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珊韩红灯塔mp3:能得人身本是错,天心明月不归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40:51
                        能得人身本是错,天心明月不归家 



世人以月亮寄托团圆的诉求和悲欢离合的感叹,出家人则以月亮的宁静、空明辟喻
佛性真如,以月亮的圆和满代言佛法的圆融和法喜、禅悦的充满,以见月与否作为开悟
的标准,以天心明月作为明心见性的象征。

    唐咸通十年(869年),藻光禅师为了寻求心中的真如明月,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寻月之旅,先后参访了得道高僧雪峰禅师、鹅湖禅师和禅月大师。咸通15年(874年),藻光回到武夷山,在山心庵(今天心永乐禅寺)结庐修证。中秋之夜,他在五象朝圣的山顶上打坐。在皎洁的月光下,藻光禅师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不禁感慨:云遏千山静,月明到处通,一时收拾起,何处得行踪。他带着禅悦回到住处,刚要进门,看见一个小偷在偷窃他的禅房。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藻光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见藻光禅师,正感到错愕的时候,藻光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披上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藻光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进了明亮的月光,消失在月色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要是我能送他一轮明月就好了。藻光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禅房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第二天,藻光禅师一打开房门,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藻光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藻光禅师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扣冰古佛,那个小偷就是后来成了他弟子的了缘禅师。这就是天心明月的由来,武夷山也因此有了天心的地名。

       “天心明月这一著名的禅宗公案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素好佛老的朱熹就是从天心明月汲取了一月照万川,万川总一月的精神养分后,提出了理一分殊主张,这从他在楼阁岩上天心明月的题刻可以得到佐证。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理一分殊就是一理摄万理,好比天心明月之散而现为千江月,好比天心明月在不同的人心中所承载着不同的意愿。反过来说,这也体现万理归于一理,再多再亮的水中月、心中月也都是源自天心明月,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扣冰古佛说过: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佛性真如和天心明月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常常被无明的乌云所蒙蔽。何处春江无月明,同样的一轮天心明月,不知乘月几人归?佛祖在菩提树下几经披星戴月而大彻大悟,扣冰古佛历尽艰辛寻觅而终究见得天心明月,但了缘禅师披上扣冰古佛的衣服就轻而易举地戴月而归了,朱熹循着扣冰古佛的目光也很快就发现了天理,可见指月的作用之大。明人瞿汝稷收集了中国古代得道高僧的望月寻月见月得月的修行成就编写的《指月录》,为后人提供指月的宝典。  
        指月之说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盘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慧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  
        据说,极度崇佛的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要从南京步行30里路上宝华山隆昌寺,每次上山都先到下院龙潭定水庵住宿。有一次在定水庵,早晨起来更衣沐浴,洗漱,小沙弥打来一盆水给乾隆净面,乾隆正要净面,忽然见到脸盆里一轮明月在晃动,但他并没有感到月之明,只感到水之清。到隆昌寺山门时不见住持出来迎接,乾隆正感纳闷之际,住持见月禅师解释说:其实老衲在下院就迎过驾了,皇上,您在下院净面时可曾看到月亮,贫僧法号叫见月,那时我就迎接您了。乾隆听后恍然大悟,非但没有责备他,心里反而越加崇敬。        《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但在乾隆眼里,只见水之清,不见月之明,过分着相于水的净面功能,他认为水中月只是为了衬托月中水,月之空明只是为了衬托水之清澈,不免落入了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世俗观物论。而只有真正脱离了情感的粘着性,呈现出澄明晶莹、水月相忘才是真正的禅者之心。如《五灯会元·子淳》里所说:宝月流辉,澄潭布影。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水月两忘,方可称断。水月相忘正是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体现了禅者摆脱六根粘着性所获得的澄明感悟:冷似秋潭月,无心合太虚。只有无心,才能心性澄明;也只有心中无月,才能心月朗照。见月禅师一语道破了乾隆皇帝见水忘月的迷津,为他指点了真如明月之所在——不在别处,而在于心。