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绝杀01:《贞观长歌》智慧与谋略,悲情与伤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48:56

《贞观长歌》智慧与谋略,悲情与伤恨

今忆贞观一世兮,感怀不已;
念吴王,空有抱负,却不道,王位与其失之交臂;
想安康,承一宽一诺,然不能,终守一生;
然道是,归去兮,往来兮,不恼不悔,不离不弃;
今看这贞观人物,缘起缘聚缘灭;
只如那天边白云,云来云散云尽。

1、李世民
十年马上取天下,二十年下马守江山,用生命在血雨腥风中悟得治国真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房玄龄
在刀光剑影的时代,书生何有为?他说:书生能谋大事!在凌烟阁上,他证明,书生照样能成万户侯。


3、李恪
他一生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民生与爱情。他那颗雄鹰般勇敢寂寞的心,超越了血统与民族,护卫着大唐,他是无冕之王。


4、岑文本
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一个不变的承诺,他含羞忍耻,掀翻奸邪,自己却一病不起。“亚父”声声,是对忠诚的报答。

 

5、侯君集
从死人堆中爬出,马上封侯,却深知: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把生命投入战争熔炉,锻造为一代军神。

6、范兴
跪,不一定是软弱。他一跪,为自己背上骂名,可让大唐百姓站起来。肉体跪拜,精神却站起来。

   
7、阿史那云
鹰笛声声,奏响光荣与梦想,团结与爱情。柔情似水,铁骨铮铮,兼于公主一身。尽管为了梦想而离去,但豪情永存,云妹永生。


8、魏征
他的喉舌绝非鹦鹉,他以史为鉴,敢说“不”,效法屈原,不做帝王奴仆,慷慨激昂,为明君一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9、独孤谋
昔日长安恶少,人人唾弃,而又为边塞英雄,明君之乘龙快婿,何也?改过自新。朝闻道,夕可死也。

 

10、安康公主
孝悌,君子之本。一位公主,尚在政局变换中行孝悌之道,反躬自省,不禁肃然起敬。 


11、长孙皇后

我们可以从她的名字里读到她的荣耀,十数年宫闱,未损国母之仪。太宗失踪,辅助太子,鼎定朝廷,抚养安康,为其幸福计,不惜强媒独孤,临去,安康乃悟,一句母后,堪慰慈心!

12、郑丽婉

她曾经被当作才女为人们传说,因为智慧的灌养,她顾盼之间都透着灵气。她曾经见到皇室家族的人就激动万分,她比谁都知道自己的智慧和美貌,所以她就要嫁天子。她只是个小吏的女儿,但却有着和那些经天纬地的男人们一样的野心。她从来机警,甚至比她的父亲更能触觉到形势的风向。然而这个算准了别人的命运的才女,最终却不能摆脱命运对自己蹂躏。两情相悦,满心欢喜终成空。悲情郑丽婉。


13、幕一宽
前朝遗孤,未忘报国,在商人猥亵的年代,用自己年轻的身躯,演绎了一段大唐义商的传奇,他,行走在刀刃剑锋,未有惧色,知却身世,万念俱灰,遁入空门,仅为爱人守候青灯古佛,贬商年代,幕一宽,大商为国,大爱无言。


集体:飞虎军将士
为了持久和平,你们洒热血,长眠于渭水之滨。为了持久和平,你们愿抛弃仇恨,用血肉化做沃土给草原百姓耕种。因为你们知道:兵者,凶器也。 


        李恪与岑文本——不谈历史,只谈《贞观长歌》

       《贞观长歌》中的蜀王李恪,虽然与历史上真正的三皇子差别甚远,但绝对是此剧中的亮点。他非常真实,真实到我已经不认为这是一个虚拟人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李恪的性情是如此的复杂难解,我理解和同情他,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一些心情感触和他相似;我喜欢他的某些方面,但同时又有怒其不争的失望感。所以,我说不清自己是不是一个“恪迷”,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我并不想谴责他的冷酷和不道德,生于宫廷之中又卷入争储斗争本来就没有道德可言,最是无情帝王家,在那种地方太过顾及德行和感情只有吃亏,李恪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不择手段也无可厚非。只是,他太过冲动,太过争强好胜,他学不会韬光养晦和深思熟虑。凭李恪的性格而言,他绝不是个一流的政客,魏王李泰才是。很明显,李恪的心机和手段都逊于李泰,不过也因此才有那么多人喜欢李恪。一个出色的政客拥有太多的阴暗面,有时候甚至可以“卑鄙”形容,自然不讨好。

