱舍论.分别智品》说:‘谓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众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如种理故因(种子生芽道埋),等现理故集(由因果相等的集力令果显现),相续理故生(由集令果相续),成办理故缘(由集为缘令果成办)。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贪嗔痴火),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出故出。’此十六行相,在《俱舍论》中,总有四释,应检阅参考。关于四圣谛的意义,已在第一章第四节中广说,这里不再解释。为了醒目,列表于表三:

 

暖位中具观四谛十六行相而修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功德呢?《俱舍论.分别贤圣品》颂说:‘暖必至涅槃。’这就是说暖位善根,是奠定必得涅槃的基础。在这个位次上虽然还有退起邪见、毁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的过失,但肯定地成就了必至涅槃这一功德,所以不会在生死中长久流转。如《俱舍论》说:‘四善根中,若能暖法,离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

 

(二)顶位

 

(表三)

 

 

修习暖善根时,其观智由下品转成中品,中品转上品,到最极成满时,以其观智的转胜,有殊胜善根性起,名为顶法。亦即四善根中的第二位。此位亦如暖法具足观察四谛为境,具修十六行相。为什么立名为顶呢?这有两种意义:(1)四善根中,暖顶二位是动善根,以有退起邪见,造无间业,堕入恶趣的动摇性故;但顶位善根,是由暖法渐次增长至上品而转胜的善法,在动善根之中,最为殊胜,已至极高之处,如人身的头顶,故立名为顶。(2)顶位善根,是进趣获得不动善根忍位,和退住暖位的两际处,譬如山顶,在进退两者之间,故名为顶。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顶法。此转胜故,更立异名,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故,说名为顶。此亦如暖具观四谛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修此顶善根所获功德,《俱舍论》颂说:‘顶终不断善。’就是获得顶位善法。虽然还有退起无间业,堕入三恶趣的动摇性,但对前暖法来说,更增加了毕竟不断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论》说:‘若得顶法,虽有退等,而增毕竟不断善根。’由此可知,顶位不起邪见,以唯有上品邪见才能断善根故。

 

(三)忍位

 

修顶善根,由下品而中品而上品,渐次增长至最极成满时,有殊胜善根生起,名为忍法。为什么立名为忍呢?以此位善法,于四谛道理能信解忍可中,最为殊胜,故得名为忍。又此位善根坚忍无退堕故,名为忍法。此忍善根,有下中上三位差别。下中二位,同前顶法,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暖顶及下中忍皆能具缘三界苦等。)上品忍位,唯观欲界苦谛,以一行一刹生起世第一法,名为上忍。

 

下中忍位,虽然都是如暖顶二位具观四谛理,修十六行相,但有差别;即向欲界四谛与上界四谛各起十六行相,合修三十二行相,是为下忍位。中忍位则是减缘减行的修法。

 

中忍位怎样减缘减行呢?上下八谛,是所缘境故,名之为缘。上界四谛有十六行,欲界四谛有十六行,总计合成三十二行,是能缘行解故,名之为行。以上下八谛为所缘,而起三十二行解,于三十二行相中,如其次第,从后向前逆次渐渐减行减缘,乃至最后唯留欲界苦谛一行,比拟人于见道,计有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总称为减缘减行。即以四行观欲界苦谛,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谛,后以三行观上界道谛,减除上界道谛一行相(出相)是为第一周。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后以二行观上界道,复减一行,是为第二周。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观上界道,复减一行,是为第三周。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观上界灭,不观上界道,名为减缘。减缘之时,虽亦减行,是减缘摄故,不名减行,唯名减缘,是为第四周。如减上界道谛,三周减行,第四周减缘,如是于余七谛行缘亦照样逆次减除,唯于缘中,不减欲界苦谛,及与一行相(非常相)是名为七周减缘,三八二十四减行,据实际道理来说,三十一周皆减行,因每一谛之最后一行与缘同减,属减缘摄故,所以但言二十四周减行。于减行中,初减一行,名中忍位初。如是直至三十一周时,唯留欲界苦谛下一行相,以二刹那心观欲界苦谛,比拟如见道时生起苦法忍、苦法智位故称为一行二刹那,名中忍位满。表示如表四:

