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糖安:<荷塘月色>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3:49:17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配乐朗读、品味、揣摩、分析

学法指导:1、揣摩语言,要反复推求语言的意味(A、辨析词句的深层含义;B、品味语言的感性色彩)。

          2、揣摩语言,要联系语境(语境——外部环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及一个句子词语间的意义联系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在初中时,我们已经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这两篇散文,因此对于朱自清,我们并不陌生。在20世纪文化史上,只怕很少有人像朱自清先生那样广为人知的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优美的文笔,更因为他那“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看看这篇美文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审美享受。

二、写作背景

本文最早发表于1927年7月出版的《小说月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荷塘月色》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是他散文中的名篇。他的散文贮满诗意,文风清新、朴实、纯正。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失败,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血腥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当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他不满这样黑暗的现实,向往自由光明,但他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他思索、探索中国的前途,却找不到答案。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反动势力的不妥协,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幻想和追求却是始终如一的。因此文章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尾又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对黑暗现实不满又百般无奈的情绪,设法排遣忧愁的强烈愿望,在《荷塘月色》中得以含蓄委婉地表现出来。

三、行文思路

    文眼(感情基调):文章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

步出门——赏美景——回归现实——无法超脱

两幅画面: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四、“荷塘”和“月色”的描写

    步出门——小径漫步                                  颇不宁静

                  荷塘—曲曲折折

                  叶子—田田         静态美(比喻)                 寻宁静

月色下的荷塘  荷花—星星似的

动态美

              荷香—歌声(通感)

              波痕、流水                            赏景排忧   暂得宁静

              月光—流水—泻

荷塘上的月色  青雾—浮(轻飘)       月光

              叶子和花—洗(洁白)

              黑影和倩影—画         月影

回到现实                                            无法超脱    失宁静

五、写作特色

    1、用词生动准确,使用大量叠字(叠字,具有语音的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性,有丰富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形象性)。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对比、衬托、通感等

通感——又名移觉,即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即用一种感官的感觉把另一种感官的感觉描述出来,感觉相通。颜色似乎有冷暖<“暖红”、“寒碧”>、声音似乎有形象<如声音“尖”>、冷暖似乎有轻重<轻寒、寒重>、气味似乎有锋芒<刺鼻的怪味>。通感可分为形容通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和比喻通感<课文两例>。运用通感的两个条件:以是作者对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事物必须都具有深切的感受;二是两种感觉在心里反映上必须有相似点。

通感例句:1、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2、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3、突然有钟声缓缓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4、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种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六、总结

散文中的景,绝不是自然之景,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起来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审美画面。散文中的情,也不是空洞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就能产生出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而,我们在鉴赏散文时,必须从作品里“景”的象征性寓意中,去体味作者所寓于此的“情”。对于景和情,都不可作孤立的片面理解。

同样,在我们的散文写作中,也必须注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有机地融合于笔端之“景”。而不可单纯写景,或空洞抒情。

七、课堂练习

  1、找出文中比喻句,并对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作分析。

     叶子——舞女的裙(尽力舒展的姿态)

     荷花——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晶莹明亮、绿丛中闪烁、毫无雕饰、不染纤尘的天然之美)

     清香——渺茫的歌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月光——流水(从上往下照的动态流动感)

     月色——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和谐)

  2、下面一首诗写的是现实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主观之情和客观之情完美融合,富有情境。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意境的词。(DACD)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 B.掠 C.袭 D.拂         ②A.落 B.圆 C.明 D.上

③A.傍 B.依 C.横 D.到         ④A.声 B.有 C.几 D.一

  3、根据下面文字仿写一个句子,以“妈妈”为话题,喻体仍是“一棵树”。

     有一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春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饱满的种子;妈妈是一棵树,一颗绿绿的树,她在我们柔弱的生命中撑起了凉爽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