       李恪很聪明,而且骄傲。比如他自荐去颉利军中谈判,当岑文本担忧李恪的安危说出心中顾虑时,李恪的回答傲气逼人:“谁说媾和就一定要低三下四?我们的军队在战场上赢不了颉利,但在媾和时我却一定要狠狠打掉他的气焰!”他在敌人面前不卑不亢,先是凭着娴熟出色的箭法给了敌军一个下马威,继而又以犀利的口才和过人的胆识说服了颉利,以超低的价格赎回了被颉利虏去的大唐百姓。

       在奉唐太宗诏命征粮打井的时候,李恪为那些不肯纳粮的士绅豪强摆了一桌鸿门宴,晓明利害,软硬兼施,使他们不得不把家中存粮捐献出来。这段戏里有一个场景印象尤为深刻,当李恪向鲁王李元昌讨粮的时候,鲁王的家奴仗着鲁王的势,骄横跋扈,大大咧咧的问“定襄郡王是谁?”,李恪一记耳光打在家奴脸上,怒喝一声:“记住,爷就是定襄郡王!”那家奴顿时气焰俱消,真是大快人心,对不讲理的人就要比他们更不讲理,方能制胜。然而,李恪圆满完成任务之日,也是他众叛亲离之时。强行征粮得罪了满朝权贵,可是,李恪此时的表现更加令人激赏。在面对长安权贵们弹劾他的三百九十九道奏章的时候,李恪没有狡赖没有推诿,却朗声说道:“此事早在我预料之中,只是原以为长安城里两千多名官员,弹劾我的起码也有一半,正应了千夫所指,哪知连四百人都没凑齐。”魏王的亲信笑他“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我却要为他击掌叫好,钦佩不已!好男儿当如是,对认定的事情敢于坚持,不畏压力,千夫所指又有何惧。

       李恪是勇敢的,但他又是脆弱的。当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入主东宫的时候,他在府中借酒消愁。亲信权万纪劝慰他“殿下晋升为汉王,总是一件好事。”李恪却苦笑道自己并不在意什么亲王爵位,只想真真切切做几件大事。不知是太过伤心失望还是酒气上涌,李恪眼中的泪水闪烁着滚来滚去,却硬是不肯滴出来:“你知道一生下来就做人陪衬是什么滋味吗?母妃在宫里是做人陪衬,我,堂堂七尺之躯,一腔抱负,广纳豪杰,可到头来还是个陪衬。”不甘做陪衬的李恪,一腔雄心抱负想要出人头地的李恪,也许就是从这时开始,命中注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当我听到他的心声:“我不怕死,只怕活着,我只怕是做一个陪衬。”一时间感动得潸然泪下,仿佛心被触碰到了最柔弱的地方,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有时,能够感动人心的并不一定是词藻华丽的非凡文采,却只是一句简单之极的真情流露。

       李恪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他逃不脱“想飞之心永不死”的羁绊,他愈行愈远终致万劫不复,旁人为他扼腕,但他心中却未必有悔。成也罢,败也罢,总是轰轰烈烈的活了一场,总是让人都记住了“李恪”这个名字,就如他面对着太宗手里的宝剑时,平静而坦然地对父亲说:“父皇要砍就砍吧,这样死,我觉得很快乐。”不甘做陪衬的李恪,死就死吧,总比终日戴着面具委曲求全的活着好。

 