 

 

(表四)

 

 

以上所说减缘减行最后观留欲界苦谛下一非常行相拟入见道,仅是举例而言,实际入见道时,虽然都是从苦谛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异,所观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说,人见道人,有利钝二根。利根人有两类:一是著我者,依无我行悟入见道。二是著我所者,依空行悟人见道。钝根人亦有两类:一是我慢增者,依无常行悟入见道。(以别知身无常,不自恃起慢故。)二懈怠增者,依苦行悟入见道。(以知苦相,即精进求出离故。)如上所说四类行者,应以何行拟入见道,即留何行而观察修习,广如《毗婆沙论》所说应知。

 

中忍位要作减缘减行的原因是:下忍位修三十二行解,观智散漫,不能成为引发无漏智的殊胜增上缘,为了锻炼观智,故于上下八谛行相习减缘减行,由渐减略,使其智力明锐猛利,成为引发见道无漏智的殊胜增上缘。

 

得此下中忍位善根有什么功德呢?《俱舍论.分别贤圣品颂》说:‘忍不堕恶趣。’若依论义,望前顶法增加三种功德:一不退失善根,二不造无间业,三不堕恶趣。如彼论说:‘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而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然颂但说不堕恶趣言,义准已知不造无间业,造无间业者必堕恶趣故。忍位无退,如前已辩。’得中忍位若不命终,必入见道而证圣位,纵然命终,弃舍了忍善根,此生不能入见道,虽住于异生位,亦能得如前所说三种功德。

 

从中忍满位,无间引起殊胜善根,名上品忍。此位以一刹那心观欲界苦谛起一行相,道入世第一法,称为一行一刹那。因为上品忍与世第一法相邻接故,唯有一念,不容相续。如《俱舍论》说:‘从此位(中忍)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续故。’得上品忍,由于必入见道故,更得五种功德,即于生、处、身、有、惑五法得非择灭,称为五种不生:(一)生,即卵生湿生。(二)处,即无想天、北俱卢洲、大梵大王三处。(三)身,即扇搋半择迦(男根不具的人)、二形身。(四)有,即第八有等。(见道以后的圣者,充其极只有七翻生死,故无第八次的后有等。)(五)惑,即见道所断惑。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若至圣位,于少趣生处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谓诸恶趣。生谓卵、湿生。处谓无想、北俱卢大梵处。身谓扇搋半择迦、二形身。有谓第八等有。惑谓见所断惑。’

 

(四)世第一位

 

从上品忍,无间引生最极殊胜的善根,名世第一法。此世第一法,亦如上品忍唯缘欲界苦谛,唯有一行一刹那心,即直入见道。此位善根仍是有漏,故名世间。但在世间善法中,已至极顶,能与苦法智忍作等无间缘,开圣道门,引圣道性,最极殊胜,故名第一。是世间最胜法故,名为世第一法。如《俱舍论》说:‘上品忍无间,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缘欲苦谛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圣道生,故名最胜。’

 

此位善根所得功德,《俱舍论颂》说:‘第一入离生。’即得世第一法已,虽住异生位,必定能够趣入‘正性离生’—见道。

 

以上所说暖等四善根,皆以慧为体。名顺决择分。见、修、无学三种圣道,皆名决择。决是决断,能断疑故;择是简择,能分别四谛相故。分是分段。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的一分故。暖等四种善根,能为胜缘,引生见道,能顺益彼见道故;顺是其因,决择是果,从因及果为名,故名顺决择分。亦名加行道,为入见道而加功用行修习四善根故。

 