       鲁王一句“想咬人也不看对了主儿,难怪人说你是个不招人疼不招人怜的东西”,再次触动了李恪心上尘封的伤口。是啊,除了母亲,又有多少人真心疼爱他?性情孤傲的李恪,瞧不起任何人,不愿也不屑去迎合任何人,不讨人喜欢也是自然的。然而,又有谁会明白他“连死都不怕,就怕被人看不起”的心情。当李恪不择手段坚持不懈的向权位的高峰攀登之时,究竟是出于对皇位和权利的眷恋和执迷,还是为了向天下人也向自己证明他的才能和魄力?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哪个更多一些,怕是连他自己都分不清楚。当我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忽然发觉,李恪那孤寂,自卑而又自傲的心情自己又何尝没有过?也许这正是我屡次被他打动的原因。

       李恪有胆有识,又有才干,尤其武略更是其他皇子无法比拟,但若论谋略机心,他实在比不上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也比不上李泰,甚至比不上安康公主和郑丽婉,更不用提唐太宗这个在剧中所有人的心思都逃不过他眼睛的第一聪明人。从前我一直认为李恪之败,在于他拙劣的竞争手段。处处违逆父皇的心意行事,焉能不败?可现在忽然明白,原来悲剧的根源在于性格。李恪不一定不明白急功近利是不会成功的,只是,他无力改变什么,争强好胜和不甘低头的精神已经深入骨髓,他无法改写自己的命运。李承乾,李泰和李恪三个人的鹬蚌相争,却叫李治这个渔翁得了利。还是老子说得好,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岑文本深谙过犹不及,事缓则圆的道理,然而,李恪却始终学不会他故意示弱的本事,即使岑大人临死前“千万不要再存天下之志,但求自保”的苦口婆心,却也没能挽回李恪以一曲悲歌作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谁叫他是个不到山穷水尽决不罢休的倔强之人呢,就像那只受了重伤还要挣扎着扑上雪峰顶的鹰王一般,李恪选择了自己的路:宁可有尊严的死,却不要苟且偷生的活。

       即使我是如此的同情李恪,可我依然认为如果不考虑他是隋炀帝的外孙这一出身,他的失败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在当时,选谁为接班人主要取决于唐太宗。太宗是位一心治理国家以大局为重的君主,李恪既心存储位就应该专心为国家朝廷做几件大事,这样,既赢得了民意也赢得了太宗的欢心。岑文本是这样教他的(应该说是激将法),比如征粮打井,李恪自己也有过经验,比如去颉利军中谈判,可他却始终听不进岑文本的敬告“做臣子的再怎么争也不能不顾天下兴亡”,往往拂逆太宗之意行事,为一己私欲而不顾国家的利益。在唐太宗依靠侯君集训练飞虎军打仗之时,偏偏要去侯府搜查贪污的证据;在朝廷安抚草原百姓之时,偏偏要纠结众人杀颉利,这两次愚行使他两度受贬。聪明如李恪,为何想不明白其中过节,不懂得大局为重的道理,我只能理解为他被利欲冲昏了头脑。太宗不想见到骨肉兄弟争杀相残,李恪却屡次制造风波针对东宫,打压李承乾及其党羽。如此一来,即便李恪铲除了李承乾,太宗又怎会立他为太子?

       至于李恪为人诟病的强占海棠一事,我不想谴责他什么,也不想为他辩白什么。当时李恪正因为擅自搜查侯府而被贬为楚郡王,满腔的愤恨除了针对太子还有侯君集。程蕴良的奏章给了他一个机会,发泄嫉恨虽然不是什么好借口,这件事也确实不光彩,但站在他的立场上我却可以理解。李恪本来是个胆大妄为的人,就如他对海棠所说的那样:“死,我怕过吗?离经叛道,我怕过吗?背负恶名,我怕过吗?从我们来到这儿的第一天起,我就什么也没怕过。”也许,他这么做就是对世俗和道德的蓄意挑战。