此四善根,皆依定地生起,故是修所成慧,而非闻思所成散慧。依六定生起,即未至定、四静虑,及中间定,欲界中无此四法,以非定地故。无色界也没有,以暖等是见道的眷属法,无色界无见道故,唯欲界人天身能生起四善根,别的界趣都无缘生起。广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所说应知。

 

总上所说的五停心观等三资粮,及暖等四加行,又名七方便,以皆为趣证圣果的方便行故。

 

第二节 

 

一、圣位所断烦恼

 

声闻乘行者,从世第一位善根之间发起真无漏智,即能断尽三界的见惑而成为初果圣人。此后更不断地数数修习无漏圣道,即能渐次地断尽修惑而证得阿罗汉果。故圣位中所断的烦恼虽然很多(本惑随惑),但总起来说,只有两类,即见惑与修惑,只要把见修二惑的根本烦恼断除了,其余的随惑也就随之而断除了。

 

根本烦恼总有六种,即:贪、嗔、痴、慢、疑、恶见。又开为十种,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种烦恼之中,身边邪见戒五种,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的力量极为猛利,故称为五利使。贪嗔痴慢疑五种,力量则比较迟钝,故称为五钝使。在这利钝使中,又有迷理与迷事的差别。迷理,即贪等十种烦恼,皆迷于迷悟因果的四谛道理。迷事,就是贪嗔痴慢四种烦恼(大乘迷事烦恼有六,即贪嗔痴慢身见边见,如下大乘行果中说),迷于宇宙万物的事相。为明了其差别,列表如表五:

 

(表五)

 

 

此中迷理的烦恼,名为见所断惑,初见谛理,彼即断故。开之成为八十八使。迷事的烦恼,名为修所断惑,要见道以后,数数修习圣道才能断除故。开之为八十一品,分别简述如下:

 

(一)见惑

 

迷理的见惑,依《俱舍论.分别随眠品》,依五钝使与五利使之十种烦恼,于三界中就所迷谛理的差别,开为八十八使。即苦集灭道四谛为所迷的真理,迷其真理而起贪等烦恼,迷欲界四谛理起三十二,迷色界四谛理起二十八,迷无色界四谛理起二十八,总合三界为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是:迷于苦谛理起十惑:一、身见,即于五蕴和合的苦果身,迷执为常一的我见。二、边见,即妄执此我体死后常住,或死后断绝,各执一边而起边见。三、邪见,即于现在之身,是过去业因所感的果报的道理,拨为无有。四、见取见,即迷执前三见为正见。五、戒禁取见。即迷执现在的苦身受持种种邪戒苦行,为当来生于人天乐处的因。六、贪,受执前五见为是。七、嗔,以前五见为非而起嗔恚。八、痴,不知道五见是不如理。九、慢,以五见为是而生慢心。十、疑,于苦谛道理疑惑不决。以上十惑中,五见与疑直接迷于谛理,故说为亲迷之惑。贪嗔痴慢四种,以其五见为所迷,不是亲迷谛理,故说为疏迷之惑。迷于集谛理起七惑:即于前十惑中,除去身见、边见和戒禁取见。集谛是苦果的业因,诸有情没有执业因为我体的,故无身见。无身见故,也就无边见。戒禁取见,是于非生人天的业因妄执为是生人天的业因,虽然有迷于集谛而起的道理,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外道修种种戒禁时,是迷执其现前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为人天的生因,故摄之于苦谛,而不入于集谛,所以无戒禁取见。其七惑中的邪见,是拨无烦恼业为生死之因的道理。见取见,是迷执其邪见为正见。疑,是疑集谛之理。其余贪嗔痴慢四惑,以邪见、见取见、疑三惑为所迷而起,如前苦谛所说准知。迷于灭谛理起七惑:迷灭谛理所起惑与迷集谛七惑相同。灭谛是涅槃,拨无涅槃,即是邪见。以此邪为正见,是见取见。于涅槃怀疑不信,是疑。以邪见、见取见、疑为缘而起贪嗔痴四烦恼,合为七惑。迷于道谛理起八惑:于前七惑之外,加戒禁取见。有一类外道,以修习无想定为入涅槃的正道,即是由迷于道谛之理而起的非道妄计为道的戒禁取见。其余七惑,准集谛例知。以上总为欲界的三十二惑。迷色界与无色的四谛道理,各起二十八惑:即于四谛下之惑各除一嗔;因为上二界是定地,由定力压伏关系,不起粗动的嗔恚烦恼。故上二界中,迷苦谛而起者各有九惑,迷集谛而起者各有六惑,迷灭谛而起者亦各六惑,迷道谛而起者各有八惑。以上所说三界迷四谛惑,欲界三十二,色无色界各二十八,总合成为八十八使。于见道十五心之间一时断尽。列表如表六:

 

(表六)

 

 

(二)修惑

 

修道所断惑,就是迷事的烦恼。依《俱舍论》建立,总有十种,即于欲界有贪、嗔、痴、慢四种;于上二界除嗔,各有贪、痴、慢三惑,合为六种;共合三界而为十种。(大乘立十六;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六惑;上二界除嗔,各有五惑,合为十惑,共合三界为十六惑。)修惑微细,不能如见惑一时顿断,必须数数修习圣道来渐次断除,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因此修惑有八十一品的差别。即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合为九地。这九地所起的贪等烦恼,各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于每一品中,更分为上中下三品,即成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为九品。总合三界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列表如表七:

 

(表七)

 

 

修道所断惑,虽然有八十一品的差别,但约其惑体来说,欲界起贪嗔痴慢四种烦恼,色界与无色界,各起贪痴慢三种烦恼,总合三界只有十种烦恼。故《俱舍论.分别随眠品》中,说此修惑之十种,与见惑之八十八使,合称为九十八种随眠。

 

二、圣果差别

 

(一)预流向及预流果

 

 

声闻乘行者,由世第一位无间发起无漏真智,断尽了三界见惑以上的位次,皆名圣者,亦即无漏的圣果。因为无漏正智断除的烦恼有差别,果亦成为四级:(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趣向于这四级果位的因行位,名为四果向。

 

梵 语须陀洹,译言预流,是初果圣位的名称。《俱舍论》说:‘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预言为观最初至得,彼预流故,说名预流。’预是人义,流是 类义,这个位上的圣人,初见真理,得入圣道的流类,所以名为预流。预流圣者,是由世第一法无间发起无漏真智,亲证四谛境,于诸谛境现前观见,称为圣谛现 观。此现观位发起无漏十六心;观上下八谛(上即上二界四谛,下即欲界四谛)真理,而断尽三界见惑八十八使,即成为预流圣者。十六心是:缘欲界苦谛境起二 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缘上二界苦谛境起二心:一苦类智忍、二苦类智。缘欲界集谛境起二心:一集法智忍、二集法智。缘上二界集谛境起二心:一集类智 忍、二集类智。缘欲界灭谛境起二心:一灭法智忍、二灭法智。缘上二界灭谛境起二心:一灭类智忍、二灭类智。缘欲界道谛境起二心:一道法智忍、二道法智。缘 上二界道谛境起二心:一道类智忍、二道类智。总上十六心,称为八忍八智。从第一心苦法智忍到道类智,无别心间隔,皆是次第无间而起,于诸圣谛境现见分明, 现前实现总说名为圣谛现观。苦法智忍的意义是:苦法即欲界苦谛法,无漏圣慧忍缘苦谛法,见彼唯是苦法性,忍可现前,名苦法忍;此无漏忍复能引生后念决断了 知苦法的法智,是法智的因,故得名苦法智忍。苦法智的意义是:智缘苦法故,名苦法智。类忍类智的意义是:上二界的苦法等境和能缘的智,与下界境智相似,是 下界境智的同类,故立名为类忍类智。其余集灭道忍智的意义,准释应知。《俱舍论》说:‘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离生”。’正性即涅槃,或指圣道。生即见惑 烦恼,能令有情生诸恶趣,障碍善根不熟;见道能证涅槃,能越烦恼,故名正性离生。苦法智忍生已,得圣者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忍是正断惑位,忍可谛理, 断除惑体,名无间道。智是已断惑位,智于苦法已决了知,离系证灭,名解脱道。此二次第,道理决定,如《俱舍论》第二十三卷说:‘十六心中,忍是无间道,约 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得俱时起故。具二次第,理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如上所说无漏十六心,观上下八谛,各起无间 解脱二道,即忍与智;乃至断尽三界的见惑八十八使之位,名预流果。此分因果二位,因即预流向,果即预流果。即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位,名为见道:以于四谛真 理,从无始以来都未曾见过,而今于每一谛理初次创见,故得名见道。这见道位十五心,是趣向预流果的因行道位,故名预流同。其第十六心道类智,于诸谛理皆已 尽见,无所未见。由重见故,如修习曾经所见,故属于修道摄,名预流果。列表如表八:

 

(表八)

 

 

关 于十六心中分为见道和修道,与道类智为什么不是见道摄?及前七智是忍可谛理以后之智,既是已见今见,为什么也是见道摄?今抄录《俱舍论颂疏》文解释如下: ‘论云:此十六心,皆见谛理,一切可说见道摄耶?不尔!云何?颂曰:前十五见道,见未曾见故。释曰:除道类智,前十五心,名为见道。于四谛理,未见今见, 见未曾见,故得见名。至道类智,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修曾见,故修道摄。问:如道类忍是道谛理。此道类智缘道类忍,于道类忍未见今见,何故道类智非真见道 摄耶?答:此中约谛,不约刹那,虽于道类忍一刹那心,未见今见,于上下八谛,皆已曾见,故修道摄,如刈畦稻,唯余一科,不可名为一畦未刈。问:忍于谛理未 见今见,可名见道:中间七智,已见今见,何缘七智亦见道摄:答:知谛未尽,中间起故,亦见道摄。’末段义说,士智虽是重见谛理,但尚有未见的谛理,以是于 已见的谛理和未见的谛理的中间生起,见未周遍究竟,故非修道所摄。

 

住 预流果的圣者,速即现生证得无学果位。最迟亦只经欲界七返生死,即人间天上往返各七生,必证阿罗汉果,入般涅槃。《俱舍论》说,在七返生死中,所有圣道, 必得成就。故论二十三卷说:‘至第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即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必得比丘形相。’

 

(二)一来向及一来果

 

梵 语斯陀合,译言一来,是二果圣人的名称。住预流果的圣者,虽然断尽了三界的见惑,但对于欲界的九品修惑,一品也没有断除。为了进趣二级圣位,再前进修习, 断除了欲界六品修惑,则能证得二果圣位,名一来果。如前所说,迷事烦恼是修道所断惑,于九地中,每一地各有九品。如欲界五趣杂居地根本品有上中下,此三又 各分三品,故成九品。下品分三是: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是:中下、中中、中上。上品分三是:上下、上中、上上。其余八地,依此照分,三界九地,九九 总有八十一品无间道,八十一品解脱道。其能治道与所治烦恼的对比是:下下品道,能断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断下下品障。原因是:上上品障是粗惑,容易 断除,故下下品道能断。下下品惑是细惑,微细难断,故须上上品道才能断除。如洗衣物,粗垢先除,后除细垢。圣道与惑障相对,也是这样。以白法力强,黑法为 弱;故刹那顷的下下品道,能断无始以来的上上品惑。一来果圣者,只断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有后三品烦恼存在;由于后三品烦恼的润生力量,现生死后, 必须于欲界天上受生一次,更来人间受生一次,欲界的生死才能了结。以其死后还要在欲界天上人间往来受生一次,故得名一来果。若只断了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 的圣者,是趣向于一来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一来向。