       这件事在东宫是个定时炸弹,海棠为此深恨李恪,天天盘算着早让李承乾登基好报复李恪,后来李承乾和侯君集的政变与海棠不无关系,可惜的是李承乾失败了,侯君集那点伎俩比起唐太宗来真的不算什么,也因此,东宫彻底垮台。只是,这一切恐怕并不在李恪的预料之中。当时来看,李恪这么做除了发泄一时的愤恨,只会使世上多了一个恨自己入骨,随时随地企图置自己于死地的人,于人于己都没什么好处。老天爷倒是给了他一次“奇货可居”的机会,可在他的折磨之下,海棠失去了他的孩子。李恪怨恨上天对他不公,但这次难得的机会却葬送在他自己手里。

       众人皆称,李恪之才是众皇子中最高的一个,可观其所为,却只见小聪明,而没有立身处世的大智慧。李承乾修永通渠时督办粮草出了娄子,李恪猜出太仓中没有足够存粮,当他见到各地守军来要粮的时候大有幸灾乐祸之意,只等着看李承乾如何收场,却不想如果军队拿不到粮食一起哗变,大唐岂不是又要重燃战火?如果军士们和颉利里应外合共同对付大唐的话,朝廷将如何抵制。我不想谴责李恪的私心,他的私心使他更像那个孤寂落寞而又怀恨怨怼的真实的三皇子,但他为了私欲而不断与太子和魏王争斗也注定了他与皇位无缘。

       岑文本,这个很多人眼中的第一智者,潜伏于李泰府中一十三年,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此举虽然心机太重,但岑文本像苦行僧一样的执著和坚忍却感动了每一个人。虽然十三年的忍辱负重,苦心经营仍然没能换来成功,虽然旁人对此扼腕叹息,但只要自己无怨无悔,那便是值得。

       魏王李泰是个冷静理智,玩弄权术的高手,但他机关算尽却百密一疏。岑文本宁可背负着背主求荣的小人之名也要投奔于自己麾下效力,怎会无所图谋?他连读书人最看重的名声也不要,当然是为了攀附自己,日后飞黄腾达。所以李泰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忠心。坦白讲,李泰也未必会认为岑文本对他忠心,但相同的利益关系却使这个智者不得不效忠他。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你利用我,我利用你,达到目的就算大功告成。岑文本十三年来处处为李泰小心提点出谋划策,就连李泰得蒙圣宠的“论募兵制不可行”的奏疏也是在他的建议下上奏的,李泰当然想不到原来岑文本一直在和自己玩儿“无间道”。就在魏王泰成功在望的一刻,这个他一直倚靠重用的谋士却反戈一击,使他从皇帝梦的美好天堂跌进了深不见底的地狱,从此终生囚于北苑,直到满头黑发变白,连太宗驾崩也不允许出来哭灵。站在李泰的立场上,除了叹息岑文本真是克星之外,还能说些什么?这局棋,李泰确实算错了,他高估了功名利禄,看轻了感情忠义,一子不慎,满盘皆输。可是,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试问又有几人能算对岑文本的苦心呢?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怎样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十三年如一日的维持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和忠心,即便自己忠于的对象也在误会和痛恨着自己,即便自己要忍受千夫所指的骂名,即便自己终生不被人理解,即便自己的苦心永远不会有结果。“他日我若得遂心愿,一定要让他不得好死!”李恪冷冷的表情,冷冷的言语,冷冷的心,而岑文本只能无奈的叹息,却依旧秉持着自己的信念,继续为着深恨他的旧主筹谋打算。

       当太宗宣布李治为新任太子之时,岑文本和李恪的内心均是五味杂陈。岑文本含辛茹苦一十三年换来的结局仍是失败,他的心境有多么失望与悲凉自不待言,李恪呢?在看到昔日的恩师,如今却形同陌路的“敌人”在满朝文武面前揭发了李泰的阴谋,终于明白了他对自己的良苦用意后,他是痛,是悔,是悲,是恨?当满朝文武齐齐向新太子下跪参拜的时候,李恪仍旧孤傲倔强的挺立在大殿之上,回首望向轻声提醒他的岑文本,他的嘴角牵动出一丝勉强的笑意,而眼中却早已泪光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