 

一 来向的圣者,由于进断修惑的品数有差别,因而名称亦异。断欲界修惑三四品的,总名家家。家是指受生的处所,即从天上人间三处二处受生,故名家家。断了欲界 三品修惑的,名三生家家。断了四品修惑的,名二生家家。原因是:欲界九品修惑的润生势力,能润七生:上上品,能润两生。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各润一 生。中中品,中下品,合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既然上三品惑能润四生,故断了上三品惑的一来向人,四生便已损害,只在欲界中受三生,故名三生家家。 既然中上品润一生,故断了中上品惑,复损害一生。故断了四品修惑的一来向人,总损五生;在欲生死中,唯余二生,故名二生家家。这三生家家和二生家家,又各 分为天家家与人家家两种:(一)天家家,即于欲界天处,生三二家,此是从一天处,受三二生,或从二三天处,受三生二生,而证圆寂,故名天家家。(二)人家 家,即于人趣,生三二家;此是从人趣一洲处,或二洲处,或三洲处,受三生二生,而证圆寂,故名人家家。天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其受生处,天三人二;即于 天处受三生,于人间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处,天二人一;即于天处受二生,于人间受一生。此天家家,都是在人中得见道者。人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 即其受生处,人三天二;即于人间受三生,天上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处,人二天一;即于人间受二生,天上受一生。此人家家,都是在天中得见道者。如 天家家中,称天三人二者,先于人中得见道已,进断三品修惑,从此命终,而生天处,受天一生(大一):又从天中死殁,来生人间,受人一生(人一);又从人 死,而生天处,受天一生,并前一生,名为二生(天二);复从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人二);又从人死,复生天处,更受一生,并前 二生,名天三生(天三),故是天三生,人二生。此天家家即于第三生天中断尽烦恼,而证阿罗汉果。又如人家家中,称人三天二者,先于天中得见道已,进断三品 修惑,从天死殁,生于人间(人一);又从人死,生于天中(天一):再从天死,生于人间(人二);复从人死,三生于天中(天二);最后从天死殁,来生人间 (人三),故是人三生,天二生。此人家家,即于第三生人中,断尽烦恼,而证阿罗汉果。其余二生家家中的天二人一,及人二天一,准前例释应知。今总摄前义, 列表如表九:

 

(表九)

 

 

如 上所说,一来向中断欲界修惑三四品的,名为家家。为什么没有断一品、二品、五品修惑立名为家家的呢?其理由是:一来向人在断烦恼的进趣中,必无有只断一品 二品不断三品的中间而有生死的事,亦无仅断第五品不断第六品而有生死的事。因为证得初果的圣者,为了进断欲界修惑,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结(三品名一 大品),而有生死故。所以断一品二品,必断第三品:断第五品,必断第六品。又断第六品,即证一来果,以无一品惑能够障得果者,故断五品必断第六品。

 

总上所说的意义,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颂》说:‘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证得一来果的圣者,亦名薄贪嗔;已断上中六品重贪嗔痴,唯有下三品薄贪嗔痴故。

 

(三)不还向及不还果

 

梵 语阿那含,译言不还,是第三果圣人的名称。这个位上的圣人,已经断尽了欲界第九品修惑,更没有欲界的烦恼了,在欲界死殁以后,有生色界,必不还来欲界受 生,去而不还,所以名为不还果。从得一来果以后,进而断除了欲界修惑第七八品的圣人,是趣向不还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不还向。此不还向,名为一间。间是间 隔,由彼圣人尚有一生为间隔而不能证圆寂故;惑由尚余一品欲界修行断惑,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由此二义,说名一间。此不还果,总说有七种差别:

 

一、中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在往生色界的中有位上,能起圣道,断尽了上二界的修惑,而证阿罗汉果,即入无余依般涅槃。由住中有位便般涅槃,故得名中般。

 

二、生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受色界生,由具勤修、速进二道故,生已不久,断尽了上界的烦恼,而证阿罗汉果,得有余依般涅槃,尽其寿量,方入无余依般涅槃。故说生般,是约有余依而说,非才生已便入无余依般涅槃。《俱舍论》说:‘彼于舍寿,无自在故。’

 

三、有行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往生色界己,长时加行不息,由多功用,勤修圣道,才般涅槃(有余依),故名有行般。此类圣者,唯有勤修道,无速进道。唯有勤修道,故名为有行。复由于无有速进道,故在生般之后。

 

四、无行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往生色界已,经过长久的时间,都不勇猛加功用行,由于懈怠,无功用行,任运地便般涅业(有余依),故名无行般。此类圣者,缺勤修速进二道,故在有行般后。

 

五、 上流:上流是上行义,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殁往色界生,未即于彼生中能证圆寂,要转生上,才能般涅槃,故名上流。前面所说的生般等,离生上界,但即于彼 生处而般涅槃,更不上生,无上行义,故生般等不名上流。上流差别有两类:(一)乐慧者,此类圣人,爱乐智慧,于静虑有杂修,以色界智慧殊胜,故唯受生于色 界:最后上生色究竟天(色界最末一重天),才般涅槃。此乐慧上流,复有三种:(1) 全超,(2)半超,(3)遍殁。全超者是:先在欲界,于四静虑已具杂修(于定中起无漏有漏念间杂而修),遇缘而退失了上三静虑,唯爱味初禅,因此在欲界命 终后,生于梵众天(初禅第一天):由先世杂修的习气力量,复能杂修第四静虑。(阿罗汉,或不还圣者,凡欲杂修四静虑,必先杂修第四静虑,以第四静虑定慧均 等,最堪能故。所以复亦如此。)从梵众死殁,直生色究竟天,顿超中间诸天,故名全超。半超者是:从梵众天死殁,生究竟天,其中有十四天(《俱舍》于色界立 十七天,将无想天摄于广果天故。圣人必不生大梵天处,故有十六天,从最初到最后,中间有十四天。)为间隔。而在受生中,或超越一天,后生色究竟:或超越二 天,后生色究竟:乃至或超越十三天处,后生色究竟。由于超非全故,皆名半超。遍殁者是:于色界十六天中,尽遍受生;一切处死,故名遍殁。(二)乐定者,此 是爱乐禅定的上流圣者,无杂修定,遍生色界,唯不能往生五净居天(第四禅的后五天:无热、无烦、善现、善见、色究竟五天。此五天由杂修静虑所感,唯三果圣 人所居,故名五净居天。)从广果天殁,直往无色界,于三无色次第受生,最后生有顶天,才般涅槃。这里说乐慧上流往生色究竟天才般涅槃,与乐定上流上生有顶 天才般涅槃,皆是指其极处而说,以超过于彼,再无行处故。若就实际情况来说,二种上流,皆容许于中间诸天而般涅槃。由上所说二种上流的上行道理,可以知 道:‘于色界中,下十一天,乐定乐慧,俱得受生。于广果天,便分二路:若乐慧者,生五净居:若乐定者,生无色界。’(《俱舍论颂疏》)。

 

此上所说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等五种不还,名为行色界者。乐定那含虽生无色界方般涅槃,但由于经历色界生故,亦是色界所摄。

 

六、行无色:此类不还圣者,在欲界已离色界贪,从欲界殁巳,不经色界即直生无色界,而般涅槃。这有四种差别:(一)生般、(二)有行般、(三)无行般、(四)上流。无有中般,因为无色界无中有故。

 

七、现般涅槃:此类不还圣者,不生色界无色界,即住于此欲界得般涅槃,名现般那含;于现身中,得涅槃故。

 

上说七种不还,通约欲、色、无色三界安立:即前五种于色界般涅槃,第六种于无色界般涅槃,第七种于欲界般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